《草房子》导读方案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草房子》教案

《草房子》教案教案:《草房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草房子》。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草房子的故事,通过描述草房子的建造过程以及草房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希望,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草房子的建造过程和特点,以及草房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希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草房子的建造过程和特点,以及草房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希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乡村风光,引导学生谈论对乡村生活的印象,引出本课课题《草房子》。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草房子的建造过程和特点,以及草房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希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例题,如“草房子为什么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引导学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草房子建造过程:地基、墙体、屋顶特点:坚固、保暖、美观带来的快乐和希望:家庭幸福、乡村生活美好七、作业设计(1)草房子的建造过程是怎样的?(2)草房子的特点有哪些?(3)草房子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答案:(1)草房子的建造过程是先挖地基,然后砌墙,搭建屋顶。
(2)草房子的特点有坚固、保暖、美观。
(3)草房子给人们带来了家庭幸福和乡村生活美好。
《草房子》导读课教案

《草房子》导读课教案坡头乡中心学校黄玲珍教学目标:1、激起学生阅读《草房子》的兴趣。
2、初步了解作者和书的内容。
3、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童谣导入1、孩子们,快乐的童年,除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做游戏,留在我们记忆中的还有那一首首富有浓郁诗情的童谣。
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爸爸睡在摇篮里,没有奶吃向我哭,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前放爆竹。
2、自己读,大声读。
3、有意思吗?这样的童谣叫颠倒歌,在歌谣中一切都是颠倒的,违背常理的,反映了小孩子奇特的思维,丰富的想象。
同学们,这样幽默而精彩的的文字,是黄老师从这本《草房子》里看来的。
《草房子》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今天这节阅读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草房子》——二、介绍作品、作者《草房子》是一篇以少年儿童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记叙了一群农村孩子的成长故事。
除了桑桑、秃鹤,还有很多年龄一般大的孩子,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关于这部作品,我们不妨看看专家的评价。
第一板块——闪亮在《草房子》上的光环(一)获奖档案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编辑奖、一九九八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八届金鸡百花奖、最佳剧本奖(二)专家评论高洪波(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创联部主任):这部作品富有幽默感,我用一句话概括这部作品:水乡风情画,拳拳少儿心。
崔道怡(《人民文学》副主编):《草房子》就是当代中国之《爱的教育》。
樊发稼(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
《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说“《草房子》是一首诗”(一)内容提要教师叙述:《草房子》描写了一位名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拼搏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人格尊严的执着坚守,桑桑与桑乔、与杜小康的父子情、同学谊,秦大奶奶对土地的深深眷恋……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教案【导语】《草房子》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长篇小说,是他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可以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学风格,也可以深入探讨人性、社会问题以及个体与集体关系等诸多主题。
本教学设计将以整本书的阅读为基础,通过导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作品中所涉及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草房子》的作者、主要人物和背景;2. 分析小说的结构和风格;3. 探讨小说中所体现的思想和主题;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小说的结构和风格,探讨小说中所体现的思想和主题。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1. 课前阅读整本书,并做好导读材料的准备;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具;3. 分组讨论的工作安排。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草房子》的封面或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入话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
例如:“你们听说过《草房子》这本书吗?它是什么样的作品?”【整体导读】1. 向学生介绍《草房子》的作者鲁迅,简要介绍其生平和作品特点。
2. 分析小说的整体结构,包括章回体和叙事层次等方面,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叙事方式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
3. 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引发对小说中人物性格、行为动机等方面的思考和讨论。
4. 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结合具体情节和对话,深入解读小说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人性困境等。
【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个章节或重要段落,概括讨论结果并进行展示。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人物性格是否合理,事件的发展是否合乎逻辑等,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与讨论。
【总结归纳】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草房子》这部作品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对于书中所涉及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课外阅读课指导教案(草房子)

课外阅读课指导教案(草房子)第一章:引导阅读兴趣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房子》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草房子》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1.2 教学内容:介绍《草房子》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分析《草房子》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草房子》中的重要情节。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草房子》的基本信息。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情节。
1.4 教学步骤:1.4.1 介绍《草房子》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1.4.2 分析《草房子》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1.4.3 引导学生关注《草房子》中的重要情节。
1.4.4 布置作业:阅读《草房子》第一章,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第二章:分析人物性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草房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草房子》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关注人物性格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2.4 教学步骤:2.4.1 分析《草房子》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4.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2.4.3 布置作业:阅读《草房子》第二章,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三章:品味语言风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草房子》,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草房子》的语言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优美语句和表达。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优美语句和表达。
3.4 教学步骤:3.4.1 分析《草房子》的语言风格特点。
3.4.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优美语句和表达。
3.4.3 布置作业:阅读《草房子》第三章,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第六单元-整书阅读《草房子》导读课学历案7稿

在“悦读阅美”中成长——《草房子》导读课学历案【主题与课时】曹文轩纯美系列小说《草房子》导读课一课时【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作者及其小说《草房子》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观看微视频,阅读精彩片段,产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2、复习新书“四读”法,整体感知作品,了解小说结构及大体风格,建立读整本书的概念。
3、在导读活动中习得阅读的一些技巧,初步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并体验阅读乐趣。
【学习重点】初步了解作者及其小说《草房子》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通过导读互动活动和观看微视频,产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学习难点】复习新书“四读”法,整体感知小说内容,了解小说结构及大体风格,建立读整本书的概念。
在精彩导读互动活动中习得阅读的技巧,初步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并体验阅读乐趣,激发阅读兴趣。
【学习准备】课件、《草房子》50本【评价任务】1、完成课堂活动一Do1 Do22、完成课堂活动二Do1 Do33、完成课堂活动三Do1 Do3【资源建议】1、观看微视频,了解作者及其小说《草房子》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
2、观看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草房子》,通过对比,感受小说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写作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群学展示交流,用概括法、探究法、勾画批注法的学习方式进行阅读,习得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过程】导入:说说这个人课前观看视频《朗读者》栏目中曹文轩《草房子》的一段朗读,认识曹文轩,了解国际安徒生奖。
学习活动一:走近名著,感知激趣(指向目标1、2)1、聊聊这本书承载中国文化,担当国际交流。
《草房子》获奖无数,成为世界级别的经典作品。
2、整体感知四读:读封面读提要读目录读序言(序言是作者介绍写作缘由或作家对作品的评价,读序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导读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整本书籍而设计的一节课。
在导读课中,教师需要以整本书为中心,选取一些关键的章节或者片段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整本书的世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将通过设计一节导读课,以《草房子》作为教学内容,来展示如何有效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导读。
导读课概述本节导读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草房子》这本书的主题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通过导读课的设计,学生能够了解该书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人物,并且初步掌握书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
导读课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使用图片、视频或者短小的故事引入《草房子》这本书的主题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介绍作者和书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草房子》的作者鲁迅,并且讲解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介绍《草房子》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出版背景以及受到的评价等信息,让学生对该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主要人物介绍(15分钟)教师以PPT或者海报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草房子》中的主要人物。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每个人物的姓名、性格特点以及与主题相关的行为和言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关键情节阅读(30分钟)在导读课的这一部分,教师可选择两到三个重要情节或者片段进行阅读和分析讨论。
教师可以预先将这些情节或片段整理成手稿,或者将其显示在大屏幕上,供学生跟读或者阅读。
在阅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情节发展和角色关系,并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五、主题讨论和总结(20分钟)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体讨论,通过提出问题和分享意见,引导学生总结《草房子》这本书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激发他们对该书的深入思考。
六、课堂延伸(5分钟)在导读课结束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草房子》主题相关的其他图书、电影或者文章,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背景。
本节导读课设计以《草房子》为核心,通过导读课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这本书。
《草房子》 导读教学设计

《草房子》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阅读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推动学生延展阅读。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为亲子阅读做引领。
3、通过对文章某个片段的分析,让学生感受《草房子》的人文魅力。
教学准备:学生整本阅读《草房子》,并介绍家长了解此书。
教学过程:一、分组完成阅读测试题(测试题附后)二、谈谈作者作者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
代表作《草房子》,还有其他作品,如《细米》《青铜葵花》三、谈作品《草房子》获得冰心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并改编成同名电影。
四、谈小说内容1、对照阅读题师生共同回顾小说内容。
2、小说以人物主线,刻画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
你记得小说写了哪些人物?以桑桑为中心,写出这些人物与桑桑的关系。
3、展示小组归纳的人物关系图五、探讨陆鹤找回自尊的过程(一)出示文中句子“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这里被作者称为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指的是谁?(天生秃顶的陆鹤)作者为什么这样褒奖他呢?我们一起来透过文本分析陆鹤这个人物。
1、年幼无知,无视自尊。
天生秃顶的陆鹤被大家取名“秃鹤”,小时候不懂事,所以不在意。
甚至有人喜欢摸他的秃头,他也不在意。
2、渐渐长大,自尊觉醒。
三年级时开始在意自己的秃头,开始觉得秃头是一大困扰,因为同学的歧视,他甚至跟父亲说不愿意上学。
父亲为了让他的秃头长出头发想了各种方法。
3、戴帽受辱,伺机报复。
父亲在各种方法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最后给他买了一顶帽子。
但是这顶帽子仍然没有维持他的自尊心,还让他蒙受更大的羞辱。
甚至连老师都因为他的秃头剥夺了他参加活动的权利。
陆鹤开始寻求报复的机会。
4、报复成功,孤单失群。
他在全区小学生会操中特有的表现,致使他们学校失去了荣誉,以此报复老师和同学。
但是却遭到全体同学的反感和嫌弃。
5、演出成功,找回自尊。
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文艺汇演中,陆鹤利用自己的秃头,使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草房子》整本书导读课教案

《草房子》导读课教案[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恰当地指导学生实行课外阅读,不但有益于对孩子实行情感熏陶,品德塑造,更是引导孩子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
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基本跨越了生字障碍,这个学段,是实行大量课外阅读,实现语言积累的好时机。
所以,在这个学段中,指导孩子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草房子》是曹文轩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又一部扛鼎力作。
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
捧读它,你在被它深深吸引的同时,总能从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温暖的感动。
这种洋溢于作品中的爱与温情,我想,通过静心地阅读,孩子们也一定能深刻地感受到。
所以,我选择导读这部作品,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读一本书,并留下更多,相关生命、相关友情,相关爱……[导读目标]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
[导读准备]1.每个学生人手一本《草房子》(如若个别学生家庭有困难,能够同桌共读);2.小说《草房子》,并把部分章节制成幻灯。
3.电影《草房子》片断。
[导读过程](一)交流1、板书“草房子”看到“草房子”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2、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看看北方油麻地的草房子,看看那里的草房子和我们印象中的草房子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这个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很宽敞。
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
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
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房子》导读方案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导读目标:1、通过导读激发孩子们对长篇小说的兴趣。
2、初步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
导读过程:一、谈话导入介绍作者1.同学们!你们一定看了不少书了吧?谁来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书?它的作者是谁?或者说说自己最喜爱哪一位作家。
2.看来每位同学心目中都有一位属于自己的作家明星,现在,老师也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偶像,他就是曹文轩,对于他,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或者说说自己读过他的哪些作品。
3.看来大家知道得还真多,那现在就由我简单地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偶像。
(课件出示曹文轩的照片: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等。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各种学术奖、文学奖40余种。
其中有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重大奖项。
)二、封面欣赏情节想象1.现在,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忍不住要出来和咱们见面了,它到底长什么样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草房子》的封面)2.介绍书名来历:《草房子》讲述的是六十年代初,发生在江南的一个农村小学里的故事,学校位于一个风景秀丽的湖边,校舍主要由竹子和茅草盖起来的,其名字应该就来源于此。
3.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孩子看《草房子》时,时而呆呆发愣,时而哈哈大笑,时而又会泪眼婆娑,到底这本书有什么魅力能让这个孩子如痴如醉,时喜时悲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老师也买了一本《草房子》来读,当我一页页读着这部小说时,我看到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认识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感受到了人间至真至善的感情,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心灵被它牵引着,跨越了时空,又回到了童年。
这确实是一本“能感动今天和明天的孩子们的作品。
”4.你们看,这本小说里有那么多小主人公,他们的年龄和我们差不多,那么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什么事呢?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呢?我们可以猜一猜。
5.其实呀!关于他们的故事都藏在这里面。
(出示小说目录:第一章秃鹤第二章纸月第三章白雀(一)第四章艾地第五章红门(一)第六章细马第七章白雀(二)第八章红门(二)第九章药寮)6.这么多的标题里都藏着哪些故事呢?请大家自由地读读标题,想想看自己最想知道哪个标题里的故事。
7.想不想现在就知道里面的故事情节呢?好的,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个故事。
三、故事分享悬念设置1.分享第一个故事《秃鹤》,师讲述故事情节。
2.听完这个故事,在你们的脑海里,桑桑、纸月、秃鹤、细马长什么样呢?(学生展开讨论)3.看来,在大家的心目中,他们的样子五花八门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在舞台上,在银幕上,他们是什么样的。
(出示相关的剧照)4.在这个故事里,你觉得哪里最有趣,也可以说说秃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5.除了秃鹤,还有很多天真活泼的小伙伴也要在这里陆续登场呢!在他们身上,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赶紧去看看书吧!四、阅读引领方法介绍1.听了这些介绍,你们现在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来读它了?别着急,老师还是得提醒大家,读书得掌握一定的方法,不能盲目地去读。
你们打算怎样来读这部小说呢?读书方法有很多,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
2.老师给你们提供了“温馨提示”,谁来读。
(课件出示)(1)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没有固定的格式,写法也多种多样,可以摘录有教育意义或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写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
(2)寻找和自己“心心相印“的人物篇曹文轩在这本书里为我们描述了大大小小二十几个人物,其中最最惹眼的、我们最感兴趣的也就是这些少年儿童形象,在这些少年儿童形象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儿童形象,你认为他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3)真情告白在这么多人当中,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些什么?3.这么多种读书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一两种,让它们帮助我们以后更好地阅读《草房子》这本书。
一个月后的这个时间,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从这本书中都找到了哪些知己,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好吗?走进《草房子》——名著导读演讲提纲(授课教师不详,如有请知情者请告知)序幕:先为学生朗读比较精彩而幽默的章节——野鸭子打闹课堂(第106-110页)5分钟左右。
同学们,这样幽默而精彩的的文字,就出自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今天这节阅读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草房子》——(凡是红字全为演示文稿呈现)第一板块——闪亮在《草房子》上的光环(一)获奖档案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xx奖、一九九八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八届金鸡百花奖、最佳剧本奖(二)专家评论高洪波(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创联部主任):这部作品富有幽默感,我用一句话概括这部作品:水乡风情画,拳拳少儿心。
崔道怡(《人民文学》副主编):《草房子》就是当代中国之《爱的教育》。
樊发稼(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
《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说“《草房子》是一首诗”第二板块——掀开《草房子》的面纱(一)内容提要教师叙述:《草房子》描写了一位名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拼搏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人格尊严的执著坚守,桑桑与桑乔、与杜小康的父子情、同学谊,秦大奶奶对土地的深深眷恋……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桑桑所生活的油麻地是美的,美得精致、纯粹。
小说以真挚的情怀打动着每一位读者,艺术上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古典之美。
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爱的教育》。
(二)主要人物幻灯出示:《草房子》里的主要人物桑桑——贯穿全书的主人公,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
是个很活跃顽皮而有幽默感的孩子,常常异想天开,敏感而富有同情心。
陆鹤——因为头秃而被称作“秃鹤”,因为头秃而遭不晓世事的同伴们的“歧视”出,但他非常要强,渴望自尊和得到别人的尊重;纸月——只有母亲没有父亲的孩子,心思细腻,懂诗词。
秦大奶奶——因为政府征用了她的住所,与油麻地小学乃至当地政府作着旷日持久的抗争,最终心甘情愿地作为一分子融入了油麻地小学,并最终在救南瓜的过程中在艾地里永生。
桑乔、蒋一轮、杜小康……第三板块——细数《草房子》的魅力(一)独特的结构生动的形象《草房子》的结构很特别,它不象别的小说一样,没有完整一贯的故事,而是以桑桑这个善良敏感的孩子眼光,讲述了六十年代初南方水乡油麻地小学及其周围人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小说突出描写人物,全书九章,记录了十几位相对独立人物的光彩片断,连缀编织成了一整幅奇丽迷人的艺术天地,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各类人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幻灯出示小说的目录:第一章秃鹤第二章纸月第三章白雀(一)第四章艾地第五章红门(一)第六章细马第七章白雀(二)第八章红门(二)第九章药寮桑桑——少年桑桑跟随父母来到父亲出任校长的油麻地小学读书。
他是个喜欢“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的孩子,他为了让自己养的鸽子有个像样的家,就把自己家里用的碗柜改制成一所鸽舍;他看到渔船上的人用网捕鱼,就把家里的蚊帐剪开制成一张渔网,还真捕到了鱼;他在夏天里想到城里卖冰棍的人总将冰棍裹在棉套里,就忽发奇想地在大热天里穿上棉衣棉裤……所有这些怪念头和行为,使他性格中的聪明好奇。
敢想敢作、爱自我表现等等特点充分地凸现了出来。
(请一位同学介绍桑桑在大热天穿棉衣的片段)秃鹤——因秃头受到小伙伴们的嘲笑和取乐,他从高兴地答应,到碰不得,到故意用秃头来捣乱。
受到众人冷落后,又用秃头悔过,为学校文艺表演成功了却大哭一场。
(先请看过第一章的孩子自由讲述秃鹤的故事——再请一个同学读秃鹤演出成功的片段。
)细马——来到养父家人地生疏离群寡欢。
不久因遭水灾,家产荡然无存,养父病故,养母精神恍惚。
原已准备回老家的细马,却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杜小康——曾骄富一时,与细马相似也遭受了人生变故,过早地咀嚼了生活的艰辛。
与父亲在芦苇荡放鸭子的那段经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小康父子不屈服于民运的抗争。
读来让人感慨万千。
(请同学读写杜小康父子在芦苇荡放鸭的片段。
(234-237)秦大奶奶——这一形象创造尤其值得重视,她不是胡搅蛮缠的恶婆子,她对那块土地的眷恋,是对自己几十年心血汗水乃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亲人的忠贞和坚守,是善良百姓在那个年代唯一可行的表现。
她后来与学校融为一体,以及她告别人世的令人肃然起敬的方式,都让人信服。
她像她所喜爱的艾草一样,“终日散发着特有的香味”。
这个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
(请学生讲讲秦大奶奶的故事)(二)优美的语言,耐品的细节富有美感的语言巧用比喻1、秦大奶奶随意在小学院子里放家禽,“两只鹅在办公室门口吃青草,吃到高兴处,不时地引吭高歌,仿佛一艘巨轮在大江上拉响的汽笛。
”肖像描写2、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
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
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癍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
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想起夜里他也会亮的。
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产生出要用手指头蘸一点唾沫轻轻摩挲它一下的欲望。
景物描写3、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
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是这个校园里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香吹的四处飘散。
几枝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象几枝硕大的毛笔,黑黑的竖着。
”耐人寻味的细节《草房子》这部长篇小说,非常注重细节的描写,当读到蒋一轮整治戚小罐时,我禁不住哈哈大笑,仿佛那情景就在眼前;桑桑无意中撕毁爸爸爱之如命的荣誉证书本子以便做自己的作业本,这一细节读来亲切;当我看到一样贯严格要求儿子的父亲终于肯答应桑桑去打猎,我为他们父子深沉的爱而感动不已。
(有时间的话,老师为学生读打猎的段落)而当我读到细马终于决定回到邱二爷身边时,眼中居然滚下了热泪。
同时,每一个细节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