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伴热计算书
电伴热功率计算

电伴热功率计算
电伴热功率计算是确保电伴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对电伴热功率计算的一些基本介绍:
首先,电伴热功率计算主要依据国际通用的功率计算公式,即P=W/t,这里的P代表功率,W代表功,t代表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公式可以转化为P=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这是因为在电伴热系统中,功率、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
其次,电伴热带的功率计算还需要考虑到电阻的因素。
电流的计算公式可以是I=U/R,其中R表示电阻。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在给定的电压下,电阻越大,电流越小,从而影响到电伴热带的功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电伴热带的功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使用环境和伴热要求的影响。
因此,在计算电伴热带的功率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实际因素,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电伴热功率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正确的功率计算可以确保电伴热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安全性。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电伴热计算公式

电伴热技术在北方架空燃气管道的应用2010-2-20李连星刘强摘要:比较了北方地区架空燃气管道的3种伴热方式,介绍了电热带及电伴热的工程应用。
关键词:架空燃气管道;电伴热;电热带;保温Application of Elcetric Tracing Technology to Northern Overhead Gas PipelineLI Lian-xing,LIU QiangAbstract:The three kinds of tracing modes of overhead gas pipeline in the northern region are compared,and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r ibbon heater and electric tracing are introduced.Key words:overhead gas pipeline;electric tracing;ribbon heater;ther mal insulation随着管道燃气的逐渐普及,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受地形、房屋建筑结构等条件的制约,部分庭院燃气管道不能埋地敷设。
而北方地区的城市气源主要以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混空气等湿燃气为主,在冬季,庭院燃气管道明管敷设,导致管道内的湿燃气结露结冰,不仅影响管道的输送能力,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燃气管道本身是不具备发热能力的,单纯的保温不能解决以上问题。
要解决湿燃气的结露结冰问题,就需要对架空的燃气管道做伴热及保温处理。
1 伴热方式① 3种伴热方式的比较目前,管道的伴热方式有电伴热、蒸汽伴热、热水夹套管伴热3种。
蒸汽伴热和热水夹套管伴热因受热源的影响和制约较大,不适用于小区庭院燃气管道伴热。
而电伴热热源方便灵活,热效率可达80%~90%,是热效率最高的一种热保护方式,具有运行可靠、不需经常维修等优点,适用于小区庭院燃气管道伴热。
电伴热带计算规则

电伴热带计算规则
电伴热带计算规则是指在电伴热系统设计中,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环境条件来确定电伴热带的安装方式、功率和控制方式的一套计算规则。
1. 安装方式:根据管道或设备的形状、尺寸和安装位置,确定电伴热带的安装方式。
常见的安装方式包括直接贴附、螺旋包裹、扎带固定等。
2. 功率计算:根据管道或设备的长度、直径、材质和所需保温温度差等因素,计算电伴热带的功率。
一般来说,功率计算公式为:功率 = 管道或设备的表面积 × 热损失系数。
3. 控制方式:根据工艺要求和安全要求,确定电伴热带的控制方式。
常见的控制方式有恒温控制、温度差控制、定时控制等。
需要注意的是,电伴热带的计算规则会根据不同的设计标准和项目要求有所差异,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计算和选择。
电伴热方案

电伴热方案电伴热热量恒算:2.5公里的燃料油需要保温,管道的公称直径为400mm,材质为碳钢。
其中环境的最低温度为0℃,燃料油的维持温度为80℃。
其中燃料油和空气的给热系数与保温层的导热系数比较可以忽率。
所以总传热系数K应满足关系式:1/K=σ/λ热量Q= K*Δt*S1 保温材料为岩棉时,查表λ=0.044W/(m*℃)若保温材料厚度σ=50mm, K=λ/σ=0.044/0.05=0.88 W/(m2*℃) 每米的热损失:Q/m= K*Δt*S=0.88*80*3.14*(0.4+0.1)=110.528W/m总热量损失为:Q=110.528*2500=276.32Kw其中用电压为600V的电压输入,每米的热量供应为110.8 W/m,需要3个接线点,伴热比为6,由于一根伴热带的造价过高,需要尽量减少伴热比的数量,方案不合适。
2 保温材料为岩棉时,查表λ=0.044W/(m*℃)若保温材料厚度σ=100mm, K=λ/σ=0.044/0.1=0.44 W/(m2*℃) 每米的热损失:Q/m= K*Δt*S=0.44*80*3.14*(0.4+0.2)=66.3168W/m总热量损失为:Q=66.3168*2500=165.792Kw其中用电压为600V的电压输入,每米的热量供应为63.4 W/m,需要3个接线点,伴热比为4,由于一根伴热带的造价过高,需要尽量减少伴热比的数量,方案不合适。
3 保温材料为聚氨酯时,查表λ=0.024W/(m*℃)若保温材料厚度σ=50mm, K=λ/σ=0.024/0.05=0.48 W/(m2*℃) 每米的热损失:Q/m= K*Δt*S=0.48*80*3.14*(0.4+0.1)=60.288W/m 总热量损失为:Q=60.288*2500=150.72Kw其中用电压为600V的电压输入,每米的热量供应为62.8 W/m,需要3个接线点,伴热比为4,由于一根伴热带的造价过高,需要尽量减少伴热比的数量,方案不合适。
电伴热设计计算

电伴热设计计算电伴热是一种利用电能产生热能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
在电伴热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要求。
电伴热设计计算中需要确定加热载荷。
加热载荷是指需要加热的物体或介质所需的热量。
在计算加热载荷时,需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材料的热容量、所需的温度升高等因素。
通过对加热载荷的计算,可以确定电伴热系统所需的功率大小。
电伴热设计计算中需要确定加热电缆的类型和数量。
加热电缆是电伴热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传递给需要加热的物体。
在选择加热电缆时,需要考虑物体的形状、尺寸、材料的导热系数等因素。
通过对加热电缆的计算,可以确定所需的电缆长度和数量。
然后,电伴热设计计算中需要确定加热电缆的布置方式。
加热电缆的布置方式直接影响到加热效果和能耗。
一般来说,加热电缆可以采用直线式、螺旋式、环形式等方式进行布置。
在确定加热电缆的布置方式时,需要考虑物体的形状、尺寸、加热要求等因素。
通过对加热电缆的布置方式的计算,可以确定电缆的安装位置和布置方式。
电伴热设计计算中需要确定控制装置的类型和数量。
控制装置是电伴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对加热电缆的供电进行控制和调节。
在选择控制装置时,需要考虑系统的规模、工作方式、自动化程度等因素。
通过对控制装置的计算,可以确定所需的控制装置的类型和数量。
电伴热设计计算是电伴热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加热载荷、加热电缆、布置方式和控制装置等因素的计算,可以确保电伴热系统能够满足加热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因此,在进行电伴热系统设计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计算和分析,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益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了解电伴热设计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实际的电伴热系统设计有所启示。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电伴热技术的关注和研究,推动电伴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电伴热产品设计计算

25.6
29.0
33.2
38.6
42.2
49.3
56.7
27.2
30.8
34.9
40.0
46.4
50.8
59.4
68.3
32.1
36.2
41.1
47.1
54.6
59.8
69.9
80.4
37.1
42.0
47.6
54.5
63.2
69.2
80.9
93.0
2.8
3.1
3.6
4.0
4.6
5.0
5.8
6.6
4.3
100 4
114
28.8 43.8 59.2 16.0 24.4 33.0 50.9 13.4 20.3 27.5 42.4 58.2 75.2 11.6 17.6 23.8 36.6 50.3 65.0 80.4 96.8 113.6 131.9
9.2 14.1 19.0 29.3 40.2 52.0 64.4 77.4 91.1 105.5
2、 管道散热量的计算 Thermal design
Q=f × e × h × q Q-实际需要的伴热量 heat loss q-基准情况下单位长度管道的散热量 q(根据工艺参数查表5-1得到) basic heat loss f- 保温材料系数(查表 5-2) thermal insulation factor (see chart 5-2) e- 管材系数 (金属为 1,非金属为 0.6-0.9) pipe factor (metal 1,no metal 0.6-0.9) h- 环境系数 (室外为 1,室内为 0.9) ambient factor (outdoor:1,indoor:0.9) 例 1: 某厂有一金属管线,管径为 1/2”,保温材料是硅酸钙,厚度 10mm,管道中介质的维持温度 10℃,冬季最低平 均气温是- 25℃,室外。求管道每米热损失。 Example: There is a pipeline to be maintained at 10℃, Min ambient temperature is -25℃, pipe diameter is 1/2” (inch), Insulation is 10mm thickness calcium silicate in outdoor. 一: △T=TW-TH=10℃-(-25℃)=35℃ 二: 查表 5-1,管径 1/2”,10mm 保温层,因表中无△ T=35℃需采用插入法计算; use table 5-1 pipe diameter 1/2”,10mm thickness insulation where desired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falls between values, use interpolation: △ T1=30℃时,q1=11.0W/m; △ T2=40℃时,q2=14.9W/m; △ T=35℃时,q=q1+(q2-q1)/(△ T2- △ T1)×(△ T- △ T1)=11.0+(14.9-11.0)/(40-30)× 5=12.95W/m; 三: 保温层采用硅酸钙,查“表 5-2” From table 5-2 (calcium silicate) f=1.5 e=1 h=1 四: 所需伴热量 Require heat: Q=1.5 × 1 × 1 × 12.95=19.425(w/m)
管道电伴热带长度计算

管道电伴热带长度计算管道电伴热带长度计算管道电伴热带是现代暖通工程中的一种重要设备。
它能够对管道进行加热,从而保证管道中流体不会冻结或结冰。
然而,要想正确使用电伴热带,需要对管道的长度进行精确的计算。
本文将从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计算方法对于管道电伴热带的长度计算,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热传导原理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确定伴热带的长度,以实现管道冰结防护或者加热保温的目的。
下面就针对该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介绍。
1. 确定伴热带的敷设长度电伴热带的敷设长度应该根据管道的实际长度、管道壁厚、介质温度、环境温度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而定。
一般来说,可采用管道长度的1.2-1.5倍作为伴热带的敷设长度。
同时,在计算长度时,还需要考虑到伴热带的接头处和弯头处加长的长度。
2. 确定电伴热带的功率在确定伴热带的敷设长度之后,我们还需要根据介质和环境的温度、伴热带的材料、管道的直径和厚度等因素,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出伴热带的功率。
一般来说,管道电伴热带的功率参考毫瓦数为15~25或40~50。
3. 确定伴热带的节距伴热带的节距是指伴热带上有多少导热丝。
在计算伴热带的节距时,应根据维护工作的难度、管道介质和环境的温度、导热丝的散热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设置。
一般来说,伴热带的节距参考数值为100 ~150 mm。
二、计算公式对于管道电伴热带的长度计算,需要用到如下计算公式:L = (0.12~0.15)×L1+ΔLI+ΔLe其中,L指伴热带的长度,L1 指管道的实际长度,ΔI指伴热带的接头处加长的长度,Δe 指伴热带在弯头处加长的长度。
Q = K×T1.05×D×L其中,Q 指伴热带的功率,K 指导热系数,T指环境温度与介质温度差,D指管道的直径。
三、应用实例以一条长度为30m、外径为76mm、壁厚为6mm的佬河大桥供水主管为例进行计算。
假设环境温度为-5℃,介质温度为10℃,取常规的伴热带功率为 20 W/m。
伴热带功率计算

伴热带功率计算七、技术文件一、前言1、本标书是为洛阳中硅高科一分公司三氯氢硅和氢气混合物管道用的电伴热带设备的设计、制造、选材、检验、试验、装运、供货范围、性能保证、卖方图纸和资料等方面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2、图纸和文件资料的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法定的国际单位。
3、文件资料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为中文。
二、设计基础1、管内介质:三氯氢硅和氢气混合物,标况密度1.28g/L,混合气压力0.8Mpa2、要求提供的主要产品:(1)三相并联电热带(间歇性伴热)安装位置:还原A、B、C、E区夹层南北侧路两管道(DN200)东、西头各10m附:DN200管道介质流量如下--还原A区总长度40m,其中东头南北侧各10m,介质流量均为10000 Nm3/h西头南北侧各10m,介质流量均为5000 Nm3/h 还原B区总长度40m,其中南北侧东头各10m,介质流量均为15000 Nm3/h西头南北侧各10m,介质流量均为7500 Nm3/h 还原C区总长度40 m,其中东头南北侧各10m,介质流量均为6000 Nm3/h西头南北侧各10m,介质流量均为3000 Nm3/h 还原E区总长度40m,其中东头南北侧各10m,介质流量均为15000Nm3/h西头南北侧各10m,介质流量均为7500 Nm3/h 以上管道进口温度:35摄氏度,要求加热后出口温度:60摄氏度(2)自限温电伴热带安装位置:后2000t保障部和原料二工段DN60长度1.5米,DN75长度4米;还原车间:DN15总长度为180米,共分104个供热点;压力变送器(DN15管)共69个;以上要求伴热后介质温度高于冰点温度。
3、保温材料岩棉,保温厚度50mm。
4、当地最低温度--15摄氏度。
三、技术要求1、产品使用环境为防爆区域,故电加热带及附件全部采用防爆产品,防爆标志:ExdIICT4。
2、加热带和伴热的温度很高,所以电加热带的绝缘材料全部采用F46,其最高耐温205摄氏度;3、后2000t保障部和原料二工段加自限温电伴热带;4、控制系统采用防爆型;5、供电电压AC380V/220V,50HZ四、设计说明1、工艺条件(由用户提供)◆管道伴热温度:60℃◆最高环境温度:39℃◆环境最低温度:-15℃◆环境风速:20m/s◆保温材料:岩棉◆保温材料厚度:50 mm◆保温材料导热系数:0.036◆介质名称:三氯氢硅和氢气混合物◆伴热管道清单表2、ABCE区电伴热热损失功率计算(1)管道伴热热工计算:选型计算范例:管道管径维持DN200,管道外径:210mm,长度40m ,保温材料:岩棉,厚度:50mm,最低温度:-15℃,伴热维持温度: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步:将第二步算出的 QB 乘上表 1 左下角的保温系数,求得 QT=QB×f 以瓦特/米表 示。伴热的目的就是补偿 QT。
QT=QB×f=15.10×1.06=16w/m
表 1.管道散热量(QB)
TC,管道最高持续性的操作温度(℃)。取 45℃ Ti,管道最高偶然性的操作温度(℃)。取 45℃ QT,管道在 TM 温度时每米的散热量。 第一步:先根据管道最高持续性及偶然性的操作温度来选择热线系列(如下表)
根据管道最高持续性操作温度 TC=45℃及偶然性的操作温度 Ti=45℃。发现 BTV 产品 可用
自控热线 系列
BTV QTV XTV
热线最高耐温范围 持续性的
65℃ 110℃ 121℃
偶然性的 85℃
215℃
第二步:选择电压 热线电压级别: 1.中国电压是 220V,所以选择 220V 级别的热线。 第三步:从下表中来选择热线的功率类别,表的横轴是管道维持温度,纵轴是热线安装 在管道上时每料放出的热量,选择时要确认放热量要等于或大于管道散热量 QT。由于 自控热线的热量随环境温度而变化,所以每类热线都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33.70 51.50 69.90 108.20 18.30 28.10 34.50 53.50
保温材料:
保温系数:
导热常数(w/m℃)
玻璃纤维(Class Fibre)
1.0
0.036
矿渣棉(Mineral or rock wool)
1.06
0.038
矿渣毯(Mineral Fiber Blanket)
保温层厚 度
(mm) 20
40
温差△
T(℃) 20 30 40 50 20 30 40 60
管道大小 NB(m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5
10.70 16.30 22.10 34030 6.40 9.80 14.60 22.70
80
12.50 19.10 26.00 40.30 7.40 11.20 16.80 23.70
B: TA——当地的环境最低温度,取-15.4℃。 C: 管道直径大小 Φ200mm。 D: 地点:室外。 E: :保温层:40mm 的矿渣棉。 2.计算步骤 工程实例:
TM:40℃ TA:-15℃ 流体: 原油 管道直径:80mm(3 英寸) 保温层: 40mm 矿渣棉
第一步:计算温差:△T=TM-TA。 计算△T=2℃-(-15.4℃)=17.4℃.
1.20
0.043
发泡塑料(Foamed Elastomer)
1.17
0.042
聚氢酯(RIGID CELLULAR polyurethane)
0.67
0.024
硅酸钙(Calcium Silicate Block)
1.50
0.054
b.电伴热线产品的选型
选择热线型号和长度,需要知道右边列举的参数:
5 个管架×3×0.4 米=6 米 其它部分:1 个接线盒,1 个尾端。
2×1 米=2 米。 总的 8BTV2-CT 热线长度为:100+2.1+6+2=110 米。
电伴热的意义使利用电伴热带产生的热量来补偿管道散失到环境的人两,如此才能 维持管道的温度,所以电伴热的选型首先要找出相应的参数,然后进一步计算管道散失 到环境的热量。 一. 管道散热计算: 1.相关的参数
A: TM—管道内流体的必需维持的温度(℃),一般是介质冻结和凝固的温度点 之上,流体粘稠度最适中的温度,取 2℃。
100
15.50 23.70 32.10 49.70 8.90 13.60 18.50 26.00
150
21.00 33.10 55.00 69.60 12.10 18.60 22.90 35.40
200
250
27.50 42.00 57.10 88.30 15.10 23.10 28.50 44.20
水线防冻
电压级别:220V
A 10BTV2-CT B 8BTV2-CT C 5BTV2-CT D 3BTV2-CT
从上表中查出
5BTV2-CT 产品功
率超过了散热量 QT,所以选择 5BTV2-CT 产品。 第四步:计算所需热线的总长度。
管道部分
在计算管道部分需要的热线时,如果热线每米放出的热量足够补偿散热,热线的长度与
管道长度相同,如果热线的热量小于散热,就需要缠绕或增加热线数目至两条或更多。
法兰部分
每个法兰需要的热线长度等于法兰直径的两倍。
阀门部分
每个阀门需要的热线长度等于下表中阀门系数乘以每米管道需要的热线长度。
阀门种类
散热系数
闸阀
1.3
蝶阀,节流阀
0.7
球阀
0.8
球心阀
1.2
管架部分 每个管架需要的热长度等于管架与管道接触长度的 3 倍。 其它部分 第一配件另加长 1 米的热线作接头用。 管道部分:100 米 阀门部分:3 个阀门×0.7×1 米=2.1 米 管架部分:每个管架与管道接触长度为 0.4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