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伴热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电伴热设计方案范文

电伴热设计方案范文

电伴热设计方案范文电伴热,又称电加热系统,是利用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热量的一种加热方式。

相比传统的气体加热方式,电伴热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等特点,在工业、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电伴热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电伴热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热量的需求。

根据具体的加热对象和环境要求,确定所需的加热功率和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加热功率与导线的长度和截面积相关,而温度范围则取决于工作环境的要求。

在确定了热量需求之后,可以根据电热材料的特性(如电阻率和导热系数)计算出所需的导线长度和截面积。

其次,电伴热的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导线的安装方式和布置方式。

导线的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干式安装,即导线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另一种是湿式安装,即导线与被加热物体之间存在绝缘层。

布置方式则有单行式和多行式两种,单行式是将导线串联在一起,多行式是将导线并联在一起。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和布置方式,以确保导线的安全可靠性。

此外,电伴热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导线的保护和控制。

由于导线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导线,防止过热引发事故。

常用的保护措施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过电流保护器,前者用于监测导线温度,一旦超过设定值就会发出警报或切断电源;后者用于监测电流,一旦超过额定值就会切断电源。

此外,可以考虑使用隔热层对导线进行保护,减少能量的损失。

在控制方面,可以选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电伴热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电伴热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维护和检修。

定期对电伴热系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

同时,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如清洁导线和检查接线端子的紧固情况。

此外,要建立完善的维修记录和档案,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维修情况,以便于日后的分析和改进。

综上所述,电伴热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热量需求、导线的安装和布置、导线的保护和控制以及系统的维护和检修等方面。

只有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后,才能设计出可靠、安全、高效的电伴热系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电伴热设计方案

电伴热设计方案

电伴热设计方案伴热是指利用电能将热量传输到需要加热的物体表面以提供保温、加热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工业生产、建筑暖房以及设备保温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为了实现高效、节能的加热效果,对电伴热设计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电伴热设计的原理、选择器材和方案实施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I. 设计原理电伴热的设计原理是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将热能传导到被加热对象表面,从而提供加热效果的过程。

电伴热设计的核心是选定适当的伴热器件,合理布置以及控制系统。

伴热器件通常有加热电缆、加热带以及加热板等形式。

根据被加热对象的形状和具体需求,设计师应选择合适的伴热器件进行布置。

II. 选择器材在电伴热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器材是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

首先,需要根据被加热对象的工作环境和温度要求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

其次,应根据被加热对象的结构和形状选择适合的伴热器件。

最后,要考虑器材的耐老化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以保证伴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III. 设计方案实施在电伴热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布置。

首先,要根据被加热对象的尺寸、形状和工作环境,确定伴热器件的型号和数量。

其次,根据实际需求绘制电伴热系统的布置图,并确定伴热器件的安装位置。

最后,要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加热功率和温度的调节,以满足被加热对象的实际需求。

IV. 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电伴热设计方案实施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

首先,要对伴热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连接正常、绝缘良好。

其次,要进行功率和温度的测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最后,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电伴热设计方案的制定是保证电伴热系统高效、节能运行的基础。

通过合理选择伴热器件、选择适合的材料、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以及进行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可以实现电伴热系统的良好加热效果。

电伴热技术的应用将为工业生产、建筑暖房等领域带来更高效、更可靠的加热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 电伴热简易设计

第二部分    电伴热简易设计

一 、 计算热量损失
计算热量损失有两种方法,分别为查表法、按公式直接计算法。 1、查表法 a. 首先确定维持温度Tm和最低环境温度Ta之间的温差:Δ T=Tm-Ta。 b. 从表1中查出保温层材料系数Ki。
c. 根据管道尺寸和保温层厚度,从表2中查出热损失系数Qa,若管道在
室内,则所得热损失系数应×0.9。 d. 每米管道的热损失Qp=Qa×Δ T×Ki×E(W/m)
二、 确定伴热电缆的功率及长度
根据散热量及维持温度选择相应系列的伴热电缆,其最高维持温 度必须高于介质维持温度。 1、选用自控温或并联型恒功率伴热电缆。 (1) 单位长度散热量小于或等于伴热电缆额定功率时,伴热电缆长 度等于管道长度乘以1.1~1.2的未预见系数。单位长度热损失大于伴热 电缆维持温度时的输出功率Qm时(即比值大于1时),用以下方法修 正: a、当比值大于1.5时,采用两条或更多条的平行伴热电缆敷设,伴 热电缆长度为管道长度×根数。 b、当比值在1.1-1.5之间时,采用卷绕法敷设,如图1。根据散热量 与伴热电缆功率的比值,查表3得到卷绕的节距,并按此敷设。伴热电 缆长度为管道长度×比值。 图1
1.0
1.22 1.11 1.31 0.67 0.86 1.50 1.83 0.65 1.0
0.036
0.044 0.04 0.047 0.024 0.031 0.054 0.066 0.0234 0.036
一 、 计算热量损失
表2:热损失系数Qa(W/(m· ℃))
表中的散热量计算基于几个基本系数:保温材料:玻璃纤维 管道材料:金属 管道位置:室外 风速8.9米/秒,室内=室外×0.9 管道尺寸 (in) 1/2 3/4 1 1-1/2 2 2-1/2 3 3-1/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4 罐体 保温层厚度(mm) 25 40 50 65 0.24 0.18 0.18 0.24 0.18 0.18 0.30 0.24 0.18 018 0.35 0.24 0.24 0.18 0.41 0.30 0.24 0.24 0.47 0.35 0.30 0.24 0.53 0.41 0.30 0.30 0.59 0.41 0.35 0.30 0.65 0.47 0.35 0.35 0.89 0.65 0.53 0.41 1.12 0.77 0.59 0.53 1.36 0.95 0.77 0.59 1.60 1.12 0.83 0.71 1.71 1.18 0.95 0.77 1.95 1.34 1.06 0.89 2.19 1.48 1.18 0.95 2.42 1.65 1.24 1.06 2.84 1.95 1.48 1.24 罐体表面操积的热损失(每平方米1℃温差时的热损失)W/(m2℃) 1.36 0.82 0.67 0.54

电伴热工程方案

电伴热工程方案

电伴热工程方案1.引言电伴热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力加热手段实现对管道、设备、建筑物等物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其主要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暖通、环保等行业中的管道保温、设备加热、防冻防结冰等工程技术中。

本文将针对一个典型的电伴热工程进行分析和设计。

2.工程背景本工程涉及一栋位于城市化工园区的建筑物,其主要用途是进行其中一种化学生产过程。

在该建筑物内部布置了一条管道网络,用于输送化工原料。

由于该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为了防止管道在寒冷天气下结冰,需要对管道进行加热。

3.工程设计3.1管道布局设计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管道进行布局设计。

根据管道输送的化工原料以及建筑物内部的布置,确定管道的走向和连接方式,确保管道能够顺利地输送原料,并方便进行维护和管理。

3.2保温层设计为了防止管道内的原料在输送过程中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而发生化学反应,需要在管道外部设置保温层。

保温层的材料选择应根据管道输送的原料性质和温度要求确定,一般可采用隔热材料如聚氨酯等。

保温层的厚度和外径应根据现场温度和热损失要求进行计算,以保证管道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适宜的温度。

3.3加热器选择在电伴热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加热器对工程效果至关重要。

加热器的功率应根据管道输送的原料流量、温度要求、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计算,以确保加热器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

一般可采用电热缆或电热带作为加热元件,其特点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3.4控制系统设计为了实现对加热器的精确控制,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继电器等组成部分。

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管道表面的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传感器信号对加热器的功率进行调节,继电器用于实现控制信号的传递。

整个控制系统应具备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

4.施工组织与安全4.1施工组织为了保证电伴热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关的电工、施工等资质,施工人员应熟悉电伴热技术的施工要求和安全规范。

电伴热设计方案

电伴热设计方案

电伴热设计方案电伴热设计方案电伴热是一种利用电能发热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物和家庭中。

电伴热能够提供可靠、高效的供热和保温解决方案,可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本文将探讨电伴热设计方案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一、原理电伴热是利用导电材料发热的原理,通过电流通过导电材料产生热能。

导电材料通常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较高的电阻率的材料,如铜、铝等。

当电流通过导电材料时,由于导电材料的电阻产生了电能的损耗,这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在导电材料表面产生热量。

通过合适的电压和电流控制,可以使导电材料产生适当的热量,以满足特定的供热和保温需求。

二、应用1. 工业应用在工业领域,电伴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艺过程中,如管道加热、储罐保温、设备加热等。

电伴热可以通过将导电材料包裹在管道或设备周围,以实现对其加热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材料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所需的范围内,提高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建筑应用在建筑领域,电伴热主要用于地暖系统和防冻系统。

地暖系统通过将导电材料安装在地板下方,利用导热和辐射热传递来实现室内供暖。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还可以避免传统散热器的占地空间,使室内空间更加整洁美观。

防冻系统主要用于户外场所,如屋顶和道路等。

通过将导电材料安装在这些表面上,可以防止积雪和冰冻,确保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3. 家庭应用在家庭中,电伴热常用于供暖、保温和制暖设备。

电伴热地板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使家庭成员在冬季也能享受到温暖的生活。

此外,电伴热还可用于热水器、热水樽等设备,保持水温恒定,为家庭生活提供方便。

三、优势1. 高效能电伴热具有快速反应的特点,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非常高。

加热速度快,可以迅速达到所需的温度,节约时间和能源。

2. 灵活性电伴热的设计和安装相对简单,可以适应不同的建筑和设备要求。

导电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裁剪和布置,以满足不同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3. 安全性电伴热使用低电压、低电流,不存在明火和燃烧气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电伴热设计说明

电伴热设计说明

电伴热设计说明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电伴热设计说明。

你想想看啊,电伴热就像是给管道啊、设备啊这些“宝贝”穿上了一件保暖的小棉袄。

它能在寒冷的冬天里,让这些家伙不至于被冻坏咯。

那电伴热设计该咋搞呢?首先呢,咱得了解清楚要伴热的对象是啥,就像给人买衣服得知道尺码一样。

不同的设备、管道,那需要的伴热可不一样哩!然后呢,要考虑环境因素,是在户外风吹日晒呢,还是在室内舒舒服服的。

这环境不一样,电伴热的要求也不同呀!咱就说,要是在户外那种冷得让人直哆嗦的地方,电伴热就得厉害点,不然怎么抵挡住那寒风的侵袭呢?这就好比冬天你出门,穿少了肯定不行,得裹得严严实实的才暖和。

还有啊,伴热的温度也得好好把控。

太高了不行,那不把东西给烤坏啦?太低了也不行,起不到伴热的效果呀!这就跟做饭似的,火候得恰到好处,不然做出来的饭不是糊了就是没熟,那能好吃吗?电伴热的材料也很重要哦!得选质量好的,耐用的,就像你买鞋子,肯定得挑结实耐穿的呀,总不能穿两天就坏了吧?要是电伴热材料不靠谱,用不了多久出问题了,那多麻烦呀!再说说安装吧,这可得找专业的人来干,可别自己瞎捣鼓。

就跟你组装家具似的,你要是不懂,硬来,最后可能装得歪七扭八的,还不安全。

电伴热安装也是这个道理,得按规矩来,不能马虎。

你说要是电伴热没设计好,会咋样?那设备、管道可能就会出问题呀,说不定哪天就罢工啦!这可不行,咱得保证它们能正常工作呀,不然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啊,电伴热设计可不能小瞧,得认真对待。

咱得像照顾宝贝一样照顾好这些设备和管道,让它们在电伴热的温暖呵护下,好好工作。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总之呢,电伴热设计是个细致活儿,每个环节都得考虑周全。

从要伴热的对象,到环境,到温度,再到材料和安装,都得精心策划。

只有这样,才能让电伴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保驾护航!可别不当回事儿哟!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电伴热技术方案(消火栓)

电伴热技术方案(消火栓)

北京地区消火栓管道电伴热保温技术方案一、设计条件的基本概况1北京地理概况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区。

本区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所受太阳辐射一年四季比较大,大气环流以西风带和副热带系统为主。

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2米/秒。

8月最热,1月最冷。

年降水量为550~1000毫米。

2 设备位置消防管道系统位于地上位置,无危险区。

3 设计参数1.应用环境:消防管道,最低环境温度为-20℃。

2.被伴热设备情况:消防管道,维持温度:5℃。

4设计要求1.电气参数设定:管道的伴热电量统一取15W/m2.敷设时需要将10%的膨胀量均布在管路上,以免通断过程中崩断发热元件造成断路3.根据管道网络分布设置配电系统,整个工程分成数个配电系统。

每个系统安装一个温度控制箱,箱内有一套环境温控器,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自动接通电源,高于15℃时自动关闭系统电源,详见附图。

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是芜湖科特热控科技有限公司为北京地区消火栓管道采用电伴热产品而设计的。

芜湖科特热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自调控电伴热系统采用并联线路设计,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裁剪,发热元件为特殊的导电塑料,功率可随管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很好地满足管线的防冻和保温要求。

1 基本技术参数管内介质:水维持温度: 5℃最低环境温度: -20℃最高环境温度: 30℃保温材料:橡塑海绵保温层厚度: 30mm管道有无蒸汽吹扫:无使用环境有无腐蚀:无2 热损计算及伴热线选型2.1 根据各系统中各管路参数进行计算,计算不同管径的散热量(见表一)。

2.2.根据具体管线散热量选用功率为15W/m的电伴热带,且保证选择的电伴热线完全满足保温要求。

综合以上的因素应选用DKT-P/J Z-15-220的电伴热带。

DKT-P/J Z-15-220 (低温加强型自控温电伴热带)的基本参数:最高自限温度65℃最高曝露温度 105℃额定电压: 220V标称功率: 15W/m(标称功率:即国际通行标准伴热带自限温度在10℃时的标准输出功率为15W/m。

电伴热设计方案

电伴热设计方案

引言电伴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加热技术。

它利用电能将热能转移到需要加热的物体表面,从而提供稳定的温度控制。

本文将介绍电伴热设计方案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设计要点。

1. 基本原理电伴热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阻材料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热量。

当电流通过电阻材料时,电阻材料会发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或物体。

通过合理布置电阻材料,可以实现对物体表面的均匀加热。

2. 适用范围电伴热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工业加热:在工业生产中,电伴热可用于加热管道、容器、储罐等设备,以保持工艺温度或防止冻结。

•仪器设备:电伴热可用于仪器设备的加热,例如实验室的试剂瓶、恒温槽等。

•电气设备:电伴热可用于电气设备的加热,例如控制柜、电缆、阀门等,以确保设备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建筑保温:电伴热可用于建筑物的保温,例如地暖、防冻等。

3. 设计要点在进行电伴热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3.1 选择合适的电阻材料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材料非常重要。

常见的电阻材料包括铜镍合金、铁铝合金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温度特性,因此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3.2 计算功率和导线尺寸在确定电阻材料后,需要根据需要的加热功率来计算所需的电流和电阻。

根据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可以选择合适的导线尺寸。

3.3 设计布局和安装方式在设计电伴热布局时,需要考虑加热面积、接触面积和加热均匀性。

合理的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加热效果。

安装方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常见的安装方式包括粘贴、绕包和穿线等。

3.4 控制系统设计电伴热的控制系统设计非常重要。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例如温度控制器、定时开关等。

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使电伴热工作更加稳定和可靠。

结论电伴热设计方案是实现对物体表面加热的重要工艺。

合理的电伴热设计可以提高工艺效率、降低能耗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材料、计算功率和导线尺寸、设计合理的布局和安装方式以及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实现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电伴热加热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伴热设计说明1.1 电伴热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行业众多场合,金属管道及设备工艺装置的保温和防冻。

1.2 由于电伴热工程目前暂无国家(或行业)规范(程)和产品标准可遵循,所以安装和调试应在供货方的指导下或严格遵循本手册及有关国家标准、图集和有关安全规范进行。

1.3 电伴热的设计和安装要求:由于电伴热的电热带是安装在绝热层和管道(或设备)外壁之间,利用电热来补充输贮过程中所散失的热量,以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达到保温和防冻的目的。

所以电伴热仍需有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

绝热层的材质、厚度和结构的选择应先按保温和防结露要求的绝热层厚度计算和选择电热带功率,当功率过大时,再增加绝热层厚度。

用于保温为目的的绝热设防潮层。

只有在确保夏季管道、设备表面不结露的情况下才可不设防潮层。

保护层的设置要求与非电伴热保护层的设置要求相同。

1.4 电热带分自控温和恒功率两种。

(1)自控温电热带是由导电聚合物和两条平行金属导线及绝缘层构成。

其特点是导电聚合物具有很高的电阻正温度系数特性,且相互并联;能随被加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的温度。

可以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使用,并允许多次交叉重叠而无高温度点及烧坏之虑。

一般情况下,可不配温度控制器,仅在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很高场合才配温控器。

温控器的选择和安装要求与恒功率电热带相同。

自控温电热带分屏蔽型和加强型。

腐蚀区应采用加强型。

在保温层内金属管道上放热量曲线见电伴热编制说明(一);电热带规格及技术特性见科华产品样本;电器保护开关的选用见电伴热编制说明(二)。

(2)恒功率电热带是以金属电阻丝或专用碳纤维束串联或并联与导电线芯及绝缘材料结合而制成,由于其输出功率恒定,温度积累必须采取通断电控温,因此使用时必须配置温控器,不允许交叉、重叠及任意接长、剪断使用,否则会出现过热、过载、燃烧等恶性事故,因此恒功率电热带常用于非重要(非防爆)场合,功率需要较大、温度较高的加热场合。

● 2.电伴热设计2.1散热量计算散热量计算有两种方法:一是查表法;二是按公式直接计算法。

(1)查表法首先根据需要伴热的维持温度(T0)和环境最低气温(Ta)计算温差:△t=T0-Ta………………………8-1根据△t查金属管道散热量(QB)表5 或设备散热量(QP)表1根据查得的QB或QP按下式计算出实际的散热量(QTB或QTP)管道QTB=f×QB……………………………(8-2)平壁设备QTP=f×QP………………………(8-3)式中:T0需要电伴热维持温度(℃)即金属管道或设备的表面温度。

Ta极端平均最低环境气温(℃),查全国各地气象参数表,室内有空调的按室内空调最低温度计算。

QTB管道实际需要伴热量(W/m)QTP平壁设备实际需要伴热量(W/m2)f绝热材料修正系数(查表3)(2)直接计算法式中:T0需要电伴热维持温度(℃)即金属管道或设备的表面温度。

Ta极端平均最低环境气温(℃),查全国各地气象参数表,室内有空调的按室内空调最低温度计算。

QTB管道实际需要伴热量(W/m)QTP平壁设备实际需要伴热量(W/m2)f绝热材料修正系数(查表3)2.2 确定电热带的功率及长度根据散热量及维持温度选择相应系列的电热带,其最高维持温度必须高于介质维持温度。

单位长度散热量小于或等于电热带额定功率时,电热带长度等于管道长度乘以1.1~1.2的未预见系数。

单位长度热损失大于电热带额定功率时(即比值大于1时),用以下方法修正:a、采用两条或更多条的平行电热带敷设,电热带长度为管道长度×根数。

b、采用卷绕法敷设,根据散热量与电热带功率的比值,查管道电热带缠绕安装图得到卷绕的螺距,并按此敷设。

电热带长度为管道长度×比值。

(安装空间比较紧张的场合不宜采用此法)。

c、增加绝热层材料的厚度或选用导热系数较低的绝热材料。

d、管道零配件所需的电热带长度。

法兰加上两倍法兰盘直径的长度;金属管架加上管架与管道接触长度的2~3倍;预留电源接线长约1米;中间接线盒和尾端各预留1米;每个阀门加上每米管道需要的电热带长度×阀门系数(阀门系数见表2)。

计算出有关管道零配件所需电热带长度之和,再加上被伴热管道的电热带长度,其总和即为整个系统所需电热带的总长度。

2.3 电热带选型在选择电热带产品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适用性、经济性、供电条件等,具体方法如下:a、根据管道维持温度及偶然性的最高操作温度选定电热带的耐温等级和发热温度等级。

b、根据管道单位长度的散热量或设备单位面积上的散热量来确定所需电热带的单位功率和长度。

c、根据不同使用环境来确定所需电热带产品的结构型式,一般场合下选用屏蔽型,有腐蚀性物质的场合选用加强型。

2.4 相关的电气设计设计电热带配电系统时,电热带应与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和温度保护装置配合,并应符合我国有关电气规范要求。

(1)单一电源电热带长度定义如下图:单一电源自控温电热带最大使用长度与过流保护开关的容量关系可查电伴热编制说明(二)。

当实际过流保护开关容量介于两档之间时,应选用容量大的一档。

(2)电路设置安全保护每条电热带线路应采用30mA对地漏电开关做电气保护。

特别是在防爆区、危险区或腐蚀区,和管道需要经常维修和电热带易受到机械损坏的区域。

(3)KHBRX配电箱是用于科华电热带工程的标准配电箱,采用挂式或箱体结构,电源电缆进口在箱底部,防护等级IP54,内装有主断路器。

分路漏电保护断路器,也可根据特别需要,配报警装置及温控器。

(详情见相关的电气配电箱样本)2.5 产品选型注意事项:(1)无论是否防爆场合,都应严格选用加强型产品或屏蔽型产品,应根据现场应用条件的宽严要求,可以选择双层不阻燃(-P/J)、双层阻燃(-Pz/Jz)、双层不燃(-Pf/Jf)产品或无防腐要求选择屏蔽型(-P、-Pz、-Pf)产品。

(2)根据(低、中、高温)产品最高维持温度下降15℃±5℃后仍≥需要设计的维持温度的电热要求,以及被电热介质的允许最高维持温度。

确定产品温度(高、中、低)等级的选型。

(3)根据使用条件及产品的起始电流值的大小,确定控制器件参数。

※起始电流的说明:特别指出的是起始电流的高低不是判定性能稳定的技术指标,因为它无法独立进行比较。

起始值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故业内专家引进了起始值和稳态值的“比值”才较为贴切的反映了产品的性能,但它是一项当产品大量采用时对控制线路及开关容量的一项应用参数,而起始电流值与该产品稳态电流值的比值是一项影响辅助设施的经济指标。

电热带这项指标尚无国际国内标准值。

国内外各厂家确定产品起动电流值为接通电源后某一时间值的电流值,时间越长,起动电流越小,同时起动电流又与该产品的发热温度、标称功率(w/m·10℃),和使用环境温度高低、工作电压有关。

电热带发热温度低,标称功率小,使用温度高、工作电压低,起动电流小。

电热带发热温度高,标称功率大,使用温度低、工作电压高,起动电流大;以上定性规律,国际上根本无法以产品起动电流的大小来作为判别产品优劣这一说法,而是视其起动电流值与稳态工作电流值的比值来合理选用控制器件的(开关容量及熔断器的容量大小)一项重要依据。

一般以2-5倍为好,下限比值优于上限比值。

(中温屏蔽专利型)自控温电热带比较合适,并从产品样本查出10(4)根据产品的最低环境使用温度,导电线芯截面大小、标称功率大小和最大使用长度以及过载保护器的容量大小校核安全负载,确定产品的实际使用长度,一般情况参阅编制说明(二)中表4,但该表4同一型号产品的导线截面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该表允许最大使用长度的情况下同时也应满足产品合格证上标明的最大使用长度范围内方可,如果编制说明(二)表4中产品的使用长度大于该产品合格证标示的长度应与制造商联系、咨询,不得未经核算即擅自确定最大使用长度。

(5)对被伴热管线介质温度短时间超过电热带最高承受温度或间隙使用蒸汽清扫管线除垢的场合应严格遵循优先选择特种专利系列产品,权宜选择Pf、Pb、Pf/Jf或Pb/Jf结构产品,并均皆应按照特种情况设计规定隔热隔离法安装使用,否则为误用。

(6)≤110V或≥380V产品的应用,因本手册无该类产品的工作曲线,因此设计选型时应向制造商咨询,在制造商指导下进行设计和应用选型。

(7)根据管线长度,尽量减少节点,确定平敷、缠绕以及提供电源点的地理位置条件和长输还是短输,确定采用通用型、中长型还是超长型以及工作电压的大小。

2.6 实例(1)室内热水管道伴热热水维持温度T0=50℃,偶然性操作温度65℃。

室内空调最低温度16℃,管道通过普通区。

电压220V。

管径DN100,管长50m,管道上有3个闸阀,8对法兰(包括阀门的6对)5个管架。

保温层材料为泡沫橡塑(λ=0.038W/m·℃,0℃时),厚30mm,确定电热带的长度、功率和选型。

第一步,计算温差△t。

根据(8-1)式△t=T0-Ta,T0=50℃,Ta=16℃。

△t=50-16=34℃第二步,计算管道散热量QB。

查表5(P14页),当△t=30℃,QB=21.8W/m,△t=40℃,QB=29.0W/m。

采用内差法求得:QB=21.8+[(29-21.8)÷(40-30)]×(34-30)=24.68W/m。

第三步,计算实际散热量QTB,根据(8-2)式:QTB=f×QB,查表3,f=1.23QTB=1.23×24.68=30.36W/m第四步,计算电热带总长度L:查电伴热编制说明(一)和产品样本可知,选用45ZXb2W-P-220型(中温屏蔽专利型)自控温电热带比较适合,并丛产品样本10℃时,每米输出功率45W/m,50℃时输出功率28.8W/m,小于散热量QTB=30.36W/m,因此选择45ZXb2W-P-220时,需要确定安装系数30.36/28.8=1.06电热带总长度计算如下:管道部分L1=50×1.06=53m法兰部分:L2=8×(2×0.215)=3.44m(0.215法兰盘直径)闸阀部分:L3=3×1.06×1.3=3.9m(1.3系数,查表2)管架部分:L4=5×3×0.15=2.25m(0.15为管道与支架接触长度)其它部分:L5=2×1=2m(一个接线盒,一个尾端)总长度:L=L1+L2+L3+L4+L5 =53+3.44+4.13+2.25+2=64.82m查电伴热编制说明(二):Ta=10℃,Lmax=65m,20A开关;Lmax=96m,30A开关。

电热带实际总长度L=64.82m,选用30A开关,电热带可以任意切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