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要点整理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一.词汇1.词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形式和意义上的特点,是表达概念的基本手段。
2.词的分类:词可根据词形、词义、词性等进行分类。
3.词汇义和词义的概念:词的义指的是词汇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而词义是指词的其中一种特定的意义。
4.语义的概念:语义是指语言所能表达的意义,它研究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5.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连词关系等。
6.多义词和一义词: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的词义,一义词则是指一个词只有一个词义。
7.词义的反思性特点:反思性特点是指由于词义的发展和扩展,使得一部分词汇原本只能指代具体事物的名称,逐渐发展为可以用来指代抽象概念的称谓。
8.词的构词和构词法:构词是指用来形成新词的方法和技巧,构词法则是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9.词汇的生成和消失:词汇的生成是指新的词汇在语言中的出现和流行,而消失则是指一些词汇在语言中的逐渐淘汰。
10.词的历时变化:词的历时变化是指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变。
二.语音1.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研究语言音素、音节和音系等内容。
2.音位和音素:音位指的是语音系统中不同的基本音单元,而音素则是指在一种具体语音系统中有决定意义的语音单位。
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音标符号,用于表示各种语言的语音。
4.声调:声调是指语音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调变化。
5.语调:语调是指在一句话中语音音调的变化。
6.连读和重音:连读是指在语音流通的过程中,语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重音是指在词语和句子中,一些音节能够产生的较大音量、较长时间和较高音调。
7.训练和修正:语音训练是指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得个体能够正确地使用语音来表达意义;语音修正是指对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和改正。
三.语法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语言结构和组织的规律和原则。
2.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组成。
语言学概论重点总结

语言学概论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4*6=24)1、孤立语:孤立语又称词根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汉语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孤立语。
例如,“我喜欢他”中的“我”是主语,“他”是宾语,主要取决于词序。
又如,“买菜”是述宾结构,“买的菜”是偏正结构,主要取决于虚词。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一个名词性词语无论是充当句子的主语还是宾语,词性都不曾发生变化。
除了汉语外,属孤立语的还有越南语、彝语、苗语、缅甸语等。
2、屈折语:屈折语的特点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
屈折可以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
内部屈折指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改变部分语音)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阿拉伯语以固定的辅音框架表示语汇意义,以元音交替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外部屈折指通过附加词缀的方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例如英语的book(书,单数)在后面加上词缀-s,就表示复数意义books(书,复数)。
屈折语的一个构型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几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的-s在动词后面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主动语态,如works.同样的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词里也可以用不同的词缀来表示,如俄语中性名词单数主格的词尾有-o(如neop钢笔),-e(noπe田地)。
屈折语的词根和构型词缀结合得很紧,如果去掉构型词缀,词根往往就不能成词,如俄语nepo去掉词尾-o,nep-就不能独立使用。
印欧语系各语言以及阿拉伯语等,一般都属于屈折语,其中俄语和德语是最典型的屈折语。
3、音位:是某种语言中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类别。
音位本身并不含有任何意义。
音位只有在和别的音位组合成高一层级的单位后才能负载意义。
如单个的/k/和/ae/或/t/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他们组合成了[caet](cat)之后就有了“猫”的意义。
因此,音位只有区别音形进而区别意义的作用,而没有表达意义的作用。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语言学的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语言的定义与特点3.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二、语音学1.音素与音素的分类2.语音的基本概念:发音器官、发音过程、音素与音位等3.语音的分类与描述方式:音库、国际音标等4.语音变体:音位变体、变体规律等三、词汇学1.词的定义及词的层次结构:词汇、形态、语素等2.词的分类:实词与虚词、实词的分类等3.词的构成过程:派生、复合、转化等4.词义与词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等5.词的语法功能:词类、语法关系等四、语法学1.句子的定义与分类:从句、疑问句、陈述句等2.句法的基本概念:短语、成分、汉语的基本句型等3.句法关系与句法结构:并列、从属、修饰等4.句法规则与句法分析:形式语法、语义角度的句法分析等5.语法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对比、语法规则、语法的普遍性、语法的可及性等五、语义学1.语义的定义与特点2.词义的构成与分类: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上下文意义等3.语义关系与语义角色: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关联等4.语义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义成分的划分与关系、语义的可及性、语义的派生与转化等六、语用学1.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2.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目的、合作原则等3.言外之意与言外之行:言外之意的表示方式、言外之行的示例等4.语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言行为、语用规则、语用的多样性等七、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分支学科1.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等2.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3.参考书目和领域动态:《现代语言学导论》、《实用语义学》、《语法学》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纲要复习重点汇总(详细)(精细排版)

语言学概论纲要复习重点汇总(详细)(精细排版)1.语文学阶段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诂(字义)三个方面的成就。
2.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普通语言学:关于语言一般规律的研究。
4.共时语言学: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特定时期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5.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6.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体姿势等非语言形式独立传递的信息有限,且大多数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因此,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7.逻辑学关注思维的基本形式,心理学关注思维的心理过程,认知神经科学关注思维的生理机制。
认知神经语言学是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结合。
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专门研究语言、思维和大脑神经网络之间的关系。
9.当人出生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和心智发展失去了发展的潜力。
这个时期叫做临界期。
10.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
11.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12.组合关系:符号与符号组合,形成更高层次的结构。
高层结构中的每个符号称为结构的组成部分,结构中每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13.聚合关系: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的聚集成群,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叫做聚合关系。
14.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以及根据语音的自然属性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15.音位: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期末重点)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一、导言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是符号系统。
2、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或代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二、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际互动)、思维功能。
2、所谓“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3、语言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4、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5、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以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6、大脑的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7、大脑的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还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8、儿童语言的学习与心智的发展是同步的,并且有所谓的“临界期”:人出生之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与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9、聋哑人也是能思维的。
①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只是因听不见别人说话而学不会语言。
②聋哑人不能运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视觉符号,手语,动觉,触觉)。
10、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密切相关。
语言的普遍性质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3、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二者不可分离,相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语言学概论重点总结

语言学概论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4*6=24)1、孤立语:孤立语又称词根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汉语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孤立语。
例如,“我喜欢他”中的“我”是主语,“他”是宾语,主要取决于词序。
又如,“买菜”是述宾结构,“买的菜”是偏正结构,主要取决于虚词。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一个名词性词语无论是充当句子的主语还是宾语,词性都不曾发生变化。
除了汉语外,属孤立语的还有越南语、彝语、苗语、缅甸语等。
2、屈折语:屈折语的特点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
屈折可以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
内部屈折指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改变部分语音)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阿拉伯语以固定的辅音框架表示语汇意义,以元音交替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外部屈折指通过附加词缀的方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例如英语的book(书,单数)在后面加上词缀-s,就表示复数意义books(书,复数)。
屈折语的一个构型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几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的-s在动词后面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主动语态,如works.同样的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词里也可以用不同的词缀来表示,如俄语中性名词单数主格的词尾有-o(如neop钢笔),-e(noπe田地)。
屈折语的词根和构型词缀结合得很紧,如果去掉构型词缀,词根往往就不能成词,如俄语nepo去掉词尾-o,nep-就不能独立使用。
印欧语系各语言以及阿拉伯语等,一般都属于屈折语,其中俄语和德语是最典型的屈折语。
3、音位:是某种语言中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类别。
音位本身并不含有任何意义。
音位只有在和别的音位组合成高一层级的单位后才能负载意义。
如单个的/k/和/ae/或/t/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他们组合成了[caet](cat)之后就有了“猫”的意义。
因此,音位只有区别音形进而区别意义的作用,而没有表达意义的作用。
语言学概论知识整理

语言学概论知识整理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和说话*说话就是创造新句子。
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
*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
*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在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和思想不同,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及认识现实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思维能力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第二章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什么是符号?为什么要用符号来交际?人类用来交际的不是实在的事物,而是代表事物的符号。
整个语言就是由这种符号组成的一个系统。
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声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
*人类为什么选择用声音作表达材料的语言符号作为交际的工具?这是因为语言符号使用起来最简便,容量最大,效果也最好。
二、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
征候与它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联系,本身就是那事物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1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口和书的差别:书面语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推敲,更精练。
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是因为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信息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语言和种族的关系:语言能力和生理、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或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无必然联系。
语言科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若对象长期不稳定太杂太宽,则不可深入。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跟人和人类社会的口头交际活动分不开的。
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而当出现文字后,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
为何与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一样不同人对不同语言有不同理解,根据不同需要,去研究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各个不同的方面,如历史学家研究语言和文字是为历史学服务的。
口语第一性书面语第二性先有口后有书,任何一种书面语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研究语言首先研究口语。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但不是可靠的标志1绝大多数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如汉族人使用汉语2一个民族多种语言,如瑞士有说德语、意大利语。
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是根本标准。
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区分语言和方言把复杂过于简单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只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张强调原则。
德国和荷兰交界地带语言相通,用相互理解说不通。
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能指索绪尔指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造的专门术语。
聚合关系是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一个类。
组合关系是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等前后之间的关系,整体和部分。
组与聚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组合关系又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有内在一致到规律。
言语具个人特色,如具体发音、使用词语。
区分意义是不区分跟规范普通话一致的成分和古代汉语成分等,企图从这些异质“中找出共同规律,违反了理论。
从理论上说,在各种”异质成分之间就根本不可能找出适用于全体异质成分的“共同”规律来,因此对现代汉语研究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
语言符号有任意性强制性和可变性。
任意性只是单纯的初始的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如凳字,个人不能任意改变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随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都是后天学习。
语言符号的离散和线性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的意义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组合单位的成员之间,整个语流的各个部分之间都有可能形成各种关系,产生各种影响。
语言系统由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子系统组成包系统性(差多数异性和封闭性,如现代汉语多数方言的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已清化,个人的生老病死不会影响)层次性(如最小)语言单位“语素”,语素和语素可组成“词”,词是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普通语言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半理论理论语言学是侧重理论探讨应用语言学是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传统语言学是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单纯研究语言本体内部的结构古代哲学家把对语言的哲学思辨作为语言研究的重点。
索绪尔的贡献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语言;明确限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道路。
社会、功能、认知语言学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过分强调自主性,忽视语义研究等局限而产生的。
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历史学和考古学,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古埃及和玛雅文字的解读)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不同理论?是由不同理论和学说是由于观察研究的角度侧重点目的依据的理论和素材、使用的方法等不同而造成的,所以要分清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语言学研究的不同角度着眼于语言的“本体”(语音等系统内部结构规律);着眼于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影响)。
2.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感冒引起的咳嗽声属一般语音。
声音四要素为音高、音强、音长(声音的长短)、音质(即音色,是声音的个性和特色,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
振幅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频率是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音高是声音高低。
音强是声音的强弱。
响度是人们听觉上锁感到的声音的强弱。
基音是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
陪音是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
乐音是当基音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
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
噪音是如果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
人的发音器官极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
声门是音声门和气声门。
软腭是上颚后面的比较柔软的部分。
舌叶是舌头自然平伸时,与齿龈相对部分。
舌面是舌头后面的部分。
舌根是与软腭相对的是舌面后。
鼻音是如果口腔内形成某种阻碍以致气流无法通过,气流就会完全从鼻腔呼出而发出的音。
鼻化音是如果口腔内未形成任何阻碍,则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的音。
主动的发音器官是能够活动的,如唇舌头软腭小舌下颚声带等。
被动的发音器官是在发音时,常由主动的发音器官去接触或靠近被动的发音器官,发出不同声音。
音高中频率的大小同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有关大长松厚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也低;小短粗细薄紧的发音体振动快频率高发生也高。
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音节内的音高变化构成能够区别意义声调;语言中句子的语调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它可表达各种语气以及说话人的态度和情绪等;音高变化时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振幅的大小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大小,如外力大振幅大声音强。
音强和响度关系密切?一个强度较大的音听起来不一定比一个强度较小的音更响亮,音高等因素对声音的响度也会产生影响。
音强的作用是区别意义,如北京话中的地道,读轻声为形容词,不读轻声为名词。
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有区别意义(音高、音强)的作用。
产生不同音质有发音体和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语音的心理属性是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
语音本质上是社会现象?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是约定俗成的;并体现为语音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
不同的语言会使用不同的语言,不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
音素是构成各种语音片段的基本元素。
音标是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
国际音标的制订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音标的优点①按国际原则制订,音素与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无标音含混的缺陷②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众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或直接采用如a符号形体简单清晰易学③符号较完备,可标写各种音素,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音强音长以及各种特殊色彩方面的特征。
使用音标应注意将国际音标与字母区分开来;将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分开来;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言有严式和宽式的区别。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①发元音时声道完全开放,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不受任何阻碍。
发辅音时,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需克服才通②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时,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紧张③发元音时,呼吸气流畅通,气流较弱;发辅音,须冲破阻碍气流较强,有的声带振动如m,有的不振动如s。
宽式标音是比较概括的,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的特征和差别可不必反映,即音位标音。
严式标音是一种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即音素标音。
舌面元音是由舌面起作用发出的。
舌尖元音是由舌尖起主要作用发出的元音。
卷舌元音是发舌面元音的同时舌尖向硬腭翘起。
前元音是舌位靠前。
元音音质的差别由共鸣器的不同形状决定。
改变口腔形状的方式是舌位的高低;舌头伸前或缩后,舌位前后;嘴唇的圆展。
三方式的作用共同决定一个舌面元音的音质,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改变元音的音质。
发音部位是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
发音方法是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
发音过程是成阻、持阻、除阻。
3节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
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
非音质音位是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
音位变体是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
音位的条件变体是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音位的自由变体是可以在同一语言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音位的区别特征是二项对立,即每一方面的特征总是具有是或非有或无两个对立项。
音位与音素的区别是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
一个音位具有?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是一个音位具有哪些区别特征,需要把它放到特定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中去考察,放到与其他所有音位对立的关系中去分析才能确定。
因为一个音位只需要与本语言或方言的所有音位区别开来。
4节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就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音渡是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联接方式。
音渡在确定音节限上的作用fanan中间的n对前面的元音起了鼻化作用。
是分别音节界限如以元音为核心的音节四结构是V –V V-C C-V-C开音节指像V型、C-V型这种以元音收尾的音节。
语音的社会性对音节划分的影响是要受到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制约。
音节的划分要考虑?些音素是出了要根据音节在发音机制上的特性,还要考虑到语音社会性的影响,要受到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制约闭音节指像V型、C-V-C型这种以辅音收尾的音节。
音节结构的分析:元辅音分析法指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上面把音节结构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所采用的就是这种。
传统的声韵调分析法指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