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升本语文1

合集下载

福建省福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A.“辞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B.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C.“明道”“致用”“事信”D.“胸有成竹”“手心相应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A.排比B.夸张C.比喻D.比拟3. 老舍在《断魂枪》中着重刻画的人物是()A.王三胜B.孙老者C.小顺D.沙子龙4.第8题陶渊明《饮酒》中,最能体现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诗句是()。

5.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

B.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皆感激为云泣下: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

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千金,重币也:千金是很多的钱。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无由会晤:没有理由见面。

6.五四运动以来,作品内容除表达爱国主义思想外,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的作家是A.A.朱自清B.冰心C.郁达夫D.胡适7. 《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四杰”之一陈子昂的代表作。

B.陶渊明是山水诗歌的开创者,谢灵运是田园诗的开创者,而孟浩然和王维的诗歌则实现了对山水与田园题材的综合运用。

C.《金瓶梅》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创作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

D.《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是指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

9.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话的出处是( )A.《郑伯》B.《燕昭王求士》C.《管晏列传》D.《谏逐客书》10. 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A.五帝时代B.边地湘西生活C.夏、商、周三代D.春秋战国时代11.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属于()A.现实主义作家B.浪漫主义作家C.超现实主义作家D.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2.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A.为虏所生得,当斩。

2024年福建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福建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福建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测试题一、单选题1、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的诗人,《山居秋暝》的作者是______。

A.孟浩然B.杜牧C.王维D.王之涣2、下列不属于巴金“激流三部曲”的是______A.《家》B.《春》C.《夏》D.《秋》3、曾国藩给儿子曾纪鸿的家书中,告诫儿子要______A.仁厚博爱,知廉耻B.读书明理,勤俭自持,严谨做人C.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D.淡泊名利,忠厚做人4、《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______的代表作。

A.白朴B.马致远C.关汉卿D.孔尚任5、《断魂枪》中,沙子龙不传“五虎断魂枪”的原因是______A.绝技不传B.淡出江湖C.清醒意识D.自私保守6、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的是______。

A.王勃B.李贺C.岑参D.李白7、《诗经》句式灵活,变化多样,二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兼有,在这些句式中,最主要的句式是以______为主。

A.杂言B.四言C.五言D.七言8、《左传》的体例是______A.纪传体B.国别体C.断代体D.编年体9、“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运用了______的典故。

A.苏小小B.西施C.南子D.关盼盼10、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______A.李商隐B.白居易C.杜甫D.李白11、曹七巧是现代作家张爱玲的中篇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A.《金锁记》B.《沉香屑》C.《倾城之恋》D.《红玫瑰与白玫瑰》12、“新月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再别康桥》的作者是______。

A.戴望舒B.郭沫若C.闻一多D.徐志摩1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______”。

A.南方B.南林C.南面D.南枝14、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

A.论点、论据、结论B.立论、驳论、正论C.论点、论据、论证D.引论、结论、论据15、法国作家莫泊桑一生创作中短篇小说三百余篇,长篇六篇,游记三篇。

以下属于他的作品的是______A.《套中人》B.《红与黑》C.《最后的常春藤叶》D.《项链》二、多选题16、“唐宋八大家”中属于唐代的文人有______A.韩愈B.王安石C.柳宗元D.欧阳修17、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称为“改革文章的祖师”。

福建省福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A.A.记事散文B.寓言故事C.神话传说D.传记散文2.柳永是()A.南宋婉约派词人B.南宋豪放派词人C.北宋婉约派词人D.北宋豪放派词人3.《门槛》一文是()A.抒情诗B.散文诗C.寓言诗D.哲理诗4.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中的“三川”是指( )A.黄河、汾水、渭水B.长江、珠江、淮河C.黄河、伊水、洛水D.黑龙江、松花江、辽河5.契诃夫是( )A.俄国诗人B.俄国散文随笔作家C.俄国短篇小说之王D.俄国政论家6. 《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A.逐客正确B.逐客错误C.逐客利于秦D.客有负于秦7.《风波》的时代意义在于()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C.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昭示革命难以唤醒民众8.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A.克己复礼B.仁政、王道C.无为而治D.小国寡民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A.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泊秦淮》10. 《门槛》一文是A.抒情诗B.散文诗C.寓言诗D.哲理诗1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A.A.由个别到一般B.由一般到个别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12.第10题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13.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突出的语言特点是A.夸张B.拟人C.比喻D.叠字14.第5题李白《行路难》中“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宝义是()。

15.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A.《谏逐客书》B.《李将军列传》C.段太尉逸事状D.《张中丞传后叙》二、填空题(10题)16.《宝玉挨打》节选自《红楼梦》第_________和第_________回。

福建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课程详解

福建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全课程详解

4、理解本文虽语气平和,但态度坚
决的寓刚于柔的特点。
行文委婉,寓刚于柔。在这封书信中,作者既坚持 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文字上又不是剑拔弩张, 注意不伤同僚之间的情面与和气,寓刚于柔,绵 里藏针。如第一段,在反复向司马光叙友情、求 谅解的同时,却婉转地揭示出这怨谤源于大夫阶 层的庸俗腐败,并声言自己绝不悔改之意;又如 第三段,在表示原意接受责备,“知罪”的同时, 却用两个假设句暗示自己坚持改革、绝无反顾之 心,并旁敲侧击,讥讽保守派的无所事事、因循 守旧。这种柔中寓刚的论辩风格,比剑拔弩张更 加坚韧有力。
2、理解驳论文章“破字当头,立在 其中”的议论方式
驳斥司马光对变法的责难实乃诬妄不实之词, 表达了坚决改革,绝不动摇的决心。
文章直接反驳的论点,针对论敌指责的变法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个观点, 据实反驳,反驳其“非真”的实质,则名 不副实,论敌观点自破。
3、分析作者辩驳论敌观点时分别采
用的“据实反驳”和“据理反驳” 的特点。
第二课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1、文学常识 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言论见于《贞
观政要》,著有《隋书》的序论与《梁 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 有《群书治要》。
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即 为了国家社稷的长治久安,一国之君要具 备谨慎谦恭,温厚宽容,知人善任的道德 修养。
2、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 的逻辑关系
5、字词解释
①、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 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 蒙教:承蒙指教 (指接到来信)。窃:谦词,私自,私下。游处:交游相处。之:的。操: 持,采取。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强聒:强作解释,勉强唠叨。聒: 喧扰,声音嘈杂。见察:被理解。

福建语文专升本作文

福建语文专升本作文

福建语文专升本作文《福建语文专升本作文之一:难忘的集市之旅》在福建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那可是充满了生活的趣味与烟火气的地方。

我和朋友一大早就奔着那集市去了。

一到集市口,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卷入了一个喧闹的旋涡。

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花花绿绿的衣物在风中摇曳,像是在向人们招手。

还有那一长串的水果摊,苹果红得像小孩子的脸蛋,饱满多汁的样子仿佛下一秒那果汁就要冲破果皮溢出来了。

我们顺着人群往前走,来到了一个小吃摊前。

那是一个专卖海蛎饼的小摊,摊主是一个胖胖的大叔,脸上总是带着憨憨的笑容。

锅里的油滋滋作响,大叔熟练地将调好的海蛎面糊舀进特制的模具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热油锅里。

面糊一下锅就开始冒泡,不一会儿就变得金黄焦香。

那香味像是有魔力一样,直直地往鼻子里钻。

我和朋友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赶紧买了几个。

咬上一口,海蛎的鲜美和饼皮的香脆在嘴里散开,外酥里嫩,那口感妙极了。

旁边有一位老奶奶摆着一个卖手工鞋垫的小摊位。

鞋垫上绣着精美的花样,有寓意吉祥的凤凰,还有富贵的牡丹花。

我好奇地拿起一双打量着,老奶奶笑着说:“这都是我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哟,可费功夫了。

”看着那细密的针脚,就能想象出老奶奶坐在灯下,戴着老花镜,专注地绣着鞋垫的模样。

随着集市愈加热闹,人也越来越多。

有大声讨价还价的阿姨,有在玩具摊前哭闹着要玩具的小朋友,还有背着菜篮子满载而归的老人。

这集市就像是一个小舞台,每个人都在上演着自己的生活喜剧。

这个集市的经历真是难忘又有趣,它没有大城市商场的奢华,却有着最真实的生活百态,就像福建这片土地一样,充满了质朴与热情。

《福建语文专升本作文之二:独特的闽式火锅之旅》福建的美食可多了去了,而我要讲的这独特的闽式火锅可是让我印象深刻得很啊。

有次和家人一起去找一家据说很地道的闽式火锅店。

刚进店,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鲜味。

店里的装修倒是很普通,没有那种特别花哨的东西,但人倒是坐得满满当当的。

我们点了锅底,不一会儿,一个锅底就被端上桌了。

专升本语文1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专升本语文1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 的散文。此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这年韩愈四十 岁,已召回京师任国子博士。此时距安史之乱已有四十 多年了,唐朝在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初见 成效。韩愈政治主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对藩镇割据, 维护中央集权,《〈张中丞传〉后叙》即表达了这一思 想。
第二层(3):批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 两个比喻说理: 1)“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2)“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与儿童之见无异”
第三层(4):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 首先:指出张许不知旁人会见死不救 其次:强调睢阳尚不能守,逃到他处又何用 然后:睢阳不能守率残余饿赢能突出重围? 接着: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最后:怒斥小人不追究拥兵坐观者,反责“二 公以死守”的卑劣行为。
今义:_表__示__某__种__情__况__在__一__定__条__件__下__时__常__存__在__或__经__常__发__生__。__
(8)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古义:_感__动__,__激__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因__对__方__的__好__意__或__帮__助__而__对__他__产__生__好__感__。____________
第三段(5),记叙南霁云的事迹 1层: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经过。 2层:南霁云与张巡壮烈就义的经过。
第四段(6):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1层:详叙张巡博学与英勇就义的事迹。 2层:简叙许远宽厚的为人。 3层:交代于嵩(讲述张、许轶事之人)之死。
分析文中“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 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 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 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中的说理方法。 提示 作者先以“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作比喻,证明“城之陷自远 始”的非议的“不达于理”,然后得出小人“好议论, 不乐成人之美”的结论。最后用“其他则又何说”一句, 以点带面,让谣言非议不攻自破。

福建省福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辛弃疾的作品集是()A.《淮海词》B.《漱玉词》C.《清真词》D.《稼轩词》2.《门槛》一文是()A.A.抒情诗B.散文诗C.寓言诗D.哲理诗3.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A.王安石B.韩愈C.柳宗元D.欧阳修4.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4)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A.比喻拟人设问夸张B.拟人比喻设问夸张C.拟人对偶反问比喻D.对偶拟人反问比喻5. 冰心在《往事》一文中,用什么形象的特征象征人的品格()A.灯光B.大海C.道路D.蜜蜂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A.A.《孟子》B.《韩非子》C.《论语》D.《庄子》7. 以对话形式展开说理的文章是()A.《论语》B.《孟子》C.《秋水》D.《冯谖客孟尝君》8.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篇A.史论B.奏疏C.小说D.辞赋9. 下列哪组作品是徐志摩的诗集()A.《翡冷翠的夜》、《猛虎集》B.《翡冷翠的夜》、《落叶》C.《猛虎集》、《再别康桥》D.《志摩的诗》、《死水》10.李商隐《无题》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联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 《季氏将伐颛臾》以驳论为主,展开的形式是()A.人物对话;B.叙述历史;C.成语格言;D.现实事例12.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是一个极度傲慢自负的人,对一般人都侧目而视,所以遭到很多人的嫉恨。

2024年福建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福建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含解析

2024年福建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一、单选题1、《史记》共130篇,体例有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司马迁在吸收《左传》等先秦历史散文评论人物、事件模式的基础上,创造了“______”的评论模式,奠定和影响了后世史学的评论模式。

A.君子曰B.诗曰C.太史公曰D.赞曰2、下列属于语录体的是______A.《老子》B.《孟子》C.《左传》D.《论语》3、晚明文坛“公安派”领袖,著有《袁中郎集》的作家是______。

A.袁宗道B.袁枚C.袁中道D.袁宏道4、“昔我往矣,______。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诗经·采薇》的末节,抒写当年出征与今朝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

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最精彩的句子。

A.在水之湄B.杨柳依依C.白雪皑皑D.春光明媚5、“新月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再别康桥》的作者是______。

A.戴望舒B.郭沫若C.闻一多D.徐志摩6、《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______的代表作。

A.白朴B.马致远C.关汉卿D.孔尚任7、《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的创作风格是______A.严厉的谴责B.辛辣的讽刺C.热情的赞扬D.含泪的微笑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A.《湘夫人》B.《湘君》C.《离骚》D.《橘颂》9、“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A.《春望》B.《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逢入京使》D.《江南行》10、祖籍福建永春,代表作为《乡愁》的作者是______。

A.顾城B.海子C.食指D.余光中11、《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描写了杜丽娘和______的爱情波折。

A.柳梦梅B.柳湘莲C.柳毅D.柳树梢12、下列诗歌不属于边塞诗的是______A.《燕歌行》B.《从军行》C.《出塞》D.《归园田居》13、法国作家莫泊桑一生创作中短篇小说三百余篇,长篇六篇,游记三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修辞手法·排比:
• 整个第三段,除了最后四句外,都由排比句组成。 在第一、第二段中,也有不少排比句。 大量采用排比句,使文章句式显得整齐而有气势。
• C、修辞手法·对偶:
•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这些对偶句,语义相反相成,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而对偶句与排比句的连用,造成了全文语言骈散相 间、朗朗上口的特点。
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 式,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 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 要形式特征,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
大纲理解: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 品基本知识。 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思想内容、写 作特点、语言修辞等,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 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王安石(1021-1081),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人。世 称临川先生、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之首是韩愈。 他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散文多为政治服务,文章论点鲜明、逻辑谨严、说理透彻, 语言简洁峻切,概括性强,具有雄健峭拔的艺术风格。
有《临川先生集》。
重点词语
• 1、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 guō。 本义:吵扰,此处谦语,唠叨意),终必不蒙见察。 • 2、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 3、某则以谓(以为,认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 之于朝廷……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 4、辟邪说、难壬人(佞人)……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 5、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亦不恤(xù 忧虑)国 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化。
为师会把快三十年的修为保无 保留的让渡给你,帮你渡劫。
自己要努力,争取顺利飞升上神, 起码也要上仙,千万不要应劫。
学好这门课,受益三生三世,收获十里桃林。
大纲理解: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 定的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 具体考试内容包括:
9《庄子》一书中包含了大量的( A.神话 B.寓言 C.传说
真 )(11年)。 题 D.童话
10.奏刀騞然,莫不中音。(解释09年) 11.先秦诸子善用寓言故事创造出奇特的形象世界的 是:老子、孔子、庄子、孟子?(2012年)
成语
1、游刃有余:现代人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 而易举。 2、目无全牛: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 得心应手的境界。 3、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 一般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 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 用树木繁茂须固其根本、水流远长须浚其泉源来 比喻国君要想国家安定就必须积其德义;
• 用伐根以求树茂、塞源以求流长来比喻国君不居 安思危、戒奢以俭而求国家长治久安之荒谬; • 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民众能安国也能覆国; • 用“江海下百川”比喻人君须谦和虚心。
修 辞 手 法
• 这些比喻,都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的作用,从而使文章的说理显得生动可感。
真题再现
(五)简答:
• 1《谏太宗十思疏》是如何用纵贯式的结构方式来论述的? • 2《谏太宗十思疏》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效果如 何? • 3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分 析。
03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本文主要掌握内容
1、本文为书信体驳论文。 • 2、中心论点:驳斥司马光对变法的责难乃诬妄不实之词, 表达了坚决改革、绝不动摇的决心。 • 3、论证方法:直接反驳论点(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致谤) • 4、论证出发点:建立在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基础上。 效果:理论基础坚实,简洁扼要,语气斩钉截铁,具有 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 • 5、使用论据:事实论据(如盘庚迁都) 效果:表明改革的正确与自己的决心。
修 辞 手 法
真题再现
(四)翻译: • 1、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 思知止以安人。 •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 朽索,其可忽乎!”
• 3、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 思知止以安人。 • 4、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功成而德衰,。
《答司马谏议书》、《五代史伶官传序》、 《谏太宗十思疏》、《张中丞传后序》
•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出自--(2007)
• 3、“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中“江海下百川”喻指——

时间流逝、容纳一切、宽容一切、谦和虚心
• 4、《谏太宗十思疏 》的作者是:韩愈、柳宗元、魏徵、谢翱 (2011)
• 1、中心论点:掌握规律、顺任自然。“臣之所好 者道也,进乎技矣”。 • 2、论证方法:比较法 A、对比论证(三年前与现在的我:良庖、族庖 与我) B、类比论证(解牛之熟练过程类比掌握自然规 律以应对错综复杂之事物- 养生亦然) • 3、使用论据:事实论据
文本结构
(1):庖丁解牛的场面及高超的技术。(事实铺垫) (2、3):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对比、类比)论道 (4):文惠君得出养生之道。(结论:主旨)
真 题
6、庖丁解牛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中的类比法 D.比较法中的对比法
7、 “肯綮”一词出自—— A《庄子》 B《史记》 C《孟子》 D《离骚》
真 题
8、庖丁解牛作为《养生主》一文的论据是:(10年) A.比喻性论据 B.理论性论据 C.现实性论据 D.假设性论据
01《庄子·养生主》
(1)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2)识记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 证特点。 (3)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1、庄子(约前369-前286 )名周,宋国蒙 (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战国 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主张顺任自然、反对人为。 2、《庄子》一书共33篇(内7外15杂11),多 采用寓言,有“寓言十九”之称,行文想象丰富, 辞藻瑰丽,在先秦诸子中最富浪漫主义色彩。 3、“养生主”即养生之道。主:君主、木主, 引申指根本、要旨、精神。
真题再现
• (二)填空: • 思国之安者,————(2004) • 扩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出自哪篇文章?
• (三)词语解释: • 1、必浚其泉源 •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真题再现
• (一)单选:
• 1、《谏太宗十思疏》的结构方式是(2009)

• •
总-分-总、并列结构、总-分、纵贯式
大纲理解:二、28篇精读文章的基本要求
1、
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 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 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 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这些正反对举,构成一系列对比关系,使是非、得失相得益彰, 因而本文的说理显得非常透彻、鲜明.
、理解本文喻证法和对比法相结合的论证特点;
◆比喻论证。 如: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揭示 正意。 思国之安者,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
• A、修辞手法·比喻:
1、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一、提出论点、论述君王积德义对治国安邦的意义; 二、分析君王不能居安思危的原因、危害; 三、告诫君王厉行“十思”,弘扬德义。 提出观点—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2、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 舟覆舟的对应关系。 十思之论,强调居安思危,重视载舟覆舟的道理,认 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强调君王的道德修养对治国安邦的 意义。
、理解本文喻证法和对比法相结合的论证特点;
◆ 正反对比论证。
在第一段中,“固本”与“伐根”,“浚源”与“塞源”,“积 其德义”与“德不厚”,国家安定与不安定等,就是正反对举; 又如第二段中,“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取之易”与 “守之难”,“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吴越为一体”与 “骨肉为行路”,“载舟”与“覆舟”等,也是正反对举。
成语
4、切中肯綮: 肯綮,是指骨肉相连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 关键.指解决问题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 题的好办法。 5、批郤导窾——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 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 手,顺利解决问题。
6、庖丁解牛: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 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重点词语
6、盘庚之迁,胥(xū,全部,相与)怨者民也,非特朝 廷士大夫而已。 • 7、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 不汹汹然? • 8、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 故也。 • 9、膏泽(施恩)斯民。 • 10、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 所敢知。
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 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3、良庖岁更刀,割也: 判断句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 割断筋肉(刀因此受损);
1、有“寓言十九”之称的作品是 A《诗经》、B《庄子》、C《战国策》、D《孟子》 2、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的是 A《孟子》、B《庄子》、C《老子》、D《荀子》 3、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辞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4、“踌躇满志” 这个成语出自—— A《庄子·养生主》、 B《谏太宗十思疏》、 C《徐文长传》、 D《国殇》 5、庄子在诸子百家中所代表的是——学派。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