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设计上说明

合集下载

成羽町美术馆设计案例分析

成羽町美术馆设计案例分析

商业区
原有石垣
山体
·流线分析

·流线分析
一层上二层
下 下
下 下
·流线分析
游览路径
游览路径由“Z”字型坡道将游人引入馆内。安藤忠雄一直善于营造园林般的 “迂回”趣味,在他的规划中,每个进入他建筑的人,都必须走他精心设计的路 线,以便欣赏他沿线精心营造的景观。
展厅3
商店
展厅1
咖啡厅
展厅2
贮藏 办公



文化
2020/3/11
几何关系
安藤忠雄认为单纯的几何是建筑的基础或框架,几何形相对于自然是纯理 性产物,也是人类历史运用在建筑空间上最为基础的。
2020/3/11
几何关系
右图为光之教堂平面图,左图为成羽町美术馆。两者的平面构图上 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安藤的建筑通常有严格的比例关系:斜向参观坡道 与左侧的矩形对角线平行而且这个对角线可以延伸恰好通过正方形体的 一个顶角。
成 羽 町 博 物 馆
5 4 321 目
建 筑 师 思 想
材 料 和 光 影
几 何 关 系
流项 线目 分概 析况

2020/3/11
项目概况
·地点:日本冈山高粱市成羽町 ·地貌:南面是陡峭的山坡,北面是
一条河,两边都是商业区, 建筑原址是石垣围成的旧宅
·设计-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建築研究 所 ·竣工- 1994年 ·构造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2层,地 下一层 ·占地面积 - 7,607.89㎡ ·建筑面积 - 1,601.98㎡ ·备注 -备注-场馆周围的人工湖利用的 是地下水。场馆外的人工湖的水流流 动区和馆内水流静置区是相互配属的 。
材料和光影
安藤富有诗意的抽象风格,表现力极强。他反复结合最基本的材料和形状,并注意 规模与场地之间最细微的影响,创造的建筑总能与环境平静的相融。建筑选用的材 料主要为混凝土和玻璃,用钢材构筑细节部分,装饰以木质地板。

日本美秀美术馆

日本美秀美术馆

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人气:4020次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位于日本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的自然保护区山林间,1991年小山美秀子委任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Ieoh Ming Pei)为其设计了这座私人艺术品博物馆。

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特别之处在于:首先它远离都市,位于一个原始山林的深谷,为了尽可能地将自然环境保留和复原,设计时着重要考虑的是如何攻克这险恶山势,并解决好道路的通畅,于是贝聿铭(Ieoh Ming Pei)先在山林间开辟出一条道路,然后在两座山的山谷之间兴建一座吊桥和隧道通向美术馆。

其次由于当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美术馆在兴建之初,便受到方方面面的严格限制。

于是贝聿铭(Ieoh Ming Pei)将建筑的80%都埋藏在了地下,但它并非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原因是开挖地下空间是非常昂贵且缓慢的工程,同时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

于是贝聿铭(Ieoh Ming Pei)采取了先盖房子后填土的方法,最后种上与原始山林相适应的树木,这样再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同时让建筑与环境天然合一。

这一设计清楚体现了贝聿铭(Ieoh Ming Pei)的设计观:建造一座地上的天堂。

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时,便很激动地说:“这就是桃花源!”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贝聿铭设计作品: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日本美秀美术馆设计者:贝聿铭美秀美术馆,日文说明书上写的是“MIHO美术馆”,英文名为“MIHOMUSEUM”。

宁波美术馆设计说明

宁波美术馆设计说明

王澍: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王澍: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我知道,很多人迟早都会知道,生活中的事件只局限在几个简单事件上,合适的形式也只局限在几个形态上。

比如说,在我的工作中,“二”这个数字经常出现。

我夯过两片土墙,以三种不同的方式砌过两片砖墙,这里面只有一些小观念。

但却都是关于一种愉悦而轻快的生活世界的建立的。

与之相比,宁波美术馆在我一系列工作中的特殊位皿在于它作为一个单一建筑的庞大,2.4万m2。

一般来说,我偏爱小建筑,低等级的,无权利的,甚至匿名的。

条件允许,我可能会把2.4万m2分解成10个小建筑的簇集,但面对一个已经存在之物,策略就必须转移。

我设想它是一个秘密,在一个单一体的主体中,包含着一种差异性的事件场所的簇集,外表则只有些许暗示而已。

空的中心与边界,内与外,高与低,打开与关闭,无目的的漫游,行动与完全静止,轻与重,通过与突然中断,一瞥,从暗到明或从明到暗,偶遇,实体的实感,空间的空虚,纯粹物料的物感,在这一系列我偏爱的主题之外,我决定在这个房子的内部结构上下更大功夫。

如果说她的外表已给人一种强烈期待,真正的震撼应该在内部等着他。

当他已然经历了这种震撼,沉溺其中难以自拔,突然,他又将暴露在外部,暴露在一条江的面前。

这里包含着的事件与经历的秩序,自然地将一个世界的组织分解、编配并重新聚拢。

建筑的基本平面与空间格局,路线的组织与相应的空间体验,甚至用什么尺度的门,门应装铰链还是偏轴,什么样手感的把手都已了然于胸。

于是,我坐在案前,面对几张空白纸张,通常是A3复印纸,用铅笔勾出草图,或者说,我根本不画通常所谓的过程草图,就是那些我们熟知的大师们画的一团团看不清的那种。

草图我一般只画两次,第一次用1B铅笔,轴测,画得较快,它决定了一个房子,一个世界的基本结构形态,在场所中的位置、边界、材料的分配、功能格局、通路系统,特别需要强调的细节、尺度甚至直接在轴测图上标明柱网和标高,主要的路径宽度、关键门窗尺寸。

美术馆-博物馆设计的功能分区

美术馆-博物馆设计的功能分区

第一节建筑防火第5.1.1条藏品库区的防火分区面积,单层建筑不得大于1500㎡,多层建筑不得大于1 000㎡,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500㎡。

陈列区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得大于250 0㎡,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1000㎡。

第5.1.2条藏品库房、陈列室的隔墙应为非燃烧体。

防火分区内的隔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封闭式竖井的围护结构应采用非燃烧体及丙级防火门。

第5.1.3条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的固定装修应选用非燃烧体或阻燃材料。

第二节安全疏散第5.2.1条藏品库区的电梯和安全疏散楼梯应设在每层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疏散楼梯宜采用封闭楼梯间。

第5.2.2条陈列室的外门应向外开启,不得设置门槛。

第三节消防设施第5.3.1条大、中型馆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5.3.2条珍品库房及大、中型馆内收藏纸质书画、纺织品等遇水即损藏品的库房应设置气体灭火装置。

大型馆内的普通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宜设置预防作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一总则1. 为了使博物馆既能向观众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又能使光学辐射对其藏品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博物馆的照明设计。

利用古或旧建筑设立的博物馆可参照执行。

3. 博物馆的照明设计必须遵循有利于观赏展品和保护展品的原则,达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维修方便的要求。

4. 博物馆的照明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术语1. 光辐射optical radiation包括可见辐射、紫外辐射和红外辐射。

可见辐射visible radiation能直接引起视感觉的光学辐射,通常将其波长范围限定在于380nm和780nm之间。

紫外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波长比可见辐射短的光学辐射,通常将其波长范围限定在100nm和400nm之间。

红外辐射infrared radiation波长比可见辐射长的光学辐射,通常将其波长范围限定在780nm和1000μm之间。

日照市美术馆新馆展陈项目技术要求

日照市美术馆新馆展陈项目技术要求

日照市美术馆新馆展陈项目技术要求一、建设指导思想展厅风格要简约、大方、现代、时尚。

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

展示手段规划布局利用上要有可延展性空间。

针对不同的艺术作品的展览展示具有可包容性、塑造性。

二、设计要求(一)空间布局要求各展厅之间、各展厅与公共空间之间过渡自然,参观展线线络明确、顺畅。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便于快速疏散撤离人群。

(二)展示手段要求1、展示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尽可能满足目前国内、国际等艺术作品的不同形态、风格、尺寸要求。

2、展示手段科技性、合理性,尽可能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从展厅的空间布局和平面布置上具有多种变化手段,不管是对整个展厅空间变化,还是展线长度上都具有灵活的变换手段。

3、装饰材料针对大型公共空间声音具有减少噪音的消纳能力。

4、四个展厅即各自独立又相互统一,即能满足多样性的艺术作品的展览展示需求,又能满足举办特展大展的普遍性特点。

5、展示手段尺寸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造型与色彩不暄宾夺主,在满足良好视觉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局部精彩、节省搭建成本,可循环利用。

6、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展厅后续使用的可变性、包容性、延展性。

(三)色彩要求日照市美术馆新馆展厅以展示作品为主,最大的突出艺术作品的主题、风格及内涵,在展厅的颜色方面尽可能弱化,做到对作品完美的陪衬。

(四)照明要求注重光对人的情绪的影响及对作品主题的突出效果。

通过优化照明组合,营造良好的视觉氛围。

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专业的博物馆、展览馆灯光设计能力,并能指导美术馆后期的灯光布置。

所使用美术馆灯具必须是国内知名或国际专业品牌。

(五)施工要求1、按照节能环保、循环利用、适度超前的原则,明确标示各展区的墙面、地面、天花、展板、灯饰及其他装饰所采用的结构、材料及工艺。

2、装饰风格应体现日照地方特色,综合考虑整体性、地域性、技术创新性与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与文博中心整体设计风格相统一。

3、装修材料和施工务必环保,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美术馆内部空间建设注意事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美术馆内部空间建设注意事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美术馆内部空间建设注意事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美术馆内部空间建设是指设计和规划艺术馆内部的空间布局和装饰风格,以便最大程度地展示艺术品的魅力,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展体验。

在建设美术馆内部空间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艺术品展示区域的设计、观众流线和导览设计、空间氛围和装饰要素等。

这些方面的注意事项将在后续的内容中详细介绍。

艺术品展示区域是美术馆内最核心的功能区域,其中的空间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艺术品的保护需求,并合理布局展示区域,以提供观众良好的观赏体验。

此外,照明也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因为艺术品的展示需要适宜的光线,以展现其细节和色彩。

观众流线和导览设计是为了确保观众在美术馆内的流动顺畅,并且能够清晰地了解展览内容和艺术品背后的故事。

针对观众的需要,观众休息区域也需要充足,以提供观众休息和交流的空间。

同时,美术馆内部的空间氛围和装饰要素是创造艺术氛围的重要因素。

空间氛围需要与展示的艺术品相协调,以营造出与艺术品相契合的氛围。

装饰要素则需要恰到好处地凸显艺术氛围,同时艺术品的陈列也需要有适当的空间隔离,以保护艺术品并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

综上所述,美术馆内部空间建设是一个多方面考虑的过程,需要兼顾艺术品的展示与保护、观众的观赏体验、空间氛围的营造等方面。

这篇文章将围绕这些注意事项展开详细讨论,旨在强调美术馆内部空间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建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对于一篇长文的撰写非常重要。

它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使整篇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用于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意义,概述美术馆内部空间建设的注意事项,并阐述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将具体探讨美术馆内部空间建设的注意事项。

其中包括艺术品展示区域、观众流线和导览设计、空间氛围和装饰要素等三个方面。

艺术品展示区域要考虑艺术品保护、布局要合理、照明要符合艺术品展示需求。

美术馆设计说明

美术馆设计说明

美术馆设计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美术馆作为一个展示艺术作品和传递文化的重要场所,其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个好的美术馆设计不仅要满足展示艺术作品的需要,还要创造出良好的观展环境,使观众能够得到良好的观赏体验。

本文将探讨美术馆设计的几个重要方面。

美术馆的建筑设计是整个设计过程的核心。

美术馆的建筑外观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也要与馆内展览的主题相契合。

建筑的外观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采用独特的建筑形态来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此外,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也需要考虑到展览的需要。

要合理划分不同的展厅和展区,保证每个展品都能得到适当的展示空间,同时还要注意观众的参观流线,确保观众能够顺畅地参观展览。

美术馆的照明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作品的展示需要合适的光线照明。

过强或过弱的照明都会影响观众对作品的视觉体验。

所以,在美术馆的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展览需求,采用不同的照明手段。

对于绘画作品来说,需要柔和的光线,以保护作品的颜色和纹理;而对于雕塑作品来说,需要明亮的照明,以突出作品的立体感。

此外,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也要考虑到观众的观看角度,避免产生阴影或反光。

美术馆的展品陈列也需要注意。

展品的陈列方式和顺序会影响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在陈列时,可以根据主题或时间顺序进行分类,或者根据作品的风格和类型进行搭配。

陈列时要注意作品之间的距离和高度,使观众能够清晰地观看每一件作品,并能够在作品之间产生对比和联想。

此外,陈列时还可以利用展柜、展架等展示工具,突出作品的特点,增强观赏效果。

美术馆的氛围营造也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艺术作品的展示不仅需要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还需要给观众带来艺术的氛围和情感体验。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色彩、音乐和装饰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比如,在展厅的入口处可以设置音乐区,播放与展览主题相符的音乐,让观众在进入展览前就能感受到艺术的氛围。

在展厅的装饰上,可以运用艺术品、雕塑或者艺术装置等,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解析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的扩建部分,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1978 年落成。

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原西馆落成于1941 年,两者前后时间差长达37 年。

新老两馆的建筑风格和处理手法差异较大,但又能相互协调统一。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

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对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描述:建筑与周围环境,建筑空间,建筑形式。

建筑与周围环境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

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在接授委托案从华府回纽约的飞机上,贝氏分析基地为东馆绘出了远景的草图,首先他尊重所有既定的条件,沿着宾州大道画了一条平等线,顺着西馆的建筑线在南侧定下另一条线,困为西厅呈对称性,为了呼应此古典主义的基本美学,同时延续西馆的中轴特性,乃将原轴线向东延伸,,轴线与北侧边线相交,如此决定了建筑物的基本轮廓——一个顺应环境的梯形,梯形的对角相连,分割出一等腰三角形,一直角三角形,前者是艺廊,后者是研究中心,在构思阶段,贝氏拟将等腰三角形对分成两相等的空间,在第四街配置一个圆环,经再三琢磨,决定以三角形作为模矩,首先将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略加分开,以彰显出个别的特殊的机能,这是贝氏忠诚表现的一贯手法,等腰三象形的三个角配置四边形的空间,作为展览室,以实践“馆中馆”的构想,艺廊与研究中心间以一个三角中庭结合,使两似分实合,而为了打破研究中心南侧朝向陌区笔直单调的立面,他用心地的设计三角的造型,以创造出虚实对应的丰富变化。

东馆的建筑物高度,保持与宾州大道上建筑物相同,东馆的外墙采用与东馆相同的大理石,为此,田纳西州矿区诺克斯维重新开场,早年负责西馆矿石的莱斯被再次敦聘主持国家艺廊东馆大理石工程这位早已退休的八十余岁的老人的参与,实中是东馆的幸运,当年西馆的大理石厚一英尺,有五种不同的明暗色调可供选用,受矿石有限的影响,东馆石厚仅三英寸,能运用的只有三种色调,因此如何以石材的组合求得和谐的立面色调显得格外重要,莱斯的功劳就在其精挑细选,用心组合,将所有暗色石安排在下方,淡色石置于上方,东馆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业主提供本项目用地红线图及现状图。

(二)地理位置及环境现状
本地块位于贵阳市南岭路西,沿小漳河东侧,周边为规划建设中心住宅区,地形为浅丘状。

(三)项目概述
本艺术馆建设用地20774㎡,建筑分别由1#楼和2#楼组成。

局部功能设置于地下和半地下室。

本项目定位属于不超过24m高度的多层公共建筑,地上部分3200㎡,地下部分3640㎡。

1#楼为3F地上和1F地下组成的主要展示中心,2#楼临河,为地上1层地下1层的辅助展示空间和一部分艺术家工作室。

相应的专业设备及管理用房布置于室内,场地南面提供室外停车,共计44辆。

二、建筑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起伏的场地现状,处理建筑与城市道路、景观人流之间的和谐平衡,结合艺术本身特质,努力营造新颖、活泼的现代艺术馆,并将之打造成为南岭路一侧新时代的地标性建筑。

(二)总平面设计
1、在整体布局上,充分利用并尊重地形条件,将艺术馆相对较大的主体沿岭南路布置,而临河一侧的2#楼地面只设置一层,结合场地,将两个主体环抱
而置,在之间形成一个尺度宜人的内庭园,成为建筑自身的内环境。

整个布局东高西低,在形态上宛若一处嶙峋奇异的怪石放置在西侧的自然河道边。

2、空间形态设计:
艺术馆由其本身的个性特质,需要创意时代精神,在设计中采用了较大胆的构成主义思想,除了平面上的自由伸展,在立体空间上采用大型空间自由起伏穿插的形态,从内到外都形成一种自由而富有激情的建筑三维空间,艺术馆不仅是展示艺术创造的场所,其本身更是一件艺术品,其创作的灵感就源于自然状态中一堆碎石的联想。

3、建筑材料的选用
结合本设计的思想,为在其主体的外形上创造更具力度和表现力的效果,外部主要采用金属锌板包裹并结合内部材料和外围装饰,开启颇具韵律感的反射玻璃窗洞,活跃立面纹理。

在主体轮廓接近地面的体量区域采用天然石材,衬托建筑的厚重感,建筑交错间的过渡体量以及采光中庭,采用大跨度的全玻璃幕墙体系。

4、交通组织
为避免与岭南路直接冲突,将主入口设置于内庭院中,由南侧步行进入,机动车都停放于建筑外围的南侧场地,与主体有近4m多高差,建筑主体所环抱的内院空间将独立并不受机动车干扰,做到了严格的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并给艺术馆所要求的静沁安逸的环境品质创造了条件。

(三)主要建筑技术经济指标
净用地面积:2077M2
总建筑面积:6840 M2
其中:1#楼:5170 M2
2#楼:1670 M2
地面建筑面积:3200 M2
地下建筑面积:3640 M2
建筑基底面积:2610 M2
地上停车位:44辆
容积率:0.15
建筑密度:0.13
绿地率:84%
三、结构设计
(一)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基本风压:0.30KN/ m2。

(二)本工程由:1栋3层框架结构建筑;1栋1层框架结构建筑组成。

1栋3层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等级为三级;1栋1层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三)楼、屋盖板采用冷轧带肋钢筋,梁、柱采用二级钢。

所有楼、屋盖均采用全现浇结构,以满足规范要求和降低用钢量,节约工程造价。

同时,结构设计将在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尽量满足使用功能和立面造型的要求。

(四)地基基础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2、地基基础选型
本工程基础形式:1号楼(三层框架)地下室拟采用抗浮筏板加柱下独立基础,2号楼(1层框架结构)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四、给排水设计
本工程含3层展览公共建筑(建筑面积5千余平米并含中央空调系统)、2层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千余平米)2个子项。

设计含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器系统以及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等。

最大日用水量约需60立方米。

采用城市直接供水。

给水管材采用钢塑复合管及PP-R塑料给水管,确保水质卫生。

各建筑各层均设置有灭火器。

3层展览公共建筑各层均设消火栓给水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在地下室设有有效容积容积为108立方米的专用喷淋消防水池和喷淋消防加压供水泵,建筑最高处屋顶设18m3消防水池。

对柴油发电机房专设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确保自备电源的安全运行。

五、电气设计
(一)设计范围:
根据小区规划的经济技术指标,本工程电气设计包括配电、动力、照明、防雷及接地等,弱电系统设计包括电话、有线电视、结构化综合布线等系统。

(二)供电
1、用电指标
用电量按每平方米100W计。

所有消防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其余用电设备为三级负荷。

总设备容量约800KW。

计算容量约680KW。

高低压配电用房、柴油发电机房设在地下一层内。

引来出一路10KV专线电源,设一台800KVA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

高压采用单母线不分段运行方式,低压部分采用固定分隔式低压配电屏,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采用手动联络。

设一台柴油发电机(约90KW)作备用电源。

柴油发电机组与低压配电系统采用自动双投开关联络。

火灾时,柴油发电机优先供消防使用。

(三)防雷保护接地:
按二类防雷设计,设防侧击雷装置。

采用TN- S系统,重复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电子设备接地合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四)弱电:
1、设电话、有线电视、结构化综合布线等系统。

2、主要出入口均设彩色摄像机作监控,贵重物品处设红外双鉴保护,监控台、电视屏设置于消防控制室。

3、设总线式火灾报警系统,重要消防设备采用多线联动控制, 火灾事故广播兼作公共区广播。

消防控制室设于一层,并设直接通向室外的安全出口。

六、暖通设计
(一)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公共建筑,由1#楼和2#楼组成,总建筑面积6840m2,地面建筑面积3200m2,地下建筑面积2610m2。

1#楼地上共3层,地下1层,设有展厅、展品藏室、楼盘展示厅、咖啡厅、艺术家工作室等;2#楼地上共1层,地下1层,设有滨河展厅和艺术家工作室。

本工程建筑高度小于24米。

(二)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1、中央空调设计范围:本工程1#楼和2#楼的全年集中空气调节设计。

2、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概况:
1)中央空调冷热源设计:本工程1#楼和2#楼分别设置中央空调冷热源,
其冷热源均设计采用空气源热泵空调机组,夏天提供冷冻水,冬天提
供空调热水,空调主机位于室外。

2)中央空调末端系统设计:楼盘展示厅、咖啡厅和艺术家工作室采用风
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展品藏室等对温度、湿度有特殊要求的房间采用
全空气式空调系统;
3)对需要24小时值班的房间如消防控制室,单独设置分体式空调机组。

(三)通风及防排烟
1、本工程地下功能用房的通风、排烟设计;
2、地上面积超过300m2的房间的通风、排烟设计;
3、中庭的排烟设计;
4、公共卫生间的通风设计;
(四)环境保护
主机、风机、水泵均设置减振基础或减振吊架,在水泵及风机的进、出口处设柔性接头,风机进出口端设消声器,以减少固体传声。

厨房及柴油发电机房的排油烟管道经净化除油处理后高空排入大气。

(五)节能:
1、空调节能:
本工程组合式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水系统采用电动二通阀,制冷、制热系统供回水总管之间设压差控制装置,根据系统负荷变化,控制机组的运行台数,达
到节能目的。

2、通风节能
选配能效比高的通风设备,减少运行能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