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管理课程设计69

合集下载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设计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设计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课程设计课程简介该课程主要探讨航空公司运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涉及航空公司的战略规划、营销策略、航线管理、客户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航空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并培养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航空运营管理专业人才。

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目标如下:1.了解航空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体系,熟悉运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理解航空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营销策略,掌握航线管理和客户服务的方法和技巧;3.熟悉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了解应对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4.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运营管理问题。

课程内容1.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体系和组织结构;2.航空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营销策略;3.航空公司的航线管理和客户服务;4.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课程评估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和课程笔记三个方面,重点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参与程度。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点,主要考察学生对航空运营管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1.个人报告: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文献调研和采访实际航空公司,撰写一份关于航空公司运营管理的报告,并通过课堂展示和答辩,评估学生的报告质量和表达能力。

2.小组项目:在小组内,选择一家航空公司,针对其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最终通过小组答辩和报告,评估小组项目的质量和结果。

个人报告占总成绩的30%,小组项目占总成绩的50%。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

参考资料1.朱卫东等.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学[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9.2.何代发. 航空公司实务 [M]. 中国民航大学出版社, 2018.3.刘怡君. 电子商务运营管理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以上资料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查找相关资料。

航运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航运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航运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 任务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航运行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航运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航运行业的理解和管理能力。

本课程设计任务书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来加深对航运管理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并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任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一个航运公司的管理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加深对航运管理理论的理解,提高对航运行业的认识,并培养解决实际航运管理问题的能力。

3. 任务内容3.1 选题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一个航运公司作为任务的研究对象。

选题要求如下:•选择一个有一定规模和运营历史的航运公司;•选题需要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价值;•选题需要与航运管理理论和实践紧密相关。

3.2 任务要求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对选题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选定航运公司的背景和现状;2.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确定选题的研究问题和目标;3.设计一个适合选题的研究方法,并进行实施;4.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5.撰写航运管理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问题和目标、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结论和建议等。

3.3 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任务的时间安排如下:•第1周:选题调研和分析;•第2周: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第3-4周:研究方法的设计和实施;•第5-6周: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第7-8周:报告撰写和修改。

4. 任务评估学生完成任务后,需要提交对应的航运管理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评估和答辩。

4.1 评估方式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任务过程的总结和描述是否清晰和准确;•研究问题和目标是否明确和合理;•研究方法的设计和实施是否科学合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论和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报告的格式和呈现方式是否规范和清晰。

4.2 评估标准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20%);•研究问题和目标的明确性和合理性(20%);•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0%);•数据分析和结论的准确性和合理性(20%);•报告的格式和呈现方式(20%)。

航线管理课程设计

航线管理课程设计

航线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航线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航线类型的分类及特点。

2. 学生能掌握航线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了解航线选择的策略。

3. 学生能了解我国主要航线的分布及特点,掌握航线网络的结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航线规划,提高空间分析能力。

2. 学生能运用航线管理相关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优化方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航线管理,培养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树立国家荣誉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地理学科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航线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航空事业的兴趣。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航线管理基础知识- 航线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航线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航线选择的策略2. 我国主要航线分布及特点- 民航航线网络结构- 各地区主要航线介绍- 航线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 航线规划实践操作-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的应用- 航线规划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航线优化案例分析4. 航线管理案例分析- 航线运营管理实例- 航线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航线管理发展趋势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周:航线管理基础知识第2周:我国主要航线分布及特点第3周:航线规划实践操作(上)第4周:航线规划实践操作(下)第5周:航线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说明: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教材,以《地理》选修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拓展航线管理相关知识。

民航运输管理课程设计

民航运输管理课程设计

民航运输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民航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组织结构;2. 掌握民航运输市场分析、航班计划编制、机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3. 了解民航运输政策法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服务质量要求。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民航运输市场的供需状况,提出合理的运输管理策略;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航班计划的编制与优化,提高航班运行效率;3. 能够运用民航运输管理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升管理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民航运输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投身民航事业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遵循法律法规,注重安全,关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民航运输管理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民航运输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我国民航事业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民航运输管理概述- 民航运输管理体系- 民航运输市场分析- 民航运输政策法规2. 航空公司运营管理- 航班计划编制与优化- 航空公司机队管理- 航空公司营销策略3. 机场运营管理- 机场功能区划分与设施布局- 机场航班运行管理- 机场安全与服务质量4. 民航运输安全管理- 飞行安全管理体系- 民航运输安全法规- 民航事故分析与预防5. 民航运输服务质量管理- 民航服务质量要求- 民航服务质量管理方法- 提升民航服务水平的策略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科学系统地组织,涵盖民航运输管理的各个方面。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应遵循教学大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航空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航空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航空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航空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航空业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航空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如航班计划、航班运行、机场管理等。

3. 学生能了解航空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航空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具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查询、处理航空管理数据的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航空管理系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航空事业的热爱,激发学习航空相关知识的兴趣。

2.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航空管理系统在现代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通过学习航空管理系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沟通、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航空管理系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掌握航空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航空管理系统概述- 了解航空管理系统的定义、功能、发展历程及应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航空管理系统简介2. 航空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学习航班计划、航班运行、机场管理、航空物流等模块。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航空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3. 航空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 探讨航空管理系统在国内外机场的运用案例。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航空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4. 航空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分析现有航空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航运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交通

航运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交通

航运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交通航运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任务书目的本文档旨在为进行航运管理课程设计的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书,使其能够有效地完成航运管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背景航运是国际贸易中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航运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保障贸易顺畅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航运管理的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从事航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1. 课程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机会,以探索和应用航运管理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

学生将会在这门课程中,学习到包括航运管理的概述和其特点、主要的区域性、国际性和全球性市场的运作、船舶和货物的运输、航运公司的管理、抵御自然灾害和海盗袭击、安全和监管等方面的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1) 学生可以准确理解运输领域的技术细节和相关法规;(2) 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提高和应用航运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3) 学生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发挥出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高效和明确的沟通;(4) 学生可以利用实践经验进行个人和职业发展。

3. 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需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并实施一个航运管理应用系统;(2) 学生需要独立撰写一份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说明创建该航运应用系统的背景、范围、目标、功能和特点,并力求体现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3) 学生需要组建一个小组,进行项目管理和实施工作;每个小组应由2-3个人组成,其中必须设立一位组长。

4.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1) 报告需要在最后的提交日期前递交;(2) 报告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撰写,同时需要附上相关的附件,如图表、代码等;(3) 报告需要说明开发系统的过程、设计思想和经验教训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4) 报告必须具备独创性和创新性。

五、课程设计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与线上学习相结合;2. 以案例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应用;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教学,鼓励小组间交流和合作;4. 采用远程协作工具,促进学生在线上进行课程合作和项目管理。

航空运输管理课设

航空运输管理课设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航空运输管理课程设计院/系民用航空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空港运营与管理)班级34170202 学号2013041702072 姓名郭鑫德课程设计题目航空货运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课程设计时间2015 年月日至2015 年月日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在本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对航空运输的总体或客运或货运的局部,进行系统的分析,结合航空运输市场特点与影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或流程再造,进而提出解决航空运输的意见与建议。

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要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方案;在技术设计方面,侧重于方法的选择、手段的先进性方面。

在设计中,运用的设计手段要多样化,特别是对现代信息化方法的运用,同时要有国际性,眼光前瞻,综合各种信息与资源,努力完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题目分析与设计目标。

就是要明确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与设计目标,为资料收集与设计方案的提出指明方向;2)题目的条件分析。

对环境、市场等地约束因素、影响因素、管理因素、人的因素、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分析。

3)不仅对静态的具体环境将进行分析,也要对开放型环境的不确定和面临的运行风险进行分析,做到分析系统、逻辑严谨;4)提出设计总体方案——方案设计。

围绕着拟解决的问题,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与改进措施。

包括组织实施、过程控制、资源配置等。

要求阐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5)方案的实施。

从人文与技术系统对方案运行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进而形成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要以图、框图等方式,对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论述、说明等形式体现出来,最终形成课程论文说明书。

指导教师2015 年月日负责教师年月日学生签字2015 年月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单课程名称航空运输管理院(系)民用航空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空港运营与管理)课程设计题目航空货运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学号2013041702072 姓名郭鑫德答辩日期2015 年月日指导教师(答辩组)评语: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答辩组)签字年月日。

海上货物运输课程设计

海上货物运输课程设计

海上货物运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海上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分类。

2. 学生能够了解世界主要港口、航线及我国海上货物运输的现状。

3. 学生能够理解海上货物运输中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环境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数学等知识分析海上货物运输的成本、效益和风险。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地图等工具分析海上货物运输的路线、运量和运速。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海上货物运输的相关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海上货物运输行业的兴趣,激发探究世界经济、贸易的热情。

2. 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关注海洋环境保护,认识到海上货物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3. 学生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地理学科拓展课程,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结合地理、数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数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对实际案例感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地理学科相关教材,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海上货物运输概述- 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世界主要港口、航线分布及我国海上货物运输概况2. 海上货物运输流程与实务- 货物装卸、运输工具及船舶类型- 货物运输单证、合同及法律责任-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及风险管理3. 海上货物运输的经济、法律与环境问题- 货物运输成本、效益分析- 国际贸易与海上货物运输的法律规范- 海上货物运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4. 海上货物运输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海上货物运输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涉及成本、效益、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海上货物运输概述第二周:海上货物运输流程与实务第三周:海上货物运输的经济、法律与环境问题第四周:海上货物运输案例分析本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相关章节,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全面掌握海上货物运输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运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交通运输班级
姓名学号
成绩
一、航线
航线一:宁波-上海-长滩-奥克兰-横滨-宁波航线,往返航次航程12100海里。

二、运量及运价
预测航线一年货运量东向32万TEU ,西向25万TEU ;其中东向运价平均 ﹩900/TEU ,西向运价平均﹩820/TEU 。

三、船型
四、对各种船型方案营运工作指标的计算(以下计算均以船型1为例)
1)往返航次航行时间
t s +=v
L 往返t s 限=)(d 92.22024
2212100
=+⨯
往返航次停泊时间
t
p
)(每港平均停时d 5.2245=÷⨯=
往返航次时间
t r =t s +t
p )(d 42.255.292.22=+=
2)年营运期
ε
⨯=365Qd 营)(5.328%90365d =⨯=
年往返次数
92.1242
.255
.328===
tr Qd Rt (次) 单船单航次正向平均运量
)(36404550%80TEU N Qt =⨯=⨯=α
单船正向年运量
)(8.4702892.123640TEU Rt Qt Q =⨯=⨯=
所需船舶数
780.68
.47028320000
≈≈==
Q Q m (艘) 综上可得,船型1的往返航次时间为25.92天,需船舶7艘。

同理可得,船型2的往返航次时间26.67天,需船舶5艘;船型3的往返航次时间27.42天,需船舶5艘;船型4的往返航次时间28.92天,需船舶4艘;船型5的往返航次时间30.92天,需船舶3艘。

五、对各种船型方案财务成果指标的计算(以下计算均以船型1为例)
1)船队年运费收入
Q f Q F =⨯=y 东f

东Q +西
f
⨯西
)万USD (493008202590032=⨯+⨯=
2)折旧费 =
m 25%
5-⨯⨯当船造价单船造价
)(1596725
%
560006000USD 万=⨯⨯-=
船员工资费用 = )(万USD 5.57757750005.172225000==⨯⨯⨯
保险费 = )231
%55.076000USD (万=⨯⨯ (注:各船型的保险费率依次为0.55%,0.5%,0.48%,0.45%,0.44%。

)
年修理基金提取额 = )1050
%5.276000USD (万=⨯⨯ (注:各船型年修理基金提取额为船价的2.5%,2.3%,2.2%,2.1%,2.0%。

)
燃油价格 =
)
00199.193386.194128394797.1292.253.590092.22160550USD (万)(==⨯⨯⨯⨯+⨯⨯ 港口使费 = )104.783278321040
92.1275216508USD (万==⨯⨯⨯⨯ 装卸费 =
)79802702532USD (万)(=⨯⨯+ 总成本
TC =
)
(18352.46867%85/)5.12327980104.783200199.1933810502315.5771596USD 万(=+++++++ 年营运成本 Y = TC-折旧
= )18352.452711596-18352.46867
USD (万= 3)年收益
A = Fy-TC+CC = Fy-TC-折旧 = Fy-Y
= )816483.402818352.45271
-49300USD (万= 同理可算出另外四种船型的年收入、年运营成本、年收益。

如下表所示:
六、对各种船型方案投资效果指标的计算(以下计算均以船型1为例)
1)总投资
P = 单船造价×m = 6000×7 = 42000(万USD )
残值
R = 船价×5% = 42000×5% = 2100(万USD )
净现值
P n i F P R n i A P A NPV -+=),,/(),,/(
=4028.816483)25%,12,/(A P +2100)25%,12,/(F P -42000 =-10278.1(万USD)
2)净现值指数 2447.042000
1
.10278-=-==P NPV NPVI 3)平均年度费用
),,/(),,/(n i F A R n i P A P Y ACC -+=

(万USD F A P A 43.50610)
25%,12,/(2100)25%,12,/(4200018352.45271=-+=
4)必要运费率 )/(36.915%)31(725327
43.516101(TEU t Q ACC RFR 美元)
(营)=-⨯÷+÷=-=∑
5)内部收益率
令 042000)25,,/(2100)25,,/816483.4028
(=-+=i F P i A P NPV ( 当i=8%时 NPV = 1313.41 当i=9%时 NPV = -2182.95 说明i 介于8%和9%之间,即:
36
.349641
.1314%1%8=-i %38.8==∴i IRR 同理可得出另外四种船型的IRR RFR AAC NPVI NPV ,,,,。

具体如下表所示:
七、综合评价,选出初步最佳方案(满分10分)
由上述的综合评价可以看出,在5种船型中船型5的总分为9.4>8.9>5.9>4.7>1.3,是最高的,因此可以初步得出一个最佳方案,即初步的最佳方案为船型5。

八、敏感性分析(以船型1为例)
以船舶造价下跌20%作为敏感度因素,则船型1的单船价格为4800万美元,计算投资效果指标(NPV,NPVI,AAC,RFR,IRR )的影响程度。

通过计算可得:
1) )(9944
.902'USD NPV 万= 0269.0'=NPVI
)(8423.419184'USD AAC 万=
)/(7959.889'TEU USD RFR =
%44.12'=IRR
2)%100'⨯-=
X
X X 某指标敏感度
%79.108%1001094
.102781094.10278-9944.902=⨯-=

(敏感度NPV
%98.110%1002447
.02447.0-0269.0=⨯-=)
(敏感度NPVI
%82.2%1004335
.506104335
.506108423.49184=⨯-=敏感度AAC
%82.2%1003632
.9153632
.9155794.889=⨯-=敏感度RFR
%45.48%100%
38.8%
38.8%44.12=⨯-=
敏感度IRR
同理可得另外4种船型投资效果指标的敏感度,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个指标的敏感度结果进行评分,如下表:
将两次分数相加得:
(18.9>15.7>12.6>9.0>4.6)
九、选取最佳船型方案
根据敏感性结果的分析发现,当船舶造价下跌20%时,船型2的敏感度得分最高,即船型2抗风险能力较强,能承受自变量变动的范围大,适应不确定的能力强。

无论是从资金的获利能力、费用成本方面、还是投资效率的判断,船型2均是最适合的。

经综合评价,在此航线上最佳的船型是船型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