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图及原理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电力拖动常用控制线路

电力拖动常用控制线路
KA 线圈
常开触头 KA
常闭触头 KA (b) 符号
中间继电器外形与符号
(a) 外形
2、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
用于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a) 外形
(b) 结构
热继电器外形与结构
热继电器
用于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
双金属片 常闭触头
发热元件
杠杆
工作原理 动画
结构原理图
发热元件接入电机主电路,若长时间过载,双金
微动开关
杠杆 微动开关
KT 吸引线圈
KT 延时闭合 常开触点
KT 延时断开 常闭触点
KT 瞬动常开触点
KT 瞬动常闭触点
通电延时继电器
KT 线圈
常开触点 KT
通电延时闭合
常闭触点
KT
通电延时断开 b) 断电延时继电器
(a) 外形 延时继电器的外形与结构
KT
KT
线圈
KT
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b)符号 断电延时断开 断电延时闭合
P6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
任务6.1常用低压的认识 任务6.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认识 任务6.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相绕组的连接方法 任务6.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和长动控制电路的制作 任务6.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起动控制电路的制作 任务6.6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制作 任务6.7利用行程开关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制
静触头
瓷底 熔丝接头
电源 Q FU
负载
2、铁壳开关
熔断器
铁壳开关又称封闭式负荷
开关,用来控制照明电路时,
灭弧罩 闸刀
开关的额定电流可按该电路
的额定电流选择。也可用来
控制起动不频繁的小型电动

电力拖动与自动化控制分析

电力拖动与自动化控制分析

电力拖动与自动化控制分析摘要:随着电气工程不断的发展,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电力拖动系统与系统化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电力拖动系统性能。

为进一步提高设备性能,需要了解PLC技术在电力拖动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方案,优化技术路径,以降低电力拖动系统运行期间故障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力拖动;自动化控制;研究分析1 电力拖动的应用场景分析1.1 制造业中的电力拖动应用在制造业中,电力拖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生产线。

它可以驱动机械输送装置、自动化机械臂和机器人,以及排风系统和商用车辆等。

通过采用电力拖动技术,制造业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工作过程控制,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一致性,并降低人力成本。

此外,电力拖动还具有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对于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交通运输领域的电力拖动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电力拖动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包括电动车辆、轨道交通系统以及电动飞机等。

通过使用电力拖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能够实现零排放的驱动系统,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电力拖动还能提供更高的动力密度和更可靠的性能,促进创新和发展。

这些应用有助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出行方式的实现。

1.3 能源领域的电力拖动应用在能源领域,电力拖动应用广泛。

电力拖动在能源生产、储存和输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它被用于驱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设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用于控制和管理能源储存系统,提高能源储存效率;还被应用于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设备控制和维护,确保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

通过电力拖动技术的应用,能源领域可以实现更高效、可持续和环保的能源生产和供应。

2 电动拖动系统与自动化工作原理随着计算机控制系统不断发展,应用计算机编程系统可以发挥出电力拖动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比如:电力推动逻辑处理功能等。

在仪器驱动程序的作用下,简单的操作可以连接该系统和便捷的程序。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故障的原因与排除方示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故障的原因与排除方示

电路(系统)延失规定功能称为故障,包括硬故障、软故障和间歇性故障。

一、电路故障1. 硬故障硬故障又称突变故障,包括电动机、电器元件或导线显著的发热、冒烟、散发焦臭味、有火花等故障,多是过载、短路、接地、从而击穿绝缘层烧坏绕组或导线等原因造成的。

2. 软故障软故障又称渐变故障,除部分由于电源、电动机和制动器等出现问题外,多数是控制电器问题,如电器元件调整不当、机械动作失灵、触头及压接线头接触不良或脱落等。

3. 间歇性故障间歇性故障是由于元件的老化,容差不足、接触不良因素造成,仅在某些情况下才表现出来的故障。

二、判断故障范围1. 排除法分清是机械还是电器问题,电气中是电源问题还是线路问题,线路中是主电路还是控制线路问题,控制线路中哪一个环节、哪一个元件问题等。

2. 逻辑分析法如CA6140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当主轴电动机M不能正常运行时,运用逻辑分析法分析判断故障的范围,如图1所示。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故障的原因与排除方法文/黄光良的放矢。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

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所有学生,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

他们应该享有同其他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在稍有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

《电力拖动教材》--课题七 顺序控制与多地控制线路

《电力拖动教材》--课题七  顺序控制与多地控制线路

X62W型万能铣床上要求主轴电动机启动后,进给电动机才能启动;M7120型平面磨床则要求当砂轮电动机启动后,冷却泵电动机才能启动。

在装有多台电动机的生产机械上,各电动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时需按一定的顺序启动或停止,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合理和工作的安全可靠。

像这种要求几台电动机的启动或停止,必须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来完成的控制方式,叫做电动机的顺序控制。

一、顺序控制线路110图1-67 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的电路图1.主电路实现顺序控制如图1-67所示是主电路实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电路图。

线路的特点是电动机M2的主电路接在KM(或KM1)主触头的下面。

在图1-67a所示控制线路中,电动机M2是通过接插器X接在接触器KM主触头的下面,因此,只有当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1启动运转后,电动机M2才可能接通电源运转。

M7120型平面磨床的砂轮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就采用了这种顺序控制线路。

在图1-67b所示控制线路中,电动机M1和M2分别通过接触器KM1和KM2来控制,接触器KM2的主触头接在接触器KM1主触头的下面,这样就保证了当KM1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1启动运转后,电动机M2才可能接通电源运转。

线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合上电源开关QS。

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按下SB1 KM1线圈得电 KM1KM1自锁触头闭合自锁电动机M1启动连续运转KM2再按下SB2 KM2 KM2自锁触头闭合自锁电动机M2启动连续运转M1、M2同时停转:按下SB3 控制电路失电 KM1、KM2主触头分断 M1、M2同时停转111想一想:能否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试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形式的控制线路?几种在控制电路实现电动机顺序控制的电路图如图1-68所示。

图1-68a所示控制线路的特点是:电动机M2的控制电路先与接触器KM1的线圈并接后再与KM1的自锁触头串接,这样就保证了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的顺序控制要求。

线路的工作原理与图1-67b所示线路的工作原理相同。

电力拖动基本原理

电力拖动基本原理
• 熔断器是串联连接在被保护电路中的,当 电路电流超过一定值时,熔体因发热而熔 断,使电路被切断,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3. 接触器
• 接触器是给排水工程电气控制系统中 使用量较大的一种低压控制电器,用 来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流电主回路
• 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能实现远距 离控制,并具有欠(零)电压保护。
§1.4 电力拖动基本原理
建筑给排水电力拖动主要 由电源、控制柜、电动机配和使 用起控制、调节、检测、转换及保护 作用的电工器械均可称为电器。
• 用于交流1200V以下、直流1500V以 下电路,起通断、控制、保护与调节 等作用的电器称为低压电器。
接触器符号
交流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 额定电压 220、380、500V • 额定电流 5、10、20、40、60、
100、150、250、400、600A • 吸引线圈额定电压 36、110
(127)、220、380V
4.热继电器
原理与使用
• 原理:电流的热效应 • 作用:用于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 组成:热元件、双金属片和触点三部分 • 使用:常闭触点是串接在电动机的控制
1.断路器
• 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 空气开关。主要在电 路正常工作条件下作 为线路的不频繁接通 和分断用,并在电路 发生过载、短路及失 压时能自动分断电路
DZ系列断路器结构图
1-主触头 2-自由脱扣器 3-过电流脱扣器 4-分励脱扣器 5-热脱扣器 6-失压脱扣器 7-按钮
2. 熔断器
• 熔断器通常由熔体座和熔体两部分组成,
• 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和 灭弧装置组成。
结构
• 电磁系统 • 触头系统 • 灭弧装置
工作原理
• 接触器根据电磁工作原理,当电磁线圈 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心 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 作,使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 两者是联动的。

电力拖动原理图

电力拖动原理图

KM2
KA
14.两台电机顺起逆停控制线路
15. 断电 延时 能耗 制动 Y-△ 启动 电路
16.双速交流异步电动机自动变速电路
17.双速交流异步电动机自动变速电路
18.自动往返运动电路
19.改进Y-△降压起动
企业电气装配图
作 业
• 电拖原理图要包括哪些信息? • 以上电拖电路原理分析。
QS
FU2
FR
FU1 KM1
SB1
KM2
SB2
KM1 SB3
KM2
KM2 KM1 KM2
FR
KM1
M 3~
4.复合联锁可逆控制电路
L1 L2 L3
QS
FU2
FR FU1 KM1 SB1 SB2
KM1 SB3
KM2
KM2
SB2
FR
KM2 KM1
KM1 KM2
M 3~
5.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L1 L2 L3
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图
Electric drive control circuit
1.点动电路
L1 L2 L3
QS
FU2
FU1
SB1 KM1
KM1
3~
M
2.自锁单向运转控制电路
L1
L2
QS
FU2
1
5
L3
2
FR
FU1
KM1
SB1
3
SB2
4
KM1 KM1
FR
M 3~
3.辅助触点作联锁可逆控制电路
L1 L2 L3
KT KM1
KM2
FR
RP
3~
KM2 KM1
KT

电力拖动及其控制电路ppt

电力拖动及其控制电路ppt

7.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 决定于通入定子绕组中的三相交流电源的 相序,且与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 U→V→W的方向一致。
7.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只要任意调换电动机两相绕组所接交流电 源的相序,旋转磁场即反转。这个结论很 重要,因为后面我们将要分析到三相异步 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与旋转磁场的转向一致, 因此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只要改变旋转 磁场的转向即可。
安装接线图。
7.3.3 电气控制系统图
1.电气原理图 2.电气安装图 图7-33所示为CW6132普通车床控制板
安装接线图。
7.3.3 电气控制系统图
图7-33 CW6132型普通车床控制板安装接线图。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及其控制电 路
7.4.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控制电 路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VIP专属身份标识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随时随地彰显尊贵身份。
专属客服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
(5)当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时(即轴上没有拖动机械 负载,电动机空转),由于电动机只需克服空气阻力 及摩擦阻力,故转速n与同步转速n1相差甚微,转差 率s很小,约为0.04~0.07。
7.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1.定子
(1)定子铁芯 定子铁芯的槽型有开口型、半开口型、半闭口
型3种,如图7.10所示。半闭口型槽的优 点是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较高,缺点是绕 组嵌线和绝缘都较困难,一般用于小型低压电 机中。
服务特 权

《电力拖动教材》--课题四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正转控制线路

《电力拖动教材》--课题四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正转控制线路

课题四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正转控制线路任务一学习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正转控制线路机床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一般需要电动机处在 连续运转状态。

但在试车或调整刀具与工件的相对 位置时,又需要电动机能点动控制,实现这种工艺 要求的线路是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

连续与点 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的电路图如图1—49所示。

实现电动机的连续或点动控制。

想一想:把图1 — 49与具有过载保护 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进行比 较,找出两种线路有什么不同?你能 分析线路的工作原理吗?如图1-49a 所示线路是在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 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基础上,把手动开关SA 串接 在自锁电路中。

显然,当把SA 闭合或打开时,就可 想一想:能否设计一个控制线路, 使它既能实现电动机的点动控制, 又能实现电动机的连续控制?图1—49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电路图想一想:在图1 —49b中,点动控制、连续控制和停止控制时应分别按下哪个按钮?如图1—49b所示线路是在启动按钮SB1的两端并接了一个复合按钮SB3,且SB3的常闭触头与KM 自锁触头串接,来实现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的。

图1—49b线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合上电源开关QS。

1连续控制KM 自锁触头闭合自锁启动:按下SB1_KM线圈得电KM I___ 主触头闭合一―►电动机M启动连续运转KM停止:按下SB2——KM线圈失电一KM 自锁触头分断解除自锁 _____ ►电动机M失电停转主触头分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动控制常闭触头先分断切断自锁电路SB3KM常开触头后闭合_JKM 线圈得电_ KM 自锁触头闭合主触头闭合_M启动运转KM 自锁触头分断SB3 f 常开触头先恢复分断KM线圈失电_停止:松开SB3KM 」主触头分断—M停转SB3 常闭触头后恢复闭合(此时KM自锁触头已分断)例1-5有人为某生产机械设计出既能点动又能连续运行,并具有短路和过载保护的电气控制线路,如图1-50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动开关控制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电路
工作原理分析
1、SA打开:
控制线路中的自锁回路断路,KM自锁触头的开合不改变自锁回路的工作状态,线路控制表现为点动控制状态。

2、SA闭合:
控制线路中的自锁回路恢复正常功能,控制线路表现为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表现为连续正转控制。

复合按钮控制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
工作原理分析
1、连续控制
按下SB1启动电动机,KM自锁触头闭合,自锁回路功能正常,电动机连续运转。

2、点动控制
按下SA启动电动机时,SA复合按钮的常闭触头断开,自锁回路功能丧失,控制线路表现为点动控制状态。

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工作原理分析
1、双重联锁:一重是交流接触器常闭触头与另一线圈串联而构成的联锁;另一重是复合按钮常闭触头串联在对方电路当中构成的联锁。

2、正转控制
按下SB1
SB1常闭触头先分断对KM2联锁(切断反转控制电路)
SB1常开触头后闭合
KM1线圈得电
KM1自锁触头闭合自锁
KM1主触头闭合
KM1联锁触头分断对KM2联锁
电机M 启动连续正转
3、反转控制
SB2常闭触头分断SB2常闭触头后闭合
KM1线圈失电
KM1主触头分断
KM1自锁触头分断KM1联锁触头恢复闭合
电机M 失电
KM2线圈得电
KM2主触头闭合
KM2自锁触头闭合自锁
KM2联锁触头分断对KM1联锁(切断正转控制电路)
电机M 启动连续反转按下SB2
位置控制线路
工作原理分析
1、行车向前运动
2、行车向后运动
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工作原理分析
1、SQl、SQ2的作用:
自动换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实现台车的自动往返行程控制;
2、SQ
3、SQ4的作用:
被用来作终端保护,以防止SQ1、SQ2失灵,台车越过限定位置而造成事故。

行程开关SQ1的常闭触头串接在正转电路中,把另一行程开关SQ2的常闭触头串接在反转电路中。

当台车运动到所限位置时,其挡铁碰撞位置开关,使其触头动作,自动换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控制线路中的SB1和SB2分别作正转启动按钮和反转启动按钮。

控制电路实现顺序控制线路
工作原理分析
1、SB12的两端并接了接触器KM2 的辅助常开触头,从而实现了M1启动后,M2才能启动;而M2停止后,M1才能停止的控制要求,即M1、M2是顺序启动,逆序停止。

2、KM1常开触点和KM2线圈相串接,起动时必须先按下起动按钮SB11,使KM1线圈通电,M1先起动运行后,再按下起动按钮SB21,M2方可起动运行,M1不起动M2就不能起动,也就是说按下M1的起动按钮SB11之前,先按M2的起动按钮SB21将无效。

同时KM2的常开触点与停止按钮SB12并接,停车时必须先按下SB22,使KM2线圈断电,将M2停下来以后,再按下SB12,才能使KM1线圈失电,继而使M1停车,M1不停止M2就不能停止,也就是说按下M2的停止按钮SB22之前,先按M1的停止按钮SB12将无效。

工作原理分析
降压启动:先合上电源开关QF。

M 3~PE
KH
KM FU1
FU2
L1L2L3
QS
KM △
KM1

KM △
KM
KH KM
KM △KM △
KM1
KT
KT
KT
SB2
SB1
KM1
U11
V11
W11
U12V12W12
U13V13W13
U1
V1
W1
W3
V3U3
U2
V2W2
10
2
3
4
5
6
8
7
工作原理分析
降压启动:先合上电源开关Q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