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化学优质课上课教案集《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课题:《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2.能根据反应中的元素化合价是否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3.能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
2、培养学生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氧化与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关系教学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教学方法:讨论、引导、归纳、练习、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二)讲授新课(投影)本节课教学任务1、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生)完成课本P48交流研讨(师)引导学生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并引出化学反应的又一种分类方法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生)完成投影练习,思考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师)讲评习题并引导学生再判断以上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的哪一种,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
(生)完成练习册P22例1、P23(变式)(师)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生)完成课本P49观察思考及实验(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生)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师)小结: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或离子失e-→该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e-→该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投影)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的图片(生)完成投影练习(师)评析练习(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师)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定义2、特征:有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3、实质:电子转移4、失e-→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e-→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原理。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能够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
4.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如铁生锈、燃烧等,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2.学习新课:首先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等;然后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如化合价升降法、离子反应法等;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并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规律,如铜与氧气的反应、铁与稀盐酸的反应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态度。
4.巩固练习:通过一些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5.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配平方法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程度。
2.练习检查:通过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掌握程度。
3.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态度。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5.课后反馈:通过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教案教案1: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判定方法。
3.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教学重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判定方法。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1.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方法。
2.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和试剂。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并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平衡反应和离子反应。
Step 2: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判定方法,并通过例子进行解释和示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举例说明。
Step 3:实验展示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展示,例如用锌条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解释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Step 4: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教师向学生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Step 5:展示其他氧化还原反应教师向学生展示其他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判定方法。
Step 6:讨论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判定方法,并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Step 7:拓展实验或课外作业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实验或课外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扩大学生的应用视野,并鼓励学生积极发现和探索更多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
教案2: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类型和特征。
3. 能够用准确的化学方程式描述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类型和特征。
2.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1. 对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鉴别和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判断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1.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1 氧化剂与还原剂2.2 氧化数的变化2.3 电子的转移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与表示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3.2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表示4.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4.1 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4.2 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4.3 离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5.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5.1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5.2 化学电源5.3 环境污染与治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点及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展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腐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
3.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等。
4.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与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判断和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5.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判断方法,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解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014年全国化学优质课上课教案集《氧化还原反应》

2014年全国化学优质课上课教案集《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部分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学会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正确的、恰当的看待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研究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但并没有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研究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
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实验、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原电池装置(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表、干电池、0.1mol/L硫酸)六、教学流程1.复化学反应分类2.复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3.换角度分析化合价的变化4.分组讨论,通过多媒体原电池装置展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过程,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
探究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本节课我们将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内涵扩充的必要性,以及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将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并进行练、归纳和总结。
2014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辽宁-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是元素化合价发生 变化的原因,这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失去2×e-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失去电子 2Na
0
+
Cl2 得到电子
0
点燃
=
2NaCl
+1
-1
得到2×e-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Na元素化合价升高 Cl元素化合价降低
失电子
被氧化 被还原
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化合价变 化的原因?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1.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微粒是什么? 2.NaCl中存在的微粒是什么? 3.它们是如何转化的?(请同学们阅读书36 页3、4自然总结回答)
【电子转移动机:达到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示意图
He +2
2
Ne +10
28
Ar +18
288
稀有气体比较稳定的原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为2(最外层为第1层)或8(最外层为其它层)。
因此,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时就达到
了稳定结构。
Na
e+11 2 8 1
7 8 2 +17
Cl
Na+
+11 2 8
Na+ Cl-
8 8 2 +17
Cl-
化合价升降原因之一 电子的得失
H
+1
1
7 8 2 +17 Cl
+1
H
-1
Cl
H
Cl
化合价升降原因之二 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得电子
Zn *电流表指针为什么会偏转? 有电流通过 *电流是怎么产生的? 电子的定向移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4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3.理解得失电子、氧化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一、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反应【提问】CuO+H2Cu+H2O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讲解】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联系起来。
【讨论】2Na+Cl22NaCl H2+Cl22HCl这两个反应没有氧的得失,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讲解】小结上述讨论后,得出:【板书】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这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巩固性提问】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MnO2+4HClMnCl2+2H2O+Cl2↑Ca(ClO)2+CO2+H2O===CaCO3↓+2HClO【板书】二、电子得失和氧化还原反应1.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升降【讲解】以钠跟氯气反应为例,讲清钠原子为什么失去1个电子,氯原子为什么获得1个电子以及得失电子跟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后,再举铁跟稀硫酸、铁跟氯气、氯化亚铁跟氯气的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小结如下:【板书】2.电子得失和氧化还原反应【讲解】把电子得失跟化合价升降的关系以及化合价升降跟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联系起来。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2.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一、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反应2CuO +C=====高温2Cu +CO 2↑: (1)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被碳还原。
(2)碳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铜氧化。
(3)结论: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对于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CuO +H 2=====△Cu +H 2O : ①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②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2)对于无氧元素参加的反应Fe +CuSO 4=====△Cu +FeSO 4: ①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②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3)结论: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反应:2Na +Cl 2=====△2NaCl①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是因为氯原子得到电子,Cl 2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②钠元素化合价升高,是因为钠原子失去电子,Na 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2)反应:H 2+Cl 2=====点燃2HCl①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是因为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Cl 2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②氢元素化合价升高,是因为共用电子对偏离氢原子,H 2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结论: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1)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的得失( )(2)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 (3)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一定发生变化( ) (4)一个反应中可以只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而无元素化合价降低( ) (5)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答案 (1)× (2)√ (3)× (4)× (5)×1.化学反应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也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重点之一,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学生只有掌握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在后续的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理解反应的实质。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部分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正确的、恰当的看待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
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实验、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原电池装置(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表、干电池、0.1mol/L硫酸)
六、教学流程图
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被氧化)
得失氧的情况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判别方法)化合价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