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学法初探-模板

合集下载

职业学校音乐课的愉快教学法初探

职业学校音乐课的愉快教学法初探

职业学校音乐课的愉快教学法初探摘要:职业学校音乐教育必须在有别于中小学校现行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倡教育意识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愉快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职业教育音乐教学音乐科学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运用愉快教学法?我认为,应当先从教材中的快乐因素入手。

在视听、节奏、听音、表演等基本功训练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结合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从下面几点谈一谈具体方法:一、多种视唱教学,把乐理知识歌谣化、趣味化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单凭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的教学,往往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愿意听、乐意记,教师必须把死知识变活,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展开联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采用“音阶填空法”。

在视唱过程中,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唱不准“4”、“7”这两个偏音的自然音程。

如果视唱25、52、63等等,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

但是,如果音阶中有“4”或“7”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例如同样纯四度14和25,“1”“4”就不容易唱准,往往把“4”唱得偏高,要是音阶中前后出现“4”和“7”时问题就会更大。

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困难?这就可以采用“音阶填空法”。

请学生在钢琴上弹“4”下行至“7”的音阶(上行也行),让他们找出音程结构。

愉快教学的实践研究(3篇)

愉快教学的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愉快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对愉快教学的内涵、原则和实践方法进行探讨,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愉快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愉快教学的内涵愉快教学是指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愉快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二、愉快教学的原则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原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激发学习兴趣原则: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3.培养学习能力原则: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关注心理健康原则: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互动与合作原则: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愉快教学的实践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荷花》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荷花盛开的美景,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之情。

2.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猜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的概念。

3.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例如,在讲解《植物的生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共同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

4.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地球与月球》时,教师可以播放地球与月球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初探小学英语愉快教学

初探小学英语愉快教学

初探小学英语愉快教学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注意做到因材施教,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本文将从单词、句型、对话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愉快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予以论述。

关键词:寓教于乐提高效率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以来,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表现出极大热情。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是长期以来大家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到:开展愉快教学,有助于小学生在轻松地学习氛围中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在此,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愉快教学体会。

一、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教学单词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针对这一特点,教单词时,我一改以往那种教师反复领读、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尽量利用食物或图片和单词直接联系起来,让学生获得一个直观印象。

如在教学文具类单词时,我利用学生学具盒内现成的文具来教学。

首先指着自己的铅笔:“Thisismypencil.”,接着指着一个同学的铅笔说:“That’syourpencil.”,反复几遍,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pencil即是铅笔。

之后,我出示pencil的单词卡片,并领着学生大声朗读,熟练之后,再让学生用pencil造句。

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Look,thisismypencil;Ihaveapencil;Ihaveapencil,too;Pencil,pen cil,it’sapencil…….又如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我让学生带一些自己画的或收集的狗、熊、猫、鸟等学具卡片,这样,学生就有十分直观形象的材料进行练习。

有的学生制作的动物卡片画得是“四不像”,从而导致他们在对话训练时出现一些笑话:A:What’sthis?B:It’sadog.A:No.B:It’sacat.A:No.B:It’sa…….此时,这样的训练,不仅仅是单词记忆的简单训练,同时也变成“猜”的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忆很深刻,而且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训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语文愉快教学法初探

语文愉快教学法初探

语文愉快教学法初探————————————————————————————————作者:————————————————————————————————日期:语文愉快教学法初探-中学语文论文语文愉快教学法初探众多学科中,语文教学很注重审美,美文、好的语言技巧在学生的苦学中成了乏味的鸡肋。

而语文在短期成绩提高方面又不同于其它科目,它虽能使人终身受益,但见效极慢,于是很多学生便怠慢语文学习。

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怎么做呢?无论是师或生,课前准备都是必须强调的。

其中教师的准备更是如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成功上好一节课,都需要充足的预备。

其中包括教师自己的课程设计和资料搜集,另外就是教师要训练学生作好课堂学习的准备。

除预习即将要上的课堂内容外,积极愉悦的心态也很重要,甚至这才是关键。

1.训练学生的积极心态训练学生的积极心态,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自我暗示的训练要学生学会自我暗示,教师必须首先是个好的催眠师。

给学生分析学习的乐趣: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满足;增长了知识与技能的成就感;经过努力克服困难的自信……教会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暗示。

首先要找出一个简洁、有力、正面、肯定的句子,然后每天多次重复这个暗示,直到它成为潜意识。

由于视觉刺激对潜意识最有效,所以可以告诉学生把暗示句子写出来贴在显眼处。

时间则以起床后和睡觉前为最佳,前者可以带来一天的愉快,后者则可作总结,想想今天快乐的事和学业上的收获,为明天更快乐的学习作好准备。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总结了自己激发学生兴趣的13种方法,其中就有一条“施加喜欢上课的意念”。

他说:“每天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引导学生施加一个‘我喜欢上课、上课很快乐’的意念,时间久了,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就能配合协调,潜意识就会编制出‘喜欢上课、上课很快乐’的程序,从而使学生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上课的兴趣当然会越来越浓。

”2)培养学科兴趣大概没有一个学生喜欢每一个学习科目,但也没有任何一个学生会讨厌所有的学习科目。

论文音乐课的愉快教学法初探底稿

论文音乐课的愉快教学法初探底稿

小学音乐课的愉快教学法初探内容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

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在玩中受到了教育。

如果一堂音乐课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课堂的教学效果将是事半功倍。

都说一个好的音乐教师、一堂生动的音乐课是能够影响学生一辈子的。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如何运用愉快教学法?结合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从下面几点谈一谈具体方法:一、注重新课导入,抓住学生心灵在每节课的开始是很重要的,开头让学生的心情愉快,对整堂课的授课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顺利进行。

当学生对音乐有浓厚兴趣时,就会对音乐表现出感知敏锐,记忆牢记,思维想象丰富,并能主动地、积极地、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导入新课时,教师把设计好的语言用抒情的朗诵、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睛传给学生,取得感知以形,晓之以理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唱《我是草原的小牧民》时,我在课堂的开始给同学们跳了一段蒙古舞,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整堂课学生都沉浸在愉快的环境中。

例如:第五册教材中《小乌鸦爱妈妈》引入时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在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乌鸦妈妈和小乌鸦,乌鸦妈妈每天很早起床给小乌鸦找吃的虫子,来来回回很辛苦,在乌鸦妈妈的精心养育下,小乌鸦慢慢长大了,但是乌鸦妈妈随着小乌鸦的长大而老了,有一天,乌鸦妈妈病倒了,小乌鸦对妈妈说要照顾妈妈说完飞向了天空。

我反问同学们小乌鸦去干什么去了,接着我就说一起来看看小乌鸦去干什么去了,播放小乌鸦爱妈妈动画歌曲。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教育教学领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探讨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教学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研究如何运用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愉快和快乐,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过引入愉快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探究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对愉快教学法的概念和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应用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具体目的包括:一、探讨愉快教学法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和作用,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二、总结出一些可行的应用策略,包括如何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如何注重情感体验与情感共鸣、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增进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三、探讨愉快教学法对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可操作性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建议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和成果,希望能够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水平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习的愉悦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

注重情感体验与情感共鸣,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进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学习更具吸引力。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一、引言二、愉快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愉快教学法,即以愉快的方式进行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创设宽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愉快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以学生为中心。

愉快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快和轻松,使学生的心情变得舒畅,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创设一个宽松、轻松、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3. 设计愉快的学习任务。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实际和发展需要,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愉快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在轻松的愉快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将愉快教学法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1. 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适当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幽默的讲解方式,创设一个宽松、愉快、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轻松和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语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增强学习的愉快感。

3. 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情境和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在情感的激励下,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4.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视听的愉快感受中获得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初中英语愉快教学初探

初中英语愉快教学初探

初中英语愉快教学初探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2-017-01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想、能力等等方面快速发展。

因此,本阶段也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时期。

为此,初中英语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以期提高学生英语素养。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

此外,英语琐碎知识比较多。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愉快教学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自主性。

最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所谓的愉快教学法就是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契机,引导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和快乐氛围中,以此获取、理解和记忆知识。

以下是作者在此方面进行的探索。

一、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语言幽默性在愉快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语言的幽默性。

幽默的语言不仅缓解学生紧张不安的心理,而且给学生一种快乐体验,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实现高效课堂。

为此,教师要善于积累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有趣的事,以期逐步增强自身语言幽默性。

此外,教师要留意学生感兴趣的是,以期全面把握学生兴趣爱好,刺激学生视觉、听觉、大脑,促使学生亲身体验学习乐趣。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细致观察和留意学生的言谈举止,将观察到的内容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期增强自身语言幽默性,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教师还要深入研究英语学科特点,充分利用英语的文化、风俗等等方面,激发学生探索欲,并切合教学内容,绝对不能生搬硬套,以免幽默语言流于形式。

二、初中英语教师要打造和谐学习氛围为了促使学生亲身体验学习乐趣,教师还要主动打造和谐学习氛围,以期实现快乐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以期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不要以学生学习情况、家庭背景来区分学生,尊重每位学生,尤其是要格外关注那些后进生,给与他们爱心和恒心,以期促使他们体验和谐氛围。

此外,教师要善于化解师生之间冲突。

每个班级总会有那么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而要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关爱,以期化解师生矛盾,打造和谐学习环境,最后,教师要充分树立学生学习自主性,将学习时间和空间交给广大学生,以期释放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愉快教学法初探
摘要:高中生物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上好高中《生物》课呢?我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人体语言、幽默语言、实物、教具、实验等进行组织教学,做到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

1.从绪论课开始紧紧抓住学生
2.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调节课堂气氛,保持良性循环
具体采用的教法有:2、1用比喻突破难点。

2、2用古诗词激发兴趣。

2、3用儿歌法助记。

2、4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

2、5用比较法综合复习。

理论实际。

多用实物,多动手作实验。

多开展课外活动。

高中生物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上好高中《生物》课呢?我的教学原则是:“既不能脱离课本抛开考点,又不能拘泥课本照本宣科。

”我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人体语言、幽默语言、实物、教具、实验等进行组织教学,做到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

1.从绪论课开始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我从美丽的珊瑚开始引出生物与非生物的讨论。

珊瑚有两种含义:①指珊瑚虫;②指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遗骸。

前者是生物,是一种低等动物,它通常群居在一起,象树但不是树(有录像则放一段有关珊瑚的录像),后者构成了供人们观赏的美丽的珊瑚或沉积成巨大的珊瑚礁、珊瑚岛,它显然已不再是生物了。

那么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呢?——是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然后,我详述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
绪论课的第二个重点是学习生物课的意义。

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①同学们正处在青春期,男生长胡须、男女生都长青春痘。

这本是很正常的,但有人却特别害羞,偷偷拔胡须,抠青春豆,以至毛囊受损,细菌乘虚而入引起毛囊发炎,原本光洁的脸变得坎坷不平了;②法轮功在我国泛滥,以至于数千人死亡、数百万人受骗,引发了一场空前的信仰危机,充分说明了国人生物知识的匮乏;③环保问题日益严重,1998年洪水泛滥直接造成一千多人死亡,国家损失巨大。

其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

近年来,黄河每年断流达100多天,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严重警告;北京上空常常风沙弥漫连日不开,我们神圣的首都被列为“世界
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这是我们的莫大耻辱!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大炼钢铁“炼就”了多少荒山!先围湖造田,后返田还湖,浪费了人民多少血汗,这样的悲剧再也不能重演!各级决策者中必须要有懂生物的人才!不遵循客观规律必将遭到客观规律的严厉惩罚!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决不能没有中国!
2.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调节课堂气氛,保持良性循环
具体采用的教法有:
2、1用比喻突破难点。

细胞膜的结构象花生糕:花生米象蛋白质分子,爆米花象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

谈到花生糕,学生们都笑了,因为它们的外形确实有点相象!我同时强调:细胞膜与真实的花生糕又有不同:(1)它的“爆米花”——磷脂分子只有两层,(2)它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比喻中的不恰当部分必需及时修正,以防误导)。

2、2用古诗词激发兴趣。

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三种方式,它们是:
①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千尺。

”“飞流”表明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

②协助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舟”表示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已过万重山”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③主动运输:可形象的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

“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

2、3用儿歌法助记。

《中学生物教学》中有两个很好的例子:
例1植物体内缺乏不能再度利用的S、Mn、Ca、Fe、B等元素时,植物的幼叶先死亡----刘(S)猛(Mn)盖(Ca)铁(Fe)棚(B)经商,不慎跌跤,幼年(叶)受伤;植物体内缺乏可以再度利用的元素时,植物体老叶先死----林(P)妹妹(Mg)用钾(K)弹(N)射中老爷(叶)受伤。

(用《红楼梦》人物改编)
例2,有丝分裂各期特征:①间期特征:DNA复制、蛋白质合成---D复蛋合在间期;②前期特征: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体、染色体出现---仁膜消失两体现;③中期特征: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构成赤道板---赤道板上排整齐;④后期特征:着丝点分裂,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均分牵拉向两极;⑤末期特征:核仁、核膜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仁膜重现两体失。

2、4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

光合作用是个难讲的课题,如何设计兴奋点呢?光反应的两个反应式就是很好的材料。

①H2O叶绿光体2H+1/2 O2 由于H2可以作为火箭里的高级燃料,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物质。

如果我们能够得到廉价的H2该多好啊!我们模拟出叶绿体的
生理条件,把水放到太阳下晒晒,就产生了H2和O2。

那么,全世界的家庭再也不必为煤气用完而发愁,世界能源危机顿时烟消云散!因为水可以循环利用,取之不尽,阳光每天都有,用之不竭!这可是一项前途远大的仿生工程,有待于同学们去研究!
②ADP+Pi叶绿光体ATP该反应式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因为人生命活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我们99%以上的食物被消化吸收后都被氧化分解成水和CO2,同时提供能量,用来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不到我们食物的1%!如果我们能制造出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2、5用比较法综合复习
①课本中有三个“基础”,两个“基本”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把重点字加不同标注。

其含义就一清二楚了!
例如:
P1倒5行: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P9T6行,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P41T3行,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P44T2行,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根本区别
P65倒T3行,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②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体外燃烧。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目的一样都是分解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糖类和脂肪在体外燃烧与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同,故它们释放的能量也相同。

而蛋白质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与体外燃烧的产物不同故其释放能量内外有别。

理论实际。

2、6、1植物体缺N、P、K等元素时,会有什么症状呢?我引导学生看课本彩图五,比较其细微差别。

它们都是可以再度利用的元素,缺乏时为什么症状又有不同?我分析如下:
植物对N需要量大,N与叶绿素形成、蛋白质形成关系密切,故缺N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症状明显;K主要以K+形式存在,极易运动,缺K时老叶黄得快;缺P对茎杆影响较大,对叶色影响较小,如彩图五。

2、6、2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酿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比赛时我们常常感到上气不接下气,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
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

②食物腐败通常是由于腐败细菌在食物中进行有氧呼吸使食物腐败变质的,做泡菜就是利用水来隔绝氧气抑制腐败细菌活动。

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

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

③酿酒时为什么要密封?为什么酿酒离不开好酒曲?酒曲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H2O和CO2,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酿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酿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多用实物,多动手作实验
有识之士都以为: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

实物给学生的新鲜感远远超过挂图,让学生多动手,多作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

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

若老师认为原理很简单,没有必要做实验,则错过了教育学生的极好机会。

长期下去,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多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也是师生感情増进双向交流的重要纽带,由于课堂内老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对有些有特别兴趣的同学关注得太少,而只有部分同学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我组织学生制作“过塑”红叶标本,指导学生识别校园花卉。

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培养生物学专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老师绘声绘色的“表演”——人体语言、幽默风趣的文学语言、实物、各种教具、实验等是老师取胜的五大法宝,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只要我们
热爱学生,乐于奉献,我们一定能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