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
大学生安全教育人身安全

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以便在遇到紧急 情况时能够及时救助他人或自救。
建立安全意识
注意个人隐私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给陌生人或未经授权的第三方。
避免夜间出行
尽量在白天或有人陪伴的情况下出行,避免夜间单独外出。
警惕周围环境
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保持警觉,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预防为主、自我保护、尊重法律、及时求助是保障人身安全的基本原则。
详细描述
预防为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自我保护是指 在遇到危险时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救和互救;尊重法律是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不从事违法 犯罪活动;及时求助是指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和危险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求助。
熟悉校园内的紧急电话号码, 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迅速拨打。
校园安全部门
立即前往校园安全部门报告情 况,寻求帮助。
老师、辅导员
向身边的老师或辅导员报告情 况,请求协助。
校内医疗急救
如有需要,可拨打校内医疗急 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
常见人身伤害的急救知识
出血处理
学会止血,如使用止血带或压 迫止血法。
骨折处理
避免拥挤和混乱
注意个人财物安全
在公共场所要时刻留意自己的财物, 避免被盗或遗失。
在人群密集的场所,要保持冷静,避 免因为混乱而发生踩踏等意外事件。
网络安全
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在网络上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姓名 、地址、电话号码等,以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识别网络诈骗
遇到网络诈骗信息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陌生人的诱饵和承诺。
03
校园外人身安全
大学生安全知识讲解

大学生安全知识讲解一.什么是“四防”?一是防火。
字面意思是防止发生火灾。
人人都应注意防火,平时多了解火场逃生知识,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安全。
二是防电。
防止因不安全用电而引起各种安全事故。
三是防盗。
防被各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被他人恶意的拿、偷、扒、抢、盗。
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
四是防骗。
防钱财、物品等被他人骗走。
二.何为管制刀具?管制刀具包括如下:(1)匕首、三棱刀、三棱刮刀、半圆刮刀、侵刀、扒皮刀、羊骨刀、猎刀、弹簧刀;(2)刀体八厘米以上,带自锁装置或非折叠式的单刃、双刃尖刀;(3)武术用刀(能开刃的)、剑等器械;(4)少数民族用的藏刀、腰刀、靴刀;(5) 其它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的刀具。
三.大学生在校不得从事宗教宣传活动的相关规定内容:1983年,教育部《关于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干扰学校教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必须坚持宗教不得干预教育原则。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在普通学校应该明确规定:一是学校不得停课集体参加宗教活动;二是不得强迫学生参加宗教活动:三是不得强迫学生信仰宗教,不得强迫他们当和尚、喇嘛或满拉等;四是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学校开设和讲授宗教课;五是不得利用宗教干扰或破坏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六是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或破坏学校向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
”四.勤工俭学和打工方面的安全及个人权益的维护暑期兼职同学多安全问题必须说擦亮双眼找工作注意甄别防上当中介费,要警惕抵押金,没道理身份证件保护好个人信息要保密学长同学也要防警惕传销大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勤劳致富最可靠工作时,要专心遵守规章和制度注意保护好身体食宿安全很重要住宿环境要看好严防抢劫与盗窃家长同学勤沟通女生更要防滋扰拿到工资要低调快快存入银行里防盗防抢防诈骗莫让辛苦打水漂五.在就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在就业过程中劳动安全是第一位的,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一定要了解所在的作业场所或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可能发生哪些伤害,以及如何防范和施救。
大学生安全知识(一)

大学生安全知识(一)引言概述:大学生安全知识是大学生们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校园安全问题也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个人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和心理健康五个方面来阐述大学生应该明确的安全知识。
正文内容:一、个人安全1. 宿舍安全:保持门窗闭合、合理存放贵重物品等;2. 外出注意事项:告知室友和同学出行的目的地和时间、避免独自晚上外出等;3. 防止案件侵害: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随便相信陌生人、学习紧急求助的方法等;4. 预防火灾和事故:正确使用电器、勿私拉乱接电线、学习灭火常识等;5. 学习基本急救知识:掌握如何进行简单的心肺复苏和处理常见伤势。
二、交通安全1. 步行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观察四周情况、不随意穿越马路等;2. 骑车安全:系好安全带、遵守骑车规则、不乱穿马路等;3. 开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酒后驾车、保持车辆维护等;4.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安全:不携带违禁物品、注意自己的行李等;5. 应急疏散与逃生:了解校园疏散通道、避难点、灭火器位置等。
三、网络安全1. 注重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透露个人隐私、合理设置社交媒体账号的隐私设置等;2. 防范网络诈骗:提高辨别真伪网站的能力、警惕虚假信息等;3.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使用强密码、谨慎点击陌生链接等;4. 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不参与网络暴力、不传播不良信息等;5. 网络行为的规范:不恶意抢占带宽、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等。
四、食品安全1. 食品卫生与安全意识:注意选择有资质的餐饮店、不购买过期食品等;2. 餐饮留意事项:避免在街边摊购买食物、善于分辨问题食品等;3. 食品保存与加热:妥善保存食品、食用加热熟透的食物等;4. 食品中毒的预防:关注食品安全新闻、学习食品中毒的急救处理等;5. 个人饮食习惯调整:合理搭配食物、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等食物。
五、心理健康1. 学会和他人沟通:与同学和亲友交流、寻求帮助等;2. 管理情绪与压力:通过运动、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掌握调整情绪的方法;3. 睡眠与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等;4. 应对学习与考试压力:制定学习计划、备考策略等;5. 寻求心理咨询和帮助:了解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勇于寻求专业帮助。
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

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汇总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汇总如下:1.防火防电: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不私自乱接电线,注意防火。
2.防盗防诈:不要随身携带过多现金和贵重物品,出门时贵重物品应放入较为安全的保管室。
3.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不打架斗殴,不违法乱纪,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防范意外:不私自外出,不私自外出游泳,外出时注意交通安全,谨防溺水等意外事件。
5.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学会自我保护,遇到危险情况及时寻求帮助,不要轻生或逃逸。
6.网络安全: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网络信息,不参与网络赌博或非法交易活动。
7.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心理问题及时寻求帮助,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或伤害自己。
8.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不疲劳驾驶,注意行车安全。
9.食品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不购买过期或变质食品,不乱扔垃圾,注意环境卫生。
10.健康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吸烟、不喝酒。
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归纳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归纳如下:1.财产安全:学生应注意贵重物品,如电脑、手机、相机、手提包等随身物品的安全,在教室、自习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地方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显眼的位置,防止失窃。
2.防火安全:学生应注意防火安全,实验室里应保持实验器材完好无损,禁止使用明火。
在宿舍里不要乱接乱拉电线,不要乱烧煤炉,不要私自安装电器。
3.活动安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应听从老师的安排,注意安全,防止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
参加社会实践、科研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公寓生活时也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4.网络安全:学生应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不随意点击链接,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网络信息。
5.交通安全:学生应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注意车辆,不要在马路上奔跑或玩耍。
6.心理安全:学生应注意心理安全,不要轻信网络信息,不要轻易相信网友,不要轻易约见网友,防止上当受骗。
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手册之国家安全篇

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手册之国家安全篇一、什么是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就是指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人民生命、财产不被外来势力威胁和侵犯;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被颠覆;经济发展、民族和睦、社会安定不受威胁;国家秘密不被窃取;国家工作人员不被策反;国家机关不被渗透等。
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等等。
二、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1、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2、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3、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4、策划、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5、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它破坏活动的。
三、大学生怎样维护国家安全有国家就有国家安全工作,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无论处于什么社会形态,或者实行怎样的社会制度,都会视国家利益为最高、最根本的利益,将维护国家安全列为首要任务。
所以,每位大学生都应当成为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自觉维护者。
1、要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2、要努力熟悉有关国家安全的活动法规。
3、要善于识别各种伪装。
比如,有的谍报人员常以你能接受的面孔出现,用交朋友、做学术研究、出国经济担保、旅游观光、新闻采访等五花八门的手段,套取国家秘密、科技政治情报和内部情况,如果丧失警惕,就可能上当受骗,甚至违法犯罪。
因此,在对外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要内外有别,不卑不亢;既要珍惜个人友谊,又要牢记国家利益;既要争取各种帮助、资助,又要不失国格、人格。
识别伪装既难又易,关键在于淡泊名利。
对发现的别有用心者,要依法及时举报,进行斗争,决不准其恣意妄为。
4、要克服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等不正确思想。
大学生安全防盗小知识

大学生安全防盗小知识大学生安全防盗小知识1、在学生宿舍防盗:(1)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要关好窗、锁好门,千万不要怕麻烦,应将明锁、暗锁同时锁上。
同学们一定要养成顺手关窗、随手锁门的习惯,以防盗窃犯罪分子乘隙而入。
(2)不要留宿外来人员。
如果违反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就等于引狼入室而将会后患无穷。
(3)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应提高警惕、多加注意,做一个有心人,一方面设法拖住可疑人,一方面向公寓管理人员报告或向学校保卫部门报警。
(4)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能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以防“不速之客”复制或伺机行窃。
(5)进入宿舍后,应将明锁放在不易被外人拿到的地方,以防别有用心之徒“偷梁换柱”,趁同学们上课时用偷配的钥匙开锁行窃。
2、在图书馆防盗(1)严格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将书包等放在存包箱中,用后及时归还钥匙。
(2)不要将装有现金或贵重物品衣服随意搭在椅子上,或将现金等贵重物品放在桌子上,以防盗贼顺手牵羊。
要做到现金及贵重物品不离身。
(3)不要用装有贵重物品的书包或衣物占座。
3、在体育场所怎样防盗(1)去运动场馆前尽可能不带现金或贵重物品。
一旦带上,应妥善放置,严密看管,保持物品在自己的视线内,不要乱放,运动结束时切记带走,以防遗失。
(2)如若丢失,要及时报警,以便有效追查。
4、在食堂防盗(1)排队时,应注意周边环境,提高警惕。
背着背囊、书包的同学尤其应注意身后的变化,以防有人混水摸鱼。
(2)随身物品不能随意置于身旁、身后,离开时应把物品带走。
(3)不要用装有贵重物品的书包或衣物占座,防止书包被顺手牵羊。
5、逛街购物时防盗(1)尽量少带现金,不要露财。
(2)不要将背包和手袋背在背后,也不要把钱放在后裤兜中。
(3)试衣时,一定要将背包和手袋交同伴照管或随时掌控在自己手中。
(4)在超市购物时,不要将包或衣物放在手推车或篮子里,以防不注意时被拎包。
(5)在外就餐时,将背包和手袋放在自己能照看得到的地方。
大学生安全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在大学校园中,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有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的教育活动。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防范交通事故:大学生在校园内外的行车、骑车、步行等交通安全问题,包括交通规则、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交通常识等方面的教育。
2、防范火灾事故:大学生在宿舍、实验室、食堂等场所的火灾预防、火灾逃生、火灾扑救等方面的教育。
3、防范意外伤害事故:大学生在校园内外的运动、游戏、实验等活动中的意外伤害预防、急救处理等方面的教育。
4、防范突发事件:大学生在校园内外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自救互救等方面的教育。
5、防范网络安全问题:大学生在使用电脑、手机等网络设备时的网络安全问题,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网络骗局、网络病毒等方面的教育。
6、注意卫生安全:在公共场所,大学生应该注意卫生安全,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避免病菌传播和环境污染7、注意防范盗窃和诈骗:在公共场所,大学生应该注意防范盗窃和诈骗,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轻易相信不明来源的信息。
二、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安全意识:1、加强安全意识:大学生应该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认真对待安全问题,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不明来源的信息。
2、学习安全知识:大学生应该主动了解各种安全知识,掌握应急处理技能,如火灾逃1/ 2生、急救处理等,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注意交通安全:大学生在校园内外的行车、骑车、步行等活动中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信号,保持警觉,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4、保护个人财物:大学生应该妥善保管个人财物,不随意将贵重物品暴露在外,不将重要物品轻易交给陌生人。
5、防范网络安全问题:大学生在使用电脑、手机等网络设备时,应该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下载未知软件,避免遭受网络病毒、网络钓鱼等问题。
期末安全教育内容大学生

期末安全教育内容-大学生引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拥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创新思维。
然而,在享受自由和探索的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许多安全隐患。
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自我保护和应急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期末安全教育的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网络安全教育在信息时代,大学生离不开互联网。
然而,互联网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风险。
需要教育大学生的是,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1. 密码安全大学生应该意识到密码的重要性,并学会创建和管理强密码。
密码应该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定期更改密码,避免使用相同的密码在不同的平台上。
2. 防范网络诈骗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需要警惕网络诈骗。
他们需要学会辨别钓鱼邮件、虚假网站和非法网购等网络骗术,保护个人财产和信息的安全。
3. 共享信息的风险大学生普遍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
然而,他们需要了解在公开分享个人信息的同时,可能引发的隐私泄露和个人安全问题。
教育大学生要谨慎共享个人信息,对外界知悉自己的隐私做好防范。
二、就餐安全教育大学生在校期间多数都在食堂就餐,餐饮安全对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1. 饮食均衡教育大学生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合理搭配食物,补充各种营养素。
避免单一的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2. 食品安全大学生应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了解食品的保存和烹饪方法,了解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危害。
同时,教育大学生要明辨是否选择有证照的餐饮场所就餐,切勿轻信非法小摊贩。
三、交通安全教育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出行,包括步行、骑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因此,交通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1. 正确使用交通工具教育大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交通信号。
了解并使用交通工具时的安全知识,如正确使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等。
2. 步行安全在校园内走路时,大学生需要注意校园车辆的行驶和停放,遵循规定的人行道,保持警觉。
3. 酒后不开车教育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酒习惯,切勿酒后驾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腾飞的重任。
大学生的顺利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你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学习、生活、恋爱、升学、就业等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
你们社会阅历简单,处事没经验,防范能力差,因此,我们结合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会遇到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大学生安全防范手册,其目的是让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加强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安全圆满地完成学业,成为国家有用之材。
一、宿舍防盗应注意哪些问题保护好每个同学的财物,不发生被盗,这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要靠全班、全宿舍的人共同关心。
范例一:XX学校有位同学将借来的数码相机拿回宿舍,放在桌面上,第二天上午上完课以后发现相机不见了,以为被盗,立即报案,学校保卫处及派出所警察来到现场经询问该同学得知,宿舍的钥匙曾经丢失过,并未立即换锁,也未发现其他异常现象。
经过现场的仔细查看,未发现被盗痕迹。
经询问宿舍及进出过宿舍同学后,不能确定该同学将数码相机带回宿舍,经保卫处调取当天的宿舍门口监控查看后发现,该同学未将相机带回宿舍。
此事件告诉我们:1、在公共场合,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不能将贵重物品放置在桌面上等易被盗取的地方,应放在有锁的衣柜、箱子等不易被盗取的地方。
2、发现被盗应立即告知学校保卫处,由学校保卫处来查看后是否报警,如错误报警,浪费派出所警力、财力、物力,浪费国家资源。
3、借用他人的相机应用完后应立即归还,减少丢失、被盗的可能。
4、宿舍钥匙丢失,应立即换锁,防止被他人盗取财物。
宿舍防盗应注意如下问题:l、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要锁门,不要怕麻烦,要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
一时大意往往后悔莫及。
2、同学们去水房,上厕所,串门聊天,睡觉时或去买饭时不锁门都会留下不安全隐患。
3、不能留宿外人。
年轻人热情好客很正常,但不可违反学院宿舍管理规定,更不能丧失警惕。
4、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提高警惕。
见到形迹可疑在宿舍楼里四处走动、窥测张望的陌生人,同学们要多问问,即使不能当场抓住,也使盗窃分子感到无机可乘,不敢贸然动手,客观上起到了预防作用,并同时要告知保卫处。
5、在假期中留院的少数同学,喜欢带社会上的朋友和外校的同学进院玩,来往人员较复杂,若不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6、做到换人换锁,并且不要将钥匙借给他人,防止钥匙失控,宿舍被盗。
二、高校发生盗窃案件特点和手段1、溜门盗窃。
利用这种盗窃手段而实施盗窃的发案地大多在学生宿舍,作案分子利用门未锁而溜进室内进行盗窃。
在室内有人的情况下,作案分子如果是陌生人,则会以找人或推销商品等借口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作案分子如果是熟人,则会以找同学或“串门”为由,稍作攀谈后离开。
大学生宿舍,几个人同住一室,相互间有很大的依赖性,在安全防范上大多数有麻痹的心理。
同学们为了避免自己和他人的财产不受损失,要养成随手拿钥匙的习惯、随手锁门的好习惯,也要有一份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其他人负责。
2、顺手牵羊盗窃。
利用这种作案手段而实施的盗窃案件多发生在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院所。
作案分子利用物品在、人不在,或物品在、人睡觉而伺机实施盗窃,作案分子除了一些惯偷之外,还有一些人见财起意而实施盗窃,所以往往还带有随机性。
同学们在生活中应时刻提高防范意识,在各类公共场所,不要将自己的东西放在某处就离开或睡觉,书包及物品要随身携带,也可请同学看管,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3、利用钥匙入室作案。
作案分子主要利用以前作案时盗得的钥匙或事先配好的钥匙开门入室盗窃。
4、利用信用卡(存折)进行盗窃。
这类盗窃案件的作案分子大多是利用同学、朋友的特殊关系而得到被害人的信用卡(存折)及其密码,伺机进行盗窃。
因为有关系好这层假象,所以这类案件还有一定的隐蔽性。
在这里提醒同学们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不给作案分子提供方便,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密码,不要把他人熟知的如自己的生日等作为密码,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另外就是现金和贵重物品不要放在明处,大量现金要立即存入银行,随用随取,身上只留些零用钱,少量现金和贵重物品要锁在柜子里或随身携带,这样可以避免不法侵害的发生。
三、学生宿舍什么时间容易发生被盗案件?1、刚入学,宿舍较乱时容易发生被盗。
2、放假前容易发生被盗。
3、假期,学生离院后,易发生撬门扭锁盗窃。
4、同学都去上课时容易发生被盗。
5、学生上晚自习,相邻的寝室无人,也可能发生被盗。
6、夏季节开门,开窗睡觉易发生趁虚而入的盗窃。
7、学院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外来人员剧增时,发生盗窃的可能性也增加。
四、发现宿舍被盗后怎么办?1、发现寝室门被撬,抽屉、箱子的锁被撬或被翻动,应立即向学院保卫部门报告,并告知院系有关领导。
2、保护好现场。
如果案件发生在寝室内,可在寝室门前(一楼还包括窗外)设岗看守,阻止同学围观.不能让人进屋,更不能翻动室内的任何物品,封闭室内现场。
对盗窃分子可能留下痕迹的门柄、锁头、窗户、门框等也不能触摸,以免把无关人员的指纹留在上面,给勘查现场、认定犯罪分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如果发现存折被盗,应尽快到储蓄所办理挂失手续。
4、如实回答前来勘验和调查的公安、保卫干部提出的各种问题。
回答要实事求是,不可凭想象、推测;要认真回忆,力求全面、准确。
5、积极向负责侦察破案的公安保卫干部提供情况,反映线索,协助破案。
五、如何保管好自己的现金和贵重物品?目前,同学们忽视对自己物品的保管,怕麻烦不使用收藏柜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宿舍笔记本电脑、手机随便放在床上;在餐厅、图书馆用书包占座位;在体育馆、篮球场书包随意放置;这些做法恰恰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条件。
我们提醒同学们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教室、计算机机房、图书馆、餐厅、操场等公共场所,要看管好自己的物品,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
现金最好的保管方法是存入银行。
数额较大的现金一定要及时存入银行,千万不可怕麻烦或者能拖则拖。
存钱时要注意输入密码,这样一来即使存折丢失或被盗,也不用担心现金被人冒领。
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柜子里,以防被顺手牵羊或乘虚而入者盗走。
放假离院时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托可靠的人保管,不可留在寝室。
当发现自己的存折丢失时,要立即去银行挂失,然后向学院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报案,但不可声张,要细心观察、寻找,向公安保卫部门提供线索和有关情况。
在上下课的路上,有的作案分子把布条或铁丝扔在自行车后车轮将车轮缠住,然后进行抢夺或盗窃。
骑自行车的学生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车轮缠住的假象迷惑,保护好携带的物品。
六、发现可疑人员应采取正确的方式处理1、发现形迹可疑人员应主动上前询问,这时态度要和气,但问得应仔细些。
如果来人确有正当理由,一般都能说得清楚。
如来探亲访友的,多半所说姓名及所在院系、年级、班级。
必要时还可帮助找人。
2、来人回答疑点较多,所说的院系、专业、年级不对号,要找的人根本不存在,神色慌张左顾右盼等,则可进一步盘问,必要时还可问其姓名、单位,然后要求看看其有无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等证件。
为避免矛盾,也可叫学生干部、值班人员出面询问。
经核实身份无误,又未发现盗窃证据,可由值班人员记录其单位、姓名、来院时间后让其离去。
3、如来人经盘问疑点很多,不肯说出真实身份,或身边携有可能是赃物、作案工具等物品,应由值班人员或学生治保人员按有关规定谈话将其拖住,并打电话报告学院保卫部门,尽快来人审查弄清情况。
4、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态度始终要和气,即使可疑人激动争吵,也要与其讲明道理,切不可动手;二是不能随意进行搜查,因为这样做是违法的;三是如果可疑人员真是盗窃分子,还要防止其突然行凶或逃跑,要及时报案;四是做到注意安全、随机应变、以正压邪、急而不乱。
七、为什么有些大学生在交往中容易上当受骗?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加选择地结交朋友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从学校走进学校,进入大学后吃住在学校,每天过着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
大多数学生喜欢结交朋友,但一些同学防范意识差,警惕性不高,容易听信陌生人的话,从而导致上当受骗。
2、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在大学校园里,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一些来访的老乡、熟人、同学,或同学的同学、老乡的老乡、朋友的朋友之类的人。
然而,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可许多学生又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在不辨真伪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而不信其无,而且有些学生常常把他人来访看作是自己的一种荣耀,这就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3、疏于防范是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据资料显示,在校大学生被骗取钱物,绝大多数是疏于防范。
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热情奔放,性格直率,经历的事情很少,没有处事经验,防范能力也比较差,大多数人被骗后方知后悔莫及。
4、求人办事,成事心切,从而导致上当受骗当前大学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态一般为:急于求成,爱慕虚荣而无戒备之心;想经商助学而缺乏资金和经验;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而又没有门路;不经过自己劳动而想摇身一变为富翁等等;这些都是导致上当受骗的诱发心理因素。
八、针对大学生有哪些常见骗术范例一:XX学校有位同学在上课时间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该陌生人冒充学校档案室老师,说他的档案中家庭地址及电话号码未填写,应档案急需更改入档,要求同学在电话中告知,该同学将家庭地址及电话号码告知了该陌生人。
随即该陌生人拨打该同学的家庭电话以学校老师的身份告诉他的父母,你的孩子在学校受伤,现正在医院治疗,病情非常严重,急需花钱治疗,为不耽误治疗为由,立即给他账户上汇款1万元作为治疗费用,该同学父母由于担心孩子病情,立即向该陌生人账户上汇款1万元。
最后该同学给他父母打电话才得知被诈骗。
通过此范例告诉我们:1、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向陌生人告诉你或家人的任何信息。
2、如接到陌生人的恐吓、威胁、询问你的情况信件、电话等,应立即告知保卫处。
3、要多了解些常识,比如学生档案是不能修改的。
4、要多与家人联系,告诉他们一切安好,不用挂念。
这样父母在接到这些诈骗电话的时候他们会起疑心,降低被欺骗的机会。
常见诈骗手段如下:1、通过上网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2、假称自己发生意外,利用同学的同情心理寻机诈骗;3、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4、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5、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6、利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学生警惕性不高、入学时间短不熟悉情况、没有社会经验等弱点,轻易诈骗得手。
在校生,尤其是新入学的同学们不要轻易相信任何陌生人进行的收费、帮助联系入党和推荐做学生干部等事情,遇事要先和辅导员联系或报告,待弄清情况后再做也不迟。
目前手机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相当普遍,短信业务也成了手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不法之徒乘机经常大量地往别人手机里发送代办文凭、证照及中奖之类的短信息,有些社会经验不足的同学便轻易相信,一步一步地走到犯罪分子事先设置好的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