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考真题分类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相交线与平行线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1.(2012临沂)如图,AB∥CD,DB⊥BC,∠1=40°,则∠2的度数是()A.40°B.50°C.60°D.1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答:解:∵AB∥CD,DB⊥BC,∠1=40°,∴∠3=∠1=40°,∵DB⊥BC,∴∠2=90°﹣∠3=90°﹣40°=50°.故选B.2.(2012张家界)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1=∠2时,一定有a∥b B.当a∥b时,一定有∠1=∠2C.当a∥b时,一定有∠1+∠2=90° D.当∠1+∠2=180°时,一定有a∥b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

解答:解:A.若∠1=∠2不符合a∥b的条件,故本选项错误;3.(2012中考)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1=65°,则∠2=(B)A.115°B.65°C.35°D.25°4.(2012山西)如图,直线AB∥CD,AF交CD于点E,∠CEF=140°,则∠A等于()A.35°B.40°C.45°D.5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解答:解:∵∠CEF=140°,∴∠FED=180°﹣∠CEF=180°﹣140°=40°,∵直线AB∥CD,∴∠A∠FED=40°.故选B.5.(2012潜江)如图,AB∥CD,∠A=48°,∠C=22°.则∠E等于()6.(2012十堰)图,直线BD ∥EF ,AE 与BD 交于点C ,若∠ABC=30°,∠BAC=75°,则∠CEF 的大小为( D ) A .60° B .75° C .90° D .10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1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是△ABC 的外角,∠ABC=30°,∠BAC=75°,∴∠1=∠ABC+∠BAC=30°+75°=105°, ∵直线BD ∥EF , ∴∠CEF=∠1=10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2012宜昌)如图,将三角尺与直尺贴在一起,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 (∠ACB=90°)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0°,则∠2的度数等于( )8.(2012海南)小明同学把一个含有450角的直角三角板在如图所示的两条平行线m n ,上,测得0120α∠=,则β∠的度数是【 】A .450B .550C .650D .750【答案】D 。

浙江省(2021-2023年)三年中考数学真题部分分类汇总-相交线与平行线

浙江省(2021-2023年)三年中考数学真题部分分类汇总-相交线与平行线

浙江省三年中考数学真题—中考数学真题部分分类汇总相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23•金华)如图,已知∠1=∠2=∠3=50°,则∠4的度数是()A.120°B.125°C.130°D.135°2.(2022•台州)如图,已知∠1=90°,为保证两条铁轨平行,添加的下列条件中,正确的是()A.∠2=90°B.∠3=90°C.∠4=90°D.∠5=90°3.(2022•杭州)如图,已知AB∥CD,点E在线段AD上(不与点A,点D重合),连接CE.若∠C=20°,∠AEC=50°,则∠A=()A.10°B.20°C.30°D.40°4.(2021•台州)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若∠1=47°,则∠2=()A.40°B.43°C.45°D.47°5.(2021•金华)某同学的作业如下框,其中※处填的依据是()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若∠1=∠2,则∠3=∠4.请完成下面的说理过程.解:已知∠1=∠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l1∥l2.再根据(※),得∠3=∠4.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6.(2021•杭州)如图,设点P是直线l外一点,PQ⊥l,垂足为点Q,点T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T,则()A.PT≥2PQ B.PT≤2PQ C.PT≥PQ D.PT≤PQ7.(2021•湖州)将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牛奶包装盒沿某些棱剪开,且使六个面连在一起,然后铺平,则得到的图形可能是()A.B.C.D.8.(2021•台州)小光准备从A地去往B地,打开导航、显示两地距离为37.7km,但导航提供的三条可选路线长却分别为45km,50km,51km(如图).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垂线段最短C.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9.(2021•金华)将如图所示的直棱柱展开,下列各示意图中不可能是它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4小题)10.(2023•杭州)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且DE∥BC,点F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若∠ADE=28°,∠ACF=118°,则∠A=.11.(2023•台州)用一张等宽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的图案,若∠1=20°,则∠2的度数为.12.(2021•丽水)小丽在“红色研学”活动中深受革命先烈事迹的鼓舞,用正方形纸片制作成图1的七巧板,设计拼成图2的“奔跑者”形象来激励自己.已知图1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4,图2中FM=2EM,则“奔跑者”两脚之间的跨度,即AB,CD之间的距离是.13.(2021•金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只用七巧板拼成的“猫”,三角形①的边BC及四边形②的边CD都在x轴上,“猫”耳尖E在y轴上.若“猫”尾巴尖A的横坐标是1,则“猫”爪尖F的坐标是.浙江省三年中考数学真题——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总相交线与平行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23•金华)如图,已知∠1=∠2=∠3=50°,则∠4的度数是()A.120°B.125°C.130°D.135°【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运算能力.【答案】C【分析】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与b平行,再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5的度数,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求出∠4的度数.【解答】解:∵∠1=∠3=50°,∴a∥b,∴∠5+∠2=180°,∵∠2=50°,∴∠5=130°,∴∠4=∠5=13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2022•台州)如图,已知∠1=90°,为保证两条铁轨平行,添加的下列条件中,正确的是()A.∠2=90°B.∠3=90°C.∠4=90°D.∠5=9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推理能力.【答案】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项分析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由∠2=90°不能判定两条铁轨平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3=90°=∠1,可判定两枕木平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1=90°,∠4=90°,∴∠1=∠4,∴两条铁轨平行,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由∠5=90°不能判定两条铁轨平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2022•杭州)如图,已知AB∥CD,点E在线段AD上(不与点A,点D重合),连接CE.若∠C=20°,∠AEC=50°,则∠A=()A.10°B.20°C.30°D.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运算能力.【答案】C【分析】由∠AEC为△CED的外角,利用外角性质求出∠D的度数,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出∠A的度数.【解答】解:∵∠AEC为△CED的外角,且∠C=20°,∠AEC=50°,∴∠AEC=∠C+∠D,即50°=20°+∠D,∴∠D=30°,∵AB∥CD,∴∠A=∠D=3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4.(2021•台州)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若∠1=47°,则∠2=()A.40°B.43°C.45°D.47°【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几何直观.【答案】B【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解答】解:方法1:如图,∵∠1=47°,∠4=45°,∴∠3=∠1+∠4=92°,∵矩形对边平行,∴∠5=∠3=92°,∵∠6=45°,∴∠2=180°﹣45°﹣92°=43°.方法2:如图,作矩形两边的平行线,∵矩形对边平行,∴∠3=∠1=47°,∵∠3+∠4=90°,∴∠4=90°﹣47°=43°∴∠2=∠4=43°.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正确得出∠3的度数是解题关键.5.(2021•金华)某同学的作业如下框,其中※处填的依据是()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若∠1=∠2,则∠3=∠4.请完成下面的说理过程.解:已知∠1=∠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l1∥l2.再根据(※),得∠3=∠4.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推理能力.【答案】C【分析】先证l1∥l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已知∠1=∠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l1∥l2,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3=∠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021•杭州)如图,设点P是直线l外一点,PQ⊥l,垂足为点Q,点T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T,则()A.PT≥2PQ B.PT≤2PQ C.PT≥PQ D.PT≤PQ【考点】垂线段最短.【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推理能力.【答案】C【分析】根据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PQ⊥l,点T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T,∴PT≥PQ,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熟练掌握垂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2021•湖州)将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牛奶包装盒沿某些棱剪开,且使六个面连在一起,然后铺平,则得到的图形可能是()A.B.C.D.【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专题】投影与视图;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答】解:该长方体表面展开图可能是选项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展开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几何体的展开图的特征,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2021•台州)小光准备从A地去往B地,打开导航、显示两地距离为37.7km,但导航提供的三条可选路线长却分别为45km,50km,51km(如图).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垂线段最短C.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几何直观.【答案】A【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从A地去往B地,打开导航、显示两地距离为37.7km,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线段的性质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9.(2021•金华)将如图所示的直棱柱展开,下列各示意图中不可能是它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专题】探究型;空间观念.【答案】D【分析】直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由三个长方形的侧面和上下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底面组成.【解答】解:选项A、B、C均可能是该直棱柱展开图,不符合题意,而选项D中的两个底面会重叠,不可能是它的表面展开图,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动手折叠一下,有助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二.填空题(共4小题)10.(2023•杭州)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且DE∥BC,点F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若∠ADE=28°,∠ACF=118°,则∠A=9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推理能力.【答案】90°.【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ADE=28°,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A=∠ACF﹣∠B =118°﹣28°=90°.【解答】解:∵DE∥BC,∴∠B=∠ADE=28°,∵∠ACF=∠A+∠B,∴∠A=∠ACF﹣∠B=118°﹣28°=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关键是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的度数,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A的度数.11.(2023•台州)用一张等宽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的图案,若∠1=20°,则∠2的度数为1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答案】14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各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标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2=∠BAC=180°﹣∠ABC﹣∠ACB.∵图案是由一张等宽的纸条折成的,∴AB=AC,∴∠ABC=∠ACB.又∵纸条的长边平行,∴∠ABC=∠1=20°,∴∠2=∠BAC=180°﹣2∠ABC=180°﹣2∠1=180°﹣2×20°=140°.故答案为:140°.【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12.(2021•丽水)小丽在“红色研学”活动中深受革命先烈事迹的鼓舞,用正方形纸片制作成图1的七巧板,设计拼成图2的“奔跑者”形象来激励自己.已知图1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4,图2中FM=2EM,则“奔跑者”两脚之间的跨度,即AB,CD之间的距离是133.【考点】七巧板;正方形的性质.【专题】矩形 菱形 正方形;几何直观;应用意识.【答案】133.【分析】如图2中,过点E 作EI ⊥FK 于I ,过点M 作MJ ⊥FK 于J .想办法求出BM ,MJ ,FK 与CD 之间的距离,可得结论.【解答】解:如图2中,过点E 作EI ⊥FK 于I ,过点M 作MJ ⊥FK 于J .由题意,△ABM ,△EFK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BM =2,EK =EF =2√2,FK =4,FK 与CD 之间的距离为1,∵EI ⊥FK ,∴KI =IF ,∴EI =12FK =2,∵MJ ∥EI ,∴MJ EI =FM EF =23, ∴MJ =43,∵AB ∥CD ,∴AB 与CD 之间的距离=2+43+1=133,故答案为:133【点评】本题考查七巧板,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2021•金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只用七巧板拼成的“猫”,三角形①的边BC及四边形②的边CD都在x轴上,“猫”耳尖E在y轴上.若“猫”尾巴尖A的横坐标是1,则“猫”爪尖F的坐标是(−√24−14,12+√24).【考点】七巧板;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几何图形;推理能力.【答案】(−√24−14,12+√24).【分析】如图,作AH⊥x轴于H,过点F作FJ⊥y轴于J交PQ于K,延长PQ交OB于T.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a,则OC=a,CD=2a,根据点A的横坐标为1,构建方程求出a,解直角三角形求出FJ,KT,可得结论.【解答】解:如图,作AH⊥x轴于H,过点F作FJ⊥y轴于J交PQ于K,延长PQ交OB于T.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a,则OC=a,CD=2a,在Rt△ADH中,∠ADH=45°,∴AH=DH=a,∴OH=4a,∵点A的横坐标为1,∴4a=1,∴a=1 4 ,在Rt△FPQ中,PF=FQ=2a=1 2 ,∴PQ=√2PF=√22,∵FK⊥PQ,∴PK=KQ,∴FK=PK=QK=√24 ,∵KJ=14,PT=1+(√22−12)=12+√22,∴FJ=√24+14,KT=PT﹣PK=12+√22−√24=12+√24,∴F(−√24−14,12+√24).故答案为:(−√24−14,12+√24).【点评】本题考查七巧板,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七巧板的特征,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创新题型.结束。

中考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测试题及答案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40 分 )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一小题:选对得 4 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 分。

1.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相等且互补2.已知∠ AOB=30°,自∠ AOB 的顶点 O 引射线 OC,若∠ AOC : ∠ AOB=4 : 3,则∠ BOC 等于()。

A. 10°B.40°C.70°D.10°或 70°3.一个角等于它的补角的 5 倍,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的余角是()。

A. 30°B.60°C.45°D.以上答案都不对4.用一副三角板可以作出大于0°而小于 180 °的角的个数()。

A . 5个B. 10个C. 11个D.以上都不对5.已知三条直线a,b,c,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a∥ b,b∥c,那么 a∥ cB .如果C.如果D .如果a⊥ b,b⊥ c,那么a⊥ b,b⊥ c,那么a⊥ b,a∥ c,那么a⊥ ca∥ cb⊥ c6.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则()。

8 个角中,有一个角的度数已知,A.只能求出其余 3 个角的度数 B .能求出其余C.只能求出其余 6 个角的度数 D .能求出其余7.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5 个角的度数7 个角的度数)。

B.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D.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8.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C.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相交线与平行线(含解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相交线与平行线(含解析)

订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直线与、都订交,假如∠1=50 °,那么∠ 2 的度数是()A. 50 °B. 100C. 130°D. 150°【答案】 C【分析】:∵ a∥ b,∠ 1=50°,∴∠ 1=∠ 3=50°,∵∠ 2+∠ 3=180°,∴∠ 2=180°-∠ 1=180°-50 °=130°.故答案为: C.【剖析】此中将∠ 2 的邻补角记作∠3,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邻补角的意义即可求得∠ 2 的度数.2.如图,AB ∥ CD,且∠DEC=100°,∠ C=40°,则∠B 的大小是()A. 30 °B. 40C. 50°D. 60°【答案】 B【分析】:∵∠ DEC=100°,∠ C=40°,∴∠ D=40°,又∵ AB ∥ CD,∴∠ B=∠ D=40°,故答案为: B .【剖析】第一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 D 的度数,再依据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答案。

3.如图,若l 1∥l2,l3∥ l4,则图中与∠ 1互补的角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答案】 D【分析】如图,∵ l 1∥l2,l3∥ l4,∵∠ 2=∠ 4,∠ 1+∠ 2=180°,又∵∠ 2=∠3,∠ 4= ∠5,∴与∠ 1 互补的角有∠ 2、∠ 3、∠ 4、∠ 5 共 4 个,故答案为: D.【剖析】依据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得出∠2= ∠ 4,∠ 1+∠ 2=180°,再依据对顶角相等得出∠ 2=∠ 3,∠ 4=∠ 5,从而得出答案。

4.如图,直线,若,,则的度数为()A. B. C. D.【答案】 C【分析】:∵∠ 1=42°,∠ BAC=78°,∴∠ ABC=60°,又∵ AD ∥ BC,∴∠ 2=∠ ABC=60°,故答案为: C.【剖析】第一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ABC 的度数,再依据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 线段、角、相交线和平行线 专题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  线段、角、相交线和平行线  专题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线段、角、相交线和平行线一、考点分析1.直线、射线、线段2.角3.相交线4. 角的平分线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平行线6.命题二、练习1. 一个角的余角是这个角的补角的,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A.30° B.45° C.60° D.70°2. 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A.三点确定一个圆 B.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余C.若a2=b2,则a=b D.若a3=b3,则a=b3. 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 cm,BC=4 cm,则AD的长等于( )A.2 cm B.3 cm C.4 cm D.6 cm4. 如图,直线AB∥CD,直线EF与AB,CD相交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CD相交于点N.若∠1=63°,则∠2=( )A.64° B.63° C.60° D.54°5. 如图,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 )A.∠2 B.∠3 C.∠4 D.∠56. 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若a=b,则|a|=|b|;④若x=0,则x2-2x=0.它们的逆命题一定成立的有(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7. 如图,AB∥CD,∠1=50°,则∠2的大小是( )A.50° B.120° C.130° D.150°8. 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 )A.∠1=∠2 B.∠2=∠3 C.∠3=∠5 D.∠3+∠4=180°9. 如图,已知∠1=60°,如果CD∥BE,那么∠B的度数为( )A.70° B.100° C.110° D.120°10.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0.5B.5名同学二模的数学成绩是92,95,95,98,110,则他们的平均分是98分,众数是95 C.射击运动员甲、乙分别射击10次且击中环数的方差分别是5和18,则乙较甲稳定D.要了解金牌获得者的兴奋剂使用情况,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11. 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用它测量角的原理是____.,12. 如图,已知直线a∥b,△ABC的顶点B在直线b上,∠C=90°,∠1=36°,则∠2的度数是____.13. 如图,直线l1∥l2,若∠1=130°,∠2=60°,则∠3=____.14. 如图,AB∥CD∥EF,若∠A=30°,∠AFC=15°,则∠C=____.15. 一个角的余角是54°38′,则这个角的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__.16. 如图,直线a∥b,BC平分∠ABD,DE⊥BC,若∠1=70°,求∠2的度数.17. 如图,OM是∠AOC的平分线,ON是∠BOC的平分线.(1)如图①,当∠AOB是直角,∠BOC=60°时,∠MON的度数是多少?(2)如图②,当∠AOB=α,∠BOC=60°时,猜想∠MON与α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当∠AOB=α,∠BOC=β时,猜想∠MON与α,β有数量关系吗?如果有,指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复习之线与角、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考点过关与基础练习题

中考数学复习之线与角、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考点过关与基础练习题

第二部分图形与几何19.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过关1.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上一点和它____的部分叫做射线;直线上两点和它们____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_______.(2)两点_____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_____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3)线段的中点把线段_______等分.2.角(1)角:有_____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_____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2)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_____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_____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______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3.相交线(1)对顶角: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_____延长线,则称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对顶角______.(2)垂直: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90,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3)垂直的性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所有点的连接中,_______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4.平行线(1)平行线:平面内,_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_________和_________.(3)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______.(4)平行线的性质: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_____相等,同旁内角_______.(5)平行线的判定:如果同位角相等,或______或______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5.命题的概念(1)命题:______的语句叫做命题.(2)命题的组成:命题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3)命题的形成: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以如果开头的部分是_____,以那么开头的部分是________.(4)命题的真假:_______的命题叫做真命题,______的命题叫做假命题.6.尺规作图(1)在几何里,把用没有刻度的____和____这两种工具作几何图形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2)常见的五种基本作图: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①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①作一个角的平分线;①过一个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①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考点过关考点1 线段长度的有关计算例1已知线段AB=10cm,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直线AB上有一点C,并且BC=2cm,则线段DC=.考点2对顶角、邻补角的相关计算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OC平分∠AOD,∠BOD=3∠BOE,若∠AOC=α,则∠COE 的度数为()A.3αB.120°−43αC.90°D.120°−13α考点3平行线的性质例3如图,AC∥BD,AE平分∠BAC交BD于点E,若∠1=54°,则∠2等于()A.108°B.117°C.126°D.54°考点4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综合例4如图1,直线HD∥GE,点A是直线HD上一点,点C是直线GE上一点,点B是直线HD、GE之间的一点.(1)过点B作BF∥GE,试说明:∠ABC=∠HAB+∠BCG;(2)如图2,RC平分∠BCG,BM∥CR,BN平分∠ABC,当∠HAB=40°时,点C在直线AB右侧运动的过程中,∠NBM的度数是否不变,若是,求出该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考点5命题的真假例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钝角三角形外部.()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6尺规作图例6如图,在Rt△ABC中,∠C=90°,∠B=30°,AC=4,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AD的长是.➢真题演练1.如图,OC在∠AOB外部,OM,ON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AOB=110°,∠BOC=60°,则∠MON的度数为()A.50°B.75°C.60°D.55°2.如图,OC、OD为∠AOB内的两条射线,OC平分∠AOB,∠BOD=3∠COD,若∠COD =10°,则∠AOB的度数是()A.30°B.40°C.60°D.80°3.如图,已知ON,OM分别平分∠AOC和∠BON.若∠MON=20°,∠AOM=35°,则∠AOB的度数为()A.15°B.35°C.40°D.55°4.如图,已知∠AOB.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的两边于C,D两点,连接CD.②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线段O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E,连接CE,DE.③连接OE交CD于点M.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CEO=∠DEO B.CM=MDC.∠OCD=∠ECD D.S四边形OCED=12CD•OE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B.内错角相等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C.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该直线平行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7.如图所示,C为线段AB的中点,D在线段CB上,DA=6cm,DB=4cm,则CD的长度为______cm.8.如图,在Rt△ABC中,∠C=90°,∠B=30°,AC=4,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AD的长是.9.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D,E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若AB=10,则DE=.10.如图,C,D为线段AB上两点,AB=7cm,AD=1.5cm,D为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CB=cm.11.(1)已知:如图1,AB∥CD,求证:∠B+∠D=∠BED;(2)已知:如图2,AB∥CD,试探求∠B、∠D与∠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提升:如图3,已知AB∥DE,BF,EF分别平分∠ABC与∠CED,若∠BCE=140°,求∠BFE的度数.12.如图,AB∥CD,点P为平面内一点.(1)如图①,当点P在AB与CD之间时,若∠A=20°,∠C=45°,则∠P=°;(2)如图②,当点P在点B右上方时,∠ABP、∠CDP、∠BPD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给出证明;(不需要写出推理依据)(3)如图③,EB平分∠PEG,FP平分∠GFD,若∠PFD=40°,则∠G+∠P=°.➢课后练习1.如图,已知AB∥DF,DE和AC分别平分∠CDF和∠BAE,若∠DEA=46°,∠ACD=56°,则∠CDF的度数为()A.22°B.33°C.44°D.55°2.如图,直线CE∥DF,∠CAB=135°,∠ABD=85°,则∠1+∠2=()A.30°B.35°C.36°D.40°3.如图,已知a∥b,则∠ACD的度数是()A.45°B.60°C.73°D.90°4.如图所示,直线a∥b,∠2=31°,∠A=28°,则∠1=()A.61°B.60°C.59°D.58°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延长射线AB到CB.若AM=BM,则M是线段AB的中点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垂直B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D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 .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D .若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C .直线外一点到该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D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9.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12AB )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点N ,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CD .若△CDB 的面积为12,△ADE 的面积为9,则四边形EDBC 的面积为( )A .15B .16C .18D .2010.如图是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则说明∠CAD =∠DAB 的依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11.如图,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D 为BC 的中点,点P 为AC 延长线上一动点(AD ≠DP ),点E 为AP 的中点,则AC−BP DE 的值是 .12.如图,点D是线段AB上一点,点C是线段BD的中点,AB=8,CD=3,则线段AD长为.13.如图1,已知∠BOC=40°,OE平分∠AOC,OF平分∠BOC.(1)若AO⊥BO,则∠EOF是多少度?(2)如图2,若角平分线OE的位置在射线OB和射线OF之间(包括重合),请说明∠AOC的度数应控制在什么范围.14.如图,已知∠1=∠2,∠C=∠D.(1)求证:AC∥DF;(2)如果∠DEC=105°,求∠C的度数.15.如图,已知BC⊥AE,DE⊥AE,∠2+∠3=180°.(1)请你判断CF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1=70°,BC平分∠ABD,试求∠ACF的度数.➢冲击A+在半径为5的⊙O中,AB是直径,点C是直径AB上方半圆上一动点,连接AC、BC.(1)如图1,则△ABC面积的最大值是;(2)如图2,如果AC=8,①则BC=;②作∠ACB的平分线CP交⊙O于点P,求长CP的长.(3)如图3,连接AP并保持CP平分∠ACB,D为线段BC的中点,过点D作DH⊥AP,在C点运动过程中,请直接写出DH长的最大值.。

2022年全国各省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相交与平行

2022年全国各省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相交与平行
行,方案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直线 AB,CD 所夹锐角与 180°﹣∠AEH﹣∠CFG 相等,故方案 2 可行.
1901
(2022•随州中考)如图,直线 l1∥l2,直线 l 与 l1,l2 相交,若图中∠1=60°,则∠2 为(
A.30° B.40° C.50° D.60°

【解析】选 D.∵l1∥l2,∴∠1=∠2,∵∠1=60°,∴∠2=60°.
B、∠1 和∠3 是同位角,故 B 正确;C、∠2 和∠3 是内错角,故 C 错误;D、∠3 和∠4 是邻补角,故 D 错误.
1901
(2022•毕节中考)如图,m∥n,其中∠1=40°,则∠2 的度数为(

A.130° B.140° C.150° D.160°
【解析】选 B.如图,
∵m∥n,∠1=40°,∴∠3=∠1=40°,
∵∠1=∠3,∴∠2=∠1=50°,
1901
(2022•泸州中考)如图,直线 a∥b,直线 c 分别交 a,b 于点 A,C,点 B 在直线 b 上,AB⊥AC,若∠1=130°,
则∠2 的度数是(
A.30°

B.40°
C.50°
D.70°
【解析】选 B.如图所示,
∵直线 a∥b,∴∠1=∠DAC,
1901
(2022•雅安中考)如图,已知直线 a∥b,直线 c 与 a,b 分别交于点 A,B,若∠1=120°,则∠2=(
A.60° B.120° C.30° D.15°
【解析】选 A.∵∠1=120°,∴它的对顶角是 120°,∵a∥b,∴∠2=60°.
1901
(2022•北部湾中考)如图,直线 a∥b,∠1=55°,则∠2 的度数是(

中考数学常考易错点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专题练习试题合集(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常考易错点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专题练习试题合集(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常考易错点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练习试题合集(含答案解析)易错清单1.平行线的性质.【例1】(2014·湖北襄阳)如图,BC⊥AE于点C,CD∥AB,∠B=55°,则∠1等于().A.35°B.45°C.55°D.65°【解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得∠A=35°,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A=35°.【答案】∵BC⊥AE,∴∠ACB=90°.∴∠A+∠B=90°.又∵∠B=55°,∴∠A=35°.又CD∥AB,∴∠1=∠A=35°.【误区纠错】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也可以利用垂直的定义、邻补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来求∠1的度数.【例2】(2014·广东梅州)如图,把一块含有4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A.15°B.20°C.25°D.30°【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3,再求解即可.【答案】∵直尺的两边平行,∠1=20°,∴∠3=∠1=20°.∴∠2=45°-20°=25°.【误区纠错】误认为∠1与∠2是内错角来解题.【例3】(2014·湖北孝感)如图,直线l1∥l2,l3⊥l4,∠1=44°,那么∠2的度数().A.46°B.44°C.36°D.22°【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3=∠1,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得解.【答案】∵l1∥l2,∴∠3=∠1=44°.∵l3⊥l4,∴∠2=90°-∠3=90°-44°=46°.故选A.【误区纠错】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要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例外识别∠3与∠1是同位角很重要.2.平行线的判定.【例4】(2014·湖南湘潭)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满足,则a,b平行.【解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1=∠2时,a∥b.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答案】∵∠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可填∠1=∠2.【误区纠错】分不清三线八角,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误区,本题属条件开放性题.名师点拨1.能记住点、线、面的概念.2.能利用角的概念判断角的大小及角的表示方法;会进行角的换算;能正确区分角的大小;会进行角的和、差运算.3.能区分补角、余角的概念,记住补角、余角的性质.4.掌握角平分线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并能正确使用.5.会画直线的垂线;能区分垂线、垂线段的联系与区别.6.掌握平行的概念,会进行平行线的判断.7.能利用直尺画直线的平行线;会作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能确定并准确度量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提分策略1.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简单应用.计算角度问题时,要注意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三角形内角和、互为余角或补角、平行性质、垂直)及角平分线知识的应用.【例1】如图,△ABC中,∠A=90°,点D在边AC上,DE∥BC.若∠1=155°,则∠B的度数为.【解析】由∠1=155°,可求得∠BCD=∠CDE=25°,最后求∠B=65°.【答案】65°2.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理解和掌握:(1)平行线的性质;(2)平行线的判定.【例2】如图,AB∥CD,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与∠PAB,∠PCD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到的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证明.【解析】①∠APC=∠PAB+∠PCD;②∠APC=360°-(∠PAB+∠PCD);③∠APC=∠PAB-∠PCD;④∠APC=∠PCD-∠PAB.如证明①∠APC=∠PAB+∠PCD.证明:过点P作PE∥AB,所以∠A=∠APE.又因为AB∥CD,所以PE∥CD.所以∠C=∠CPE.所以∠A+∠C=∠APE+∠CPE.所以∠APC=∠PAB+∠PCD.同理可证明其他的结论.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2014·四川峨眉山二模)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PB.若∠BOD=70°,则∠COE的度数是().A.45°B.70°C.55°D.110°(第1题)(第2题)2.(2014·北京平谷区模拟)如图,AB∥CD,O为CD上一点,且∠AOB=90°.若∠B=33°,则∠AOC的度数是().A.33°B.60°C.67°D.57°3.(2014·山东日照模拟)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的方式叠放,则∠α等于().A.75°B.60°C.45°D.30°(第3题)(第4题)4.(2013·广东广州海珠区毕业班综合调研)如图,∠1与∠2是同位角,若∠2=65°,则∠1的大小是().A.25°B.65°C.115°D.不能确定5.(2013·浙江温州一模)如图,在△ABC中,DE∥BC,AD=2,AB=6,DE=3,则BC的长为().A.9B.6C.4D.3(第5题)(第6题)6.(2012·湖北荆门东宝区模拟)如图,已知直线a∥b,∠1=40°,∠2=60°.则∠3等于().A.100°B.60°C.40°D.20°二、填空题7.(2014·广东模拟)将三角板ABC按下图放置,使其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平行直线上,其中∠CAB=90°,且CF恰好平分∠ACB.若∠CBA=40°,则∠DAC的度数是.(第7题)(第8题)8.(2014·河南鹿邑一模)如图,∠1=∠2,∠3=40°.则∠4= .9.(2014·湖北鄂州二模)如图AB∥CD,∠1=50°,∠2=110°,则∠3= .(第9题)(第10题)10.(2013·湖北孝感模拟)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EF⊥AB于点E,若∠CEF=59°,则∠AED的度数为.三、解答题11.(2014·河南安阳模拟)已知:在△ABC中,BC=a,AC=b,以AB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探究下列问题:(1)如图(1),当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两侧时,a=b=3,且∠ACB=60°,则CD= ;(2)如图(2),当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同侧时,a=b=6,且∠ACB=90°,则CD= ;(3)如图(3),当∠ACB变化,且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两侧时,求CD的最大值及相应的∠ACB的度数.(第11题)参考答案与解析1.C[解析]2.D[解析]∠AOC=90°-33°=57°.3.A[解析]∠α=45°+(90°-60°)=75°.4.D[解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果不能确定两直线是平行线则不能确定同位角之间的关系.5.A[解析]首先利用平行线判定两三角形相似,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求得线段BC的长即可.6.A[解析]∠3=∠1+∠2=100°.8.140°[解析]∠4=180°-∠3=140°.9.60°[解析]∠3=180°-(∠1+180°-∠2)=60°.10.149°[解析]∵EF⊥AB于点E,∠CEF=59°,∴∠AEC=90°-∠CEF=90°-59°=31°.∴∠AED=180°-∠AEC=180°-31°=149°.11.(3)以点D为中心,将△DBC逆时针旋转60°,则点B落在点A,点C落在点E.连接AE,CE.∴CD=ED,∠CDE=60°,AE=CB=a.∴△CDE为等边三角形.∴CE=CD.如图(1),当点E,A,C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有CD=CE<AE+AC=a+b;如图(2),当点E,A,C在一条直线上时,CD有最大值,CD=CD=a+b.此时∠CED=∠BCD=∠ECD=60°,∴∠ACB=120°.因此当∠ACB=120°时,CD有最大值a+b.(第11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广州)如图 4,点 A,B,C 在直线 l 上,PB⊥l,PA=6cm,PB=5cm,PC=7cm,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 __5___cm. (2019·常州)
1 / 14
(2019·吉林)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点 2 余角、补角 (2019·金华)答案:40°
的距离等于( )
A.4
B.3
(2019·湖州)答案:B
C.2
D.1
(2019·郴州)
知识点 5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2019·南充)
4 / 14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点 6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2019·张家界)已知直线 a ∥b ,将一块含 30°角的直角三角板 ABC 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BAC=30°),并且顶 点 A ,C 分别落在直线 a ,b 上,若∠1=18°,则∠2 的度数是 .
(2019·湖州)
2 / 14
(2019·怀化) (2019·常州) (2019·玉林)
知识点 3 相交线
知识点 4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2019·包头)答案:C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3 / 14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9·张家界)如图,在 ABC 中, C 90 , AC 8 , DC 1 AD ,BD 平分 ABC ,则点 D 到 AB 3
7 / 14
(2019·宁波)答案:C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9·苏州)如图,已知直线 a//b,直线 c 与直线 a, b 分别交于点 A,B.若∠l=54°, 则∠2 等于
A. 126°
B.134°
(2019·荆州)
C.136°
D.144°
(2019·湘西)如图,直线 a//b, ∠1=50°, ∠2=40°,则∠3 的度数为
(2019·长沙)
(2019·齐齐哈尔)答案:C
5 / 14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9·衡阳)
(2019·滨州) (2019·济宁)答案:A (2019·泰安)
6 / 14
(2019·成都) (2019·临沂)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9·淄博)
(2019·岳阳) (2019·深圳)答案:B
A. 45o (2019·随州)答案:
B. 55o
C. 65o
D. 75o
(2019·孝感)如图,直线 l1 ∥l2 ,直线 l3 与 l1 , l2 分别交于点 A,C,BC⊥ l3 交 l1 于点 B,若∠1=70°,则∠2 的度
数为( B )
A. 10°
B.20°
C.30°
9 / 14
D.40°
A.40°
B.90°
C.50°
D. 100°
(2019·绵阳)如图,AB∥CD,∠ABD 的平分线与∠BDC 的平分线交于点 E,则∠1+∠2= 90° .
8 / 14
(2019·兰州)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9·安顺)答案:C
(2019·鄂州)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尺的一个顶点落在直尺的一边上,若∠2=35o,则∠1 的度数为( B )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9·仙桃)如图,CD∥AB,点 O 在 AB 上,OE 平分∠BOD,OF⊥OE,∠D=110°,则∠AOF 的度数是( )
A.20° (2019·邵阳)
B.25°
C.30°
D.35°
(2019·黄冈)如图,直线 AB∥CD,直线 EC 分别与 AB,CD 相交于点 A、点 C,AD 平分∠BAC,已知∠ACD=80°, 则∠DAC 的度数为 ___50°__.
(2019·广西北部湾) (2019·宜昌)答案:C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9·泸州)如图,BC⊥DE,垂足为点 C,AC∥BD,∠B=40°,则∠ACE 的度数为( B ) A.40° B.50° C.45° D.60°
(2019·新疆)
(2019·贺州)
(2019·河池)
10 / 14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点 1 直线、射线、线段 知识点 2 余角、补角 知识点 3 相交线 知识点 4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知识点 5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知识点 6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知识点 7 命题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点 1 直线、射线、线段 (2019·毕节)
(2019·柳州)
(2019·云南)
11 / 14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9·娄底)答案:28° (2019·贵港) (202019·盐城)
12 / 14
(2019·菏泽)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9·广东中考)如图,已知 a∥b,∠1=75°,则∠2= 105° .
知识点 7 命题 (2019·德州)答案:C
13 / 14
(2019·宁波)答案:D (2019·常州)
(2019·泰州)
第 13 讲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14 /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