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要素

合集下载

谈谈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谈谈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谈谈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认识一、引言园林景观设计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和实用性建设。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是关乎城市形象、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定义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对植物、地形、水体等元素进行有机组合,使其达到美化环境、改善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等目的的一种艺术创作和实用性建设活动。

三、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 美化城市环境:园林景观设计可以营造出美丽宜人的城市风貌,让人们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2. 增强城市品位: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文化内涵。

3. 改善人居条件: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4. 生态保护: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素1. 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

不同的植物种类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象,如花海、竹林等。

2. 地形: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通过对地形进行合理的雕塑,可以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美丽景象。

3. 水体:水体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通过对水体进行合理布局和装饰,可以营造出静谧、清新、浪漫等不同氛围。

4. 硬质构筑物:硬质构筑物包括建筑、雕塑等。

这些构筑物可以起到点缀美化环境的作用。

五、园林景观设计的流程1. 规划阶段:规划阶段主要包括对场地进行勘测和分析,并确定设计目标和风格。

2. 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对植物、地形、水体等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初步设计方案。

3. 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是对初步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制定施工图纸并进行审核。

4.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主要是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实际的建设和改造。

5. 养护阶段:养护阶段主要是对已建成的园林景观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

园林景观要素的构成与配置手法

园林景观要素的构成与配置手法

园林景观要素的构成与配置手法宫钦(长春市园林规划研究院(长春市园林科学研究所)130062)园林景观设计与工程是现代社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

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也相应快速发展,营造出了大量为人们所喜爱和赞赏的园林环境作品。

1园林景观要素的构成1.1山水地形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话平地、丘陵、山峰等类型。

地形要素的利用和改造,将影响到园林的形式,建筑的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给排水工程,小气候等因素.水体也是地形组成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水是园林的灵魂,水体可以简单地划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静水包括湖、池、塘等形式;动水主要有河、溪、喷泉等。

另外,水声,倒影也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植物植物是园林中有生命的构成要素。

植物要素包括乔木、灌木、攀援植物、花卉、草坪等。

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

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等有机的配植,可以形成优美的环境。

自然界需要动物、植物共生共荣才能构成生物生态景观,所以园林中除了考虑植物元素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动物景观的规划(如游鱼、小鸟等)也可以为园林景观增色不少。

1.3园林建筑物根据园林的立意,功能,造景等需要,必须考虑建筑和建筑的适当组合,包括考虑建筑的体量,造型,色彩以及与其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塑艺术等要素的安排,并要求精心构思,使园林中的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4园路广场园路广场建筑的有机组织,对于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广场与道路的形式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然的,或者自由曲线、流线形的。

园路与广场系统构成了园林的脉络,并且在园林中起到交通组织和导游线的作用。

1.5设施小品设施小品是园林环境元素中起到辅助功能或装饰点缀作用的构成部分,设施小品使园林的景观更具人性化和表现力。

设施小品一般包括娱乐、休息、卫生设施,健身游乐设施,指示照明设施,园林雕塑小品等内容。

2景观配置2.1园林道路园林道路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重点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重点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铺装1. 铺装的导游作用只有当其按照合理的运动路线被铺成带状时,才会发挥作用,而当路线过于曲折变化并使人走“捷径”较容易时,其导向作用便难以发挥。

在公园和校园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便是预先在规划图上标出“捷径线”,随后铺设的道路应大体上反映出这些“捷径线”,以便能消除穿越草坪的可能性。

如果在一个特殊的空间中存在着众多的“捷径线”,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将铺装材料铺成一块较大的广场,一方面允许更大的自由穿行,另一方面提供了统一协调的布局,不致于过于复杂。

2. 在进行铺装的选择时,设计师应对其在平面造型和透视效果上加以研究。

在平面布局上,应着重注意构成吸引视线的形式,及与其它要素的相互协调作用。

在透视中,平行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强调了铺装面的宽度,面垂直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则强调其深度。

3. 景观中使用铺装地面的原则:1)用在特定设计区段的铺装材料,应从帮助确保整个设计统一为原则,材料的过多变化或图案的繁琐复杂,易造成视觉的杂乱无章。

在设计中,至少应有一种铺装材料占有主导地位,以便能与附属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对比和变化,以及暗示地面上的其它用途。

这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材料,还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不同区域,以使建立统一性和多样性;2)在没有特殊目的的情况下,不能任意变换相邻处的铺料及形式。

4. 为了某些特殊原因而变化铺地材料和形式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如果在相接的两个空间中,铺料及形式出现不同,那么水平高度也应有所变化,以此来分割和区别两种不同的铺地形式。

水平高度的变化主要起着过渡、媒介的作用,并由此而避免两种铺料和形式可能出现的任何直接相邻的问题。

如果在分割两种详细铺装地面,水平高度的变化不可行时,则可以采取另外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采用第三种在视觉上具有中性效果的材料放于两种材料之间。

这第三种材料能在短距离上达到前两种材料的视觉上的分隔,并减缓不一致的形式和线条相互发生的冲突。

5. 在一些气候较温和的地方,一般说不宜用砾石来代替环绕植物根部的覆盖物,否则会减少植物的繁衍,同时对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很不利。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是设计和景观构成的生态系统,它能够有效传达各种设计元素,表达艺术感知,并运用风景园林设施为人们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

它的设计要素可以用的主要有:
一是景观的形式与视觉结构,即打造同一园林具有安静、孤独、活泼等不同的景观名胜,形成以颜色、纹理、色彩与衬托的景观结构;
二是景物的排列组织,合理安排花木灌木,相互融汇共生,增添色彩与活力;
三是景物的形状及形式,园林图景景观要体现因地制宜,兼顾传统与时代性的景观元素;
四是水景的体现,以湖泊、池塘、小溪或运水构筑多样的水景,提升园林的品质;
五是照明设计,照明是自然、习惯及对应景观的可靠助手,体现出园林的安全及装饰效果。

总之,风景园林设计要素有景观的形式与结构,景物的排列组织,景物的形状及形式,水景的体现以及照明设计等,这些要素都可以用来打造一个完美的园林景观。

它不仅充满了艺术感知,还能提高生活品质,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

园林景观铺装设计要素

园林景观铺装设计要素

园林景观铺装设计要素一、设计原则1.客观性原则:设计要符合场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地形、植被、周边环境等因素,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2.综合性原则:景观铺装设计应与周边的建筑、植物、水体等景观相协调,形成整体效果。

3.创新性原则:设计要具有创造性思维,注重细节和个性化的处理,以提升景观铺装的美观度。

4.可维护性原则:设计应考虑材料的耐久性、易维护性和经济性,以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

二、设计元素1.线条:景观铺装设计中的线条可分为直线、曲线和几何线条等,线条的选择和布局会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

2.形状: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形状的选择要考虑场地的大小和功能需求。

3.色彩:景观铺装设计中的色彩可以是单一的或多种颜色的组合,色彩的选择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4.质感:景观铺装设计中的质感可以是光滑的、粗糙的、花岗石质感的等,质感的选择要与场地的整体风格相符。

5.光影: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光影可以通过树木、格栅、建筑物等方式来营造,光影的变化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三、材料选择1.石材: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石英石等,石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和拼接,适合用于步道、平台、庭院等场所。

2.砖石:常用的砖石有红砖、青砖、瓷砖等,砖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拼接和装饰,适合用于广场、庭院、墙面等场所。

3.木材:常用的木材有实木、复合木等,木材可以做成板材、方材等不同形式,适合用于小品、亭子、平台等场所。

4.混凝土:混凝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浇筑和模具制作,适合用于地面铺装、墙体、护坡等场所。

5.塑胶材料:适用于儿童游乐场、跑道等场所。

四、施工工艺1.地面准备:清理场地、修整地面、排除杂物等。

2.基础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基础处理,如打基础、筑台等。

3.铺装安装: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进行铺装,需要注意材料的平整度和拼接的缝隙。

4.固定加固:根据需要对铺装进行固定和加固,可以使用胶水、地钉等方式。

5.水工施工:对水系景观进行施工,如喷泉、水池等。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园林景观是指通过各种手法和设计,将人类社会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一种人造的景观。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根据其主要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1.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景和主题选择不同的植物。

例如,在花园中选择花草树木,可以增添色彩和形状的丰富;在公园中选择大多数草坪和树木,可以提供休闲和遮荫的功能。

2.水体:水体是另一个重要的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具有装饰、冷却和增添水分的功能。

园林景观中的水体可以是湖泊、池塘、人工喷泉等形式,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地形:地形是园林景观中的基础要素,可以通过调整地势、建造山丘和坡地等方式,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地形设计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并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角和体验。

4.构筑物:构筑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建筑物、桥梁、雕塑等。

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构筑物,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和故事性,使游客在园林中有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感。

二、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1.整体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整体性,即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使各个要素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应该注重色彩、形状和比例的搭配,以及人们的视线引导和路径布置,使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2.功能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功能性,即通过合理安排各个要素的位置和功能,使园林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休闲区、游乐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在花园中设置花坛和花园小径,以供人们观赏和散步。

3.生态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生态性,即通过合理选择和处理各个要素,使园林景观能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设计师可以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减少人工施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强水体的净化和保护等,以保护和改善园林景观的生态环境。

4.表达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表达性,即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要素,传达出特定的主题和意境。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驳岸石:沿水面,或高差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
山石瀑布: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石材,引水由上而下,形成 瀑布跌水。
2.置石 1)特置:欣赏单块石头形状、姿态之美。 对湖石的品评:透、漏、瘦、皱。 江南四大名石: 皱云峰 冠云峰 瑞云峰 玉玲珑
2)对置:沿轴线或道路、门庭两边布置。 3)散置:自由布局,散漫理之。布置时,要有高低、主次。
龙光塔
3.山脊:凸地形的集合,总体线状。 特征: 导向性和动势感 分隔物
4.凹地形 特征:
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 视线封闭、空间成积聚性。 排水、蓄水。
5.谷地:凹地形的集合。
凸地形与凹地形的视线比较
1.5 地形的坡度处理 坡度小于1%-易积水、地表面不稳定,不太适于使用和活动。 1%~5%-排水理想,适于大多数活动。 5%~10%-排水条件良好,具有起伏感。 大于10%-局部小范围内加以利用。
不同绿地地形处理技巧 1.广场
抬升和下降处理。 2.街道绿地
“龟背”状或楔形。 3.园路绿地
形成适当的起伏,调节游人步伐。 4.滨水绿地
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宽阔的水体还可创造岛、洲、滩等景观。
1.6 假山设计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而著称,山、水是骨架。 1.分类(按材料分 ): 土山:坡度要考虑安息角。 石山:峥嵘、玲珑。 土石结合:以土为主,局部为挡土石。
2.设计原则 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土方平衡。 符合自然规律和艺术要求。
3.假山艺术 1)要有宾主
主景山:体量大,位置显著。 客山:附属。
“众山拱伏,主山始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 。
2)层次: “山不在高,贵有层次”。 三远:高远、平远、深远。

简述园林的五大要素

简述园林的五大要素

简述园林的五大要素园林是人们为了美化环境而创建的一种人工景观,它是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产物。

园林要素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五大要素:景观、建筑、水景、植物和装饰物。

景观是园林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也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

景观要素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包括山水、云雾、湖泊、溪流、瀑布、花海、树林等,人工景观包括宫殿、桥梁、亭台、楼阁、坛庙等。

景观要素不仅能烘托出整个园林的氛围,也能让人们在其中体味到自然的美妙。

建筑要素是园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建筑包括了有观赏功能的建筑,如亭、观、阁、榭,或是使得园林有更好的使用价值的建筑,如东屋和西屋等。

建筑要素在整个园林的布局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园林具有功能与美观两个方面。

水景要素是园林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水势的流动、水声的悦耳、水气的清新都是园林中较为重要的需求。

水景要素包括湖泊、池塘、喷泉、瀑布、河流等,它们美化了环境,而且还能够起到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植物要素是构成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植物要素包括了花、草、树等,在园林中可以种植各种花卉、果树、名贵的乔木、低矮的灌木,他们为园林增色不少,静下心来,感受植物的独特美之感。

装饰物要素是园林中最具有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要素之一。

装饰物要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如动物雕塑、人物雕塑、花草、灯饰、花圃、壁画等。

装饰物要素可以起到点缀园林、增加园林整体的审美价值等多重效果。

五大要素是园林整个构成的基础和前提,它们要在总体设计中协调统一,达到整体美感的效果,也要通过局部设计去闪耀或扮演一定的角色。

园林既要注重整体的设计理念,又要注重细节的把握。

总之,五大要素是构成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五个基本元素,众多要素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美轮美奂的园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要素
景观设计是提升的一种途径;是传递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表达方式,多样化的空间组合,多元化的场验,延展化的幸福满溢推敲裁剪,对自然的尊重模数化切割组合材质,彰显材料本身的性格表现;景观设计是技术之上的艺术,是源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理解基于场地的地形地貌,对自然元素的提炼、抽象和解构重组。

绿动园林追求“活力”与“生态”的高品质设计,坚持“有机,创新,和谐”的文化艺术融合.
绿动园林认为园林设计中应注意:地形绘制、植物配置,铺装运用,水景搭配。

1地形绘制
设计程序中,通常是要绘制“基础图”。

这种原地形图通常绘有等高线、地界线、原有构筑物、道路及现存植物。

设计中应贯彻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符合自然规律与艺术要求。

园林地形的功能可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设计出不同功能的场所、景观。

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利用和改造地形,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建筑的条件。

2植物配置
注重绿化设计,一般植物发挥三种主要功能:环境功能,建造功能及观赏功能。

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重要组成部分。

一忌对园林植物随意配置。

二忌只注重一种植物,忽视
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三忌只注明园林植物的种类,不明确具体品种和规格,达不到应有的设计效果.
注重突出绿化文化特色:文化是绿化建设的灵魂,要注重将本地文化融入绿化建设,以提高城市绿化档次。

注重绿化格局的多样化:城市园林绿化要走出园林部门单一建设与管理的局面,必须放开绿化市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绿化建设。

3铺装运用
铺装具有导游作用。

铺装材料的过多变化或图案的繁琐复杂,易造成视觉的杂乱无章。

在进行铺装时,应注意平面造型和透视效果的设计,直线与曲线的变化,空间高度的变化,至少应有一种铺装材料占有主导地位,以便能与附属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对比和变化,以及暗示地面上的其它用途。

4水景搭配
具有增强水映射效果,组织景物空间,协调风景变化的作用。

有自然式的水体,仿造天然形态的河、湖、溪、泉等。

规则式的水体,指人工而成的几何形状的水面。

如规则式水池、水渠。

水景的特征:
可塑性,摹仿大自然的江、河、湖等形状各异的水体,并将其浓缩于园林中。

光影性,构筑物表面装饰材料的颜色会反映在水面,使水面的颜色看起来更加丰富。

音响性,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把自然环境中的水声因素利用起来,能够丰富景观、使园林
水景富有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