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成语故事分享:一马当先
有关马的成语故事

有关马的成语故事有关马的成语故事1秦琼卖马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
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膘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膘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二贤庄庄主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
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
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
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
”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王伯当。
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寻找秦叔宝。
后来两位英雄终得相识,单雄信盛情款待,让叔宝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
离别时单雄信为其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鞍,并以潞绸、重金相赠,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
随后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
唐朝兴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
尽管单、秦二人后来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
《说唐》中的“秦琼建祠报雄信”,说的就是秦琼闻得擒了雄信,飞马来救。
走到跟前,头已落地。
叔宝抱住雄信的头,跪在地上,悲痛欲绝。
后将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阳南门外,起造一所祠堂,名为“报恩祠”,以报潞州知遇之恩。
有关马的成语故事2【成语】:指鹿为马【拼音】: zhǐ lù wéi mǎ【解释】:指着鹿,说是马。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语故事】:秦朝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
他因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个主意。
有一天上朝时,他牵着一只梅花鹿对二世说:陛下,这是我献的名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
二世听了,大笑说:承相啊,这明明是一只鹿,你却说是马,真是错得太离谱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陛下怎么说是鹿呢?二世觉得纳闷,就让群臣百官来评判。
有关马的成语故事

有关马的成语故事1. 卧薪尝胆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名叫勾践的国王,他的国家被邻国吴国所侵略,最终被占领。
勾践为了复国,决定采取一套秘密计划。
他听说吴国国王喜欢马,于是他派人送给吴国一批真正优秀的马作为礼物。
吴国国王接收了这些马,并被打动了。
然而,勾践并没有松懈,他卧薪尝胆,锻炼自己的军队,并研究战略。
最终,当勾践的军队重新有了实力后,他趁吴国内乱之际,成功奇袭并夺回了自己的国家。
这个成语“卧薪尝胆”源自于勾践的故事,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刻苦努力来准备复仇或重振家国的决心和毅力。
2. 马马虎虎相传,古代有一位大臣,他在处理政务时非常马虎。
他经常马上答应别人的请求,却往往不履行承诺,或者出现错误。
有一次,这位大臣答应了一个人的请求,但却忘记了具体内容。
当这个人催促时,大臣回答说:“马跑得快,如果有事发生,我会马上处理。
”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他依然没有处理这个事情。
最终,他被指责为马马虎虎的人。
这个成语“马马虎虎”形容一个人办事不仔细、马虎大意的态度。
3. 噤若寒蝉传说在古代,有一只寒蝉,它的叫声非常响亮,能引起一片宁静。
人们常说“噤若寒蝉”,形容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保持沉默。
相传,有一位叫魏歧的官员被人诬告,他被关押在崔州监狱。
法官想给他一个机会辩解,于是对他说:“如果你能在三天之内让寒蝉不再鸣叫,我会释放你。
”魏歧很清楚寒蝉是不会停止鸣叫的,因此他选择了保持沉默,三天过后,他被释放了。
从那时起,“噤若寒蝉”就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保持沉默,不发一言。
4. 一马当先“一马当先”这个成语来自于战争时期的故事。
相传战争时,士兵们在战场上被敌人追赶,危机四伏。
这时,一匹英勇的战马突然出现在士兵们中间,带领他们向前冲锋。
这匹马跑的特别快,一马当先,引领着士兵们勇往直前,最终获得了胜利。
这个成语“一马当先”形容一个人在团队中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的领导能力。
5. 骑虎难下相传有一个叫赵孟的年轻人,他犯了错误,被判罚骑虎。
数字成语故事

数字成语故事1、一马当先。
在古代,有一个叫做李靖的将军,他是唐朝的名将。
有一天,唐王派他率领大军去征讨叛乱的蕃部。
李靖带领着部下骑着战马,一路奔袭,一马当先,勇猛无比。
经过数月的奋战,最终平定了叛乱,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2、三位一体。
相传古代有一位智慧的国王,他领导国家十分英明。
有一天,国家遭遇了连续三年的旱灾,百姓们生活困苦。
国王决定动用国库的粮食救济百姓,自己也减少了奢侈的开支,和百姓一同度过了艰难的日子。
最终,国家渡过了难关,百姓们对国王更加敬仰。
3、四面楚歌。
在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长期交战。
有一次,楚国的军队在一次战斗中被秦国军队打败,溃不成军。
楚国的将领们四面受敌,陷入了绝境。
但是在危急时刻,楚国的国君派出精锐部队前来增援,最终扭转了局势,取得了胜利。
4、五体投地。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张三丰的武术宗师,他精通太极拳。
有一次,他和一位武林高手切磋武艺,结果对手被他打得五体投地,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张三丰以其高超的武艺和无懈可击的身法,成为武林中的传奇人物。
5、六神无主。
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叫孔子的圣贤,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
有一次,他到齐国拜访国君,国君对他提出了很多问题。
孔子回答得非常出色,让国君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从此,孔子在齐国的声望更加显赫。
7、七手八脚。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岳飞的将军,他率领军队抵御金国的入侵。
有一次,他的部队遭遇了敌军的围攻,情势十分危急。
岳飞亲自上阵指挥,部下七手八脚,齐心协力,最终打败了敌人,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8、八面威风。
在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文天祥的爱国诗人,他曾多次上书反对蒙古入侵。
最终,他因言官之职被贬为庶民。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抵抗,继续在地方上发动抗金斗争。
他的坚韧不拔和爱国精神,使他在当地八面威风,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9、九死一生。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做项羽的英雄,他曾经在楚汉之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但是最终他被刘邦打败,逃亡至乌江,陷入了绝境。
一马当先(成语新说)

一马当先江苏省启东市善成小学施博伟一马当先,大家都不陌生,说的是做什么事都冲在最前面,今天这个故事和“一马当先”有关!这一天,森林可热闹了,猩猩经理吆喝卖香蕉,狐狸小姐拿着自己做的泥巴人作买卖,山羊先生推出一辆三轮车,三轮车上装满了青草…………这时,有人喊道:“虎大王来了,大家快快收拾东西,跑!”这下把卖东西的动物给急坏了,有的放弃卖的东西,直接跑掉了,有的迅速整理好东西,飞速逃跑,还有的拉着车,怎么也跑不快…………虎大王来了,但他并没有收东西,而是对小动物们说:“我的臣民们,我想为你们办一个运动会,啊!那个,我就喜欢一个项目——赛跑,啊!有兴趣的动物可前来报名了!”这时,一只小乌龟慢吞吞地爬过来对虎大王说:“大王,我要参加!”“就你的速度,你还是不用参加了吧!”虎大王眯着眼,忍不住笑了。
小乌龟恳求虎大王让他参赛,虎大王为了显示自己的亲民形象勉强同意了。
这时,一位兔子先生也大胆挑战:“我也要参加!”虎大王同意了。
其他小动物呢?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也怯生生地举手应战。
这次乌龟和兔子被分在一个组比赛,虎大王亲自上阵做裁判,只听一声虎啸:“比赛终点就在山的前面的空地上!选手们各就各位,准备比赛!”乌龟和兔子站在起跑的地方,摆好架势,只听“砰”的一声,比赛开始了!兔子跑得飞快,乌龟落下了一大半。
当兔子跑到山顶要下坡时,已经气喘吁吁,正要休息时,想到自己的祖先就是因为休息才输给乌龟,所以兔子没敢耽搁,继续跑。
乌龟还没跑到山顶,兔子已经赢了!自然,兔子受到了虎大王的嘉奖,从此名扬森林。
虎大王更不忘一马当先的乌龟,称它虽败犹荣,任命其为丞相。
正是乌龟的率先响应,才会有兔子的加入,比赛得以成行。
所以,当你一马当先做件事时,也许你就是别人的榜样,获得更多优先权与赞誉!。
马字的成语故事

马字的成语故事我喜欢马,因为它们那矫健的身躯和飞奔的姿态给人带来一种很快乐的感觉。
有人还把马作为吉祥物,希望自己事业腾达、生意兴隆等等,可见马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马是一种能日行千里的动物。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著名的《山中》诗:“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两句写了深秋时节雨后天晴,诗人信步漫游,走过山涧的一幅秋景图。
“白石”指清泉,“红叶”是枫树,而“出”字描绘出泉水流动的样子,活画出泉水在阳光照耀下明洁晶莹的样子。
诗人所写的秋山野景,富有诗情画意,也有生活气息,这正符合作者退隐田园的心情。
“天寒”点明了季节,“红叶稀”显示出冬天已经降临。
诗人是怎样将自然界的景色变化与内心感受联系起来的呢?只须一个“出”字。
这一个简单的动词却别有韵味。
诗人的感觉全由这个“出”字传达出来,这不是仅凭语言就能达到的。
在家里养马的话,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和财力,但在农村的草地上散养的话,既可以让马尽情吃喝,又能让它保持健康,那么你想养一匹怎样的马?请看马字成语故事,养马要养膘肥体壮、毛色好、耐力强、善驮运的品种。
马字成语故事如下:驰马厉兵马耳东风落井下石走马观花指鹿为马画龙点睛调虎离山画蛇添足鸡犬不宁老马识途单枪匹马打马虎眼望梅止渴秣马厉兵秣马厉兵越俎代庖(俎:古代祭祀时的一种礼器。
代替宰杀,烹调。
比喻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后常用来比喻超越职权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乘马御风连枝带叶眉清目秀鹏程万里一马当先出人头地青梅竹马买马卖刀小试牛刀单枪匹马快马加鞭平地青云程门立雪(程:同“程”。
课程。
立:站,站得住脚跟。
原意是学问道德高深的人能使人进步很大。
后用来称赞老师很有学问。
)羊质虎皮依马葫芦趁马追猴骑马看花马到成功单刀直入(刀:古代的一种兵器。
比喻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在家里养马的话,会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说疾病,死亡,但在草地上散养就没有这些问题了,还可以让马随便吃喝。
在以前的农村里,养马的人都会让马吃稻谷,吃的都是糙米,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生活条件差而造成的体弱多病的现象。
成语故事365

成语故事365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它们凝练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民族的情感。
成语故事作为一种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学体裁,既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能够激发人们对于语言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理解。
在这365个成语故事中,有的是历史人物的故事,有的是古代典故,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民间传说,有的是现代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其中的奥秘吧。
1. 画蛇添足。
春天来临的时候,田野里的一条蛇醒来了,它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够长,于是就画了一条假的蛇身在身体的末端,结果被人发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做事情不能太过于贪心,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选择。
2. 杯弓蛇影。
有一天,小明在树林里走路,突然看到了一条蛇的影子,吓得他连忙逃跑。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树林里的树叶投射出来的影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对事情的恐惧是不必要的,要学会冷静思考,不要被虚幻的恐惧所左右。
3. 亡羊补牢。
有一个农夫养了一群羊,有一天一只羊走丢了,农夫没有及时找回,结果其他的羊也都跟着走丢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及时,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后悔莫及。
4. 画龙点睛。
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龙,但是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于是在龙的眼睛上点了一下,整幅画作顿时栩栩如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在做事情的时候,只需要一点点的改变就可以让事情焕然一新。
5. 杀鸡取卵。
有一个农夫每天都杀鸡取蛋,结果导致了鸡的数量越来越少,最后他一只鸡也没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未来的发展。
6. 一石二鸟。
有一个猎人用一块石头打死了两只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只需要一次行动就可以达到两个目标,是最高效的做法。
7. 三思而后行。
有一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三思而后行,结果避免了很多错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慎重,不要轻率行事。
8. 四面楚歌。
有一个人被四面楚歌围困,但是他并没有绝望,最终化险为夷。
一马当先的主人公是谁

一马当先的主人公是谁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在这里指乔清道.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
崩地塌之势。
”这里指黄忠.
一马当先成语故事【成语】:一马当先
【拼音】:yīmǎdāng xiān
【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
形容领先。
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
【举例造句】: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一马当先,继续猛冲猛攻。
★姚雪垠《李自成》
【拼音代码】:ymdx
【近义词】:遥遥领先、争先恐后
【反义词】:后来居上、后起之秀、慢条斯理
【歇后语】:当顶炮;赛马场上的冠军
【灯谜】:端午;张飞上阵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带头
一马当先的历史人物
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一
马当先,继续猛冲猛攻。
姚雪垠《李自成》。
与马有关的成语故事

与马有关的成语故事老马识途:管仲、隰(xí)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
”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地上蚁峰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
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汗马功劳:古时作战多用马。
战马疾驰疆场,冲锋陷阵,每战都要出很多汗。
战斗次数越多,战况越激烈,出汗当然也越多。
因此,形容有战功,就叫“汗马”。
天马行空:相传汉武帝时期,在西域有一匹马叫做天马。
那匹马四肢健壮,腿脚灵敏,因此没人可以抓住它。
后来人们在山脚下放了一匹五彩马,不久它与天马配对生出了很多匹小马。
据说这种马出的是赭石色的汗,马蹄踏在石头上就可以形成深深的坑。
不久这个消息传到汉武帝耳中,汉武帝十分高兴,便派使者通过丝绸之路送去百匹绸缎以换得一匹小马。
可是西域人认为这马万万不能送,于是就将使者赶了回去。
汉武帝十分生气,于是下兵攻打西域,终于得到了一匹小马。
后人也将天马称作西极天马。
走马观花:走马观花,叙述一段春季相亲过程,在花开的季节,男子瘸子骑马,女子豁嘴口馅鲜花,双方相遇,相互产生爱慕,成亲后懊悔不及。
指鹿为马: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
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
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
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马齿徒增:春秋时期,晋献公一心想吞并虢国,苦于没有路到达。
大夫荀息建议用骏马和美玉作为交换条件,换取虞国借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成语故事分享:一马当先
导读:小学生成语故事分享:一马当先
【一马当先】
三国时,黄忠的军队来到定军下,黄忠找法正商量攻打定军山的作战方案。
法正指着定军山西面的一座高山说:“这座山比定军山高,如果攻占它,居高临下,定军山上的情况就看得一清二楚,拿下定军山易如反掌。
”黄忠抬头观察了一蕃,当天半夜就发动了进攻,占领了山头。
法正说:“老将军,请您带领军队在半山腰,我在山顶监视。
夏侯渊的军队来攻打,我就举旗帜为信号。
举白旗,老将军就紧守不出击;举红旗,就立即冲下山狠狠的打。
这样,一定能取得胜利。
”黄忠完全赞成。
夏侯渊得知对面的高山失守后极为偾怒,下决心把它夺回来。
张颌劝他说这是法正的计谋,应该坚守,决不可出去。
但是,夏侯渊听不进去。
他亲自带领一支军队下山,围住那座高山,大声叫骂,向黄忠挑战。
法正在山顶上举起白旗,黄忠看见,守在山腰不下来。
到了下午,法正发现魏军已经疲劳,乘他们没有防备,连忙挥舞红旗。
黄忠看到信号后,发起进攻。
随着一片喊杀声,黄忠已飞冲到夏侯渊面前,夏侯渊被连头带肩砍作两段。
黄忠斩了夏侯渊,夺下了顶军山,为夺取整个汉中扫除了障碍。
读了上面的这个成语小故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成语的意义主要是表示,永远走在任何事情的最前沿,是个榜样的象征。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