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习动机现状
国内外外语学习动机衰退研究:现状与再思考

吉 林 省教 育 学 院学 报
J 0URNAL OF EDUCATI ONAL I NS Trr UTE OF J B D P ROVI NCE
No . 01 . 2 Ol 5
第3 l卷 ( 总3 9 7期 )
Vo I . 3 l
To 协l No . 3 9 7
应 对 行 为 。S h a r i f i f a r 认 为 这 些 外 在 力量 包 含 诸 如 课堂环境 、 教学 行 为 、 教 学 方 法 和 教 师 行 为 等 方
面, 它f - ] x  ̄ 学 习 者 学 习 态 度 和 学 习 行 为 带 来 负 面
究 了动 机 衰 退 与 语 言 成 绩 , 焦 虑之 间 的关系。 Y I 1 H a m a d a对 日本 初 中和 高 中学 生 的 动 机 衰退 影 响 因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外动 机衰 退 的相 关研 究
进人 2 1 世纪 , 外语学 习 动机衰 退研 究重 心从 欧
美转 向 了亚洲 , 尤其 日本 学 者 对 动 机 衰退 现 象 研 究 得 最 多 。I k e n o 、 H a s a g a w a 、 F a l o u t、 A r i a研 究 结 果一 致表 明 , 教 师是动机 衰退 的重要 因素 。K i k u c h i & S a k a i 对 多名 日本高 中生 进 行 问 卷 调查 研 究 , 结 果 表 明学
不 同的大 学 生 动 机 衰退 因 素进 行 _ 『调 查 。F a l o u t、
F r a n g 、 Ha s e g a w a 、 k i c u c h i &S a k a i 都 运 用 问卷 和 开 发 性 的问题 的方法 进 行 调查 , 采 用科 学 统 计 的 方 法 收 集 上来 的数 据进 行 分 析 , 他们 发 现学 习者 的 动 机 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自主学习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独立进行学习的过程。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自主学习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的现状。
国内自主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学习的定义与特点、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以及自主学习的评价。
自主学习的定义与特点的研究主要关注自主学习的概念和特点,例如学习者的自主意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
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关注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因素,例如学习者的性别、年龄、学习背景等。
自主学习的评价的研究主要关注自主学习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例如自主学习水平的调查问卷、自主学习能力的考试等。
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现状与国内类似,主要集中在自主学习的定义与特点、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以及自主学习的评价。
其中,自主学习的定义与特点的研究主要关注自主学习的行为模式、学习策略以及自主学习的结果。
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等。
自主学习的评价的研究主要关注自主学习的评价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价工具。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研究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研究者们对自主学习的定义、特点、影响因素以及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然而,目前自主学习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界定尚未达到一致,不同研究者对自主学习的概念和特点有不同的解释。
其次,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者个体差异的角度,而较少关注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
最后,自主学习的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缺乏系统化和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自主学习的研究,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首先,应加强对自主学习的共识和界定,促进学术界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统一、其次,应加大对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力度,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分析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行为。
最后,应完善自主学习的评价体系和方法,探索有效的评估工具和指标,以及多维度的评价方法。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_王晓旻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王晓 张文忠提要:本文对20多年来(1980-2003)刊登在国内主要外语期刊上有关外语学习动机的文章进行了检索统计,同时也对相关的论文集和著作进行了查阅,结果显示:(1)研究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研究内容和研究规模呈发展趋势;(3)研究方法以横断、静态研究为主;(4)研究对象侧重于在校本科学生;(5)研究以小而详的研究样本为主。
分析表明,目前研究存在研究视角不够大、研究对象不够广、测试手段不够完善等问题。
最后,文章就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外语;学习动机;综述A b s t r a c t:As u r v e y o f t h e a r t i c l e s f o c u s i n gr e s e a r c ho n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i n gm o t i v a t i o np u b l i s h e di nm a j o r d o-m e s t i c F L Tj o u r n a l s a n di ns o m e r e l e v a n t r e f e r e n c e b o o k s l e a d s t o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f i n d i n g s:1)t h e r e h a s b e e n a s t e a d y i n c r e a s e i n t h e n u m b e r o f r e s e a r c h a r t i c l e s i nt h i s f i e l d;2)t h e r e e x i s t s a d e v e l o p i n g t e n d e n c y i n t h e c o n t e n t a n dt h e s c a l e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3)a l a r g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t h e e x i s t i n g r e s e a r c h h a s a d o p t e dt h e 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d e s i g n;4)s p e c i a l e m p h a s i s h a s b e e n l a i d o nt h e s t u d y o f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i n o r d i n a r y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5)r e s e a r c h s a m p l e s a r e u s u a l l y s m a l l,t h o u g hw i t hd e t a i l e dd a t a.T h e a b o v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p r o b l e m s e x i s t w i t h c u r r e n t r e s e a r c h,i n c l u-d i n g t h e l i m i t e ds c o p e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c o n t e n t a n d s u b j e c t s,a n d t h ei m p e r f e c t m e t h o d o l o g y e m p l o y e d i nd a t ac o l l e c-t i o n.F i n a l l y,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f u r t h e r r e s e a r c ha r e p r o p o s e d.K e yw o r d s: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l e a r n i n g m o t i v a t i o n;o v e r v i e w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112(2005)04-0058-08一、引言在对L2(外语、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中,外语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
《中职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关系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7100字》

中职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关系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中职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关系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1.1 学业自我效能感 (1)1.2 学习动机 (2)1.3 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3)1.4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 (5)1.5 团体辅导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的关系 (5)1.6 研究理论基础 (6)1.6.1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 (6)1.6.2 学习动机理论 (7)参考文献 (7)1.1 学业自我效能感国外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有密切联系,自我效能感是预测学业成绩其中的一个指标。
自我效能感即便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但所取得的相关理论成果也是相对显著的,那么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学业自我效能感方面的主要的观点如下:Alivernini F , Lucidi F[4]在其研究中表明,所谓的自我效能感,其实就是个体本身对于所能达到成就的能力的信念。
从该定义中可以了解到,自我效能感并不是单纯的指一种能力,其也是作为信念而存在的。
一个人在确定了自己将要完成的一件事以后,其将会对该件事产生信心,也就是对完成某件事产生自我效能感,其将为了达到目标而不断努力。
Yusuf M[5]在其研究中表明,自我效能感的信念关系到一个人是否会为某项活动而努力,产生自我效能感,个体才会在执行某件事情之前就评判自身的水平,并且树立其完成该活动的信念,判断自身的行为,并把握自身的感受。
Yusuf M[6在其研究中表明自我效能感主要指的是个体对其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任务和学业要求行为过程中的能力估计,也可以说自我效能感也是学习者对于自己所应用的能力以及完成的学习任务的过程和自信度的评价。
作为一种主观判断,学业的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效能从某种角度上讲是相似的,都是通过个体衡量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学业任务来达到一种主观的感知。
该名学者还在研究中指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方面是学习能力,指的是在个体学业中是否能够真实有效的完成其目标,另一方面是学习能力,指的是在学业中能否真正的实现学业目标,所采取的学习方式是否能够真正的实现学业目标的心理判定与信心。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引言:语言能力的提升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外语,尤其是学习英语。
对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旨在了解人们学习外语的原因和动机,从而有助于改善外语教学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探讨不同背景下的外语学习动机差异以及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
一、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1.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逐渐兴起。
最早的研究集中在定性分析上,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等方法,揭示了学习外语的一些主要动机,如兴趣、需求和未来就业等。
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系列定量研究,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2. 外语学习动机的主要分类根据早期研究和后续发展,外语学习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大类。
内在动机主要包括语言兴趣、个人成就感和自我提升的动机,而外在动机则包括求职就业、提升社会地位和获得奖励等。
二、不同背景下的外语学习动机差异1. 年龄差异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着个体对于外语学习动机的认知和体验。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研究发现,青少年主要以兴趣、学业压力和未来就业为动机,而成年学习者更注重实际应用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动机。
2. 学习背景差异学习背景是另一个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对于具有学习外语经历的个体,他们的学习动机常常受到之前学习成果和体验的影响。
有些学习者会因为之前的积极经验和成就感而产生较高的内在动机,而对于没有学习经验的人来说,外在动机可能更为突出。
三、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1. 内部因素个体的个性特征是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决定能力的学习者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此外,外语学习动机还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性格和学习风格等有关。
2. 外部因素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对外语学习动机有较大影响。
数学学习习惯国内外研究现状

数学学习习惯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学习态度方面:近年来,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受到了广泛关注,学者们常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2. 学习方法方面:针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为出发点,如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习技巧、数学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3. 学习时间方面:部分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间较少,而在国际比赛中优秀的国际学生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数学学习中。
国外研究现状:
1. 学习态度方面:国外针对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相关的研究也较多,其中,在发达国家,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表现比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要好,这可能与家庭与社会的环境以及教育体系有关。
2. 学习方法方面:国外的数学学习方法很多,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究数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方法、推动技术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等。
3. 学习时间方面:有关学习时间的研究表明,学生花费的时间较长是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浅析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成因分析论文

浅析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成因分析论文•相关推荐浅析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成因分析论文(通用6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析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成因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析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成因分析论文篇1摘要:在我们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学生可能为了不同的学习动机而学习,而这些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来自社会,有的来自学校,有的来自家庭等。
而了解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动机变化的成因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学习动机;远景目标;就业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因此大多数人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父母娇生惯养的日子,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是生活在顺境中的一代,其中多数在上学期间学习较好,成为了学校和家里的双重保护对象。
但是一旦离开父母,踏入大学校园后,就会感到莫名的失落,周围都是高层次高素质的人群,学习成绩也是好坏相当,不再有老师和家长每天鼓励表扬的环境下,有些学生开始手足无措,甚至感到生活失去了方向,再加上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处理上的没有经验,使大部分学生一时难以适应,面对挫折的应对经验和承受能力也极度缺乏,加上一些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主动应对,积极克服,从此一蹶不振,进而产生悲观和厌学、厌世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地进取心。
1 据统计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现状1.1 近景动机过多远景动机模糊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近景动机主要有为了报恩、找好工作、获得高收入等等。
这些动机具有直接性和短期性,并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
在多年进行学生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谈话了解到的学生变化中,近几代大学生首先考虑的就是就业问题,他们认为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不断普及,许多人越来越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因此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因此高素质的人才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含金量也是大不如前了,因此面对当前大学文聘贬值、社会竞争压力上涨的情况下,生存问题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头等大事,那些所谓的理想、报负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解决就业和生存问题才是当前所面临的头等问题。
基于外语教学的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现状综述

基于外语教学的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现状综述【摘要】本文对基于外语教学的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现状进行了综述。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别探讨了国内外外语自主学习现状、外语教学现状、自主学习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自主学习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及自主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助于深入了解外语自主学习理论的发展现状,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外语教学, 自主学习, 现状, 关系, 启示, 应用, 结论, 展望, 局限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语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议题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加,外语的学习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国内外,外语教学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发展,自主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
研究背景中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探讨,比如:外语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国内外外语自主学习的现状如何?自主学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外语教学中自主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旨在对基于外语教学的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对自主学习的概念、现状、关系以及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的初衷在于研究外语自主学习理论,探讨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为外语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基于外语教学的自主学习理论现状,探讨自主学习在外语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国内外外语自主学习的发展现状,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2. 探讨国内外外语教学的最新趋势与发展,分析当前外语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 探讨自主学习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探讨自主学习如何促进外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4. 分析自主学习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引入自主学习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摘要: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
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从国内外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中现状对比中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学习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
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还有中介认知因素等,因此其培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在理论分析研究中,都是从认知的动机理论来阐述的,例如nona tollefson的“动机认知理论的课堂应用”把动机认知论应用课堂,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他们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与成就有关的任务中扩展努力的愿望。
houle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
结果发现,这些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其一是目
标取向,个体以学习为完成的明确目标的方法。
二是活动取向,自语寻求一种社交接触。
三是学习取向,个体为了求知,参加学习的理由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
welters(1998)认为动机和学习之间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且动机也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所以,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的对他施加教学。
barryj.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的信念对学生的学业情境的改变,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生学业成就思想的传播都是很重要的。
bernard 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这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归因理论。
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包括自我定向意图(特别是成功的期望)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骄傲、内疚和害羞)。
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包括他人的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的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
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在这篇文章中weiner:还考察了一些实验的证据,这些证据支持以上理论中的概念以及概念所结合的现象。
三、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上。
国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相关性质的研究(王振宏刘萍2000,张焰黄希庭1999,宋剑辉郭德
俊1998,王振宏1999,方媛祝蓓里2000,梁海梅郭德俊张贵良1998等),他们从认知动机观的不同理论、概念出发探讨其对学业成就、成就动机等的影响,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归因训练手段上(随光远1991,韩仁生1998),它们利用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这些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并且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的。
刘慧军认为就目前学习动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有两类动机改变程序是可行的,一种是针对特殊个体的,其目的是改变个体的认知以促使其更好地适应。
这类程序要求选择个人进行干预,另一种动机改变程序是针对一般课堂的,它实施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四、研究成果分析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动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特别是指向学习困难或低自我概念等问题学生,也有少量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teresa gardenia and paul r.pintrich 1996)但这是相关研究。
绝大部分干预研究只是利用归因训练作为干预手段,而归因训练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即具有不良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学生,这类学生有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缺乏能力的倾向或者不是将成就结果归因于努力的倾向,所有干预研究都是基于学生已存在动机问题,而去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个基础上的。
此外,这些干预研究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某个具体学科课程而进行的。
j.m.keller教授曾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就是结
合具体课程而设计的。
学习动机培养固然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对中小学也有一定必要性。
但是结合具体学科培养的动机是一种具体学习动机,例如学数学的动机,学语文的动机,学体育的动机,学英语的学习动机,等等,具体动机只适合于特定的范围(课题),某具体动机能否迁移到另外的范围(课程)中去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另外,关于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这当然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所以必须抓好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工作。
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动机同样重要,因为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景,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当今大学生受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等中存在的弊端的影响,加之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就业压力、赚钱、竞争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人们感到比较浅层化。
因此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必要的。
专业调剂生除面临一般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外,还存在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一系列学校、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他们的学习动机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待于提高。
同时,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年龄、知识面、价值观、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有很大的变化,并且大学学习侧重于从研究角度,从学术观念出发来组织教学,大学生不能只靠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借助中介认知调节机制的影响来培养一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刘惠军,王斐.1994~2002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教育探索,2004,(12):106-107
[2]隋洁,朱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知识获得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345
[3]刘瑛.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应用心理学,2003,(9):33-37.
[4]登辉平.大学生学习动机程度特点的调查和实验研究.硕士论文,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