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血压新观点
高血压健康宣传知识

高血压健康宣传知识高血压健康宣传知识1. 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广泛而严重的影响。
正因如此,加强高血压健康宣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高血压,以促进人们对该疾病的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2. 高血压的定义与危害2.1 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通常在120/80 mmHg左右,而高血压则是收缩压超过140 mmHg和/或舒张压超过90 mmHg。
2.2 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高血压是一种“沉默杀手”,它可能导致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等。
高血压还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导致心脏扩大和功能不全。
3. 高血压的病因与危险因素3.1 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的病因非常复杂,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重、饮酒、吸烟等等。
遗传倾向是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芳龄、家族病史、营养不良、缺乏锻炼、压力大等。
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4.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4.1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包括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的饮食、每天适量的运动、戒烟、限制酒精摄入等等。
4.2 规律监测血压定期监测血压是及早发现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购买家用血压计,或到医疗机构进行测量。
4.3 注意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在选择药物时,应该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以及药物的副作用和可能的风险。
5. 高血压宣传的必要性与策略5.1 高血压宣传的必要性由于高血压疾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加强高血压健康宣传势在必行。
宣传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理解高血压的风险,促使人们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该疾病。
5.2 高血压宣传的策略高血压宣传的策略包括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组织相关研讨会和健康讲座、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健康宣传技巧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老年人是高血压的易感人群,≥60岁的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超过50%。
长期以来,由于相关研究证据不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最佳血压控制目标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很多学者认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应该适当放宽,<140/90~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曾经是国内外多数高血压防治指南所推荐的降压治疗目标值。
例如,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65~79岁老年高血压患者第一步应将血压降至<150/90 mm Hg,若能耐受可降至<140/90 mm Hg。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积极降压治疗可以获益更多,为此一些国际高血压指南不同程度地下调了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在此背景下,应该结合现有研究证据,重新思考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值,以期更大程度地减少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并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一、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的新证据降压治疗试验协作组(BPLTTC)荟萃分析是国际高血压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研究证据之一,对高血压指南修订产生了重要影响。
BPLTTC新近完成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获益幅度更大,该项研究共纳入51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58 707例受试者,以受试者基线年龄进行重新分组,分为<55岁、55~64岁、65~74岁、75~84岁、、≥85岁共5个组别,结果表明,各年龄组积极降压均可降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但在年龄较大组其绝对风险降低幅度更为显著,与此同时,该荟萃分析未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基线血压以及基线年龄有关;该研究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同样安全有效,没有证据显示不同基线收缩压或舒张压(收缩压低至<120 mm Hg,或收缩压高至>170 mm Hg) 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疗效方面存在差异,并提出为了更有效地减少高血压相关不良事件风险,在降压治疗指南中不应根据不同年龄设定各异的血压控制目标。
非杓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非杓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高春燕;陈丽曼;娄满【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5(013)001【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非杓型高血压;昼夜节律;靶器官损害;时间治疗学【作者】高春燕;陈丽曼;娄满【作者单位】053000河北省衡水市,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老年病一科;053000河北省衡水市,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老年病一科;053000河北省衡水市,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老年病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突破3.3亿[1]。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和杓型高血压患者相比,非杓型高血压(nondipper hypertension,NDHT)患者夜间血压没有充分下降,是心血管危险的判断指标,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是独立于血压负荷的高危因素[2]。
正确区分杓型高血压和NDHT,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NDHT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现就NDHT的发生机制、后果、临床意义及药物选择综述如下。
人的血压变化存在昼夜节律性。
正常动态血压曲线为双峰一谷的长柄杓型曲线,表现为白昼有2个峰(09∶00 和19∶00),下午有个稍低点(15∶00),而在夜间有显著的下降(03∶00)[3],下降幅度大于10%,24小时血压波形呈杓型曲线。
NDHT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其中一种类型,其定义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小于10%,血压昼夜节律下降或消失[4]。
NDHT的患病率尚不确定,6%~10%的高血压患者为NDHT患者[5]。
NDHT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通常由多种原因合并引起[6]。
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体力活动和睡眠质量异常:白天活动量少和夜间睡眠质量差,扰乱了自主神经昼夜节律,致使夜间血压负荷偏高,可能是夜间血压下降幅度降低的原因[7]。
健康教育课高血压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高血压经历,并探讨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加深学生对高血压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内容:介绍分组讨论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高血压经历,并探讨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添加标题
强调高血压的危害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强调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
07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表现、个人作业完成情况等
个人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正确性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清晰度等方面。
06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高血压
提问:什么是高血压?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介绍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强调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
讲授新课:讲解高血压的定义、分类、危害、原因及预防与控制方法
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的现象。
难点二:如何让学生掌握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难点三:如何让学生学会控制高血压的措施
难点四:如何让学生了解高血压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定义:讲解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解释概念、原理、事实和论证的教学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传授新知识、新技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理论。注意事项:讲解时要注意清晰、简洁、生动,避免过于抽象或晦涩难懂。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定义:案例分析是教师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和事实的教学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事项:案例要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和相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定义:小组讨论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交流观点的教学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事项:小组讨论前要明确讨论主题和目标,讨论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倾听他人观点,讨论后要进行总结和评价。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15-40种巧治

40种巧治(3)六.高血压病在新世纪中,高血压患者苔腻多见,而血循不畅的舌质紫斑、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亦并非少见,痰和瘀的致病在高血压病中日趋增多。
回首古训:朱震亨的“无痰不作眩”,虞抟的“死血迷闭心窍”的瘀血致眩说,对当前临证十分切中。
痰和瘀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乃为毒邪,高血压是心络受邪所致。
“毒损心络”观是中医诊治高血压的新思路。
高血压病从“络病学说”来诠释是一种新角度、新观点、新途径。
因此,治疗高血压不能一味“平肝熄风”,要法随证变,重视痰瘀同治。
祛痰主药有:莱菔子、海藻、泽泻、夏枯草、茵陈,化瘀主药有:丹参、川芎、水蛭、丹皮、玄胡、生山楂。
高血压病,昨天也讲了,近半个世界中医西医结合,中医研究高血压,都离不开滋水涵木,平肝熄风,都在这个圈子里面转。
有效,不能否定,但是疗效停顿了,在也提高不了了。
这是为什么呢?也是证候谱的变化。
高血压的病人苔腻的多了,瘀血的多了,水不涵木的并不多,肝风内动得更少了,所以你证变了法也变,所以治疗血血压病要同“毒损心络”来治疗。
这个毒就是痰和瘀,它损害了心络,苔腻呀舌质紫呀,这是治疗高血压的巧治,也是新思路,能明显提高疗效。
祛痰用:莱菔子、海藻、泽泻、夏枯草、茵陈。
降压用茵陈也必须后下,因为茵陈素有挥发油,煎时间长了就跑掉了。
这5个药现代药理都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中医来讲是祛痰的药,两个一配合,对降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化瘀毒呀,要痰瘀同治,用:丹参、水蛭、川芎、丹皮和生山楂。
不能用焦山楂也不能用炒山楂,必须用生山楂,火上了炒焦了,它的效用就降低了。
其中要加水蛭,昨天我讲了,水蛭有双向作用,在《神农本草经》水蛭为下品。
什么叫下品?就是有毒。
内科大夫很怕用水蛭,水蛭是一个好药。
怎么双向调节呢?既能止血又能破血,它关键在用量和它的配伍。
用量小,怎么叫小呢?水蛭墨粉在1g之内,煎剂在5g以内,它有止血作用,并不活血,它配伍加上和血的药就止血,比如:当归、三七、丹参、白芍、鸡血藤这些和血的药,小量反而止血;水蛭用量大了,粉剂在5g,煎剂在10g之内,配上化瘀的药,比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它就破血了,所以水蛭双向作用。
高血压指南回顾和解读

高血压指南回顾和解读在中国,30%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而50%~75%的脑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
全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万,直接医疗费用每年至少达366亿元[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研究员等[2]在《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了1990~2013年中国的死因变化。
研究显示,1990年我国年龄校正的心血管病死亡为389.3/10万人,2013年则为307.18,降幅达到21%。
总体上看,我国年龄标化心血管死亡已出现下降拐点,这与我国高血压的防控是密不可分的。
纵观对所有疾病的管理,高血压的管理堪称典范,最早写出了指南,进行规范化管理;最先提出定量的治疗目标(140/90mmHg 或130/80mmHg),定期对降压药物进行评价等。
2015年又有哪些新的高血压指南发表?这些指南对血压目标设定和对各种降压药物地位的评价?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期待。
本文将按2015年新指南发表时间的顺序,逐一进行简要的回顾和解读,并就2015年最新发表高血压治疗临床证据对即将修改的高血压指南的影响进行展望。
1 2015年新发布的3项高血压指南简要回顾1.1 2015中国台湾地区高血压管理指南2014年12月中国台湾心脏病学会(TSOC)和高血压学会(THS)联合出台2015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在线发表于JAMA 杂志[3]。
该指南强调家庭血压监测(HBPM)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检出夜间高血压、晨起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和隐性高血压;该指南未采纳欧洲与美国降压目标宽松化的观点,认为糖尿病、冠心病、合并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以及接受抗栓治疗预防卒中的患者,血压靶目标值<130/80mmHg,其他患者血压目标值<140/90mmHg,8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目标值<150/90mmHg;生活方式调整是所有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包括S-ABCDE(限盐、限酒、减轻体重、戒烟、饮食、锻炼)几方面。
医学会议上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参加这次医学会议。
在此,我谨代表我们团队,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表示诚挚的感谢!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特别是在高血压、冠心病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团队在高血压患者管理方面的一些新观点、新方法。
一、高血压患者管理的重要性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约1000万。
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高血压患者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新观点1. 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患者病情复杂,个体差异较大。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地域、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综合管理:高血压患者管理应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方面。
药物治疗是基础,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支持是关键。
3. 重视患者依从性:患者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提高患者依从性,需要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4. 加强社区健康管理:社区是高血压患者管理的重要环节。
加强社区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有利于高血压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新方法1. 移动医疗: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咨询服务、在线问诊、用药提醒等功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2. 健康教育:通过开展高血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3.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4.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患者提供连续、便捷、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高血压健康宣传标题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 酌情增减文字添加文本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更 改药物剂量,同时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高血压的检测与诊断
定期检测血压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高血压:定期检测血压可以及时发现高血压,避免病情加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监测治疗效果:定期检测血压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预防并发症:定期检测血压可以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脏病、中风等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定期检测血压可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降 低高血压的风险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 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戒烟并限制 酒精摄入量,以降低血 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 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
力
定期随访:按照医生的 建议定期随访,以便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管理
计划
06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调适
心理压力对高血压的影响
心理压力与高血压的关系 心理压力对血压的影响机制 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学院
高血压健康宣传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03
高血压的成因与预防
04
05
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
06
07
高血压的健康宣传策略与建议
高血压的定义与危害 高血压的检测与诊断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调适
01
添加章节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VEST老年(≥60)亚组分析: SBP<140mmHg不良预后发生率最低
不良预后 首次因MI、卒中死亡(%)
事件时间(年)
• INVEST:一项大型前瞻、随机、开放式研究,纳入22576例50岁以上合并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患者。根据 SBP分为三组进行分析,组1:小于140mmHg;组2:140-150mmHg,组3:≥150mmHg。最终纳入分析 8354例60岁以上合并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患者。 10
处于风 险人数
强化降压组患者获益显著,本研究于今年9月份提前终止
N Engl J Med.2015;373(22):2103-16.
主要终点结果组成情况
事件发生率和风险比
强化
事件数 主要终点 所有MI 非MI ACS 所有卒中 所有HF 243 97 40 62 62 发生率 %/年 1.65 0.65 0.27 0.41 0.41
更加迅速
•2003ESC/ESH高血 压管理指南1
•2007ESC/ESH 高血压管理指南3
9 •2013 ACC/AHA/CDC •2014JNC8指南 血压控制联合声明7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0年
2013年
2014年
•2005中国高血压 防治指南2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 要在几周内逐渐降低 血压至目标值
• 我国血压管理新突破口:早知晓、早达标
纵观国内外指南,早期达标理念日渐明晰
•未提及达标时间,只
推荐6个月血压不达标 需咨询专家 •高危患者达标应 •高危患者应在数 周内使血压达标 •2009日本高血 压指南5 •2级及以上高血压患者 2-4周血压不达标应调 整方案 •开始治疗后一个月 内不达标需调整治疗 方案
试验期间(中位随访时间=3.26年) 预防1例死亡, 需要治疗患者数(NNT)=90
年
标准 4683 强化 4678 4437 4436 4228 4256 2829 2900 721 779
处于风 险人数
年
标准 4683 强化 4678 4528 4516 4383 4390 2998 3016 789 807
Hypertension.2015 Nov 9. pii: HYPERTENSIONAHA.115.06723.
2015 高血压领域热点盘点
• 关注焦点:降压达标,挽救生命
• 基于新证据的新指南发布:降压达标,赢在早期
• 最新学术争鸣提示:清晨/晨峰血压—标乎?本乎?
• 降压药物的选择:长效CCB联合方案,更好保护靶器官
J Am Coll Cardiol. 2014;64:784-93
研究者得出如下结论:
年龄>60岁的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
者,达到JNC 8指南所推荐的
140~150 mmHg新的SBP目标值相
比<140 mmHg获益更少
J Am Coll Cardiol. 2014;64:784-93
AHA 2015 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研究公布 一石激起千层浪
ACC 2015 热议: 重审JNC8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的上调
BLOOD PRESSURE TARGETS: What’s Age Got to Do With It
从INVEST研究看老年患者是否应当 放宽降压目标值
INVEST研究中8345例患者≥60岁 基线SBP>150mmHg
随访后患者的SBP 情况
全因死亡
事件时间(年)
*主要终点事件:首发死亡(全因),非致死性MI或非致死性卒中
事件时间(年)
• INVEST:一项大型前瞻、随机、开放式研究,纳入22576例50岁以上合并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患者。根据 SBP分为三组进行分析,组1:小于140mmHg;组2:140-150mmHg,组3:≥150mmHg。最终纳入分析 8354例60岁以上合并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患者。 9
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出各参数对卒中的总体预测效能
不同指标的ROC曲线
影响卒中事件的参数的重要性排序为: 1.年龄 2.终点时的收缩压(SBP) 3.终点时的舒张压(DBP) 4.SBP平均实际变异度(ARV) 5.SBP标准差(SD) 6.性别 7.SBP独立于平均血压外的血压变异性(VIM) 8.治疗 9.SBP变异系数(CV) 10.总胆固醇
• 本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会议以“弥合裂痕,应对挑战”为主题,联合国内外知名学术组织 和和广大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弥合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裂痕,应对挑战,未 来10年完成世界卫生组织将慢病所致过早死亡降低25%的防控任务。
/article/show/532.html
1-特异度
/course/show/189.html
灵敏度
FEVER研究事后分析结果再次提示“降压达标,挽救生命” 是高血压领域永恒的主题
JNC8更新将60岁以上患者收缩压 降压目标值上调10mmHg
JNC7(2003)1
治疗目标: 抗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心血管和肾病的发 生率和死亡率。因为多数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年龄 >50岁者,一旦收缩压达标,舒张压也会达标,所 以治疗的重点应放在收缩压达标上。收缩压和舒张 压达到治疗目标为<140/90 mm Hg,可使 CVD并发症下降。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降压目标<130/80 mm Hg 。
随访期间SBP情况
第1年 平均SBP 136.2 mm Hg
收缩压(mm Hg)
标准治疗组
平均SBP (随访期) 标准治疗组: 134.6 mm Hg
平均SBP 121.4 mm Hg
强化治疗组: 121.5 mm Hg
强化治疗组
标准 强化
使用降压药 平均种类数
年
标准 强化
参与人数
N Engl J Med.2015;373(22):2103-16.
110(2.3) 73(1.6)
107(2.3) 117(2.5)
0.95(0.71) 1.19(0.28)
1.35(0.020) 1.66(<0.001)
* 致死性或危及生命的事件、导致重大或永久性残疾事件、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或重要医学事件
N Engl J Med.2015;373(22):2103-16.
标准
事件数 319 116 40 70 100 发生率 %/年 2.19 0.78 0.27 0.47 0.67 HR (95% CI) 0.75(0.64,0.89) 0.83(0.64,1.09 ) 1.00(0.64,1.55) 0.89(0.63,1.25) 0.62(0.45,0.84) P值 <0.001 0.19 0.99 0.50 0.002
10%
身体活动不足 减少
10%
盐/钠摄入 减少
30%
烟草使用 减少
30%
25%
高血压 降低
糖尿病/肥胖 增长
0%
2025年
2015 AHA, Thomas A. Gaziano MD. Decreasing the global burden of CVD: Moving the needle
我国将“弥合裂痕,应对挑战” 完成CVD死亡降低25%的全球目标
SPRINT总结与结论
• 与标准降压组相比,强化降压组主要终点事件更低25%,全因死亡更 低27% • 预防1例死亡需治疗数分别为61例和90例 • 基线有CKD的患者,在肾结果没有区别;基线无CKD的患者,eGFR 降低≥30%情况在强化降压组更多 • 两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没有区别;强化组发生低血压、晕厥、电解质 异常和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衰竭情况更多
JNC8(2013)
推荐1: 对≥60岁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 ≥15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即需启动 降压药物治疗,目标血压<150/90mmHg ; (强烈推荐-A级)
1. JNC 7. 2004 Aug. Report No.: 04-5230. 2. JAMA.2014 Feb 5;311(5):507-20.
CVD死亡
37
0.25
65
0.43
0.57(0.38,0.85)
0.005
MI:心肌梗死;ACS:急性冠脉综合症;HF:心力衰竭;CVD:心血管疾病
N Engl J Med.2015;373(22):2103-16.
随访期间严重不良反应*情况
患者数目(%)
所有SAE报告 与关注疾病相关SAE 高血压
盘点2015高血压领域热点 助力全球“25X25”计划
.MKT.GM.12.2015.4336
2015 联合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 全球疾病防控计划:25 X 25
25 by 25 GLOBAL TARGET
减少由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或慢性呼吸道 疾病引起的死亡约25%
有害使用酒精 减少
SBP<140mmHg (=4787)
SBP 140-150mmHg (n=1747)
SBP>150mmHg (n=1820)
8
J Am Coll Cardiol. 2014;64:784-93
SBP<140mmHg主要终点事件和全因死亡显著更低
主要终点事件*
累积事件率(%) 累积事件率(%)
INVEST老年(≥60)亚组分析:
主要终点事件及全因死亡结果
风险比=0.75 (95% CI: 0.64-0.89)
风险比=0.73 (95% CI: 0.60-0.90)
标准降压 (319例事件)
25%
死亡风险
标准降压 (155例死亡)
累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