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海南卷(历史)图片版(附答案)

合集下载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各省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各省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完美整理版)

2014年全国各省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高考试题及解析
0608 1532
大纲全国卷 I (为河北、河南、山西、广西、西藏试题)
大纲全国卷 II(为云南、贵州、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新课标全国卷(为宁夏、吉林、黑龙江)
2014年全国各省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全国卷一 (答

答案
全国卷二汉语文
新课标藏语文北京卷
浙江卷自选模块湖北卷
四川卷
天津卷
陕西卷
湖南卷
福建卷
重庆卷
俄语
日语
安徽卷
辽宁卷
江西卷
宁夏卷
(新课标)
上海卷
基本能山东卷
力测试
生物海南卷
历史化学地理
/ 地理江苏卷
历史政治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广东(A)卷
广东(B)

编辑推荐。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海南卷)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海南卷)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海南卷)一、选择题1.西藏地区考古资料显示:距今5000年前后的卡若遗址出现了粟的栽培和猪的饲养;在昌果沟遗址发现了距今3370年前后的炭化粟和上百粒青稞;在故如甲木和曲踏遗址发现了2—4世纪的茶叶、丝绸以及青铜与铁等金属制品遗存。

这有力佐证了西藏地区()A.生态环境受到新物种引进的严重影响B.与其他地区存在持续的物质文化交流C.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D.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2.狮子不是中国本土物种。

有学者研究认为,狮子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为中国人所了解,其形象从汉代起扎根于中国艺术,代表有看门狮子、象征祥瑞的器物装饰以及狮子舞等,舞狮作为中国民间节庆常有的节目,也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

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见贤思齐的重要内涵B.兼收并蓄的基本特点C.崇德尚贤的思想理念D.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3.隋末起义的领导者成分复杂,大致可分为乡民、贵胄大族、豪族官吏三类,起自民间者不占优势。

起义从当初逃兵役、反暴政的行为演变为推翻隋朝的政治斗争。

《唐会要》记“创业君臣,俱是贵族”。

这说明()A.隋唐的选官制度发生了重要的转变B.唐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C.隋唐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了新阶段D.唐初统治仍以士族地主为政治基础4.南宋初年在邕州(今广西南宁一带)设有买马司,专门负责从大理等地区买马的事宜。

在贸易中除使用银钱以外,还以盐和锦、彩等丝织品进行交换。

陆游诗中咏道:“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

”这一举措()A.加深了民族间的交融B.缓解了南宋财政危机C.体现了羁縻政策失效D.推动了南宋文化繁荣5.图1是《东坡笠屐图》。

其文本故事最早的叙事是:东坡在儋耳→观闵客草舍→偶得一箬笠戴归→归女小儿皆笑,邑犬皆吠,此后陆续增加了“遇雨”“从农家借箬笠穿屐而回”“东坡向海南友人黎子云借阅柳宗元文集”“东坡看过其笠屐图像后自为题咏”等情节。

《东坡笠屐图》的故事不断被演绎的主要原因是()图1A.文人通过艺术创作还原真实历史场景B.民众借助历史人物故事表达精神诉求C.理学思想强化了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D.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根深蒂固6.晚清秀才刘绍宽在1894年前就阅览过《物理小识》等西学书籍,但仍学经义。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物 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在一水平、固定的闭合导体圆环上方。

有一条形磁铁(N 极朝上, S 极朝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磁铁从圆环中穿过且不与圆环接触,关于圆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从上向下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总是顺时针B .总是逆时针C .先顺时针后逆时针D .先逆时针后顺时针【答案】C【解析】磁铁从圆环中穿过且不与圆环接触,则导体环中,先是向上的磁通量增加,磁铁过中间以后,向上的磁通量减少,根据楞次定律,产生的感应电流先顺时针后逆时针,选项C 正确。

2.理想变压器上接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其中一个与该变压器的原线圈串联后接入交流电源,另外两个并联后接在副线圈两端。

已知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A .1:2B .2:lC .2:3D .3:2【答案】B 【解析】三灯都正常工作,则电流相等,由此可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流比1212I I =,对于单匝输入单匝输出的变压器,由于功率相等,12p p =,得1221u I u I =,得:1221u u =,选项A 正确。

3.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运动时间为t 1,再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 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 0,则A .t 1> t 0 t 2< t 1B .t 1< t 0 t 2> t 1C .t 2> t 0 t 2> t 1D .t 1< t 0 t 2< t 1【答案】 B【解析】三种情况的下的匀变速加速度是:12a g a >>,其中,1100a t v gt ==,得01t t >,又上升与下降过程:2211221122a t a t =,得21t t >,选项B 正确。

2014年高考海南卷

2014年高考海南卷

我待“史证”如初恋——2014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评析2014年高考海南历史试题延续了近几年海南试题重视原始材料解读,重视史证过程的传统风格,试题风格沉稳,命题手法平实,同时也不失有映照现实的亮点。

一、测量考点模块显常态分布,即中外比例大约为6:4,古今比例大约为4:6,充分而忠实地体现了新课程教材和课程标准中“厚今薄古”“重视本国”的理念。

2014年新海南卷历史试题模块分布二、重视考查“史证”过程。

史证”主要指在拥有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论证、严谨的思辨、合理的推理来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

在新课标高考推行以来,面对众多中学教师和学生的质疑及降低难度的呼声,新课标全国卷每年都在进行命题的创新和探索,以求找到一个符合历史教育本质,契合中学教学实际,同时又能为高效选拔人才服务的完美模式,但事实证明并没有使所有人满意。

只有海南卷一直坚守依据材料命题、避免简单再认再现,坚守着新课标高考以来,“史料——史证——史论”融为一体的命题风格,较多选用原始材料,从中得出历史结论,总结基本的历史发展规律,整卷除了第5、6、7、11和23题为整合材料或直白设问之外,其余所有试题均选取原始材料(或有简单处理以减少阅读障碍),选项结论除了第23题为事件选择之外,其余全部是通过材料得出的结论,基本没有一个结论是简单的知识再认再现和教材结论重复。

这再次体现了高考去教材化、去教条化的趋向。

“只有从学科的角度去理解能力、研究能力、培养能力,能力才更真实、充实,才能做到脚踏实地。

”海南卷的这一坚守亦值得称赞一下。

三、不失映照现实的“亮点”。

2014年海南卷在平实中不失映照现实的“亮点”,尤其是主观试题和选修部分的立意,直接观照现实热点。

第29题《古今中外的改革回眸》直接考查了1978—1980年中外合资企业的产生,充分体现该模块设置的核心: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和记住几个重要的事件和人物,而是要从历史发展和变化的角度了解人类历史上的改革运动,探讨历史上的改革具有什么意义。

2014年高考真题——政治(海南卷)

2014年高考真题——政治(海南卷)

2014年高考海南卷文综政治及参考答案第Ⅰ卷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海南卷·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的抵押、担保和转让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2014海南卷·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 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将导致A.金融机构的利润水平逐步提高B.资金大规模流向实体经济C.利率差异化金融产品不断出现D.社会融资成本大幅度降低考点:投资理财的选择(2014海南卷·3)经济学常用“倒U形”曲线(如图所示)来描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

据此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A→B表示工业化后期阶段②B→C表示工业化后期阶段③美丽中国应该在B点出现④美丽中国应该在C点出现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考点: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2014海南卷·4)近年来,我国高端餐饮逐渐收缩,大众餐饮蓬勃发展。

某餐饮企业在相继关停了11家高端餐饮门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大众餐饮和快餐业务。

该企业的行为反映了①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②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③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④企业融资能力的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点:企业与劳动者(2014海南卷·5)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5396.4亿美元,位居世界前列,比上年增长14.7%,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5%。

其中,高附加值的咨询和金融服务进出口的增幅分别为19.9%、66.2%。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海南卷,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海南卷,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l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材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

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2.(3分)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

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A.陈子昂B.岑参C.王维D.李白3.(3分)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4.(3分)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5.(3分)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6.(3分)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7.(3分)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生产结构的调整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土地兼并的趋势8.(3分)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

2007-2014年全国海南卷高考历史真题考点分类整理第二部分古希腊、罗马

2007-2014年全国海南卷高考历史真题考点分类整理第二部分古希腊、罗马

2007-2014年全国、海南卷历史高考真题考点分类第二部分古代希腊、罗马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选择题部分考点十七雅典民主政治1.(2014年全国文综课标Ⅰ卷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2.(2013年全国文综课标I 卷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民主政治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3.(2013年全国文综课标Ⅱ卷3)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4.(2013年海南历史9)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5.(2010年海南历史9)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6.(2009年海南历史2)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