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
【随堂检测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咳嗽.(shù)校.对(jiào)油腻深恶痛绝B.玫瑰.(guī)弄.堂(nòng)薪金不以为然C.毡.帽(zhān)揩.拭(kāi)抹杀气喘吁吁D.解剖.(pōu)嘱.咐(zhǚ)浙沥尽心竭力2.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朗润粗犷候咙花枝招展B.安适憔悴宽敞咄咄逼人C.澄清酝酿化妆翻来履去D.瘫痪慈善分歧人声顶沸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钦佩《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B.初版时,由于校读草率..,留下了不少字句和标点的错误,趁这次重印的机会,重新校看了一遍,在某些章节也适当地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
C.撷着兰花草,悠然..面对人生,朝着理想与希望,以最美的姿态,最饱满的精神,去开创属于一片自己的天地。
D.世上无难事.....,长沙磁浮快线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只怕有心人力,终于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
4.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
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
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踏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痛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
A.毁灭彷徨莽原呐喊B.莽原呐喊毁灭彷徨C.莽原彷徨毁灭呐喊D.毁灭呐喊莽原彷徨5.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习题(含答案)

《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基础题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ào xiào学校()校()对校()勘校()园èěwù可恶()恶()心恶()毒厌恶()凶恶()二、近、反义词集结地。
1. 写近义词。
清楚一一()轻捷——()草率——()踌躇一一()害怕——()明朗——()2. 写反义词。
清楚——()轻捷——()草率——()◆能力题三、读句子。
想想句子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1.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着,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
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
吴宫①遗事越心未平②,而夫差有忧色。
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③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痰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
一之日④,视之以伍员⑤。
未三、四级⑥,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
”夫差不悦,俾嚭⑦以代焉。
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
”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⑧高,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王赐员死,而拓用事⑨。
明年,越入吴。
注释:①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
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
③俾:使。
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
⑤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
⑥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
⑦嚭:伯嚭,吴国太宰。
⑧亟:急,赶快。
⑨用事:专权,当权。
1.解释文中加的词。
⑴以察四方之兵.革焉兵:⑵毕.九层而不奏毕:⑶固.不暇为王之视也固:2.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七年级下册语文 3.回忆鲁迅先生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3.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精神、气质。
B.鲁迅先生用原稿包油条,用校样揩桌子、擦手,洗澡间里也摆着校样纸,这说明了鲁迅先生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C.“吃鱼丸”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民主,遇事不盲从,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D.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答案】B【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解析】【分析】A.正确;B.说明了鲁迅先生不注重名利,具有淡泊名利的特点;C.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
做本题时注意鲁迅个性的把握。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
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
(即《鲁迅全集》)【答案】C【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解析】【分析】A.“药丸一、二粒”这里的顿号使用错误,这里表示约数,不需要顿号,删去;B.前两个句子是连续问,句末都要用问号;C.使用正确;D.括号里内容是对“三十年集”的解说,不是全句解说,句号应放最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的考查。
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不仅使我们在阅读时感到醒目。
句读分明,而且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是判断使用正误,或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截至20日闭馆时,“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累计参观人数约25万余人次。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调羹.(gēng)舀.水(yǎo)弄.堂(nòng)校.对(jiào)B. 竭.力(jié)绞.肉(jiǎo)揩.油(xié)铁栏杆.(gǎn)C. 油腻.(nì)咳嗽.(sou)阖.家(hé)瞿.秋白(qú)D. 不济.(jì)干劲.(jìng)捆.上(kǔn)果戈.理(gē)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明郎安顿吩咐深恶痛绝B. 寒凉疙瘩楼梯不以为然C. 忧郁会心保母阿司匹林D. 避勉悠然翻译整整齐齐3.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
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
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踏_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_;痛_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_。
A. 毁灭彷徨莽原呐喊B. 莽原呐喊毁灭彷徨C. 莽原彷徨毁灭呐喊D. 毁灭呐喊莽原彷徨4.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我钦佩《荒野求生》中的冒险家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B. 小品《放心吧》将现实生活中人们深恶痛绝的电话诈骗,巧妙地展现给了观众。
C. 自共享单车问世以来,关于“国民素质照妖镜”的讨论便络绎不绝。
D. 他为了逃避责任,编造了谎言,瞒过了老师,让人不寒而栗。
5.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沼泽是多么色彩斑斓啊①它何以有色彩②是它的主人们色彩缤纷,让沼泽也有了灿烂的容颜。
像丹顶鹤头上的那一点红,可算是世界上最耀眼的鲜红了③像白鹭通体那如雪的羽毛,也算是自然界中最洁白的色彩了;还有一种绿头野鸭④这里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尖子生作业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智慧乐园】走近作者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文题解读题目点明了作者回忆的对象——鲁迅先生。
可以看出作者是通过对鲁迅先生生活中的诸多细节的回忆,来表现这位伟人的个性、情趣、魅力和气质的。
主题解说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写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从平凡的小事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思想和高尚人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重点掌握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首先是真实感。
大量记述伟大人物生活、工作中的琐事,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他也像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喜好和生活特点,如爱抽烟,做事敏捷果断,乐观且自信等。
其次是直观感。
事例具体,人物形象丰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第三是趣味感。
许多琐碎的细节,新鲜有趣,让人读起来兴味盎然。
【国学诵读】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是经过多次撞击敲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石头把烈火焚烧自己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舀.( yǎo ) 揩.( kāi ) 碟.( dié ) 疙dɑ( 瘩 )捆.( kǔn ) ké( 咳 )嗽调ɡēnɡ( 羹) jiǎo( 绞 )肉jiào( 校 )对草shuài( 率 ) 洗zǎo( 澡) fēn( 吩 )咐2.根据释义写词语或解释词语。
(1)安详,安稳。
___安顿___(2)心里怀有的念头。
___存心___(3)悠然:___悠闲的样子。
___(4)深恶痛绝:___厌恶、痛恨到极点。
___(5)不以为然:___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2020年-2021年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精品练习(含答案)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A组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késòu()轻jié()āndùn()调gēng()yōuyù()shēnwùtòngjué()不jì()kāi()桌子yōu()然mǒ()杀gēda()2.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奢侈冷漠精于索求下联:__________________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看着拥挤的人群,我的心情越来越焦燥,本来不满的情绪,也越想发泻出来。
于是乎,我疯狂地跑向山顶,想要脱离这个纷嚣的世界。
②她把四叶草固定在卧室的墙上,以此作为自己最大的动力,但竞选的结果还是不理想,仅管发挥很出色,但在强手面前仍然略逊一酬。
班长没有选上,只捞到一个课代表。
错别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正_____ _____ _____ _____B组4.积累词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请分别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各写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挽着汉字跳舞①老于是高中语文老师,一个钟情汉字、推崇汉字文化、追求生活本真的清癯雅士。
虽然这所新学校叫“外国语学校”,但第一堂语文课,老于就郑重告诉学生:“要成为翻译家、外交人才,首先要学好的不是外语,而是汉语。
”②每次上讲台,老于都觉得那些仓颉汉字,古老、沧桑、豪放、清新,如朝雨轻尘般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又涌上心头。
方块汉字,有情有义,有起承转合,可纳泰山,可照肝胆,可以兴观群怨,可以歌之舞之足之蹈之。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后作业——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学习关键词:人物形象品味语言作者情感夯实基础巩固知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他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地对待别人,谁说鲁迅不可亲近?他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他的可亲的体温,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鲁迅,你是光辉响亮划破长空的一道霹lì;你是拯.救国民麻木灵魂的一座丰碑。
鲁迅,你是飘扬在国民心中的一面旗帜;示例:你是屹立于历史长河的一尊圣像。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草率.(shuài)霹lì(雳)拯.(zhěng)救(2)“深恶痛绝”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指鲁迅对青年人写信太草率极度反感。
(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4)请提取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
他是热源。
2.为了让同学们对鲁迅及其作品有更深的了解,学校开展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的作品,并写出推荐语。
你推荐的作品:示例:《狂人日记》你的推荐语: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小说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下面是王晓写的一篇读后感中的部分内容,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助修改。
【甲】通过深入阅读,使我明白越是内涵丰富的作品,越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
就拿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来说,有人读后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篇讽刺庸医害人的作品,中学生则被告知,这是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乙】而文学教授则认为这篇小说意在揭发国民的劣根性,“引起疗救的注意”。
可见,读者由于年龄、经历、职业、学识修养、阅读视野、关注重点等的不同,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课练作业题(含答案)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3)鲁迅先生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yōu()然地吸着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就没有什么问题。
B.人们对地沟油深恶痛绝....,不仅是因为心理上觉得很肮脏,还因为它的确会危害健康。
C.画上的老者手捻胡须,目视江岸,悠然..自得。
D.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遭遇失败。
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才可能成功。
3.本文以纪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
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4.读完萧红的这篇文章,相信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更加具体、深入了。
请你用几个较精练的句子概括一下鲁迅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吧。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
()(2)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
()(3)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01积累运用【课前预习】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késou(咳嗽)起来。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shuài),鲁迅先生是深恶.(wù)痛绝之的。
(3)保姆总是fēn fù(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4)若小细绳上有一个ɡē da(疙瘩),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2)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基础提升】3.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D)A.绞.肉(jiǎo)明琅悠.然(yōu)舀水B.捆.绑(kǔn)轻捷洗涤.(tiáo)校对C.抹.杀(mǒ)魂灵间.断(jiān)嚷嚷D.薪.金(xīn)洗澡揩.桌(kāi)子碟子(解析:A.“琅”应写作“朗”;B.“涤”应读作“dí”;C.“间”应读作“jiàn”。
) 4.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B)A.我钦佩《荒野求生》中的冒险家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B.小品《放心吧》,将现实生活中人们深恶痛绝....的电话诈骗,巧妙地展现给观众。
C.自共享单车问世以来,关于“国民素质照妖镜”的讨论便络绎不绝....。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为了逃避责任,编造了谎言,竟瞒过了老师。
(解析:A.“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此处应该用“不以为意”;C.“络绎不绝”指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用来形容讨论不断不合适;D.加点词是褒义词,指只要专心一致肯下决心去做,没有做不成的事,不能用于贬义的语境。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C)A.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B.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C.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D.“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解析:C项中“一、二下”表概数,应删掉句中的顿号。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A.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
B.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C.在巡检排查过程中,遵义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D.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解析: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C.语序不当,应将“解决”和“发现”调换位置;D.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使”。
)02拓展阅读(河北中考改编)至深至纯师生情——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
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
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艺出版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意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责编,不过要我大力协助,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
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
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谈不到什么名利。
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署名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承担”,这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
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录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
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先生审定。
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
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
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
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
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
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
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
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
8月份,评选开始。
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
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文论集》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响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部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
我认真读了这部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
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
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
汉字是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
”“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不妥。
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意。
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
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
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
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
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
这令我十分敬佩。
⑦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
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
《语文书简》出版后,语文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
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
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
”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慰。
5.将本文标题改为“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本文主标题“至深至纯师生情”直接表明了文章的中心,并且抒发了作者对这份师生情的珍惜。
如果只用文章的副标题作为标题,只能高度概括本文的内容,不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6.选文第③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的“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文集。
7.从选文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品质令人敬佩?活到老,学到老;治学严谨;求知欲强。
8.选文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照应题目(点题)。
9.你认为选文中哪件事能够正面体现“至深至纯师生情”?【示例一】“我”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文集,不计名利。
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而“我”删去了这句话。
【示例二】“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购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申请参评,最终该书被评为特等奖。
【示例三】“我”担任评委时,对一参评书有的地方拿不准,请周先生帮助审阅,很快就收到周先生的读后意见。
【示例四】周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信件118封。
03综合性学习为了引导同学们对鲁迅和鲁迅作品有更深的了解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走进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0.请你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并写一句推荐语。
你推荐的作品:《狂人日记》你的推荐语: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11.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示例】第一句,说明了我们的知识涉及面要广,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这样才能真正有收获,不能只在一个区域采集信息,要多方面地去收集整理,那样才能有丰富的收获。
第二句,坚持到底,即使是落后了,也不能轻言放弃,即使失败,也要坚持着走下去,不管我们的过程怎样,只要坚持着,就能胜利!12.为让同学们更加了解鲁迅,校团委准备出一期鲁迅作品读后感的专刊,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为本次专刊写一则征文启事。
启事中需写明以下要求:字数不超过800字,稿件交到学校办公楼团委,截止到3月26日。
征文启事为让同学们更加了解鲁迅,校团委准备出一期鲁迅作品读后感的专刊。
要求:写一篇鲁迅作品读后感,字数不超过800字,稿件交到学校办公楼团委,截止日期是3月26日。
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
校团委2018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