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 油箱
液压与气压传动习题解答

液压与气压传动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当溢流阀的远控口通油箱时,液压系统卸荷。
(√)2、轴向柱塞泵既可以制成定量泵,也可以制成变量量泵。
(√)3、双作用式叶片马达与相应的泵结构不完全相同。
(√)4、改变轴向柱塞泵斜盘倾斜的方向就能改变吸、压油的方向。
(√)5、活塞缸可实现执行元件的直线运动。
(√)6、液压缸的差动连接可提高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
(√)7、液压传动适宜于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采用。
(×)8、齿轮泵都是定量泵。
(√)9、液压缸差动连接时,能比其它连接方式产生更大的推力。
(×)10、作用于活塞上的推力越大,活塞运动速度越快。
(×)16、M型中位机能的换向阀可实现中位卸荷。
(√)17、背压阀的作用是使液压缸的回油腔具有一定的压力,保证运动部件工作平稳。
(√)18、当液控顺序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时,称为卸荷阀。
(√)20、容积调速比节流调速的效率低。
(×)21、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液压泵的公称压力。
(×)22、在齿轮泵中,为了消除困油现象,在泵的端盖上开卸荷槽。
(√)23、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入流量大于理论流量。
(√)24、液压缸差动连接时,液压缸产生的作用力比非差动连接时的作用力大。
(×)25、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与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成正比,与阀两端的压力差大小无关。
(×)26、定量泵与变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其转矩恒定不变。
(√)27、液压泵在公称压力下的流量就是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28、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常采用电液换向阀实现主油路换向。
(√)29、在节流调速回路中,大量油液由溢流阀溢流回油箱,是能量损失大、温升高、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30、简单地说,伯努利方程是指理想液体在同一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其部的动能、位能、压力能之和为一常数。
(√)31、双作用式叶片马达与相应的双作用式叶片泵结构完全相同。
介绍一种新型的液压系统用油箱

Ke wo d : h d a l p mp t t n; t n y rs y rui c u sai o a k; p at e d n li b n i g
U 刖 吾
1 传 统 大 型 液 压 泵 站 的结 构
传 统 的大 型液 压 泵站 一 般都 布置 成 旁置 式 ( 压 高
收 稿 日期 :0 2 0 — 5 2 1— 3 1
现 在 国外 大 型液 压 系统 液压 泵站 都 采用 紧凑 结 构 如 图 2所 示 , 油箱 的两端 都设 置 油泵 电机组 , 个 高压 每
泵 直接 从 油箱 吸 油 ( 油 泵 电机 组在 回油 区侧 , 若 吸油 管
作 者简 介 : 建 强 (97 )男 , 建 安 溪 人 , 柯 16 一 , 福 高级 工程 师 , 士 , 要 从 事 学 主
社 .0 7 20.
75
从试 验 分析 与 仿真 模拟 结果 中体 现 出 ,结 晶 器 电
液 压 气 动 与 密  ̄" 0 2 年 第 5 期 4/ 1 2
必须穿过隔板 )同时管路使用较少 : , ①没有总吸油管 : ②所有泵的压油管汇集到一个油路块上 , 然后由此油路 块 向系统 供油 ; 还有泵 站调压 块直 接 固定 在安 全 阀 回 ③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0 1 ( 0 2 0 — 0 5 0 10 — 8 3 2 1 )5 0 7 — 2
关 键 词 : 压 泵站 ; 箱 ; 弯 液 油 褶
中 图分 类号 : H1 7 T 3
An n r d ci n t a N e I to u to o w S re o d a lc e i s f Hy r u i Po r Uni u l we t F e Ta k n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与答案

综合练习一、填空1.蓄能器在液压系统中常用在以下几种情况:短时间内大量供油;吸收液压冲击和压力脉冲;维持系统压力。
2.齿轮泵结构上主要有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是泄漏;径向不平衡力;困油现象。
3.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 1 次,同一转速的情况下,改变它的偏心距可以改变其排量。
4.压力阀的共同特点是利用油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5.顺序阀是利用油路中压力的变化控制阀口启闭,以实现执行元件顺序动作的液压元件。
6.理想流体是指假想的无粘性、不可压缩的液体。
7.调速阀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而成。
8.当温度升高时,液压油的粘度降低,当压力升高时,液压油的粘度增大。
9.背压阀的作用是使液压缸回路中具有一定压力,保证运动部件工作平衡;说出至少能作为背压阀使用的三种阀节流阀、溢流阀、顺序阀。
(回答出三种即可)10.泵控马达容积调速的方式通常有定量泵和变量马达、变量泵和定量马达、变量泵和变量马达三种形式,其中变量泵和定量马达为恒扭矩调速。
11.液压缸中存在空气时,会使液压缸产生爬行或振动。
为此,液压缸上要设置排气装置。
12.压力控制阀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四种基本形式,其符号各是。
13.液压系统利用液体的_ 压力能来传递动力。
14.调速回路主要有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三种。
15.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一元件的工作状态突变引起油压急剧上升,在一瞬间突然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同时发生急剧的压力升降交替的阻尼波动过程称为液压冲击。
16.三位换向阀处于中间位置时,其油口P、A、B、T间的通路有各种不同的联结形式,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要求,将这种位置时的内部通路形式称为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17.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来判断。
(层流;紊流;雷诺数)18.由于流体具有(),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损失和()损失两部分组成。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5章-液压辅助元件

5.5 管 件 5.5.1 油管
1.油管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油管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见表5.2。
2.油管尺寸计算
5.5.2 管接头
图5.10 管接头 1—接头体;2—螺母;3—管套;4—扩口薄管;5—密封垫; 6—接管;7—钢管;8—卡套;9—橡胶软管
图5.11 快速管接头 1、7—弹簧;2、6—阀芯;3—钢球;4—外套;5—接头体
5.7 油 冷 却 器
5.7.1 水冷式冷却器
图5.17 蛇形管冷却器
图5.18 多管式冷却器 1—出水口;2—端盖;3—出油口;4—隔板; 5—进油口;6—端盖;7—进水口
图5.19 翅片管式冷却器
5.7.2 风冷式冷却器
5.7.3 油冷却器安装的场所
冷却器一般都安装在热发生体附近, 且液压油流经油冷却器时,压力不得大于 1MPa。有时必须用安全阀来保护,以使它 免于高压的冲击而造成损坏。一般将油冷 却器安装在如下一些场所。
(5)单独过滤系统,用一个液压泵 和一个过滤器组成一个独立于液压系 统之外的过滤回路。它与主系统互不 干扰,可以不断地清除系统中的杂质。 需要增加单独的液压泵,适用于大型 机械的液压系统。
5.3 蓄 能 器 5.3.1 蓄能器的功用
5.3.2 蓄能器的类型
1.活塞式蓄能器 2.气囊式蓄能器
图5.6 活塞式蓄能器 1—活塞;2—缸筒;3—气门
图5.7 气囊式蓄能器 1—充气阀;2—壳体;3—气囊;4—提升阀
5.3.3 蓄能器的使用和安装
蓄能器在液压回路中的安放位置随其 功用而不同:用于吸振的蓄能器,应尽可 能地安装在振源附近;用于补油保压时, 尽可能地接近相关的执行元件。
使用蓄能器须注意如下几点。
(1)充气式蓄能器中应使用化学性 质比较稳定的气体(一般为氮气), 允许工作压力视蓄能器结构形式而定。
(完整版)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三版_许福玲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解第一章1— 3:解:1136009.811133416p gh Pa ρ==⨯⨯=汞11334169009.810.51334164414.5129001.5A A p p gZ Pa ρ=-=-⨯⨯=-=1— 4:解:10009.810.54905a a p p ghp p p gh Paρρ=-∴=-==⨯⨯=真1— 5:解:h dg mg F x d mg F g h x -+=+=+22)(4)(4)(πρπρ1— 6:解:3224416100.85/600.02q v m s d ππ-⨯⨯==≈⨯⨯ 422220.850.02Re 1545232020.11100.850.20.007463.88229.817520.850.1791545.3215450.0229.81vdv h mp gh Pag l v h m p gh Pad g ζζζλλλαυζρλρ-⨯===<=⨯==⨯≈∆==⨯=⋅⋅=⨯⨯≈ ∆==⨯层流或或列油箱液面与泵进口出的伯努利方程,以管子中心为基础:ζλαραρh h h z m z v h z gv g p z g v g p w w a +====+++=++07.0022211222221211式中:则:2222125220.85108809.810.78809.810.00740.17929.81106042.988632.80.26106042.982244.53103798.450.1a v p p gz g h h g Pa MPaλζαρρ⎛⎫=+-++ ⎪⎝⎭⎛⎫⨯=+⨯⨯-⨯⨯++ ⎪⨯⎝⎭=-⨯=-==:1— 9:解:方法一:2222322212244300015286620.050.010.610.6158.28440.610.000078558.280.0028440.002835.70.01440.0028 1.40.05d F p Pa D d q c A m sq m v s d q m v s D ππππππππ⨯∆===⨯⨯⨯==⨯=⨯⨯=⨯⨯=⨯===⨯⨯===⨯由动量方程:设缸底对液体的作用力为f ,方向向左,取β=1,则:()()()212130009000.002835.7 1.43000 2.5234.3300086.42913.6F f q v v f F q v v Nρρ-=-=--=-⨯⨯-=-⨯=-= 则液体对缸底的作用力方向向右。
液压与气压传动题库选择题

选择题1.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
A.电动机 B.液压泵 C.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D.油箱2.换向阀属于。
A.动力元件 B.执行元件 C.控制元件 D.辅助元件3.可以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元件是。
A.电动机 B.液压泵 C.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D.液压阀4.液压传动的特点是。
A.可及其它方式联用,但不易自动化 B.不能实现过载保护及保压C. 速度、扭矩、功率均可作无级调节 D.传动准确、效率高5.油液特性的错误提法是。
A.在液压传动中,油液可近似看作不可压缩。
B.油液的粘度及温度变化有关,油温升高,粘度变大。
C.粘性是油液流动时,其内部产生摩擦力的性质。
D.液压传动中,压力的大小对油液的流动性影响不大,一般不予考虑。
6.油液的两个最主要的特性是〔〕和可压缩性。
A. 流动性B. 粘性C. 润滑性D. 可传递性7.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宜选用粘度等级-----的液压油8.流量连续性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而伯努力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A. 能量守恒定律B.动量定理C. 质量守恒定律D.其他9.活塞有效作用面积一定时,活塞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A.液压缸中油液的压力 B.负载阻力的大小C.进入液压缸的流量 D.液压泵的输出流量10.当液压系统中几个负载并联时,系统压力取决于克制负载的各个压力值中的。
A. 最小值B. 额定值C. 最大值D. 极限值11.水压机的大活塞上所受的力,是小活塞受力的50倍,那么小活塞对水的压力及通过水传给大活塞的压力比是。
A. 1∶50B. 50∶1C. 1∶1D. 25∶112.水压机大小活塞直径之比是10:1,如果大活塞上升2mm,那么小活塞被压下的距离是mm。
A. 100B. 50C. 10D. 20013.液压泵的理论流量〔〕实际流量。
A. 小于B. 大于等于C. 大于D. 小于等于14.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排量决定于〔〕。
A. 流量变化;B.压力变化;C. 转速变化;D.构造尺寸。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5章液压辅助元件

1 p2
1/ n
1 p1
1
/
n
(6.3)
当蓄能器用于保压时,气体压缩过程缓慢,与
外界热交换得以充分进行,可认为是等温变化过程
这时取n=1;而当蓄能器作辅助或应急动力源时,释
放液体的时间短,热交换不充分,这时可视为绝热
过程,取n=1.4。
2. 作吸收冲击用时的容量计算
当蓄能器用于吸收冲击时,一般按经验公式计算缓冲 最大冲击力时所需要的蓄能器最小容量,即
1 .冷却器
多管式冷却器
蛇形管冷却器
不论哪一类 的冷却器,都应安 装在压力很低或 压力为零的管路 上,这样可防止冷 却器承受高压且 冷却效果也较好.
2 .加热器
液压系统的加热一般采用电加热器,它用法兰盘水 平安装在油箱侧壁上,发热部分全部浸在油液内。
油箱 电加热器
加热器的安装
5.4 管 件
V1 — 皮囊被压缩后相应于 p1 时的气体体积
p2 — 系统最低工作压力,即蓄能器向系统供油结束时的压力
V2 — 气体膨胀后相应于 p2 时的气体体积
体积差 V V2 V1 为供给系统油液的有效体积,将 它代入式(6.1),使可求得蓄能器容量 V0 ,即
1
1
1
1
V0
P2 P0
n V2
P2 P0
V mq p
(5.5)
式中: V — 油箱的有效容量
q p — 液压泵的流量
m — 经验系数,低压系统:m=2~4,中压系统: m =5~7,中高压或高压系统:m =6~12
对功率较大且连续工作的液压系统,必要时还要进行 热平衡计算,以此确定油箱容量。
油箱设计注意事项:
(1) 泵的吸油管与系统回油管之间的距离应尽可 能远些,管口都应插于最低液面以下,但离油箱底要 大于管径的2-3倍,以免吸空和飞溅起泡。吸油管端 部所安装的滤油器,离箱壁要有3倍管径的距离,以 便四面进油。回油管口应截成45斜角,以增大回截 面,并使斜面对着箱壁,以利散热和沉淀杂质。(2) 在油箱中设置隔板,以便将吸、回油隔开,迫使油液 循环流动,利于散热和沉淀。
第5章《液压与气压传动》ppt课件

(2)风冷式冷却器
行走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可以用风冷式冷却器。冷却方 式可采用风扇强制吹风冷却,也可采用自然风冷却。如下图所 示为翅片式风冷却器
2.加热器
液压系统中油液温度过低时可使用加热器,一般采用结构 简单,能按需要自动调节最高、最低温度的电加热器,如左图 所示。冷却器和加热器的图形符号如右图所示。
5.4 蓄能器
5.4.1 蓄能器的类型、特点和用途
5.4.2 蓄能器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5.4.3 蓄能器的安装与使用注意事项
① 在安装蓄能器时,应将油口朝下垂直安装; ② 装在管路上的蓄能器必须用支板或支架固定; ③ 用于吸收冲击压力和脉动压力的蓄能器应尽可能安装在 靠近振源处; ④ 蓄能器是压力容器,搬运和拆装时应先排除内部的气体, 并注意安全; ⑤ 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供充气和检修时使用。 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防止液压泵停止时蓄能器 内压力油倒流。
过滤精度选择时一般要求: ① 应使杂质颗粒尺寸小于液压元件运动表面间隙或油膜厚 度,以免杂质颗粒使运动件卡住或使零件急剧磨损; ② 应使杂质颗粒尺寸小于系统中节流孔或缝隙的最小间隙, 以免造成堵塞; ③ 液压系统压力越高,要求液压元件的滑动间隙越小,因 此系统压力越高,要求的过滤精度也越高。一般液压系统(除 伺服系统外)过滤精度与压力关系见表5-3所示。
计算出油管内径后,应按标准管径尺寸相近的油管进行圆整。 油管的壁厚可按下式计算:
5.1.2 管接头
5.2 过滤器
5.2.1 过滤器的过滤精度
过滤精度是指油液通过过滤器时,能够穿过滤芯的球形污 染物的最大直径(即过滤介质的最大孔口尺寸)。以其外观直 径d的公称尺寸(μm)表示,粒度越小,精度越高。一般精度 分为四个等级:粗(d≥100 μm),普通(10≤d<100 μm),精 (5≤d<10 μm),特精(1≤d<5 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设备机体空腔作 油箱,散热性不好,维修不方便。 分离式结构 布置灵活,维修保养 方便。通常用2.5~5mm 钢板焊接 而成。
油箱的设计 油箱容积V 的确定 设计注意事项:
V=αq,α——经验系数, 低压系统( 2~4 ),中压系统( 5~7 ),高压系统( 6~12 )
1.油箱容积主要根据热平衡来确定。为 5.吸油管与回油管要用隔板分开,增 使系统回油不致溢出油箱,油面高度不超 加油液循环的距离,使油液有足够 过油箱高度的0.8 倍。 的时间分离气泡,沉淀杂质。隔板 高度一般取油面高度的3/4。吸油 2.油箱中应设吸油过滤器,为方便清洗过 管距油箱底面距离H≥2D,距箱壁 滤器,油箱结构要考虑拆卸方便。 不小于3D。回油管应插入油面以 3.油箱底部应做成适当斜度,并设置放油 下,为防止回油带入空气,回油管 塞。油箱箱盖上应安装空气滤清器,其通 距箱底h≥2d,且排油口切成45° 气流量不小与泵流量的1.5倍。大油箱还 以增大通流面积。泄油管则应在油 应在侧面设计清洗窗口。 面以上。 4.油箱侧壁要安装油位指示计,以 指示 最高、最低油位。新油箱要做防锈、防凝 6.大、中型油箱应设起吊钩或起吊孔 。 水处理。
第三节 主讲老师:臧红彬
第三节 油箱
油箱的功用
1
2
3
油箱的结构
油箱的设计
液压油箱实物图
油箱的功用
在油液中的空气; 4.沉淀油液中的污物; 5、对中小型液压系统,泵装置及一 些液压元件还安装在油箱顶板上。
油箱的结构
总体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