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绝句》学习资料
杜甫《绝句》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

杜甫《绝句》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广泛流传,深受后人喜爱。
其中,《绝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杜甫的生平背景、诗歌主题、艺术特点以及诗句赏析等方面,对《绝句》进行讲解和赏析。
杜甫的生平背景杜甫生于唐代贞元四年(712年),逝世于唐代开元二十五年(757年)。
他是一个充满激情和使命感的作家,经历了盛世的兴衰,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他饱受贫困之苦,多次辗转于各地,时常在逃亡中写下他的诗歌,抒发着内心的哀愁和对社会的忧患。
《绝句》的主题《绝句》是杜甫的一首短诗,字数有限,但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却非常丰富。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人民痛苦的忧虑之情。
通过对社会和个体命运的思考,杜甫试图唤起人们对苦难和困境的关注,进而引起人们的反思和改变。
艺术特点1. 凝练的语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字字数相等,使整首诗达到了形式上的对称美。
2. 抒发真情:杜甫以真实的感情表达诗中的主题,借助短小而深刻的语句,传递出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深忧虑。
3. 借景抒发:杜甫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体现他内心的情感。
《绝句》中,他以连绵的山峦和辽阔的河水,表现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和无常。
诗句赏析1. "登高壮观天地间"——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登高远望的场景,展现了他对世界的壮丽景色的震撼。
这句诗字体雄浑有力,通过"登高"二字,体现了作者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2. "心随材亦复然"——这句诗中的"心随材"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心灵的困扰。
"亦复然"则暗示了无奈和痛苦的现实。
3. "日落馀辉起烟波"——这句诗通过对夕阳余晖和起伏的烟波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社会动荡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
作者通过这种对景物的感受,引起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绝句》 古诗

《绝句》古诗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元】不花帖木儿玉楼珠箔晚天凉,秋色依稀满建章。
金井梧桐霜叶尽,自随流水出宫墙。
绝句——【元】郭翼山根秋水落,江树与船清。
遮莫归来晚,东头月未生。
绝句——【元】倪瓒醉唤吴姬舞蹋筵,风阑花阵亦回旋。
愁生细雨寒烟外,诗在青蘋白鸟边。
绝句——【元】张君有八千里路到杭郡,城郭人民几变迁。
惟有吴山青不改,令威何日是归年?二山环合一水,中有老木参天。
不著幽人草阁,谁收无限云烟。
绝句——【元】张雨白足过桥三峡雪,苍头吹笛满林风。
狂花也有凌霄意,飞上松颠烂熳红。
绝句——【元】无名僧百丈岩头挂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
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骷髅就此埋。
绝句——【元】项平父日长沙岸立,看云只念家。
如何永州梦,偏爱在长沙?绝句——【明】李梦阳将军铁骑战金微,八月长安尽捣衣。
砧声欲落三更月,翡翠楼头雁却飞。
绝句——【元】赵孟頫轻轻踏破白云堆,半为寻僧半探梅。
僧不逢兮梅未放,野猿笑我却空回。
溪童出门望,鸥鹭满空下。
江水淡无情,尽是忘机者。
绝句——【元】刘涣白玉搔头金步摇,春衫红胜海棠娇。
只因记得当年事,重到桃花第四桥。
绝句——【元】刘涣鬓薄云松绿雾凉,春风额点麝脐黄。
背人扑得双胡蝶,满扇蔷薇露水香。
绝句——【元】谢应芳屈原沈江死,扬雄投阁生。
一时生死计,千古是非名。
绝句——【元】释英正月梅花落,二月桃花红。
荣枯元有数,不必怨东风。
绝句——【元】存诚别后多游沧海东,忽携诗卷到山中。
立谈数语飘然去,满径松花落午风。
开渠筑岸护低田,坐听邻翁说去年。
卖却犁锄买渔网,儿童荡桨到床前。
绝句——【元】三茅吴真人深深门巷老翁家,自洗铜瓶浸杏花。
唤起承平当日梦,令人转忆旧京华。
绝句——【唐】无名氏传闻天子访沈沦,万里怀书西入秦。
早知不用无媒客,恨别江南杨柳春。
绝句——【唐】无名氏钓罢孤舟系苇梢,酒开新瓮鲊开包。
自从江浙为渔父,二十馀年手不叉。
绝句——【唐】无名氏绿杨阴转画桥斜,舟有笙歌岸有花。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杜甫《绝句》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绝句》原文、译文、赏析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
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
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
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
[注释]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窗含:就是从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
含:包含。
西岭:指岷山。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
泛指現在江苏、浙江一帶。
万里:指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译诗]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 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窗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来自江苏的万里航船。
[赏析]杜甫诗作沉郁顿挫久为人所称颂,而其诗圣创作的艺术手法的多样对诗歌意境的开拓等方面更是为后者所重,诗学杜甫的难计其数,“诗圣”的影响至今不息。
杜甫的诗作,除真写关切人世社会的遭遇、变动外,还有不少是通过写景以达情景相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的,现在要赏析的这首《绝句》正属此例。
杜甫平生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但由于当朝李林甫等权奸的当道,再加上房官一事,使他的仕途寸步难行,从此永远离开了长安,离开了宫廷,历经飘泊,他始终关心着民生,关切朝廷,但却也长久地受着被投闲置散而愁闷满怀的煎熬。
乾元二年杜甫到成都翌年建草堂,使飘泊的生活有所安定。
志南《绝句》古诗

志南《绝句》古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绝句》是唐代诗人志南的一首名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
该诗以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志南,字明远,唐朝诗人。
他是晚唐五代时期著名的女性诗人之一,被誉为“绝句之祖”。
《绝句》是志南所作的一首短诗,文辞简练,意境深远,直击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绝句》全诗如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这四行诗中,志南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人生中相见与别离,爱情的微妙之感。
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描绘了人们相聚时的难舍难分之情。
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情侣,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这句话简洁明了,却能触动人心。
接着诗中进入了对于春天的描述:“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句话描绘了春风吹过的景象,花瓣纷飞,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但也是一个充满离别和终结的季节。
人们在享受生命的盛放的也要面对生命的枯萎和凋零。
接下来的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是深情地描绘了人生中别离和悲伤的瞬间。
春蚕到了生命的终点,蜡炬烧尽,泪水干涸,寓意着一切终将结束。
生命的终结,爱情的离别,都是无法抗拒的命运。
志南用简练的文字,展现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的真实。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中的苦与乐,别与离。
这种对于生命和时光的思考,让人深感唏嘘和感叹。
《绝句》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情感上都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表达力,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在衡量一首诗的价值时,除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节奏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其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绝句》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它不仅在文字上展现了深刻的意境,还在情感上引起了读者内心的共鸣。
这是一首具有永恒意义的诗,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志南的《绝句》以其简洁、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人生的无奈和离别之痛。
通过四行短诗,他描绘了人生冷暖、爱恨情仇,表现出了一种对于命运的感慨和对于时光的深思。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赏明人王嗣爽在其《杜》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旎之感。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风·七月》“春日迟迟”。
《绝句》古诗二首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意象运用
两首诗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第一首诗中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第二首 诗中的“寒天”、“霜日”、“江流”、“人烟”、“草舍”等,这些意象不仅营造出了生动的画面 感,也传达出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受。
03
主题思想
表达情感
思乡之情
第一首《绝句》中,诗人通过描写家 乡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作品地位与影响
文学地位
这首诗是杜甫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具有高度的 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社会影响
这首诗描绘了安史之乱后的社会景象和人民疾苦,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 生活的深刻关注和思考。它对于后人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02
诗句解析
喜悦之情
第一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春天景 象的描述,表达出了对春天的喜 爱和欣喜之情。
孤寂之情
第二首诗中,诗人通过对秋天景 象的描述,表达出了对孤独和寂 寞的感受,让人感受到他的内心 世界的孤寂之情。
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
第一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春日之景和冬日之景,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温暖气息;第二首诗中, 诗人则通过对比秋日之景和春日之景,凸显出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
和谐。
弘扬正气
诗歌中所表达的积极向上、崇尚 真理等思想观念,能够弘扬社会 正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
推动发展
诗歌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能 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
开展。
05
比较分析
与其他同类作品的比较
主题内容
《绝句》二首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与中国古 代山水田园诗类似,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李白的《静夜思》等,都是通过对自然 景色的描绘,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但《 绝句》更注重对自然细节的捕捉和描绘,将 自然景色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
二年级古诗:《绝句》知识点

二年级古诗:《绝句》知识点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二年级的古诗——《绝句》。
《绝句》这首诗一般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首。
咱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怎么样,读起来是不是很顺口呀?先来说说诗中的生字词。
“鹂”这个字,左边是个“丽”,右边是个“鸟”,表示黄鹂这种鸟。
“鹭”字呢,上面是个“路”,下面是个“鸟”,白鹭也是一种很漂亮的鸟哟。
还有“岭”字,山字旁,说明和山有关,指的是高大的山脉。
接下来咱们看看诗句的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说的是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鸣叫。
这里的“鸣”字用得特别好,让咱们好像都能听到黄鹂鸟清脆的叫声了呢。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洁白的鹭鸟向着湛蓝的天空飞去。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是不是很美呀?“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坐在窗前,可以看到西岭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
“含”字用得很巧妙,好像窗户把雪山框在了里面,就像一幅画一样。
“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口停泊着从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再说说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诗人通过描写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些生动的景象,给咱们展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
而且呀,前两句是动态的描写,黄鹂在叫,白鹭在飞;后两句是静态的描写,窗户里含着的雪,门口停着的船。
这样动静结合,让整首诗更加有趣了。
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心情是很愉快的。
他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那咱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要怎么才能记住呢?可以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还可以试着画一画,把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山、船只都画出来,这样能帮助咱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还有哦,小朋友们可以在生活中多观察观察周围的景色,说不定也能像杜甫一样写出很美的诗句来呢。
关于这首诗的考题呀,可能会让咱们解释某个字词的意思,或者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还有可能让咱们体会诗人的情感。
杜甫《绝句》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

杜甫《绝句》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杜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广为流传,具有深刻的哲理和艺术价值。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绝句》是其中一首非常著名的古诗,它通过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传达出了深刻的情感和意义,这也是小学生必学的古诗之一。
一、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涉及广泛,包括政治、哲学、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的文学风格深受后人的推崇和喜爱,在现代汉语文学中仍然广受欢迎。
二、《绝句》的理解和赏析1. 题目来源《绝句》这首诗的题目来源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滁州西涧》,其中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句子,杜甫在此基础上创作了《绝句》。
2. 诗歌分析杜甫的《绝句》是一首四行的诗歌,主要通过对凋零和消逝的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在这首诗中,杜甫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句表面上是对一幅美丽的景象的描绘,但在其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哲理和情感。
在第一句中,“黄鹂鸣翠柳”是对春天的描绘,但表现出的是生命力的旺盛与美好。
而“白鹭上青天”则是对大自然的歌颂,表现出自由的飞翔和美妙的舞姿。
第二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则是在描述北方的美景和一种雪的洁白之美。
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则表现了一种远行和远航的决心和勇气。
这些景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杜甫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
3.古诗的含义杜甫的《绝句》深刻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思考。
在写作过程中,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间接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
他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自由和追求美好,只有在努力追寻和坚定信念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体验和感悟人生的真谛。
最后,作为小学生,学习杜甫的《绝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启迪他们的思想,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绝句》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1个生字,了解“迟日”“泥融”的意思。
能力: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进行朗读。
思品:通过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春天美丽。
教学重点:了解诗的意思,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进行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
查阅资料:有关春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学生字“绝”。
1、同学们,喜欢背诗吗?谁来把你喜欢的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2、老师也带来了一首我喜欢的诗,名字叫绝句,
“绝”是我们这首诗里的生字,看卡片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写时候注意什么?看老师书写,自己写一个,展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写完课题《绝句》齐读。
二、初读《绝句》,读通读顺,感知诗的内容
1、轻声读两遍《绝句》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词语在古诗中读法的不同。
(1)鸳鸯的读音:中有一种水鸟的名字特别好听,叫什么?(出示:鸳鸯)指读,这里要读轻声。
(2)押韵:把鸳鸯放到诗句中,鸯应该怎样读?听老师读—齐读。
你们看,这个词怎么读?出示“燕子”,在古诗里应该怎样读?你读—齐读。
3、大家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注意这两种鸟在古诗文中的读法。
4、谁想第一个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听他读得是否正确呢?
5.再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美丽)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细细品味这美丽的春光吧。
三、细读《绝句》,明诗意,悟诗情,指导朗读和背诵
1、理解“迟日”
(1)指读前两句。
(生读,师板书:迟日)
问:(板日)指什么?(太阳)我在“日”的前面加个“迟”,读(迟日)什么样的太阳才被称为迟日呢?你们猜一猜。
(2)实际上这个“迟.”是延迟、延长的意思。
万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齐读前两句。
谁来说发生了怎样变化?(生说)(1)说第一句诗的意思:春日江山变得都美丽了。
(2)江山怎么变得美丽了?现在正值春天,你发现身边有什么变化吗?
(3)(边放图片边说)这破土而出的新芽,这缓缓流动的小溪、这婀娜多姿的倩影。
面对这春天的江山你们想说什么呀?(真美啊!)出示:迟日
江山丽。
试着把这份美丽读出来!你读——我也把我心中的美读出来好
吗?——自己试试——展示读——齐读。
是什么让江山变得如此美丽?(迟日)
3、学习第二句诗。
万物还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让花草飘来阵阵清香?(春风)。
闭上眼睛都闻一闻这花草的清香!满山遍野的油菜花开了,在绿波中闪着金光。
洁白无暇的杏花闹上枝头,一阵春风吹过,幽幽暗香扑鼻而来,让我们深深的吸一口这淡淡的清香,轻轻睁开眼睛,在这满屋的花香中读出这句话吧!齐读—评读——齐读。
(3)展示读。
师:喜欢这姹紫嫣红的春天吗?那么就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①男女生对读②师生对读
③师生齐读。
4、学习三、四句
(1)迟日又给万物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自由读后两句。
(指读,生说)
(2)泥融飞燕子。
“泥融”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就是冬天的泥土冻得硬梆梆的,春天,气候变暖了,泥土变得松软了。
泥融和飞燕子有什么关系呢?燕子飞舞是在做什么呢?(衔泥筑巢)谁见过燕子衔泥筑巢呀?(生讲自己的经历)
你们看看这些燕子为了建筑自己温暖的家多么忙碌,不辞辛劳。
对于这样的燕子你想说什么?(生说)
(3)沙暖睡鸳鸯。
鸳鸯睡在暖沙上什么感觉?(生说:舒服)快看看书上的插图,一对鸳鸯睡在暖沙上,你觉得它们睡得怎么样?
(4)指导朗读。
多么惬意的画面啊!这纷飞的燕子,熟睡的鸳鸯,一个繁忙,一个安静。
这一动一静,怎么读呢?(自己试试——你读——齐读)
5、回归全诗。
(1)春天就是这画一样的美景、诗一般的语言,谁愿意把你心中的春天和大家分享。
(2)是啊!这是山清水秀、这还是鸟语花香的春日,(齐读)这更是自然和谐、生机盎然的春日(齐读)这么美的一首诗,是谁写的呀?写的是哪呢?这就是杜甫曾经生活的草堂周围的景物。
茅屋深隐,绿草茵茵,真是春不醉人人自醉,让我们再一次赞美它吧!
6、总结全诗,背诵。
1、完整地把这首诗读一遍,边读边想,这首诗都描写了春天哪些景物呢?圈下来,订正。
真是有山有水,有花有鸟。
(板书:山水、花鸟)而这一切都是谁给带来的?(迟日)
2、多美的诗啊!你们会背吗?我来考考你们,指名填空。
迟日(),春风()。
泥融(),沙暖()。
3、自己把手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四、欣赏。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杜甫绝句二首当中的第一首,让我们再来欣赏第二首吧。
杜甫还写过绝句四首,其中第三首最为著名,家喻户晓。
让我们也来欣赏欣赏吧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板书设计:
绝句
山、水
迟日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