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
赖慧兰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公开课

赖慧兰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精品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探索精神。
1.2 教学内容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讨论小兴安岭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阅读与理解。
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的分析。
2.2 教学难点学生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学生对小兴安岭保护和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小兴安岭为例,进行深入研究。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小兴安岭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设计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小兴安岭的背景信息。
2. 阅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4. 讨论小兴安岭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4.2 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 分组进行课文讨论,分享对小兴安岭的理解和感受。
3. 小组展示研究成果,介绍小兴安岭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4.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小兴安岭的保护问题。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估学生对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对小兴安岭保护和发展问题的思考深度。
5.2 教学反馈在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与学生保持沟通,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学习指导。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公开课精品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公开课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四章《东北的脊梁——小兴安岭》第一节《美丽的小兴安岭》。
详细内容包括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对我国自然地理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
3. 通过对小兴安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学重点:小兴安岭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东北的这片神秘土地。
2. 新课导入:讲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
(1)展示地图,指出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其在我国东北的重要性。
(2)介绍小兴安岭的自然资源,如森林、矿产、动植物等,分析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分析小兴安岭的生态环境,讲解保护措施,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小兴安岭的实地考察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小兴安岭的地理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图,并标注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措施。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小兴安岭2. 内容:(1)地理位置(2)自然资源(3)生态环境(4)保护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2)分析小兴安岭在东北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谈谈你对小兴安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看法。
2. 答案:(1)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拥有丰富的森林、矿产、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美,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2)小兴安岭在东北地理环境中具有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功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0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课件.ppt

我会写
yán
严严实实 严
结构:独体 音序:Y 部首:一 组词:严格 严厉 造句: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书写指导:“亚”要扁, 下边撇在下横左边起笔。
我会写
shí
实 严严实实
结构:上下 音序:S 部首:衣 组词:虚实 实实在在 造句:大雪把公路盖得严严实实。
书写指导:下边的“头”横 和撇要长,左上角两点稍小, 右下角的点要大,有力一些。
sù(宿舍)
宿 xiǔ(一宿)
xiù(星宿)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两星位宿. 老(同xiù学)一的宿问. (题x。iǔ)没睡,整晚都在宿. (sù)舍里讨论
形近字
刮(刮风) 乱(乱摆)
坛(花坛) 运(运动)
软(软绵绵) 欠(亏欠)
花坛 软绵绵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葱葱茏茏:形容树木茂盛而葱郁,也指草木青翠茂盛。 造句:经过这几年的保护,山上又呈现出葱葱茏茏的 景象。 严严实实:紧密,没有缝隙。 造句:北风一个劲儿地吹,人们只好把自己裹得严严 实实的。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繁多。 造句: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
在我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那里连绵百 里全是森林,美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跟随 作者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看看吧。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20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兴、 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雾:乳白色。 太阳:“像利剑”,写出了太阳金光四射,驱 散浓雾,照射到地上的情景。 野花:“各种各样”、各种颜色,像个大花坛,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夏天草地的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

(3)白磷存放在水中,钠存放于石蜡或煤油中。 (4)浓H2SO4、浓HCl、浓HNO3、固体NaOH、
Ca(OH)2需密封保存。
3、物质的加热
(一)酒精灯的使用 ①检查酒精灯内酒精量是否在灯容积的1/4
管底)防止冷凝水回流; ⑤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能对
自己或旁人,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⑥加热完毕,冷却后再用水冲洗 ⑦排水法集气结束时,要先撤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内的水回流。
4、仪器的连接及气密性检查
连接顺序: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拆卸相反)。
气密性检查: 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手捂容器外
(5)可用于蒸发的仪器是__1__、__7___.
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
精确量:用量筒--液体室温;先倒后滴;
读数
时两平—①放平②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注意: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2、药品的存放
(1)固体——广口瓶;液体——细口瓶;气体— —集气瓶,密度大于空气正放,密度小于空气倒 放。取时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用后立即盖好 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最后பைடு நூலகம்都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6、液体的过滤
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①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②漏斗内 液面比滤纸边缘低。
三靠:①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处;②倾倒 液体时,烧杯口靠玻璃棒;③漏斗下端管口 紧靠烧杯内壁。
7、蒸发
蒸发时应注意,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 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
2美丽的小兴安岭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字词乐园
词语利用 夏日里,( 苍翠)树木,将大山封得
( 严严实实),泉水( )淙地淙流着, 发出悦耳声响,这是大山在唱歌吧!
第13页
字词乐园
词语积累
AABB式词语
葱葱郁茏 严严实实 快高兴乐 密密麻麻
密密层层 星星点点
第14页
字词乐园
近义词 观赏--- 观赏 融化--- 消融 葱葱郁茏--- 郁郁葱葱
第31页
课堂演练
1.照样子写词语。
又肥又厚脚掌 又( 香 )又( 甜 又( 肥 )又( 大
)( )(
苹果) 衣服)
2.读下面句子,观赏画线词语。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 浸在乳白色浓雾里。
“浸”字用真妙,它让我感受
到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画,画面有一个朦胧美,非常生动。
第32页
课堂演练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景物? 抓住了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物特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1
读第1自然段,小兴安岭树给 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数量多 种类多 面积大
我国东北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红松、白 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海 洋。
比喻
第19页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2 春天,树木抽出了新枝条,长出了
嫩绿叶子。 写出了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样子,
非常贴切。
第20页
重难点解析
第3页
字词乐园
会写字
nǎo dài yán shí
脑袋严实
dǎnɡ shì xiàn tán
挡 视 线坛
第4页
字词乐园
会写字
xiǎn cái ruǎn
显材软
ɡuā kù
刮库
第5页
23《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公开课

这里地势高峻,山峰连绵,森林茂密,气候 凉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独特,拥有多种生态系 统类型,如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 ,为众多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地。
当地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传承
小兴安岭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 彩,包括满族、朝鲜族、鄂伦春
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这里的历史文化厚重,拥有众多 古代遗址、历史建筑和文物,如
结语
总结全文,强调小兴安岭的美丽和作者对它 的热爱。
关键语句解读及写作特点分析
关键语句解读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句话通过“抽出” 和“长出”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这句话运用叠词和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夏天树木茂盛、森林密闭 的特点。
语言生动
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 象的比喻手法,将小兴安 岭的美丽景色呈现给读者 。
情感真挚
通过对小兴安岭四季景色 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 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情感 真挚动人。
03
景物描写技巧探讨
观察顺序和描写角度选择
观察顺序
由远及近、由上至下、由整体到 局部,遵循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顺 序,使描写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
06
互动环节与课堂延伸
学生朗读或表演课文内容片段
学生自愿报名,选择喜欢的课文内容 片段进行朗读或表演。
表演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适当加入 自己的创意和想象,让表演更加生动 有趣。
朗读时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 和重音等朗读技巧。
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发展小兴安岭旅游资源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 行讨论,如生态保护、旅游开发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_________《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这篇文章围绕这“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
课文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与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1.课件2.师生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____________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生字新词,能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导入: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出示课件,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美丽风光)2.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3.揭示课题: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小兴安岭的。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浸在抽出欣赏苍翠宝库葱葱茏茏严严实实三、细读课文,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读后汇报交流。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自由练习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理解“景色诱人”、“巨大的宝库"等词语的意思。
3.齐读。
五、布置作业将课文有感情朗读或背诵给父母听。
教学设计《母鸡》___ 修文县第二试验小学李和清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邻家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的体现,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小兴安岭四季的特点和丰富的物产,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朗读等方法,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了解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变化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感受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美丽和富饶,理解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发兴趣,展示图片①直观呈现,感知美景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小兴安岭四季变换的美景。
随着图片的切换,教师适时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②提问引导,谈论印象展示结束后,教师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们对小兴安岭有什么印象?觉得它美在哪里?"引导学生结合所见所感,畅谈对小兴安岭的初步印象。
(2)揭示课题,激发期待①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描写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小兴安岭。
请大家跟我一起写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同时强调生字“兴"的写法。
②初步感知,明确任务课题揭示后,教师提问:“课文会描写小兴安岭哪些美丽的景色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一找吧!”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即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计用时:10分钟)(1)学生自主朗读,感知文意①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
②学生朗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第一印象,以及在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系列训练 当堂达标
1、这么美丽的小兴安岭,我们应该怎样去爱护它,让它永远生活在我们的世界中呢? 2、小兴安岭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物和特产,你们喜欢小兴安岭吗?,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一段,来读一读,等一下我们来个朗读比赛。
5
(看、听、讲、想、做+动静转换)
六、回扣目标 总结反思
检测
内容提要(教师导学)
时间
关键项&方法&策略(学生探究)
评价与反思2
前测:
一、情景导入 目标定向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搭上了列车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哪里啊?(生回答)
2、看视频,欣赏小兴安岭:现在老师就让你们目睹一下真正的小兴安岭吧!
5
(看、听、讲、想+静)
二、学案引领 自主学习
四季的?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小兴安岭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巨大的宝库。我们要去爱护它,保护它。
5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模仿这种写作方法,来写一下自己家乡的景物特点。
板书设计
下节课
自主学习卡
说明&注释&总评(复案、补案)
【注释】1.反思与评价1针对“内容提要”;2.反思与评价2针对“关键项&方法&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与操作要点,重点难点考点强化次数,要素组合,交流、讨论发表意见,检测提问、教师巡视指导等);3.说明&注释&总评是指授课人对备课内容的注解或听课人的评价;4.自主学习卡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如必做项目,选做项目等。
(4、)在这个季节中还有让你心动的地方吗?
10
(看、听、讲、想、做+动静转换)
(封、挡、遮)
四、启发引导 精讲点拨
(1)同学们你们看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春夏两个季节,你们能总结下学习方法吗?
(2)方法:
A 都是先写树木的变化
B 再写小兴安岭的其他景物
C 每一段都用上了很多的动词
5
(看、听、讲、想+静)
上饶县第三小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
主备人:章静宇审核人:审批人:授课人: 班级:六学案编号:
课题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中小板卡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平台互动
课时形态
标准课时
课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2017年10月24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体会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启发法、品读重点词句、合作探究法、情感熏陶法
2、出示小兴安岭四季图,让学生分辨出春、夏、秋、冬(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一个季节?
10
(时间顺序)
中测:
三、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1.小组合作学习小兴安岭的四季。
(一)学习小兴安岭夏天
(2、)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语你觉得写得好呢,为什么?
(3、)指导朗读:树木竟然把蓝天封起来?多厉害啊!谁愿意愿意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