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零件设计

合集下载

第6章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4)-成型零件设计

第6章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4)-成型零件设计

一、分型面的形式

二、分型面的选择 选择分型面的原则是: 1、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当初步确定塑件的分型方向后,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 轮廓处,即通过该方向上塑件的截面积最大,否则塑件无法从 型腔中脱出。 2、应尽量减少塑件(型腔)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注塑机都规定其相应模具所允许的最大成型面积以及额定锁 模力,注射成型过程中,当塑件(包括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 的投影面积超过允许的最大成型面积时,将会出现涨模溢料现 象,这时注射成型所需的合模力也会超过额定锁模力。因此, 选择分型面时,应考虑对成型面积的影响。(教材P67图4-34)
6、3、2 结构设计 成型零件主要包括型腔、型芯、镶拼件、各种成型杆与成 型环。
塑件生产对成型零件的要求: 足够的强度、刚度、硬度(HRC30以上)、耐磨性; 足够的精度和适当的表面粗糙度(一般Ra<0.4μm);
一定的耐热疲劳性和耐腐蚀性,生产腐蚀性塑料还要特 别防护(选耐蚀材料或电镀硬铬)。
7、无损塑件外观 图示塑件,底部带有环形支撑面,若分型面 按图(a)中方案设计,会在环形支撑面处留下毛 边痕迹。如果改为图(b)中方案、毛边产生在塑 件端面,去除后对塑件外观无损。
8、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一般注塑模的侧向抽芯,都是借助模具打开时的开模运 动。通过模具的抽芯机构进行抽芯,在有限的开模行程内, 完成的抽芯距离有限制。因此,对于带有互相垂直的两个 方向都有孔或凹槽的塑件,应避免长距离抽芯。
2、镶拼型芯结构 为便于加工,形状复杂的型芯可采用镶拼组合式结构, 如图所示。
采用组合式行行行可大大改善加工和热处理的工艺性。 但设计和制造这类型芯时,必须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应 保证型芯和小型芯镶块的强度、防止热处理变形,应避 免尖角与薄壁。

塑料零件设计实例

塑料零件设计实例
*一般在设计塑料件时,尽可能的均一肉厚.以材料为ABS为例,生产大面板时为了 强度及好跑料容易射出成型,其主要面厚度大都设计为2.5mm~3.0mm.小面 板如HDD DummyBezel其主要面厚度大都设计为1.8mm~2.5mm.在周围长 出一周边墙时肉厚最好小于基础面.3.0mm的基面大约可用2.2~2.5mm的壁 厚.若基面与周围壁厚同为3.0mm但内R角为0.5外R角微3.5因为其肉厚都 相同则缩水现象也不至于发生.不幸若有外观要求,其R角要求小于2mm,则 产生缩水现象非长高.也可沿着壁内做一圈小槽沟来降低肉厚防止缩水.
Mechanical Plastic Design Guide Line
一般在设计塑料件时,尽可能的均一肉厚.即使要改变厚度也要缓和进方 式,避免急速,忽然的变化,会在另一边的平面造成应阴影.
Mechanical Plastic Design Guide Line
*一般在设计塑料件时,尽可能的均一肉厚.在平面上多出的厚度会在凸出物的背面 造成缩水的凹陷.为避免此情形可将凸出物视设计功能改成肋状(Rib),其Rib 宽度也勿大于肉厚的1/2.
Mechanical Plastic Design Guide Line
*一般在面板上都会有一些指示灯(LED Lens),运用导光柱(Lens)将机壳内Control board上LED的光引导至面板使操作者可清楚使用状况.建议--在设计时將 Lens凸出面板0.2~0.5mm.一則:若设计时是将Lens与面板平齐,由于组装的 公差,有可能有些Lens会凹陷不在与面板同一平面上而影响外观.若设计为 些许的凸出时,即使有组装的公差也较不会造成内凹现象. 二則:Lens些许的凸出时即使在侧面也较容易看到亮灯的情形.
Mechanical Plastic Design Guide Line

《塑料模具》成型零件图(28页)

《塑料模具》成型零件图(28页)

中间加一块支 撑厚板厚为原
厚的
1/2.7 1/3.4
按跨度比1∶1、2∶1 加支撑厚,板厚为原
厚的
1/4.3 1/6.8
表3-5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矩形板C值表
a/l
0.3 0.4 0.5 0.6 0.7 0.8
l/a
2.33 2.5
2 1.66 1.43 1.25
C
0.930 0.570 0.330 0.188 0.117 0.073
图3-4-10模具径向尺寸与制件径向尺寸的关系
图3-4-11型腔径向尺寸与制件径向尺寸公差带
图3-4-12型芯径向尺寸与制件径向尺寸公差带
图3-4-13型腔深度尺寸与制件高度尺寸公差带
图3-4-14型芯修高图
图3-4-15型芯高度尺寸与制件孔深度尺寸公差带
图3-4-16型腔内中心距与制件对应中心距关系
图3-4-17型芯或成型孔中心距尺寸与制件尺寸公差带
图3-4-18圆形型腔受力图
图3-4-19组合式圆形型腔底板受力图
图3-4-20整体式圆形型腔侧壁受力图
图3-4-21组合式矩形型腔侧壁受图
图3-4-22组合式矩形型腔底板受力图
图3-4-23组合式矩形型腔底板加支撑减小跨度
图3-4-24整体式矩形型腔侧壁和底板受力图
l/b
1.6 1.7 1.8 1.9 2.0
c`
0.0251 0.0260 0.0267 0.0272 0.0277
表3-1 常用塑料排气槽厚度
·塑料名称
排气槽厚度(mm)
·尼龙类塑料
≤0.015
聚烯烃塑料
≤0.02
PS、AS、ABS、增强PA
≤0.03
POM、PBT、PET、PC、PVC ≤0.04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4(成型零部件)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4(成型零部件)

2)使型腔深度最浅 模具型腔深度的大小对模具结构与制造有如下三方面的影响: a)目前模具型腔的加工多采用电火花成型加工,型腔越深加工时间越 长,影响模具生产周期,同时增加生产成本。 b)模具型腔深度影响着模具的厚度。型腔越深,动、定模越厚。一方 面加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各种注射机对模具的最大厚度都有一定的 限制,故型腔深度不宜过大。 c)型腔深度越深,在相同起模斜度时,同一尺寸上下两端实际 尺寸差值越大。若要控制规定的尺寸公差,就要减小脱模斜度, 可能导致塑件脱模困难。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尽可能使型腔 深度最浅。
5)有侧向抽芯的分型,选择分型面时,参考下述原则: a)将侧型芯尽量设在动模上,便于抽芯,而若设在定模上,则抽芯较难, 模具结构会复杂。
b)将抽芯距离长的放在开模方向, 而将抽芯距离小的放在侧向,较为 合理。抽芯距越短,斜滑块移动的 距离和斜导柱长度就越短,可以缩 小模具的尺寸。也能减少塑件尺寸 误差和有利于脱模。如图6塑件中有 两个垂直的孔,把抽芯距离小的小 孔安排在侧向抽芯上就比把抽芯距 离大的大孔安排在侧向抽芯上合理。
模具成型部分的尺寸计算设计主要考虑便于调整和修改模具的尺寸, 保证产品的尺寸变化在公差的可控制范围内。 1,在成型部件上加脱模斜度时,凹模以大端为准,斜向小端; 凸模以小端为准,斜向大端。这样方便模具的修整。
不带脱模斜度的型腔尺寸
加脱模斜度后的型腔尺寸
2,型腔的尺寸必需考虑塑料的收缩率,要把塑料的收缩尺寸加进去。
4)尽量避免侧向抽芯
图3 分型面位置的选择
塑料注射模具,应尽可能避免采用侧向抽芯,因 为侧向抽芯模具结构复杂,并且直接影响塑件尺 寸、配合的精度,且耗时耗财,制造成本显著增 加,故在万不得己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如图4中 Ⅲ-Ⅲ、Ⅳ-Ⅳ分型面需要侧向抽芯,而选择Ⅰ-Ⅰ、 Ⅱ-Ⅱ分型面可以避免侧向抽芯。

项目10成型零件的结构及分类

项目10成型零件的结构及分类
导热性
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帮助成型零件快速地散发热量,从而减小热 应力和热变形。
密度
较低的密度有Βιβλιοθήκη 于减轻成型零件的重量,使其更加轻便。
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
成型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耐腐蚀 性,以防止因与腐蚀性介质接触
而损坏。
抗氧化性
抗氧化性是指材料在高温下抵抗氧 化的能力。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成型 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化学稳定性
成型零件必须能够在各种化学环境 中保持其结构和性能的稳定性,以 防止因化学反应而产生腐蚀或变质。
05 成型零件的生产工艺
铸造工艺
砂型铸造
利用砂型作为模具进行铸造,适用于生产大型和 复杂的零件。
熔模铸造
通过制作熔模并填充金属,获得高精度和复杂度 的零件。
压力铸造
在高压下将金属注入模具,适用于生产小型、高 精度零件。
作用
成型零件在制造过程中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将原材料 转化为具有特定形状、尺寸和性 能要求的零件或产品。
成型零件的重要性
01
02
03
生产效率
成型零件可以提高生产效 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 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定制化
成型零件可以根据不同的 需求和用途进行定制,满 足各种不同的制造要求。
工业基础
增材制造
利用3D打印等增材制造技术,实现复杂结构和高难度成型 零件的快速制造,降低制造成本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锻造工艺
自由锻造
通过简单工具或锤击对金属坯料进行塑性变形,形成简单的形状。
模锻
在模具中通过压力机对金属坯料进行塑性变形,形成复杂形状。

成型零件

成型零件

二、成型零件的结构 2 型芯的结构 型芯是成型塑料制件内表面的模具零件,有主 型芯、小芯和侧型芯几种结构。 主型芯是成型较大塑料制件内表面的零件
(1)
主型芯结构
整体式结构
装配式结构
二、成型零件的结构 2 型芯的结构 小型芯一般用于单独成型制件上较小的孔或槽
(2) 小型芯结构
二、成型零件的结构 2 型芯的结构
尺寸精度(根据塑料制件精度确定)
注射模的成型零件
四、成型零件的刚性、强度校核 在模塑制品的过程中,型腔受内部高压熔体作用,如果型腔 侧壁和底板(支承板)厚度不足,则会发生开裂,或者打不 开模具,或者打开模具却难以取出塑件,塑件成型精度差等 现象。开裂为模具的强度不足,后者为模具的刚性差,产生 的弹性变形量过大所致。 1 刚性校核
(3) 螺纹型芯 一种成型塑料制件上的螺纹,另一种是在模具中 固定带有螺纹的金属嵌件。
注射模的成型零件
三、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指成型零件上直接成型塑料制件形状的 尺寸,主要包括:凹模型腔、型芯的径向尺寸;型腔深度尺寸, 型芯高度尺寸、中心距 尺寸等。 设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收缩率(取决于塑料材料性能)
(1) 整体式凹模
二、成型零件的结构 1 凹模的结构 凹模是成型塑料制件表面的零件
(2) 整体嵌入式凹模镶块 适用于小型塑件的多型腔模。将多个一致性好的整体凹模, 嵌入到凹模固定板中。
二、成型零件的结构 1 凹模的结构 凹模是成型塑料制件表面的零件
(3) 局部镶拼式凹模镶件 适用于型腔较复杂或型腔的某一部分容易损坏,需经常 更换的场合。
2 强度校核 对小尺寸凹模型腔,成型时主要发生强度不足,按强度条件 计算。
注射模的成型零件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pptx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pptx

第四节 成型零件尺寸的确定
一、影响塑件尺寸的因素 成型收缩率的选择和成型收缩的波动引起的尺寸误差 成型零件的制造误差、组装误差及相对移动引起的误差; 成型零件脱模斜度引起的误差 成型零件磨损及化学腐蚀引起的误差 二、确定成型零件尺寸的原则
1.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确定合适的塑料收缩率 塑件壁厚、形状及嵌件:壁厚较大、形状较复杂或有时嵌件取偏小值 熔料流向:与进料方向平行的尺寸取偏小值 浇口截面积:浇口截面积小的比大的收缩率大,应取偏大值 与浇口的距离:近的部位比远的部位收缩率小,应选较小值 型腔尺寸取小于平均收缩率的值,型芯尺寸取大于平均收缩率的值 2.据成型零件的性质决定各部分成型尺寸:图5-17 3.脱模斜度的取向:型腔尺寸以大端为准,脱模斜度向缩小方向取得;型
第二节 型芯的结构设计
型芯又叫凸模,是构成塑件内部几何形状的零件。包括主体型芯、小型芯、侧 抽芯和成型杆及螺纹型芯等
一、型芯的结构形式 完全整体式图5-11 主体型芯与动模板做成一体。结构简单,强度、刚度较
好;费工费材,不易修复和更换,只用于形状简单的单型腔或强度、刚度要 求很高的注射模 整体嵌入式图5-12 将主体型芯镶嵌在模板上并固定 局部组合式图5-13、图5-14 塑件局部有不同形状的孔或沟槽不易加工时, 在主体型芯上局部镶嵌与之对应的形状,以简化加工工艺,便于制造和维修 完全组合式图5-15由多块分解的小型芯镶拼组合而成,用于形状规则又难于 整体加工的塑件 二、小型芯的固定形式 图5-16
Δ
2.型芯尺寸
d——型芯径向最大基本寸 d0—塑件径向最小基本尺寸
h —— 型芯高度最大尺寸 h0—塑件内形深度最小尺寸
3.中心距尺寸
保证同心度和尺寸精度,且便于热处理 局部组合式图5-3 型腔由整块材料制成,局部镶有成型嵌件。用于型腔较深、

塑料件模具设计 塑料成型制件的结构工艺性

塑料件模具设计 塑料成型制件的结构工艺性

3.5 壁 厚
一些塑件壁厚设计的不合理结构与合理结构
塑料轴承壁厚改善
塑件底厚改善
3.5 壁 厚
一些塑件壁厚设计的不合理结构与合理结构
塑件圆柱部分壁厚改善
带嵌件侧壁厚改善
3.5 壁 厚
但塑件壁厚不均匀时,塑料熔体在模具型 腔内的流速不同和受热或冷却不均匀, 故料流汇集处往往会产生熔接痕,使塑 件的强度显著削弱。下图的平顶塑件, 采用侧浇口进料时,为了保证顶部质量, 避免顶部面上留有熔接痕,必须a>b。
• 常见的嵌件形式如图3.18所示。图3.18a为圆筒形嵌 件;图3.8b为带螺纹孔的嵌件,它常用于经常拆卸或 受力较大的场合以及导电部位的螺纹连接;图3.18c 为带台阶的圆柱形嵌件;图3.18d为片状嵌件;图 3.18e为细杆状贯穿嵌件。
2,嵌件的设计
• (1)嵌件与塑件应牢固连接 为了使嵌件牢固地固定在塑件中,防止嵌件 受力时在塑件内转动或轴向移动,嵌件表面必须设计成适当的起伏形状。 菱形滚花是最常用的,如图3.19a所示,其抗拉和抗扭的力比较大。在 受力大的场合可以在嵌件上开设环状沟槽,小型嵌件上沟槽的宽度应不 小于2mm,深度为1~2mm。采用直纹滚花嵌件,如图3.19b所示,可 降低轴向应力,但必须开设环形沟槽,以免受力轴向移动。薄壁管状嵌 件可采用边缘翻边固定,如图3.19c所示。片状嵌件可以用切口、空眼 或局部折弯来固定,如图3.19d所示。针状嵌件可采用砸扁其中一段或 折弯等办法来固定,如图3.19图所示。
3.3 形

• 塑件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使其 有利于成型,特别是应尽量不采用侧向抽芯机 构,因此塑件设计时应尽可能避免侧向凹凸形 状或侧孔。因为,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模具 结构不但提高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成本,而且还 会在分型面上留下飞边,增加后加工的工作量。 某些塑件只要适当地改变其形状,即能避免使 用侧向抽芯机构,使模具结构简化。表3.3为 改变塑件形状以利于成型的几个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型零件的设计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指构成模具型腔的零件,通常有凹模、型芯、各种成形杆和成形环。

模具的成型零件主要是凹模型腔和底板厚度的计算,塑料模具型腔在成型过程中受到熔体的高压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如果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过小,可能因强度不够而产生塑性变形甚至破坏;也可能因刚度不足而产生挠曲变形,导致溢料飞边,降低塑件尺寸精度并影响顺利脱模。

因此,应通过强度和刚度计算来确定型腔壁厚,尤其对于重要的精度要求高的或大型模具的型腔,更不能单纯凭经验来确定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

注射模具的成型零件是指构成模具型腔的零件,通常包括了凹模、型芯、成型杆等。

凹模用以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型芯用以形成制品的内表面,成型杆用以形成制品的局部细节。

成形零件作为高压容器,其内部尺寸、强度、刚度,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加工工艺性,是影响模具质量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设计时应首先根据塑料的性能、制件的使用要求确定型腔的总体结构、进浇点、分型面、排气部位、脱模方式等,然后根据制件尺寸,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从机加工工艺角度决定型腔各零件的结构和其他细节尺寸,以及机加工工艺要求等。

此外由于塑件融体有很高的压力,因此还应该对关键成型零件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校核。

在工作状态中,成型零件承受高温高压塑件熔体的冲击和摩擦。

在冷却固化中形成了塑件的形体、尺寸和表面。

在开模和脱模时需要克服于塑件的粘着力。

在上万次、甚至上几十万次的注射周期,成型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及其稳定性,决定了塑件制品的相对质量。

成型零件在充模保压阶段承受很高的型腔压力,作为高压容器,它的强度和刚度必须在容许范围内。

成型零件的结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及加工工艺性,是影响模具工作寿命的主要因素。

一、成型零件的选材
对于模具钢的选用,必需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机械加工性能良好。

要选用易于切削,且在加工以后能得到高精度零件的钢种。

2、抛光性能优良。

注射模成型零件工作表面,多需要抛光达到镜面,Ra≤0.05μm。

要求钢材硬度在HRC35~40为宜。

过硬表面会使抛光困难。

钢材的显微组织应均匀致密,极少杂质,无疵斑和针点。

3、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好。

注射模型腔不仅受高压塑料熔体冲刷,而且还受冷热温度交变应力作用。

一般的高碳合金钢可经热处理获得高硬度,但韧性差易形成表面裂纹,不以采用。

所选钢种应使注塑模能减少抛光修模次数,能长期保持型腔的尺寸精度,达到所计划批量生产的使用寿命期限。

4、具有耐腐蚀性。

对有些塑料品种,如聚氯乙稀和阻燃性的塑料,必须考虑选用有耐腐蚀性能的钢种。

根据塑件表面质量比较高决定模具表面质量更高这一事实,再依照上述标准,故笔者在设计成型零件(凹模)中选用了镜面钢PMS 。

PMS (10Ni3CuAlVS )的供货硬度为HRC30,易于切削加工。

而后在真空环境下经过500~550℃,以5~10h 时效处理。

钢材弥散析出复合合金化学物,使钢材硬化,具有HRC40~45,耐磨性好且处理过程变形小。

由于材质纯净,可作镜面抛光,还有较好的电加工及抗锈蚀性能。

二、凹模部分的结构设计 1、 凹模的结构形式
凹模可由整块材料制成,制成整体式凹模。

凹模位于定模板上,因为模具为一模两腔的结构,所以需要采用两个型腔。

2、凹模尺寸的计算
为计算简便起见,凡是孔类尺寸均以其最小尺寸作为公称尺寸,即公差为正;凡是轴类尺寸均以最大尺寸作为公称尺寸,即公差为负。

(1)凹模径向尺寸计算
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采用平均尺寸法,公式如下:
()z
s cp M L S L δ+⎥
⎦⎤⎢⎣

∆-+=431
式中 M L ——凹模径向尺寸(mm );
cp S ——塑件的平均收缩率(ABS 收缩率为0.3%~0.8%,平均收缩率为0.55%); s L ——塑件径向公称尺寸(mm );
∆——塑件公差值(mm)(3∆/4项系数随塑件精度和尺寸变化,一般在0.5~0.8之间,取0.6);
z δ——凹模制造公差(mm )(当尺寸小于50mm 时,δz =1/4Δ;当塑件尺寸大于50mm 时,δz =1/5Δ);
min S ——塑料的最小收缩率(%)。

凹模长度尺寸计算为:
()[]
12.012
.09225.946.095%55.01++=-⨯+=M L
凹模宽度尺寸计算为:
()[]
12.012
.062.396.040%55.01++=-⨯+=M L
(2)凹模深度尺寸计算
凹模深度尺寸采用平均尺寸法,公式如下:
()z
s cp M
H S H δ+⎥
⎦⎤⎢⎣

∆-+=321
式中 M H ——凹模深度尺寸(mm ); s H ——塑件高度公称尺寸(mm );
2∆/3项,有的资料介绍系数为0.5; 其他符号意义同上。

()[]
1.01.0566.115.012%55.01++=-⨯+=z
M H
(3)中心距尺寸计算,公式如下
()[]
2
1z
s cp M L S L δ±+=
M L ——模具中心距尺寸(mm ); s L ——塑件心中距尺寸(mm )。

所以
()[]05.0275.5005.050%55.01±=±⨯+=M L
3、另外,定模板上还设置了抽芯机构以及分流道的垂直部分,可知定模板及凹模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
3、凹模的机加工工艺
表 10-1 凹模的机加工工艺
三、凸模部分的结构设计 1、凸模尺寸的计算 (1)凸模径向尺寸计算
凸模径向尺寸的计算采用平均尺寸法,公式如下:
()z s cp M L S L δ-⎥⎦⎤⎢⎣

∆++=431
M L ——型芯径向尺寸(mm );
z δ——型芯的制造公差(mm );
其他符号意义同上。

凸模长度尺寸计算为:
()[]12.012.01115.946.093%55.01--=+⨯+=M L
凸模宽度尺寸计算为:
()[]1.01.08145.396.038%55.01--=+⨯+=M L
(2)凹模深度尺寸计算
凸模深度尺寸采用平均尺寸法,公式如下:
()z s cp M H S H δ-⎥⎦⎤⎢⎣

∆++=321
M H ——凸模深度尺寸(mm ); s H ——塑件孔深度尺寸(mm );
其他符号意义同上。

()[]1.01.0555.105.010%55.01--=+⨯+=M H
(3)中心距尺寸计算,公式如下
()[]
2
1z
s cp M L S L δ±+=
M L ——模具中心距尺寸(mm ); s L ——塑件心中距尺寸(mm )。

所以
()[]05.0264.4805.048%55.01±=±⨯+=M L
2、 凸模形状的确定
根据模具的具体结构,可设计出型芯嵌块如3D 图 3、凸模的机加工工艺
表 10-2 凸模的机加工工艺
五、型腔壁厚的校核
在注射成形过程中,塑件承受塑料熔体的高压作用,因此模具型腔应该有足够的强度。

型腔强度不够将会发生塑件变形,甚至破坏;刚度不足将会产生过大弹性变形,导致型腔向外膨胀,并产生溢料间隙。

模具型腔壁厚的计算,应以最大压力为准。

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表明,大尺寸的模具型腔,刚度不足是主要矛盾,型腔壁厚应以满足刚度条件为准;而对于小尺寸的模具型腔,强度不足是主要矛盾,设计型腔壁厚应以强度条件为准。

以强度计算和以刚度计算所需的壁厚相等时的型腔内尺寸即为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的分界值。

在分界值不知道的情况下,应分别按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算出壁厚,取其中较大值作为型腔壁厚。

该模具为小尺寸模具,所以设计计算其壁厚可以只着重考虑其强度条件,进行强度校核。

模具型腔为整体式矩形腔。

1、侧壁厚度计算
任一侧壁均可视为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的矩形板,其最大挠度曲变形发生在自由边的中点。

刚度计算公式如下:
[][]()mm E Cap a E p Ca S 3
131
4
⎪⎪⎭⎫
⎝⎛=⎪
⎪⎭
⎫ ⎝⎛=δδ =1.546(mm ) 式中 S ——型腔侧壁厚度(mm ); C ——常数,由近似公式()
()96
/2/34
4
+=
a L a L C 计算,也可由表直接查得;
a ——型腔侧壁厚受压高度(mm ); L ——型腔长边长度(mm ); p ——型腔压力(MPa );
E ——模具材料弹性模量(MPa );
[]δ——任一边中点的允许变形量,由塑件宽度公差,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决定。

经计算可知符合要求。

2、强度计算
计算整体式矩形腔侧壁的最大弯矩应力为:
[]σσ≤=
W
M max
max 考虑到型腔短边b 所承受成形压力的影响,侧壁的最大应力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当a/L ≥0.41时,
()[])mm (/132
1⎥⎦
⎤⎢⎣⎡+=σL Wb P a S
=2.732 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