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早读任务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早读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早读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早读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早读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早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增强数学记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小学数学早读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制定早读内容。

早读内容应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趣味知识和数学实际应用等方面。

早读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制定早读时间。

早读时间应安排在学生最为清醒和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段,一般在上午学校开学前的时间。

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早读时能够更好地专注于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制定早读形式。

早读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老师讲解、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

通过多种形式的早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制定早读评价方式。

早读不仅要有内容,还要有相应的评价方式。

可以通过小测验、讨论、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早读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5. 制定早读管理制度。

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早读管理制度,包括早到学校的学生可以自主阅读,迟到的学生需要进行补读等规定。

通过管理制度的规范,可以有效地落实早读实施方案,确保早读效果。

三、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早读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早读时间的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样化的早读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早读评价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早读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早读实施方案的贯彻执行。

综合来看,这套小学数学早读实施方案将会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四、总结。

小学数学早读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制定早读内容、时间、形式、评价方式和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年级下册数学早读资料.doc

二年级下册数学早读资料.doc
式只能写出一道除法算式。
7、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8、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十或整百数,使计算简捷。如:20()。
7、连续减去两个数,相当于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可以把减去两个数的和当做连续减去这两
1、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出商。
2、计算时首先要把数字和运算符号看清楚,乘法口诀也要记准,然后正确的进行计算。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五、混合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
法。
的结果叫商。
5、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计算混合运算题,先乘除后加减,同级相见按顺序,遇到括号要优先。
成几份,都应该用除法计算。
个数。
9、28÷4=7,口诀:四七二十八;读作:28除以4等于7。表示把28平均分成4份,每份
是7;还表示28里面有7个4。
10、被除数和除数相等且不为0,商是1。
11、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题意首先判断是否属于平均分,然后在找出总数与份数(每份数)
8、在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小括号的使用。
1、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3、选择质量单位时,1个2分硬币约重1克,2袋盐重1千克。我们要选取合适的单位。
2、“千”是比“百”大的计数单位,数数时,可以根据数目的多少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数。4、比较质量的大小时,如果单位相同,可以直接比较;如果单位不同,应先统一单位,再

小学2年级数学晨读的正确方式

小学2年级数学晨读的正确方式

小学2年级数学晨读的正确方式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晨读的正确方式中,关键在于通过互动和引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每天早晨,当学生们踏进教室的时候,数学就像一位友善而充满趣味的老朋友,等待着与他们交流和探索。

首先,数学晨读应该以轻松愉快的氛围开始。

想象一下,数学就像一位活泼的小伙伴,总是充满了各种趣味的问题和挑战,等待学生们来解答。

这种开放的态度和愉快的气氛能够让学生们在晨读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吸引力。

其次,晨读的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

数学不应该只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与学生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工具。

例如,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场景和故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数学的应用。

同时,晨读也是一个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好机会。

数学就像一位引导者,通过提出问题和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和分析,而不是仅仅传授答案,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最后,数学晨读还应该注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支持。

这种关注和理解能够帮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提升学习的效果和成就感。

总之,小学二年级数学晨读的正确方式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互动、实践和个性化的引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数学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学生们紧密联系的生活伙伴和思维工具,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早读内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早读内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早读内容(北师大版)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测量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统计第一单元除法一、概念、定义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或每几个分成一份后,还有剩下的数,并且这个剩下的数不够在分,这个剩下的数就叫做余数,这种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商是一位数时,商应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和被除数的个位数字对齐;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并且小于被除数,商就是几;余下的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商和余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商表示每份数时,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商表示分成的份数时,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不同。

余数的单位名称总是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二、口算7×8= 5×6= 9×2= 3×4= 35-21= 50-48= 73-68= 8×3= 5×9= 47-45=7×4= 35-32= 30÷5= 42÷6= 40÷8=35÷5= 48÷6= 64÷8= 81÷9= 36÷4=34÷5= 27÷6= 50÷9= 17÷5= 13÷4=26÷8= 27÷3= 50÷7= 19÷2= 74÷9= 三、填空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

2、38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个,还剩()个。

3、八月份有31天,共有()个星期零()天。

4、40÷7=☐……☐,余数是( ).5、☐÷8=4……5,☐里应填()。

6、一个数除以3有余数,余数可能是()、()。

二年级下册早读晨诵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早读晨诵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早读晨诵教学计划
一、晨诵目标
晨读就是要引领孩子既要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用一种饱满的激情和精神面貌投入到每一天的学习中。

二、实施方法
1、确保时间:每周二和周五早读课时间。

2、内容:
(1)课标中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20首。

(2)优秀的现代诗。

3、方法:
通过自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表演读、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每一天的晨诵课都形式新颖,富有活力。

4、评价多元:
以学校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以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以教师抽背和自我展示相结合,力求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三、具体安排
周次以及诵读内容
第2周《咏柳》、《出塞》;
第3周《鹿柴》、《江南》;
第4周《登鹊雀楼》、《绝句》;
第5周《星星与蒲公英》、《寻隐者不遇》;
第6周《墨水瓶》、《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第7周《我是一只小蝴蝶》、《三衢道中》;
第8周《向着明亮那方》、《江上渔者》;
第9周《蒲公英》、《清明》;
第10周《雪人》、《夏日绝句》;
第11周《叽叽喳喳的寂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12周《小花的信念》、《塞下曲》;
第13周《在山的那边》、《乐游原》;
第14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游子吟》;
第15周《都是他不好》、《出塞》;
第16周《好了吗》、《凉州词》;
第17周《妹妹的围巾》、《观书有感》;
第18周《风》、《春日》;
第19周《雨中情》、《乞巧》;
第20周《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4单元数学早读

1---4单元数学早读
• 2.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 1分,秒针走1小格是1秒。
• 3.1时=60分 • 4.1分=60秒
• 指分针腿长跑得 快。
• 分针跑了1大圈,大哥慢慢挪一步 。
• 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 多。
• 要问过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 针。
• 差几分和过几分,都说成大约几 时。
• 秒针细又长,速度跑最快。 • 分针迈一步,秒针走一圈。 • 1分60秒,牢记在心间。
• 清晨起床,面相太阳。 •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地图方位有规定,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我就站在正当中。
•数一数,拨一拨, 数的规律我知道。
•10个十是一百, 10个百是一千。
•读数写数高位起, •一个没有0占位。 •中间有0读作零, •末尾的0都不读
• 一把算盘四边框, • 中间长长就是梁。 • 算盘数数和记数, • 定好数位再拨珠。 • 上面一珠表示5, • 下面一珠表示1。
•认识几千和一万, •数位顺序是关键。 •从右向左依次数, •万位右起排第五。
比较大小很简单, 数位少的小边站。 数位相同比大小, 高位往后依次看。
• 求近似数并不难, • 先把准确数来看。 • 接近几十、几百或几千, • 近似数值按它算。
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读,你准备好了吗?
平均分时有剩余, 剩几余数就是几;
余数写在商后面, 6个小点来连接。
• 除号是厂记心间,被在里面除在外。 • 上商数位要对齐,积要写在被下边。 • 余数要比除数小,余除关系要记牢。
时、分、秒知识归纳
•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 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二年级下册数学早读资料

二年级下册数学早读资料

二年级数学下册早读资料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2、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每个“正”字代表五个数据。

3、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不唯一,可以采用画“正”字、画“√”、画“〇”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4、统计数据时,一定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5、在解答与统计有关的问题时,一些数据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经过计算才能获得。

二、表内除法一1、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才叫平均分。

2、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

3、判断是不是平均分要看每一份中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

4、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叫商。

5、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都应该用除法计算。

6、平均分物品时,分的份数不同,每份的数量也不相同。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一或两道除法算式。

当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相同时,根据这道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道除法算式。

7、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8、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9、28÷4=7,口诀:四七二十八;读作:28除以4等于7。

表示把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7;还表示28里面有7个4。

10、被除数和除数相等且不为0,商是1。

11、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题意首先判断是否属于平均分,然后在找出总数与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12、背熟大九九乘法口诀表是算好除法的关键,大家一起背吧!三、图形的运动1、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形状和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如何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晨读的学习目标

如何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晨读的学习目标

如何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晨读的学习目标在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晨读的学习目标时,我们需要以孩子的视角出发,确保目标既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又能有效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

晨读不仅是开始一天的学习,更是培养兴趣和提升技能的重要时刻。

首先,我们要确保学习目标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

数学晨读的目标可以是通过趣味问题或挑战性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例如,可以设定目标让学生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理解数学的应用,如购物计算或者时间管理问题。

其次,目标应该具有适当的难度和可达性。

这意味着目标不应过于简单,以至于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应过于复杂,以至于超出他们的理解能力。

通过适当的目标设定,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同时又不失学习的挑战性和深度。

另外,学习目标应当与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阶段相适应。

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集中在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上,如加减法、简单的几何形状和测量单位等。

因此,晨读的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这些内容展开,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如数学故事、数学歌曲或者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目标设计时还需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每个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不同,因此目标可以灵活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

例如,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或个性化学习目标的设置,帮助每个学生在晨读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成就感。

最后,有效的数学晨读学习目标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

这意味着目标应该清楚地表达预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路径,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并努力实现。

例如,目标可以明确指出学生将学会的具体数学技能或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晨读活动来达到这些目标。

综上所述,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晨读的学习目标是一个关乎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的重要过程。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启发性和适应性强的目标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 法或只有乘、除法,应按照(从左往右) 法或只有乘、除法,应按照(从左往右) 的顺序依次计算。 的顺序依次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 又有乘、除法,应先算( 除法) 法,又有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 再算( 减法)。 再算(加、减法)。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 12÷4=3 12÷
除号
• • •
读作:12除以4等于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除以
20
• • •
÷
4
• • •
=
5
• • •

四十二,商是3 (想:三四十二,商是3。)
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份是多少。 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 每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每份数 份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每份数×份数 总数
早读数学任务: 早读数学任务:
背记以下内容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 法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法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小括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 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 又有乘法,应先算(乘法)再算( 法,又有乘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 减法)。 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