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训报告

合集下载

药理实训报告自我评价

药理实训报告自我评价

一、实训背景药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药物效应的科学,是医学、药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学校组织了药理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药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对本次药理实训的自我评价。

二、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药理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例如,在药物配伍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药物的性质、作用及相互作用进行合理配伍,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实验技能的提高通过本次实训,我的实验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操作实验器材,并掌握了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撰写实验报告,提高了我的科研素养。

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药理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我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4. 临床思维的培养药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次实训让我对临床用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提高了我的临床思维能力。

三、实训不足1. 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药理学知识方面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践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在实训过程中,我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实验技能,我将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争取在下次实训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 沟通与表达能力不足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与同学、老师沟通时,表达不够清晰、准确。

为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我将积极参加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口才和交际能力。

四、未来展望1. 深入学习药理学知识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医学、药学工作,我将深入学习药理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本科药学药理学实训报告

本科药学药理学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药理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以及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药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我校药学专业组织了一次药理学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药物作用机制,提高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基本实验技能,如滴定、萃取、分离等。

2. 熟悉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药物浓度测定2. 药物萃取3. 药物分离4. 药物作用机制观察5. 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四、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训前,我们首先对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了检查,确保实验过程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详细了解了实验目的、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为实验操作做好充分准备。

2. 实验操作(1)药物浓度测定我们采用滴定法测定药物的浓度。

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步骤,准确滴定,记录数据,计算浓度。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滴定操作的技巧,提高了实验技能。

(2)药物萃取我们以某药物为例,进行萃取实验。

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如何控制萃取条件,以提高萃取效率。

通过实验,我们对药物萃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药物分离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药物进行分离。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溶剂,如何观察色谱图,如何计算Rf值。

通过实验,我们对药物分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药物作用机制观察我们观察了某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作用靶点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

(5)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我们选取了某药物的临床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了解了该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适应症、禁忌症等。

这有助于我们提高药物临床应用能力。

3. 实验总结在实验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实验经验。

药理实训报告人文思考

药理实训报告人文思考

一、引言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涉及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理学在疾病治疗、预防、康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药理实训,使我深刻认识到药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药理学人文思考的思考。

二、实训过程及收获1. 实训过程本次药理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药理学基本理论,如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2)参观药房,了解药品的储存、配发等流程;(3)参与临床查房,观察医生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处方;(4)进行药物临床试验,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 实训收获(1)掌握了药理学基本理论,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2)了解了药品的储存、配发等流程,提高了药品管理意识;(3)熟悉了临床查房的过程,增强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4)通过药物临床试验,提高了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

三、人文思考1. 药物使用的道德伦理问题在药理学实践中,药物的使用涉及诸多道德伦理问题。

例如,药物滥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在药理学实践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道德伦理原则:(1)尊重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关注患者的需求,确保患者用药安全;(2)公平公正:在药品分配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患者获得合理的治疗;(3)诚信为本:医务人员要诚实守信,不误导患者,不滥用药物。

2. 药物研发的人文关怀药物研发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以下人文关怀:(1)以人为本: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需求,力求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2)尊重生命: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要尊重患者的生命权益,避免因药物研发导致患者生命危险;(3)关注社会效益: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要关注药物的社会效益,力求为患者和社会创造价值。

3. 药物使用的教育与普及药物使用教育与普及是提高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途径。

药理学实验报告范文(共6篇)

药理学实验报告范文(共6篇)

篇一:药理学实验报告 1实验三 1、地西泮抗惊厥作用【目的】观察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

【原理】尼可刹米可吸收入血,以至出现兴奋、抽搐、惊厥。

地西泮作用于边缘系统,加强了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对抗中毒性惊厥。

【动物】家兔1只,体重2kg~3kg。

【药品】0.5%地西泮溶液、25%尼可刹米。

【器材】兔固定箱、台式磅秤、注射器(5ml)、针头(6号)。

【方法】取家兔1只,秤重并观察正常活动情况,然后静脉注射25%尼可刹米(0.5ml/kg 给药)。

观察动物的活动姿势、肌张力及呼吸等变化。

当家兔出现明显惊厥后,由耳静脉缓慢推注0.5%地西泮(按0.5ml/kg~1ml/kg给药),直到肌肉松弛为止。

【结果】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表地西泮对兔惊厥作用的影响给药前家兔反应正常尼可刹米给药后惊厥、肌肉强直肌肉松弛、镇静、催眠注射地西泮【讨论题】地西泮抗惊厥作用、作用机制及用途有哪些?【注意事项】家兔出现强直性惊厥后,应缓慢推注地西泮,过快可抑制呼吸。

2、用化学刺激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目的】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学习化学刺激法筛选镇痛药或比较药物镇痛效果的方法。

【原理】腹膜的感觉神分布广泛,把醋酸等化学刺激物注入腹腔,使小鼠产生疼痛反应,表现为腹部双侧凹陷,躯体扭曲,后肢伸展,臀部高起,称扭体反应。

曲马多有镇痛作用,可明显抑制扭体反应。

【动物】小鼠2只,体重28g~32g。

【药品】0.2%盐酸曲马多溶液、0.6%醋酸溶液、生理盐水。

【器材】天平、注射器(1ml)、针头(5号)、秒表。

【方法】1、取小鼠2只,称重后观察正常活动后标号。

2、甲鼠腹腔注射盐酸曲马多溶液0.1ml/10g;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

3、给药30min后两鼠均腹腔注射醋酸0.2ml/只,观察记录注射醋酸后15min内两鼠出现扭体反应情况。

【结果】表药物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作用的影响鼠号药物用药前扭体反应次数甲乙醋酸---盐酸曲马多醋酸---生理盐水 4 19 用药后扭体反应次数 0 16【讨论题】结合实验结果说明曲马多的镇痛效果与临床用途。

药理实训报告

药理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药理实训,加深对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实训内容1.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1)药物作用的基本概念: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产生有益或有害的生理、生化反应,称为药物作用。

(2)药物作用的分类:根据药物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① 治疗作用: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② 不良反应: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

2. 药物作用的机制(1)药物作用的机制包括:受体学说、离子通道学说、酶学说等。

(2)受体学说:药物与受体结合后,通过改变受体的构象,产生生物效应。

3. 药物代谢动力学(1)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2)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生物利用度、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等。

4. 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药物对机体产生效应的规律。

(2)药物效应动力学参数:治疗指数、最小有效量、最小中毒量等。

三、实训过程1. 观察药物作用实验:通过观察不同药物对实验动物(如小鼠、家兔等)的影响,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2. 学习药物作用机制实验:通过实验验证药物作用机制,加深对药物作用原理的理解。

3. 学习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通过实验测定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

4. 学习药物效应动力学实验:通过实验测定药物的治疗指数、最小有效量、最小中毒量等,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效应。

四、实训结果1. 观察药物作用实验:成功观察到不同药物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2. 学习药物作用机制实验:验证了药物作用机制,加深了对药物作用原理的理解。

3. 学习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测定了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了解了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

4. 学习药物效应动力学实验:测定了药物的治疗指数、最小有效量、最小中毒量等,了解了药物在体内的效应。

药理学实训报告传出神经

药理学实训报告传出神经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传出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药物作用,掌握传出神经递质的分类、合成、释放、灭活等过程,熟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及分类,为今后临床用药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传出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传出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别支配不同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运动神经系统支配骨骼肌。

2. 传出神经递质的分类传出神经递质主要分为两大类: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1)乙酰胆碱(ACh):主要由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参与神经冲动的传递。

其合成过程为:胆碱+乙酰辅酶A→乙酰胆碱。

(2)去甲肾上腺素(NA):主要由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参与神经冲动的传递。

其合成过程为:酪氨酸→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3. 传出神经递质的合成、贮存、释放、灭活(1)乙酰胆碱合成:胆碱+乙酰辅酶A→乙酰胆碱。

贮存:乙酰胆碱贮存于神经末梢的囊泡中。

释放: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乙酰胆碱通过胞裂外排方式释放。

灭活: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后,被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解。

(2)去甲肾上腺素合成:酪氨酸→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贮存:去甲肾上腺素贮存于神经末梢的囊泡中。

释放: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胞裂外排方式释放。

灭活:去甲肾上腺素的灭活途径主要有两个:摄取和灭活。

摄取:去甲肾上腺素通过摄取-1(摄取-1或神经摄取)和摄取-2(摄取-2或非神经组织摄取)途径被神经末梢摄取。

灭活:去甲肾上腺素的灭活主要由单胺氧化酶(MAO)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催化。

4.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及分类(1)作用方式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①激动受体:药物与受体结合,模拟神经递质的作用,产生相应生理效应。

②拮抗受体:药物与受体结合,阻止神经递质或内源性配体与受体结合,产生与神经递质相反的生理效应。

③影响递质代谢:药物通过影响递质的合成、贮存、释放、摄取和灭活等过程,调节神经冲动的传递。

药理学教学专业实践报告(3篇)

药理学教学专业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药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药理学教学专业实践。

本文将对我此次实践的经历、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

二、实践内容1. 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践单位为某知名医学院校药理学实验室,该实验室设备齐全,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实践期间,我参与了实验室的日常教学工作,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指导等。

2. 实践过程(1)实验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负责实验教学部分。

首先,我熟悉了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原理,了解了实验操作流程。

随后,我协助指导老师完成了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包括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批改等。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包括选题、指导、答辩等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3)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包括论文选题、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

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我进一步巩固了药理学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实践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践,我将药理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验教学中,我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通过与学生互动,我学会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我与实验室的老师们共同完成了教学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共同完成工作。

4. 对药理学教学的思考通过实践,我对药理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认为,药理学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药理学处方实训报告总结

药理学处方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在临床医学中,处方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特性,为患者开具的治疗用药方案。

为了提高我们的药理学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我们参加了药理学处方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理解处方的基本概念、意义、格式和内容。

2. 掌握处方的书写规则、常用英文及其缩写。

3. 学会正确判断处方内容对错的方法。

4. 提高对处方所用药物的正确评价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处方的意义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2. 处方规格及结构处方由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

一般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麻醉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应分别为白色、淡黄色、淡绿色、淡红色;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淡红色。

3. 处方书写规则(1)处方应清晰、完整,字迹工整,不得涂改。

(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等信息应填写齐全。

(3)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次数等信息应准确无误。

(4)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应详细说明。

(5)医师签名、审核药师签名、调配药师签名等信息齐全。

4. 处方常用英文及其缩写(1)英文: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s)缩写:INNs(2)英文:Dose缩写:D(3)英文:Frequency缩写:F(4)英文:Duration缩写:Dur(5)英文:Route of administration缩写:R四、实训过程1. 讲座:首先,我们参加了药理学处方实训讲座,了解了处方的基本概念、意义、格式和内容,以及处方的书写规则和常用英文及其缩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的不同。

2. 研究不同的给药途径尼可刹米的对小白鼠作用效果的不同。

二、实验原理1. 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用强弱。

2. 给药途径不同,吸收速度有差别,药物反应的潜伏期和程度亦有差别,一般是腹腔大于皮下大于灌胃的药效。

实验一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三、实验材料mice 18-22g,2只/组鼠称、苦味酸、1ml注射器、生理盐水、戊巴比妥 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四、实验步骤1、每组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承重、编号;2、分别i.p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注意注射器勿搞混); 3、给药后仔细观察小鼠活动情况,并记录在表1; 4、实验结束后,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结果(对本组实验结果及全班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注:数据统计时注意剔除可疑数据。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2、表2 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全班数据) - 1 - ### p<0.001 表示0.4%与0.8%作用维持时间有显著差异。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不同。

3、本组实验结果与全班实验结果对比——潜伏期六、思考1、了解药物剂量与作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答:剂量-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

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浓度-效应(曲线)关系。

在剂量-效应关系(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型对称曲线)中,纵坐标:表示效应的强弱;横坐标:表示药物浓度(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型)对称曲线。

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在以下四个规律:1、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

2、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效应增加。

3、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的。

4、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对剂量的变化反应最为灵敏。

量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

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的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质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

例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

从量效曲线可以看到下列几个特定的位点:最小有效浓度(剂量)即刚能引起效应的阈浓度(或剂量)半数有效量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如:ed50:半数有效剂量 ec50:半数有效浓度 tc50:半数中毒浓度 td50:半数中毒剂量 lc50:半数致死浓度- 2 -ld50:半数致死剂量最大效能继续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再继续上升,即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在量效曲线上,产生最大效应水平的高低。

极量是治疗量的最大限度,即出现疗效的最大剂量,药典为剧毒药规定了极量。

最小致死量指因严重中毒而开始出现死亡的剂量最小中毒量超过极量开始出现中毒症状的剂量有效量/ 治疗量比最小有效量大,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并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药物效应强度/效价是指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

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治疗指数 td50/ed50或tc50/ec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是药物的安全性指标。

比值愈大愈安全。

但由于td与ed两条量曲线的首尾可能重叠,即在没能获得充分疗效剂量时可能已有少数病人中毒,因此这一安全指标并不可靠。

安全范围以ed50~td50之间的距离表示,比值越大越安全,是一较好的安全性指标。

药物的最大效能与效应强度含义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

以上各项指标的确定可以知道临床用药。

2、本实验属于哪种药物反应类型?答: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

实验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三、实验材料mice 18-22g,2只/组鼠称、苦味酸、1ml注射器、生理盐水、小鼠灌胃针、2%尼可刹米四、实验步骤1、每组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承重、编号;2、灌胃、皮下、腹腔给予2%尼可刹米0.2ml/10g(给药后立即放入另一个备用带盖鼠笼,防止惊厥小鼠窜出;注意按顺序给药); 3、给药后注意记录给药时间并仔细观察小鼠反应;4、记录给药后立即开始计时,记录小白鼠惊厥出现的时间(潜伏期);5、结果比较用三种不同给药途径给予药物小鼠反应程度以及潜伏期时间的差异。

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结果(对本组实验结果及全班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注:数据统计时注意剔除可疑数据。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3 -2、i.g&i.p ,p>0.05,故差异显著。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的给药途径尼可刹米的对小白鼠作用效果不同3、本组实验结果与全班实验结果对比 1) 2)- 4 -六、思考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有何影响?答:给药途径不同,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时间和剂量都不同,药物作用时间也不同。

例如:口服给药由于首过效应和吸收等因素,血药浓度曲线有较长的吸收期;而经脉注射的血药浓度曲线没有吸收期,药物瞬间达到最大浓度,且起效快。

七、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之前,要对小白鼠进行称重,然后进行分组进行实验以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

2、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吵闹以免惊扰小白鼠,影响实验结果。

3、数据统计时注意剔除可疑数据。

若全班实验结果数据量不够,或差异性太大则将两个班或本部京江学院的结果合在一起统计。

- 5 - 篇二:药理学实验报告 1 实验三 1、地西泮抗惊厥作用【目的】观察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

【原理】尼可刹米可吸收入血,以至出现兴奋、抽搐、惊厥。

地西泮作用于边缘系统,加强了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对抗中毒性惊厥。

【动物】家兔1只,体重2kg~3kg。

【药品】0.5%地西泮溶液、25%尼可刹米。

【器材】兔固定箱、台式磅秤、注射器(5ml)、针头(6号)。

【方法】取家兔1只,秤重并观察正常活动情况,然后静脉注射25%尼可刹米(0.5ml/kg给药)。

观察动物的活动姿势、肌张力及呼吸等变化。

当家兔出现明显惊厥后,由耳静脉缓慢推注0.5%地西泮(按0.5ml/kg~1ml/kg给药),直到肌肉松弛为止。

【结果】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表地西泮对兔惊厥作用的影响给药前家兔反应正常尼可刹米给药后惊厥、肌肉强直肌肉松弛、镇静、催眠注射地西泮【讨论题】地西泮抗惊厥作用、作用机制及用途有哪些?【注意事项】家兔出现强直性惊厥后,应缓慢推注地西泮,过快可抑制呼吸。

2、用化学刺激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目的】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学习化学刺激法筛选镇痛药或比较药物镇痛效果的方法。

【原理】腹膜的感觉神分布广泛,把醋酸等化学刺激物注入腹腔,使小鼠产生疼痛反应,表现为腹部双侧凹陷,躯体扭曲,后肢伸展,臀部高起,称扭体反应。

曲马多有镇痛作用,可明显抑制扭体反应。

【动物】小鼠2只,体重28g~32g。

【药品】0.2%盐酸曲马多溶液、0.6%醋酸溶液、生理盐水。

【器材】天平、注射器(1ml)、针头(5号)、秒表。

【方法】1、取小鼠2只,称重后观察正常活动后标号。

2、甲鼠腹腔注射盐酸曲马多溶液0.1ml/10g;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

3、给药30min后两鼠均腹腔注射醋酸0.2ml/只,观察记录注射醋酸后15min内两鼠出现扭体反应情况。

【结果】表药物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作用的影响鼠号药物用药前扭体反应次数甲乙醋酸---盐酸曲马多醋酸---生理盐水 4 19 用药后扭体反应次数 0 16 【讨论题】结合实验结果说明曲马多的镇痛效果与临床用途。

【注意事项】1、醋酸溶液在实验前临时配制。

2、小鼠体重轻,扭体反应出现率低。

3、扭体反应任何一项表现即可为阳性,扭体反应减少50%以上,才能认为有镇痛效力。

篇三:药理学实验报告.doc 巢湖职业技术学院 chaoh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药理学实验报告(供药学专业使用)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巢湖职业技术学院药学教研室目录实验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3)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实验七实验八实验九实验十实验十一实验十二实验十三实验十四实验十五实验十六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5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7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9 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动物腺体分泌的影响……………………………11 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兔眼瞳孔的作用…………………………………13 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动物血压的影响…………………………………15 有机磷中毒及其解救…………………………………………………17 药物对自发活动的影响………………………………………………19 地西泮抗士的宁惊厥的作用…………………………………………21 氯丙嗪对小白鼠的耐缺氧影响………………………………………23 药物的镇痛作用………………………………………………………25 利尿药和脱水药对家兔尿量的影响…………………………………27 药物对肠蠕动的影响…………………………………………………29 药物对凝血时间的影响………………………………………………31 链霉素的急性中毒及解救……………………………………………33 2 实验一药物的基本作用[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实验方法及步骤] 3 [实验结果观察及分析] 实验评分_________批阅教师_________ _________ 4 日期实验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实验方法及步骤] 5篇四:药学专业实习报告实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提交日期: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2009级实习报告报告药学系化学制药技术 ** ** ** ** 2012年01月03号习1234篇五:药理学报告实习目的我在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院里实习了近半年的时间,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值得研究的病例,探索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摸索在每段时间里出现同种病例的规律,了解大夫们对各种病例的用药以及治疗方案,更好的学习药理学以及其他相关知识。

实习内容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成立于1993年,有非常雄厚的师资力量,所有的医生都有非常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对于我们实习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有问必答,毫不吝啬。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分为手术区、配药区、接待区、药房、冷冻区和休息室,拥有良好的设备,从而可以进行多项专业的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