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楼梯抗震设计
框架结构中楼梯的抗震设计分析

最大水平位 移/
m m
方向
Y方 向
82 .
1 . 04 1 1l 4 / 0
79 .
l . O2
79 .
95 .
77 .
9. 3
位移 角
首层 刚度厂 ・ nl一1 N
方向 11 3 / 4 2
y方 向
1l 6 / 4 2
自振 周期/ s
楼梯 滑动 楼梯铰接 楼梯剐接 07 62 .9 0 7 26 . 3 0 7 O9 . 2 0 7 2 0 6 86 .2 5 . 8 0 6 24 . 8
068 .3 5 O 6 1l . 4 O 6 86 . 2
部刚度较 大 , 结 构 吸 收了 过多 的 地震 能 , 易首 先 发 生破 坏 。 使 容 且在考 虑楼梯的抗震 设计 中, 由于其 刚度较 大 , 梯板 配筋 及截 面 尺寸也 相应增大 , 而造成楼梯 间的局部 刚度 继续增 大 。主要 从 原 因是 因为楼梯板与平 台梁及平 台板 的刚接 , 使得 水平 地震作 用 下产 生较大轴力 ; 同时作 为斜撑的楼板 使得连 接处 的平 台梁 产生 弯 、 、 的复杂受力状态 。如果消 除楼梯板 的斜 撑作用 , 剪 扭 使其 成 为单 纯的受弯构件 , 可降低 楼梯 间局 部 刚度 , 则 使楼梯 构 件在 地
第3 8卷 第 9期
・
5 ・ 0
20 12年 3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 I ARCHI TECTURE
V0 . 8 No 9 13 . Ma . 201 r 2
文章编 号 :0 9 6 2 ( 0 2 0 —0 0 0 10 - 8 5 2 1 ) 90 5 — 2
结构设计中楼梯的抗震构造与措施

结构设计中楼梯的抗震构造与措施作者:冯云鹏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4期摘要: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楼梯的抗震构造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建筑工程自身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楼梯的抗震工作。
本文主要分析了结构设计中楼梯的抗震构造与措施,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楼梯;抗震设计;构造措施楼梯是建筑交通和人员疏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它通常使用在不同楼层之间的联系,在高层建筑当中已经广泛应用电梯,但是楼梯作为紧急状况下的疏散和逃生通道也是必不可少的,楼梯的抗震性能会对楼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楼梯的抗震设计工作。
1、楼梯1.1楼梯的作用楼梯是建筑物垂直方向的交通枢纽,它最为关键的一个作用就是要保持交通的正常运行。
其次是楼梯是建筑物集体结构当中的重要一员,它能够承受建筑结构的重荷。
此外,楼梯还有很好的安全作用,如果发生了地震和火灾等紧急事件的情况下,楼梯就可以对楼内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疏散,保证人员的安全。
1.2楼梯的组成楼梯当中主要有若干楼梯段、平台梁、平台板和楼梯栏杆等结构组成的,它通常是用来对你标高差异比较大的建筑平面进行有效的连接,在高层建筑当中,电梯是一种非常关键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但是要想在消防方面和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对人员进行尽快的疏散,还是需要楼梯结构的。
通常我们将楼梯所处的空间就叫做楼梯间。
1)楼梯平台楼梯平台通常就是指楼梯段和楼面相连的水平段部分,或者是两个梯段之间的水平段部分,它通常是楼梯的拐角位置或者是给住户提供休息的一个空间。
平台的标高有些时候会和某一个楼层的高度完全相同,也可以在两个楼梯的中间位置。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和楼层标高相同的平台叫做楼层平台,而现在两个楼层中间的平台通常被我们叫做中间平台。
2)楼梯段楼梯段的一个别名叫做楼梯跑,它是不同楼层之间的倾斜构件,同时它也是楼梯使用和承重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梯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梯抗震设计建议Seismic Design Method of Stairin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李文峰 苗启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5)摘 要 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楼梯普遍发生了严重破坏。
本文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楼梯构件震害形式,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楼梯布置方式的抗震性能和破坏特点,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梯构件布置形式的提出了设计建议。
Abstract In Wenchuan Earthquake, stairs of frame structures were severely damaged. Some typical types of seismic damage are listed in this paper. The seismic property and damage feature of different kind of stair layout is analyzed by numerical method. Advices on design method of stair in frame structure are proposed. 关键词 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调查,楼梯布置形式,设计建议1. 引言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中,发现大量的楼梯间破坏的情况。
其中,框架结构中的楼梯间破坏最为严重。
以往的结构设计中,一般不考虑楼梯间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也不考虑楼梯构件的地震反应,导致楼梯构件过早破坏且破坏严重。
本文介绍了震害调查中楼梯构件的破坏情况,分析了楼梯震害发生原因及楼梯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楼梯地震表现及减小楼梯对框架结构影响的设计建议。
2 楼梯震害调查汶川地震中,各种结构类型中均发现存在大量的楼梯间破坏的情况。
其中,框架结构中的楼梯间破坏最为严重,图1~图4列举了常见的几种破坏形式。
抗震设计中楼梯的注意事项

抗震设计中楼梯的注意事项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楼梯在每一栋建筑物中都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抗震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区域之一。
因为,楼梯在地震时很容易成为建筑物中的致命伤,一旦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当,就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在抗震设防的时候,楼梯区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格外注重,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抗震设计中楼梯的注意事项。
一、设置楼梯的位置和方向1.楼梯位置应该是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内部,而且尽量靠近墙面,这样可以减少在地震中的破坏和倒塌风险。
2.楼梯的位置不应该太靠近窗户或外墙,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在大楼的角落设置楼梯,因为这样的位置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而且也容易碰撞到其他物体。
3.在楼梯设置的方向上,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更加安全,这样能够在地震中更好的承受震动,避免发生倾斜和歪斜。
二、楼梯的结构设计和施工1.楼梯的设计要合理,尽量避免存在死角、平台和弯曲等区域,否则在地震时易堆积物体造成危险。
2.楼梯的面板和踏步应该尽量保持平整和规整,同时其材质也需要考虑,尽量使用轻质和高强度的材料。
3.在楼梯的固定和连接上,应该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采用合适的防震措施,例如使用金属封装进行加固。
三、应急通道设计在抗震设计中,如果楼梯被损坏或者不适用于通行的情况下,应该另外设置应急通道,以便人员在地震灾害中的迅速疏散。
四、配备安全设施1.安装逃生指示标志及照明设施,以保证在地震灾害中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离开建筑物。
2.加强装甲门的保护,减少离开主楼梯或者应急通道的造成伤亡。
3.增设防滑装置,以防手脚湿润或者汗水过多导致的滑倒和摔倒伤害。
总之,抗震设计中楼梯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早期的高强度设计及完善的抗震管控制度,对保障居民的基本安全和生命财产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建筑设计中,必须要注重楼梯的设置、位置、结构等设计要素,遵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同时也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持续地进行安全检测和维护养护,以保障全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楼梯抗震计算讲解

地下室楼梯抗震加固计算说明书一. 计算依据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 《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4. 《纤维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608-2010)5. 原结构设计图二.计算理论本次加固是楼梯的抗震加固,具体表现在原地下室楼梯采用非抗震钢筋,楼梯延性达不到规范要求,需要进行对其延性加固,加固材料为碳纤维材料。
根据抗震规范,结构的曲率延性系数y u φφμφ/=,其中u φ为屈服曲率,y φ为极限曲率,取承载力下降到u P 85.0的曲率。
根据试件正截面应变关系,()h sy cy y /εεφ+=,其中cy ε为混凝土屈服应变,sy ε为钢筋屈服应变。
加固试件极限曲率表示为()h f cu u /εεφ+=,最终可得加固后试件延性系数,本次加固受力碳纤维布锚固可靠,破坏模式为拉断破坏,极限应变取0.01。
最终得到加固后延性系数计算值为3.325,满足钢筋混凝土构件延性设计要求。
为了使碳纤维条带参与受力,试件承载力下降到u P 85.0时,碳纤维不发生破坏,因此,加固后试件的承载力提高幅度大于或等于u P 15.0。
三.承载力验算(1)7#楼梯一计算楼梯板计算:原楼梯抗弯承载力计算:板厚160mm ,宽度为1325mm ,受力钢筋HRB400,直径16mm ,间距90mm ,混凝土强度为C30。
计算:根据混凝土和钢筋力平衡关系,s y A f bx f =c 1α,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为2.56=x ,跨中弯矩为()2/01x h bx f M c u -=α,计算得m kN 117∙=u M 。
加固验算:碳纤维条带宽度100mm ,间距100mm ,厚度0.167mm ,2层,弹性模量取2.1*105MPa 。
计算:根据加固后混凝土和钢筋力平衡关系,fe f f s y A f A f bx f ψα+=c 1,计算后得1.69=x ,加固后的承载力()m kN 1392/01∙=-=x h bx f M c u α加固后承载力提高幅度为18.0117/)117139(=-大于0.15满足条件。
楼梯间与楼梯结构的震害分析及抗震设计建议

机械阻隔也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例如覆盖薄膜,许多叶部病害的病原物是在病残体上越冬的,花木栽培地早春覆膜可大幅度地减少叶病的发生,如芍药地覆膜后,芍药叶斑病成倍减少。
覆膜防病的原因湿膜对病原物的传播起到了机械阻隔的作用;覆膜后土壤温度、湿度提高,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减少了侵染来源。
对于虫害来说主要是通过人工捕杀、诱杀(灯光诱杀、毒饵诱杀、植物诱杀、潜所诱杀),此外还可以通过热水浸种、烈日暴晒、红外线辐射来杀死在种子里的病虫害。
(5)自绝防治、自我消灭这是一种主要利用昆虫的不育性来操纵同种个体的遗传控制方法。
为此常应用强射线(X光线)或化学药剂,如碱性物质、抗代谢物质、氨基磷酸盐类、三酸杀虫剂剂、激素等。
但使用这些化合物,往往会带来对环境的污染。
自绝防治还包括染色体易位(染色体的碎裂和改变)。
一般把生物媒介物的利用称之为生物技术处理,它包括引诱灯、排斥灯、光周期装置、音响驱虫器(枪声)和超声波。
此外,在化学刺激剂中有引诱剂、激发昆虫产卵或螫咬的吞噬刺激剂、忌避剂、吞噬制止剂、外激素(包括性引诱剂)、内激素(包括发情剂)和植物激素。
这些方法成本较低,也不会留下有害残毒,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都没有危害。
一切生物技术措施和物质,都可明确针对特定害虫而加以控制3.沈阳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沈阳市地处东经123。
04’,北纬41。
12’,海拨45.2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该地区四季分明,病虫害种类繁多,防治形势复杂。
市城区园林树木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病虫害在和平、沈和、皇姑、大东,铁西、东陵和于洪等地区分布普遍。
共发现为害园林树木主要害虫37种,其中叶部害虫14种,枝干部害虫19种、根部害虫4种;主要病害15种,其中叶部病害8种,茎干部病害6种、根部病害1种。
树木长期生长不良,栽培密植、树种间不合理配植,不遵守适地适树原则等是沈阳市区内园林树木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2]因此,沈阳市通常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将有害生物的数量控制在不影响园林植物观赏效果或不造成危害的水平内,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害及时治理,防止蔓延成灾。
楼梯抗震规范

楼梯抗震规范楼梯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楼梯的抗震能力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
为有效保障楼梯的抗震能力,楼梯抗震规范应运而生。
楼梯抗震规范中需要注意的是:一、楼梯结构设计楼梯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建筑规范,同时结合地震力和振动的要求进行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楼梯的宽度、坡度应结合使用人员的情况确定,以达到舒适、安全的使用要求。
二、楼梯梯级与间距楼梯的梯级与间距应符合规范,其中梯级不应超过18cm,间距不应小于23cm。
而在地震作用下,梯级的高度和步距应适当加大,以增加使用者的支撑面积,更好的抵御地震作用。
三、楼梯承重性能楼梯承重性能应符合规范,楼梯踏面应设置成防滑材料,以增加使用者的摩擦力。
在地震作用下,楼梯的承重能力也应相应加强,以正确分配地震荷载。
四、楼梯支撑结构楼梯支撑结构应符合规范,以保证楼梯的整体稳定性。
楼梯的扶手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并配备适当的固定结构。
在地震作用下,这种结构应该能够正确抵御地震荷载,并防止楼梯产生偏移和倾斜。
五、楼梯的固定与支撑楼梯的固定与支撑应符合规范,结构牢固,不得出现结构疲劳、开裂和变形等情况。
在地震作用下,这种结构应该能够正确承受地震荷载,并防止其产生偏移和倾斜。
总之,楼梯抗震规范是保障楼梯安全性的重要标准。
在建设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规范。
只有在紧密遵循规范的基础上,楼梯抗震能力才会更好的得到提高,从而在地震灾害发生时,达到有效保障建筑物内使用者的安全。
你知道楼梯的抗震要求吗

你知道楼梯的抗震要求吗楼梯的抗震要求是指在地震条件下,楼梯结构能够承受地震荷载,保证人员安全撤离。
楼梯作为建筑物的重要部分,其抗震性能必须得到有效的设计和施工保障。
下面将从楼梯结构、抗震设计要求以及抗震加固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楼梯的抗震要求。
一、楼梯结构楼梯通常由楼梯踏步、扶手和楼梯间隔离栏杆等构成。
在地震中,楼梯的结构需要能够承受地震产生的水平力和竖向力。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楼梯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材料选择:楼梯的主要结构材料通常为钢筋混凝土、钢材和木材等。
这些材料应该具备耐震性能,即在地震中能够保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
2.连接方式:楼梯的连接方式需要具备一定的刚度和抗震性能,以保证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不产生位移或失稳。
3.承载能力:楼梯的结构要满足静荷载和地震荷载的要求,即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一定的荷载,不产生破坏或倒塌。
二、楼梯抗震设计要求楼梯的抗震设计要求是指在楼梯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楼梯抗震设计要求:1.刚度要求:楼梯的刚度应足够大,能够抵抗地震产生的水平力和竖向力,不产生明显的位置和变形。
2.强度要求:楼梯的强度应足够大,能够承受地震荷载,不产生破坏或倒塌。
3.稳定性要求:楼梯的稳定性应足够好,能够在地震中保持平稳,并不产生失稳。
4.材料要求:楼梯的结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耐震性能,能够在地震中保持良好的刚度和强度。
5.构造要求:楼梯的结构构造应合理,连接方式应可靠,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牢固。
三、楼梯抗震加固措施在一些老旧建筑或地震易发区,为了增强楼梯的抗震能力,需要采取一些抗震加固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楼梯抗震加固措施:1.钢筋混凝土加固:通过在楼梯结构中加入钢筋和混凝土,提高其刚度和强度,增强抗震能力。
2.设置加固横梁:在楼梯顶部或底部设置加固横梁,形成框架结构,抵抗地震产生的水平力。
3.设置支撑墙体:在楼梯周围设置墙体,形成刚性连接,提高抗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建筑物楼梯抗震设计
摘要:本文就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的相关要点。
关键词:建筑物;楼梯;抗震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at the seismic design stairs participate in th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s.
key words: building; stairs; seism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现代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需求要求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工作的重要性。
以抗震楼梯设计对建筑物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促进作用促进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升。
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根据现代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楼梯设计对建筑
物主体工程的影响强化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工作,实现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促进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目标的达成。
同时,建筑工程设计单位还应针对传统建筑物设计过程中不考虑楼梯抗震
设计与建筑主体抗震性的相互作用,强化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理论的应用。
通过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方式的应用使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得以提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以及建筑工程设计水平的提高。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物震后的通行能力,我国在2008 年汶川震后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
新规范中明确了对楼梯构建的计算要求与分析要求。
规范条文说明中进一步指出了楼梯构建与主体结构整浇时,梯板起到斜支撑作用,对结构刚度、承载力、规则性的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参与抗震计算。
而且,作为楼梯的结构组成,楼梯间的抗震设计也是现代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所要计算并考虑的重要因素。
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楼梯抗震设计将其与结构计算进
行整体分析与计算,以此实现建筑工程抗震性、实现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目的。
1 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所具有的优势使得其在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楼梯能够对楼梯间结构起到斜撑作用,增加主体结构的刚度。
在传统的结构设计中,由于计算方式与设计理论的限制使得楼梯及楼梯间不参与整体结构的计算。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论的日趋成熟以及建筑物抗震等级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抗震楼梯设计参与整体结构计算已经纳入相关规范要求。
在抗震楼梯与楼梯间增加刚度的同时,还应与水平隔板、楼盖板等做好链接,以此形成整体、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在汶川地震震后调查中,楼梯梯段板断裂的情况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震后的自救与救灾。
而且,楼梯系统的断裂也造成了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造成了余震中建筑物抗震性能的下降。
2 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的分析
2.1 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效果分析
在进行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过程中,首先要对楼梯结构进行选型,同时对其输入合适的地面运动。
运用计算方式对动力非线性反应进行分析根据建筑工程整体结构以及相关设计规范选用常用楼梯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荷载取值的分析。
综合考虑外框架线荷载、内框架线荷载等。
对于降雪量较大的地域还应考虑雪荷载,风力较大区域还应根据建筑结构特点选择是否进行风荷载计算等。
做好上述分析与计算工作后,还应进行内力的计算。
考虑现浇楼板以及现浇楼梯板结构对框架梁、框架刚度的影响,并进行计算。
为了综合分析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的效果,在设计与计算过程中还需要对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等问题进行计算与分析,以此实现建筑物整体结构稳定性、抗震性的提高。
作为建筑物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楼梯抗震设计参与结构计算中应针对其技术特点进行计算与分析。
针对传统结构设计不考虑楼梯构建而分析其荷载的问题进行专项计算与分析。
根据汶川震后调查结果显示,楼梯对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现代结构计算与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抗震设计楼梯与主体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框架结构与楼梯构建的整体性、实现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最终目的。
2.2 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作用分析
在对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的两模型对比计算分析中得出,抗震设计楼梯的应用能够使主体结构整体刚度增大,使整体结
构的自振周期减小。
而且,抗震设计楼梯还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抗扭刚度。
从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的分析与相关论证中可以看出,地震作用下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的结构楼层相对位移较不参与计算情况下减少很多。
但是两者在 x 方向楼层相对位移相差不大。
y 方向位移相差较大。
由此可以看出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后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刚度、限制结构的侧移。
而且,在地震作用下参与结构计算的抗震设计楼梯能够使结构层间位移
减小,实现了减小结构侧移的目的。
因此,在现代建筑物的设计与计算过程中应加强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的应用,以此实现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抗震性。
3 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的相关要点
在进行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过程中,应针对抗震设计楼梯的的相关规程开展工作。
采用楼梯与主体结构整浇工艺时,楼梯布置应尽可能规则,并让楼梯参与整体抗震计算。
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对楼梯构建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楼梯构件应根据抗震构造要求进行相关措施,确保楼梯构架能够满足抗震设计以及结构计算的需求。
严格按照纵向面筋拉通并不小于最小配筋率、梯板按斜支撑构建设计、楼板两侧设置纵向暗梁、梯板双层钢筋网间距控制等要求实现楼梯构件的抗震构造目的。
4 以科学的设计管理为基础提高楼梯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抗震能力、提高楼梯通道的抗震能力,以此实现地震灾害逃生、
自救能力。
针对这一需求,现代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中应针对楼梯抗震设计对主体结构抗震能力的促进作用强化楼梯抗震设计的应用。
通过楼梯抗震设计与结构计算的综合应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楼梯抗震能力。
为了确保抗震设计楼梯与结构计算工作质量的提高,现代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从自身的管理体系完善入手保障设计工作质量。
通过管理体系的完善、设计人员职责的明确使抗震设计楼参与结构计算工作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保障设计工作能够满足设计目标。
另外,设计单位还应针对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这一技术强化设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针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实现的需求,现代建筑工程设计单位还要强化抗震设计专业知识以及楼梯抗震设计参与主体结构计算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以设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完善、专业素质的提高作为基础促进抗震设计楼梯参与结构计算的应用,实现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能力提高的目的。
5 结论
在现代工程建设设计中,楼梯是关系到使用者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地震发生时以及发生后业主逃生的主要通路。
通过楼梯抗震设计能够提高楼梯抗震性能,为震后的逃生提供基础通路。
而且,在现代楼梯与整体结构的研究中发现,抗震楼梯设计与整体结构的共同作用与分析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结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 陈立国.现代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楼梯抗震设计与结构计
算方式的应用[j].工程设计分析,2010.4.
[2] 张宇.楼梯抗震设计与结构计算的数学分析方式探讨[j].结构设计,2010.9.
[3] 刘维宇.楼梯间结构抗震设计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关系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0.2.
[4] 周清华.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性能提升的关键———楼梯抗震设计参与结构计算[j].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