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的储量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矿山储量计算方法

矿山储量计算方法

矿山储量计算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矿山储量计算方法这档子事儿!你说这矿山里的宝贝,那可都藏得深着呢,要想知道到底有多少,那可得有窍门。

咱就打个比方,这矿山就好比是一个大宝藏箱子,而我们要做的呢,就是想办法搞清楚这个箱子里到底装了多少宝贝。

那怎么搞清楚呢?这就有不同的办法啦。

有一种方法叫几何法,就像是给这个宝藏箱子量尺寸一样。

通过测量矿山的各种形状和大小,然后根据一些公式来计算出大致的储量。

你想想,这就跟咱平时量个桌子椅子的尺寸差不多,只不过这个规模可大多啦!还有一种叫地质统计学法,这可就有点高深咯。

就好像是通过分析宝藏箱子周围的各种迹象和特点,来推测里面宝贝的分布情况。

这得多厉害的眼光和判断力呀!再有就是类比法,这就像是你看到别人有个类似的宝藏箱子,里面有多少宝贝心里大概有个数,然后来估摸自己这个箱子里的情况。

不过这可得小心,可不能随便类比,得找合适的例子才行呢。

那这些方法都有啥优缺点呢?几何法简单直接,但是可能不太精确;地质统计学法听着就很厉害,但操作起来可不简单,得有专业知识才行;类比法呢,方便是方便,可要是找错了参照,那可就闹笑话啦。

你说这矿山储量计算多重要啊!要是算错了,那可不得了。

就好比你本来以为箱子里有很多金子,结果打开一看没多少,那不就白高兴一场嘛。

反过来,要是算少了,那不是亏大了,本来属于自己的财富就这么错过了。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些计算方法,那开矿山不就跟瞎碰一样,全凭运气啦?那得多不靠谱呀!所以说,这些方法就像是我们的眼睛和尺子,能让我们心里有个数,知道该怎么去挖掘这个大宝藏。

总之呢,矿山储量计算方法可真是个大学问,得好好研究研究。

咱可不能马虎,得用对方法,才能真正搞清楚矿山里到底藏了多少宝贝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关乎着好多人的利益呢!你说是不是?。

黄金矿山采矿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黄金矿山采矿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黄金矿山采矿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1.黄金矿石资源评估黄金矿山的采矿工作首先需要对矿石资源进行评估。

根据采样分析结果,计算出黄金含量,使得产矿量和金品位能够合理地反映出矿山资源的质量。

矿石资源质量评估的常用指标有:a)金品位:单位质量矿石中黄金含量。

b)探明矿量:矿床地质储量经过采样分析确定的含金量,是确定矿石资源潜力的重要指标。

c)可采储量:探明矿量中可经济有效采购的黄金数量。

d)矿石贫化率:采供回矿的金品位与开矿时初采品位的比值。

2.采矿量和采购量计算采矿量和采购量是衡量黄金矿山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

采矿量计算方法:采矿量=采矿面积×采透高度×开采范围内平均厚度×开采系数其中,采矿面积是指矿山内正在实施开采的区域;采透高度是指采矿工作面的高度;开采范围内平均厚度是指开采范围内矿层的平均厚度;开采系数是考虑矿层采矿条件差异的修正系数。

采购量计算方法:采购量=采矿量×金品位其中,金品位是单位质量矿石中黄金含量。

3.采矿成本计算采矿成本直接影响矿山的盈利能力。

采矿成本计算方法:采矿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能源成本+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其中,人工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成本是指生产使用的设备投入和维护费用;能源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能源费用,如电能、燃料等;材料费用是指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包括租金、管理费用等。

4.采矿效益计算采矿效益是衡量黄金矿山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

采矿效益计算方法:采矿效益=销售收入-采矿成本其中,销售收入是指销售黄金所获得的总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黄金矿山采矿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采矿工艺、设备性能、市场行情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金矿资源的评价

金矿资源的评价

第五章资源评价6.1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根据规范,结合矿山实际情况,采用一般工业指标,详述如下:边界品位 1.0×10-6最低工业品位 2.5×10-6矿床平均品位 4.5×10-6最低可采厚度0.80m夹石剔除厚度 2.00m无矿地段剔除标准:上下对应时10m上下不对应时20m低于可采厚度的富矿体按相应的0.8m•g/t值圈定矿体。

6.2 资源储量估算对象、范围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对象为采矿权范围内所有矿体。

估算范围:Ⅱ号矿体3~2勘探线间,标高为+75 m以上,9~15勘探线间,标高为+110 m以上;Ⅴ号矿体在9~3勘探线间,标高为+75~+150m;○7、○8号矿体原地质报告控矿工程范围;①、③、④、○13号矿体采空区范围,计入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6.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诸矿体均呈缓倾斜薄脉状、似层状,产状稳定;矿体厚度一般较稳定,品位变化不大;取样工程分布较均匀,间距符合规范。

Ⅱ号矿体是本次核实的主要矿体,矿山多施工探采结合工程,边探边采,坑道和采场连成一片。

故采用地质结合开采块段法在水平投影图上估算资源储量。

其它矿体地探工程分布合理,故采用地质块段法在水平投影图上估算资源储量。

6.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6.4.1 平均品位的计算6.4.1.1 单工程矿体平均品位计算 采用单样长度品位加权 计算公式: n21nn 2211l l l l c l c l c C +++++=单C 单——单工程平均品位(×10-6) c 1…c n ——各样品品位(×10-6) l 1…l n ——各样品长度(m ) n ——样品个数 特高品位的处理:单样品位高于矿体平均品位六倍的样品为特高品位。

处理特高品位前,首先对被视为特高品位样品的付样进行第二次内检分析。

当两次分析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确定为特高品位,用第一次的结果作为待处理的特高品位值。

矿山储量计算的方法及技术

矿山储量计算的方法及技术

P=Q*C
式中 P —有用组分的储量(金属量);

C—有用组分的平均品位。
储量计算概述
各种矿产储量种类及计算单位 矿产储量的种类分体积储量、矿石储量和金属(或有用组分)储量 三类。 多数矿产以重量计算,通常单位为千克 ,如黑色金属(铁、锰、 铬)、一般非金属(磷灰石、钾盐、石棉等) 、稀有分散元素 (铌、钽、锗等)、一般有色金属(铜、铅、锌等)、稀少的贵金 属(金、银等);一般建筑材料、石英砂等非金属矿通常只计算体 积,单位为立方米。 各种矿产都要计算矿石储量,而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有分散元素 还要同时计算金属储量。
定义
矿体圈定
储量计算是在矿体的一定界线内进行的,按工业指标的要求,在储量 计算图纸上圈出储量计算边界的工作称矿体圈定。
矿体圈定
矿产工业指标
定义
简称工业指标,它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产工业部门对矿 产质量和开采条件所提出的技术标准或要求。
它是评定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划分矿石类型和品级、计算 矿产储量应遵循的标准。
矿体圈定
地质推断法
根据所掌握的控矿地质规律和矿体变化规律,推定矿体边界。 根据岩性推断
当矿体的形成与某类岩石分布有关时,矿体的边界。 第二篇 矿山 资源储量预测勘查与矿山经济实用管理可根据岩性递变处作为矿体 的边界
根据构造推断 当矿体的分布受某一类构造控制时,应研究构造的性质和特征,对 矿体进行推断
计算矿体(块段)体积
利用矿体(块段)的面积乘上平均厚度得到矿体体积
V=S*M
式中V —矿体的体积;

S —矿体的面积;

M—矿体的平均厚度。
利用立体几何中各种体积公式计算体积。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

实例二:某煤矿储量计算
煤层厚度与面积测量
通过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测量煤层的厚度和面积。
煤质分析与发热量测定
采集煤样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测定煤的发热量等指标。
储量计算与评估
根据煤层厚度、面积和煤质数据,计算煤矿的储量,并进行分类和 评估。
实例三:某铜矿储量计算
铜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收集铜矿床的地质资料,研究其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形态、矿石 类型等特征。
矿产资源储量计 算
目录
• 矿产资源储量概述 • 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估 •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实例分析 •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中的误差分析 •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01
矿产资源储量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矿产资源储量是指在地壳内或地表富 集的、具有经济意义的、能够被开采 利用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矿产的数量 。
引入新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杂数学模型和算法 被引入到矿产资源储量计算中,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 等,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综合利用多源信息
通过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信息,可 以更加准确地刻画矿体的形态、规模和品位分布,进而提 高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精度。
可行性原则
储量计算应考虑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条件 和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储量的可开采性和 可持续性。
02
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估
勘查方法与程序
地质填图法
通过地质填图了解矿区的地层、 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条件,为进 一步的矿产勘查提供基础资料。
物探法
利用物理方法探测矿体或矿化带的 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等,常用的 物探方法有重力、磁法、电法等。

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

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

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
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断面法、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三角形法及最近地区法等。

在计算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和所用勘探方法,选择合理的储量计算方法。

然后在各种综合图上根据工业指标圈定矿体边界,划分矿体块段,计算各块段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矿石密度、矿体面积以及含矿系数等参数。

最后按公式计算块段金属储量,累计块段金属储量为矿体(或矿床)金属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地质专家。

大桥金矿Ⅰ-1矿体地质储量估算

大桥金矿Ⅰ-1矿体地质储量估算

大桥金矿Ⅰ-1矿体地质储量估算
李社平
【期刊名称】《黄金》
【年(卷),期】2017(038)005
【摘要】地质找矿、评价、勘探到矿山开采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储量估算.大桥金矿Ⅰ-1矿体具有层状、倾角缓、厚度大等特征.结合多年地质找矿成果,采用水平平行断面法,对大桥金矿Ⅰ-1矿体划分了98个小块段矿体,并对其地质储量进行了估算,获得大桥金矿Ⅰ-1矿体工业矿体与低品位矿体总矿石量202.69万t,Au总金属量4 013 kg,Au平均品位1.98×10-6 .查明了大桥金矿Ⅰ-1矿体部分资源/储量,为下一步大桥金矿Ⅰ-1矿体开发利用提供了资源保障.
【总页数】6页(P29-33,38)
【作者】李社平
【作者单位】甘肃大冶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66;P624.7
【相关文献】
1.龙头山金矿床Au 9号矿体地质特征及资源/储量估算 [J], 王军平;陈冬;李海;李青云;肖振;陈国良
2.铜官山铜矿床金矿体的发现和金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 [J], 赵守恒;高锡根
3.铜官山铜矿床金矿体的发现和金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 [J], 赵守恒
4.SD法在金矿资源/储量估算中的应用——以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阎家疃金矿床
(3)-1号矿体为例 [J], 李爱民;郭美丽;张琪彬;张朋;林鹏;付慧
5.山东莱州曲家矿区金矿成矿背景、矿体特征与资源储量估算 [J], 刘明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金矿山采矿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黄金矿山采矿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黄金矿山采矿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一、出矿品位(g/t)1、计算公式: 出矿品位=出矿量中含金属量(g)/出矿量(t)2、计算说明:(1)出矿品位一般以坑口取样化验为准,如无手选作业时也可以选矿厂入选品位为准。

如果选厂同时处理外单位的矿石或者有外购矿石时,应以处理自产矿石的品位为准。

(2)出矿量应与矿山作业量中的出矿量数字一致。

(3)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时,应按选厂回收率的口径分别计算。

二、采矿损失率(%)损失率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计算方法。

(一)直接法:凡采矿以后地测人员能够进入采场进行工作的矿山(如采用浅孔留矿法、全面法、充填法的矿山及露天矿山),应采用直接法计算采矿损失率。

其计算方法如下:1、按矿石量计算:采矿损失率=区域矿石损失量(t)/区域地质储量(t)×100%2、按金属量计算:采矿损失率=区域矿石损失所含金属量(g/kg)/ 区域地质储量所含金属量(t)×100%3、计算说明:(1)采矿损失是指从矿房、矿柱开采时起至放矿结束为止,全过程中的损失,包括采下的矿石损失量、未采下矿石损失量和非开采损失量。

(2)矿房或矿柱的实际地质储量,是指在原提交的地质储量基础上,经过在开采过程中进一步进行实际测量编录重新计算的储量。

(3)对露天开采所采下的矿石和混入的围岩(表土)量,如果采用直接法计算,同样应采用地质编录和测量采剥边界的作图法来确定。

(二)间接法:凡采用阶段和分段崩落法的矿山,采矿后地测人员难以进入采场进行工作时,应采用间接法计算损失率。

计算公式:100⨯⨯⎡⎤⎢⎥⎣⎦区域出矿量(t )平均出矿品位(g/t )-围岩平均品位(g/t )采矿损失率=1-%区域地质储量(t )平均地质品位(g/t )-围岩平均品位(g/t ) 三、矿石贫化率(%)根据采矿方法的不同,可分别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来计算。

(一)直接法:凡地测人员可进入采场内进行工作的矿山(如采用浅孔留矿法、全面法、房柱法、充填、支柱法采矿的矿山和露天开采的矿山),应采用直接法计算贫化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矿的储量计算方法金矿石从找矿、评价、勘探到矿山开采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储量计算。

储量计算是对矿石的“质”和“量”的全面总结,是生产建设和企业投资的依据。

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计算参数应真实可靠,计算数据要准确无误,以保证储量数字的正确性。

一、金矿储量级别的分类和条件我国目前将金矿储量分为两类,即能利用储量(称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储量)。

并根据地质勘探控制程度又分为A、B、C、D四级。

矿床评价阶段探获的储量,主要是D级储量,可有部分C级储量。

C级储量是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其条件是:①基本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②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已大致了解,③基本确定了矿石工业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D级储量是用一定的勘探土程控制的储量,或虽用较密的工程控制,但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以及由D级以上储量外推部分的储量。

其条件是:①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②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③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

D级储量在金矿中有三种用途:一是作为进一步勘探和矿山远景规划的储量;二是在一般金矿尿中,部分D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三是对小而复杂的矿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二、主要综合性图件的编绘(一)坑道(中段)地质平面图.1.图件的主要内容(1)坐标线,勘探线、该平面上各种探矿工程及编号。

(2)采样位置及编号、样品分析结果。

(3)各种地质界线及并产状,矿体编号.(4)图名、比例尺、图例及图签。

2.编图的基本方法(1)按坑道的范围,在图纸上画好平而坐标网及勘探线作为底图。

(2)利用坐标网和勘探线的控制,根据测量成果,在底图上画出坑道的几何外形和钻孔位置。

(3)根据坑道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将各种地质界线和采样位置按比例尺转绘到底图上对于沿脉坑道,当矿脉出露在壁上时,若坑道(中段)平面图以顶板标高为投影平面,应按矿脉产状,顺倾斜投影到顶板界线之一侧的延长线上仁将共交点, 按比例尺投绘到中段图的相应位置。

壁上矿体的采样位置也随矿脉产状投绘,此时样长即为矿脉的水平厚度。

(4)连接地质界线,并按产状外推地质界线于坑道之两侧,画上岩性花纹。

对含金矿脉依据采样分析资料和规定的工业指标,综合分析,合理地圈定矿体。

(二)垂直投影(纵投影图)的编绘此图通常为矿体倾角较陡时(>450),作为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的主要图件。

它是把各项探矿工程揭露矿体的位置(点)投影到垂直平面上,用来圈定矿体范围,划分块段和储量级别,以便进行储量计算。

1.图件的主要内容(1)标高线、勘探线和矿体地麦出露线(一端或两瑞注明方向)。

(2)各项探矿工程的投影位置及编号,见矿工程旁注明矿体厚度及工程平均品位、钻孔还应注明矿芯采取率。

(3)矿体边界的投影线及切割矿体的脉岩、断层线及代号。

(4)用于储量计算时,应按规定要求,圈定各计算块段的范围,注明矿体及块段编号,块段面积编号,列出各块段的计算参数、矿石量和金属量,如有老采区或采空区应划出。

(5)图名、比例尺、图例和图签。

2.编图的基本方法(1)投影面方位的确定,要垂直勘探线,即与矿件平均走向线平行。

(2)绘制标高线与勘探线,作为投影图的控制网。

标高线应与勘探线剖面图上的标高线一致。

勘探线在图上为铅垂线,其在图上的间距为勘探线的实际间距。

(3 )矿体出露线的画法。

在矿床地形地质图上,将矿体露头中心线与地形等高线的交点投影方位线上,按其标高及其与邻近勘探线垂直距离转绘到投影图上,然后连接各点成一曲线,即为矿体出露线。

在矿床评价阶段,不具备精测大比例尺矿床地形地质图时,可根据各实测的勘探线剖面上同一矿体的出露标高点,投绘到投影图上相应勘探线的标高位置,然后参照各勘探线之间野外矿体出露的地形起伏情况连结各点,即为地表矿体的大致出露线。

(4)探矿工程的投绘①探槽的投绘。

可与矿体地表出露线的画法同进行,投影方法相同,只要在矿体地表出露线上,在相应的探槽位置,根据探槽的宽度和实际深度作凹形,注明探槽编号。

②沿脉坑道的投绘。

根据坑道(中段)地质图,取其平行投影方向的投影长度,按中段高度转绘到投影图上,画出2一3mm宽的两条平行的水平线即可。

③穿脉坑道的投绘。

根据穿脉坑道与犷体中心线的交点及其邻近勘探线的垂直距离,按坑道标高投绘到投影图上。

④钻孔的投绘。

根据勘探线剖面图,按所在钻孔的见矿标高(钻孔与矿体中心线的交点标高)投绘到投影图上。

当钻孔偏离勘探线时,应求出该交点偏离勘探线的位置,再投绘到图上。

(三)水平投影图的编绘。

此图通常为矿体倾角较缓(<450)时,作为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的主要图件。

图件主要内容与垂直投影图相同。

只是图纸上以平面坐标网为作图的控制网,投影面为水平面。

编绘的基本方法为:1.绘制平面坐标网,正确地画上各勘探线的位置,作为底图。

2.按坐标法确定各地表再程及样槽位置,再从样槽位置确定矿体中心与地形表面的交点,参照地形地质图,连接各交点即为矿体露头线。

3.沿脉工程按其水平投影位置及水平投影长度画出。

4.钻孔见矿位置按钻孔与矿体投影基准面(以矿体中心曲面)的交点位置,转绘到投影图上。

若为斜孔,需求出该交点偏离勘探线的位置。

对于直孔,可直接根据地表钻孔坐标投绘。

三、金矿体的圈定(一)矿体圈定的依据矿体的圈定是储量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储量计算的矿体圈定,是以上级批准的工业指标为依据,同时结合矿床的地质条件而进行的。

岩金矿床工业指标_的内容是:1.边界品位是指矿体与围岩.(含夹石)的分界品位,是圈定矿体的单个样品的有用组分的最低含量标准。

例如,具体圈定矿体时,在一条连续采样的祥线上,均以单个样品来衡量,其中除不能剔除的夹石样品外,其余样品均应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要求。

2.最低工业品位又称最低可采品位或工程平均品位。

它是工业上可以利用的单工程的最低平均品位。

是圈定工业矿体姗分平衡表内储量和平衡表夕嘴量的依据。

在岩金矿床中,对品位变化很不均匀和极不均匀的矿体,最低工业品位可用于块段以至矿体,即在块段或矿体中,允许个别工程平均品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但不允许有连续两个工程低于最低工业品位。

3.矿床平均品位指矿床应达到的平均品位。

它用来衡量金矿床矿石的贫富程度,也是衡量矿床在当前是否值得开发利用的一项标准。

一般低于该平均品位的矿床,就不能进行矿山建设。

4.最小可采厚度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采利用的单层矿体的最小厚度(指真厚度)要求,小于这一厚度的不得视为矿体。

5.夹石剔除厚度是指矿体(层)内的岩石或达不到边界品位严求的夹石,应予以剔除并的最小厚度(指夹石真厚度)。

等于或大于此厚度的夹石应予以剔除,小于此厚度的夹石需并入矿体样品计算储量。

6.米.克/吨(m .g/t)值常用于脉金矿床。

当单层矿体真厚度小于可采厚度,但品位较富时,用矿体的厚度乘以该矿体样命的品位,即称之为米·克/吨值。

凡米·克/吨值大于或等于最低工业品位与可采厚度的乘积者,仍可视为矿体,参加储量计算.7.无矿段剔除长度及高度除该指标对脉金矿床己成为一项重要指标。

它用以解决矿体的连续性,是对矿脉沿走向和沿倾斜方向无矿段应剔除长度或高度的规定。

根据以往岩金矿床地质普查勘探的情况和目前矿床建设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兹将目前岩金矿床一般工业指标提供如下:边界品位1一2 g/t;最低工业品位.3一5 g/t;矿床平均品位5一8 g/t;夹石剔除厚度2一4m;无矿段剔除长度:上下坑道对应时10-15 m ;上下坑道不对应时20-30m;多无矿地段剔除高度以半个中段或一个中段高为准。

(二)矿体圈定的步骤和方法圈定矿体时首先确定矿体边界基点,然后通过基点划出边界线。

矿体的边界线主要有零点边界线、可采边界线和矿石类型的边界线等。

矿体的连接与圈定,常在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和用储量计算的投影图上进行。

其步骤是先在单项工程内圈定矿体,然后在平面上或剖面上连矿。

1.矿体零点边界线的圈定方法零点边界线,也就是矿体的尖灭线。

它是指矿体厚度为零或品位降低至边界要求的各点的连线。

具体圈定零点边界线时,可有两种情况:(1)当相邻两个探矿工程中,一个工程见矿且达到工业要求;另一个工程未见矿,则边界基点应位于两工程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用有限推断法确定,其具体圈定的主要方如下:①中点联线法: 以两工程间距之一半为中点,这些中点的联线即为零点边界线,也叫有限外推外部边界线。

这种方法常以一定的探矿工程密度为依据,对距离见矿工程太远的无矿工程一般不予考虑。

②自然尖灭法: 当掌握矿体的变化规律是向边缘逐渐尖灭时,可在剖面图及平面图上根据矿体自然尖灭的趋势推定矿体的尖灭点,将这些尖灭点投绘到垂直或水平投影图上,连结各点即为有限外推的零点边界线。

(2)当矿体边缘工程见矿,在其外部再无工程控制时,从边缘工程向外推断,常用无限外推法确定。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的方法是用简便的几何法向外推定。

几何法是以矿体边缘见矿工程画出的边界线为基础,结合矿体的形态变化规律,适当向外推断一定距离作为矿体边界。

用几何法推断外部边界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按勘探工程间距推定, 一般外推的距离等于勘探工程间距的一半。

②依据开采系统推定, 矿体的外部边界线以最下一个中段向下外推一个到两个中段距离,用坑道勘探的脉状矿体常用此法。

③根据矿体已揭露部分的规模进行外推,有以下三种方法:a.三角形法:即矿体推定深度为矿体走向长度的一半, 此时外部边界为三角形。

b.长方形:矿体推定深度为矿体沿走向长度的1/4,外部边界推定为长方形、C.对等轴状矿体如矿巢、矿瘤等。

外推边界常用锥形或半球形,其推测深度为平均直径的1/2。

2.矿体可采边界的圈定方法可采边界是根据最低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米.克/吨值所确定的平衡表内可采矿量的边界位置。

在岩金矿床圈定矿体中,多数矿床采用直接圈出可采边界,而不圈出零点边界线。

可采边界圈定的具体做法如下:( 1)在沿矿体厚度方向揭露的单项工程上圈定可采矿体。

音先按照连续取样的样品分析数据,用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来圈定,对于夹在矿体内小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凡是小于或等于夹石最大剔除厚度(指连续厚度)者,应圈入矿体,反之则应圈为夹石。

这时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当单项工程从边界品位圈起的一系列样品经计算后,其厚度大于或等于最低可采厚度,平均品位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时,则圈定为表内矿石。

这时若平均品位介于最低工业品位与边界品位之间,则应圈定为表外矿石。

②如果单项工程从边界品位圈起的一系列样品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时,则应计算米.克/吨值,计算后若大于或等于最低工业要求的米.克/吨值时,即可圈定为表内矿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