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地形区的主要特征
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2、划分三级阶梯的依据是平均海拔
第一阶梯:主要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 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 界屋脊”。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主要地形类型是:高原
第二阶梯:是青藏高原以东和以北,一 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大 致在1000—2000米之间,局部地区低于 500米。主要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准 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 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类型是:高原、 盆地
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 原,除少数山地外,海拔一般在500米以 下。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 丘陵和辽东丘陵。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
3、三级阶梯分界线:
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
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 山
• 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 分界线。
练习题:
图中山脉为秦岭,河流为
淮河
1、在冬季(1月)F处的
气温是 ( )
A.2℃
B.-3℃
C.5℃
D.10℃
2、在E处最适合种植的农
作物是 ( )
A.水稻
B.小麦
C.甜菜
D.甘蔗
二、中国地势特点
1、我国地势总特征: 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中国地形地势特 点
• 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面积最大,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
• 特点: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2、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部,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 特点: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西北部沙漠、戈壁广布,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
原。 •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海拔在1000米以上) • 特点:土质疏松、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4、云贵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 • 特点: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广布。
中国的地形—中国地理

山地面积占1/3,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面积约占2/3,平原只占1/10左右。
评价地形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影响: 多林种、多牧样 、的 副地 、形 渔为 及我 采国矿因业地、制旅游宜业发等展多农种、 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影响:
1、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1、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 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 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我国最大,海拔多在200 米以下,地势坦荡,黑土 广布,低地多沼泽。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 国商品粮率较高的商品粮 基地。
2.华北平原
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 东临渤海和黄海
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其中黄 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大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旱涝、盐 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青藏高原
赣 闽
武夷山
甘 青
祁连山 (两侧地形区)
山脉作为省的界限
山脉名称 太行山 武夷山 巫山 吕梁山
南岭 大别山 大巴山 祁连山
两侧行政区的名称
东侧
西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河北
山西
福建
江西
湖北 山西
重庆 陕西
南侧
广东
北侧
湖南
湖北
河南
四川 青海
陕西 甘肃
五、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以……地形为主 2、 × ×地形分布在× ×方位 3、地势特点,地势起伏状况 4、海岸线特点 5、局部地区特殊地貌(比如喀斯特地貌)
海拔1000—2000米,西高东低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多山间小盆地(坝子) 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 石漠化严重;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暗河、溶洞。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地形

第一级阶梯
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 以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
第二级阶梯
平均海拔 1000~2000 米 以高原盆地为
主
第三级阶梯
平均海拔500米 以下,以平原
、丘陵为主
(一)中国的地势特征
昆仑 山 脉 祁 连山脉
横 断 山 脉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山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类型 依据
平原 高原 丘陵 山地 盆地
海拔 <200m >500m 200~500 >500m 无海拔要求
起伏 小 小 中 大 中间低,四周高
综合分析,开发利用山区,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利: 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如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 可以发展林业和采矿业;中草药和动物资源丰富;高山草地可 以放牧;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不利: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植被遭到破坏后, 水土流失严重;坡度大,不宜耕种。
北侧是江南丘陵,南侧是两广丘陵, 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省界
(三)中国的主要山脉
②南——北走向(2)
横
断
山
北列:贺兰山
脉
中列:横断山脉
(三)中国的主要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3)
北列:阿尔泰山脉 中列:祁连山脉 南列:巴颜喀拉山脉
(三)中国的主要山脉
山脉走向
南北走向
山脉名称
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横断山脉 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
4、对农业的影响:多种的地形是我国具有多种的农业生产类型 5、对植被的影响:我国在北半球,山的南坡是阳坡,植被长势更好;北坡是阴坡,长势
更不好。
(四)如何描述地形地势特征
中国的地形

地势特征
由三大盆 地、三大 高原组成,
巫山 雪峰山 太行山
海拔
1000~
2000米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第三级阶梯
东北平原
地势特征
由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组
华北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成,海拔
500米以下。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沿海大 陆架是大 陆向海洋 的自然延 伸部分。
明确:
1 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属于地震多 发区; 2 现代地壳活动强烈,断层发育,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松散碎屑物质多; 3 降水量大,多暴雨,地表植被不良。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质 灾害 破坏生产、生活设施 地震 人员 伤亡 疫病 蔓延
地裂
火灾、海啸、滑坡
人类破坏植被 工程活动
地质灾害的防御
四 川 盆 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柴达木盆地
又称“紫色盆地”,物产 丰富,农耕发达 物产资源丰富,号称 “聚宝盆” 面积广大,分布有我国最 大的沙漠 纬度位置偏高,受到西北 湿润气流影响
4、主要丘陵
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 丘陵和东南丘陵。 这些丘陵海拔多在200 米~500米;少数挺拔峻秀 的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耸 立在平原和低丘之上;两广 丘陵的石灰岩地区,喀斯特 地形发育较好 ;一些地区有 独特的地表地貌。
渤海全部
黄海全部
东海大部
南海一部分
2 )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约占2/3。 思考:我国地形对气 候、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 洋倾斜,对降水、河流、 交通等有什么影响?
地理我国的自然地理

地理我国的自然地理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
本文将从地理的角度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水资源和自然灾害。
一、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各异,东部地区地势相对较低平,中部地区以高原和丘陵为主,而西部地区则以高山和盆地为主。
在东部沿海地区,有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的河流。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流经中国的中部,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和交通干线。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流经中国北部,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在中部地区,有巴蜀平原、江汉平原和河南平原等广阔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适合发展农业和人口聚居。
另外,中国还有一些著名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这些地区地势较高,气候条件极端。
二、气候条件中国的气候条件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
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夏季湿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而北方地区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则属于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中国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也为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同时,中国还受到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也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水系水资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
黄河、长江、松花江等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它们为中国的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支持。
此外,中国还拥有许多大型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等,这些湖泊不仅美丽风景,还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保护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了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自然灾害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频繁。
尤其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经常发生地震,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初中地理中国地区特征归纳总结

初中地理中国地区特征归纳总结北方地区自然特征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主要地形有:东北平原(三讲、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名山”:“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罗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罗叶阔叶林。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农业生产特征农业生产条件:有利:1.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
中国的地形

③有利于水能开发 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流速加快、水能资源集中便于开发
(2)缺点:
东西方向的铁路、公路施工时难度较大
(二)中国的地形特征
①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②山区(山地、丘陵、比较崎岖的高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的2/3
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地,人口稀少
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
考向: 1、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原因——考查相对高度概念 2、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拉萨“日光城”——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能源丰富(太阳能、风能、地热、水能) 4、(河谷农业)种植业分布在河谷的原因? 限制性条件:热量
4、四川盆地
四周被山岭和高原环 绕;内部多低山、丘 陵,西北部有成都平 原;土壤肥沃,水热 丰富,有“紫色盆地 ”“天府之国”
大巴山 大娄山
考向:
1、四川盆地周边山脉;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描述四川盆地的成因----类似于刚果盆地
3、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 光照
4、四大气区
①地壳抬升周边山脉形成,河水汇集形成湖盆
比一比2: 看谁能最快记住山脉的经纬度位置
比一比3: 看谁能最快最准画出左图
画图作品展示
二、中国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高)
地形区
青 藏 高 原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以畜牧业为主;种
平均海拔 4 000 米以上;边 植业分布于雅鲁藏
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 布江谷地和湟水谷
11.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1. 介绍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地理广阔,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本文将概述中国地理的关键知识点,包括地势地貌、气候、河流湖泊、山脉和人口分布等内容。
2. 地势地貌中国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多样。
主要的地形特征包括:•平原:中国北方有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高原:中国西南地区有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寒冷,植被稀疏,但也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
•山脉:中国境内有多个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秦岭山脉等。
这些山脉对于中国的水资源和地理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3. 气候中国的气候分布广泛,涵盖了从寒冷的北方到炎热的南方的各种类型。
主要的气候带包括:•寒冷气候带:位于中国北方的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
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温带气候带:包括中国东部和大部分北部地区。
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气候带:位于中国南方,包括华南和长江流域等地区。
这些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4. 河流湖泊中国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河流和湖泊:•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区。
•黄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上。
青海湖周围景色优美,是旅游胜地之一。
•太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
太湖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旅游胜地。
5. 山脉中国有许多重要的山脉,其中一些对中国的地理和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界。
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吸引了许多登山爱好者。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水源之一。
山脉上的冰川是中国珍稀的自然资源。
•秦岭山脉: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自然屏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主要地形区的主要特征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多样的国家,其地形区划可以分为五
个主要地形区,包括东部平原区、华北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丘陵区、
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地区。
以下将针对每个地形区的主要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东部平原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它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
该地
形区主要由北方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
北方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广大平坦的土地适宜农业生产,为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
长江三角洲
平原是中国最富饶的农业地区之一,其肥沃的土壤和温暖的气候为农作物
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东部平原区还有大量的河流和湖泊,如长江、黄河和洞庭湖,这些水源对农业和工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华北黄土高原区位于中国北方,面积广阔,地势起伏较大,以黄土为
主要土壤类型。
该地形区的主要特征是地貌起伏,土地贫瘠,水源匮乏,
降水不足。
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造成了该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
模式,如梯田和台地耕作。
尽管该地形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但它也是中
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
长江中下游丘陵区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区之一、由于该地形区地势较为复杂,山峦纵横交错,河流众多,土地资源丰富,
造就了该地区多样性的农业和工业发展。
该地形区的主要特征是丘陵地貌,河流密布,土地肥沃。
该地区主要种植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并且
有发达的蚕桑业。
此外,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铜和铁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
该地形区的主
要特征是海拔较高,地势崎岖,气候寒冷。
它是亚洲最大的淡水资源库之一,拥有许多湖泊和河流,如青海湖、长江和黄河的源头。
青藏高原还是
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区之一,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
此外,该地形区还是许
多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拥有独特的文化和风景。
西南山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主要由喜马拉雅山脉和祁连山脉组成。
该地形区地势陡峭,山高林密,气候多样。
该地区的主要特征是山地地貌,植被丰富,有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此外,该地区还有多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九寨沟、峨眉山和黄果树瀑布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形区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从东部平原区到西南
山地区,每个地形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资源特点,为中国的农业、
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地形区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中
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和地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