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欧洲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合集下载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德国工业联盟、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德国工业同盟开创者:穆特修斯、贝伦斯等人。

同盟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强调民族良心。

工业同盟的宗旨: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德国工业同盟的成立足现代设计的一件重大事情,自从这个机构成立以后,德国的设计家就有一个可以团聚的中心,工业同盟组织的各种展览、讨论会都变成当时设计先驱人物研究发展、讨论问题的重要场所。

格罗佩斯的成就(他于1914年受工业同盟委托设计科隆展览馆)在很大程度上足与工业同盟分不开的。

俄国构成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

俄国构成主义者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他们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谈套"理性主义",研究建筑空间,采用理性的结构表达方式,对于表现的单纯性、摆脱代表性之后自由的单纯结构和功能的表现进行探索,以结构的表现为最后终结,最早的建筑之一弗拉基米尔·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塔方案,完全体现了构成主义的设计观念。

第三国际塔是塔特林在1920年设计的,这座塔比艾菲尔铁塔高出一半,里面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这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其实是一个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雕塑,它的象征性比实用性更加重要。

俄国构成主义坚决提出设计为政治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

主要人物:李西斯基,P127荷兰的“风格派”运动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主要的组织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风格》杂志。

{该运动提倡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设计语汇,从而使设计因其内在的可认可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

中外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设计史课程02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 中外设计史课程代码:02学分与学时:4学分7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用艺术设计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中外设计艺术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课题,这一崭新课题帮助我们了解祖先在造物活动中的设计动机和绵延二十余世纪的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演变;对于中外的艺术设计思想,特别是反映在若干经典中,在诸多层面上从设计的视角予以解释;此外,中外设计史还将系统地对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与古代科技的关系,以及对近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的分析,对诸多问题进行梳理,从理论思辩的深度进行研究并阐释;本课程的任务就是站在理解、分析角度上对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演变回顾有一系统的认识,促进学生对专业设计的深度理解,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设计的理念和设计观,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代文化发展密切联系,把握时代的脉搏,创造出合理化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理想设计;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本章从原始社会的石器产生与制作开始,探讨艺术设计的起源和随之发展起来的诸种手工艺品种的生产、技术水平、艺术特色;让学生了解人类设计的创造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起源,并掌握中国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的概貌;重点与难点:重点: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难点:原始居住设计的形式极其意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设计的起源与石器的制作设计第二节:器物制作与设计形式第三节:原始居住设计的雏形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形制设计和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的特色,并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创作实践中;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交通运输工具、城市建筑、丝纺织物和服饰等方面的艺术设计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青铜器的形制设计难点: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 青铜器的概念、种类与形制设计第二节: 古代交通运输工具的设计规范第三节: 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第四节: 古代丝纺织物与服饰艺术设计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在铁器、青铜器、陶器、漆器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并能将我国古代的设计思想和现代设计思想灵活融合来指导自己的设计创作活动;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铁器的制作设计、青铜器的设计创新、陶器、漆器、服饰等方面的设计特点并掌握我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渊源;重点与难点:重点: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极其影响难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源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第二节:青铜器的设计演变和创新第三节:制陶业的发展、陶器种类、陶器的设计的样式第四节:漆器工艺与设计第五节:中国古代理论家的设计思想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秦汉时期在纺织、印染、服饰、漆器、车船、车船、建筑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并能理解我国汉代出现的设计理论,加以灵活运用,指导自己的设计创作;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秦汉时期在纺织、印染、服饰、漆器、车船、车船、建筑设计等新的工艺设计特色,并能理解运用这个时期出现的设计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秦汉时期的漆器业的兴盛极其启示难点:汉代的思想家、美学家极其理论研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纺织、印染、服饰设计第二节:秦汉时期的漆器业的兴盛极其启示第三节:秦汉时期的车船制造业的发展第四节: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极其型制第五节:秦汉的思想家、美学家极其理论研究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瓷器、纺织印染服饰、建筑、雕刻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以及这个时期对设计理论的拓展;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瓷器、纺织印染服饰、建筑、雕刻等工艺设计上的新的发展,并能理解运用这个时期出现的新的设计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纺织印染服装业的恢复和发展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瓷器时代的形成与陶瓷器的设计第二节:纺织印染服装业的恢复和发展与其设计特色第三节:金属工艺与纹饰设计第四节:建筑与雕刻工艺设计第五节:设计理论的拓展第六章:隋唐五代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隋唐五代时期在陶瓷、服饰、建筑、金属工艺等工艺设计方面的全面辉煌,以及这个时期产生的糅合古今的唐代设计理论;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隋唐五代时期在瓷器、纺织印染服饰、建筑、金属工艺、造船、等工艺设计上的新的特色,并能理解运用这个时期出现的糅合古今的设计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工艺特色难点:隋唐五代时期的设计思想理论研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陶瓷工艺与陶瓷设计的发展第二节:服饰工艺与服饰设计的特色形成第三节:金属设计工艺的成熟第四节:建筑设计的成熟与繁荣第五节:柔和古今的唐代设计理论摘要第七章: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宋辽金西夏时期在丝织、染织、髹器、建筑、商业美术等设计方面的特色,以及宋代的设计思想;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宋代在丝织、染织、髹器、建筑、商业美术等工艺设计上的艺术风格,并能理解运用宋代的设计思想与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宋代丝织工艺极其品种设计难点:宋代建筑、髹器工艺及其家具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第一节:宋代丝织工艺极其品种设计:讲述宋代丝织工艺极其艺术成就第二节:宋代染织工艺的发展与艺术特色第三节:雕版印刷工艺与商业美术设计第四节: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金属制器方法、金属制器工艺设计第五节:宋代建筑、髹器工艺及其家具设计第六节:宋代的设计思想与理论第八章:元代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元代在陶瓷、印染、棉纺织、建筑、印刷家具、商业美术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并能古为今用;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元代在棉纺织、印刷等工艺设计上的艺术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元代的棉纺织工艺难点:元代的印刷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陶瓷工艺与品种设计第二节:棉纺织工艺与印染工艺第三节:建筑与装饰纹样设计第四节:印刷、家具与商业美术第九章:明清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明清时期在纺织印染业、陶瓷业、家具、建筑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以及丰富多彩的设计理论;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明清时期在纺织印染业、陶瓷业、家具、建筑等工艺的设计特点,以及丰富多彩的设计理论;并能在平时的设计创作中加以灵活运用;重点与难点:重点:明清时期的建筑设计及其艺术成就难点:明清时期的家具工艺设计及其成就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第一节:纺织印染业的高度繁荣与织印品种设计第二节:陶瓷业的繁荣与设计方式的发展第三节:建筑设计与建筑彩画艺术第四节:家具种类与工艺设计第五节:印刷工艺与印刷设计第六节:丰富多彩的设计理论第十章:近代史上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近现代时期在纺织印染业、陶瓷业、、建筑等工艺设计艺术的变迁发展,以及一些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丰富学生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明清时期在纺织印染业、陶瓷业、家具、建筑等传统工艺设计上的变迁发展和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重点与难点:重点:近代史上的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难点:近代史上的建筑艺术装饰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伴随着近代中国手工业和对外贸易而发展起来的近代艺术设计第二节:纺织印染业逐步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品种花色设计水平的提高第三节: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第四节:商业招贴广告设计第五节:建筑艺术的变迁与建筑装饰的兴起第十一章:西方史前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史前的艺术设计的萌芽和这个时期的彩陶艺术设计成就;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设计的萌芽,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重点与难点:重点: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难点:彩陶设计的特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旧石器时代艺术设计的萌芽第二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第十二章:古代东方的手工艺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古埃及、古西亚、古波斯、古代日本、古代伊斯兰和古代美洲的手工艺设计的发展状况,丰富学生的设计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古埃及、古西亚等古代东方各国在手工艺设计方面的成就;重点与难点:重点:古埃及的家具艺术设计难点:古代日本的手工艺艺术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古埃及的手工艺设计第二节:古西亚与古波斯的手工艺设计第三节:古代日本的手工艺设计第四节:古代伊斯兰的手工艺设计第五节:古代美洲的手工艺设计第十三章:古代西方的手工艺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的手工艺设计的发展状况,丰富学生的设计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等古代西方各时期在手工艺设计方面的成就;重点与难点:重点:古希腊的手工艺设计难点:古罗马的手工艺设计的特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古希腊的手工艺艺术第二节:古罗马的手工艺艺术第三节:欧洲中世纪的手工艺艺术第四节:文艺复兴、巴罗克、罗可可时期的手工艺艺术第十四章: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使学生正确理解工业设计内在动力与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重点与难点:重点:英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难点:"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第二节:英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第三节:"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第四节:早期功能主义与德意志制造联盟第十五章:工业化社会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系统地学习人类历史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着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使学生正确理解工业设计内在动力与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并为学生的课题设计提供大量的设计参考;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工业化社会的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着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重点与难点:重点:“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难点:欧洲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欧洲早期的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第二节:“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第三节: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第四节:"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第五节:欧洲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第六节:美国与日本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第十六章: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及时把握到设计发展的时代脉搏,推动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的发展态势,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重点与难点:重点: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难点:新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主要内容:第一节:“波普”与反主流的设计艺术第二节: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第三节:新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第四节: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五、课程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1.教学方式:教学形式采用教学与启发并行;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以多媒体、幻灯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课程作业等,期终考试占70%;六、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参考教材:1夏燕靖着.中国艺术设计史.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2邬烈炎,袁熙旸着.外国艺术设计史.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参考资料:1高丰.美的造物——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文集 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2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话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3朱和平.中国设计艺术史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4马克·第亚尼.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 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6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7尹定邦.设计学概论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李龙生.艺术设计概论 M. 合肥: 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9朱铭,荆雷.设计史 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0.10朱铭.设计——科学与艺术的结晶 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9.1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2李泽厚.美的历程 M.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3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4何人可.工业设计史 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15朱青生.十九札——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董占军.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7郑立君.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中外设计史作业复习过程

中外设计史作业复习过程

中外设计史作业中外设计史参考书目内容:1.《中国艺术设计史》作者:夏燕靖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3-012.《中国设计史》作者:高丰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3.《中国设计史》第二版作者:胡光华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0-14.《中国室内设计史》作者:霍维国、霍光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2-15.《中国艺术设计发展史研究》作者:邵文红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4-16.《世界现代设计史》作者:王受之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9-17.《外国艺术设计史》(高等艺术院校教材)作者:邬烈炎、袁熙旸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6-18.《外国现代设计史》作者:钱凤根、于晓红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4-19.《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作者:方怿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2-110.《外国近现代设计史》作者:胡天璇、曾山、王庆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2-1《中国艺术设计史》目录:前言绪论第一章远古·设计的萌芽与奠基一、上古传说与圣人造物二、从拣取生产生活资料到制作工具三、陶器制作与器型设计四、衣饰的产生五、蚕缫丝与织造工艺第二章夏、商、周及春秋战国·设计的发展与成熟一、青铜铁器的制作工艺与形制设计二、陶器与原始瓷器的形成及实用设计三、冠冕服制与深衣华饰四、诸子百家思想中的造物观念五、《考工记》的成书背景及设计思想第三章秦汉·设计的自在与成熟一、秦始皇陵的铜车结构与设计二、食器、文具的种类与设计三、服饰与织物纹样设计四、家具、陈设物与木作业设计五、铜灯、铜炉与铜镜的设计形制六、漆器业的兴盛与漆艺设计七、农用工具的使用与设计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设计的延传与疾进一、瓷器时代与瓷器设计二、旷世奇服三、机械制造与设计四、漆器及木作业设计五、寺院、佛塔与建筑上的纹饰设计六、六朝陵墓与墓前石刻及墓室壁面设计专题链接:魏晋玄学以及文献典籍中的设计思想第五章隋唐五代·设计的诗意与华章一、仓储设施与大运河的工程设计二、隋唐长安的城市布局设计三、瓷器具的工艺设计四、唐三彩的釉彩工艺五、冠服形制与女子妆饰六、织锦织绫纹样设计与"陵阳公样"七、唐代书籍装帧设计八、金属制品的奇巧设计九、漆器与家具设计十、杂糅南北风格的五代十国设计专题链接:唐代设计理论述要第六章宋辽金西夏·设计的纷繁与林立一、《清明上河图》与城市布局二、宋辽金的园林设计三、宋代名窑及其设计特色四、辽、金瓷器及其工艺特色五、宋代丝织品种及其设计特色六、宋辽金西夏服饰七、宋辽金西夏的家具设计八、宋版书的书籍设计九、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十、漆器品种与髹漆工艺十一、商业发展与商业艺术设计专题链接:宋代设计思想与理论的发展第七章元代·设计的多元与交融一、元建筑与元大都城垣规划二、元代名窑与瓷器设计三、"纳石失"织锦及纹样设计四、元代服饰设计五、金属工艺及品种设计特色六、家具品种与工艺制作七、漆器品种与制作工艺八、书刊装帧设计专题链接:元代设计思想的实用特征第八章明代·设计的规制与变革一、紫禁城的营建与布局二、瓷业的繁荣与品种发展三、丝织业的四大产区与丝织锦品种的特色四、朝服制度与服饰设计五、吉祥图案的寓意象征六、明代家具的种类与工艺设计七、明雕版印刷与书籍装帧八、文献中记载的艺术设计专题链接:火器的制造第九章清代·设计的交替与衰落一、瓷业的繁荣与品种的多样发展二、丝棉织业与云锦工艺三、服饰规制与服饰设计四、园林种类与设计五、清代家具及"三大作"特色六、清刻本与书籍设计专题链接:农具的功能变化第十章近现代·设计的转变与更新一、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近代设计的转型二、瓷业的艰难生存与品种特色三、丝棉织品与花样设计四、服饰的推陈出新五、家具与陈设品设计六、商业招贴与商标设计七、报刊、书籍设计的新样式八、建筑形式的变迁与建筑三种类型特征九、新型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与使用专题链接:我国车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设计与制造结语新生与发展——新中国设计事业发展纪程古典工艺文献索引《外国艺术设计史》目录:第一章史前的艺术设计一、旧石器时代艺术设计的萌芽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第二章古代东方的手工艺设计一、古埃及的手工艺设计二、古西亚与古波斯的手工艺设计三、古代日本的手工艺设计四、古代伊斯兰的手工艺设计五、古代美洲的手工艺设计第三章古人西方的手工艺设计一、古希腊的手工艺设计二、古罗马的手工艺设计三、欧洲中世纪的手工艺设计四、文艺复兴、巴洛克与罗可可时期的手工艺设计第四章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一、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二、英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三、“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四、早期功能主义与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五章工业化社会的艺术设计一、欧洲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二、“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三、美国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四、“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五、欧洲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六、美国与日本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第六章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一、“波普”与反主流的艺术设计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三、新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四、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1.青铜时代的图形文字设计及织物与服装状况?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炽热,对传统文化向往更深一步的挖掘,对古代文物更渴望熟悉、鉴赏。

欧洲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jsp

欧洲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jsp

• 1953年庞蒂为意大利理想标准公司设计了一系列陶 瓷卫生用具,包括一只坐式便器。它的形式真实反映 了功能要求,但自身又有美学价值。

意大利的灯具也有很高水平。设计师们把照明质量
与效果,如照度、阴影、光色等与灯具的造型等同起来,取得了很大 的成功。萨帕设计的工作台灯可以以任何角度定位,使用十分方便 灵活,体现了一种实用与美学的平衡,成了国际性的经典设计。
• 戴1957年设 计的电视机。
3、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艺术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艺术设计的特点: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 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 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 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 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和对于自然材 料的欣赏等。
总体来说,意大利设计的特点是由于形式上的创
新而产生的特有的风格与个性。

影响 1
• 战后初期的意大利深受美国设计的影响,这 种影响是两方面的。 • 1、受到所谓“优良设计”的功能主义设计的影 响; • 2、美国的商业性设计,特别是流线型设计也对意 大利产生了较大影响。
影响 2
意大利设计的中心是米兰。这个城市的一系列特殊的社
会经济条件,孕育了深厚的物质文化。 1、米兰开明的实业阶层对设计的革新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米兰的工艺学院培养了大批的建筑师-设计师,促进了以建 筑为基础的设计文化的发展。 3、米兰的国际工业设计展览;既可吸收世界各国的设计精华, 也有助于传播意大利的设计文化。
影响 3
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设计的视觉特征是所谓当 代“有机”雕塑,这种视觉特征与新的金属和塑料生
欧洲的国际现代
主义设计
学习内容纲要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两大体系剖析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两大体系剖析

作品欣赏
一、功能主义
(一)功能主义 项目名称:芝加哥威利茨住宅(Willitts House) 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的起源
项目地点:美国芝加哥 建成时间:1902年
2、赖特
作品欣赏
一、功能主义
(一)功能主义 的起源
2、赖特 作品欣赏
纽约州布法罗市拉金公司办公楼
一、功能主义
在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学院建筑系学习, 了解到1美8国9建3年筑师前,首往先美是萨国利文学及习芝加3哥年学。派其他建筑师的现代建筑方法。
回到欧洲后,成为坚定的理性主义者。
一、功能主义
(一)功能主义的起源 1、洛斯
一、功能主义
(一)功能主义的起源 1、洛斯 1908年发表文章《装饰与罪恶》表达了这
2、赖特 作品欣赏
亚利桑那州的传奇度假酒店3
一、功能主义
(一)功能主义 馆
一、功能主义
项目名称:芝加哥威利茨住宅(Willitts House)
(一)功能主义 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的起源 项目地点:美国芝加哥
2、赖特
建成时间:1902年
2、赖特 作品欣赏
日本东京帝国饭店
一、功能主义
(一)功能主义 的起源
2、赖特 作品欣赏
“AmerIcan Modern” 餐具 赖特设计 1937年
(一)功能主义的 起源
3、赖特
是美国的一位最重 要的建筑师,对现 代建筑有很大的影 响。
代表作品:流水别

赖特
一、功能主义
(一)功能主义的 起源
3项、目地赖点:特美国,匹兹堡 项代目表时间作:1品936年:-1流939年水别

流水别墅
一、功能主义

现代主义初期产生的设计流派

现代主义初期产生的设计流派

现代主义初期产生的设计流派现代主义设计是人类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传播,其风潮几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响下,又产生出许许多多新的设计风格和流派。

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形成的原因,以往的阐述大多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把现代主义设计放到广阔的现代主义运动背景去认识,认为它的产生是在现代主义运动影响下的一种历史必然。

这种认识往往只顾及到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外部环境,甚少考虑到设计活动的自身特质和发展变化规律,难免有失片面,同时也影响到我们对其它相关设计活动的理解。

野兽主义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

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

而那位后来创出“立体主义”名称的《吉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路易·沃塞尔,则突发灵感地想到了这一恰也合适的名称。

他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马尔凯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小型铜像,不由得惊叫起来:“多那太罗被关在了野兽笼中!”(多那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雕塑家)。

不久,这一俏皮话便在《吉尔·布拉斯》杂志登出,而“野兽主义”的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

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

这一初含讽刺意味的名称,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

野兽主义继续着后印象主义文森特·梵高、P.高更、P.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

现代设计史-总复习

现代设计史-总复习

1920年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用最简单 的纵横直线构图,采用单纯的三原色,是荷兰“风格 派”的代表作。
俄国构成主义: 又称“结构主义”,在艺术也称“至上主义”。构成 主义赞美工业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对机械的结构方式 感兴趣,主张将“结构”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用 功能性和结构合理性取代艺术的再现性。这一观点成 为现代主义设计,尤其是建筑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一章 设计与艺术设计
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伴随着“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它 是人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生存方式,是设想、构思、规 划、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标志着设计史 正式从装饰艺术史、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 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德国工业同盟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 1896年美国建筑师路易斯· 沙利文提出了功能主义最基 本的原则——“形式追随功能”,成为现代主义运动最 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
1914年科隆年会,穆德修斯与凡德· 威尔德之间爆发了 一场关于“标准化”的重大争论,“工业同盟”很快 分成两派:一派以穆德修斯为首,认为设计核心是为 大工业服务,因此必须形式服从功能,必须以标准化 为核心,艺术家的个人设计应服从于标准化、批量化 生产,努力降低成本等要求,生产至上,成本降低才 能服务于大众。另一派以威尔德为首,认为艺术家二 人的创造应该是至上的,不能屈服于任何标准化和批 量化的目的。
流线型 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描述表现圆滑、线条流畅的物 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在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 言而被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 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 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成为20世纪30-40年代 最流行的产品风格,是十分典型的美国式现代主义表 现形式。

中外艺术设计史08(第二章第3节5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发展)

中外艺术设计史08(第二章第3节5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发展)

第二节 德国工业同盟
四、德国工业同盟的主要代表人物
1、穆特休斯及其贡献 赫尔曼•穆特休斯 (Herman Muthesius,19861927)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 运动的组织者、发起人,现 代主义设计理论的重要奠基 入之一,德国工业同盟的创 建者和核心人物。他是—位 教师、建筑设计师、外交官、 设计教育家和古董鉴赏家, 他对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起 穆特休斯1907一1908年设计的 弗罗伊登贝格住宅 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发展
第一节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二、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主要思想
1、肯定工业化大生产,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 提倡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和“机器美学’; 2、反对因袭传统,厌恶附加的装饰; 3、强调“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功能主义,用科学 的、客观的理性精神进行设计。 4、希望通过现代设计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 生活,从而消除社会的不公平,表现出强烈的民主主义 精神和理想主义思想。
五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发展
第一节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三、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主要思想
第三阶段: 1933年包豪斯解体,包豪斯的设计大师们把它的精神带 到了美国,使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很快发展成为“国际主义风 格”,从而一统天下,但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也开始步人衰落 阶段。 习惯上,把1972年美国圣路易市的“普鲁迪•爱戈住宅” 的拆除时间,作为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终结的标志。
第二节 德国工业同盟
四、德国工业同盟的主要代表人物
2、贝伦斯及其贡献 彼得•贝伦斯 (Peter Behrens, 1868-1940)是德国工业 同盟的核心成员之一, 他是一位画家、设计师 和建筑家。他在现代工 业设计、平面设计和企 业形象设计等方面部拥 有开拓性的贡献,是20 世纪德国现代主义设计 的先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9年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全面控制政权, 1929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全面控制政权,俄国 的构成主义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的构成主义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还在继续实 验进行,但是越来越受到公开的歧视, 验进行,但是越来越受到公开的歧视,虽然他们 依然可以存在,但是项目很少, 依然可以存在,但是项目很少,他们的注意力很 快就按照当时俄国的发展要求, 快就按照当时俄国的发展要求,特别是俄国向西 伯利亚的发展要求,转移到新的城市规划设计上 伯利亚的发展要求, 去了。 去了。俄国后期的构成主义基本集中在城市规划 上。
1918-1921年 俄国“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1918-1921年,俄国“战时共产主义”阶段,列宁 政府对艺术创作没有进行任何干预和审查, 政府对艺术创作没有进行任何干预和审查,列宁 希望能够在混乱之中形成新的为无产阶级政权的 艺术形式。各种艺术团体开始大量涌现。 艺术形式。各种艺术团体开始大量涌现。 1921年列宁的 新经济政策”时期, 年列宁的“ 1921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俄国鼓励与 西方联系, 西方联系,这时俄国的构成主义探索才开始为西 方所知道。 方所知道。俄国的一批构成主义设计家到西方旅 行和交流, 行和交流,把俄国的构成主义观念和思想带到了 国外,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国外,产生了很大的震动,特别是对德国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很大的影响。
现代设计史
第八章 欧洲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是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德国等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是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德国等 欧洲国家,最早产生于建筑领域, 欧洲国家,最早产生于建筑领域,在二三十年代 达到高峰, 达到高峰,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的一场国际性设 计运动。现代主义艺术的思想、设计理念, 计运动。现代主义艺术的思想、设计理念,体现 出鲜明的革新性 民主性、大众性、 革新性、 出鲜明的革新性、民主性、大众性、主观性和形 式主义、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等特征;强调“功 式主义、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等特征;强调“ 等特征 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功能主义设计, 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功能主义设计,表现出强 烈的民主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思想。 烈的民主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思想。
彼得· 彼得·贝伦斯 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他的功能主义倾向和明显的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 方式,都表明他朝着现代主义方向发展。1907年 方式,都表明他朝着现代主义方向发展。1907年, 他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他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一批现代主义设计 大师先后来到贝伦斯门下学习工作,培养出了20 大师先后来到贝伦斯门下学习工作,培养出了20 世纪杰出的设计大师沃尔特·格洛佩斯、米斯、 世纪杰出的设计大师沃尔特·格洛佩斯、米斯、柯 布西耶等。 布西耶等。
俄国构成主义
1 概念: 概念: 俄国构成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 1913~20年代 俄国构成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在艺术上也称 至上主义” 结构主义”运动, 为“至上主义”或“结构主义”运 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 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
瓦西里· 瓦西里·康定斯基
3 特点: 特点: 俄国构成主义赞美工业文明的成果, 俄国构成主义赞美工业文明的成果,尤其对机械 的结构方式感兴趣,主张将“结构”作为设计的 的结构方式感兴趣,主张将“结构” 根本出发点, 根本出发点,用功能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取代艺术 地再现性。这一观点成为现代主义设计, 地再现性。这一观点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尤其是 建筑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 建筑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出了抽象化、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出了抽象化、几何化的特点之 还常常体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 外,还常常体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显示了 苏联当时的革命激情和艺术为无产阶级和新政府 服务的思想。 服务的思想。
1908年 1908年 电风扇
贝伦斯1909 贝伦斯1909年设计的电水壶 1909年设计的电水壶
贝伦斯1909 贝伦斯1909年设计的电钟 1909年设计的电钟
1927年 1927年 Terrassenhaus
贝伦斯的事业跨过了“青年风格” 、工艺美术运 贝伦斯的事业跨过了“青年风格” 直线构成现代主义及新古典主义四个阶段。 动、直线构成现代主义及新古典主义四个阶段。 AEG的现代工业设计只是贝伦斯设计生涯中的一个 AEG的现代工业设计只是贝伦斯设计生涯中的一个 小插曲。1910年间建筑 理论家的先驱勒·柯布西 年间建筑、 小插曲。1910年间建筑、理论家的先驱勒 柯布西 米斯·凡 德罗 格罗比乌斯等, 德罗、 耶、米斯 凡·德罗、格罗比乌斯等,都在柏林贝伦 斯的办公室一起工作过,所以他更重要的意义是 斯的办公室一起工作过, 影响和教育了一批新人, 影响和教育了一批新人,这一批人成为现代主义 的工业设计之父, 的工业设计之父,是第一代成熟的工业设计师与 现代建筑设计师。 现代建筑设计师。
乔治· 乔治·卡沃丹 1932年 英国 角架平衡式台灯 1932年
阿尔瓦· 阿尔瓦·阿尔托 1928 芬兰
Arne Jacobson的蚂蚁椅 Jacobson的蚂蚁椅
德国工业同盟
1 成立: 成立: 德国工业同盟又称“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国工业同盟又称“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于 1907年10月 在穆德休斯、彼得· 1907年10月6日,在穆德休斯、彼得·贝伦斯以及 威德的发起组织下, 凡·德·威德的发起组织下,德国一批关心现代设计 的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设计师、银行家、 的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设计师、银行家、 政治家等组成的半官方组织, 政治家等组成的半官方组织,该组织的目的是在 各界推广工业设计的思想和成果,共同推广“ 各界推广工业设计的思想和成果,共同推广“工 业产品的优质化” 业产品的优质化”。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 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 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 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 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 构成主义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 构成主义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 同时也吸收了几何抽象理念, 同时也吸收了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 和浮雕构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 和浮雕构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
里特维尔德 1918 红蓝椅
4 影响: 影响: 荷兰风格派的独特造型语言和美学思想对现代主 义的发展起到了特有的作用。作为“经典现代主 义的发展起到了特有的作用。作为“ 的主要基础之一, 20世纪80年代后期 世纪80年代后期, 义”的主要基础之一,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 格派重新受到设计界的关注。 格派重新受到设计界的关注。 风格派成员的探索除了具有美学意义外, 风格派成员的探索除了具有美学意义外,还有一 定的社会涵义:坚持艺术、建筑、 定的社会涵义:坚持艺术、建筑、设计艺术的社 会功效;认为普遍化与特殊化、 会功效;认为普遍化与特殊化、集体与个人之间 存在着一种平衡(结构与构件);坚信设计具有 存在着一种平衡(结构与构件);坚信设计具有 ); 改变未来,改变个人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力量。 改变未来,改变个人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力量。
4 影响: 影响: 工业同盟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 工业同盟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它是 德国的第一个设计组织, 德国的第一个设计组织,它的设计艺术思想直接 一响了一大批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占主 要地位的设计师。在它的影响下, 要地位的设计师。在它的影响下,欧洲其他国家 也纷纷成立制造联盟。 也纷纷成立制造联盟。德国工业同盟不仅是德国 现代主义设计发源地, 现代主义设计发源地,对世界工业设计思想的形 成和工业设计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成和工业设计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发展过程: 发展过程: 1914年十月革命成功 年十月革命成功, 1914年十月革命成功,成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国 这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20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家,这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轰轰烈烈的革命使大批知识分子为之狂热。 轰轰烈烈的革命使大批知识分子为之狂热。他们 期望能够为建立一个富强繁荣平等的国家贡献自 己的全部力量。在内外干涉的困境中, 己的全部力量。在内外干涉的困境中,大批艺术 家利用各种形式来支持革命,鼓舞士气,宣传画、 家利用各种形式来支持革命,鼓舞士气,宣传画、 层出不穷。 层出不穷。
1901 贝伦斯住宅
贝伦斯1900 1901年设计的自宅扶手椅 贝伦斯1900-1901年设计的自宅扶手椅 1900-
贝伦斯1902年设计的Wertheim餐椅
贝伦斯1908 1909年设计AEG的涡轮机制造工场与机械工场 贝伦斯1908-1909年设计AEG的涡轮机制造工场与机械工场 1908年设计AEG
1922年 1922年,包豪斯学院在杜塞尔多夫市举办国际构 成主义和达达主义研讨大会, 成主义和达达主义研讨大会,有两位世界最重要 的构成主义大师——俄国的李西斯基和荷兰风格 的构成主义大师——俄国的李西斯基和荷兰风格 派的杜斯伯格前来参加, 派的杜斯伯格前来参加,他们带来了对于纯粹形 势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构成主义 势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构成主义 观念。 观念。
灰色的树 1911
3 设计风格: 设计风格: 坚决反对写实再现的绘画和设计方式, 坚决反对写实再现的绘画和设计方式,坚持 抽象原则,将简单的几何形作为造型基础, 抽象原则,将简单的几何形作为造型基础,用这 些几何结构形成结构组合, 些几何结构形成结构组合,同时每个结构单位依 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可试性。 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可试性。
荷兰风格派(1918-1928) 荷兰风格派(1918-1928)
1 成立: 成立: 1918年 在杜斯伯格的组织下,一批画家、 1918年,在杜斯伯格的组织下,一批画家、设计 建筑师组织起来成立的一个松散的集体, 家、建筑师组织起来成立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他 们通过在荷兰莱顿城创办的《风格》 们通过在荷兰莱顿城创办的《风格》杂志发表观 交流思想,因此被称为风格派。 点,交流思想,因此被称为风格派。 成员: 2 成员: 画家、设计家西奥 西奥· 杜斯伯格,画家彼得 彼得· 画家、设计家西奥·凡·杜斯伯格,画家彼得·蒙德 格里特· 里安,设计师格里特 里特维尔德,建筑设计师乌 里安,设计师格里特·里特维尔德,建筑设计师乌 罗伯特· 霍夫等人 等人。 德、罗伯特·凡·德·霍夫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