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
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正确判断并求解小数的近似数。
三、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粉笔。
2.小数的近似数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复习小数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组成、性质等。
2.提问: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需要近似数的情况,比如测量长度、质量等,那么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1.概念讲解(1)介绍小数的近似数概念,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通过实例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具体步骤。
2.示例讲解(2)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3.练习巩固(1)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2)教师选取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强调解题关键。
4.小组讨论(2)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三)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及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2.强调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课后作业1.设计一些求小数近似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及四舍五入法。
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1.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判断四舍五入时容易出错,需要加强练习。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加强训练。
3.课后作业要注重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
在前一单元《小数的简便计算》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小数的概念、小数的读法与认识和小数的简便计算方法。
本单元延续了前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1.2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如何灵活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4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单元的教学将采用讲授、练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逐步探索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2.1 教学内容本单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介绍2.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3.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2.2 教学步骤步骤一: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介绍•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和读法,并与分数进行对比,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导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小数的近似数,并简要介绍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
步骤二: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讲解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四舍五入和截取法。
•给出一些示例,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确定小数的近似数。
步骤三: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小数的近似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制定解决策略、进行计算,并检查答案的合理性。
步骤四:课堂练习与总结•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引导学生复习掌握。
三、学法指导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以下学法进行学习:•主动参与:通过课堂讨论、问题解决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理念】学生之前学习过求整数的近似数,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经验。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注重化繁为简,追求内蕴丰盈而形式简单的数学课堂,无情的剔除所有的累赘,保持事物的简单化。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2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的书写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特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引导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课之前呢,老师想先做一个调查,同学们的身高都是多少呢?(生汇报)师:你的身高是153cm ,精确到十位,是多少呢?生:150cm。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出来的呢?生: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借助复习求整数的近似数引入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由旧知迁移到新知,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新知的探究做好铺垫。
】师:老师有个女儿,她很小,个子比较低,身高只有0.984m,可有人说老师女儿的身高是0.98m,还有人说是1m。
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说的是老师女儿身高的什么数呢?生:近似数。
师:那你们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得出老师女儿身高的近似数的么?生:想。
师: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保留两位小数和一位小数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求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用什么方法?生:四舍五入法。
师:大家现在把0.984尝试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看看结果分别是多少?(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如何保留的?)(1)保留两位小数生1: 0.984≈0.98师:你是如何想的,试着说一说。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7小数的近似数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7小数的近似数 |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及其求法。
2.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地求小数的近似数。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节:小数的近似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求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意义及分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品的价格是多少?(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用到小数的近似数。
3.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例1:小明家的电费是253.6元,如果每度电0.5元,那么他家这个月大约用电多少度?(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4.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61页的练习题。
(2)教师点评并讲解易错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6. 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第62页的作业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小数的近似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理解不透彻的情况,教师需要耐心讲解,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求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舍五入”法是小数的近似数求法中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近似数概念。
2. 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3. 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对小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2.1 小数的近似数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
例如,3.45近似为3.5,2.74近似为2.7。
2.2 四舍五入法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
例如,3.45四舍五入为3.5,2.74四舍五入为2.7。
2.3 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购物时找零钱,测量长度等。
3.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化学生对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2. 在讲解四舍五入法时,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加强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和四舍五入法。
4. 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给定小数的近似数。
2.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思考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掌握情况。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意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近似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实验、工程设计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3一、教学背景分析《小数的近似数》是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在学习小数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通过学习小数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应用。
在这一部分教学设计中,将重点教授小数的近似数的求解方法,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近似数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近似数进行小数的计算;2.能够熟练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小数计算的准确性;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难点:通过实际生活问题提出小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内容安排1.引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小数的近似数概念,激发学生对小数近似数的兴趣;2.教学:介绍小数的近似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示例演练;3.练习:针对不同难度的小数近似数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4.实践:设计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学生的学习思路。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教学手段:教师讲授、示例演示、小组讨论、个人练习;2.教学资源:数字板书、教材、练习册。
六、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出示一组购物小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近似数计算总金额;2.教学:讲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引导学生掌握近似数的计算方法;3.练习:让学生做几道基础题,巩固所学内容;4.实践: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近似数计算并给出解答;5.总结:梳理学生的学习重点,强调近似数对小数计算的重要性。
七、教学效果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积极性、参与度和答题情况;2.布置适量的作业,检验学生对小数近似数的掌握情况;3.定期进行测试,检查学生对小数近似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
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8(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2)比较1500和1506两数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出示主题图2“新长镇有9992人”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近似数的使用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3、练习P794、5、6三、课堂作业P808、9四、课后任务P807〖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1“做一做”及第54页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2.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的过程,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类推,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近似数连续进位问题及近似数小数末尾“0”的问题。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教学重难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根据要求把245600985改写成近似数。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省略百万位后面的尾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四舍五入到百位是()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
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
例如,量得豆豆身高是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0.98米或1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一、学习新知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例1: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
还可以怎样表述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l,是4以下的数舍去。
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算,得出:0.984≈0.98 0.984≈1.0 0.984≈1引导学生分别说明省略的方法。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2、p52做一做三、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说教学反思: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我对于这节课是这样理解的,前面所学的知识有些学生可能忘记了,而且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说法是有多种,实质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在课前引导学生复习多种说法,果然学生很难记起所学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0”不能去掉。
理解如何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习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他们的近似数(课件)。
375436 45709 32405
78236 500345 72809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索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原来已学过一个整数的近似数。
在日常生活和计算中,有时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
2、教学例1。
(1)出示例1。
学生观察,然后回答。
(2)教师谈话:豆豆在一次测量身高是测的准确身高为0.984米,而另外两位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近似数,他们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呢?
学生讨论,后总结回答。
师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①教师提问,保留两位小数,要看那一位,怎样去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0.984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小于5,舍去。
②教师提问:0984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0.984保留一位小数,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满5,向十分位进1,求得近似数1.0。
③教师提问:0.984保留整数该怎样取近似数?
学生自己解决,并分析解题方法。
分组讨论:保留1.0十分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讨论分析:1.0和1数值相等,他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白: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精确长度在0.95和1.05之间,保留整数1,原来的精确长度在0.5和1.5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数位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4)练一练: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课件)。
3、教学例2、例3。
(1)为了读写方便。
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地球与月亮的距离是384400千米。
木星与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并课件演示。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4)练习。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
舍五入”法保留小数数位,要注意保留小数数位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还学习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