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增干强剂的制备

合集下载

CSt—APAM接枝制备纸张增干强剂

CSt—APAM接枝制备纸张增干强剂

C t A— S
接 枝共 聚来 制备 纸张 增干 强剂 , 以 可
弥 补两 者 的缺 陷 。此 助 剂 用于 中性 抄 纸 , 且使 用 时不 需加 入硫 酸 铝 , 是对 阴离子 聚 丙烯 酰胺 的 这 改 进 。而且 其增 强效果 好 , 生产效 率 高 , 对环 境 的
污染小 。
1 实 验 准 备
1 1 原 料及药 品 . 阔 叶木浆 ; 阳离子 淀粉 : 工业级 , 廊坊 淀粉 厂 ; 丙烯 酰胺 : 析纯 , 分 汕头 市光华 化学 厂 ; 烯腈 : 丙 化 学纯 , 海化 学试 剂总 厂 ; 上 丙烯 酸 : 分析纯 , 津市 天 博迪 化工 厂 ; 过硫 酸钾 : 化学 纯 , 津东 方化工 厂 ; 天 亚 硫酸 氢钠 : 析纯 , 阳试 剂 厂 ; 氧化钠 : 析 分 沈 氢 分 纯 , 津市 化学 试剂 三厂 。 天
搅拌下加入窄分子量 阴离子 聚丙 烯酰胺和丙烯 腈 , 后分批 加 入 引 发剂 , 然 反应 一 定 时 间后 , 调节
p 值 出料 。 H
子淀粉… 将阳离子淀粉 、 1, 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单体 如D E MA MA共聚[等。阳离子淀粉 C t 2 ] A 作为浆 S 内添加剂 , 对负电性的纤维、 填料等有很强的吸附 作用 , 另外 , 阳离 子 淀粉 还 具 有 分散 性 高 、 液 不 糊 易分层等优点 但也有缺点 , 3, 如因 自身带 电荷 , 影响纸浆 的 Zt e a电位等。窄分子量 阴离子聚丙 烯酰胺 ( P M)就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 3 AA , 0万 5 万 之 间 的 阴 离 子 聚 丙 烯 酰 胺 。 将 0
摘 要 : 用 阳 离子 淀粉 ( S) 窄分子 量 阴 离子聚 丙烯 酰胺 ( 采 C t与 ) 接枝 制 备 纸 张增 干 强剂 , 选 优

微波辐射下纸张增干强剂P(AM-DMC)的制备

微波辐射下纸张增干强剂P(AM-DMC)的制备
: .5 引发 剂 用 量 为 0 3 g , 变 不 同 的 微 波 辐 射 时 37 , .5 时 改 间 进 行 微 波 聚 合 , 其 粘 均 相 对 分 子 质量 和 抄 纸 后 的 抗 测
加 入去离子水搅 拌 溶解后 , 将三 口烧瓶 置于加 装 有 回流 冷凝 装 置的微 波 炉 中, 在一定 的微 波功 率下, 续辐 射 连
工艺 , 用红外光 谱对产物 的结 构进行 了 征 。 并 表 结果 表 明: 微 波辐射 功 当
率为5 8 引发剂 用量 为08 g 单 体 配比AM: 2 W, .5 , DMC 2 .5 辐射 时间 为1 : 7 ,
为4 i 聚合 物 对纸 张 的增干 强性 能最好。 a 时 rn
关键 词 : 波 聚合 ; 张增 干 强剂 ; 微 纸 丙烯 酰胺 (M; A )甲基丙烯 酰氧 乙基三
它 存 无机物 合 成 、 有机 合成 、 分析 化学 、 分子 聚合 高
氯化 钠 ( ) 分析 纯 , 南 焦作 市化 工 三 乙 醇 NaC1 , 河
( CH CH, OH), 析 纯 , 封 化 学 试 剂 总 分 开
中得 到 了广 泛 的 应 用 。采 用 家 用 微 波 炉 , 究 了微 波 辐 研
11 原料 和仪器 .
丙 烯 酰 胺 ( ), 析 纯 , 津 市 科 密 欧 化 学 AM 分 天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甲 基 丙 烯 酰 氧 乙 基 三 甲 基 氯 化 铵
是 高频 率 的 电磁 波 , 它具 有 内部 加 热 、 速 加 热 、 择 快 选
性加 热和 节能 等优 点 , 以极大 地提高 化学反 应速 度, 可
圜 CNL Y TH o 2 o G 0 E 1 0
微 波辐 射 下 纸张增干

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水处理、土壤改良、石油开采等。

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聚合反应制备。

本实验旨在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聚丙烯酰胺,并对其性质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设备材料: - 丙烯酰胺单体 - 过硫酸铵 - 去离子水设备: - 反应容器 - 搅拌器 - 离心机 - 热水浴实验步骤1.准备反应容器并将其清洗干净。

2.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使其充分溶解。

3.向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丙烯酰胺单体。

4.加入合适的过硫酸铵催化剂,并充分搅拌混合。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观察到反应液逐渐变浓,并形成了白色的固体沉淀物。

使用离心机将反应液离心,可将白色固体进行分离。

此白色固体即为聚丙烯酰胺。

对聚丙烯酰胺进行性质分析。

首先,使用红外光谱仪对聚丙烯酰胺样品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中出现了特征峰,与聚丙烯酰胺的光谱特征相符,表明成功制备出聚丙烯酰胺。

其次,对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性进行测试。

将聚丙烯酰胺样品分别溶解于水、甲醇和二甲基亚砜中,观察其溶解情况。

结果显示,聚丙烯酰胺在水中能够完全溶解,而在甲醇和二甲基亚砜中的溶解性较差。

最后,对聚丙烯酰胺的吸水性能进行测试。

将一定重量的聚丙烯酰胺样品置于烘箱中加热,使其失去水分。

然后在常温下将样品浸泡于水中,观察其吸水情况。

结果显示,聚丙烯酰胺样品能够迅速吸水并形成凝胶状物质。

结论通过简单的聚合反应,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酰胺。

对样品进行性质分析表明,所得聚丙烯酰胺具有典型的红外光谱特征,并能够在水中溶解并表现出较好的吸水性能。

这些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能够有效制备聚丙烯酰胺,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Smith, J. D., & Johnson, K. W. (2005). Polyacrylamide in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应用

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应用

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应用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主要由丙烯酰胺单体(Acrylamide)通过聚合反应制得。

它在水溶液中具有极高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因此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制备聚丙烯酰胺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自由基聚合法和离子聚合法。

1.自由基聚合法:这是最常用的制备聚丙烯酰胺的方法。

首先将丙烯酰胺和一定比例的交联剂(如甲烯二丙烯酸二甲酯)溶解在水溶液中,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加入过氧化氢等自由基发生剂。

发生剂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并与交联剂交联,最终得到交联聚丙烯酰胺。

2.离子聚合法: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带电的草酸或聚丙烯胺等替代溶液中的交联剂。

通过将丙烯酰胺和带电草酸或聚丙烯胺混合,使其发生共聚合反应,生成离子聚丙烯酰胺。

二、主要应用1.污水处理: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污水处理药剂。

由于其极高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可以使悬浮物和污泥在水中沉降和固体化,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此外,PAM也可用于一级、二级、三级废水和污泥的浓缩、固液分离和减少污泥量。

2.石油开采: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聚丙烯酰胺可用作填充剂,以固定油井壁,防止土壤和岩石溜沙。

同时,PAM还可用作驱油剂,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3.土壤保墒和保肥:由于聚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吸水保水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此外,PAM还能够稳定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4.纸浆和造纸业:聚丙烯酰胺可以作为纸浆和造纸过程中的络合剂和保护剂。

它可以增加纸浆的粘度和稠度,改善纸张的纤维分散性和强度,减少纸浆的流失和浆液的泡沫。

5.磺化聚丙烯酰胺:通过对聚合物进行磺化处理,可以得到磺化聚丙烯酰胺。

磺化聚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净水和吸附性能,可用于水处理领域,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

6.其他应用:聚丙烯酰胺还可用于电化学、油水分离、矿石浮选、纺织品加工、个人护理产品等领域。

耐电导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作为纸张增强剂的应用

耐电导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作为纸张增强剂的应用
a d Is App i a i n a p r S r ng h Ai n t lc to s Pa e t e t d
ZHU a me ,CHENG n - u Xin- i Ga g h ,L U n —h o I Ho g z a
( .aut o ehncl n rc i nt m n E gne n , inU i r t o T cnl , il7 04 , h a 1 Fcl f cai dPeio Is u et nier g X ’ n esy f eho g X’l 10 8 C i ; y M aa sn r i a v i o y a n
耐 电导聚丙烯 酰胺 的制备及其 作 为 纸 张 增 强 剂 的应 用
朱 先梅 , 刚虎。 刘 宏 昭 成 ,
(. 1 西安理 工大学 机械与精 密仪器工程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4 ; . 10 8 2 浙江理工大学 材料与纺织学院 ,
浙 江 杭 州 30 1 ; . 安 理 工 大学 印刷 包 装 工 程 学 院 , 西 西 安 70 4 ) 10 8 3 西 陕 10 8
T 0 o o y rwi d l lc lrweg ta d lw ic st sprp r d u i g t e tc n lg fa u — X- 2 c p le t mi d e mo e ua ih n o vs o i i e a e sn h e h oo y o q e h y
摘 要 :以 丙烯 酰胺 、 离子单体 丙烯 酰氧 乙基 三 甲基 氯化铵 和二 甲基二烯 丙基 氯化铵 、 离子 单体 阳 阴 衣康酸 、 活性单体 羟 甲基 丙烯酰胺 、 交联 单体三 烯 丙基 异 三聚 氰酸 酯 为原料 , 用水溶 液 聚合和 接 采 枝反 应制备 工艺 , 制得 中等分 子量 、 粘度 的活性 两性聚 丙烯 酰胺 ( X0 ) 低 T -2 。根 据 国内造纸 浆料 现 状, 选用废纸 浆料进行 应 用研 究 。实验 结 果表 明 , 电导 2o o~ 0 s c 的 条件 下 , T -2 在 o 25 0 I / m  ̄ 当 X0 干添加 量为浆料 的 0 9 时 , 能提 高纸张 耐破 强度 2 % , 升 浆料 的滤 水性 能 3 % , 强纸 张 内 .% 其 l 提 3 增

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详解

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详解

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详解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化学式为(C3H5NO)n。

在常温下为坚硬的玻璃态固体,产品有胶液、胶乳和白色粉粒、半透明珠粒和薄片等。

热稳定性良好。

能以任意比例溶于水,水溶液为均匀透明的液体。

长期存放后会因聚合物缓慢的降解而使溶液粘度下降,特别是在贮运条件较差时更为明显。

聚丙烯酰胺作为润滑剂、悬浮剂、粘土稳定剂、驱油剂、降失水剂和增稠剂,在钻井、酸化、压裂、堵水、固井及二次采油、三次采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油田化学品。

聚丙烯酰胺的絮凝原理聚丙烯酰胺絮凝原理主要是靠吸附和架桥,通过高分子链上的带电基团吸附作用,将细小的颗粒拉到一起从而实现加速沉降,达到加快固液分离的目的。

制备方法聚丙烯酰胺生产步骤一共两步:单体生产技术:丙烯酰胺单体的生产时以丙烯腈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水合生成丙烯酰胺单体的粗产品,经闪蒸、精制后得精丙烯酰胺单体,此单体即为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原料。

丙烯腈+(水催化剂/水)→合成→丙烯酰胺粗品→闪蒸→精制→精丙烯酰胺。

催化剂的发展历史来分,单体技术已经历了三代:第一代为硫酸催化水合技术,此技术的缺点是丙烯腈转化率低,丙稀酰胺产品收率低、副产品低,给精制带来很大负担,此外由于催化剂硫酸的强腐蚀性,使设备造价高,增加了生产成本;第二代为二元或三元骨架铜催化生产技术,该技术的缺点是在最终产品中引入了影响聚合的金属铜离子,从而增加了后处理精制的成本;第三代为微生物腈水合酶催化生产技术,此技术反应条件温和,常温常压下进行,具有高选择性、高收率和高活性的特点,丙烯腈的转化率可达到100%,反应完全,无副产物和杂质。

产品丙烯酰胺中不含金属铜离子,不需进行离子交换来出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铜离子,简化了工艺流程,此外,气相色谱分析表明丙烯酰胺产品中几乎不含游离的丙烯腈,具有高纯性,特别适合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及食品工业所需的无毒聚丙烯酰胺。

新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型纸张增强剂的制备研究

新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型纸张增强剂的制备研究
收 稿 日期 : 0 0 0 — 9 2 1 - 90
作 者简 介 : 巨光 ( 9 6 ) 男 , 江 诸 暨 人 , 士 孟 16一 , 浙 硕
第 4卷
第 4期
孟巨光 , : 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型纸张增强剂的制备研究 等 新
41 8
性 剂 M, 业 级 ; 工 聚合 结 构 改 性 剂 N, 业 级 ; 硫 工 过 酸铵 , 析纯 ; 氧化 钠 , 业级 ; 硫酸钠 , 业级 ; 分 氢 工 亚 工 纸浆 : 自东莞某 大 型纸厂 的牛 卡底 浆 ; 取 仪器 : J1型旋 转 粘 度 计 , 度计 , 力 电动 ND 一 酸 强 搅拌 机 , 页 成型 器 , 破度 仪 , 纸 耐 电子 式 压缩 强 度 测 定仪 .
系统 . ] 因此 , 阳离 子 单 体 选 定 DMC 阴 离子 单 体 , .
现在 一 般 用 的 是 丙 烯 酸 ( AA) 本 文 采 用 马 来 酸 , ( MA) 因为 马来 酸是 二元 酸 , 比丙 烯 酸 电荷更 集 , 对
中 些 . 是 马 来 酸 在 水 性 聚 合 条 件 下 , 往 会 有 相 ]只 往
第 4卷
第 4期







Vo1 .4, 0. N 4
De c.2 0 10
20 1 0年 12月
M A TERI LS R ESEA RCH ND PPLI A A A CAT I N O
文 章 编 号 : 6 39 8 ( 0 0 0 —4 0 0 1 7 - 9 1 2 1 ) 40 8 - 6

定 量 的聚合 促 进 剂 L 以降 低 马 来 酸 在 聚 合 时 的
空 间位阻效 应 以及 电性 排斥作 用从 而提 升其 聚合 活

聚丙烯酰胺两种制备方法介绍(干货分享)

聚丙烯酰胺两种制备方法介绍(干货分享)

聚丙烯酰胺两种制备方法介绍(干货分享)聚丙烯酰胺是如何制备生产的?工业生产中采用的聚合方法,主要是溶液聚合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以前者应用较为广泛。

此外也有采用γ-射线辐照引发固相聚合的报道。

1、水溶液聚合方法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法是工业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配方中单体溶液须经离子交换提纯。

反应介质水应为去离子水,引发剂:多采用过硫酸盐与亚硫酸盐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降低反应引发温度。

此外需加有链转移剂,常用的为异丙醇。

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的影响,必要时加入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

为了易于控制反应温度,单体浓度通常低于25%。

由于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热高达82.8 kJ/mol,聚合热必须及时导出,如果单体浓度为25%-30%即使在10℃引发聚合,如果聚合热不导出,则溶液温度会自动上升到100℃,将生成大量不溶物。

因此导热问题成为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生产低分子量产品时刻在釜式反应器中间歇操作或数釜串联连续生产,夹套冷却保持反应温度20~25 ℃。

转化率达95%~99%为止。

生产高分子量产品时,由于产品为冻胶状,不能进行搅拌,为了及时导出反应热,工业上采用在反应釜中将配方中的物料混合均匀后,立即送入聚乙烯小袋中。

将装有反应物料的聚乙烯装置水槽中冷却反应。

须注意的是由于空气中的氧有明显的阻聚作用,配制与加料必须在N气氛中进行。

使用过硫酸盐-亚硫酸盐引发剂体系时,通常引发开2始温度为40℃,如果要求生产超高分子量产品时引发温度应低于20℃。

由于单体不挥发,反应后不能除去,所以未反应单体将残存于聚丙烯酰胺。

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温度虽可降低残余单体量,但生产能力降低而且不溶物含量会增加。

为了降低残余单体量有的工厂采用复合引发体系,由氧化-还原引发剂与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组成。

低温条件下由氧化-还原引发剂发挥作用,后期当反应物料温度升高后,使偶氮引发剂分解进一步发挥作用,此法生产的聚丙烯酰胺残余单体含量可低至0.02%(气相色谱法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酰胺增干强剂生产操作流程
一:中间体的制备(工厂)
Ⅰ、原料配比(按1000kg):
1. 氯化苄:265kg
2. DM:337kg
3. 去离子水:390kg(先150kg,后240kg)
4.对羟基苯甲醚:3kg
Ⅱ、生产工艺:
1. 把氯化苄吸入氯化苄备用。

2. 在反应釜中泵入150kg去离子水及DM密封搅拌。

3. 调整釜内料液温度为25℃(温度计显示),开始滴加氯化苄,
当料液温度上升为30℃时,用冷冻机冷水开始降温,滴加速
度根据料液温度上升速度而定,滴定过程中保持料液温度在
34℃左右。

4. 滴定时间为4h,然后继续保温34~35℃反应2h。

5.保温完毕取样测PH值应为7.5~8.5之间。

6. 加水240kg,对羟基苯甲醚3kg,降温至25℃以下,取样化验,合格放料。

Not:DM不得超过设定量;氯化苄剧毒,注意防护。

二:增干强剂的制备(实验室方法)
Ⅰ、原料配比(按2000kg):
1.中间体59.4kg
2.丙烯酰胺(AM)315kg(先180kg,后135kg)
3.衣康酸25.2kg
4.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
5.4kg
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0.27kg
6.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9kg
7.N、N-二甲基丙烯酰胺5.4kg
8.水1530kg(先900kg,第二步450kg,最后180kg)
9.过硫酸铵(APS) 1.8kg
10.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36kg
Ⅱ、生产工艺:
1.在三口烧瓶中加入:59.4kg的中间体、180kg的AM、25.2kg 的衣康酸、5.4kg的SMAS、0.27kg的EDTA、9kg的DMC、5.4kg
的N、N-二甲基丙烯酰胺、900kg的水,搅拌均匀,调解pH=3,加入1.8kg的过硫酸铵。

80℃反应。

2.反应半小时后,在体系内加入450kg的水,80℃继续反应。

3.配置溶液a,将135kg的AM和36kg的DM用180kg的水溶解,搅拌均匀,用浓盐酸调解pH=3。

4.再反应半小时后,将溶液a滴加入体系。

5.继续80℃反应3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