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涂料用助剂
成膜助剂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

成膜助剂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是一种环保型涂料,由于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较低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被广泛应用于木制家具、汽车、建筑和工业设备等领域。
而成膜助剂是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至关重要的组分之一,它对涂料的性能和应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成膜助剂能够提高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附着力。
在涂料施工过程中,成膜助剂能够促进涂料与基材之间的粘结,使得涂层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材表面上,提高涂层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
其次,成膜助剂还能够提高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流平性和光泽度。
在涂料施工过程中,成膜助剂能够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使涂料能够更好地展平于被涂物表面上,减少涂料的起泡和皱纹,提高涂层的光泽度,使其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
此外,成膜助剂还能够提高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耐候性和抗化学性能。
在日晒、雨淋等外界环境的作用下,涂料容易发生老化和变色,而成膜助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阻隔外界环境对涂料的侵蚀,从而提高涂层的耐候性和抗化学性能,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
此外,成膜助剂还能够提高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耐磨性和耐划伤性能。
在日常使用中,涂料会不可避免地遭受摩擦、刮擦等力量的作用,导致涂层的磨损和划伤,而成膜助剂能够增加涂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其更加耐久,减轻涂层的磨损和划伤。
最后,成膜助剂还能够改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干燥时间和固化性能。
在涂料施工过程中,成膜助剂能够加速涂料的干燥速度,从而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涂料的固化时间,节省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成膜助剂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提高涂料的附着力、流平性、光泽度、耐候性、抗化学性能、耐磨性、耐划伤性能,同时改善涂料的干燥时间和固化性能。
因此,在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合理选择和使用成膜助剂,对于提高涂料的性能和质量,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丙烯酸聚氨酯涂料配比

丙烯酸聚氨酯涂料配比丙烯酸聚氨酯涂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和工业制造领域的涂料,它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能。
配比丙烯酸聚氨酯涂料是确保其性能稳定和涂层质量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配比原则和步骤。
一、配比原则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配比原则主要包括涂料的固体份、溶剂份、填料份和助剂份等。
1.固体份: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固体份通常由主剂和固化剂组成。
主剂是指聚合物固体树脂,固化剂是指用于交联聚氨酯树脂的固体或者液体物质。
固体份的配比要根据所需的涂层性能来确定,一般按重量比例计算。
2.溶剂份:溶剂主要用于调整涂料的粘度、干燥速度和涂料的流变性能。
不同的溶剂对涂料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在配比时需要根据涂料的使用环境和所需效果来选择合适的溶剂,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比。
3.填料份:填料主要用于增加涂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能。
常用的填料有二氧化硅、碳酸钙和钛白粉等。
填料的配比主要根据涂料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确定。
4.助剂份:助剂包括流平剂、防沉剂、增粘剂、消泡剂等,它们主要用于改善涂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助剂的配比要根据涂料的使用要求来确定。
二、配比步骤1.确定所需涂料性能:根据涂料的使用要求,确定所需涂料的性能参数,包括固体份的含量、颜色、光泽度、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能等。
2.选择主剂和固化剂:根据所需涂料的性能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主剂和固化剂。
主剂的选择要考虑到聚合物的种类、固化剂的选择要考虑到交联剂的种类和固化条件。
3.确定溶剂的类型和比例:根据所需涂料的粘度、干燥时间和流变性能来选择合适的溶剂,并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来确定溶剂的比例。
4.选择填料种类和比例:根据涂料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填料种类和填料比例,以提高涂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学性能。
5.选择助剂种类和比例:根据涂料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助剂种类和比例,以改善涂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6.进行试验配比:根据以上步骤得到的涂料配方,进行试验配比。
聚氨酯的成分

聚氨酯的成分
聚氨酯是一种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制备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弹性体、涂料、胶粘剂、封胶剂等。
聚氨酯的主要成分如下:
1.异氰酸酯
异氰酸酯是制备聚氨酯的必要原料之一。
它是一种含有NCO基团的化合物。
在制备聚氨酯的过程中,异氰酸酯与多元醇通过反应形成聚氨酯。
2.多元醇
多元醇是制备聚氨酯的另一种必要原料。
多元醇通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羟基基团,与异氰酸酯反应,可形成聚氨酯。
3.催化剂
催化剂是制备聚氨酯的关键之一。
它可以加速异氰酸酯与多元醇之间的反应。
常用的催化剂有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铅化合物、有机锑化合物等。
4.助剂
助剂也是制备聚氨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助剂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表面活性剂、防火剂、光稳定剂、增塑剂等。
这些助剂可以改善聚氨酯的性能和使用效果,提高产品质量。
总之,聚氨酯的制备需要多种原料和助剂的配合,其中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是重要的基础原料,催化剂和助剂的加入可以改善聚氨酯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聚氨酯流平剂的作用

聚氨酯流平剂的作用
聚氨酯流平剂是一种用于改善聚氨酯涂料或胶粘剂表面流平性能的助剂,其主要作用包括:
1. 降低表面张力:流平剂可以降低涂料或胶粘剂的表面张力,使其在涂覆或粘接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润湿和流平,减少表面缺陷和桔皮现象。
2. 改善流动性:流平剂可以改善涂料或胶粘剂的流动性,使其能够更均匀地覆盖表面,提高涂层的平整度和光泽度。
3. 减少缩孔和鱼眼:流平剂可以减少涂料或胶粘剂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缩孔和鱼眼,提高涂膜的质量和外观。
4. 提高附着力:流平剂可以提高涂料或胶粘剂与基材的附着力,增强涂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5. 优化施工性能:流平剂可以优化涂料或胶粘剂的施工性能,如减少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等。
总之,聚氨酯流平剂可以提高涂料或胶粘剂的流平性能、表面质量和施工性能,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聚氨酯合成产品常用原料与助剂

聚氨酯合成产品常用原料与助剂聚氨酯技术摘要列举聚氨酯合成常用原料,分别叙述其必要性和功能性。
1.概述聚氨基甲酸酯是指分子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重复单元链(-OOCNH-)的聚合物的统称,简称聚氨酯(PU)。
绝大多数PU是由多异氰酸酯和含有活泼氢原子的物质如多元醇,加聚反应而成。
其化学反应表达式如图1所示:图1聚氨酯合成反应表达式由于PU所用原料品类繁多,加工方法各异,性能范围宽广,因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成为世界六大发展合成材料之一。
根据IAL Consultants (London)的调查统计和预测,其最终产品全球生产量持续增长。
按最终产品类别分,其分别产量如表1所示。
表1全球PU产品产量(以t计)产品类别2000年2005年年均增长率2010年年均增长率(%)(%)CASE 3484940 4792195 6.7 5877100 4.1粘合剂476000 592370 4.7 669700 2.5软质泡沫3672125 4944500 6.0 5942000 3.9硬质泡沫2290215 3423500 8.5 4418800 5.2总计9923280 13752565 6.7 16907600 4.2注:年均增长率数据系笔者所算。
CASE是涂料、胶粘剂、密封剂和弹性体的总称。
表1数据显示,硬质泡沫(硬泡)增长速度最快,可能是全球节能法规日益严格,绝热材料需求量应运增长的缘故。
C ASE次之,其中热塑性聚氨酯(TPU)树脂深受关注,由它可制备CASE最终产品。
据中国PU工业协会统计,中国PU产品2005年的消费量达300万t,其中含PU树脂干品约218.2万t。
2004年和2003年消费量分别为259万和210.4万t。
表2列出中国近年PU原料和产品的消费量。
表2中国近年PU原料和产品的消费量(万t)类别2003 2004 2005 年均增长率%原料MDI 32.0 43.6 51.0 26.2TDI 30.0 32.8 36.0 9.5聚醚50.2 78.5 88.9 13.2(05)总计112.2 154.9 175.9 13.6(05)产品软质泡沫48.0 55.0 60.0 11.8硬质泡沫43.0 48.0 55.0 13.1泡沫总计91.0 103.0 115.0 12.4 CPU 3.5 4.0 6.0 30.9 TPU 4.0 10.0 12.0 73.2 防水及铺装材料7.3 8.0 10.0 17.0氨纶7.0 12.0 16.0 51.1鞋底原液16.0 18.0 20.0 11.8 合成革浆料(干树脂)35(10.5) 53(15.9) 65(19.5) (36.2) 涂料(干树脂)29( 9.0) 32(10.0) 35(11.7) (14.0)胶粘剂/密封剂(干树脂)17.6(6.1) 19( 7.0) 21( 8.0) (14.5)产品总计(干树脂)210.4(154.4) 259(187.9) 300(218.2) (19.0) 注:()中数据系干树脂的。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
引言
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环保、耐候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建筑、汽车、家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以供参考。
配方材料
以下是制作水性聚氨酯涂料所需的主要材料:
1. 聚氨酯树脂:负责提供涂料的强度和耐候性,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牌号和型号的聚氨酯树脂。
2. 溶剂:用于调节涂料的粘度和干燥速度,常见的溶剂有水、醇类和酮类。
3. 交联剂:用于促进聚氨酯树脂的固化和硬化,提高涂料的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能。
4. 填料:可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填料,如硅酸盐和纳米颗粒,用于改善涂料的性能和增加涂层的厚度。
5. 助剂:用于改善涂料的流动性、抗沉降性和分散性,例如分散剂、稳定剂等。
配方步骤
以下是制作水性聚氨酯涂料的一般步骤:
1. 根据配方比例将聚氨酯树脂和溶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直至溶解。
2. 将交联剂逐步加入混合物中,并搅拌均匀,以促进固化和硬化反应。
3. 根据需要,逐步加入填料,并边加入边搅拌均匀,确保填料均匀分散在涂料中。
4. 最后,添加助剂以改善涂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充分搅拌均匀。
总结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包括聚氨酯树脂、溶剂、交联剂、填料和助剂。
通过合理调配这些材料,并按照一定步骤混合搅拌,可以
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水性聚氨酯涂料。
具体的配方比例和工艺参数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确定。
聚氨酯涂料常用助剂种类

聚氨酯涂料常用助剂种类涂料用的助剂不是成膜物质,而是涂料配方中用量很少(一般在千分之几或更少),并能显著改善涂料性能的一种化学物质。
在现代涂料的生产和应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聚氨酯涂料中使用的助剂很多,其作用在于:(1)改善聚氨酯涂料的生产工艺;(2)提高聚氨酯涂料的贮存稳定性;(3)改进聚氨酯涂料的施工性能;(4)改善涂膜的使用性能。
总之,采用不同的助剂可赋予聚氨酯涂料不同的性能,用以解决聚氨酯涂料生产、贮存、施工和应用中遇到各种问题,有助于将聚氨酯涂料的生产和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本文列举了集中聚氨酯涂料常用的助剂,并对它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1.催化剂在聚氨酯涂料的制造和固化成膜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催化剂,因此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在聚氨酯涂料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用于加速异氰酸酯基和含活性氢化合物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如下两类:(1)胺类催化剂,如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多乙烯多胺、己-二胺、二乙醇胺、三乙胺、4,4-二氨基-3,3-二氨二苯基甲烷(MOCA),二氮二杂环辛烷等。
(2)金属盐类。
最常用的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锌、环烷酸锌等。
催化剂的用量视聚氨酯涂料的品种、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类型之不同而异,一般在0.03-0.1%之间。
用于异氰酸醋的二聚或三聚成环反应的催化剂,必须是具有亲核特性的化合物,如吡啶、甲醇钠、三乙基膦、三丁基膦;金属有机化合物,如烷基锡、二茂铁、碱金属的醋酸盐、草酸盐等均可作为异氰酸酯自聚或共聚的催化剂,以有机膦化合物和有机锡化合物最为有效。
2.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是能吸收紫外光,并将所吸收的能量转化为无害能量(如热能)的一种功能性化合物。
例如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可通过鳌合氢键的形成而使紫外光能转化为热能,以便有效的消除或削弱紫外光能对涂膜的破坏作用,对涂膜的其他性能也没有影响。
作为一种理想的紫外光吸收剂还应具有很好的光热稳定性,与漆基有很好混溶性;其挥发性小,不易被水和溶剂抽出,也不会迁移;对可见光的吸收尽可能低,不着色、不变色;无毒或低毒,不会与漆料发生有害的化学反应而影响涂料性能;原料来源丰富,价格适中。
聚氨酯涂料的生产工艺

聚氨酯涂料的生产工艺
聚氨酯涂料是一种高性能涂料,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化学品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
以下是聚氨酯涂料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聚氨酯涂料的主要原料包括聚异氰酸酯(MDI)、聚醚多元醇、溶剂和助剂。
需要准备足够的原料,并根据产品配方的要求进行称量和配制。
2. 预处理:将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过滤和除湿。
这样可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品质。
3. 反应:将预处理好的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并进行反应。
反应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的充分性和产品的稳定性。
4. 调制:将反应得到的聚氨酯树脂与溶剂和助剂进行混合,调制成稳定的聚氨酯涂料。
这个过程需要根据产品配方的要求进行精确的控制,以确保涂料的性能和质量。
5. 过滤:将调制好的聚氨酯涂料进行过滤处理,除去其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这样可以提高涂料的流动性和涂装的均匀性。
6. 包装:经过过滤处理的聚氨酯涂料被分装入适当的容器中,如桶或罐,然后密封包装。
这样可以防止涂料受到外界的污染和氧化,保证涂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7. 质检:对包装好的聚氨酯涂料进行质量检测。
包括外观检查、粘度测定、涂膜性能测试等。
只有通过质量检验的涂料才能出厂销售。
8. 储存和运输:将合格的聚氨酯涂料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震动和碰撞,以防止涂料泄漏或质量受损。
以上是聚氨酯涂料的生产工艺。
通过科学严谨的生产工艺,可以获得高性能的聚氨酯涂料,并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 其作 用在 于 : ( 1 ) 改 善聚氯酯 涂料 的, #
-
[艺 ; f 2 ) 提 高聚 氯 酯 涂 料 的 贮 存 稳 定 性
2 . 紫 外 光 吸 收 剂 和 抗 氧 剂
( 3 ) 改进 聚 氨 酯 涂 料 的 施 工 性 能 ; ( 4 ) 改 善 涂
膜的 使 用性 能 。 总之 , 采 用 不 同 的 助 剂 可赋 予 聚氨酯 涂料 不同的性能 , 用 以 解决 聚 氯 酯 涂
等。 紫 外 光 吸 收 剂 主 要 用 于 芳族 聚 氨 酯涂 料 , 脂族 聚氨 酯涂料 基本不 用。 在 聚 氯 酯 涂 料 中 应 用 紫 外光 吸 收 剂 和 抗 氧 剂 的 问 题 , 曾进 行 过深入 的研 究 , 至 今仍 为专家 、 学 者 们 所 关
甲酮衍 生物
、
0 . 0 3 ~0 . 1 之 间。
用 于 肆氰 酸 酯 的 二聚 或三 聚 成 环反 应 的 众所同知, 涂料用的助剂不是成膜物质 , 『 可是 涂 料 配 疗 中 用 量 很 少 (一 般 在 干 分 之 几 戈更 少 ) . 井 能 瞳著 改 善 涂 料 性 能 的 一种 化 学 物 质 : 现 代 涂 料 的 生 产 和 应 用 中起 着 越 幕 越 霞 要 的 作 用 在 聚 氯 酯 涂 料 中使 用 的 助 剂
( An a t a r d C h e m. C o . 的 UVi n u 1 4 0 0 ) 、 2 , 2 一
3 . 流 平 剂
能 改 善 湿 涂 膜 流 动 特性 的 物 质 称 为 流 平 剂。 它 的 主 要 作 用 是 降 低 涂 料 组 分 之 间 的 表
面张力 , 增 加流 动性 , 使其达到光滑 、 平整, 从
部 需要 使 用催 化 荆 , 因此 催 化 剂 的 选 择 和 使 用 在 聚氨 酯涂 料 中具 有特 别 重 要 的 意 义 。 用于 加速 异氰 酸 酯 基和 含 活性 氢 化 台物 反 应 的催 化 刑主 要 有 如 下 两类 :
应小 , 不 易被 水 和 溶 剂 抽 出 , 也 不会 迁移 ; 对
一 )
.
嘲 销 。 动
涤 料 工 , l k
维普资讯
48 .
1 9 9 4正
聚 氨 酯 涂 料 用 助 剂
c 广 而对 , 硒 矽 ・
/ 目 论 i , 聚 氯 酯 谂 料 用 助 剂 的 怍 胃 着 重 介 绍 壤 铽 酯 糠 抖 常 嗣 的 惟 化 剂 . 紫 外 光 吸 收 。 和 抗 氧
按 前 青 通 常 分 为酚 类 、 胺类、 磷酸 酯类 、 硫
( 1 ) 胺 类催化剂 . 如 二 乙烯 三 胺 、 三 乙烯
四胺 、 四 乙烯 五 胺 、 多 乙烯 多胺 、 己 胺 、 :乙 醇胺 、 三乙胺、 4 , 二氨基一 3 . 3 氯 二 苯 基 _ 千 l 烷( M( ) C A) 、 = : 氮 二 杂 环 辛 烷 等
和羟基苯并三唑 ( 又名 羟 苯 基 连 三 氮 杂 ) 两 大
类。 代 表性 产 品 有 uV一 2 4 ( 2 , 2 ' - 二 甲基 一 4甲 氨 基 二 苯 甲酮 , 美 国 氰 胺 公 司 的产 品牌 号 为
Ya s o r b UV一 2 4) 、2 , 4 - 二 羟 基 二 苯 甲 酮
可 见光 的 吸 收 尽 可能 低 , 不 着色 、 不变色 ; 无
毒 或低毒 , 不 会 与 漆 料 发 生 有 害 的 化 学 厦 应 而 影响徐料’ 性能 ; 原料来源 丰富 , 价 格 适 中
紫外光吸收 剂种类很 多 , 、 般 按 化 学 结 构 分
为 如 F六 火 ; 二苯 甲酮 化 台 物 , 水 杨 酸 酯类 化 台物 、 杂 环类 化 台 物 、 取 代 丙 烯 腈 类 化 台 物、 金 属 络 台 物 以及 其 它 紫 外 光 吸 收 剂 。 高 分 子涂 膜 对 氧 有 一 定 的 敏 感 性 , 易 受 氧的作用而老化 。 加入涂料中 , 能 延缓 或 抑 制 氧化 降 解 的 物 质 称 为抗 氧 剂 , 有 时 也 称 防老 剂。 一般 按 其 化学 结 构 和 作 用 机 理 进 行 分 类 ,
C h e m. o. C 的 产 品牌 号 为 Ti n u v i n p 、 2 - ( 2 羟
在 某些 聚 氨 酯 涂 料 中 , 尤 其 是 聚 酯 型 聚 氯 酯 涂 料 往往 需 要 使 用流 平 制 , 以便 提 高 其
流 平性 , 消除刷痕和桔皮等表面缺 陷 醋酸丁
酸纤维 ( CAB) , 如 Ea s t ma n的 C AB 3 8 1
紫外光 吸收 剂是 能吸收 紫外 光 , 并 将所
吸 收 的能 转 化 为 无害 能 量 ( 如热能) 的 一种
功能性 化合物 。 例如 二苯 甲酮类化 台物 , 可通
过 蝥 台 氢 键 的 形 成 丽 使 紫 外 光 能 转 化 为 热 能, 以 便 有 效 的 消 除 或 削 弱 紫 外 光 能 对 涂 膜 的破 坏 作 用 , 对 涂 膜 的其 他性 能也 没有 影 响 。 作 为 种 理 想 的 紫 外 光 吸 收 剂 还 应 具 有 很 好
程 的进 行 , 易 使 大 多 数 聚 氯 酯 涂膜 遭 到破 坏 。
定 的氧 化 产 物 在 前 述 常 规 抗 氧剂 中 . 有很犬
一
部分 都适 用 于 聚 氨 酯 涂 料 。 2 , 6 一 叔】 基 时
甲 酚 ,如 S h e l l Ch e mi c a l C o .的 l o n o l及 Ea s t ma n Ch e oi r c a l Co . 的 Te ma n e n 3 都 适 用 于 聚 醚 聚 氨 酯 苯 乙 烯 化 苯 酚 或 受 阻 酚 , 如 Du P o n t C o . 的Z a l b a或 2 , 2 一 亚 甲基一 二( 4 甲基 一 6 一 叔 丁基酚 ) ( C g a n a mi d C o . ) , 均 可 用
于某些 聚氨酯涂 料 配方 中。 目前 国 内常 用 的
紫 外 光 吸 收 剂 有 uV一 9 、 UV 5 3 1 、 uV一 3 2 7
紫 外 光 吸 收 剂 用 来消 除这 部 分 光 幅 射 能 的 破 坏作用 , 而抗氧剂则可阻止氧化过程的进行 。 在前述 六类紫外 光吸收剂 中 , 用 于 聚 氨 酯 涂
的光 热 稳定 性 , 与 漆基 有银 好混 溶 性 ; 其 挥 发
料生 产 、 贮 存、 施 工 和 应 用 中遇 到 各 种 问 题 ,
有助 于 将 聚 铽 酯 涂料 的 生 产和 应用 提 高 到 一
崭新的水平 。
二、 聚 氯 酯 涂 料 常 用 助 剂
1 . 催 化 荆 在 聚 氯酯 涂 料 的制 造 和 固化 或 膜 过 程 中
流平剂 。
苯 甲酮 ( E a s t ma n的 产 品 牌 号 为 D OB P) 、 2, 2 一 二羟 基一 4 , 4 ' - 二 甲氧 基 二 苯 甲 酮 ( An a t a r d C h e m. o. C 的 产 品 牌 号 为 UVi n u l D一 4 9 ) 、 2 一 羟 基一 4 一 甲氧 基二 苯 甲酮 ( UV一 9 、 2 H. MB P) 、 2 一 羟 基一 4 一 正辛 氧 基 二 苯 甲酮 ( uV一 5 3 1 ) 、 2 ( 2 ' - 羟 基一 5 ' - 甲 基 苯 )苯 并 三 唑 ( Ge i g y
催 化剂 , 必 须是 肄有 亲校 特性 的化 台物 , 如 吡
啶、 甲醇 钠 、 三 乙基膦、 三丁基膦 ; 金属 有机 化 合物 , 如烷 基 锡 、 =茂 铁 、 碱 金 属 的醋 酸 盐 、 草 酸 盐 箨均 可 作 为 异氰 酸 酯 自聚 或 共 聚 的 催 化
剂, 以 肯 机 膦 化 物 和 有 机 锡 化 台 物 最 为 有
和着 色性 , 挥 发性 和迁 移性 应 小 , 耐抽 出性
活性 氢 , 所 以会 与含端 异 氰 酸 酯 基 ( 一 NC O)
的聚合物反应 。 当 其 使 用 催化 剂时 , 这 种 反 应 大都非常迅速 。 因此 , 选 择 用 于 聚 氯 酯 涂 料 的
高, 使 用寿命 长 ; 能与漆基很 好 的混溶 , 并 不 发 生任 何 有 害 化 学 反 应 ; 稳定、 无毒 、 价 廉 易
得。
紫 外光 吸收 剂 时 必须 谨 慎 。 能 阻 止 聚 合物 氧 化 的 多数 抗 氧 剂 本 身都
是 易氧化 的, 并 和 已 被 氧 化 的 聚 合 物 形 成 稳
在 聚 氨 酯 涂 料 中 加 入 紫 外 光 吸 收 剂 和 抗 氧剂 的 目的 , 在 于 提 高 其 户 外 耐候 性 和 保 色 保 光性 。 太 阳 光 中 大 约有 6 0 的 能 量 可 致 使 涂 膜褪 色 。 氧、 湿气 、 热 能 和 辐 射 能 都 是 引 起 有机聚 合物劣 化的主要 因 素, 尤 其 是 在 户 外 暴 晒时 更是 如此 。 在 太 阳 光 中波 长 为 3 3 4 ~ 4 1 1/ z m 的 光 幅 射能 最强 , 能 促 进 自动氧 化 过
维普资讯
第 5期
一
涂
料
工
业
・
49 ・
般分为链终止剂 、 过 氧 化 物分 解 剂 、 金 属 钝
脂也带 上颜 色 , 目 多 数 紫 外光 吸收 剂 都 带 有
化剂 等 三 大 类 型 的抗 氧 剂 。 作 为 一 种 理 想 的 抗 氧剂具有 很高 的抗氧效率 . 较 小 的 污 染 性
二羟基一 4 一 正辛氧基二 苯甲酮 ( 美 国 氰 胺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