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法同放射免疫法检测肌酸激酶比较

合集下载

检验科常见心肌酶谱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心肌酶谱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心肌酶谱检测方法与解读在医学领域中,心肌酶谱检测常被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肌酶谱检测方法,并解读它们的结果。

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方法及解读1. CK-MB检测方法CK-MB是一种肌酸激酶的同工酶,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肌损伤的诊断。

一般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法、凝胶电泳法和酶免疫法等。

放射免疫法是目前常用的CK-MB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放射性标记的抗体与CK-MB结合,再通过放射性测量仪测定放射性信号的强弱来判断CK-MB的含量。

凝胶电泳法是另一种常见的CK-MB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本分离成各种蛋白质带,通过染色或特异抗体上色后,观察是否出现CK-MB带来确定CK-MB的含量。

酶免疫法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CK-MB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酶标法或免疫法将CK-MB结合物与底物反应,再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测定CK-MB的含量。

2. CK-MB结果解读正常情况下,CK-MB在血液中的含量较低,通常可忽略不计。

若CK-MB的含量明显升高,则可能提示心肌损伤。

一般而言,CK-MB峰值出现在心肌梗死的4-6小时后,随后逐渐降低,通常在24-48小时内恢复至正常水平。

二、肌红蛋白(MYO)检测方法及解读1. MYO检测方法MYO是一种常见的心肌酶谱指标,也被广泛应用于心肌损伤的诊断。

MYO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金标、酶免疫法和荧光免疫分析法等。

免疫金标法通过将特定抗体与黄金标记结合,生成黄色或红色的沉淀物,从而测定MYO的含量。

酶免疫法是一种常用的MYO检测方法,通过将酶标反应物与MYO结合,再通过底物的反应产生酶促反应,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测定MYO的含量。

荧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MYO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荧光染料标记特异抗体,结合特定的荧光仪器来测定MYO的含量。

2. MYO结果解读MYO的升高可以提示急性心肌损伤的存在。

一般而言,MYO的峰值出现在心肌梗死的2-4小时后,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18-24小时内恢复至正常水平。

放射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AFP效果分析

放射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AFP效果分析
1 统 计 学处 理 . 3
对 两种 方 法 测 得 的结 果 分 别 进 行 线 性 回归分 析 ,批 内及 批
间灵 敏度 比较 采用 卡 方 检验 , 验 水 准 =00 。 检 . 5
2 结果
21 线性 实验 .
3 讨 论
甲胎 蛋 白是 原 发 性 肝 细 胞肝 癌 的 最灵 敏 、最 特 异 的肿 瘤 标 志物 , 已广 泛应 用 于 临 床肿 瘤 诊 断 。常 规 的检 测方 法 有 RA、 I I EA 和 I MA等 ,IA是 近年 来 兴 起 的检 测 血 清样 品激 素 、 白质 浓 R c I 蛋

技术 与方法 ・
20 1 第8第6 0年2 4 3 1 月 卷 期
放射免疫法与 化学发光免疫法 检测血清A P F 效果分析
章茂 友 ( 江省 衢 州 市衢 江 区 人 民 医院 检验 科 , 江 衢 州 34 0 ) 浙 浙 2 00
[ 】目的 比较 分 析放 射 免 疫 法 ( I ) 摘要 R A 与化 学 发 光免 疫 法 ( LA) 测 血 清 A P的 效 果 。方 法 将 6 受检 者 血 清样 本 随 CI 检 F 4例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一 般 资料 .
图 1 化 学 发 光 免疫 法 线 性 相 关 图 图 2 放射 免 疫 法 线 性相 关 图
9 .%, 显 著差 异 ( . , 00 3 。 78 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 =1 4 P= . ) 2 7
23 灵敏 度 实验 .
选择 20 09年 8月 ~ 0 0年 4月期 间我 院 收 治 门 诊及 住 院 21
对两种方法 的低 、 、 中 高值质控 品分别进行灵敏度试验。所

检测血清TSH的化学发光免疫法与免疫放射法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比较

检测血清TSH的化学发光免疫法与免疫放射法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比较
火 之母 ) 以及 辨 明 虚 实 、 “ 则 补 其 母 ,实 则 泻 其 子 ” 等 虚
[]张伟 , 4 吴朝 晖, 程爱民 ,等.中医心理 护理在临 床中的应 用研究 [ ] J.
新 疆 中 医 药 ,2 0 0 8,5:12—14 2 2.
[ ]杨字飞,廖娟 ,王维武 ,等.中医五行音乐 改善 4 例恶性 肿瘤患者生 5 3
测项 目 之一 ,传统 以放 射 免疫检 测为 主 ,近 年来随 着医疗 技术 的发展 ,化学 发光 免疫 法逐 渐应用 于激 素 、药 物检测 中,其具有操作简单 、 快捷 、 准确性 高 、敏感 度高等优点。
l 资料 与 方 法
2 1 线性关 系 经 数据 计算 。两种 方法 的线 性 相关 性较 . 好 ,其 相关 系数 为 0 9 ,详 见表 1 .3 。
( 下转簟 6 8页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医 疗 论 坛
M e il1 r am e t F r m d c8 T e t n o u
68 ・
Chn s o ra o tn me iie a tn p amay iee j un l f eh o dcn nd eh o h r e
13 诊 断 标 准 .
TH 含 量 正 常 范 围 :化 学 发 光 免 疫 法 S ( .5 — 03
23 准确度 .
两种 方法 对 T H检测 的回收率 差异在统计学 S
上有意义 ,这说 明化 学发 光免疫 法准确 度 明显高 于免疫放
射法 ,具体见表 3 。
裹 3 化 学发 光 免疫 法 与 免 疫 放 射 法 圆 收 率 比 较 { ) %
法高 。 值得推广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其他方法对比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其他方法对比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其他方法对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CLIA)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分析方法,常用于检测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其他生物样品中的分析物。

与其他常用的分析方法相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具有以下特点:1. 高灵敏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使用化学荧光产生光信号,荧光强度较高,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正常情况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可达到ng/mL或pg/mL级别。

2.高特异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使用特异性的抗体或配体与待测物结合,能够准确地检测目标物质,避免了其他背景物质的干扰,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宽线性范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在一个较宽的浓度范围内进行定量分析,通常可以在pg/mL到μg/mL范围内准确测量待测物质的浓度。

4.快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反应速度较快,通常只需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可获得结果。

这使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临床医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5.自动化程度高: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通常使用酶标仪或化学发光仪进行测量,并且具备连续连续、多重测量和自动分析等功能,可适应高通量、多样品同时处理的需求。

除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目前常用的其他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 RIA)和免疫荧光分析(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等。

与这些方法相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具有以下优势:1.安全性高: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不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质,相比放射免疫分析更为安全,没有放射性污染的风险。

2.操作简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将样本和试剂添加到试验板中,并通过酶标仪或化学发光仪进行测量,不需要繁琐的实验步骤和长时间的操作。

3.灵敏度更高:相对于常规的ELISA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更高。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其他方法对比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其他方法对比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优点:
• 4.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绝大多数分析测定均为仅需加 入一种试剂(或复合试剂)的一步模式。
• 5.结果稳定、误差小:样品系直接自己发光,不需要 任何光源照射,免除了各种可能因素(光源稳定性、光 散射、光波选择器等)给分析带来的影响,使分析结果 灵敏稳定可靠。
• 6.安全性好及使用期长:在上述优点前提下,更免除 了使用放射性物质。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CLIA的危 害性。有效期可长达1年以上,放射免疫分析由于放射 性同位素的衰变,一般有效期只有一个月,而酶联的底 物贮存性差,都无法与化学发光相比,有效期长可以提 高劳动效率,也利于推广应用。
浅刊物定性或定量分析。
•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灵敏度与可测范围 远远高于酶免产品,兼具ELISA法简便的 操作方法与较短的反应时间。
化学发光与酶免的对比表:
测量精度 人体伤害 有效期 干扰因素 测试项目
酶标
定性/半定量测量 底物有致癌性 较长 较多 少
化学发光
定量测量 无 长
极少 多
化学发光与放免的对比
.厂商试剂与仪器共同开发,试剂 基本系列化。
化学发光免疫 法(CLIA)
.导入于20世纪90年代,现个别较大 医院开展个别项目; .产品处于导入期或成长期; .无厂商开发生产,完全依赖进口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被临床 普遍使用,成为临床免疫诊断的支 柱方法; .产品处于成熟期;
.厂商试剂与仪器共同开发,仪器 自动化程度高,试剂系列化状态.
总结
• 综合以上优点,目前已有的各种免疫分析 尚没有出其右者,现在国外发达国家在 CLIA的研究和开发方面进展很快,已有全 自动的化学发光(闪光型和辉光型)与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系列产品。我国在化 学发光免疫分析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 这就是我国急需研究和发展CLIA的原因。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其他方法对比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其他方法对比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其他方法对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简称CLIA)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免疫分析方法。

与其他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相比,CLIA具有许多优点,使其成为当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首先,CLIA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由于化学发光反应产生的光信号非常强烈,因此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分析物。

这使得CLIA在检测罕见疾病或者低浓度生物标志物时非常有优势。

其次,CLIA具有广泛的线性范围。

由于化学发光反应的信号强度与分析物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因此CLIA能够在广泛的浓度范围内准确测定分析物的浓度。

这使得CLIA成为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此外,CLIA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由于CLIA是基于免疫反应进行的,只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的抗体才能产生化学发光反应。

因此,CLIA能够准确地鉴定和测定特定抗原或抗体,避免了其他非特异性反应的干扰。

另一个优点是CLIA的操作简便和高效。

相对于传统的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等方法,CLIA无需使用放射性物质或底物染色等复杂步骤,操作简单、快速,并且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检测效率。

此外,CLIA还具有较长的稳定性。

由于化学发光反应所需的试剂通常具有较长的保存期限,且反应条件可控,因此CLIA的试剂稳定性较高,能够长期保存并保持较好的性能。

然而,CLIA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CLIA的成本较高。

由于所需试剂和设备较为昂贵,因此CLIA在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可能不太适用。

其次,CLIA对样本处理的要求较高。

由于CLIA的灵敏度非常高,对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敏感,因此需要对样品进行特定的前处理步骤,以确保准确的分析结果。

总体而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一种灵敏、特异、简便和高效的免疫分析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比较(CA199、CA125、CA153、AFP、CEA)

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比较(CA199、CA125、CA153、AFP、CEA)
参 考 文 献
内2 0次检测 , 分别记 录放射强度及 发光强度并作统计 , 然 后计算检测低 限 。 公式 : 检测低限 =均值 B K 2 L 。 I+ S K 结 B
果 E LA法 检 测 C 9 、A15 C 13 A P C A低 限 分 CI A19 C 2 、 A 5 、 F 、E 别 为 01p o L 01p l 、. p l 、. p o/ 、 . m l 、. moL 01 moL 01 m l 5 / 5 / 5 / 5 L
21 年 4 00 月下 第 2 第 8 卷 期
Ap i 2 0 rl 01 Vo. 1 2 No8 .
中国中医药咨讯
J u n l fC iaTrdt n l ie eMe iieI fr t n o ra hn a io a n s dcn nomai o i Ch o ・ 3・ 20
化 学发光 法与放射 免疫 法检 测肿瘤标 志物的 比较 ( A1 9 CA1 5 C 3 AF 、 CE C 、 、 A1 、 P 9 2 5 A)
于广 名
东港市中心 医院
辽宁 东港 ,1 3 0 18 0
【 摘要 】 目的:探讨 电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标 志物的比较。方法 :利用 2 种方法分别检测血清 C 19 A9、
免疫法能替代放射免疫法 , 且还具有报 告范围宽 , 灵敏度高 , 关键 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 免疫法 ; 放射 肿瘤标志物
因放射免疫法( I 检测血清 C 9 、 A15 C 5 、 RA) A19 C 2 、 A13 A P C A成本较低 , 因该法报告时间长 , F 、E 但 结果不稳定 , 且 存 在同位素 污染 问题 , 已趋于淘汰。近年来推 出的电化学 发 光免疫法 ( C I 检测具 有快 速 、 E LA) 准确 、 重复性好 , 安全 无 毒副作用 等好处 , 到临床及实验室的关注 。本文分别 受 采 用 2种方法对 血清 C 9 、A15 C 5 、 F 、E A19 C 2 、A13 A P C A检 测做 了患者分析灵敏度 、 结果 可报告 范围 、 确度 试验 , 准 结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FT4的比较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FT4的比较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F T4的比较戴宏华【摘要】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CL IA)较放射免疫法(RIA)的优越性。

方法 利用CL IA和RIA法平行测定50例临床血清标本的FT4含量及相关试验。

结果 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良好(R= 0.975,P>0.05),回收率均在95%以上,但在线性试验中,CL IA法优越于RIA法。

结论 CL IA法在方法学上对临床微量物质的检测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其检测费用高。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 游离甲状腺激素 多年来,放射免疫法(RIA)是临床检测微量物质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法(CL IA)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标记免疫测定技术上居领先地位[1]。

为进一步了解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特点,本文应用CL IA与RIA对比检测50份临床血清标本的FT4含量及相关试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随机抽取50份临床送检血清标本,包括正常和异常标本,检测结果的范围涵盖了FT4医学决定水平,异常标本中超过仪器检测范围的结果不予统计。

1.2 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为Beck2 man Coulter公司的Access-180(属于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 A)及其配套试剂,其检测FT4免疫学原理为竞争法;RIA法检测FT4的试剂盒由上海核技术研究所提供,其免疫学原理为竞争法,γ计数仪由中国科技大中佳公司提供。

1.3 方法 按仪器操作手册及实验室相关要求做线性、相关性、回收率、精密度测试。

2 结果2.1 对比试验 用上述两法分别对受检血清标本进行FT4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两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1.204X-0.4581,R=0.975,提示两法相关性良好。

2.2 线性试验 将FT4测定值在50~70Pmol/L范围内5份血清混合,反复测定4次,取其均值作为原倍血清定值即理论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发光法同放射免疫法检测肌酸激酶比较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心肌酶的效果。

方法选择80例受检者血清样本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肌酸激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测结果的差异。

结果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但化学发光法的线性范围大于放射免疫法,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学发光法同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酶谱能够取得相似的检验效果。

标签: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
化学发光法是近年来开展的检验手段,检测便捷、灵敏度高,广泛用于激素、酶类等指标的临床检测,近年来临床应用发展较为迅速,部分取代了传统的检验手段,放射免疫法是临床检验心肌酶谱的经典方法,临床应用时间较长,检验效果比较稳定,近年来化学发光法检验心肌酶谱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1],本研究就化学发光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肌酸激酶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贵州省铜仁地区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心内科送检的血液标本80份,标本来源患者男37例,女43例,年龄39~64岁,平均(47.0±16.2)岁,均拟诊为心肌梗死,血液标本均为即时送检标本。

1.2 线性分析
将标准液分别按12.50、25.00、50.00、100.00、200.00、400.00和800.00 ng/L 的浓度倍比稀释后,采用蒸馏水做对照,分别采用XAKP-2000A/02型γ计数仪(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KL1-e411型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对标本进行检测,分别对两组检测结果做回归分析,分离两种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

1.3 标本检测
血液标本采用低温离心机2500 g/L低温离心,分离血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购于天津原子能研究所)及化学发光法(试剂盒购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检测,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及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检验方法线性分析采用回归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线性实验
线性分析结结果显示,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K在12.5~400.0 ng/mL范围内保持线性关系,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K在12.5~800.0 ng/mL范围内保持线性关系。

2.2 标本检测结果比较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K浓度为(162.0±17.6)ng/mL,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K浓度为(159.0±22.4)ng/mL,两种检测方法血清CK浓度无显著差异(t=1.04,P>0.05)。

3 讨论
CK是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常用指标,心肌组织缺血坏死能够释放CK,在心肌梗死早期即可出现异常,是心肌梗死筛选及初步诊断的有效参考指标。

放射免疫法是检测CK的经典方法,放射免疫法耗时较长,常不能满足临床快速诊断的需要。

近年来,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K在临床逐渐应用,其检测便捷[2],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化学发光免疫法采用生物素-链霉亲技术,使用CK-MB 单克隆抗体,三联吡啶钌作为发光物质,反应时形成生物素-抗原-抗体复合物[3],在反应过程中使用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较高[4],不受血清中其他酶类及蛋白质杂质的影响,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在检测过程中采用的加样方法为机器自动加样,准确性高,不同于放射免疫法的手工加样,因而在检测过程中的误差较小。

在两种方法比较中也可以发现,化学发光法的线性范围大于放射免疫法,在较大范围检验结果能够保持线性关系,在进一步的分析过程中两种方法分别对血清标本检测,化学发光法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标本的CK值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发光法完全能够满足临床检验的需要,而且检验方便快捷,能够用于心急梗死的快速诊断。

[参考文献]
[1] 于瑞宝,郭少磊,周珍娟.化学发光法与酶法测定血清CK-MB含量与活性的比较[J].齐鲁医学杂志,2003,18(4):383-384.
[2] 仝文斌,陶其敏.快速灵敏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6,19(1):53.
[3] 陶义训.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4.
[4] 徐国宾,蒋琳.临床生物化学常规定量方法的分析性能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2):141-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