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论文

合集下载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模式论文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模式论文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模式探讨【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00-01医疗质量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医院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标准,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1]。

消毒供应工作是保护病人安全,防止医护患者获得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2],历来卫生部通报的重大医院医疗事故中,可以看出都与医院感染有着直接关系,以及医疗质量控制方面的缺失,更给消毒供应部门敲响了警钟。

因此我院消毒供应室从2005年5月至2009年4月,对工作质量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为使用的管理效果。

1 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岗位职责。

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是保证完成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是工作中的脉络,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

明确核心制度和岗位职责,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各项工作就会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强化了制度约束,岗位职责限制,工作就进入了有章可循,有追溯可依的制度化管理阶段。

1.1职责:设有各级各类职责,各班次人员的职责,明确了5w工作法中“做什么、谁来做、何时做、如何做”的内容,是必须履行的工作行为。

1.1.1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职责1.1.2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岗位职责1.1.3 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岗位职责1.1.4 消毒供应中心质检感控人员职责1.1.5 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岗位职责1.1.6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岗位职责1.1.7 消毒供应中心包装班岗位职责1.1.8 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班岗位职责1.1.9 无菌物品存放区岗位职责1.2 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是规矩和约束,是工作质量的保证,使约束成为工作的习惯。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论文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论文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浅析[摘要]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控制感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日益受到卫生部门的重视,卫生部门制定了相关的验收审核标准,来促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改进。

本文主要阐述了消毒供应中心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

希望和读者引起共鸣。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 r82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它负责供应全院各科室所需要的器械、用具等,并包括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发放等,所以消毒中心的工作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的质量。

只有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科学管理,才能保证各种无菌物品的质量并有效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1 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探讨1.1 供应室的环境与布局合理的布局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质量,供应中心的建筑位置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清洁无污染,通风良好,供电、供水方便,并与临床各科室保持适中的距离,以便于各科室兑换物品。

严格划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以及办公生活区。

墙角和地面要光滑便于冲洗,配有污水排放设施,尽可能达到消毒隔离要求。

人流及物流要采取强制通过方式,不允许逆行和穿梭,从环境与布局上防止医院交叉感染。

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培训,保障供应中心的供应质量。

由于护士来自不同的科室,对手术器械不太熟悉,对消毒隔离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新形式下的供应中心的审核验收标准不熟悉,对这些人员不仅要求掌握供应中心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预防医院感染和隔离消毒知识。

还要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技术技能考试。

成功的关键是清洗,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发生,一定要认真做好清洗,灭菌前要保证包装的质量。

灭菌是供应中心的重点,每日灭菌前要进行卫生消毒和常规检查。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论文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论文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摘要]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医院各种医疗护理检查用物,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任务。

每天处理大量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用品,是医院一个特殊的工作部门。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中,必须接触到各种危险因素,时刻威协着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的身心健康。

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自我防护措施尤为重要,为了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疾病的传播及减少自身的危害,保证消毒供应工作的优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讨论如下:[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防护[中图分类号] r18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1 常见危害因素1.1 生物因素医疗用品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去污、清洗、消毒和灭菌,再返回临床使用的循环程序中,频繁的接触包括hiv,hbv,hcv等血液传播的病毒,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

在回收、清点、清洗污染物品及包装器械包时各种穿刺针,刀片等尖锐器械随时都会伤害护士的手指,皮肤,致使微生物通过受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而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性较高。

1.2 物理因素噪音:在使用高压灭菌器、清洗机、烘干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

据有关人士报道,我国工业区噪音标准限值55-60db,而在抽真空时,噪音强度在90-98db,长期工作在大于90分贝环境中容易引起神经亢进,烦躁,耳鸣,失眠等一系列症状[1]。

冰冷刺激:洗涤工作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亦不可避免接触冷水,因此寒冷潮湿也是危害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健康的因素之一。

而供应室护士大多均为女性,包括女性的生理周期,怀孕期间接触冷水更加重了对身体的危害。

烫伤: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高达134℃,干热灭菌高达180℃,消毒清洗机、烘干机温度也有90℃左右,开启设备舱门卸载物品时,极易出现烫伤,据统计,我科有95%的人有被烫伤的经历。

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注意要点论文

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注意要点论文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注意要点【摘要】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无菌物品提供的核心科室,其护理工作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医院整体的护理及医疗质量,关系着病人的康复与安危。

针对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分析探讨其工作注意要点,可有效保障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医院;供应室;消毒;护理工作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19-01消毒供应室可称为消毒供应中心,简称为cssd,是医院各种无菌物品的重要提供科室,其护理工作质量优劣不仅关系着医院护理质量,对患者与医护人员生命安全与健康均有很大影响,为确保医院安全,维护患者的健康,建设文明科学医院,应加强cssd的护理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的要点更应注意。

1器械器具的管理注意要点1.1器械器具名称及用途的掌握组织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利用每周的学习时间,对各诊疗包当中的器械器具名称及用途全面掌握,依照器械器具品种的分类进行标记,并组织护理人员对各类器械常识进行讲解,使每个护理人员都熟记于心。

在器具器械回收的时候,对器械器具的数量、名称及有无损害均要进行检查,核对之后,由临床科室的护士进行签名,采取密闭方式将器械器具送到cssd中,对器械器具的用途及名称了解之后,可有效对其分类,然后消毒处理。

1.2器械器具的清洗干燥对器械器具进行清洗是消毒供应中心重要的环节,在清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时候,常规器械应尽量应用全自动的清洗机,避免手洗,复杂及精密的器械可使用手洗,像各种导管及内镜等,在清洗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口罩及防水服等,保护护理人员的身体安全。

器械器具冲洗时,要注意在流动水之下清洗,防止病菌气溶胶产生。

超声波清洗机清洗过程中,应以软化水为主,水温控制在70℃以下,禁止应用汽油、酒精计可燃清洁剂来清洗,避免出现爆炸及火灾情况,器械器具禁止直接放在清洗机底部,应使用托盘来存放。

器具器械的干燥,应先选择干燥设备来处理,干燥温度因器具不同而不同,塑胶类的温度应控制在65-75℃之间,金属类的温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不耐热器械可采用已消过毒的低纤维布来擦拭,对于手术吸引头与穿刺针等官腔器械可用高压气枪来干燥处理,也可使用95%的乙醇实施干燥处理,不过容易造成空气当中悬浮微生物,护理人员一定做好保护措施。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分析论文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分析论文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分析论文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分析论文在医院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医疗器械基本都是医院消毒供应室所提供的,消毒供应室是为整个医院提供无菌物品的一个重要科室。

在消毒供应室工作过程中,其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从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1.供应室人员管理对于供应室内护理人员而言,其自身素质水平对供应室工作质量有着十分严重影响。

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人们对医院感染越来越重视,在医院感染知识方面加强继续教育,能够在感染监控以及环节环节管理方面从根本上使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因此,在消毒供应室内工作人员,均应当保持强烈责任感,应当具备高尚职业道德以及爱岗敬业精神,每个工作人员应当不断进行学习,将当前先进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操作规程真正掌握,对于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经验及时了解,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对各个方面知识进行运用。

为能够使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每个月均应当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每年均应当选择优秀员工到上级医院消毒供应室培训班中参加学习,另外应当订阅有关杂志,或者开展有关知识讲座,从而使员工对最新医学知识动态进行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相关问题,每周均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晨间提问,并且应当进行专业知识考核,从而使其理论水平以及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2.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完善规章制度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规定办事,使质量管理得到保证。

对于医院消毒供应室内工作而言,其具有很强独立性,大部分工作的进行以及完成均是无人进行监督的,所以很多情况下只能通过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对员工工作进行约束,对岗位责任制度进行合理制订,并且应当制订操作规程制度以及相关奖惩制度。

所制定这些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理念,能够努力保证质量第一,能够做到对岗位责任制以及各种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好,认真负责。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论文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论文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04-01随着社会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各级医疗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模式。

我院从2010年1月卫生部启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后,至今陆续已有19个病房开展了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活动,成效显著。

在创建活动中,消毒供应中心配合护理部,支持临床优质护理工作,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服务,开展了消毒供应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现汇报如下:1 全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2010年1月活动开始就组织科内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及我院护理部对各科室“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要求”的内容,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虽然不直接为临床服务,但为临床及手术科室提供优质、安全、高效、快捷的服务也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重要内容。

2 转变观念,提高为临床服务的意识。

首先要转变服务理念。

先进的护理服务理念是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的基础,护理作为一种与专业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它兼顾专业性、服务性的双重特点。

供应室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供应室工作模式也要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和感动服务转变。

在临床护士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科学、规范的态度服务于临床,打造服务品牌,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

营造以人为本的服务环境,形成“中心围着临床转,临床围着病人转”的良好格局,?做到以优质?的服务为临床护理提供基础保障,取得患者满意、社会满意、临床满意的“三满意”效果。

3 推行主动服务模式,细化服务内容。

3.1 深入临床一线,广泛征求意见,及时了解和满足临床需求。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技术、新项目不断应用于临床根据临床各科专业的不同,使用的器械也有所差异,我们及时到临床科室了解物品使用情况,调整物品供给范围,并在现有条件下尽量满足临床需求。

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控制作用论文

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控制作用论文

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摘要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环节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

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更加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工作质量全面提高。

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作用控制医院感染作为医院的心脏部门——消毒供应中心[1],是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医疗效果,如发生严重感染,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控制医院感染措施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根本保证:重视在职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等,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满足临床医疗护理的需求。

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保证: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验收标准》要求,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及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在工作中逐步得到落实,不断完善,使之更具有管理性、实用性、规范性。

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布局:①在消毒供应中心内设立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物品存放区。

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通过物理屏障分开。

物流方向由“污”到“洁”,洁污分流,无交叉。

人流方向由“洁”到“污”,气流由洁到污,压力控制。

②为防止污染器械物品在各项工序中交叉感染,采取集中管理模式,专人专车进行下收,实施有效封闭运送,运送车或密闭容器,车和容器使用后清洁消毒,并按固定区域放置,各工作区台面每次操作完毕后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湿拖,每天三氧消毒机定时进行空气消毒2次并记录。

③严格控制无菌物品存放区进出人员。

④灭菌物品实行分类存放,物品排放与发放按左进右出顺序进行,先消先用,有效期7天,无菌物品存放区每天三氧消毒机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照射并记录[2]。

消毒供应中心论文

消毒供应中心论文

消毒供应中心论文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摘要】总结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可能遇到的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者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并制定,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对策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心护理人员每天承担着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过的诊疗器械、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量大,繁重,常会受到污染、噪音、烫伤、化学消毒剂等各种有害因素的危害。

因此,如何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做好日常工作的防护对策,是医院消毒供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 常见的职业危害1.1 生物性危害因素1.1.1 锐器伤:护理人员在回收、分类、清洗污染的各种诊疗器械、器具时,如操作不当易被刀片、穿刺针等利器刺伤手部,造成感染,引起疾病,尤其是乙型肝炎感染的危害。

1.1.2 病毒、细菌污染:护理人员在回收病人用过的各种治疗包、缝合包等用物时,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

护士在清洗各种诊疗器械、器具时,稍有不慎,污水就会溅到面部或眼睛,造成各种感染的机会,对护理人员身体造危害。

1.1.3 三区布局不规范,各区域间界线不清,无实际屏障,无强制性通道,人流、物流划分不清,引起交叉感染。

1.2 物理性危害因素1.2.1 噪音:消毒供应中心噪音主要有锅炉、高压灭菌器、洗衣机等仪器设备工作时产生。

护理人员长期在噪音、污染的环境中工作,易产生疲乏、烦躁,引起听力下降、耳聋等病理、生理变化。

1.2.2 高热、烫伤:高压蒸汽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产生的高热、潮湿,会使人头晕、乏力、大量出汗、口渴等影响护理人员身体健康。

灭菌完后卸取无菌物品时,如不小心易有烫伤的可能。

1.2.3 辐射:紫外线空气消毒时,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皮肤及眼睛会造成损害,导致皮肤红疹、过敏,引起紫外线眼炎等。

1.3 化学消毒剂危害1.3.1 含氯消毒剂: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如健之素、戊二醛等,广泛用于污染器械的初步处理及地面、桌面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对人体皮肤粘膜、呼吸道、眼睛都会造成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护理人员17名为研究对象,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采用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水平。

结果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水平较实施前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采用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层级管理模式;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场所,在医院中担负着对医疗器械和相关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管理的重要任务[1]。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水平将直接对医院的医疗水平造成影响。

本研究选取我院护理人员17名为研究对象,探究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各科室医疗器材、相关设施、物品的管理工作。

选取我科护理人员17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名,女12名;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2.56±3.18)岁;文化程度:中专9名,大专2名;职称:主管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6名,工人5名。

共有床位1680个。

1.2方法
我院自2015年1月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层级管理模式,首先设置管理目标,然后对本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层级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设立层级岗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2009》和《护理管理工作规范》关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要求为标准,综合考虑护理人员的学历、年龄、工作经验、自身优势、能力水平等因素设置层级岗位。

我院层级岗位中包含初级员工、高级员工、管理人员、护士长四个级别,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制定员工的相应工作内容及职责。

1.2.2层级岗位培训内容:设置不同
---------------------------------------------------------------范文最新推荐------------------------------------------------------ 层级岗位员工的培训内容。

初级员工培训内容以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制度、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常规医疗器械管理方法、相关专业知识及基本的礼仪礼节、沟通技巧等为主;高级员工培训内容以各科室的协调能力、各医疗器械故障识别能力及维护能力、高精尖医疗设备的管理方法、高危因素的识别及处理办法、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初级员工的培训等为主;管理人员及护士长的培训内容以初高级员工培训、各项工作质量评估标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风险预防。

员工考核、人力资源相关知识等为主。

1.2.3层级岗位培训:对不同层级岗位员工进行分层培训,培训过程中要善于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将视频教学、示范讲解、情景教学、一对一教学各种培训方法有机结合。

对于新入职员工要安排其在不同岗位、区域接受轮转培训以尽快熟悉不同区域的相关工作。

对于其他层级的员工要定期组织培训。

1.2.4层级岗位考核:建立完备的层级考核体系,对不同层级员工进行分层考核。

在工作过程中详细记录各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根据员工自身岗位职责的完成情况、业务能力水平对其进行考核。

1.2.5层级管理实施:首先要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根据不同区域工作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分组,合理安排排班,保证每组中有护士长、管理人员、高级员工、初级员工。

在层级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和护士长要每天对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查看并记录,由其查看各工作人员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

在查看过程中如发现疑难点问题要组织研讨会讨论解决。

每天早晨各区域管理人员及护士长要做好该区域相关工
3/ 6
作的交接,每周对整个科室的相关工作进行整合和总结,并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对管理模式做出调整。

1.3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包括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服务意识三项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量表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进行调查,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服务意识三项指标每项指标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会质量水平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范文最新推荐------------------------------------------------------ 应用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水平对于保证医院的医疗治疗水平至关重要[2]。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提出将层级管理模式引入到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3]。

我院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工作当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工作当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安全识别能力、风险管理意识、服务意识较应用前均有显著差异,护理质量水平大大提升。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高精尖的医疗设施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而对这些医疗设施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其在临床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

一旦消毒供应中心对相关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或管理不善就会降低治疗的有效性,甚至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当中引入层级管理模式,对各级员工进行针对化培训与管理,提升各级员工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水平。

本研究中我院应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层级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水平提升,与以上分析一致,科学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引入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
5/ 6
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郝燕单位: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参考文献
[1]杨红雨.分层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绩效考核方案应用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1):101-102.
[2]冉茂勤.护理安全干预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287-288.
[3]陈静.细节管理模式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121-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