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一、起源与初期发展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纹饰图案。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动荡的政治局势中,社会不稳定,人们渴望通过艺术来寻求安慰和心灵的寄托。

山水画正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主要以描绘山川河流、悬崖峭壁为主,注重表达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恢弘。

二、中期发展与繁荣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中国山水画的中期发展时期,也是山水画达到了一个繁荣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隋唐时期的山水画家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他们通过运用墨色的深浅、线条的变化以及构图的布局来表现山水的变幻和气势。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王维、李思训、顾恺之等。

三、宋代的山水画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也是山水画达到了巅峰状态。

在宋代,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他们通过构图、墨色运用、笔墨的力度和变化等手法来表现山水的气势和韵味。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范宽、李唐、郭熙等。

四、元代以后的山水画元代以后,山水画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明代(1368年-1644年)山水画家注重对山水景色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清代(1644年-1912年)山水画家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绘画艺术的引入和中国社会的变革,山水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画家开始尝试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融入到山水画中,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古代中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和代表作品。

一、山水画的起源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岩石绘画和篆刻艺术。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开始在岩石上绘制简单的山水图案。

到了商代和西周时期,山水图案已经成为了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元素。

这些古代的山水图案为后来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山水画的发展阶段1. 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唐宋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唐代,李思训和王维等画家提出了“以形似为主,以意境为辅”的画法理念,注重山水画的写实性和意境表达。

他们的作品以山川河流、峰峦古树为题材,以墨色为主,注重线条的流动和笔墨的变化。

宋代的范宽、李公麟等画家进一步发展了唐代的山水画风格,注重对山水的描绘和构图,形成了“北宗”和“南宗”两大流派。

2. 元明时期(1279年-1644年)元明时期是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阶段。

元代的黄公望、王冕等画家注重山水画的意境和抒情性,将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怀融入到作品中,形成了“文人画”的风格。

明代的沈周、文征明等画家则更加注重山水的写实和细腻,他们的作品以山水景色的真实再现为主,注重细节的描绘和色彩的运用。

3. 清代(1644年-1912年)清代是山水画发展的后期阶段。

清代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翬)以及郑板桥等画家,继承了明代山水画的传统,注重笔墨的变化和构图的创新。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上更加自由,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观点。

三、山水画的代表作品1. 《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唐代画家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宏大的气势和细腻的笔墨技法而闻名。

这幅作品以长卷形式呈现,描绘了广袤的江山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王维对山水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2. 《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是明代画家文征明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意境而著称。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山水风景为主题。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绘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和代表作品。

一、起源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岩石绘画和篆刻艺术。

在古代,人们通过在岩石上刻画山水图案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畏。

这种岩石绘画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后来山水画的基础。

二、发展阶段1. 唐宋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

在唐代,王维、李思训等画家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壮丽的山水风景。

而到了宋代,范宽、郭熙等画家则更加注重表现意境和气氛,形成了“写意山水”的艺术风格。

2. 元明时期:在元代,董其昌、黄公望等画家提出了“山水有形,有神,有意”的艺术理念,强调笔墨的表现力和意境的创造。

明代的文人画家们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将山水画与诗词相结合,形成了以“文人画”为代表的新风格。

3. 清代以后:清代的四王(石涛、郎世宁、唐伯虎、文徵明)和八大山人等画家,进一步发展了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他们注重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使山水画更加富有内涵和艺术性。

三、代表作品1. 《洛神赋图》:这是唐代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以洛水和神女的形象为主题,通过精细的线条和细腻的色彩表达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2. 《溪山行旅图》:这是宋代画家李唐的代表作品,通过简洁明快的笔墨和富有变化的构图,展现了山水的壮丽和宁静。

3. 《清明上河图》: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繁复的细节描绘了北方城市的繁荣景象,是中国古代城市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4. 《秋山图》:这是明代画家文徵明的代表作品,以淡墨轻柔的笔法描绘了秋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流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岩石绘画到唐宋时期的写实主义,再到元明时期的意境表达,以及清代以后的技法创新,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题材,以描绘自然山水景色为主要内容。

它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早期山水画(唐宋时期)早期山水画主要浮现在唐宋时期,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山水的壮丽和神奇之处,追求气势磅礴的艺术效果。

代表性的画家有李思训、李成等。

他们的作品以山峦起伏、水势奔腾为特点,给人以浩渺的感觉。

2. 宋元山水画宋元时期,山水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意境温和氛,追求以少入多的艺术效果。

著名的画家有范宽、郭熙等。

他们的作品注重细腻的笔墨和构图,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精准描绘。

3. 明代山水画明代山水画的发展更加成熟,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自然山水的神韵和意境。

著名的画家有沈周、文徵明等。

他们的作品以山水的灵动和意境的深远为特点,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4. 清代山水画清代山水画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

著名的画家有石涛、郑板桥等。

他们的作品注重表现山水的变化温和概,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情感表达。

5. 近现代山水画近现代山水画在传统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

著名的画家有张大千、黄宾虹等。

他们的作品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结: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早期的壮丽气势到后来的意境和神韵,再到近现代的个人情感表达。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随着时代的变迁,山水画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展现出多样化的风貌。

它既是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也是对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山水画都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1. 起源和初期发展(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最早的山水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的画家们开始将自然景观融入到绘画中,描绘山川河流和自然景观的美景。

这些早期的山水画作品多以简洁的线条和平面构图为主,形式较为简单。

2. 宋代山水画的繁荣(10世纪-13世纪)在宋代,山水画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

宋代山水画家以北宋的李成、李唐、范宽等为代表,注重描绘山水的形态和气势,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变化和气氛。

他们运用了更加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使得山水画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艺术感染力。

同时,宋代山水画也开始注重表现人物和人文景观,增加了人物和建筑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3. 元代山水画的创新与发展(13世纪-14世纪)元代山水画家以赵孟頫、黄公望等为代表,他们在宋代山水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元代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宏伟,追求笔墨的奔放和豪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同时,元代山水画家还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境界,使得画作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4. 明代山水画的继承与变革(14世纪-17世纪)明代山水画家以沈周、文徵明、唐寅等为代表,他们在元代山水画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进行了一些变革。

明代山水画注重表现山水的神韵和意境,强调笔墨的变化和水墨的运用。

明代山水画家还注重表现人物的生活和情感,使得画作更加贴近生活和具有情感共鸣。

5. 清代山水画的兴盛与衰落(17世纪-20世纪)清代山水画家以石涛、郑燮、巨然等为代表,他们在明代山水画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清代山水画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壮丽,追求笔墨的丰富和变化。

然而,随着清朝的衰落和西方绘画的影响,山水画逐渐走向衰落,艺术创作的活力和创新性逐渐减弱。

6. 当代山水画的发展与变革(20世纪至今)随着现代绘画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变化,山水画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通过艺术家的笔墨表达情感和审美观念。

它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迁。

1. 起源和初期发展(唐代以前)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岩石铭刻和壁画。

但真正的山水画在唐代开始浮现,当时的画家以描绘山川河流为主,追求写实主义的表现方式。

代表作品有王维的《山居秋暝图》。

2. 宋代的繁荣(10世纪-13世纪)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他们追求以笔墨表现自然山水的气韵和意境,注重构图和笔墨的运用。

代表画家有范宽、李成等,代表作品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3. 元代的变革(13世纪-14世纪)元代山水画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画家们开始尝试新的表现方式。

他们注重运用色采和光影的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

代表作品有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

4. 明代的独特风格(14世纪-17世纪)明代山水画在元代的基础上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画家们注重山水的构图温和概的表现。

他们追求以线条和墨色表现山水的变化和层次感。

代表画家有沈周、文徵明等,代表作品有文徵明的《水墨山水图》。

5. 清代的继承和发展(17世纪-20世纪)清代山水画继承了明代的传统,但也浮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画家们注重表现写意和意境,追求以简约的笔墨表达复杂的山水景色。

代表画家有石涛、郑板桥等,代表作品有石涛的《巨石行旅图》。

6. 现代山水画的创新(20世纪至今)现代山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艺术家们尝试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和材料。

他们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追求以抽象和表现主义的方式表现山水景色。

代表艺术家有吴冠中、张大千等,代表作品有吴冠中的《巴陵春晓图》。

总结: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迁。

从唐代的写实主义到宋代的意境表现,再到元代的色采运用和明代的线条表达,山水画逐渐形成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它通过描绘自然山水景观,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宇宙之美的追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公元前206年-公元618年)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中。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主要是作为装饰性的艺术形式浮现。

画家们通过绘制山水图案来装饰宫殿、庭院和墓葬。

这些山水图案通常是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图形,没有太多的逼真细节。

2. 唐代山水画的繁荣(618年-907年)唐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开始具备独立的艺术地位,并逐渐形成为了自己的风格和技法。

著名的山水画家王维以其独特的笔墨表现力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闻名。

他的作品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线条和温和的色采,表达了对自然的景色的深情追求。

3. 宋代山水画的精进(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的主流,并且浮现了许多杰出的山水画家。

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的范宽和南宋的李唐。

范宽擅长描绘山水的壮丽气势,他的作品注重表现自然的壮美和恢弘。

李唐则注重细腻的笔墨和对自然景色的精确描绘,他的作品给人以静谧和宁静的感觉。

4. 元代山水画的变革(1279年-1368年)元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由于蒙古族的统治,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元代山水画家赵孟頫以其独特的笔法和斗胆的构图风格而著名。

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感和动态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5. 明代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1368年-1644年)明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为了多样化的风格和流派。

明代山水画家沈周以其精湛的笔墨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表现而著名。

他的作品注重表现自然的气氛和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量和感受。

6. 清代山水画的继承与发展(1644年-1912年)清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山水为题材,通过艺术手法表现自然景观的漂亮与壮丽。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以及山水画的五个发展阶段为主线,详细阐述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山水画的发展1.1 原始山水画的形成:原始山水画主要浮现在先秦时期,艺术家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表现出山水的基本轮廓和纹理。

1.2 唐宋山水画的繁荣:唐宋时期,山水画进入了繁荣期,艺术家开始注重山水的构图和细节表现,通过墨色的运用,创造出富有气韵的山水画作品。

1.3 元明山水画的创新:元明时期,山水画开始追求写实性和透视效果,艺术家注重山水的光影变化和远近关系的表现,使作品更加立体和生动。

二、近现代山水画的发展2.1 清代山水画的变革:清代山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艺术家开始注重意境的表达,运用不同的笔法和色采,创造出更加抽象和富有情感的山水画作品。

2.2 水墨山水画的兴起:近现代,水墨山水画成为山水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水墨的渲染和笔墨的运用,创造出独特的山水意境。

2.3 西方绘画与山水画的融合:近代,西方绘画的影响逐渐渗入到山水画中,艺术家开始运用西方的透视和色采理论,使山水画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三、当代山水画的发展3.1 抽象山水画的崛起:当代山水画中,抽象山水画成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抽象的线条和色采,表达出对自然景观的内在感受和情感体验。

3.2 数码山水画的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山水画开始浮现,艺术家通过计算机和数码技术,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和虚拟的山水画作品。

3.3 生态山水画的关注:当代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得生态山水画成为一种热门的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山水画作品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传递出环保意识。

四、山水画的国际传播4.1 山水画的海外影响:山水画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不少西方艺术家受到山水画的启示,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泉听风图》唐寅 绢本 今南京博物馆藏
《绿荫草堂图》文徵明 立轴
米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指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绘之画。画史上称“大米、 小米”,或名“二米”。米芾画山水从董源变来,突破勾廓加皴的传统技 法,多用水墨点染,不求工细,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 似便已。”其子米友仁(1074~1153),字元晖,晚年号懒拙老人,画院 学士,山水画发展了米芾技法用水墨横点写烟峦云树,崇尚平淡天真,运 笔了草,自称“墨戏。“二米”均居襄阳和镇江,对萧、湘二水及金、焦 二山自然景色特别陶醉。故‘二米’山水画多以云山、雨霁、烟雾为题材, 纯以水墨烘托,用卧笔横点成块面的“落茄法”表现烟雨云雾、迷茫奇幻 的妙趣,世称“米点山水”、“米氏云山”,属水墨大写意。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与鉴赏
中国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 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 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山水画也是中国人情
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 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 的中轴主线。
《春山积翠图》戴进 上海 博物馆藏
近代山水画派介绍 1,岭南画派,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体系,影响最大 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它是 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 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是中华民族绘画史 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绘画流派。 2,长安画派,关于长安画派的提法,最初是在1961年秋,由中国 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的赵望云、方济众、何海霞、李梓 盛、康师尧等6位主要画家的作 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他们的作 品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时代精神、雄浑 厚重的气势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广大观众和美 术

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

潇洒的风格,故后人以徐熙野逸
称之。





绢 本
《写生珍禽图》黄荃(约903-965)
吴门画派
中国明代中期的绘画派别,明四家,亦称“吴派”。因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 谓,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均属吴郡(今苏州)人, 故名。
《庐山高图》沈周 立轴 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界的高度评价。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召开的座谈会上,被誉为长安画 派。 3,黄山画派,是指清朝初所扎根黄山,潜心体味黄山真景,描绘黄 山神妙绝伦的境名胜,在山水画史上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一个不 同籍贯的山水画家群。黄山,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每当人们提起 中国山水画,就会油然想起黄山,称它是中国山水画的摇篮。黄山 享有如此盛誉,功在明末清初创建的黄山画派的艺术大师们。这些 艺术大师开拓了黄山这块艺术瑰宝,在当时“舟车闭塞“的原始山 林中,把“天造的仙境”绘成纸上丹青,传播民间,对当时的画坛 和后来的山水画都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早期山水画的形成是源于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之热爱,在一次不经意间 用树枝或石块在岩石和土地上描绘出简单的自然景观,在耕作闲暇之时自娱自乐, 从中体会自然美景带来的视觉享受。 最早的画家是敤(kě)首,又名“画嫘”,据文献考证,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以 画入史的画家,是中国画祖,故又称画嫘。山水画也是画嫘所创。到了秦汉时期, 山水画逐渐走向了规范化,开始了具象写实的国画创作,把野山野水一丝不苟地 画入纸绢之中带进人们的居室,加以装裱后挂在厅堂之中做欣赏观摩,既装饰了 居室又陶冶了性情。这种进步的绘画思想伴随着华夏儿女又度过了一千年。到了 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逐渐走向了成熟。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中国画从创作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 的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山水画。 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展子虔(约550年~600年)《游春图》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
山水画之系统化
在思想准备系统化的基础上,进行革命集成的是荆浩。荆浩提出了中国山水画 的系统美学理论:他的主要著作有《笔法记》。在论著中,提出“气、韵、思、 景、笔、墨”的六要说;再者,荆浩提出了中国山水画的勾斫程式法则,使中国 山水画第一次具有了程式法则上的复杂性与丰富性。第三,荆浩提出了中国山 水画的中心全景模式
4,漓江画派 漓江画派是当代中国的绘画流派之一。所谓漓江画派,是指以表现时代 风貌为宗旨,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体,以广西当代画 家为主要力量的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鲜明艺术风格的画家群体。中国历史上就有很 多画家画过漓江山水或以漓江山水成名,如20世纪广西老一辈画家帅础坚、阳太阳、 黄独峰、涂克等也曾经创作出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漓江山水作品,为漓江画派的成长 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黄格胜为首的广西一批画家, 把创作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水和广西南方的风景上,逐渐形成了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 独特艺术追求的画家群体,这些画家以共同的艺术表现对象和相近的绘画风格,在国 内画坛独树一帜,引人瞩目,漓江画派逐渐形成。, 5,巴蜀画派 巴蜀画派所说的巴蜀画派和巴蜀文化一样是从广义上来界定的。从地域 上来说,巴蜀画派指包括重庆在内的四川地域内,以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为依托,包 括省内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由古至今的地区绘画的流派总称。广义的巴蜀画派不仅指 四川本地的画家,还包括在其他地区的四川籍画家和许多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等高等 院校分布在各地的画家,以及入蜀多年为巴蜀绘画做出贡献的画家。在当今的画坛上 仍活跃着一批巴蜀画派代表画家,如龙瑞、范扬、陈野平等人
《潇湘奇观图》米友仁
浙派
亦称“浙江画派”。中国画流派 之一。明代前期主要画家戴进开 创。戴进(1388~1462),字文 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钱 塘(今浙江杭州)人。作画受李 唐、马远影响很大,取法南宋画 院体格。擅山水、人物、花果、 翎毛,画艺很高,风行一时,从 学者甚多,逐渐形成“浙派”。 后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吴伟 (1459~1508),学戴进而更为 豪放,也有不少人追踪他的画风, 又形成浙江派的支流——“江夏 派”。浙派、江夏派的著名画家 有张路、蒋三松、谢树臣、蓝瑛 等。明代中叶后,吴门画派兴起, 主宰画坛。至明末“浙派”不再 出现于画坛。
《匡庐图》 荆浩 五代·后梁 现藏台北故宫博 物院
古代山水代画派
黄派
又称“黄筌画派”、“黄家富
贵”。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它是五代山水画两大流
派之一,成熟于五代西蜀的黄筌。
徐派
又称“徐家野逸”,简称“徐

派”。中国著名的画派之一,也

是五代山水画两大流派之一。代

表画家为南唐的徐熙。他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