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防腐性能原理

合集下载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的固化似乎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已研究得十分透彻的问题,但是因为影响固化反应的因素相当复杂,而在UPR的各种应用领域中,制品所出现的质量瑕疵在很大程度上几乎都与“固化”有关。

所以,我们有对UPR 的固化进行较深入探讨的必要。

(探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首先应该了解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有关的一些概念和定义)。

2.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有关的概念和定义 2.1 固化的定义液态UPR在光、热或引发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线型聚酯链中的不饱和双键与交联单体的双键的结合,形成三向交联的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

这个过程称为UPR的固化。

2.2固化剂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游离基引发的共聚合反应,如何能使反应启动是问题的关键。

单体一旦被引发,产生游离基,分子链即可以迅速增长而形成三向交联的大分子。

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的启动是首先使不饱和C—C双键断裂,由于化学键发生断裂所需的能量不同,对于C—C键,其键能E=350kJ/mol,需350-550℃的温度才能将其激发裂解。

显然,在这样高的温度下使树脂固化是不实用的。

因此人们找到了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分解产生自由基的物质,这就是有机过氧化物。

一些有机过氧化物的O—O键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产生自由基。

其中一些能在50-150℃分解的过氧化物对树脂的固化很有利用价值。

我们可以利用有机过氧化物的这一特性,选择其中的一些作为树脂的引发剂,或称固化剂。

固化剂的定义:不饱和聚酯树脂用的固化剂,是在促进剂或其它外界条件作用下而引发树脂交联的一种过氧化物,又称为引发剂或催化剂。

这里所说的“催化剂”与传统意义上的“催化剂”是不同的。

在传统的观念上,“催化剂”这个术语是为反应物提供帮助的,它们在促进反应的同时,本身并没有消耗。

而在UPR固化反应中,过氧化物必须在它“催化”反应以前,改变它本身的结构,因此对于用于UPR固化的过氧化物来说,一个较合适的名字应该叫做“起始剂”或“引发剂”。

不饱和聚酯的配方原则和固化原理

不饱和聚酯的配方原则和固化原理

不饱和聚酯的配方原则和固化原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探究不饱和聚酯的配方原则和固化原理引言不饱和聚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材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树脂、玻璃钢等领域。

不饱和树脂不耐高温的原因

不饱和树脂不耐高温的原因

不饱和树脂不耐高温的原因
1. 化学反应速率: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包括树脂的固化反应和腐蚀介质与树脂的化学反应。

在一些情况下,高温环境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加快,导致树脂的降解或腐蚀加剧。

2. 热稳定性:不饱和树脂在高温下可能发生降解,导致物理性能的下降和化学构成的改变。

这可能影响不饱和树脂的耐腐蚀性能。

3. 热膨胀系数:温度的变化会引起不饱和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变化。

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可能导致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产生应力,从而影响耐腐蚀性能。

4. 腐蚀介质的影响:一些腐蚀介质在高温下表现出更强的腐蚀性。

高温环境下的腐蚀介质可能更容易侵蚀不饱和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表面,从而降低其耐腐蚀性能。

5. 黄变现象:如果树脂这一种材料接触到了紫外线,会导致有黄变的情况出现。

这是由于其内部里面含有苯环,且在制造的时候因为温度较高,导致热氧现象不断的减缓,此时就很有可能将会引起树脂出现黄变的现象发生。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血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血脂)

2019/10/29
医学知识
4
2.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特征
固化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A阶
B阶
C阶
可溶、可熔 凝胶阶段
不溶、不熔
2019/10/29
医学知识
5
固化树脂的网络结构表征
固化产物是具有网络结构的体型聚合物,网络结构有两个 重要参数:
(1)两个线型不饱和聚酯分子交联点间苯乙烯的重复单元 数;平均为1~3个。
真空袋压法成型 压力袋成型 树脂注射和树脂传递成型 喷射成型 手糊成型-湿法铺层成型 真空辅助树脂注射成型 夹层结构成型 模压成型
2019/10/29
注射成型
挤出成型
纤维缠绕成型
拉挤成型
连续板材成型
层压或卷制成型
热塑性片状模塑料热冲击成型
离心浇铸成型
来排出。 • 固化成型压力:层压工艺:10-20Mpa,模压30-50Mpa,胶接工艺
1Mpa • 酸固化 • 加入无机酸或有机酸可以常温固化,固化反应与酸催化下,热塑性酚
醛树脂的合成反应相似。,仅仅用于浇注树脂。自发泡(酚醛泡沫塑 料) • 复合材料中的热固性酚醛树脂都是采用加热加压的方法制备,这种固 化的树脂固化充分、耐热性、机械性能、耐溶剂性均比酸固化的要高 许多。
2019/10/29
医学知识
23
抑制剂与缓聚剂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仅是kz / kp的比 值 大小不同而已。 kz / kp的比值 叫做阻聚常数,用τz表示, 其值越大,阻聚效果越好。
2019/10/29
医学知识
24
例如,对苯乙烯聚合时,其阻聚常数如下:
苯醌(对苯二酚) τ z = 500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的固化似乎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已研究得十分透彻的问题,但是因为影响固化反应的因素相当复杂,而在UPR的各种应用领域中,制品所出现的质量瑕疵在很大程度上几乎都与“固化”有关。

所以,我们有对UPR 的固化进行较深入探讨的必要。

(探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首先应该了解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有关的一些概念和定义)。

2.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有关的概念和定义2.1固化的定义液态UPR在光、热或引发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线型聚酯链中的不饱和双键与交联单体的双键的结合,形成三向交联的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

这个过程称为UPR的固化。

2.2固化剂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游离基引发的共聚合反应,如何能使反应启动是问题的关键。

单体一旦被引发,产生游离基,分子链即可以迅速增长而形成三向交联的大分子。

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的启动是首先使不饱和C—C双键断裂,由于化学键发生断裂所需的能量不同,对于C—C键,其键能E=350kJ/mol,需350-550℃的温度才能将其激发裂解。

显然,在这样高的温度下使树脂固化是不实用的。

因此人们找到了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分解产生自由基的物质,这就是有机过氧化物。

一些有机过氧化物的O—O键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产生自由基。

其中一些能在50-150℃分解的过氧化物对树脂的固化很有利用价值。

我们可以利用有机过氧化物的这一特性,选择其中的一些作为树脂的引发剂,或称固化剂。

固化剂的定义:不饱和聚酯树脂用的固化剂,是在促进剂或其它外界条件作用下而引发树脂交联的一种过氧化物,又称为引发剂或催化剂。

这里所说的“催化剂”与传统意义上的“催化剂”是不同的。

在传统的观念上,“催化剂”这个术语是为反应物提供帮助的,它们在促进反应的同时,本身并没有消耗。

而在UPR固化反应中,过氧化物必须在它“催化”反应以前,改变它本身的结构,因此对于用于UPR固化的过氧化物来说,一个较合适的名字应该叫做“起始剂”或“引发剂”。

说到过氧化物我们要有必要了解的两个概念是活性氧含量和临界温度。

不饱和树脂材料及原理

不饱和树脂材料及原理

不饱和二元酸分子中存在着两类官能团,一类是羧基,在缩聚反应时和二元醇中的羟基起反应生成高分子的线型缩聚产物;另一类是不饱和双键,使线型缩聚产物能和乙烯类单体(如苯乙烯)起共聚合反应生成三向交联的不溶不熔的高聚物,达到完全固化的目的。

由于结构的不同,生成的聚酯性能上也有所不同,化学活性高的聚酯,其力学性能优良,耐比学腐蚀性也较好,反丁烯二酸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与交联剂苯乙烯上的双键共聚能力强(反式双键比顺式双键活泼),所以用其合成的不饱和聚酯性能好。

因此,化学活性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聚酯性能的好坏。

研究聚酯树脂固化特性的最常用方法是放热曲线法。

在一定条件下,最高放热温度(又称放热峰)是化学活性的量度。

因此,通过放热曲线的研究,可以定性地判断聚酯树脂的性能好坏。

图ÿþý是反应活性对放热温度的影响。

从图中可见高反应活性的其放热温度也最高。

图ÿþý反应活性对放热温度的影响ü—高反应活性;ý—中等反应活性;û—低反应活性不同的不饱和二元酸所含成的聚酯,其放热曲线如图ÿþû所示。

从图ÿþû可见,反丁烯二酸合成的不饱和聚酯性能最好,原因就在于反丁烯二酸分子中的反式双键,使聚酯有较快的固化速率,较高的固化程度,使聚酯分子链排列较规整。

因此使固化制品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较好的物理机械强度与化学耐药品性。

不过,由此制得的不饱和聚酯结晶性较顺丁烯二酸酐稍大,与交联剂混溶性也较差。

所以普遍使用的不饱和二元酸不是反丁烯二酸而是顺丁烯二酸酐、这是因为顺丁烯二酸酐熔点低、反应时缩水量少;在反应温度高于üúùø缩聚时,顺式双键完全可以异构化,因此制得的聚酯性能与用反丁烯二酸制备时相似。

应当指出,在用顺酐作为不饱和酸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时,聚酯化过程中顺式双键的异构化程度对树脂性能有很大影响,见图ÿþ÷。

不饱和聚酯介绍资料

不饱和聚酯介绍资料
H2O
不饱和聚酯的聚合工艺与聚酯相同。升温最好使用梯度升温工艺,160℃
可以保温1h,当出水减弱后,此时出水可达理论量的60%-70%,再继续
升温工艺,最后可升至200℃,直到酸值合格。后阶段的高温聚合,有利
于反式马来酸酐单元生成,提高共聚活性和树脂性能。
10、分子设计原理及合成工艺
不饱和聚酯为线型分子,其分子量可以通过摩尔系数(即非过量羧基与过 量羟基的摩尔比)进行控制,当然,也可以用体系的平均官能度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引入的双键量也应根据性能要求通过大量实验给与确定。下 面为一实例:
7、引发剂2
过氧化甲乙酮含有下列化合物:
H3C H5C2
OH
C
O OH
H3C C
H5C2
OO
OH HO
CH3
C
C2H5
H3C C
H5C2
O
O
OH HO O
CH3
C
C2H5
H3C C
H5C2
O
O
O OH HO O
CH3
C
C2H5
市售的固化剂通常配成50%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糊状物,过氧化环己酮糊 (1号固化剂)放置会发生分层,使用时应搅拌均匀。过氧化甲乙酮、过氧 化二苯甲酰可溶于苯乙烯,使用时现用现配。
4、二元酸
二元酸(或酸酐)可以选择马来酸酐(MA)、反丁烯二酸、苯酐(PA) 、间苯二甲酸(IPA)、对苯二甲酸(PTA)和己二酸(AA)。其中MA、 反丁烯二酸属于不饱和酸,其使用目的是在聚酯中引入不饱和双键,MA 为最重要的不饱和二元酸,它在聚酯主链上以顺式、反式构型同时出现, 研究发现反式构型的马来酸酐单元的共聚活性大,容易同交联剂(苯乙烯 )共聚,为提高反式构型单元含量,可以在反应后期将温度提高到200℃ 反应1h。另外,MA单元的位置对聚合活性也有重要的影响,实验发现位于 链端的活性远远大于位于链中时的活性,因此MA的加料方式应予以重视 ,分批加料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苯酐为合成不饱和聚酯最常用的饱和二元 酸。MA、PA的摩尔比通常在3/1-1/3之间,MA用量高时,树脂活性大 ,漆膜脆性亦大。因此,配方研究时应根据性能要求,通过实验确定最佳 的配料比。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和应用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和应用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和应用1概述树脂是一种俗称,指制造塑料制品所用的高分子原料,凡未经加工的任何髙聚物都可称为树脂。

聚酯指的是二元竣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

聚酯树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饱和聚酯树脂,其分子结构中没有非芳族的不饱和键・如聚对苯二甲酸乙烯酯。

这是一种热舉性树脂,可以通过喷丝头注射成型得“涤纶”纤维,也可以制成薄膜,即“涤纶”薄膜。

另一类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非芳族的不饱和键,可用适当的引发剂引发交联反应而成为一种热固性塑料。

本书中所叙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即属此类,为方便起见也常简称聚酯。

不饱和聚酯分子在固化前是长链形的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以下简称分子嵐)一般为100〜3000,这种长链形的分子可以与不饱和的单体交联而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庞大的网状分子。

不饱和聚酯是增强塑料中使用最普遍的树脂。

在增强塑料领域中,热W.固性树脂用最约占75%,热塑性树脂用址正在增加。

热固性树脂的品种有多种,其中不饱和聚酯用量远远超过其他各种树脂,因为不饱和聚酯具有特别有利的加工工艺条件,而且价格便宜。

例如酚醛树脂价格虽然低于聚酯,但在加工固化时要排出水分,形成蒸汽,必须采用较高的成型压力(一般为8〜30MPa)和升温条件,因而需要较大的压机才能生产。

不饱和聚酯在加工固化时不排出水分或其他副产物,因而可在较低的压力和温度下成型。

实际上,不饱和聚酯大量使用于常温与接触压力卜加工成各种制品,这是其他树脂所不可比拟的。

聚酯和其他两种常用的热固性树脂固化后的性能对比见表卜1。

衰1-1 3种热固性树脂固化后性能对比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后虽然可成为不溶、不熔的热固性材料, 但其力学性能很低,不能满足大部分使用的要求。

如用玻璃纤维增强则成为一种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

它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化学腐蚀、电绝缘、透微波等许多优良性能,而且成型方法简单, 可以一次成型各种大型或具有复杂构形的制品,成为一种具有很大优越性的新型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防腐性能原理【中国油漆网】2013年9月7日讯:目前耐腐蚀玻璃钢的应用在我国玻璃钢工业应用中居首位。

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树脂基体的玻璃钢其腐蚀机理可分为物理腐蚀和化学腐蚀。

物理腐蚀主要是因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分子中的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与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而发生材料的溶胀;而化学腐蚀则是指高分子链发生断裂与破坏。

在不饱和聚酯树脂分子中,其耐腐蚀性能取决于聚酯的结构、酯基浓度、双键含量及位置等因素,而其中酯基浓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极易受到水、酸、碱等介质的侵蚀发生水解、皂化,从而破坏大分子的结构。

根据不同腐蚀机理可以通过降低酯键的密度、封闭聚酯键端的羧端基,引入难水解的结构单元等方法来提高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耐腐蚀性。

不饱和聚酯在室温下是一种粘流体或固体,易燃,难溶于水,而在适当加热情况下,可熔融或使粘度降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多在1000-3000 范围内,没有明显的熔点,它能溶于与单体具有相同结构的有机溶剂中。

不饱和聚酯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的双键而具有双键的特性———在高温下,会发生双键打开、相互交联而自聚;通过双键的加成反应,而与其它烯类单体发生共聚;在一定条件下,双键还易被氧化,致使聚酯质量劣化。

聚酯中的酯键易被酸、碱水解而破坏其应有的物理、化学性能,聚酯本身发生降解。

不饱和聚酯与交联剂(稀释剂)混和而成不饱和聚酯树脂,它有如下特点:物理性质:不饱合聚脂树脂的相对密度在1.11-1.20左右,固化时体积收缩率较大,固化树脂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下。

(1)耐热性:绝大多数不饱合树脂的热变形温度都在50-60度间,一些耐热性较好的树脂则可达到120度,线热膨胀系数为(130-150)*0.0000006度力学性能。

不饱合聚脂树脂具有较高的拉伸、弯曲。

压缩等强度。

(2)耐化学腐蚀性能。

不饱合聚脂树脂耐水、稀酸、稀碱的性能较好,耐有机溶剂的性能差,同时,树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随其化学结构和几何形状的不同,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3)介电性能。

不饱合聚脂树脂的耐热性能良好。

化学性质:不饱合聚脂树脂具有多功能团的线型高份子化合物,在其骨架主链上具有聚脂链键和不饱和双键,而在大分子链两端各带有羧基和羟基。

(1)主链上的双键可以和乙烯基单体发生共聚交联发应,使不饱和聚脂树脂从可溶。

可熔状态转变成不溶、不溶状态。

(2)主链上的酯键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酸或碱可以加速该反应,使不饱合聚脂树脂从可溶状态变成不溶状态。

若与苯乙烯共聚交联后,则可大大降低水解反应的发生。

在酸性介质中,水解是可逆的,不完全的,所以,聚酯能耐酸性介质的侵蚀,在碱性介质中,由于形成了共振稳定的羧酸根阴离子,水解成为不可逆的,所以聚酯耐碱性较差。

(3)树脂处于这一状态时并未交联,在合适的溶剂中仍可溶解,加热时良好的流动性。

不饱和聚酯树脂还有如下特性:1、工艺性能良好这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一大优点。

在室温下,可采用不同的固化系统固化成型,在常压下成型,颜色浅,故可以制作浅色或多种彩色的制品,同时可采用多种措施来改善它的工艺性能。

2、固化后的树脂综合性能好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力学性能介于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之间;电学性能、耐腐蚀性能、老化性能均有可贵之处,并有多种特殊树脂以适应不同用途的需要。

3、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不饱和聚酯树脂所用原料要比环氧树脂的原料便宜得多,但比酚醛树脂的原料要贵一些。

以上是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优越之处,其不足之处有:A)固化时体积收缩率大,因此在成型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否则制品质量要受到影响。

目前,在研制低收缩性聚酯树脂方面已取得了进展,主要是通过加入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等热塑性聚合物的方法来实现的。

B)耐热性能比较差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耐热性普遍较低,即使是一些耐热性能好的牌号,其热变形温度也仅仅在120℃(建材253厂生产的199#,而绝大多数树脂的热变形温度都在60-70℃范围内C)其成型时气味(苯乙烯)和刺激性还比较大。

不饱和聚酯树脂国外近年研究进展快速、新品层出不穷,比如:低收缩性树脂、耐腐蚀树脂、强韧性树脂、低吸水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透明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游离苯乙烯残量的不饱和聚酯树脂、PET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挥发性树脂、胶衣树脂、发泡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船艇专用树脂、耐热性UPR树脂和光固化UPR树脂。

下面对五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及应用进行的解析。

其中包括低收缩性树脂、耐腐蚀性树脂、低吸水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挥发性树脂、含水不饱和聚酯树脂WCUP。

(一)低收缩性树脂所谓低收缩性树脂,采用热塑性树脂来降低和缓和UPR的固化收缩,已在SMC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常用的低收缩剂有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聚合物等。

目前国外除采用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外,还开发了聚己酸内酯(LPS-60)、改性聚氨酯和醋酸纤维素丁酯等。

日本油脂(株)化成品研究所研究了UP树脂的新型低收缩添加剂(LPAS),这种新型含有弹性链段和可以与UP树脂相容的链段,用于UP树脂SMC/BMC的成型工艺中,使得制品表面光泽、收缩率低,且着色性能好。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从膨胀学、形态学和结构学,研究了含有改性的热塑性LPAS添加剂可低温固化UP/ST/LPAS体系,并在低温固化体系中引入Co-促进剂DVB,和第二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使得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的收缩得到更好的控制。

加拿大以热塑性PVAC为低收缩剂LPAS加入到UP树脂中,同样很好地解决了收缩问题。

日本昭和高聚物公司通过添加低收缩剂固体,可使不饱和聚酯组成物的粘接强度达2.45MPa,线性收缩系数降至0.32%。

日本孟山都工业化学公司使用聚醋酸乙烯(DenkaASRM4)作为低收缩添加剂,研制出收缩率仅为0.096%的模塑料。

(二)耐腐蚀性树脂耐腐蚀性树脂有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问苯二甲酸型树脂和松香改性不饱和聚酯等。

据悉,日本宇部公司开发的8250乙烯酯树脂,不但耐腐蚀性好,而且贮存期可达到14个月。

日本利用问苯型、双酚A型或乙烯基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分别制成耐25%NaCl水溶液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强韧性树脂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国外主要采用加入饱和树脂的方法来提高韧性。

如添加饱和聚酯、丁苯橡胶和端羧基丁腈橡胶等。

美国阿莫科化学公司采用末端含羟基的不饱和聚酯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成的树脂,其韧性可提高2~3倍,商品牌号为Xycon。

日本昭和高分子公司开发的SD树脂韧性好,可广泛用于制造人造大理石。

巴西将柔性聚硅氧烷链段(APTS)通过接枝共聚,对含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改性,得到冲击强度高的树脂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波兰大学发现随TDI含量增加,TDI改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黏度提高,当TDI质量分数达到3%时,树脂具有良好的触变性。

树脂中加入4,4-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BM)进行改性时,改性后的树脂的压缩强度提高到159MPa,玻璃化温度为184℃、分解温度提高到280℃,同时固化速度也相应加快。

(三)低吸水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关于低吸水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德国制成IR辐射固化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其在IR辐射固化时复合材料的固化停留时间短,产品吸水率降低。

透明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则由日本花王公司研制出拉伸强度为44.1MPa,透射率为48%,且具有良好耐热性的双酚A型透明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人造大理石。

而低游离苯乙烯残量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已由日本NOF联合公司研制出具有良好防黄变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其可用作FRP、SMC、BMC树脂,130℃固化后残留苯乙烯质量分数仅为0.03%。

PET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成果较多,美国和埃及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废料醇解物合成了不饱和聚酯树脂,通过调节反应可以得到固化温度为74~90℃,固化时间仅为几分钟至20多分钟之间可以任意选择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韩国合成了一系列由各种醇解物得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而且通过各种醇组成物来控制PET的醇解程度,控制PET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凝胶时间和脆性,成功地用于SMC 和BMC。

发泡不饱和聚酯树脂也跃入眼帘,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基体的泡沫塑料,韧性、强度比发泡PS好,加工比泡沫PVC容易,添加阻燃剂等也可使其阻燃和耐老化,成本比泡沫聚氨酯塑料低。

发泡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泡主要采用化学发泡剂。

使用物理发泡剂的文献不多。

物理发泡剂主要是氟利昂但污染环境。

化学发泡剂主要有:异氰酸酯类、偶氮类、磺酰肼类、碳酸酯酐类。

(四)低挥发性树脂低挥发性树脂与胶衣树脂品种较多。

低挥发性树脂是目前国外正在开发的课题,一般要求是车间周围空气中苯乙烯含量必须低于50ug/g。

其方法是:加入表膜形成剂来降低苯乙烯挥发;采用加入高沸点交联剂来代替苯乙烯;采用以环戊二烯及其衍生物与uPR相结合,使低分子质量化,从而达到降低使用苯乙烯的目的。

国外BYKChemie 公司开发一种新型助剂LPX-5500,可使苯乙烯挥发量减少70~90%。

胶衣树脂是制作玻璃钢制品胶衣层的专用树脂。

苯乙烯仍是当前UP树脂选用的最合适的单体。

但是苯乙烯在室温下的蒸汽压较高,容易挥发,尤其是在采用手糊或喷射成型工艺制作玻璃钢制品的胶衣层,和背衬增强层的过程中更易挥发。

当其蒸气浓度超过一定数量(>50ug/g)时会刺激人的眼鼻黏膜引起头昏、恶心等症状。

因此研制开发低苯乙烯散发性胶衣树脂,显得非常必要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Sartomer技术公司研制了低VOC的含马来酸酐单体的UPR组成物,并应用于凝胶涂料、粘合剂、层压树脂或模塑树脂。

美国及德国研制了无(苯乙烯)单体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组成物,其可分别用于开口浇铸,凝胶涂料和电子工业之中。

(五)含水不饱和聚酯树脂WCUP含水不饱和聚酯树脂WCUP正在兴起。

含水不饱和聚酯树脂WCUP是上世纪50年代问世的以水做填料的新型树脂。

该种树脂除了具有显著的低成本特点外,还有诸多优异的性能,如固化时放热量小、体积收缩小、阻燃和易加工成型等。

其可用于人造木材、装饰材料、泡沫制品、多孔材料、建筑材料、聚酯混凝土、浸润剂和涂料等。

1967年Horie等人第1次报道用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制备稳定的含水不饱和聚酯树脂乳液,该方法被称之为聚酯成盐法。

近年来用动态学法研究多相/多组分聚合物体系在国际上引起极大的关注,Nguven-Thue等研究了动态流变行为与形态结构的相互关系,其后这类研究已成为多项聚合体体系流变学研究的热点。

Kicko-walczak,Ewa综述了满足欧盟要求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最新进展。

与国际业界相比,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业在近10多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国外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低,品种型号只有500个左右,原材料短缺,一些新原料质量达不到要求,新品种技术开发投入不够,科研院所与生产应用单位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