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的原理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反渗透的原理及应用

反渗透的原理及应用

反渗透的原理及应用反渗透是一种针对网络攻击的策略和技术,其主要目的是识别和防止潜在渗透者对网络系统的入侵和信息泄露。

反渗透的原理和应用涉及多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

反渗透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情报收集:反渗透的第一步是收集情报,包括潜在攻击者的身份信息、攻击方式、攻击目标等。

这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如监视网络流量、分析日志、调查黑客论坛等。

2. 行为分析:反渗透需要对网络活动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便识别异常行为和潜在威胁。

通过分析网络流量、登录记录、文件传输等信息,可以发现攻击者的行为特征,进而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3. 漏洞扫描:渗透者通常会利用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来进行攻击。

反渗透的过程包括扫描网络和应用程序,发现并修补漏洞,从而降低攻击者的入侵成功率。

4. 强化安全措施:反渗透还包括加强网络和系统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未来的攻击。

这可能涉及加强密码策略、使用双因素身份验证、更新防火墙规则等。

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也是至关重要的。

反渗透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企业机密:反渗透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防止机密信息被渗透者获取。

通过通过加密通信、强化身份验证等手段,可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访问敏感信息。

2. 网络安全评估:反渗透技术可以对企业的网络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发现并修补系统中的漏洞。

这有助于企业提高整体的网络安全性,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3. 数据泄露预防:反渗透技术可以监测和防止数据泄露的发生。

通过分析数据流量和行为模式,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阻止敏感数据的泄露。

4. 威胁情报共享:反渗透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和安全从业人员共享威胁情报。

这样可以提高整个行业对渗透攻击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降低整体的风险。

5. 保护用户隐私:反渗透技术可以帮助用户保护个人隐私。

通过监测和阻止恶意软件、钓鱼网站等攻击,可以有效防止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

总之,反渗透技术在当今网络安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反渗透的原理及应用

反渗透的原理及应用

反渗透的原理及应用前言反渗透是一种处理水源的技术,在现代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反渗透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列点的方式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领域。

工作原理•滤膜技术:反渗透通过使用滤膜来分离水中的杂质和溶解物质。

滤膜具有微孔,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拦截其他物质。

这种技术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供干净的水源。

•高压泵操作:反渗透系统利用高压泵对水进行推动,使其通过滤膜。

高压泵产生的压力有助于推动水分子穿过滤膜的微孔,从而将有害物质留在滤膜上。

•拒绝流:反渗透系统中使用的滤膜具有逆渗透特性,即它们产生一股水流,将有害物质从滤膜上冲洗掉,以确保滤膜的清洁和正常工作。

优势•高效净化:反渗透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溶解物质和微生物。

它能够提供高质量、干净的水源,适用于各种用途。

•节能环保:相比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反渗透技术消耗更少的能源。

使用这种技术处理水源可以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易于维护:反渗透系统相对简单,易于维护和管理。

滤膜的更换也相对容易。

•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医疗和环保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饮用水处理、制药、电子制造和纯水生产等多种应用环境。

应用领域反渗透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 饮用水处理: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杂质,提供安全、清洁的饮用水。

它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

•工业用水:许多工业过程需要高纯度的水源。

反渗透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离子、微粒和有机物质,为工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水源,如电子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

•制药:在制药工业中,水的纯度对药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反渗透技术可以满足制药行业对纯水的需求,确保药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海水淡化:由于水资源的短缺,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用水紧缺问题的一种方法。

反渗透技术可以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将海水转化为可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饮用水的淡水。

反渗透膜的作用和原理

反渗透膜的作用和原理

反渗透膜的作用和原理
反渗透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膜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细菌、病毒等微小颗粒。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压力驱动,将溶液中的溶质逆向推进,使水通过膜,从而实现物质的选择性分离。

反渗透膜的原理是利用半透膜的特性。

该膜拥有一系列微孔与孔道,这些通道
大小相对较小,能够阻挡较大的溶质分子、固体颗粒或微生物等。

同时,半透膜具有高度选择性,使得水分子可以轻易通过膜孔。

在反渗透过程中,将水溶液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溶液在膜的一侧形成相对高压,从而驱动水分子逆向通过半透膜的微孔与通道。

溶质、微生物等被膜阻挡在膜的一侧,而纯净的水则通过膜孔,从而实现了水与溶质的分离。

这种物质分离的过程称为“逆渗透”,因为其与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

逆渗透膜
可以有效去除许多溶质,如重金属离子、无机盐、有机物以及各种微生物等,从而提供高质量、纯净的水。

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制药、食品加工、海水淡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作
用是使得水的品质更加纯净,去除有害物质,并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同时,反渗透膜还能够较好地保留水中的营养物质,使得水的口感更好。

总而言之,反渗透膜通过利用半透膜特性和压力驱动,实现水与溶质的分离。

其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微生物等,提供高质量的水资源。

反渗透膜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对改善人类生活和各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引言:反渗透膜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的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半透膜的特性,通过强制性的压力将水分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水的净化和去除有害物质。

本文将介绍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部分:反渗透膜的基本原理反渗透膜是由一层半透膜构成的,其材料通常是由聚酰胺、聚醚砜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

这些材料具有微细孔隙的结构,能够阻止大部分溶质和溶剂通过,只允许水分子通过。

当水溶液通过反渗透膜时,受到施加在膜上的压力,溶剂中的水分子将被迫通过膜孔隙,在膜的另一侧留下大部分的溶质。

这样,膜上的溶质浓度就会逐渐升高,最终形成一种净化的水源。

第二部分:反渗透膜的工作过程反渗透膜的工作过程主要分为预处理、压力传递和净化三个步骤。

1. 预处理:在水进入反渗透膜系统前,需要经过预处理来去除悬浮物、杂质和有机物等。

这通常包括沉淀、过滤和加药等步骤。

2. 压力传递:在预处理后,水进入一个高压泵,通过泵的作用,水被推进到反渗透膜中。

这种压力传递的方式可以确保水分子能够通过膜的微小孔隙,而溶质则被留在膜的一侧。

3. 净化:在膜的另一侧,被推出的水流经过膜后,其中的溶质将会被拦截下来。

这样,溶液中的有害物质、盐分和重金属等都会被滤除,净化的水则被收集起来。

第三部分:反渗透膜的应用领域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和海水淡化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饮用水处理:反渗透膜可以用于去除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

2. 工业用水处理:反渗透膜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去除其中的溶质和盐分,达到环保标准并节约水资源。

3. 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可以通过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将海水转化为可供生活和农业用水的淡水。

4. 医疗和制药领域:反渗透膜可以用于纯化水和制药工艺中的溶液,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结论:反渗透膜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其工作原理基于半透膜的特性。

通过压力传递,反渗透膜可以实现水的净化,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盐分。

水处理反渗透

水处理反渗透

水处理反渗透、电渗析等技术详解在当今的水处理领域,反渗透(RO)、电渗析(ED)和电去离子(EDI)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在工业、食品、医疗和实验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用于制备高纯水、净化废水以及淡化海水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场景。

一、反渗透(RO)反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通过施加压力使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而盐分和其他杂质被截留下来。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1.反渗透原理:在压力作用下,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而盐分和其他杂质被截留下来。

通过控制压力和膜的孔径大小,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各种物质。

2.应用场景: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

例如,在电力行业,反渗透技术用于制备高纯水,保障锅炉和涡轮机的正常运行;在化工行业,反渗透技术用于提取和纯化产品;在食品和医药行业,反渗透技术用于制备超纯水和药物成分。

二、电渗析(ED)电渗析是一种利用电场作用进行分离的过程,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场,使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从而实现盐分的分离。

1.电渗析原理: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场,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相反方向移动。

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正极移动,从而实现盐分的分离。

2.应用场景:电渗析技术常用于化工、冶金、电子等领域含盐废水的处理。

例如,在化工行业,电渗析技术用于回收和再利用废水中的盐分;在冶金行业,电渗析技术用于提取和纯化金属离子;在电子行业,电渗析技术用于处理和回收电镀废水。

三、电去离子(EDI)电去离子是一种结合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两种技术的新型水处理工艺。

它通过电场作用将水中的离子迁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中,实现连续除盐。

1.电去离子原理:在EDI装置中,含盐水流经阳极和阴极,同时电流通过两个电极。

阳极释放阳离子,阴极吸收阴离子,这些离子被吸引到离子交换树脂中,从而实现连续除盐。

2.应用场景:电去离子技术主要适用于高纯水制备和工业用水处理等领域。

反渗透法的原理及应用

反渗透法的原理及应用

反渗透法的原理及应用一、反渗透法的原理1. 反渗透法的定义反渗透法是一种通过逆渗透膜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离的物理过程。

它基于溶质分子与逆渗透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高压力驱动溶质从废水中被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和废水的处理。

2. 反渗透法的原理反渗透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逆渗透膜对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

逆渗透膜是由特殊材料制造而成,具有微孔、微孔径小的特性。

当废水通过逆渗透膜时,溶质分子因其体积较大而被逆渗透膜阻挡,而溶剂分子则可以通过逆渗透膜透过。

通过施加高压力,溶剂可以从废水中被逆渗透膜分离出来,溶质则被滞留在逆渗透膜的一侧,从而实现废水的处理和水资源的回收。

3. 反渗透法的优势•高效:反渗透法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溶质,使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

•环保:反渗透法无需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没有污染。

•节能:相比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反渗透法的能耗较低,可节省能源。

•可调性:反渗透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适应不同废水的处理要求。

二、反渗透法的应用1. 工业废水处理反渗透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和溶质。

通过反渗透法处理,可以从废水中去除溶质,使水质得到提升,从而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目的。

2. 海水淡化由于淡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海水淡化成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获取途径。

反渗透法在海水淡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反渗透膜对海水进行处理,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溶质去除,从而得到淡水。

3. 医药制造在医药制造过程中,常常需要对药剂进行纯度较高的分离和提纯。

反渗透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药剂中的杂质和溶质,提高药剂的纯度,保证医药制品的质量。

4. 饮用水处理反渗透法也可以应用于饮用水处理领域。

通过反渗透法处理自来水或地下水,可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品质。

5. 微污染物去除微污染物是指水体中种类较多、浓度较低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

反渗透的原理及其应用

反渗透的原理及其应用

反渗透的原理及其应用反渗透是指在网络安全领域中,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和技术,防止外部威胁和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敏感信息或对系统进行破坏的一种安全策略。

其原理主要包括识别和阻止威胁,保护网络和数据,以及加强身份验证等。

首先,反渗透的原理之一是识别和阻止威胁。

这意味着系统会通过监测和分析网络流量、日志和异常活动等来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

一旦检测到威胁,系统将采取相应措施,如封锁IP地址、关闭可疑的端口、禁用恶意软件等,以保护网络安全。

其次,反渗透还涉及到保护网络和数据。

这包括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等安全工具,来阻止外部人员越过网络边界进入系统或数据。

此外,还需要加密数据、建立访问权限和制定安全策略等来保护敏感信息和保护系统免受攻击。

此外,反渗透还强调加强身份验证。

通过采用多因素身份验证技术,如使用密码、生物识别等,可以确保仅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

此外,还可以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安全通信协议来确保远程访问的安全。

反渗透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企业和组织中,反渗透是保护机密信息、知识产权和商业数据的重要手段,防止竞争对手、黑客、间谍等从内部或外部渗透进入系统,以窃取或破坏数据。

此外,反渗透也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以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金融数据,防止黑客入侵和欺诈行为。

总之,反渗透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安全策略,通过识别和阻止威胁,保护网络和数据,以及加强身份验证等手段,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敏感信息或对系统进行破坏。

其应用广泛涉及企业、政府、军事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众多领域。

反渗透的原理和应用

反渗透的原理和应用

反渗透的原理和应用1. 什么是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溶解性物质,使水达到更高的纯净度。

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半透膜来过滤水中的杂质,从而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反渗透的原理反渗透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逆向渗透来实现水的净化。

具体原理如下:•半透膜过滤:反渗透系统中的关键部分是半透膜,它由一系列非常细小的孔组成。

这些孔径足够小以阻止溶解物和颗粒通过,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当水通过半透膜时,溶解物和颗粒被拦截在膜表面,而纯净的水则通过膜层穿透。

•压力驱动:反渗透系统中的水通过半透膜时需要施加足够的压力,以克服对水的逆向渗透的阻力。

这种压力通常由泵来提供,使水能够通过孔隙,进而分离出溶解物和颗粒。

•浓缩和排放溶解物:反渗透系统不仅可以净化水,还可以浓缩和排放溶解物。

当水通过半透膜时,溶解物会积聚在膜表面上。

这些积聚的溶解物会被排放到系统外部,水则进一步纯净。

3. 反渗透的应用反渗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中一些主要应用如下:•饮用水处理: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提供高品质的饮用水。

它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商业水处理系统中。

•工业用水处理:反渗透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工业用水,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溶解物,满足工业生产的水质需求。

例如,在电子制造、制药和化工等领域都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

•海水淡化: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可以将咸水转化为淡水,解决缺水问题。

这种技术在海滨地区的供水中起到重要作用。

•废水处理:反渗透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使其可以再利用或安全排放。

这种技术在环保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 反渗透技术的优势反渗透技术相比其他水处理方法有以下优势:•高净化效率:反渗透技术可以去除水中微小颗粒和溶解物,提供高品质的纯净水。

•适用范围广:反渗透技术适用于各种水质状况,包括海水、咸水、地下水等。

•占用空间小:反渗透设备相对较小,占用空间较少,适合在有限空间内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反渗透性能的因素
产水通量和脱盐率是反渗透过程中的关键参数,针对特定系统条件,水通量和脱盐率主要受压力、
温度、回收率、进水含盐量和pH值的影响。
基本关系式
1、产水率:QW=KW×A×(△P- △π)/d QW — 产品水流量 KW — 温度校正系数(取决于膜的类型和温度) A — 膜表面积 △P — 膜两侧的压力 △π — 膜两侧的渗透压 d — 膜厚度
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
索里拉金等人提出了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
溶解-扩散理论
Lonsdale和Riley
O
O
膜 的 表 面O 层
O
H2
C
O
HO
H2
C
O
HO
H2
C
O
HO
H2
C
O
HO
H
H
O
氢键理论
H
H
H
H
H
H
O
O
O
H
H
H
H
O
O
杂质等离子
H
H
O
O
C
H2C
C
H2
C
O
CH
O
CH
O O
C
H2C
C
H2
C
O
CH
H2O
膜元件
5.反渗透工艺流程
• 反渗透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和膜分离两 部分。
• 预处理可以用物理化学法,也可以用化 学法。
• 所采取的预处理方法与原水的物理、化 学性质及生物学特性有关,还与膜装置 的结构有关。
预处理
l)调整和控制pH值及进水温度,根据反渗透膜允许使 用的温度和pH值范围。 2)去除水中0.3~1µm以上的悬浮固体及胶体,用混凝 沉淀和精密过滤相结合工艺,用5~ 25 µm过滤介质, 去除水中悬浮固体。 3)去除可溶性、胶体状和悬浮性有机物,采用氯或次 氯酸钠氧化可有效地也可根据有机物的种类采用活性 炭去除。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1. 化学氧化 功能:利用强氧化剂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 常用氧化剂:氯气、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
H2O Na Cl
H2O Na Cl H2O Na Cl
Na Cl H2O Na Cl H2O Na Cl H2O Na Cl
{ Na Cl H2O Na Cl H2O Na Cl H2O Na Cl
纯水界面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膜元件
H2O H2O
RO原理简介
75%回收率 90% 脱盐率
给水
100 m3/ h
100 mg/l 钙离子
浓 25 m3/ h 水
360 mg/l 钙离子
产水 75 m3/ h
10mg/l 钙离子
反渗透-分离机理
氢键理论
Reid)等人提出的 ,基于一些离子和分子能够通过膜的 氢键的结合而发生联系,从而通过这些联系发生线形排列 型的扩散来进行传递
O
CH
O
O
C
H2C
C
H2
C
O
CH
O
CH
O O
C
H2C
C
H2
C
O
CH CH
O
O
H2O H2O H2HO2O H2O
O
O
H
H
O
O
O
H
H
O
O
O
H
H
O
O
O
H
H
O
H2O H2O
C
H2 C
C
O
H2 C
CH2
C H
O
C
O
C
OH
CH
C
O
H2
C
C
O
H2 C
CH2
C HBiblioteka OCOC
OH
CH
C
O
H2
C
C
O
H2 C
CH2
C H
给水 q V,f ,c f
产品水 q V,p ,c p


q V,b ,c b
反渗透的基本原理
渗透压的计算: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而与半透膜本身无关。 计算公式如下(仅适用于稀溶液):
π=CRT π— 渗透压(kg/cm2) C — 离子浓度(摩尔/升) R — 气体常数(等于0.082升·大气压/摩尔·°k) T — 绝对温度(°k) 如计算3%NaCL(近于海水)在25℃时的渗透压: C=(30/58.5)×2=1.026摩尔/升 π=CRT=1.026×0.082×(273+25)=24.4 (kg/cm2)
反渗透的原理及其应用
1
工作原理
2
反渗透的基本原理
3
分离机理
4
影响反渗透性能的因素
5
膜分离技术特点
6
膜的分类
7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01~05 06~08 09~12 13~15 16~20 21~25 26~32


CONTENTS
纯 水
盐溶 液
半透 膜 (a) 渗透
反渗透工作原理
纯 水
盐溶 液
半透 膜 (b) 渗透 平衡
2、盐通量:QS=KS×A×△C/d QS — 盐通量 KS — 盐透过系数(取决于膜的类型和温度) A — 膜表面积 △C — 膜两侧的浓度剃度 △π — 膜两侧的渗透压
影响反渗透性能的因素
进水压力对通量和脱盐率的作用
脱盐率
产水通量 压力
增加盐浓度对通量和脱盐率的影响
脱盐率
水通量 原水浓度
进水温度对通量和脱盐率的作用
O
C
O
C
OH
CH
C
O
H2
C
C
O
H2 C
CH2
C H
O
C
O
C
CH
O
OH
H2O H2O
H2O
O
O
膜 的 表 面 O 层
O
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
压力
Na Cl H2O Na Cl H2O Na Cl H2O Na Cl
Na Cl H2O Na Cl H2O Na Cl H2O Na Cl
主体溶液 Na Cl
渗透 压
外加压力
纯 水
盐溶 液 半透 膜 (c) 反渗 透

反渗透:当在浓溶液 上加压力,且该压力 大于于渗透压时,浓 溶液中的水就会通过 半透膜流向稀溶液, 使得浓溶液的浓度更 大,这一过程是渗透 的相反的程。
• 渗透:水从稀溶液 一侧通过半透膜向 浓溶液一侧自发流 动的过程。
反渗透的简单流程图
脱盐率(恒定通量)
产水通量(恒定压力) 温度
增加回收率对通量和脱盐率的影响
脱盐率 水通量
回收率
影响反渗透性能的因素
脱盐率
增加 有效压力⇑
温度⇑ 回收率⇑ 进水含盐量⇑
水通量
pH 值
产水量 ⇑ ⇑ ⇓ ⇓
透盐率 ⇓ ⇑ ⇑ ⇑
反渗透原理
1、反渗透装置重要指标水的回收率 Y (以%表示):
Y= q V,p ×100% q V,f
q V,f q V,p
给水流量, m3/ h 产水流量, m3/ h
2、反渗透装置重要指标水的脱盐率 SR (以%表示):
SR= c f- c p ×100% 或 SR= c fA- c p ×100%
cf
c fA
c f ,c p
分别为给水和产水的浓度,mol/ L
c fA
平均给水浓度,mol/ L
预处理
• 4)要控制水的回收率(为防止在膜表面形成硬垢); 或将进水pH值调整在5~6,以控制水中碳酸钙及磷酸 钙的形成;亦可采用石灰法去除水中的钙盐;可借助 投加六偏磷酸钠防止硫酸钙沉淀。
• 5) 细菌、藻类、微生物易使膜表面产生软垢,用消 毒法抑制其生长。
• 6)超滤也可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法以去除水中的油、 胶体、微生物等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