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住宅建筑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功能的实现。

本文将对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进行详细的探讨与分析。

一、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剪力墙结构是由一系列纵向和横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组成,这些墙体不仅承担着竖向荷载,还能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其主要特点包括: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能够有效控制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结构整体性强,空间整体性好,能够提供较为规则的建筑平面布局;墙体自身的承载能力较高,能够承受较大的竖向和水平荷载。

二、高层住宅建筑中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1、结构布置在设计过程中,剪力墙的布置应遵循均匀、对称、周边化的原则。

均匀布置可以使结构在各个方向上的刚度相近,减少扭转效应;对称布置有助于减小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偏心影响;周边化布置则能增强结构的抗扭性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避免出现短肢剪力墙,因为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弱。

对于较长的剪力墙,应设置洞口将其分成若干墙段,以避免墙段过长而导致脆性破坏。

2、墙体厚度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等级以及墙体所承担的荷载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底层剪力墙的厚度较大,随着楼层的增加逐渐减小。

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墙体厚度,以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

3、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耐久性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综合确定。

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以减小墙体的截面尺寸,但过高的强度等级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脆性增加,不利于结构的抗震性能。

4、配筋设计剪力墙的配筋包括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

竖向分布钢筋主要承受墙体的竖向荷载,水平分布钢筋则主要用于抵抗水平荷载产生的剪力。

配筋量应根据计算结果和规范要求进行确定,同时要注意钢筋的间距和锚固长度等构造要求。

高层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

高层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
孔 中的上层滞 水 稳定 水 位 埋深 为 1 6 m~2 0 相 当于标 高 . . 0 m,
1层 为
车库 ; 上 3层为 商场 ; 以上 为住 宅 。室 外地 坪 主要 屋 面 高 地 4层
度 :2层为 9 .8m,8层为 5 . 7m。 3 6 5 1 2 6 该项 目基本 风压 为 0 3 N m , 面粗糙度 C类 ; 本雪压 .5k / 地 基 0 3k / t 震 烈度为 7度 , N m ;g t 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度 0 1g 设计地 .0 ,
第3 8卷 第 1期
20 I2年 1月
S HANXI ARC T T RE HI EC U
山 西 建 筑
V0 _ 8 No 1 I3 .
J n 2 1 (0 2 0 ・ 0 7 0 10 — 8 5 2 1 ) 10 3 — 3
[] 吴 3
斌, 欧进 萍. al P l型摩 擦 阻尼 器的设计 方法[ ] 哈 尔滨 J.
6 结 语
建 筑 大 学 学报 ,97,0 4 :—4 19 3 ( ) 91 .
O n a is im i r m e e he k ng o o e nt.es c pa a t r c c i fs m bu l i a e o i r to nay i nsr m e id ng b s d n v b a i n a l ssi t u nt
adA pi t no as eE eg i iao yt [ ] 地 n p l a o f si nryDs p tnS s ms J . ci P v s i e

震 工 程 与 工程 振 动 。96 1 ( )7 - . 19 ,6 3 :29 6
图 4 主楼的 方 向脉动的 自相关 函数图

剪力墙结构简介

剪力墙结构简介

剪力墙结构简介关键信息项:1、剪力墙结构的定义2、剪力墙结构的特点3、剪力墙结构的分类4、剪力墙结构的适用范围5、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6、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工艺7、剪力墙结构的优缺点8、剪力墙结构的发展趋势11 剪力墙结构的定义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

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广泛应用。

111 剪力墙的组成剪力墙通常由墙肢和连梁组成。

墙肢是主要的受力构件,其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T 形、L 形等。

连梁则用于连接相邻的墙肢,增强结构的整体性。

12 剪力墙结构的特点121 侧向刚度大剪力墙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侧向刚度,有效抵抗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减少结构的水平位移,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2 空间整体性好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空间整体性,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使结构的受力性能更加均匀。

123 室内无梁柱外露剪力墙结构的墙体可以隐藏在房间内部,不会出现梁柱外露的情况,增加了室内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美观度。

13 剪力墙结构的分类131 整体墙没有洞口或洞口面积小于墙体面积 15%的剪力墙称为整体墙。

整体墙的受力性能类似于悬臂梁,其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

132 小开口整体墙洞口面积大于墙体面积 15%,但洞口仍较小,且洞口之间的墙肢较长的剪力墙称为小开口整体墙。

这种剪力墙的受力性能介于整体墙和联肢墙之间。

133 联肢墙洞口尺寸较大,连梁对墙肢的约束作用较弱,墙肢单独受力较为明显的剪力墙称为联肢墙。

联肢墙的变形以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为主。

134 壁式框架洞口尺寸较大,连梁的线刚度接近或大于墙肢的线刚度时,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接近于框架,称为壁式框架。

14 剪力墙结构的适用范围141 高层住宅由于剪力墙结构能够提供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空间利用效率,因此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42 酒店对于需要较大空间和较高抗震要求的酒店建筑,剪力墙结构也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剪力墙布置要遵循的四点原则

剪力墙布置要遵循的四点原则

剪力墙布置要遵循的四点原则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结构形式,特别是在量大面广的高层住宅中广泛应用。

剪力墙结构由于梁和板的跨度不大,梁和板的优化空间相对较小。

下面我们讲述下剪力墙布置要遵循的四点原则。

平面布置原则墙肢布置的优劣直接从宏观上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因此优化布置是进行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的关键。

剪力墙布置宜遵循如下四点原则。

1 墙肢对齐布置剪力墙构件作为高层剪力墙结构主要的抗侧移构件,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墙肢间的联动效用。

因此进行结构布置时,同一方向的墙肢宜均匀布置,在平面上形成多道联肢剪力墙协同工作,尽量避免剪力墙错位布置。

如图1 所示的某高层住宅结构平面Y 向存在4 片墙肢刚好错位布置的情况( 图1 中框起部分的墙肢) 。

稍微调整该墙肢的位置,可形成2 道联肢剪力墙,则对齐布置的计算模型局部侧向刚度可增加10% 。

2 墙肢均匀布置高层建筑结构在满足承受竖向荷载和结构抗侧移刚度的需要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抗扭转刚度。

具体设计过程中,可通过适当加强周边剪力墙以及外圈梁,调整结构刚度中心与结构平面几何形心、质量中心的相对位置,尽量做到“三心”重合的理想效果。

3 避免使用短肢剪力墙或长墙由于短肢剪力墙的延性较差,且构造要求高,钢筋用量较大,结构布置时应避免使用短肢剪力墙。

墙肢长度过长,刚度过大,会造成地震力比较集中。

剪力墙结构中如果存在少量长墙,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剪力主要由这部分长墙承受,发生超烈度地震时该部分墙肢由于承受巨大的地震力往往首先破坏,由于其他墙肢的承载力较弱,容易造成剪力墙墙肢由强到弱各个击破的破坏形式,最终导致结构倒塌。

因此,进行剪力墙结构布置时宜使各墙肢刚度接近,尽量避免使用长墙。

4 优先采用带翼缘墙L 形、T 形的剪力墙因墙肢端部的翼墙起到扶壁作用,稳定性较好,同时也比较容易满足框架梁搭接在剪力墙端部时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进行结构布置时宜优先采用,L 形、T 形墙的翼墙长度可控制在0. 5 ~1. 0m,翼墙长度越短,则配筋越少。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一、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1、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1)剪力墙高和宽尺寸较大但厚度较小,几何特征像板,受力形态接近于柱,而与柱的区别主要是其长度与厚度的比值,当比值小于或等于4时可按柱设计,当墙肢长与肢宽之比略大于4或略小于4时可视为为异形柱,按双向受压构件设计。

(2)剪力墙结构中,墙是一平面构件,它承受沿其平面作用的水平剪力和弯矩外,还承担竖向压力;在轴力,弯矩,剪力的复合状态下工作,其受水平力作用下似一底部嵌固于基础上的悬臂深梁。

在地震作用或风载下剪力墙除需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非弹性变形反复循环下的延性、能量耗散和控制结构裂而不倒的要求:墙肢必须能防止墙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因此注意尽量将剪力墙设计成延性弯曲型。

2、剪力墙结构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优点: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承载力(强度)要求也容易满足,房间内无梁柱外露。

(2)缺点: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不能满足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结构自重往往也较大。

(3)适用范围:较小开间的住宅及旅馆建筑,高层建筑。

二、剪力墙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结构体系的选择在设计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时。

可供选择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和巨型结构等。

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是前5种。

设计中究竟采用哪种结构体系,要经过方案比较确定,这主要要看拟建筑物的高度、用途和施工条件和经济比较等。

如果拟建建筑物为宿舍,高度又比较高,那么自然要选择剪力墙结构。

因为居住建筑要有足够的隔墙。

如拟建建筑物为厂房或实验室,则最好采用框架结构,因为这类建筑要求开间大,多变,布置灵活,竖向构件越少越好。

2、剪力墙结构的布置(1)高度和高宽比的控制。

剪力墙结构大多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而在高层建筑中,侧向位移的控制是结构设计的主要矛盾。

综述高层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的要点及难点

综述高层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的要点及难点
建筑理论 与设计
综述 高层剪 力墙住宅结构设计 的要点及难点
曾硕 张 伟
2 0 0 O 6 3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 司
摘 要: 随着我 国城市建 筑的迅猛发展, 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应用 日 趋广泛 。剪力墙结构是我国目前高层住宅结构体系中最常
用 的一种钢 筋混凝土结构体 系。作者结合工作经验论述 目前我国高层 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 中, 如何 从设计参 数、 结构材料 、 荷 载计算、 构件截面 、 电算参数、 模型结果和基础设计等方面分析结构设计规律 , 准确把握各设计阶段的技术要点和难点 , 以期 交
流探讨。
关键词 : 高层 ; 剪力墙结构 ; 住宅设计;
1 、 引言
当前住宅建设 日益加速, 高层剪力墙结构 的应用 1 3 趋 广泛 。剪力墙结 构是我 国目前 高层住 宅结构体系中最常用 的一 种钢筋混凝土结 构体系 。 剪力墙的 主要作用是 承担竖向荷载( 重力 ) 、 抵抗 水平荷载 ( 风、 地震等 ) , 具有整体性好 、 抗侧刚度大、 施工速度快 、 室内布置方便等优点 。
剪力墙 的布置原则一 般遵循八 字方针 即 “ 均匀 对称周 边连续 ” , 平
面布置宜简 单规则 , 两 个 方 向 的 侧 向刚 度 不 宜 相 结构 材 料的选 用和 荷载 计算
置结构洞 分成联肢 墙 以改善 结构整体 刚度并使 刚度合理分 布 。沿房 屋
阳台的 防水 面层 、 屋顶的防水保温层等 , 有 的地 区还要考虑地 暖面层 , 另 跨底部包络设计合理配筋 。 外还有板底设备管线 、 粉刷及吊顶荷载。建筑面层的做法还直接决 定了结 构板面与建筑 面层的高差 , 从 而决定 了结构有效梁高 。 荷载计算时需要注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控制及调整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控制及调整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控制及调整高层住宅设计中广泛采用剪力墙结构,本文给出了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及设计时的注意事项;汇总了剪力墙结构计算的各个设计指标以及对应的调整方法。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们对住宅的功能要求越来越丰富,建筑设计越来越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要求;为实现建筑的要求,结构选型主要与其使用功能直接相关,同时拟建场地的地理位置,抗震烈度也是影响结构选型的重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单位倡导建设高层住宅,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及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要求;目前高层住宅成为人们的主要居住形式,高层住宅主要的结构形式多为剪力墙结构。

1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剪力墙结构是由竖向剪力墙和水平楼面梁板组成的结构。

剪力墙既作为承受水平和竖向作用的构件,又有分隔房间的作用。

其布置原则除了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对结构受力是否合理至关重要,剪力墙布置是否合理进一步决定了该建筑的建设费用,所以更多的建设单位在前期建筑方案及与相应的结构选型上尽量优化,而达到节省造价的目的。

2建模时的注意事项(1)剪力墙:目前结构常用计算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软件PKPM,北京盈建科软件XXXX有限公司编制的软件YJK,均可进行剪力墙结构的计算。

(2)剪力墙平面布置原则:依据建筑平面图:①外墙可布置为剪力墙,增加建筑平面的抗扭刚度。

②内墙布置时,平面均匀对称布置,竖向连续,避免楼层错洞保证剪力墙边缘构件上下连续贯通,同时避免墙肢开洞过大形成抗震性能较差的短肢墙(短肢剪力墙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③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及构造配筋应当依据实际工程剪力墙部位及抗震等级,参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2.1,10.4.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2022-0510)》(以下简称抗规)6.4.1,6.4.3条。

④内墙长度除应满足建筑条件,还要考虑墙下桩最小桩间距的要求,例如:常规设计时,桩直径700mm,桩间距不小于3倍桩径,加上0.5倍的桩径,建议上部剪力墙的长度为2500mm,上部如有结构洞口,宜尽量使洞口避开桩位。

浅谈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的平面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的平面结构设计
建筑结 构
浅谈高层住 宅剪 力墙 结构 的平面结构设计
概述 :
钢 筋混 凝 土剪 力 墙结 构 是 当前 高层 住宅 最 常用 的结 构体 系 , 以一 系列 剪
二、 剪力墙 布置 。
( 1 ) 剪 力墙 的布 置 , 应 让 建 筑 有 良好 的空 间 工作 性 能 。 剪力 墙 结 构 布 置
度太长 , 会形成低 宽剪力墙 , 容 易产 生 受 剪 破 坏 , 剪 力 墙 为 脆 性 。长 度 很 大的剪力墙 , 刚度 很 大 将 使 结 构 的周 期 缩 短 , 地 震 力 作 用 加 大 。当 同 一 轴 线的连续剪力墙过长 时 , 可通过开设洞 口, 将长墙 分成长度较 小 、 较 均 匀 的整体小开洞墙 、 联肢墙 、 整体墙 。 墙 肢 的长 度 不 宜 大 于 8 米。 避 免 出现 独
力墙 纵 横 相交 , 即作 为 承重 墙 又作 为分 隔 墙 。竖 向构 件 ( 剪力 墙 ) 和 水平 构 件 应 注重双向 、 分散 、 对称和沿建筑物周边等规律进行设计 , 以减少结构扭转
( 框架梁 、 连梁 ) 可以做到与建筑内、 外墙 同等厚度 和宽度 , 室内无露梁露柱 , 体型简洁 , 便于室内布置, 空间利用率高。 剪力墙结构整体性好 , 侧 向刚度高 , 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 , 能够有效抵抗水平应力。但是剪力墙 的间距有一定 限制, 平 面 布置 受 约束 , 同 时剪力 墙 结构 自重相 对 大 , 灵 活性 不 高 。 在 高 层 建筑 混 凝 土结 构 的设 计 中 , 必 须 注 重其 规 则 性 , 尽 量避 免 选 用 不
规则的建筑结构体系, 以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稳定性与抗震性。 高层建筑混凝 度 接 近 。 土结构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 (1) 必须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与变形能力 ; ( 2 ) 剪力 墙 布 置 应 注 重 双 向 、 分散 、 对 称 和 沿 建 筑 物 周 边 等规 律 进 行 设 ( 2) 避免 因内部结构或构件的破坏 , 而导致建筑结构整体的风荷载 、 重 计 , 使其刚度中心与质心趋于接近, 减少结构扭转效应出现。剪力墙结构应 尽量拉通对直 , 门窗洞 口上下各层对齐 , 应受力 明确 、 传力直接 , 以增加抗震 力 荷载 、 抗震 等 作用 能 力丧 失 ; ( 3) 对 于 结构 中较 为薄 弱 的部分 , 应 采取 有 效 的加 固措施 。可 能 出现 的 能力。 剪力墙结构截面一般以“ L , 、 T 、 十” 形状为主 , 避免一字形墙 。 根据墙肢 截 面 高厚 比例 , 高层 建 筑剪 力 墙 结构 尽 量 布置 一 般 剪力 墙 , 尽 量 避 免 布 置短 薄 弱 的部 位 , 应 该采 取 有效 措施 给 予加 强 。 肢 剪 力 墙 。 现代 住 宅 建 筑 平 面 布 置 的特 点 , 往 往 形 成 剪 力 墙 的 布 置 横 向较 在 高层 建 筑混 凝 土结 构 的平 面 布置 中 , 必 须满 足 以下 要 求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层剪力墙结构布置、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和连梁的设计,结合工程实践,总结出一些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高层剪力墙结构布置短肢剪力墙设计要求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高层住宅正在大规模兴建。

剪力墙结构具有室内空间合理、墙面平整、美观实用的特点,且剪力墙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用钢量较省,能有效地减少侧移,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而被广泛使用。

剪力墙平面布置
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房屋的抗震性能。

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剪力墙最好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进行双向布置,尽量避免单向布置,增强房屋在两个方向上的抗侧刚度。

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应本着尽可能均匀、对称的原则,尽量使墙面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完全重合,从而减少扭矩。

内外剪力墙应尽量拉通、对直。

剪力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

剪力墙的抗侧力刚度不宜过大。

为充分发挥剪力墙的抗侧力刚度和承载能力,增大剪力墙可利用空间,剪力墙的间距不宜太密,使结构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

判断结构侧向刚度与剪力墙数量的适应程度,可以选用经验公式
T=(0.05~0.06)n,其中n为结构层数。

公式计算出来的T1值与建模计算的周期T2相比较.TI>T2则表示剪力墙偏多,可适当减少剪力墙数或开些适合的大洞来减小墙的刚度,反之则需要增加剪力墙数量。

2.剪力墙竖向刚度应均匀
在竖向,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对于建筑功能等原因造成的竖向不连续,导致了刚度突变等问题,可以通过加
厚墙体和提高砼等级的方法,使结构在竖向上刚度趋于均匀。

3.墙肢的高宽比例应合理
剪力墙的结构必须具备延展性,优化高宽比例能够使房屋在地震中的延性得到提升。

剪力墙的高宽比例最好是大于2,如果剪力墙的长度太大影响了剪力墙在抗震中的延展性,则应当在合适的位置开设洞口使长度减小。

同时,要注意墙体间是否形成均匀的独立墙段。

短肢剪力墙的合理使用
A短肢剪力墙的应用范围
高层结构设计时,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的设计是不科学的,因为它的抗震性能很差,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无法保障。

所以,在设计时通常把一般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进行结合,且其所占比例不能过多。

即使设计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情况下,也要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高度进行适当的降低。

对于不同高度和抗震级别的高层建筑,应当根据其高度和地震级别进行选择。

B加强短肢剪力墙的相关措施
(1)短肢剪力墙的优点在于有一定的延性,在抗震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其承受力没有一般剪力墙和筒体强。

所以,在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它的不足,从而在设计当中提高其抗震等级(比一般剪力墙或筒体高出一个等级)。

(2)普通剪力墙在重力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轴压比,当针对一、二、三级抗震能力设计时,其轴压比不能大于0.4至0.6。

因此,对于短肢剪力墙的设计应当比一般剪力墙的轴压值至少降低0.05。

(3)对短肢剪力墙布置钢筋问题上,应该在纵向上对钢筋的分量进行提高,尤其在底部的钢筋数量不能低于1.2%,而在底部之外的部分则不低于1%。

(4)在剪力值的要求中,出于对短肢剪力墙性能的考虑,应当在其底部进行一定的加强,同时对底部以外的部分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增大抗震的系数。

其目的在于增强短肢剪力墙的抗损坏性。

(5)在短肢剪力墙的厚度方面,一般情况下要求其厚度不能低于200毫米。

在非抗震性房屋建造时,应当对房屋的高度进行控制,并且加大墙肢的厚度。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翼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和箍筋配箍特征值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实际施工我们发现剪力墙的截面形状对墙的延性影响很大,矩形截面剪力墙的延性比工字形或槽形截面剪力墙差。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增加墙肢截面两端的翼缘能显著提高墙的延性;因此在矩形墙两端设约束边缘构件不但能较显著地提高墙体的延性,还能防止剪力墙发生水平剪切滑动提高抗剪能力。

当剪力墙肢轴压比很小时,剪力墙在水平力作用下也能具备比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

故高规7.2.14条规定了可以不设约束边缘构件的剪力墙的最大轴压比。

但墙肢轴压比小于高规7.2.14条规定值时应按高规7.2.16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6.剪力墙加强部位的分析
(1)为了使房屋抗震性得到提升,应该对塑性铰的部位进行加强处理。

而且在加强时应当有明确的措施,避免对剪力墙顶层及楼道重点处理,却忽视了对塑性铰部分的加强,从而导致结构抗震的不合理。

(2)剪力墙底部往往会出现塑性铰,所以在出现时要采取办法对周边范围进行加强,使剪力墙的延性变得更强,提高在地震中的抗破坏能力。

剪力墙底部的加强高度应该根据剪力墙自身总体高度来加以处理,一般情况下应该选取剪力墙的墙肢高度的十分之一和底部两层的较大值进行加强。

剪力墙连梁超筋的处理
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连梁超筋是一种常见现象。

连梁的超筋,实质是剪力不满足剪压比要求。

连梁易超筋的部位,一般剪力墙结构中,在总高度的1/3左右的楼层;平面中当墙段较长时,多在其中部的连梁;某墙段中墙肢截面高度大小悬殊不均匀时,在墙肢处连梁易超筋。

剪力墙连梁对剪切变形十分敏感,当剪力墙连梁不满足连梁的尺寸要求时,《高规》7.2.26条给出了如下处理方法:
(1)减小连梁的截面高度。

(2)抗震设计的剪力墙中连梁弯矩及剪力可进行塑性调幅。

(3)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时,
可考虑在大震作用下该连梁不参与工作,按独立墙肢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分析,墙肢应按两次计算所得的较大内力进行配筋计算。

当第l、2种措施不能解决问题时,可采用第3种措施来处理,即假定连梁在大震下破坏,不再约束墙肢。

另外,可在易超筋的部位,连梁按铰接处理进行整体计算,但应注意结构层间位移比尚需满足规范要求。

结束语
剪力墙结构体系在住宅项目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应用广泛,这就要求广大设计人员充分了解这种结构形式,了解其受力特点、破坏机理,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步骤,合理的分析具体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结构的安全性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l】GB500l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GB5001l一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