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10课绽放生命之花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精品教案(2课时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精品教案(2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1.播放视频:《梦骑士》。

2.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追问1.人为什么活着?(1)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为了自己而活;2)为了亲人而活着;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5)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6)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7)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

(2)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2.怎样才是有价值的人生(1)利用《雷锋日记》进行过渡,并提问:自己的生命对社会(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伟人事例:(1)孙中山先生把他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

(2)毛泽东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3)邓小平同志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教师小结:(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为绽放生命价值而活是值得的)(2)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

(为救助他人而活是值得的)(3)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为全社会或全人类而活更是值得的!)目标导学二:发现我的生命1.我的生命线(教材P113)(1)回忆历程:可让学生准备好A4纸,把纸横过来,中间画一条河,说明这是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河。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一、案例背景生命是最重要的,是最根本的,是每个人的权利。

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而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七年级阶段的学生刚步入青春期,这是学生进行全面认识自己的阶段,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命的美好,对初中学生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

因此,设计本课内容,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它将有助于初中学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有助于初中学生科学理解生命的发展规律,培养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并进一步激发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延伸生命的价值,让生命之花绽放。

二、案例主题本课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的内容,通过疫情期间的鲜活事例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进行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三、案例过程(一) 教学导入图片展示:李文亮的照片并配上文字“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设计意图】用身边鲜活的事迹来导入“生命”这个主题,让学生明白李文亮医生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却活出了生命的精彩,是伟大的生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以此让学生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活动片段一:感受生命的温暖1. 观看疫情期间全国支援武汉的视频。

2. 谈谈学习中、生活中让你感受温暖的事情?师总结:我相信社会有了大家的参与,冷漠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个社会一定会变得温暖、和谐、友善,其实在我们身边,传递温暖的人还有很多,老师认识这样一位人,他叫林生斌。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让他们感受生命的温暖和美好,能够让他们引起情感共鸣。

再让学生谈身边感人的事迹,这样上课的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都很高,课堂相当活跃。

部编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教案

部编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教案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一、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能力目标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

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

活动:阅读教材P111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答案提示:(1)请同学根据自己实际回答。

(2)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一、生命的追问1.教师:有人说,活着是为了学习;也有人说,活着是为了养育后代;也有人为了帮助他人而活,为了梦想而活,甚至为了改变世界而活。

还有人说,活着是为了美食,为了美景;现实中,也有人为了金钱,为了权力而活。

人为什么活着?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

2.阅读教材P112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回答:(1)学生分享《雷锋日记》,谈谈自己的感悟。

(2)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答案提示:(1)感悟: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无论事情大小,我们都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2)人活着,既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赛课教学设计_0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赛课教学设计_0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认识生命,生命的目的,生命中有许多值得珍惜值得追求,珍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认识到要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二、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中学生,不像小学生那么幼稚,但也不像大人那么成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但是这些思考是不成熟,对于自我的认识也非常缺乏,这一阶段也是他们开始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如果不正确加以引导很可能会误入歧途,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正确看待自己的生命,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

现在很多孩子父母溺爱严重,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很弱,独立意识与逆反意识在不断增强,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相对地漠视,不懂得人生的意义,对未来感到迷茫,对“自我价值”认识不足。

如何帮助他们正确看待生命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这一框题的重要任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生命的意义和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驾驭自己的生活。

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活动,感受和体验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中所珍惜和所追求的。

通过对生命意义和独特性的认识,充分发掘并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懂得生命中所追求所珍惜的,感受生命的无穷奥秘。

体会到自我生命的独特性。

敢于直面困难、挫折,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

四、教学重点:感受生命的意义;五、教学难点:激发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之情,并由衷地创造和发现生命的意义。

六、学法指导本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为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活动,应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2课时》教案(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2课时》教案(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2课时》教案(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本课是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的第二个课时,主要讨论如何让生命之花绽放。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学会珍惜生命,努力让生命之花绽放。

二. 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生命有许多疑惑和误解。

他们可能对生命的价值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

本课时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以生动案例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使命。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3.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努力让生命之花绽放。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帮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讨论问题。

2.准备教学PPT,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

3.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和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命的美丽和独特性,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生动的生命案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魅力和价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帮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如何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景。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巩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教案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如何构建形成自我的人生;2、能力目标:知道探索生命的意义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怎样的人生是值得的。

【教学重点】:探索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索生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1分钟)1、懂得怎样的人生是值得的;2、知道探索生命的意义的重要性;3、明确如何构建形成自我的人生。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出示自学感知内容(投影):(5分钟左右)1、人为什么活着?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3、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展示资料: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

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检测自学一、人为什么活着?有人认为,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令人满意的答案。

有人认为,活着是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

探究与分享P112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1)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勇敢地去追寻自己内心的想法;(2)人活着,既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要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要活出生命的精彩,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实战演练11、对青少年应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理解错误的是A、作为中学生,只要考上理想的学校,就实现了生命的意义B、在校遵师守纪、认真学习、热爱劳动C、在社会遵纪守法、积极参加公益活动D、在家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检测自学二、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1、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2、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能承担自己的责任;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教案设计
探究活动四:P118
了解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理解生命。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代表发言,班级展示
本活动旨在通过探究伟大人物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让我们理解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创造了不平凡的价值,影响了更多的人。
探究活动五:P119
铁路巡守员和大客车司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
课题: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教学对象:人教版七年级
课时:
2课时
提供者:俞艾颖(工作室成员)
单位:
安徽省霍山第二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价值)
课题:绽放生命之花
学习内容:生命的追问;理解生命的意义;拒绝冷漠,彼此关切,正确认识平凡与伟大,活出生命的精彩。
课程价值:本课是七年级上册教材的最后一课,通过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编织自己生命的未来。
(1)采访你身边的几个同学,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
设置该活动旨在让我们发现每个人对活着的目的的认识各不相同,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探究活动二:P112
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代表发言,班级展示
(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你知道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吗?(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本活动旨在通过探究他人和自己的16岁的故事,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我们体会充实、有意义的人生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
探究活动二:P116-117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设计(2课时)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设计(2课时)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主要讲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珍惜生命,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和挫折,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疑惑。

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3.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都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故事等。

2.准备课堂讨论的材料,如讨论题、小组活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讲述一个学生如何在困境中坚持下来,最终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

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PPT,展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巩固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知识总结
一、复习目标:
1.知道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理解生命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

3.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4.实现自我价值,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5.认识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懂得善待他人生命的道理。

认识生命平凡和伟大的关系。

6.通过自我完善丰富自己的生命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关切他人的生命。

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二、复习重点:
1.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在社会生活中关切他人生命,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三、复习难点:
1.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

2.生命平凡和伟大的关系。

四、复习过程:
(一)出示复习目标:
1.人为什么活着?
1. 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

2.为了让生命有意义。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3.请你辨析: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这两种说法都是片面的。

①为自己而活,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②为别人而活,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人不仅要为自己而活,也要为别人而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4.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
(如何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5.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与生命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出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6.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
1.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成长;
2.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7.如何让生命充盈?
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2.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让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滋养,一点点充盈起来。

8.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
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生命拒绝冷漠。

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9.生命怎样相互关切?(怎样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1.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2. 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10.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当人们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④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11.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1.拒绝贫乏,充盈生命。

2.拒绝冷漠,关切他人。

3.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二)分析复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上述考点)
(三)学生背记知识
五、当堂检测
六、抽查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