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一年级音乐课《洗手绢》说课稿.docx
小学一年级音乐《洗手绢》教案

小学一年级音乐《洗手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第三单元《快乐生活》,具体内容为歌曲《洗手绢》。
该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简单易懂的歌词,描述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洗洗手绢的情景,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洗手绢》的歌词和旋律,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意识,了解洗手绢的重要性。
3. 通过歌曲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歌词记忆。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洗手绢》,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洗手绢道具。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洗手绢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自理,导入新课。
2. 新课教学(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教师分段教授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变化。
3. 歌曲练习(15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弹奏的钢琴伴奏,集体演唱《洗手绢》。
5.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洗手绢道具进行表演,边唱边洗,体验歌曲中的生活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洗手绢》2. 歌词部分:分段展示歌词,标注节奏变化。
3. 旋律简谱:展示歌曲的简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学到的歌曲《洗手绢》,并讲述洗手绢的重要性。
2. 答案:洗手绢可以清洁双手,保持卫生,预防疾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洗手绢》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意识和音乐节奏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歌曲,描述其他生活自理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小学一年级音乐《洗手绢》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一年级音乐《洗手绢》教案(精选6篇)小学一年级音乐《洗手绢》篇1教学内容1、为《洗手绢》创编动作2、制作手绢3、劳动节奏创编活动(感受二声部节奏)教学目标1、通过律动表演《劳动最光荣》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
2、通过为歌曲《洗手绢》创编动作,培养学生即兴创编的能力,提高表演、表现能力。
3、通过游戏、律动初步感受二声部的节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4、通过学生设计手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为歌曲《洗手绢》创编动作。
2、二声部节奏合奏。
教学准备幻灯片、手绢、颜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播放《劳动最光荣》学生边唱边表演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听见曲子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做什么?生:小蜜蜂采蜜……师:你能表演一下小蜜蜂采蜜的动作吗?生:……师:你真勇敢!有哪个同学能做出不一样的动作?生:……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们给他鼓鼓掌。
【设计意图】播放《劳动最光荣》创设唱演的情境,能够在课堂伊始,诱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孩子们忙进入角色。
二、节奏游戏师:这些都是爱劳动的小动物,你们在家里、学校都参加过哪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呢?生:拖地、洗碗……师:谁能按节奏表演一下拖地的动作呢?生:……师:你的动作真形象,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出示节奏││)生:集体表演师:有谁能来表演一下洗衣服的动作?记住要按节奏哦!生:表演师:你真棒!再想想有哪些不一样的动作?生:表演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出示节奏││)现在请大家一起按节奏来洗衣服吧!生:表演一遍师:老师请同学们一边拖地一边洗衣服来演奏一曲《劳动进行曲吧》看看谁表演的!(此环节渗透二声部的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二声部的节奏)【设计意图】通过肢体动作感受节奏的美,培养孩子们的表现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三、新课教学师:好累啊!劳动了这么久流了好多汗!(拿出手绢擦汗)哎呀!手绢脏了,怎么办呢?生:洗手绢师:手绢应该怎样洗呢?谁能用动作来模仿一下?生:表演师:真形象!这样就能把手绢洗干净了对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上节课学的《洗手绢》!(出示课题《洗手绢》)生:拍手唱师:老师想请同学们给歌曲加上动作,应该加什么动作呢?生:一句一句配上学生喜欢的动作,再集体进行表演唱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学会动脑筋动作了!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用手绢给大家变个小魔术!请大家猜一猜我变的是什么?(教师用手绢变糖果、老鼠)【设计意图】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对生活中动作的模仿,创编自己感兴趣的动作,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模仿力、创造力、表演力。
《洗手绢》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洗手绢》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第三单元《快乐生活》,具体内容为歌曲《洗手绢》。
本歌曲以活泼欢快的旋律,描述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洗手绢的情景,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洗手绢》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和旋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洗手绢道具。
2. 学具:歌词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模拟洗手绢的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歌曲主题。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分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和旋律。
学生跟唱,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歌词记忆(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彩色笔在歌词单上标记重点词汇,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给予反馈。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洗手绢动作,配合歌曲演唱,提高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洗手绢》2. 歌词重点:洗手绢、快乐生活、大家一起3. 节奏难点:X X X |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教给家长歌曲《洗手绢》,并一起完成洗手绢的动作。
2. 答案:家长协助孩子完成洗手绢的动作,共同演唱歌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创作洗手绢的故事,结合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实践情景引入:模拟洗手绢的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歌曲主题。
《洗手绢》小学一年级音乐精品教案

《洗手绢》小学一年级音乐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第三单元《生活小调》中的《洗手绢》。
该曲以生动的歌词描述了洗手绢的情景,结合轻快的旋律,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洗手绢》,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洗手绢》,了解洗手绢的过程,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 学会歌曲《洗手绢》,并能熟练演唱,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节奏和音准的掌握。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洗手绢》,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多媒体设备学具:音乐课本、洗手绢道具(毛巾、盆子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妈妈,与学生互动,展示洗手绢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
学生模仿洗手绢的动作,感受歌曲的韵律。
2. 歌曲学习(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洗手绢》,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指导。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歌词的吐字和表情。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进行节奏分析,解释难点。
学生模仿教师,练习难点部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互相评价。
5. 歌曲表演(5分钟)学生手持洗手绢道具,分组进行表演。
教师评价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名《洗手绢》,歌词。
2. 黑板右侧:洗手绢的节奏图示,难点节奏标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习的《洗手绢》歌曲,并讲述洗手绢的过程。
2. 答案:学生需将表演过程录制成视频,提交给教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关于生活小调的歌曲,激发创造力,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节奏和音准的掌握。
2.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通过生活情景的设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洗手绢》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洗手绢》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第三单元《快乐生活》中的第2课时《洗手绢》。
本节课主要通过歌曲《洗手绢》的学唱,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生活中的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审美情趣。
教材章节内容涵盖歌曲学唱、节奏练习、音乐游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洗手绢》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情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演唱歌曲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歌词卡片、节奏乐器(如沙锤、小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洗手绢的趣味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学唱:(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分小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指导纠正。
3. 节奏练习:(1)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学生练习歌曲中的节奏。
(2)学生用节奏乐器进行节奏练习,提高节奏感。
4. 音乐游戏:(1)分组进行洗手绢接力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中正确演唱歌曲。
(2)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洗手绢》2. 歌曲旋律简谱3. 歌词4. 节奏卡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歌曲《洗手绢》,并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2. 答案:学生演唱歌曲《洗手绢》的录音或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推荐学生课后学习其他生活主题的歌曲,如《刷牙歌》、《洗手歌》等,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
《洗手绢》说课稿(通用2篇)

《洗手绢》说课稿(通用2篇)《洗手绢》篇1一、说教材《洗手绢》是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课《爱劳动》的第一课时。
教材围绕“爱劳动”这一主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首儿歌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通过洗手绢发扬爱劳动的`好品德,使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理解劳动的意义,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情境,培养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能大胆、自信的演唱歌曲《洗手绢》,从中表现劳动的愉快,唱出劳动的快乐。
用动作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3、能够编创动作表演、编创歌唱,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聆听、欣赏、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愉快。
难点:体会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及歌词、动作的创编。
四、说运用的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法、欣赏法、听唱法、示范法、小组合作法。
五、说情感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演,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情绪,通过教师的范唱、音频、跟唱的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接触歌曲,从而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通过欣赏、感受、讨论、体验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环节是引导学生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三个不同的音乐参与形式,认识到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要做一个爱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好孩子。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1、初听歌曲,思考: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动物?2、复听歌曲,思考:小动物在干什么?3、最后聆听,用动作表现歌曲。
(三)学唱歌曲《洗手绢》1、听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再听,感受歌曲情绪。
3、教师范唱,学生用动作体会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4、有节奏的读歌词。
5、教师单手弹琴,学生分句学唱歌曲。
6、教师弹琴,学生完整跟唱歌曲。
7、情绪处理。
《洗手绢》说课稿

《洗手绢》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洗手绢》。
这是一篇歌曲教学课。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具、说教学过程 7 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洗手绢》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爱劳动》的第一课时,歌曲为 C 大调,2/4 拍,曲调、旋律具有童谣风格, 2 拍子的节奏强弱分明,歌词简单却极具教育意义,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儿童们快乐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美好画面,弘扬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
二、学情分析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导,他们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
因此,在课堂上应培养他们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曲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在创造方面能够自编简单的歌词,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以下几点: 1.通过教师教唱,让学生有感情、生动地学唱本曲。
2.通过对作品中独特的音乐要素,如反复记号、休止符的学习,并结合诸如“哎啰哎啰”的歌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学唱本曲,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活动的创编,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和哎啰哎啰等语气词给歌曲带来的独特民谣风格。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反复记号和休止符等独特的音乐要素。
五、说教具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我运用的教具有:多媒体、电子琴、手绢。
六、说教法学法为克服重难点,本课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通过多媒体 PPT 音频视频的直观教学法、教唱法、讲授法等对本课进行教学。
另外,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本曲的休止符和歌词哎啰哎啰等音乐要素,根据学生在儿童阶段自然嗓音很纯很亮、体形灵巧的特点,在活动创编中,我采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本课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洗手绢》音乐教学设计.docx

《洗手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
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歌曲的特点。
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劳动时的高兴心情。
2.了解衬词的作用,掌握反复记号的作用。
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木鱼和碰钟给歌曲伴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结合歌曲的情绪与乐器音色的特点,选择性使用木鱼和碰钟,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过程1.导入(1)过渡语:同学们,“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出示图片(爱劳动.jpg)。
过渡语:你们看,这位小同学看到妈妈洗衣服,也学着洗,他在洗什么呢?对,洗手绢。
(2)读童谣过渡语: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歌谣《洗手绢》。
出示图片(歌谣.jpg)。
第一遍: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第二遍:完整读一遍。
2.新授歌曲《洗手绢》(1)看谱例,听歌曲。
过渡语:下面,我们听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一听,这首歌跟刚才的歌谣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出示图片(谱例.jpg)。
播放音频(洗手绢范唱.mp3)。
对比结果:歌谣就是这首歌的歌词,但是歌曲中还多了很多“哎罗哎罗哎罗哎”,它们是衬词,有了衬词,歌曲更加欢快、好听。
(2)学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过渡语:我们赶快来学唱这首歌吧。
出示图片(歌词1.jpg)。
①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②在衬词部分,讲解反复记号。
③结尾音不是长音,只唱一拍,因为有四分休止符。
④跟老师一起,完整唱第一段。
(3)学唱歌曲第二段歌词。
出示图片(歌词2.jpg)。
①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②强调:一字多音处,声音要圆润。
③跟老师一起,完整唱第二段。
(4)完整唱歌曲。
出示图片(谱例.jpg)。
①听范唱完整演唱歌曲。
边拍手边唱。
播放音频(洗手绢范唱.mp3)。
②过渡语:同学们,歌曲你们都学会了吧?现在,咱们一边唱歌一边模仿洗手绢的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
手
绢
(说课稿)
四川美丰刘营中心小学
教师:杜娟
2012年12月24日
各位老师好,我是留影中心学校音乐教师杜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洗手绢》,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洗手绢》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是小学音乐一年级上
册第六课《爱劳动》的第一课时。
教材围绕着“爱劳动”这一专题进行编排,旨在
教育学生“爱劳动”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这首儿歌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
曲中小中见大,通过洗手绢一事来发
扬爱劳动的好品德,使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理解劳动的意义,对学生有很好的
启发和教育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情境,培养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能大胆、自信的演唱《洗手绢》,从中表现劳动的愉快,唱出劳动的快乐。
用动作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3、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
“劳动”的主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聆听、欣赏、演唱歌曲,体会劳动的愉快
难点:体会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够创编歌词
四、说运用的教学方法
采用聆听法、听唱法、小组合作法
五、说情感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
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演,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情绪,通过师范唱、课件音频、跟唱的方法,
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接触歌曲从而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通过欣赏、感受、讨论、体验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环节是引导学生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三个不同的音乐
参与形式,认识到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要做一个爱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
好孩子。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进行常规的音阶训练
(二)欣赏《劳动最光荣》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病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形象)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许多小动物,那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大家竖起耳
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用课件展示《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和画面)
生:大公鸡、小鸟、小喜鹊、小蜜蜂、小蝴蝶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很正确,那么小动物们愉快幸福的生活是怎样得来的呢?
生:靠劳动。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那么它们在唱歌时的辛勤是怎样的呢?
生:愉快的。
2、复听《劳动最光荣》
旨在引导学生对本科主题的初步印象,卫为什么小动物爱劳动,为什么劳动最光荣,让学生对歌曲中所表现的内容作出判断,让学生理解劳动光荣的道理,并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劳动。
3、学生创编歌曲
请学生随音乐表演不同的角色,旨在通过听赏《劳动最光荣》,使“小动物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人文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脑海中。
(三)感受歌曲《洗手绢》的主要节奏
旨在让学生在学唱歌曲《洗手绢》钱充分感受歌曲的主要节奏,让学生在交流中表演自己劳动时的样子,为以后的歌曲创编做铺垫。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听的歌曲《劳动最光荣》里面的小动物们十分爱劳动,那
么你们爱劳动吗?那平时在家或者这在班级里面你们都会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呢?
生:扫地、擦玻璃
2、学生与学生交流
让个别学生上台,随着歌曲的主要节奏表演自己劳动时的样子,并让其他的同学
猜猜他在做什么劳动。
3、老师与学生交流
师随着歌曲的节奏模仿洗手绢的一些列动作(端起盆—拧开水龙头—洗手绢—拧干—晾晒)
师:同学们猜猜老师在干什么?
生:洗衣服
师:小朋友们能学一下老师的动作吗?老师来看看谁的动作最优美。
(四)学习歌曲
学唱歌曲是个重要环节,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洗手绢》这首歌,此处我
采用了看图编儿歌,示范动作、猜一猜、学一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乐——乐中会的过程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1、出示课件,一个小朋友在帮妈妈做劳动,你们猜猜他在帮妈妈做什么。
朗读歌词,教师边读歌词边出示图画,如念“红太阳”就贴上红太阳,“白云彩”就贴上白云朵,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一年级学生识字少,记词难的问题,让学生直观、快速地记住歌词,为学唱歌曲作好了辅垫。
2、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唱歌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
相适应的情景,吸引学生,使他们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以情带
声,声情并茂。
3、师充满感情地范唱歌曲
师:听了这么美妙的歌声,老师也忍不住要给大家演唱呢。
4、师弹琴,学生随琴默唱,轻声演唱歌曲
5、小组讨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情绪来演唱?
此时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师生共同得出答案(高兴、愉快)
6、师生合作、共同演唱歌曲。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觉与体验,本课的教学中,每次聆听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他们有意识地听,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听的效果也更好,随之进行的唱歌便水到渠成。
(五)、歌曲创编、表演
旨在将课的内容延伸展开,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创编、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劳
的愉快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
知道身的者是我要尊重、要学的榜。
:了更好地表歌曲《洗手》,小朋友我来用其他的形式来表歌曲的内容好不好?
1、自愿合分成几个小:伴奏、表演、,看哪个小合作得最好。
伴奏:学生自信大胆地随着歌曲旋律,用拍手、拍肩、脚歌曲伴奏。
表演:挑自己喜的小手,不由自主地随着音旋律作,大家洗得十分,并且有模有地把小手晒到了上。
:利用帚、拖把等工具,根据歌曲旋律行,并唱一唱
太阳、白云彩,地,我也来⋯⋯
2、分、分角色
3、展示成果、价
七、小:
小朋友的表非常棒,那老非常感小朋友的出色表,是你的明激了我的灵感,我度了快的四十分。
了更好地理解感受体歌曲,我建大家下爸爸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怎做一个的孩
子?下一次的候,我相信大家都会我一个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