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主要观点-葛

合集下载

斯多葛逻辑

斯多葛逻辑

斯多葛逻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斯多葛逻辑,又称斯多葛哲学,是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派(Stoicism)的哲学思想。

该派哲学的核心理念是接受自然界的秩序和命运,提倡理性思考和平静的心态,以此来克服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斯多葛逻辑是一种运用逻辑推理和演绎推断的方法,用于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斯多葛哲学的创始人是斯多葛派的创始人之一赫拉克利图斯(Zeno of Citium),他从亚里士多德哲学、喀腊学派和梏树派中吸取了灵感,创立了这一哲学学派。

斯多葛哲学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成为了当时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

斯多葛逻辑认为,人类的理性和道德是与自然秩序相符合的,通过运用理性和逻辑推理,可以得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斯多葛哲学强调了个体的内在自由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提倡人们以淡泊和平静的态度面对生活,坚强和勇敢地迎接挑战和困难。

斯多葛逻辑的基本原则包括:1. 逻辑推理:斯多葛哲学强调运用逻辑推理和演绎推断的方法,通过分析问题、辨析真伪,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逻辑思维是斯多葛逻辑的核心,帮助人们理性地认识和处理问题。

2. 淡泊自持:斯多葛哲学强调淡泊名利,自持心态,不被外部环境和他人的评价所左右。

这种淡泊自持的态度可以让人们更容易面对挑战和困难,保持平静和内心的和谐。

3. 接受命运:斯多葛哲学提倡接受命运,认识到一切都有其必然性和自然性。

人们应该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从中学会成长和进步,而不是抗拒和抱怨。

4. 勇敢坚强:斯多葛哲学鼓励人们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不退缩不畏惧。

只有通过勇气和坚强,人们才能在逆境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斯多葛逻辑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其他人的影响,陷入困惑和焦虑。

而斯多葛逻辑的淡泊自持和逻辑思维,可以帮助人们理性地认识和处理问题,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强。

西方哲学史重点笔记

西方哲学史重点笔记

西方哲学史重点笔记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包含三个重要思想家派别: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
德学派和斯多葛学派。

柏拉图的思想以理念论为核心,认为真实的
事物不是我们感官所感知到的,而是这些事物的本质和理念;亚里
士多德的思想以逻辑学和自然学为基础,认为知识来自于感官经验,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斯多葛哲学强调理性和生命力之间
的逻辑和道德和谐。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是欧洲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
们主要是从教的角度来探讨在世界中的人和之间的关系。

主要代表
人物有奥古斯丁、阿奎那、伽利略等。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分别是欧洲文化和思想史上的两个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人本位主义,强调人的意识和人的价值,使人类的自由和平等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启蒙运动则表现为对传统体制的挑战和对理性和自然科学的强调。

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黑格尔等。

现代哲学
现代哲学主要是指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欧洲哲学。

现代哲学主要关注“认识论”、“本体论”和“伦理学”等问题;强调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注重科学方法,推崇实证主义和批判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霍布斯、洛克、汉斯·约纳斯等。

当代哲学
当代哲学是指20世纪中叶以来的哲学,由于其思想范围广、观点多样,因此具体的定义和范围不断变化。

当代哲学除了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哲学的问题和思想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和观点,如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素、海德格尔、胡塞尔、福柯、德里达等。

西方哲学人物关系及主要观点

西方哲学人物关系及主要观点

西方哲学人物关系及主要观点
1.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主要观点是通过对话和提问来探究真理,强调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

2.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创立了柏拉图学派。

他的主要观点是理念论,认为理念是真实存在的,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3.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主要观点是形而上学,强调实体的存在和本质。

4. 笛卡尔:法国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主要观点是怀疑论,认为只有通过怀疑和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5. 康德:德国哲学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观点是批判哲学,认为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只能通过感性和理性来认识世界。

6. 黑格尔:德国哲学家,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观点是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和对立来实现的。

7. 尼采:德国哲学家,是现代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观点是权力意志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权力意志驱动的。

这些人物的观点和思想相互影响,构成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他们的思想对西方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斯多葛学派哲学观点

斯多葛学派哲学观点

斯多葛学派哲学观点1.斯多葛学派的基本观点斯多葛学派是一种以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为代表的哲学思潮,它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是由自身的理性决定的,理性是一种客观的规律,它超越了个人的意志,并且是无穷的。

斯多葛认为,人的行为应该遵循客观的规律,而不是个人的意志。

他认为,人的理性是无穷的,可以用来探索客观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斯多葛还认为,人的行为应该遵循客观的规律,而不是个人的意志,因为客观的规律更加可靠。

2.斯多葛学派的宇宙观斯多葛学派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一个永恒的、无限的、完全一致的整体,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外部的力量能够影响它。

斯多葛认为,宇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是一个连续的、无限的、完全一致的整体,它的变化是由内部的力量驱动的。

斯多葛认为,宇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一个复杂的、无限的、完全一致的整体,它的变化是由内部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共同驱动的。

斯多葛认为,宇宙是一个神秘的过程,它是一个神秘的、无限的、完全一致的整体,它的变化是由内部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以及神秘的力量共同驱动的。

斯多葛认为,宇宙是一个超越自然的过程,它是一个超越自然的、无限的、完全一致的整体,它的变化是由内部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以及神秘的力量和超自然的力量共同驱动的。

3.斯多葛学派的人性观斯多葛学派的人性观是一种以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学说,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人们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然的善意和关爱。

斯多葛学派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内心的善意和关爱驱动的,而不是由私欲驱动的。

斯多葛学派认为,人们的行为可以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但本质上仍然是善良的。

斯多葛学派还认为,人们有责任去发掘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善良,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4.斯多葛学派的政治观斯多葛学派的政治观认为,政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协调,它不是一种把控力量的工具,而是一种服务于公众利益的机制。

斯多葛学派认为,政治应该以民主为基础,因此,政治应该是以公众利益为中心,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来运作的。

探究斯多葛主义的主要思想

探究斯多葛主义的主要思想

摘要斯多葛主义,是希腊晚期影响较大的哲学学派,具有连贯性的西方政治思想的真正起点,它的许多政治见解均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主要构成要素,自然法传统更是影响深远。

学习斯多葛主义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人的个性与独立,可以看到社会的起源,更能了解到万物世界的平等和伟大的世界观!斯多葛主义的存在为我们奠定了文明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伟大的哲学思想,我们需要了解它,更要好好的学习它!关键词:斯多葛主义,自由,独立,自然法AbstractThe stoicism is late Greek philosophy of influential school of thought, has the consistency of real starting point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many of its political idea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wester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elements, natural law tradition is profound. Learning, ge, can make us realize that one's personality and independence, can see the origin of society, more can learn about the equality of all things of the world and a great view of the world! The existence of stoicism for we laid the foundation of civilization, here we can find a lot of great philosophical thoughts, we need to know about it, more to learn it well!Key Words: stoicism, freedom, independence, natural law目录1 引言 ......................................................................2 多方位了解斯多葛学说......................................................2.1斯多葛派产生的历史背景................................................2.1.1 斯多葛派产生的深远意义............................................2.1.2 斯多葛派的主要思想 (2)3 全方位解读斯多葛学派重要观点 (3)3.1对斯多葛派主要思想的剖析及解读 (3)3.1.1 斯多葛派思想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4)3.1.2 我从中获得的主要启迪 (4)参考文献 (5)(注:仅把前三级标题列入目录。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观与生活方式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观与生活方式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观与生活方式斯多葛学派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人的内心力量和自由意志的发展。

他们认为,人应该通过理性思考来达到智慧和生活的满足。

斯多葛主义的哲学观与生活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人将其视为一种修身养性、塑造人格的理论。

一、理性思考斯多葛学派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人类独特的能力在于理性,通过理性思考和辨别可以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而情感和欲望则是混乱和干扰人们决策的因素。

因此,斯多葛学派主张人们应该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反思和理性思考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进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生活智慧。

二、物欲的超越斯多葛学派强调人们应该超越物质欲望的束缚,寻求真理和意义的追求。

他们认为,物质财富和享乐并不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而是以道义和智慧为中心的价值。

斯多葛学派提倡简朴的生活方式,认为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奢侈的享受只会让人变得更加浮躁和不满足。

相反,通过舍弃物质欲望,反思和修养自己的灵魂,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平静和满足感。

三、命运的接纳斯多葛学派的哲学观强调命运的接纳和自我调适。

他们认为,人们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但可以通过接纳和合理调整来应对不可预测的事情。

斯多葛学派提倡坦然面对命运的变化,不为外界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内心稳定。

他们认为,人们应该以淡然的心态对待命运的变迁,不论顺境逆境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坚定。

四、社会关怀斯多葛学派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社会关怀。

他们认为,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个体的幸福和满足与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密切相关。

因此,斯多葛学派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怀和帮助,以实现共同的幸福。

通过互助和社会参与,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社会认同,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

五、人生的目的斯多葛学派尤为强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既有限又有价值的存在。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发展自己的智慧和品德,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能。

斯多葛学派主张人们应该追求真理、贡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斯多葛主义》课件

《斯多葛主义》课件
保持冷静
接受挑战
乐观主义
相信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不陷入消极情绪。
充实生活
追求有意义的活动和人际关系,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满足感。
社会贡献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尊重法律
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斯多葛主义的现代意义
04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挫折和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斯多葛主义强调通过理性思维、积极心态和行为调整来增强心理韧性,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它认为人类本质上是理性和智慧的存在,应该通过内在的修炼和提升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斯多葛主义强调责任和义务,认为个人应该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斯多葛主义强调理性、自制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斯多葛主义的哲学观点
02
理性是人的本质,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斯多葛主义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02
01
04
03
个人成长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斯多葛主义提倡通过自我反省、积极行动和不断学习来促进个人成长。
不断学习也是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斯多葛主义认为,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个体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自我竞争力。
积极行动是实现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斯多葛主义鼓励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德性至上的观点要求人们注重内在的修养和提升,追求道德完美和精神升华。
斯多葛主义的实践方法
03
通过静坐和深呼吸,集中注意力,审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冥想
时刻留意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审视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是否符合原则。

黑龙江省考研哲学西方哲学史重要思想总结

黑龙江省考研哲学西方哲学史重要思想总结

黑龙江省考研哲学西方哲学史重要思想总结西方哲学作为人类思维的重要部分,涵盖了众多重要的思想体系和学派。

为了帮助考研学子更好地理解和总结西方哲学史的重要思想,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经典的思想及其主要观点。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考生们还需在备考过程中深入学习和思考。

一、古希腊哲学1. 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存在于理智世界中的永恒、不变的真实事物,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他强调了人类灵魂的三个层次:欲望层次、信仰层次和理智层次。

2.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主张通过观察和经验来获得真实的知识。

他提出了“四因素说”,即材料因素、形式因素、动力因素和目的因素,并将思维、运动和静止视为存在的三个基本方式。

二、罗马哲学1. 斯多葛学派:斯多葛学派提倡追求内心的宁静,并将理性视为治愈人类苦难的关键。

他们主张顺应自然法则,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物。

2. 西塞罗的孔子化哲学:西塞罗既受到了希腊哲学的影响,又结合了东方儒家思想,提出了“自然法”和“人类法”的区分,强调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三、中世纪哲学1. 基督教哲学:基督教哲学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将信仰与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圣奥古斯丁强调了上帝的意志和人的原罪,而圣托马斯·阿奎那则试图通过理性证明上帝的存在和他的本质。

2. 伊本·鲁世德(阿维森纳)的阿维森纳主义:阿维森纳主义主张通过理性来认识上帝,并将信仰与哲学相融合。

他的观点影响了后来的奥卡姆剃刀原理和启蒙运动。

四、文艺复兴哲学1.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提倡人的全面发展。

培根强调通过经验和实验来获取真知,并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伽利略则奠定了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

2. 后柏拉图主义:后柏拉图主义者继承了柏拉图思想,并将其与基督教哲学相结合。

例如,尼各马库斯·弗洛里斯提出了一种协调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古希腊神秘主义的观点。

五、启蒙哲学1.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笛卡尔主张通过怀疑一切,寻求不可置疑的真理,并将思维和存在(“我思故我在”)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黑格尔哲学体系一、黑格尔的生平活动黑格尔的生平:威廉• 弗里德里希• 黑格尔(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1831年。

1770年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城的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

1788年—1793年在图宾根大学(神学院)学习,兴趣却在哲学上。

1793年—1800年做家庭教师。

1800年—1806年在耶拿大学当教师,与谢林共同创办了《哲学评论》杂志。

1807年出版《精神现象学》,在《班堡报》做编辑。

1808年—1816年在纽伦堡埃吉丁高级中学当校长,1811年与玛丽• 冯• 图切尔结婚,1812年—1816年分三册出版了《逻辑学》(“大逻辑”)。

1816年—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教授,1817年出版了《哲学全书》(逻辑学部分称“小逻辑”)。

1818年—1831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了《法哲学原理》,1830年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被国王授予勋章。

1831年11月13日因患霍乱去世。

黑格尔的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1807年)(马克思称此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逻辑学》(大逻辑)(1812—1816年)(列宁对此书的评价是:“在黑格尔的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

‘矛盾’,然而是事实!”)《哲学全书》(1817年)《法哲学原理》(1821年)《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或艺术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书信集》(均为在死后被整理出版)。

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特点(一)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三)黑格尔哲学是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的统一体系(一)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黑格尔哲学,是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和结束阶段。

黑格尔完成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一方面是他继承了康德、费希特、谢林从思维引出存在的唯心主义原则,并把它发展到了尽头;另一方面是他继承了他们哲学中的唯心辩证法的因素,把它系统化了。

但是,黑格尔又是在批判康德等人的哲学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体系的。

1、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是在唯心主义的范围内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主要有:(1)黑格尔肯定康德区别现象和“物自体”是他在近代哲学史上作出的一大功绩。

但他坚决否定康德关于现象和“物自体”、现象和本质之间有原则区别和现象是主观的观点。

黑格尔认为,事物的本质就表现在现象中,现象也就是本质的显现。

因此,离开了特性或规定性就无所谓事物,离开了现象也无所谓本质;而认识了事物的一切特性或规定性也就可以认识本质。

(2)黑格尔肯定康德提出对概念、范畴的批判研究,是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进展,但他坚决摒弃康德在认识以前批判考察认识能力的“先验方法”。

黑格尔认为,既然批判考察认识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就只能在认识的过程中才能进行;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的过程中,将思维形式的活动和对于思维形式的批判,结合在一起。

我们必须对于思维形式的本质及其整个发展,加以考察。

他把这种考察方式称为“辩证法”。

(3)黑格尔肯定康德关于运用“知性”范畴去认识“物自体”时所引起的矛盾是必然的这种思想,应当看作是近代哲学界一个最重要的和最深刻的进步,但是,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这一见解虽然“如此深远”,而他对问题的解决却又是“如此肤浅”。

黑格尔批判康德认为矛盾只是所谓理性的本质,而不是世界的本质的观点,说它是出于对世界的“一种温情主义”;他批判康德只举出四个矛盾,“这未免太少了,因为什么东西都有矛盾”。

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康德的根本缺陷就是停滞在所谓理性矛盾表明“物自体”不可知的消极结果里,而没有进一步认识到其积极意义:“在于认识一切现实之物都包含有相反的规定于自身。

”矛盾是存在和思维的根本原则。

2、黑格尔对费希特哲学的批判黑格尔肯定费希特提出了逻辑范畴产生的必然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并从思维的能动活动中引申出了一个逻辑范畴的系统是一大功绩。

但是,他认为费希特从我们的“自我”出发引申出范畴系统,是有局限性和站不住脚的。

黑格尔认为,费希特这样做势必陷入一切事物、对象都说成只是我们主观意识建立的主观唯心主义,而这就“会引起朴素意识的抗议”,并且这也是“朴素意识有权加以抗议的”。

他认为只有转到客观唯心主义,把思维看作不是我们的思维,而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本质的“客观思想”,把它看作是不受任何东西“推动”而完全能动地发展的,才能避免主观唯心主义,彻底克服康德的“物自体”,战胜唯物主义,把唯心主义贯彻到底。

3、黑格尔对谢林哲学的批判(1)黑格尔肯定谢林提出“真实的东西”,即“真理”或“绝对”是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一个功绩,但是,他尖锐地批判了谢林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理解为“无差别的同一”的形而上学观点。

黑格尔提出“具体的同一”、本身包含差别的同一代替谢林的“无差别的同一”。

(2)黑格尔肯定谢林把费希特的“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法形式用于自然和精神是一个功绩,但是,他尖锐地批判谢林把辩证法的形式当作“无生命的图式”外加于事物的形式主义倾向。

黑格尔认为谢林的这种做法是“对感**物行使暴力”,是夺去了辩证法形式的“生命和灵魂”,从而只能使它丧失威信。

他对谢林的“绝对”加以辩证的改造,把它从非理性的宇宙精神改变成为逻辑的宇宙精神,从它逻辑地系统地推演出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在内的宇宙万事万物来。

(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是所谓“绝对精神”,他来源于谢林的“绝对”概念。

但是,他对“绝对精神”的理解和谢林是不同的,是对谢林的“绝对”加以改造的结果。

比较而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有如下的特点:1、虽然黑格尔和谢林一样认为,“绝对精神”是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以前早已永恒存在着的某种宇宙精神,但在谢林那里,它是一种盲目的精神力量,具有非理性的性质;而在黑格尔那里则是一种逻辑思维的精神,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宇宙精神。

一切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现象都看作“绝对精神”的外部表现。

2、在谢林那里,“绝对精神”是本身静止不动的,至少在它由于无意识的欲望活动而越出“绝对同一”的范围以前,它是静止不动的;而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本身就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这是因为它本身内部就包含着矛盾,或者说它按本性来说就是矛盾的,而它自身的矛盾就推动它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中的主观和客观的同一与差别就是它内部的最本质的矛盾,它就是在不断地产生和克服这种矛盾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他把这种矛盾进展叫做精神运动的辩证法,实际上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矛盾统一的进展过程。

3、在谢林那里,由于他主张“无差别的同一”,他提出的“同一——差别、对立、矛盾——同一”的辩证形式,就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公式,差别、对立、矛盾既不知是怎样从同一来,也不知是怎样回到同一去的。

而黑格尔认为,精神,即以概念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的运动,是有其固有的形式和“节奏”的。

这就是他对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辩证发展思想加以重新理解和改造而提出来的“肯定”(正)、“否定”(反)、“否定之否定”(合)的“三段式”。

黑格尔认为,真实的东西、真理,或者说,表现真理的概念只能是“正”与“反”两个对立面或对立规定的“具体统一”,而不是片面的“正”或“反”。

但是,这样“对立统一”的“具体概念”是一个发展过程的产物,是概念从“潜在”变成“现实”这样一个过程的结果。

4、谢林认为“绝对”由于无意识的欲望——“意识到自己”而动起来产生了自然界和人,并只有通过人的神秘的艺术“直观”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而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是逻辑的精神,因而只有通过人的概念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只有纯粹概念才适合于表现它自身。

黑格尔认为纯粹概念是经过漫长的过程才产生和形成起来的,而这个过程是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即人类“克服”自然界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总之,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既是实体又是主体,一方面,他是唯一客观独立存在的实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它构成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灵魂;另一方面,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作为主体辩证发展着的,宇宙万物,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以及人类思维的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实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辩证发展过程的外部表现,都是“绝对精神”自己产生和创造的。

(三)黑格尔哲学是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的统一体系在谢林哲学之前,各种哲学包括康德哲学在理论与实践、科学与道德、自然与社会、真理与历史之间设置了不少的隔阂,谢林则作出了意识历史与自然历史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的猜测,试图把这两个被分割开的领域结合在一起。

黑格尔继承并彻底贯彻了谢林的做法,把本体论、认识论、自然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等各门学科结合成一以贯之的体系。

辩证法则是贯穿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原则、规律和过程。

因此黑格尔哲学是第一次使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达到统一的体系。

1、辩证法与历史是统一的。

虽然黑格尔认为“客观精神”在外化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形式之前是纯概念或范畴的发展形式,它的辩证运动构成哲学本体论的内容,但是,在黑格尔看来,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不管是个人意识,还是人类精神,都有自己的历史,而所有的历史都是辩证发展的过程,辩证法是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历史是辩证法的具体应用。

从原则上说,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与辩证法的某一个环节相对应;按照辩证法螺旋上升的方向,历史发展的方向是进步,达到了辩证法规定的最后目标,历史也就终结了。

因此,本体论、辩证法和历史是统一的。

2、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虽然以客观精神的辩证运动为内容的本体论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但是,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在先,人的意识在后,这只是从存在的顺序的角度来讲的。

如果从认识的顺序而言,则是人的意识在先,绝对精神在后,因为绝对精神只是在人的意识发展到最后阶段才呈现出来。

这样,辩证法的范畴和规律就成为认识论的对象,认识论也是辩证法在人的意识中的应用。

因此,本体论、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

3、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构成作为统一的黑格尔哲学体系由三大部分构成:(1)精神现象学:说明人是如何认识绝对精神的。

(2)逻辑学:说明绝对精神是如何运动的。

(3)应用逻辑学,它又包括两个部分:1自然哲学:说明绝对精神如何被异化为自然的运动。

2精神哲学:说明绝对精神是如何在人类社会和精神领域中运动的。

三、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关于“绝对精神”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的论述,是一个体系,它从他的“逻辑学”开始,即从“绝对精神”的纯形式或纯概念发展阶段开始,然后才是“绝对精神”在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的发展阶段。

但是黑格尔在建立他的“绝对精神”的发展体系之前,必须回答“我是如何认识到绝对精神的存在的”这个问题,因此,从认识顺序来讲,他又必须先通过对人的精神活动的考察,说明“绝对精神”的发生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