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区崛起物联网产业高地

无锡新区崛起物联网产业高地
无锡新区崛起物联网产业高地

无锡新区崛起物联网产业高地

2009年8月,“感知中国”中心落户无锡,国家物联网产业基地在太湖之滨正式启动建设。

4年来,作为无锡发展物联网的核心区,无锡新区太湖国际科技园紧紧围绕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示范引领三大目标任务,努力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资源集聚、规模增长、结构提升和品牌建设。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及省市就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及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作作了新的部署。趁着这股“东风”,太科园物联网产业水平不断提升。

技术创新活力保持较高水准

上半年,太科园新增02专项1项,863项目2项,省成果转化项目17个,国内专利申请总量151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8件(同比增长46%),PCT专利申请6件。物联网关键技术加速突破,识凌科技所开发的第二代RFID智能终端获全球RFID十大创新产品奖;英臻科技自主研发的SolarMAN数据采集设备荣获SNEC“十大亮点”奖。太科园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项目,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的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全国10家)。智能传感系统产业集群成功获批科技部第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全国10家),是江苏省唯一被认定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项目初具成效,清华大学与威海集团合作的北洋清安,成电科大孵化的术有、昶达,上海交大孵化的波汇、联河光子等企业于上半年开始实际运营。上海交大无锡研究院孵化培育恺易、交大银河、沃浦光电等11家企业,带动本地物联网企业新增业务收入2.1亿元。13人入围2013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6人入选无锡市“东方硅谷”科技创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再度加强

2013年新区物联网列统企业351家,同比增长67%,新增企业全部为太科园科技型企业。上半年,完成的物联网及相关产值358亿元。随着近几年的资源集聚和快速发展,园区初步形成的智能识别、智能通讯、云计算、应用服务等重点产业链各自形成集群发展态势。围绕RFID和智能传感器领域,聚集企业86家,初步形成了从标签设计、制造,阅读器设计、制造到应用系统集成产业链;围绕智能识别领域,形成了从传感器设计、制造,模块集成、传感器节点及组网技术和针对行业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云计算方面,已集聚云计算相关企业60多家,包括以曙光城市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IDC为代表的云基础设施,以EMC、江苏集云、众志和达为代表的云存储企业,首都在线、睿阅、云动科技、互联通等云平台服务企业,以及CNTV、天脉聚源、永中云办公、雅座云美食、艾德思奇云广告等不同领域云应用企业。大唐融合、中兴九城等前期重点推进的物联网企业目前已注册并开始运营;总投资30亿元的42个集中新签约项目,进一步加强了园区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

重大应用示范项目推进初见成效

4月底,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与无锡市政府物联网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在太科园签约。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与军委领导共同为“物联网关键项目合作办公室”揭牌。同时,一批重点企业的示范项目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成果。感知物联集团天津河东区嘉华小区物联网应用项目、嘉华大厦数字监控系统项目、天津机场安防系统建设项目成功签约。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与市公安局签署公安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合作协议;依托与全国供销总社合作支撑开展农资物联网项目,与无锡供销社、苏农集团、徽农集团等大型农资企业开展合作业务,目前已覆盖200个合作社、20000个农户;在西藏阿里地区实施的感知边疆项目已交付使用,列入公安部推广的重点安防项目。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电动车远程防盗(车卫士)产品全国用户突破百万辆,无锡地区突破十万辆,列入工信部与公安部合力推广项目。探索应用

新模式,整合垂直领域产业资源进行应用推广,搭建以“需求牵引、技术支撑”物联网企业与成熟优势工业企业融合发展平台。物流领域与中国诚实通集全面合作,围绕智慧矿山与徐矿集团进行技术嫁接。此外,新安菜场、优特科智慧医疗小屋、曼荼罗社区医疗点等示范项目正积极推进。

目前,以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中国传感网信息服务园、无锡传感网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太科园正朝着“物联之都”大步迈进。

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

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以下简称创新园)是国内首家以高端智能传感器为特色的物联网专业园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传感网专业孵化器,是无锡建设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示范区的创新引擎。创新园通过引进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等国内外重点科研机构,开发国际领先的物联网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重点打造建设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产业联盟建立、国际国内标准制定以及产业集群公共技术、设备的平台服务,建成传感网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园区规划总面积670亩,已建成载体总面积20万平方米,引进企业数达245家,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产业集聚度高。园区物联网科技企业覆盖传感器、RFID、智能环保、智能交通、云计算等物联网产业链,形成了较为集聚的产业集群。

第二,新兴产业前景好。尽管受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园区企业业务总收入依然保持稳中有升。前期引进的产业化企业销售开始体现,且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出现了以中兴智能交通、华进半导体、乐东微电子、曼荼罗、艾立德等为代表的高成长性企业。同时,中小科技企业逐渐步入健康的成长轨道,45%的企业实现了当年入驻园区当年实现产出。

MEMS平台本着公益、互助的原则,从技术辐射和资金支持两个方面给小微传感器企业实实在在的帮助。截至今年7月,平台累计企业数共26家,累计测试近百次。园区计划到“十二五”末,努力建设成为国内水平最高的智能传感器专业园区。

中国传感网信息服务园

中国传感网信息服务园iPark已建成投用载体55万平方米,在建30万平方米,主要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现已集聚各类创新企业近500家,人才3万名,其中世界500强、全球服务外包百强投资项目25个,约占全市70%,先后获得20多块国家和省级品牌,全国唯一传感网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第七名。

园区率先布局“云计算”,云计算研发机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俱全,云应用“落地开花”,成功应用于医药、教育、家居、社区管理等领域,形成“云网”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建有无锡城市云计算中心,三大运营商的IDC,汇聚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国家电网、江苏广电等研发与应用推广中心,有以江苏集云、众志和达、EMC为代表的云存储企业,有曙光云商城、文思海辉创新型云计算管理平台等云计算服务平台,应用遍地生花,如天脉聚源视频搜索分析、艾德思奇云广告、蝶和智慧医疗,以及拉卡拉、九樱天下、腾讯-买卖宝、江苏信用行、雅座在线等电商平台与应用等。

中国无锡传感网大学科技园

中国无锡传感网大学科技园是迄今为止国内首家以“传感网产业”为专业方向的大学科技园,突破以一家大学为依托做多个产业的大学科技园传统模式,借鉴美国硅谷与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工业界与大学智力有机结合的成功经验,推进无锡市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与院所互动合作。园区建立各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体,集聚创新、人才要素,引进创新平台,加速传感网产业集聚,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符合国家产业整体战略布局,成为助推“中国无锡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产业智慧库”和“人才蓄水池”。

截至目前,无锡传感网大学科技园已累计引进中星微电子、德思普科技、方圆环球、爱沃富光电等传感网企业及相关产业链企业161家,涉及领域智能识别、生命医药、清洁技术等,引进留学归国人员92人,博士123人,硕士338人。在孵企业累计开发新产品102项,累计申请专利1756项,其中,发明专利576项,累计获得上级各项科技经费和政府财政支持2.39亿元。

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于9月26日至28日在无锡举行。据介绍,物博会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科院、新华社和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是加快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国际性、国家级交流合作平台。

本届物博会以“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应用市场”为主题,将展示工业、农业、物流、交通、电力、安防、家居、医疗、环保、水利、教育、旅游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和商业运营模式,以及针对产业化和行业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聚焦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全方位研讨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其市场化推广的方向和途径。

无锡高新区(传感网核心示范区)共91家企业参展,总展览面积3700平方米。其中展位内有64家企业展示,面积840平方米,展示内容包括:RFID、芯片、传感器模块、器件、通讯终端、大数据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等。另有27家企业为独立展位,包含全市十大示范应用展示。

在这些参展企业中,无锡曙光城市云计算中心于8月23日刚刚启用。作为国内首个物联网云计算中心,无锡城市云计算中心由曙光公司投资运营,大量使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国产设备,有效保障了云服务的“安全、自主、可控”。该中心现已为无锡电子政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关键应用提供云计算服务,逐渐形成了开放的城市云生态体系。当天同时上线的无锡云商城是全新的云计算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旨在为行业和企业客户提供资源服务、数据服务、能力服务和应用服务。

蝶和公司2010年在iPark成立,现已成为在智能康复设备和智能药房设备中国市场的领先企业。三年来,公司以每年平均300%的增速发展,承担了北京市政府千万级的科技支撑和产业化项目,为1000多家知名医疗机构提供了上亿元的智能药房、智能康复设备和解决方案,并跟国药集团、上药集团、华润医药集团等大型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无锡矽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依靠自身的核心硬件和嵌入式技术优势,矽鼎科技为客户提供了一系列基于Android、Windows和Linux系统的智能行业终端,产品涵盖金融、医疗、零售、服务、物流、交通等多个行业。矽鼎科技POSTab是一款集点餐与支付功能的新产品,它可以让顾客在没有任何服务员协助的情况下,实现自助点餐、结账与刷卡支付。

江苏集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由中、美、台三方共同投资创立,公司致力于云计算基础设施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市场推广,定位于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已形成包括绿色节能模块化数据中心、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完整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可以帮助大型企业、电信运营商、政府、军事等快速构建节能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本届物博会上,江苏中科易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物联网交易中心等6个项目签约落户太科园。其中,中科易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来产品主要包括可用于专业行业市场的定制化芯片、标签、配套设备及参考解决方案,将采用我国自主标准及行业规范。中国物联网交易中心将建设集物联网科贸交易、检测认证、物流集散、金融结算、应用展示推广、科技成果转让、人才交流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物联网产品交易城及其相关配套服务园区,使之立足无锡、辐射全国。

物联网发展趋势

物联网发展趋势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可以提高经济,大大降低成本,物联网将广泛用于智能交通、地防入侵、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北京着手规划物联网用于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政府将围绕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对物、事、资源、人等对象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可控运行管理。同时,还会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水电气热等公共服务领域和社区农村基层服务领域,开展智能医疗、电子交费、智能校园、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等建设,实行个性化服务。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多次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王建宙表示:物联网商机无限,中国移动将以开发的姿态与各方竭诚合作。《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物联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区域集聚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区域集聚 2012-02-08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优化布局的重要机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国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点、发展成功举措,分析国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物联网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物联网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中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201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1933亿元(不含应用层)。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图1 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数据库 2011,08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

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 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城市发展格局与信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基本吻合 发展物联网产业需要强大的信息产业基础作为支撑。因此,目前国内将物联网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的重点城市,基本都为信息产业强市,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发展格局与信息产业重点城市的分布格局基本相吻合。 图2 201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重点城市分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8 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十年信息化进程:“数字无锡”大步迈向“智慧无锡”

十年信息化进程:“数字无锡”大步迈向“智慧无锡” 十年前在无锡街头,手里拿只手机还算时尚,如今几乎人手一只,手机已不仅是通话和发短信的工具,而是掌中的一台“智能电脑”。十年前,能上2M的宽带是一件奢侈的事,如今城区光纤实现全覆盖,百兆宽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十年前,汽车里没张地图无法出远门,如今,只需带只手机或智能终端就能走遍天下。十年来锡城巨变,有的一目了然,有的是看不见的,比如,城市信息化的突飞猛进。从“数字无锡”迈向“智慧无锡”,实现互联网向物联网的跨越,让普通市民实现了“顺风耳”、“千里眼”等各种梦想。 一位联通员工眼里的“十年变化” 近来,一篇以女儿眼中的通信十年为主题的文章,在无锡通信行业内广为传播。无锡联通的包女士用她细腻的语言描述了无锡十年来通信事业的发展对她女儿产生的影响。“十年前,女儿还是个小学生,她从未想过有一天手机会普遍到这个程度,当时她甚至不知道有一个很方便的通信工具叫做手机。十年后,女儿已是一名大学生,女儿每天睡觉时会关闭手机,接通电源给手机充电,起床后会打开手机,查看有没有短信未回……似乎没有手机就会与世隔绝。”“十年前,女儿还是一个搬着凳子坐在哥哥旁边看着他玩‘仙剑奇侠’的小女孩。何曾想过通过电脑,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可以视频聊天,可以看到对方的脸,可以听到对方说的话。”“十年前的女儿,遇见喜欢的文字,会用纸笔抄写下来,十年后,却是复制、粘贴、保存;十年前,邂逅心动的音乐,会默默记在心底,十年后,却会下载、重复播放;十年前,女儿总是期待妈妈下班,会在路口耐心等待,十年后,却会拿出手机、拨号……” 在文章中,包女士一方面表达了这变化带来的惊喜之情,一方面表现出不安定的心情。“十年通信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向人们袭来,无法确定女儿的未来是怎样的,无法确定女儿此刻做的事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包女士所写的不过是市民眼中十年来通信变化的一个小片段,这些变化远不止打打电话,上上网而已。 无锡物联网应用开发居全国首位 在市信电局工作的张先生对十年城市信息化的变化特别有感受。“十年前,无锡还没有政务网。各部门之间要传达信息,都要打印成文进行交换,当时市政府大门旁专门设有文件交换站。但凡市里要开上规模的会议,光通知到各部门就要花个三四天。而现在,纸质文件都不大看得到了,上午网上通知开会,下午会就能开起来了。”十年前,张先生办公用的是局域网,若是用外网,还得用MODEM接2M 的宽带;而家里,他就拖根电话线使用64Kbps 的窄带,下载速度有个8KB/S已经是很不错了。 “2004年无锡建立了政务专网,2007年政务专网覆盖到社区。2005年到2006年无锡实现网上行政审批。现在哪怕是社区管理中的残疾人、老龄人口、低保人群要办理相关事务,只需在政务网上调一下资料。而十年前,社居委干部要挨家挨户敲门调查信息,没两三个月调查不下来。现在政务网各种数据都是共享的,谁需要什么只需自己上网取,早不用以前那样为一条信息跑断了腿。”从专业角度来看,张先生认为政务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各种数据保存得越来越齐全。“以前纸质保存数据档案,到一定量我们只能将老早以前利用率低的数据扔掉,现在想保存多少就保存多少。”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自此以后,无锡市全面启动推进示范区的各项工作,而信息化从“感受”又向“感知”跨越。“现在物联网的应用在无锡随处可见。较早从公安的‘警务通’开始,现在又发展了‘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十年前这些应用想都不 敢想:现在市民开车到路面上,红绿灯能根据车流量变换信号;乘客在站台上能感应到公交车离自己有多少距离;市民不需再打电话或挥手打出租,只要在手机上安装客户端就能定位出租车在哪,招到出租车;市民外出旅游,也只需一只手机,可以如导游陪伴一样,走到哪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全面综述 2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 关键词: 物联网RFID 【提要】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GPS定位、地理信息识别系统和多媒体信息等多媒体采集技术,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

物联网行业发展环境研究

物联网行业发展环境研究

1.2经济环境1.4技术环境 1.1政策环境1.3社会环境 目录 物联网行业发展环境 PEST Analysis of the IoT Industry

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对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 物联网的概念及产业架构 ?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的感知识别控制、网络化互联和智能 处理有机统一,从而形成高智能决策 ?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架构主要分为四层,分别是感知层、传 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

端广域局域 通信芯片 AI芯片控制芯片传感器识别技术 语音 识别 语音 识别 语音 识别 操作系统 ARMMbed 华为LiteOS AliOS Things SylixOS Free RTOS Win 10IoT Google Fuchsia RT –Thread Zephyr Tizen 电源管理 屏幕 天线芯片感知技术操作系统其它 管Wi-Fi/BLE/Zigbee UWB 短程通信 通信方案运营 广域通信 中安云网 eSIM 工业级无线通用模组 模组运营商 设备商 连接管理 爱立信DCP 沃达丰 GDSP平台 鸿雁星座 神州国信非授权频无线连接授权频谱无线连接卫星与量子 卫星与量子

安全 AI 与大数据 互联网厂商平台 通信厂商平台创业企业平台 IT厂商平台工业厂商平台 云 P aaS平台云端通用能力 用 智能家居智能 全屋智能智能门锁穿戴 智能工业 车联网 智慧物流 智慧农业 公共 事业 智慧 照明 智慧 停车 系统集成 智慧消防 智慧安防 智能家电 健康 智能 出行 消费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生产性物联网边缘计算 硬件载体 边缘计算 平台软件 华为IEF 阿里link Edge 西门子Industrial Edge 边 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无锡新区崛起物联网产业高地

无锡新区崛起物联网产业高地 2009年8月,“感知中国”中心落户无锡,国家物联网产业基地在太湖之滨正式启动建设。 4年来,作为无锡发展物联网的核心区,无锡新区太湖国际科技园紧紧围绕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示范引领三大目标任务,努力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资源集聚、规模增长、结构提升和品牌建设。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及省市就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及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作作了新的部署。趁着这股“东风”,太科园物联网产业水平不断提升。 技术创新活力保持较高水准 上半年,太科园新增02专项1项,863项目2项,省成果转化项目17个,国内专利申请总量151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8件(同比增长46%),PCT专利申请6件。物联网关键技术加速突破,识凌科技所开发的第二代RFID智能终端获全球RFID十大创新产品奖;英臻科技自主研发的SolarMAN数据采集设备荣获SNEC“十大亮点”奖。太科园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项目,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的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全国10家)。智能传感系统产业集群成功获批科技部第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全国10家),是江苏省唯一被认定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项目初具成效,清华大学与威海集团合作的北洋清安,成电科大孵化的术有、昶达,上海交大孵化的波汇、联河光子等企业于上半年开始实际运营。上海交大无锡研究院孵化培育恺易、交大银河、沃浦光电等11家企业,带动本地物联网企业新增业务收入2.1亿元。13人入围2013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6人入选无锡市“东方硅谷”科技创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再度加强 2013年新区物联网列统企业351家,同比增长67%,新增企业全部为太科园科技型企业。上半年,完成的物联网及相关产值358亿元。随着近几年的资源集聚和快速发展,园区初步形成的智能识别、智能通讯、云计算、应用服务等重点产业链各自形成集群发展态势。围绕RFID和智能传感器领域,聚集企业86家,初步形成了从标签设计、制造,阅读器设计、制造到应用系统集成产业链;围绕智能识别领域,形成了从传感器设计、制造,模块集成、传感器节点及组网技术和针对行业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云计算方面,已集聚云计算相关企业60多家,包括以曙光城市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IDC为代表的云基础设施,以EMC、江苏集云、众志和达为代表的云存储企业,首都在线、睿阅、云动科技、互联通等云平台服务企业,以及CNTV、天脉聚源、永中云办公、雅座云美食、艾德思奇云广告等不同领域云应用企业。大唐融合、中兴九城等前期重点推进的物联网企业目前已注册并开始运营;总投资30亿元的42个集中新签约项目,进一步加强了园区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 重大应用示范项目推进初见成效 4月底,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与无锡市政府物联网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在太科园签约。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与军委领导共同为“物联网关键项目合作办公室”揭牌。同时,一批重点企业的示范项目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成果。感知物联集团天津河东区嘉华小区物联网应用项目、嘉华大厦数字监控系统项目、天津机场安防系统建设项目成功签约。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与市公安局签署公安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合作协议;依托与全国供销总社合作支撑开展农资物联网项目,与无锡供销社、苏农集团、徽农集团等大型农资企业开展合作业务,目前已覆盖200个合作社、20000个农户;在西藏阿里地区实施的感知边疆项目已交付使用,列入公安部推广的重点安防项目。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电动车远程防盗(车卫士)产品全国用户突破百万辆,无锡地区突破十万辆,列入工信部与公安部合力推广项目。探索应用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优化布局的重要机遇。 在市场应用方面,2011年从整体来看,占据中国物联网市场主要份额的应用领域为智能工 产业分布上,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 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 近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出现新的演变趋势: 一是产业发展“强者愈强”,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地区作为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地,企业分布密集,研发机构众多,产业氛围良好。同时,这些地区依托发达的经济环境与雄厚的地方财力,建设了一大批物联网示范项目。这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发展方向,并带动了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大范围社会应用。得益于产业与应用相互促进形成的良性循环,未来优势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国内物联网领域的资源要素也将进一步向这些地区汇聚集中。优势地区在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二是产业分布“多点开花”,热点地区将不断蓬勃涌现。物联网产业广泛的内涵以及与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使得其能够在具备先发优势的地区之外,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除前文所述的重点省市之外,包括天津、昆明、宁波在内的众多国内城市也将物联网产业作为本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此外,四川双流县、河北固安县、山东微山县等众多县级城市,也纷纷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大力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 三是产业演变“合纵连横”,区域分工将进一步明晰显现。虽然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但RFID与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相关软件,以及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几大产品领域的产业分布已经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国内各重点产业集聚区之间的产业分工格局也已初步显现。随着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产业链之间的分工与整合也将随之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格局也将进一步显现。总体来看,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将分别在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平台层等几个层面确定各自的优

滨湖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滨湖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2010年7月8日) 滨湖区位于无锡市的西南部,紧邻太湖,辖区总面积608.5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6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7万人,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8亿元、财政总收入76.2亿元,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江苏省各县(市)区前列。坐拥东方第一巨佛灵山大佛之普照、江南重点学府江南大学之福佑、无锡行政中心太湖新城建设之良机,近几年来,滨湖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IC设计及工业设计、网络经济和通信技术等七大新兴产业。 自去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发表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讲话以来,我区作为全市物联网产业总体布局的核心板块,按照温总理指示精神,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既定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落实,强力推进无锡(滨湖)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建设。今年1-6月份,全区物联网企业纳税销售达到22.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45.8%,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突破。 一、我区物联网产业基础和优势 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上,我区基础坚实,具备研发机构强、

高新企业多、公共平台优、各类人才全的四大优势: 1、研发机构强。表现在驻区科研院所众多,大多数属于国内部属科研权威机构,在传感技术研发、设计、集成等方面优势明显,主要包括北大软微学院、总参56所、中国电科第58所、中航工业集团607所和614所、公安部交研所等。 2、高新企业多。表现在区内从事传感技术研发、传感器设计与制造、传感信息的系统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企业众多,拥有华润微电子、格林通、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盛邦电子、威泰迅电力、泛联物联网等传感网相关领域的100多家企业。 3、公共平台优。体现在支撑传感网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区内目前已具备四大平台:分别是即将升级为百万亿次的无锡超级计算技术服务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云计算技术的IBM一中国云计算中心,具备完整的传感器配套电路的设计、测试、封装等能力的物联网产品检测中心,以及英特尔并行计算中心、SUN开源技术中心等。 4、各类人才全。表现在滨湖区的科研和教育资源丰富。就高校资源来说,滨湖区辖内的院校占全市数量的80%左右,而且综合实力在前两位的江南大学、北京大学软微学院都在滨湖区。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1 "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信息技术产业,将大规模普及,因此各国齐头并进,相继推出区域战略规划,并纷纷研究相关技术,制定技术标准。从国内来看,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1摘抄3snews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GPS定位、地理信息识别系统和多媒体信息等多媒体采集技术,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识别;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应用中间件提供跨行业、跨系统的信息协同及共享和互通功能,包括数据存储、并行计算、数据挖掘、平台服务和信息呈现等;网络传输技术通过广泛的互联功能,实现对信息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传送,包括各种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组网技术和网关技术等。 国外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据统计,物联网现阶段的主要形式M2M在2009年全球运营商的业务收入约为15亿美元。而从全球市场的数据分析,预计到2010年M2M市场规模将达到2234亿美元。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连"的业务,跟

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1-2015年)

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2011-2015年) 摘要: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将在智能交通、数字家庭、食品安全、城市公共管理、现代物流、精准农业、生产制造等七大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到2015年,全市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的部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形成“点、线、面”多层次的应用格局。同时,打造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和物联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 物联网通过感知、通信和智能信息处理,可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化认知、管理与控制,已成为当今全球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被世界公认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物联网产业被国家正式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发展,不仅是优化青岛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制定《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1-2015)》。 一、发展背景 (一)物联网及产业构成 “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其感知层通过智能卡、RFID(电子标签)、识别码、传感器等承担着信息采集的功能;其网络层通过无线网、移动网、固网、互联网、广电网等承担信息的传输;其应用层则完成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控制与决策,以及实现或完成特定的智能化应用和服务任务, —1—

以实现物/物,人/物之间的识别与感知,发挥智能作用。物联网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的无所不包的庞大产业链,主要包括围绕整个产业链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由各类传感器、芯片、标签、读写设备、制造装备、通信设备、传输网络、终端产品、数据存储处理、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信息安全与应用服务等产业组成。物联网的产业链庞大且复杂,并随着行业应用的发展将会创造出更多的技术和产品,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 (二)国内外发展形势 当前,物联网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把物联网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加快推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美国IBM 公司提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计划得到奥巴马政府积极回应,将物联网列为“2025 年对美国利益潜在影响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在物联网产业上的优势正在加强与扩大。欧盟是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的推动者,出台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了十四项物联网行动计划;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日本在提出的“U-Japan”和“I-Japan”战略中,确定物联网是其发展重点,战略目标是实现无论何时、何地、何物、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实现以国民为中心的数字安心、活力社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物联网、泛在网络等方面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目的在于强化产业优势与国家竞争力,抢占物联网产业先机。 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并在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中争得了一定话语权。2010年 —2—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 "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信息技术产业,将大规模普及,因此各国齐头并进,相继推出区域战略规划,并纷纷研究相关技术,制定技术标准。 从国内来看,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 感知中国"中心。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 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11 摘抄3snews

物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最终版)

物联网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物联网被世界公认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在物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必须紧跟物联网产业发展步伐,做好充分准备。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提出。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这个英文名称,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物联网的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物联网不仅仅是现在的互联网的延伸,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对于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出现一些新动向和新趋势,加快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而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快对物联网的研究和发展,将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 2009年,美国IBM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 smart earth智慧地球"概念,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和支持,其经济刺激方案将投资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及相关项目。 2009 年6月,欧盟委员会递交的《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将物联网上升至区域战略高度,希望物联网能帮助提升欧洲的竞争力,确保欧洲在建构新型互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009年9月,欧盟发布《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提出欧盟到2010、2015、2020三个阶段物联网研发路线图,并提出物联网在航空航天、汽车、医药、能源等18个主要应用领域和识别、数据处理、物联网架构等12个方面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日本是较早提出物联网的国家之一。2004年日本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国家信息化战略——u-Japan战略,即泛在网战略。2009年日本又颁布了新的i-Japan 战略,希望通过执行i-Japan战略,开拓支持日本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新产业,大力发展以绿色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环境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重大项目,让数字

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5年)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是 加速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催化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江苏省关于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指示精神,加快建设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特制订本规划。本规划实施期为2010年至2015年。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发展意义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包括传感器、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多媒体设备等数据采集和自组织网络系统;网络层包括各种网关和接入网络以及异构网融合、云计算等承载网支撑系统;应用层包括信息管理、业务分析管理、服务管理、目录管理等物联网业务中间件和物联网应用子集系统。物联网产

业主要包括围绕整个产业链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本规划所述的物联网产业由各类传感器、芯片、传感节点、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网络与内容服务、智能控制系统及设备等产业组成。 发展物联网,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两化融合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加快了各国竞争实力的消长变迁,为改变现有世界经济格局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发展物联网作为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和占领全球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加快物联网的研究和发展。2009年以来,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并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欧盟公布了物联网行动计划,将物联网上升至区域战略高度;日本将物联网列为国家重点战略之一;韩国出台了《基于IP的传感器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目前,全球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应用服务和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电工委员会)在传感器网络、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在泛在网络、E 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在物联网、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

中科院中国物联网研究院(无锡)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感知中国:机遇与挑战 江苏中科物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n中国物联网发展态势与面临的挑战n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与应用情况n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建情况

“我们需要早点谋划未来、早点攻破核心技术、掌握发展主动权”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提出: n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换代和新材料科技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 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 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n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 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物联网”发展连续4次明确指示: 2009年6月,就“智慧地球”做出批示。 2009年7月,视察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强调抓住物联网发展机遇。 2009年8月,视察无锡“中科院传感网工程中心”,指示建设“感知中国”中心。 2009年11月,发表《让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讲话:“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等关 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的研 究,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 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

2008年:智慧地球2009年:智能电网2005年:GENI/FIND 2009年:NETSE 2004年:U-Japan 2009年:i-Japan 2006年:AKARI 欧盟提出了类似计划 ITU 2005年度技术报告,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 2007年:欧盟FIRE 2009年:ITU 成立FG-FN 紧迫性—国际发展态势 欧盟、新加坡、中国台湾都提出了类似计划 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把物联网和未来网络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部署了相应的国家级研究计划,并将之作为发展战略新型产业的重要方向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利器 我国应抓住机遇,做出近、中、远期系统部署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5月9日 巨大的应用空间,加上国家政策层面的鼎力支持,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物联网产业有机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规模超万亿的航母级产业。如今,物联网概念经过三四年的培育,市场越炒越热,但真实的情况是否如此,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到底如何,值得深思。 多项政策出台 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5000亿 作为为数不多的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持。2013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一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政策层面已经框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蓝图。《指导意见》指出,抓住机遇推进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对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导意见》实施之日,就是打响我国物联网产业驶入快车道起跑枪之时,物联网产业有机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规模超万亿的航母级产业。 来自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 1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为1933亿元,预计到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4896亿元。而国联证券的研究数据也显示,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365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元,并且会在随后较短时间内达到万亿元规模。 以2011年数据为例,中国物联网产业总产值接近2600亿人民币,主要分布在感知层、传输层和平台层。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和智能环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不少一二线城市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 有利有弊,物联网产业环境复杂 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壮大跟物联网产业环境复杂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关于物联网相关政策的发布,让物联网成为了国家级的发展战略,初步明确了物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相关财政、金融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也确保了物联网健康持续发展,但是这些扶持政策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一些地方贪大求全的做法可能导致拔苗助长,同时,地方产业各自为政,也不利于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发展。 从技术环境来看,我国每年对物联网产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物联网专利申请也逐年递增,企业综合集成能力较强。但实际上,对物联网核心技术如传感器、核心芯片等还有待突破,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隐患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此外,缺乏统一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指引,以及标准发展滞后于应用发展的困境,产业链薄弱等问题也严重阻碍了物联网的产业化与工程化发展。 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

物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物联网现状和发 展趋势 物联网S2015-1 潘涛19号

物联网现状以及解决方案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电子标签)、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概念是05年正式提出来,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就相当于高速公路和市内路的相比。物联网利用互联网通讯的手段,实现物物交流,有效提高我们的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的消耗。 上面提及到的RFID技术,这是一种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 物联网算术: 物联网= 感知设备+ 互联网 感知设备= 各种传感器(RFID = 被动传感器) 互联网= 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 三网融合 物联网= 各种传感器+ 三网融合 国内物联网大事件: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点“物联网”之火。 2009年8月24日:全球最大电信服务商——中国移动总裁在台湾高调宣布“物 联网”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2009年9月: 2009年9月11日:中国正式组建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 2009年10月: 2009年10月27日:工信部长李毅中撰文“物联网提高到战略性新型产业。”

物联网行业现状及未来展望的调研报告

物联网行业现状及未来展望的调研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调研报告 一、物联网国内国际发展背景 (一)国内发展背景。 我国于2009年提出“感知中国”战略,推动物联网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2013年初,《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提出要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掌握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形成安全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使物联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发布了顶层设计、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支撑、商业模式、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等10项行动计划。 近年来,相关部委支持物联网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工信部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科技部和交通运输部也分别发布关于推动智能电网和智能交通的专项规划和发展战略。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未来几年,物联网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经济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将使物联网发展优势更加突出,社会转型将为国内物联网应用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新技术的突破将带来产业的规模化发

展。特别是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不仅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更将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基本同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已有4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多个物联网产业基地。 当下,我国物联网已形成包括芯片和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电信运营、物联网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4年产业规模超过6000亿元,其中机器到机器(M2M)终端数量超过6000万,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传感器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 (二)国际发展背景。 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技术研究与试验阶段。美、日、韩、欧盟等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U-Japan”、“U-Korea”、“物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性区域战略规划。这为我国物联网企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物联网领域,我国企业有望赶超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并有机会引领世界,这需要我国企业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