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中药材来源全草类

合集下载

常见中草药—全草类

常见中草药—全草类

大蓟Herba Cirsii Japonici(英)Japanese Thistle Herb[别名]将军草、牛口刺、马刺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O.5—1m。

根簇生,圆锥形,肉质,表面棕褐色。

茎直立,有细纵纹,基部有白色丝状毛。

基生叶丛生,有柄,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cm,羽状深裂,边缘齿状,齿端具针刺,上面疏生白色丝状毛,下面脉上有长毛;茎生叶互生,基部心形抱茎。

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外被蛛丝状毛;总苞片4—6层,披针形,外层较短;花两性,管状,紫色;花药顶端有附片,基部有尾。

瘦果长椭圆形,冠毛多层,羽状,暗灰色。

花期5—8月,果期6—8月。

生于山野、路旁、荒地。

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制]夏、秋季剖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生物碱;鲜叶含柳穿鱼甙(pectolinarin)。

[性味]性凉,味甘、苦。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用量9—15g。

[附注]根亦入药,功效同地上部分。

千里光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英)Climbing Groundsel Herb[别名]九里明、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

[来源]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有攀援状木质茎,高1—5m,有微毛,后脱落。

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齿裂或微波状或近全缘,两面疏被细毛。

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筒形,总苞片1层;花黄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

瘦果圆柱形,有纵沟,被短毛,冠毛白色。

花果期秋冬季至次年春。

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

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

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

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

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中药材是中国传统的宝贵资源,它们来源于天然植物和动物,经过炮制和加工后,用于医药治疗。

中药材主要分为草本药材、矿物药材和动物药材三大类,其中草本药材占据了绝大部分。

以下是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分为以下几个大类介绍:一、地上部分草本药材:1.苍术:苍术又名长苍术,为姜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祛湿、疏通经络,治疗腹痛、腹泻等病症。

2.大黄:大黄又名黄麻,为中国四大名草之一,主要用于清热、泻火、通便。

3.甘草:甘草又名甘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解毒、润燥、养阴。

4.金银花:金银花又名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感冒、咽炎等病症。

5.苦参:苦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二、根茎类草本药材:1.白术:白术又名苍术,为姜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健脾和胃、温中止呕。

2.甘草:甘草又名人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益气养阴、清火解毒。

3.何首乌:何首乌又名续断,为蓼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肝肾、乌发戴发。

4.黄芪:黄芪又名北芪,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益气养血,增强免疫力。

5.当归:当归又名女贞子,为伞形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血活血,调经养颜。

三、果实类草本药材:1.枸杞:枸杞又名红果,为茄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滋阴补肾、明目养颜。

2.菊花:菊花又名茼蒿,为菊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3.丹参:丹参又名赤术,为唇形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红枣:红枣又名枣,为大枣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血、养心安神。

5.玫瑰果:玫瑰果又名野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润肠通便、降脂抗菌。

以上是部分地上部分、根茎类和果实类草本药材,还有许多种类的草本药材未能一一列举。

它们在中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的疾病治疗和保健。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中药材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或误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中药材,如矿物药材和动物药材。

第十一章 全草类中药

第十一章 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③沙苁蓉 C.sinensis G.Beck,产于内蒙古、宁夏、 甘肃。在内蒙古作肉苁蓉药用,其鳞叶狭窄,中柱 维管束排列成浅波状,韧皮部周围有木化孔纹细胞。 ④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 (Cham.et Schlecht.) Fedtsch.,在 内蒙古作肉苁蓉药用。茎褐紫色,鳞 叶多数,三角形或卵形,先端锐尖, 花二唇形。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显微]横切面: ①表皮多脱落,偶有残存。 ②皮层狭窄,细胞中含有棕色物质。 ③中柱宽广,其中维管束众多,排列极不规则, 往往可见数个维管束排列成扇形、半圆形等。 导管木化,以网纹或螺纹多见。 ④薄壁细胞含有众多淀粉粒及棕色物质,淀粉 粒的脐点多为星状、人字形
4.小石斛:原植物为环草石斛及黄草石斛。 4.1环草石斛: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或盘绕成团, 长 15 ~ 35cm,直径 1~3mm,节间长 1 ~ 2cm,表面 金黄色,具细纵皱纹,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4.2黄草石斛:茎呈圆柱形,长 30~80cm,直径3~5mm,表 面金黄色或淡褐色,具纵沟, 节间长2~5cm,断面纤维性, 嚼之有粘性。
全草类中药
[ 成分 ] 含三萜类(锁阳萜、熊果酸)及氨基 酸、多糖等水溶液。 [理化]硅胶G薄层层析(展开剂,正丙醇-冰 乙酸-乙醇-水4:1:1:2)检查氨基酸中的 脯氨酸。显色剂:吲哚醌试液,显一绿色 斑点。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茵陈(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来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产地]主产于广西、贵州、广东、云南等省区。 [采收]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去泥沙及根;干 用者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 叶鞘搓净,干燥,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 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 “耳环石斛”。

大宗中药材来源其他类

大宗中药材来源其他类
其他类中药
海藻
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徙菜的干燥藻体
茯苓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猪苓
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乳香
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同属其他数种植物皮部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
没药
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其他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海金沙
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
青黛
爵床科植物马蓝、廖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
五倍子
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

全草类中药(含常用别名)

全草类中药(含常用别名)

全草类中药(含常用别名)全草类中药,全指草本植物的全体部分被用于药用的植物。

全草类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学中,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和治疗功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全草类中药,包括其常用别名及其主要药用功效。

1.罗布麻(又名乌麻、黑麻)罗布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

它的全草部分被广泛用于制成中药。

罗布麻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感染、肿瘤等疾病。

2.白花蛇舌草(又名南蛇草)白花蛇舌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的全草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湿热病症、瘀血症以及风湿疼痛等疾病。

3.川连(又名天仙藤)川连是一种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川连的全草常被用作中药材。

川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毒症、咳嗽痰多、便血等病症。

4.石斛(又名冰羊角)石斛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兰科植物。

石斛是一种常见的草药,以其鲜花入药。

石斛具有滋补养生、清热祛湿、补肾壮阳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肾虚、阳痿早泄以及热病烦渴等症状。

5.党参(又名太子参)党参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党参的地上部分全草被广泛用作中药。

党参具有补气养血、益肺生津、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虚劳乏力以及肺病咳嗽等病症。

6.川穹花(又名白花川穹)川穹花是一种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多年生花卉。

川穹花的全草常被用于中药制剂中。

川穹花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凉血、消肿止痛等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7.白花姜(又名冰片姜)白花姜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植物。

白花姜的全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白花姜具有理气祛湿、温中止痛、化痰止咳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阻痰滞等症状。

8.华佗草(又名夏枯草)华佗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药用植物全草类广藿香和北细辛

药用植物全草类广藿香和北细辛

贮藏
运输
1.叶
2.轮伞花序密生成穗状
3.花瓣 4.髯毛 5.花丝 6.花药
图11-1 广藿香植株形态图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喜光;喜欢雨量充沛、水分均匀、湿润
(相对湿度80%)的环境;喜温暖,怕霜冻 ;适宜于肥沃、土层深 厚、疏松的沙壤土,养分水平在中等以上 ;对肥料的反应很敏感, 尤其对N肥的需要量大,同时适当兼施P、K肥。
贮藏
运输
[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 mandshuricum(Maxim.)Kitag.]
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入药,药材名细辛,习称辽细辛。细 辛性温,味辛,具有发表散寒、温肺化饮、祛风止痛、通窍、止咳等功 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咳嗽哮喘、鼻炎、 鼻渊等症。
主产于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是辽宁省著名的道地药材 之一。华细辛(A.sieboldii Miq.),主产于陕西、河南、山东、浙江、福 建等省。本属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1500 m。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科研院(所)对细辛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 等诸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宝贵经验,产区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目前使用的多为人工栽培品,而野生资源已近枯竭,满足不了药用需求。 在药理、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较多,并确定了细辛属植物挥发油中的甲基 丁香酚,榄香脂素和黄樟醚是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其中的甲基丁香酚和榄 香脂素具有麻醉镇痛作用,黄樟醚具有广谱抗霉处于长根发叶和萌枝初期,3~4个月,
茎枝叶的生长速度逐渐加快,5~6个月,整个生长急速加快,7~8 个月,茎、枝、叶、根的茂盛生长已达到高峰期,11~12个月,已 趋停止生长,到成熟老化阶段,部分叶片已开始枯黄脱落。

中药来源总结归纳

中药来源总结归纳

中药来源总结归纳中药是指以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为原料,通过加工和炮制制成的药物。

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在治疗疾病和保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了解中药的来源对于正确使用和评估其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总结归纳。

一、植物类中药来源1. 根茎类:如黄芩、茯苓等,主要使用植物的根、茎及其块茎部分。

2. 叶菌类:如柴胡、菊花等,主要使用植物的叶子部分。

3. 花类:如黄连、连翘等,主要使用植物的花朵部分。

4. 果实类:如枸杞、陈皮等,主要使用植物的果实部分。

5. 种子类:如芡实、杏仁等,主要使用植物的种子或果仁部分。

6. 树皮类:如川贝、槟榔等,主要使用植物的树皮部分。

7. 树脂类:如没药、松香等,主要使用植物的树脂部分。

8. 全草类:如制何首乌、生地黄等,使用植物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二、动物类中药来源1. 动物体部:如鹿茸、鱼鳔等,主要使用动物的角、骨、皮等部分。

2. 动物器官:如牛黄、雄黄等,主要使用动物的胆囊、胰脏等部分。

3. 动物分泌物:如熊胆、蜂蜡等,主要使用动物的分泌物。

4. 动物全身:如蜂房、蝉蜕等,使用整个或部分动物体。

三、矿物类中药来源1. 矿石:如硫黄、朱砂等,主要使用天然矿物。

2. 矿泉水:如龙井泉、恒山泉等,主要使用矿泉水作为中药原料。

4. 矿产物:如珍珠粉、牙签石等,主要使用矿石加工而成的矿产。

以上是中药的常见来源分类,不同的药材来源决定了其性味、功效和应用特点。

中药的来源多样性使得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药材进行治疗。

此外,中药在加工和制备过程中也需要遵循特定的规范和工艺,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总结起来,在使用中药时,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各类中药的来源,并根据病情和药性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

同时,对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瑰宝,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好这一宝贵的资源,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植物类生药全草

植物类生药全草

植物类生药全草
"全草"通常是指植物的整个草本部分,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在中药学和植物药学中,一些植物类生药被用作全草,以利用植物的各个部分的药理成分。

以下是一些植物类生药的例子,它们常被用作全草:
1.白蜡树(Artemisia annua):白蜡树是一种产生抗疟疾药物青
蒿素的植物。

在中药中,白蜡树的全草被广泛用于制备治疟药
物。

2.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三七是一种具有血管扩张、抗凝
血和抗炎等效应的植物。

它的全草被用于制备中药,常用于心
血管疾病的治疗。

3.当归(Angelica sinensis):当归是一种常用于女性保健的中药,
其全草被用于调节月经、补血、活血等。

4.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黄芩的全草被用于制备清热
解毒、利胆、抗炎的中药。

5.桑白皮(Morus alba):桑白皮的全草被用于制备具有降血糖、
降血压等效应的中药。

6.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丹参全草常被用于制备中药,具
有活血化瘀、抗氧化等作用,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植物类生药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在使用植物类生药时,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并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草类中药
麻黄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丁
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
金钱草
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
黄金钱草
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广藿香
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
荆芥
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
薄荷
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益母草
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穿心莲
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
茵陈
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青蒿
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蒲公英
菊科植物蒲公英及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