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
高一音乐课程教案欣赏古典音乐作品

高一音乐课程教案欣赏古典音乐作品高一音乐课程教案——欣赏古典音乐作品一、课程背景及学习目标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震撼着世人。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古典音乐作品,通过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创作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他们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与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2.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通过欣赏三首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作品,包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以及巴赫的《G小调小步舞曲》。
2.2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针对学生对古典音乐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音乐背景以及对古典音乐的期望,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2)第一首古典音乐作品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被誉为古典音乐史上的巨人,他的音乐作品常常表达个人命运及对世界的反思。
在欣赏《命运交响曲》之前,通过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作曲时期背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仔细聆听,并观察乐曲中的动态变化、情感表达等。
欣赏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个人感受。
(3)第二首古典音乐作品欣赏:莫扎特的《安魂曲》莫扎特是古典音乐天才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深情和灵性。
在欣赏《安魂曲》之前,简要介绍莫扎特的艺术成就,并带领学生分析该曲的音乐结构、旋律特点以及表达的情感。
通过播放《安魂曲》,引导学生沉浸于音乐之中,感受其静谧与温暖。
欣赏结束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鼓励他们表达个人看法。
(4)第三首古典音乐作品欣赏:巴赫的《G小调小步舞曲》巴赫是古典音乐的伟大大师,他的音乐作品结构精严,富有感染力。
在欣赏《G小调小步舞曲》之前,向学生介绍巴赫的音乐成就及他对古典音乐的影响。
通过播放《G小调小步舞曲》,指导学生关注其中的音乐构成、曲调形态等方面。
欣赏完毕后,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这首作品的见解和感受。
(5)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欣赏体验,鼓励学生表达对古典音乐的感悟和意见。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概念1.1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表达情感和思想。
1.2 音乐的分类: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等。
1.3 音乐的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等。
第二章:古典音乐鉴赏2.1 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复杂的结构、表达深刻的情感。
2.2 古典音乐的形式:交响乐、室内乐、独奏、合唱等。
2.3 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莫扎特的《安魂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
第三章:流行音乐鉴赏3.1 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通俗易懂、节奏明快、旋律简单、富有感染力。
3.2 流行音乐的形式:摇滚、流行、R&B、嘻哈、电子等。
3.3 流行音乐的代表作品:甲壳虫乐队的《Hey Jude》、迈克尔·杰克逊的《Thriller》、阿黛尔的《Someone Like You》等。
第四章:民族音乐鉴赏4.1 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独特的乐器、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节奏和旋律。
4.2 民族音乐的形式:民乐、歌舞、戏曲等。
4.3 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华彦钧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印度的《拉格音乐》、非洲的鼓乐等。
第五章:音乐欣赏的技巧5.1 聆听音乐的技巧:关注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方面,培养音乐的听觉敏感度。
5.2 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5.3 分析音乐的形式结构:学习古典音乐的形式,如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理解音乐的构造和布局。
第六章:音乐与歌词的关系6.1 歌词的含义:歌词是音乐的补充,通过词语的组合表达具体的内容和情感。
6.2 歌词的类型:叙事性、抒情性、议论性等。
6.3 分析歌词与音乐的关系:了解歌词在音乐作品中的地位,感受音乐与歌词的相互衬托。
第七章:音乐与舞蹈的融合7.1 舞蹈音乐的特点:节奏性强、旋律富有动感的特点,能调动人们的情绪。
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第一章:音乐鉴赏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与意义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鉴赏能力1.2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的定义与作用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听觉分析、情感体验、历史文化背景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技巧: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结构分析1.3 教学活动引入音乐鉴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意义讲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进行实例分析,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音乐鉴赏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音乐鉴赏概念的理解程度音乐鉴赏练习:评估学生对音乐鉴赏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情况第二章:古典音乐鉴赏2.1 教学目标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与风格掌握古典音乐鉴赏的基本要点培养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2.2 教学内容古典音乐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时期特点古典音乐的形式与体裁:交响乐、室内乐、独奏、合唱等古典音乐鉴赏的要点:旋律、和声、结构、演奏技巧等2.3 教学活动介绍古典音乐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时期特点讲解古典音乐的形式与体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形式的区别与特点分析古典音乐鉴赏的要点,进行实例分析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古典音乐特点与风格的掌握情况古典音乐鉴赏练习:评估学生对古典音乐鉴赏要点的理解程度第三章:民族音乐鉴赏3.1 教学目标了解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与风格掌握民族音乐鉴赏的基本要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3.2 教学内容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民族音乐特点民族音乐的形式与体裁: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民族音乐鉴赏的要点:旋律、节奏、音色、演奏形式等3.3 教学活动介绍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民族音乐特点讲解民族音乐的形式与体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形式的区别与特点分析民族音乐鉴赏的要点,进行实例分析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民族音乐特点与风格的掌握情况民族音乐鉴赏练习:评估学生对民族音乐鉴赏要点的理解程度第四章:流行音乐鉴赏4.1 教学目标了解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与风格掌握流行音乐鉴赏的基本要点培养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4.2 教学内容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流行音乐特点流行音乐的形式与体裁:摇滚、流行、爵士、电子音乐等流行音乐鉴赏的要点:旋律、节奏、歌词、编曲等4.3 教学活动介绍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流行音乐特点讲解流行音乐的形式与体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形式的区别与特点分析流行音乐鉴赏的要点,进行实例分析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流行音乐特点与风格的掌握情况流行音乐鉴赏练习:评估学生对流行音乐鉴赏要点的理解程度第五章:音乐与情感5.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掌握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技巧培养对音乐情感表达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5.2 教学内容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音乐如何表达情感,情感如何影响音乐的创作与演绎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技巧: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音乐情感表达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的培养5.3 教学活动讲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表达情感讲解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技巧,进行实例分析进行音乐情感表达的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表达情感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音乐与情感关系的理解程度音乐情感表达练习:评估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技巧掌握情况第六章:音乐与视觉艺术6.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关系掌握音乐与视觉艺术结合的技巧培养对音乐与视觉艺术融合的欣赏能力6.2 教学内容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关系:音乐如何与视觉艺术相互影响,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音乐与视觉艺术结合的技巧:音乐与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结合音乐与视觉艺术融合的欣赏能力的培养6.3 教学活动讲解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影响视觉艺术讲解音乐与视觉艺术结合的技巧,进行实例分析进行音乐与视觉艺术融合的欣赏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欣赏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音乐与视觉艺术关系的理解程度音乐与视觉艺术融合欣赏练习:评估学生对音乐与视觉艺术融合欣赏的掌握情况第七章:音乐与文学7.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掌握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技巧培养对音乐与文学融合的欣赏能力7.2 教学内容音乐与文学的关系:音乐如何与文学相互影响,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技巧:音乐与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结合音乐与文学融合的欣赏能力的培养7.3 教学活动讲解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影响文学讲解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技巧,进行实例分析进行音乐与文学融合的欣赏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欣赏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音乐与文学关系的理解程度音乐与文学融合欣赏练习:评估学生对音乐与文学融合欣赏的掌握情况第八章:音乐与电影8.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与电影的关系掌握音乐与电影结合的技巧培养对音乐与电影融合的欣赏能力8.2 教学内容音乐与电影的关系:音乐如何在电影中发挥作用,提升电影的艺术效果音乐与电影结合的技巧:音乐与剧情、场景、角色等电影元素的结合音乐与电影融合的欣赏能力的培养8.3 教学活动讲解音乐与电影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在电影中提升艺术效果讲解音乐与电影结合的技巧,进行实例分析进行音乐与电影融合的欣赏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欣赏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音乐与电影关系的理解程度音乐与电影融合欣赏练习:评估学生对音乐与电影融合欣赏的掌握情况第九章:音乐与舞蹈9.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掌握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技巧培养对音乐与舞蹈融合的欣赏能力9.2 教学内容音乐与舞蹈的关系:音乐如何在舞蹈中发挥表现力,提升舞蹈的艺术效果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技巧:音乐与舞蹈动作、节奏、情感等舞蹈元素的结合音乐与舞蹈融合的欣赏能力的培养9.3 教学活动讲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在舞蹈中提升艺术效果讲解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技巧,进行实例分析进行音乐与舞蹈融合的欣赏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欣赏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音乐与舞蹈关系的理解程度音乐与舞蹈融合欣赏练习:评估学生对音乐与舞蹈融合欣赏的掌握情况第十章:音乐与生活10.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掌握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技巧培养对音乐在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10.2 教学内容音乐与生活的关系:音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提升生活质量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技巧: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音乐的方法,如音乐治疗、音乐欣赏等音乐在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培养10.3 教学活动讲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升生活质量讲解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技巧,进行实例分析进行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应用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音乐与生活关系的理解程度音乐在生活中应用练习:评估学生对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技巧第十一章:音乐与和声11.1 教学目标了解和声的基本概念掌握和声的基本技巧培养对和声的鉴赏能力11.2 教学内容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弦、和声进行、和声功能等和声的基本技巧:和声分析、和声搭配、和声创新等和声的鉴赏方法:和声的美感、和声的色彩、和声的表现力等11.3 教学活动讲解和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和声的重要性讲解和声的基本技巧,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分析经典音乐作品的和声运用,提升学生的和声鉴赏能力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和声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声分析练习:评估学生对和声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第十二章:音乐与节奏12.1 教学目标了解节奏的基本概念掌握节奏的基本技巧培养对节奏的鉴赏能力12.2 教学内容节奏的基本概念:节奏单元、节奏变化、节奏感等节奏的基本技巧:节奏分析、节奏搭配、节奏创新等节奏的鉴赏方法:节奏的美感、节奏的色彩、节奏的表现力等12.3 教学活动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节奏的重要性讲解节奏的基本技巧,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分析经典音乐作品的节奏运用,提升学生的节奏鉴赏能力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节奏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节奏分析练习:评估学生对节奏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第十三章:音乐与结构13.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音乐结构的基本技巧培养对音乐结构的鉴赏能力13.2 教学内容音乐结构的基本概念:曲式、主题、发展等音乐结构的基本技巧:结构分析、结构搭配、结构创新等音乐结构的鉴赏方法:结构的美感、结构的形式、结构的表现力等13.3 教学活动讲解音乐结构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结构的重要性讲解音乐结构的基本技巧,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分析经典音乐作品的音乐结构,提升学生的音乐结构鉴赏能力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音乐结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音乐结构分析练习:评估学生对音乐结构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第十四章:音乐与演奏14.1 教学目标了解演奏的基本概念掌握演奏的基本技巧培养对演奏的鉴赏能力14.2 教学内容演奏的基本概念:演奏技巧、演奏风格、演奏表现等演奏的基本技巧:演奏分析、演奏搭配、演奏创新等演奏的鉴赏方法:演奏的美感、演奏的色彩、演奏的表现力等14.3 教学活动讲解演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演奏的重要性讲解演奏的基本技巧,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分析经典音乐作品的演奏运用,提升学生的演奏鉴赏能力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演奏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演奏分析练习:评估学生对演奏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第十五章:音乐与创作15.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概念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对音乐创作的鉴赏能力15.2 教学内容音乐创作的基本概念:创作方法、创作风格、创作过程等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创作分析、创作搭配、创作创新等音乐创作的鉴赏方法:创作的美感、创作的色彩、创作的表现力等15.3 教学活动讲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重要性讲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分析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运用,提升学生的音乐创作鉴赏能力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音乐创作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音乐创作分析练习:评估学生对音乐创作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与意义,包括音乐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音乐赏析教案古琴曲(精选5篇)

音乐赏析教案古琴曲(精选5篇)第一篇:音乐赏析教案古琴曲音乐赏析教案古筝曲《流水》【教学思路】我国古代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
尤其是古代音乐艺术更是博大精深,耐人品味。
本课通过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琴曲《流水》和围绕古琴曲的艺术特点与古琴文化的探究,并适当扩展到其他中国古代乐曲和古代乐器的学习,从而对琴歌古曲有一个清晰了解和理性的认识。
达到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民族意识。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音乐教学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之上,掌握和领会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风格、神韵和气质,引领学生高层次地鉴赏音乐,丰富音乐文化知识,提高音乐艺术修养”。
“音乐鉴赏作为增进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普通高中的音乐课程中应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
”针对现阶段学生热衷流行歌曲、情歌和摇滚的现象和社会环境强大气流的冲击,所以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情体验,初步认识、了解我国古代器乐曲的发展简史;感受、体验蕴含于古琴曲中丰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古琴曲《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
这首古曲淡泊、优雅、深邃,意境深远。
乐曲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作者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
该曲式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乐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个部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古琴曲《流水》,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古琴的知识,感受古琴的音色,体会古琴的文雅深邃,并初步理解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古琴曲《流水》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讲述、讨论、练习、自学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淡泊、优雅、深邃,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1. 教学目标
1.了解《丝竹相和》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熟悉《丝竹相和》的音乐特点、演奏形式和演奏乐器。
3.提高学生对丝竹乐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和兴
趣。
2. 教学内容
1.《丝竹相和》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丝竹相和》的音乐特点、演奏形式和演奏乐器。
3.《丝竹相和》的演奏实录欣赏。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丝竹相和》音乐录像,带领学生们感受这种音乐的美妙。
3.2. 学习环节
3.2.1. 《丝竹相和》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丝竹相和》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并带领学生们观看相关的历史图片。
3.2.2. 《丝竹相和》的音乐特点、演奏形式和演奏乐器
教师通过演奏实例,向学生们展示《丝竹相和》的音乐特点、演奏形式和演奏乐器,并让学生们听辨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技巧。
3.2.3. 《丝竹相和》的演奏实录欣赏
教师让学生们看一段《丝竹相和》演奏实录,并对其进行欣赏和分析。
3.3. 拓展环节
教师可以邀请专业丝竹乐老师或演奏家来进行互动交流,并让学生们亲自体验其中某一乐器的演奏技巧,加深对丝竹乐的理解和体验。
4. 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们应该能够了解到《丝竹相和》这一古老而神奇的音乐形式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懂得欣赏传统音乐的美妙之处,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对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有所启发。
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第一章:音乐鉴赏基础知识1.1 音乐的基本概念音高、音长、音色、音量音符、休止符、附点、连音线1.2 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节奏的分类:强弱、均匀、自由旋律的类型:上升、下降、波动1.3 音乐的和声与结构和声的要素:和弦、和声进行、和声功能音乐的结构:乐句、乐段、乐章第二章:中国音乐鉴赏2.1 民间音乐民间小调、民歌、民间器乐2.2 古典音乐京剧、昆曲、豫剧、越剧等地方戏曲古琴、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曲目2.3 现代音乐作曲家:谭盾、陈其钢、郭文景等作品:《黄河大合唱》、《梁祝》、《红色娘子军》等第三章:西方音乐鉴赏3.1 古典音乐作曲家: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作品:《命运交响曲》、《安魂曲》、《马太受难曲》等3.2 浪漫音乐作曲家:肖邦、李斯特、瓦格纳等作品:《夜曲》、《交响诗》、《尼伯龙根的指环》等3.3 现代音乐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梅西安等作品:《春之祭》、《罗密欧与朱丽叶》、《图兰朵》等第四章:流行音乐鉴赏4.1 摇滚音乐代表乐队:滚石乐队、披头士乐队、林肯公园等特点: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歌词直接4.2 爵士音乐代表音乐家:迈尔斯·戴维斯、约翰·柯川、艾灵顿公爵等特点:即兴演奏、复杂的和声、独特的节奏4.3 R&B/嘻哈音乐代表歌手:迈克尔·杰克逊、阿丽西娅·凯斯、Jay-Z等特点:强烈的节奏感、重复的旋律、充满个性的歌词第五章:世界音乐鉴赏5.1 非洲音乐特点:强烈的节奏感、原始的鼓乐、独特的和声代表音乐:非洲部落音乐、桑巴、雷鬼等5.2 拉丁音乐特点:热情洋溢、节奏感强、旋律优美代表音乐:探戈、桑巴、恰恰等5.3 亚洲音乐特点:旋律优美、情感丰富、独特的和声代表音乐:印度古典音乐、日本民谣、中国京剧等第六章:音乐与情感表达6.1 音乐的情感分类喜悦、悲伤、愤怒、平静等6.2 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的色彩等6.3 音乐与情感的互动音乐引发情感共鸣、情感影响音乐欣赏等第七章:音乐与视觉艺术7.1 音乐与绘画音乐与色彩、音乐与构图等7.2 音乐与舞蹈音乐与动作、音乐与节奏等7.3 音乐与影视电影配乐、电视剧主题曲等第八章:音乐与历史背景8.1 音乐与社会变革爵士乐、摇滚乐等在历史上的作用8.2 音乐与时代特征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等在不代的体现8.3 音乐与人际关系音乐在社交场合的作用、音乐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等第九章:音乐创作与表演9.1 音乐创作的基本过程主题构思、旋律发展、和声编配等9.2 音乐演奏的技巧与表现声乐演唱、乐器演奏等9.3 音乐作品的风格与流派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现代音乐等第十章:音乐鉴赏与评价10.1 音乐鉴赏的标准旋律、和声、节奏、情感等10.2 音乐评价的方法感性评价、理性评价、比较评价等10.3 音乐鉴赏与人生修养音乐对个人情感、思想、品格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六、音乐与情感表达:音乐的情感分类和表达方式是学生理解音乐内在意义的关键。
音乐课教案二:欣赏古典音乐名曲

音乐课教案二:欣赏古典音乐名曲第一部分:课程背景和意义音乐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典音乐更是其中的一道瑰丽的风景线。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但古典音乐许多人却不是特别了解。
而古典音乐却给人留下的却是深思、典雅、哲理的印象。
学习欣赏古典音乐,不仅可以让我们掌握音乐基本知识,还能够促进我们的智力发展、情感成长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本节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感受和思考音乐的机会,希望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典音乐,并培养他们对优秀音乐的欣赏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和世界名家;2. 学习欣赏古典音乐著名的作曲家及其代表作;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4. 鼓励学生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去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
第三部分:教学步骤1.启蒙教师简要讲解古典音乐的定义、起源和代表作曲家,并分享一些古典音乐的好听的片段给学生。
例如:2. 导入播放《春》的钢琴曲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中有哪些春天的元素。
同时话题导入,启发学生对乐曲的情感感受和内在涵义。
3. 呈现播放《给爱丽丝的回忆》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显示出曲名,听学生讨论乐曲和图片之间的关联。
4. 教授知识通过讲解、演示和分析等多种形式,逐一讲解古典音乐知识及历史渊源,并指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到的古典音乐经典曲目及作曲家。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即时评估,收集反馈信息以及针对性地讲解并进行小练习,以确保教学效果。
5. 实践教师上台演奏古典钢琴曲,让学生观察演奏技巧和元素。
让学生模仿演奏或唱唱《摇篮曲》,积极体验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总结课程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听一些古典音乐,更好地感受其中的美。
例如:第四部分:教学资源1. 《世界古典音乐名曲导赏》等音乐类书籍;2. 各种古典音乐CD和网络上的古典音乐知识和名曲。
2024年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教案 音乐人文性优质

2024年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教案音乐人文性优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鉴赏,提高学生对音乐人文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的鉴赏。
2.音乐人文性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古典音乐作品的鉴赏,音乐人文性的理解。
2.难点:音乐人文性的深入挖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高山流水》片段,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美感。
提问:同学们,这首曲子给你们什么感受?它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2.讲解介绍《高山流水》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文人情致。
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情感等。
3.鉴赏播放《平湖秋月》、《渔舟唱晚》等古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理解音乐家的人文情怀。
4.探讨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音乐中的人文性体现在哪些方面?5.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具有人文情怀的音乐作品,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分享创作成果,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强调音乐人文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音乐,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五、作业1.深入了解一首古典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及人文性。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具有人文情怀的音乐作品。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古典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对音乐人文性的理解仍较浅。
2.教师在引导学生探讨音乐人文性时,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课后应加强学生的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七、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等环节的参与情况。
2.音乐鉴赏能力: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水平。
3.音乐素养:通过创作实践,评估学生的音乐素养及人文性理解。
八、教学拓展1.结合其他学科,如文学、美术等,开展音乐与人文的跨学科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音乐教案能够对音乐老师的教育任务带来帮助,作为一名高中音乐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吗?相信教案会让你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希望你喜欢。
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1教学内容:欣赏:“落水天”“雨中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第六(田间)”歌曲:“水花花、泥巴巴”“水中”制造:创编旋律第一课“水花花、泥巴巴”教学目的1、用活泼、跳跃地情绪来学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体验雨中跑着勇敢的小娃娃。
3、欣赏我国民歌“落水天”,感受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唱准乐谱、欣赏教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二、听音练习1、老师先弹奏以出示的音,并认识音名。
2、老师完整的弹奏旋律乐句,学生仔细听辨并能准确填写音名。
3、把旋律完整的演唱。
三、学唱乐谱1、学生先自己认识音名。
并根据歌曲旋律音高来演唱乐谱。
2、老师把有难度的乐句提出来师生一起解决。
3、轻声跟琴来演唱歌曲乐谱5、分组来演唱歌曲乐谱。
四、新授歌曲1、导入:从新课内容进行导入。
2、老师范唱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4、师:这首歌曲是几几拍?二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强弱规律:强弱。
5、按节奏朗读歌词6、跟琴学唱歌曲五、创编动作1、观赏、体验“小脚丫”在雨中跑的动作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六、欣赏“落水天”1、听赏“落水天”歌曲,并跟着哼唱,体会歌曲的情绪讨论:1):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2):请你随着音乐做动作。
第二课“雨中”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雨中”,用肢体动作表现雨点欢快地落下、区别类似雨声的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2、欣赏“雨中曲”3、制造:用“do、re、mi、fa、sol ”五个音旋律。
准备:塑料纸、听雨盒、手指游戏、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小雨滴老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雨滴的游戏。
(手指游戏)二、感受雨声、欣赏“雨中曲”1、请你们听赏一首“雨中曲”,并请说出有几种雨声?2、你们为乐曲配上好听的大雨、小雨的声音,出示听雨盒和塑料纸。
分发给每个学生一个道具,请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声音。
三、学唱“雨中”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3、轻声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学生能唱准歌曲的节奏,对一些歌词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个字,不能含糊地带过。
四、情景表演:下雨啦1、我们用动作来感受雨中的情景,下大雨的时候雨点怎么跳的,到地面上怎么样的?请你们仿照动作。
2、雨慢慢得下得小了,怎么跳? 请大家边唱、边跳。
五、我的制造:按五音和同学合作一首“雨中曲”六、小结第三课听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目的:通过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若干、沙子、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宝贝(出示箱子)谁来猜猜,里面会装些什么宝贝呢?(生猜3—4个)(1) 看来让大家猜,是有些困难,还是让老师取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出示玻璃瓶、报纸、装有沙子、豆的杯子)现在大家知道老师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了吧!(2) 哇!你真厉害哦,真有件这样的东西。
他们能发出声音吗?(能)在老师看来,能发出声音的这些东西都是宝贝。
不信,大家仔细听:(师吹出空玻璃瓶,发出呼呼的风声)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这声音像什么?(生说)你能像老师这样,吹出呼呼的风声吗?好,你上来试一试(演奏)。
风呼呼的吹着,不一会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象沙沙的雨声吗?谁也来演奏一下这沙沙的雨声?(生演奏)听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请一位同学来演奏(生演奏)。
雨落在树叶上,发出了哗啦啦的声音,拿起你们手中的书,摇起来,听听象不象哗啦啦的`树叶声(生感受)。
突然,一阵春——哦?该敲打什么来表现春雷呢?(生说,师评价)那我们就用这些声音来表演一段“春雨雷电”的交响乐吧!(分角色演奏)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到出都是这样的宝贝,用他们可以来表演很多声音故事,怎样,神奇吧!二、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1、整体感知那现在我们来聆听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雷鸣电闪波尔卡》管弦乐吧,听一听音乐大师是怎么来表现“雷鸣电闪”的?当你在乐曲中听到“雷鸣电闪”时,赶快捂起你的耳朵!这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欢乐的人们正在庆祝丰收,载歌载舞。
听,天气好象发生了变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们的兴致却是越来越高,他们仍然继续欢歌,继续舞蹈。
2、认识打击乐器乐曲中的“雷鸣电闪”的地方还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的呢?介绍定音鼓和钹3、片段欣赏那我们再来欣赏其中两个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钹在其中的作用。
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说)(雷声隆隆、倾盆大雨的景象)片段二中,给你什么感受呢?4、小结:乐曲逼真的表现了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的景象,但人们仍然兴高采烈、纵情起舞。
再来欣赏下,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当然可以随着音乐通过动作来表现。
那我想,现在大家可以完成书上的表格了!三、实践创作我们感受了大师所创作的“雷鸣电闪”,现在我们也来创作,用这些宝贝来表现下面的四个主题。
(1、雷雨;2、清晨;3、课间十分钟;4、厨房交响曲)请小组长将宝贝拿回去,要迅速的选择一个主题,充分发挥这些宝贝的作用,来表现你所选题的声音。
想一想,这些声音可以用哪些宝贝来表现。
评价:你知道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吗?在这个主题中,这个声音是通过……来表现的!真棒!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宝贝在你的手里真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四、欣赏“第六(田园)交响曲第四乐章,这首乐曲又是什么器乐演奏的?五、总结下课大家欣赏、表演的都很好!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仿照出各种声音,相信大家乐观的观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去制造,也能成为像“约翰施特劳斯”一样的音乐大师。
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2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妙情感,引导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体验。
2、培育幼儿的节奏感、记忆力及音乐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舞幼儿为第二段填编新词。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1、律动:根据优美音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关动作。
2、发声练习:(1)师生问好。
引起爱好:小朋友闭上眼睛,数3下睁开,老师吹白色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沙沙沙,轻轻飘下来。
)二、展开(一)看图片学第一段:1、看图片第一段语言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来到小朋友中间,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2、理解分析歌词:(1)咱们一起问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小雪花会怎样回答?”(2)“小雪花怎样来的?”(3)“小雪花要来告诉我们什么?”(冬天来到了)3、语言节奏朗诵:(1)师问第一句,幼儿朗诵后三句。
(2)集体完整朗诵。
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1)看图片欣赏范唱。
“你听到什么?”“第一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低?”(下行音)(2)完整演唱两遍。
(二)填编第二段:1、填编歌词:“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你听,猜猜是谁‘滴滴滴滴答’?”“小雨滴会说些什么?”“小雪花飘下来,那小雨滴呢?”(落下来)“小雨滴想告诉我们什么?”(春天来到了)2、朗诵歌词:(1)老师说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2)语言节奏朗诵。
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着歌来玩行不行?(1)学着第一段试着唱一唱。
(2)唱第二段。
(三)完整演唱两段。
1、“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2、“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雪花和雨滴)3、加动作表演唱,老师稍加工,时动作更有美的感染力。
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3活动目标:1、感知动态画面的内容,尝试听辨音乐快乐、悲伤的情绪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
2、喜欢参加音画同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布置森林场景、小鸟头饰、动画片片段剪辑《快乐的小鸟》活动过程:一、以《小鸟飞》音乐律动入室。
二、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展开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提问:你们听到什么样的音乐?这段音乐象什么?三、引导幼儿欣赏消音动画片,讲述动画片的内容:(1)第一段:小鸟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的?(2)第二段:小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四、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听辨快乐、悲伤的音乐,并与相应的动画片进行匹配。
(1)第一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2)第二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五、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1)鼓舞幼儿创编鸟飞、鸟跳的动作,表现快乐的音乐(2)鼓舞幼儿创编小鸟伤心的表情、动作,表现悲伤的音乐六、引导幼儿讨论,教育幼儿要爱惜鸟类,不要伤害小鸟:为什么快乐的小鸟会变得那么悲伤?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4活动目标:1、仔细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形象。
2、学会看图谱,通过图谱理解音乐。
3、感受音乐的同时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作出动作。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1、录音机、磁带《狮王进行曲》2、图谱活动过程:1、谈话进入主题今天是狮子大王的生日,你们听他来了!2、请幼儿完整性的欣赏一遍《狮王进行曲》提问: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幼:有狮子在叫。
)3、老师用故事讲述自己听后的感受4、分段欣赏,请幼儿说说每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并欣赏图谱的同时用动作表现出音乐。
①第一段:喇叭吹响②第二段:狮王进场③第三段:狮王兴奋的吼叫④第四段:狮王与小动物们一起跳舞庆祝(提示幼儿有哪些动物出现)⑤第五段:狮王大吼把小动物们都吓跑了5、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