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

合集下载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 对此, 要求在勘测现场必须做到:
• 1.对取样土层的宏观情况作出较详细的描述和记录, 并对其土层的基本性质作出初步判别;
• 2.对所取土样应直观地作出肉眼描述和鉴别,并定 出土名,以供室内实验后定名参考。
第二章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简易鉴别
一、土的现场记录及简易试验方法
•1. 土的现场记录 • 在取土样时,应从宏观上对土层进行描述,并作详 细记录,其内容包括:
•分类原则:
• 分类要简明,既要能综合反映土的主要工程性质, 又要测定方法简单,使用方便 • 土的分类体系所采用的指标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 同类工程用土的不同特性
•土的分类一般原则是:
• 1.粗粒土按粒度成分及级配特征分类; • 2.细粒土按塑性指数分类和液限,即按塑性图法分类; • 3.有机土和特殊土则分别单独列为一类; • 4.每类土有明确的土名,并对应于相应的符号。
•饱和单轴抗 压强度frk(Mpa)
•frk>60
•30<frk≤60 •15<frk≤30
•b.碎石土的分类
•5<frk≤15
•frk≤5
•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碎石土
•碎石土的分
•土的名称
•颗粒类形状
•颗粒级配
•漂
•圆形及亚圆形为
石 •块
主 •棱角形为
•粒径大于200mm的颗 粒含量超过全重50%
•1.黄土:低液限黏土(CLY),分布范围大部分在A线以上,WL<40%; •2.膨胀土:高液限黏土(CHE),分布范围大部分在A线以上, WL>50%; •3.红粘土:高液限粉土(MHR),分布范围大部分在A线以下,WL>55% 。
•塑性指数Ip
•60

普通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普通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普通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普通土的现场鉴别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观察土壤的颜色:土壤的颜色可以反映土壤的成分和性质。

一般来说,红土富含铁氧化物,黄土含有较多的硅酸盐等。

不同颜色的土壤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下形成,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初步判断土壤的类型。

2. 触摸土壤的质地:土壤的质地是指土壤的颗粒粒径大小以及土壤中颗粒间的结合程度。

按土壤质地可以分为砂壤、壤土和粉壤等。

通过触摸土壤,感受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结合程度,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质地。

3. 用手捏取一小团土壤:通过捏取土壤可以感受到土壤的湿度和粘性。

湿润的土壤一般含有较多的水分,而干燥的土壤水分较少。

粘性较大的土壤可能富含较多的粘粒(如黏土),而粘性较小的土壤可能富含较多的砂粒。

4. 用水试验:将一小团土壤放入容器中,加水搅拌。

观察土壤的溶解情况和悬浮物的沉淀速度。

较多的颗粒悬浮物和悬浮物下沉较快可能表示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砂粒。

溶解速度较慢可能表示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黏土。

目测和常规试验方法只能初步鉴定土壤的类型和性质,如果需要进一步精确鉴定土壤组成和性能,需要借助专业的实验室分析仪器和技术。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各类土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基本相同,差别不大。

现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规范》)分类标准介绍如下: 《规范》将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岩)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六大类,另有淤泥质土、红黏土、膨胀土、黄土等特殊土。

(一)岩石岩石是指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

岩石按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可分为坚硬岩、较坚硬岩、较软岩和软岩。

岩石按风化程度,可分为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岩石。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二)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碎石土,根据粒组含量及颗粒形状可进一步分为漂石或块石、卵石或碎石、圆砾或角砾。

分类标准见表1-10。

表1-10 碎石土分类注: 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栏从上到下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砂土。

根据粒组含量,可进一步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分类标准见表1-11。

表1-11 砂土的分类注: 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从上到下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四)粉土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粉土。

粉土的性质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

(五)黏性土塑性指数Ip>10的土称为黏性土。

黏性土按塑性指数大小又可进一步分为:当Ip >17时为黏土; 当10<Ip≤17时为粉质黏土。

(六)人工填土人工填土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堆积物。

人工填土物质成分较复杂,均匀性也较差,按堆积物的成分和成因可分为:(1)素填土: 由碎石、砂土、粉土或黏性土所组成的填土。

(2)杂填土: 含有建筑物垃圾、工业废料及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

土的现场鉴别

土的现场鉴别

土的现场鉴别在建筑施工中,根据土的坚硬程度及开挖的难易度,将土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8类,土的这八类分类法及其现场的鉴别方法如下表土的鉴别方法对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的选择,劳动量和机械台班的消耗及工程费用都是有较大影响。

土的分类土的名称可松系数现场鉴别方法Ks Ks*一类土松软土沙亚砂土冲积沙土层种植土泥炭淤泥1.08~1.17 1.01~1.03 能用锹锄头挖掘二类土普通土亚黏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沙种植土填筑土及亚砂土1.14~1.28 1.02~1.05 能用锹条锄挖掘少许用镐翻松三类土坚土软及中等密度黏土重亚黏土粗砾石干黄土及含碎石卵石的黄土亚黏土压实的填筑土1.24~1.30 1.05~1.07 主要用镐少许用锹条锄挖掘四类土砂砾坚土重黏土及含碎石卵石的黏土粗卵石密实的黄土天然的配砂石软泥灰岩及蛋白石1.26~1.35 1.06~1.09 整个用镐条锄挖掘少许用撬棍挖掘五类土软石硬质黏土中等密度的页岩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的石灰岩1.30~1.40 1.10~1.15 用镐或者撬棍大锤挖掘部分用爆破方法六类土次坚石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的花岗岩片麻石1.35~1.45 1.11~1.20 用爆破的方法开挖部分用风镐七类土坚石大理岩辉绿岩玢岩粗中粒花岗岩坚实的白云岩砂岩砾岩片麻岩石灰岩风化痕迹的安山岩玄武岩1.40~1.45 1.15~1.20 用爆破的方法开挖八类土特坚实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坚实的细粒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辉长岩辉绿岩玢岩1.45~1.50 1.20~1.30 用爆破方法开挖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序号土的种类最佳含水量质量比% 最大干密度KN/m31 砂土8~12 18.0~18.82 黏土19~23 15.8~17.03 粉质黏土12~15 18.5~19.54 粉土16~22 16.1~18.0工地简单检验黏土含水量的方法一般是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为了保证填土在压实过程中处于最佳含水状态当土过湿时应予翻松晾干也可参入同类型土或吸水性土料过干时则应预先洒水润湿。

土的分类

土的分类

土的分类与鉴定土属于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其结构松散,成因复杂。

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据土的颗粒级配、塑性指标、液限或孔隙比可将土分为碎土石、砂土、粉土、粘性土及其以前沉积的和淤泥质土。

根据形成时代晚更新世Q3土,定为老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中近期沉积的土,为新近沉积土。

1.土的描述与定名在岩土工程中,土的分类主要依据其粒度成分,并结合其成因和时代进行命名。

因此在现场勘察时应注意划分成因和时代,并详细描述土的成分和结构特征。

碎石土应描述:砂土应描述:粉土应描述:粘性土应描述:2.碎土石的分类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并按下表进一步分类。

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根据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确定,对于平均粒径等于或小于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的碎按表1-12分类。

并石土,可用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进行修正。

按表1-13的修正系数对锤击数N63.5分类表1-12 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 ,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 的碎石土,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N 120按表1-14分类,并按表1-15的修正系数对锤击数N 120进行修正。

或参照表1-16根据野外观察鉴别。

3.砂土的分类粒径大小2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并按表1-17进一步分类,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 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按表1-18确定。

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划分砂土密实度时,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4.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e划分为密实、中密和稍密,按表1-19确定;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w(%)划分为稍湿、湿、很湿,按表1-20确定。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切面光滑, 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 土块坚硬,用 易粘着物体,干 塑性大,能搓成直径 小 于 0.5nn 的 长 条 黏 有粘刀阻力 粒,水分较大时很粘手 锤才能打碎 燥后不易剥去 土 (长度不短于手掌) 手持一端不易断裂 粉 稍有光滑面, 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 土块用力可压 能粘着物体,干 有塑性,能搓成直径 为0.5~2mm的土条 质 切面平整 感觉到有少量粘粒 碎 燥后较易剥去 黏 土 粉 无光滑面, 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 土块用手捏或 不易粘着物体, 塑性小,能搓成直径 土 切面稍粗糙 感觉到砂粒较多、粗糙。 抛扔时易碎 干燥后一碰就掉 为2~3mm的短条


细砂
大部分颗粒与玉米粉近似,粒 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胶
径在0.075-0.25mm之间。 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
表面有水印
(翻浆)
偶有轻微粘
着感
粉砂
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粒 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 表面有显著翻 有轻微粘着 径在0.005-0.075mm之间。 稍加压力可分散 浆现象 感觉
河漫滩和山前洪、颜 色 较 深 而 暗 , 冲积扇(锥)的 呈 褐 、 暗 黄 或 灰 表层,古河道; 色 , 含 有 机 质 较 已填塞的湖、塘、多时带灰黑色 沟、谷;河道泛 滥区
二、科学方法
野外工作的目力鉴别, 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 也是野 外勘探工作的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习惯采用的描述内容, 比较侧重于观察了解土的物理性质, 如湿度、状态、包含 物等, 而缺乏对土的力学性状的观察了解。粘土和粉土的 颜色和湿度可能没有太大的差异, 除了用手感颗粒粗细的 通常方法外, 就没有很多的办法来作有效的判断。 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 有一个专门的标准(D2488 土的描述、目测—手感法) ,详细地规定了目力鉴别的方 法, 可供借鉴。关于适用范围, 这个标准规定: 不仅用于现 场的鉴定, 且也用于办公室内或试验室内, 或需要对土样进 行检查和描述的任何地点。这个标准对于相同类型的试样 分类特别有价值, 可使需要用来进行土的正确分类的室内 试验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

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1)砂土现场鉴别方法①砾砂: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mm(小高粱粒大小),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

②粗砂:约有一半的颗粒超过o omni(细小米粒大小),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在一起,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

③中砂:约有一半的颗粒超过0 25mm.干燥时颗粒基本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就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偶有水印,允粘着感觉。

④细砂:大部分颗粒与粗粒米粉近似,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有水印,偶有轻微粘着感觉。

⑤粉砂:大部分颗粒与细米粉近似,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有压力可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有轻微粘着感觉。

在观察颗粒粗细进行分类时,应将鉴别的土样从表中颗粒最粗类别逐缎查对,当首先符合某一类的条件时,即按该类土定名。

2)黏性土的现场鉴别①黏土:湿润时用刀切切面光滑,有粘刀阻力。

湿土用手捻摸时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很粘手。

干土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湿土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

湿土捻条靼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mm的长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易断裂。

②柑质黏土:湿润时用刀切切面平整、稍有光滑。

湿土用手捻摸时稍有滑腻感,感觉到有少量砂粒,有牯滞感。

干土土块用力可压碎;湿土易粘着物体,干燥后易剥去。

湿土捻条有塑性,能搓成直释为2~3mm的土条。

3)粉土的现场鉴别湿润时用刀切切面稍粗糙、不光滑。

湿土用手捻摸时有轻微粘滞感,感觉到砂粒较多。

干土土块用手捏或抛扔时易碎;湿土不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一碰即掉。

湿土捻条塑性小,能搓成直径为2-3mm的短条。

4)人工填土的现场鉴别无固定颜色,夹杂有砖瓦碎块、垃圾、炉灰等,夹杂物显露于外,构造无规律;浸人水中大部变为稀软淤泥.其余部分为砖瓦、炉灰,在水中单独出现;湿土搓条一般能搓成3mm士条,但易断,遇自杂质甚多时,就不能搓条,干燥后部分杂质脱落,故无定形,稍微施加压力即行破碎。

土的现场目力鉴别方法

土的现场目力鉴别方法

第一节土的现场目力鉴别方法根据土的一些外观特征,用一些简易的试验方法判别土类及土性,统称为十的现场目力鉴别。

当然,这种鉴别是初步的,正确的判别要通过必要的室内土工试验方能达到。

但掌握现场目力鉴别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基本技能,不能轻视。

土的现场目力鉴别包括划分土类及鉴别土的基本性质。

在土的目力鉴别中常用的简易试验方法主要有:1.干强度试验:把风干的小土块,用手指捏碎或劈断,根据用力的大小来判别。

1)干强度高——捏不碎,抗断强度大,2)干强度中等——用力能捏碎,容易劈断,3)干强度低——易于用手捏碎和搓成粉末。

2.韧性试验:将土调成略高于塑限,柔软而不粘手,在手掌中搓成直径约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再次搓条.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区分:1)韧性高——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手指捏不碎,2)韧性中等——可再揉成土团,手指稍捏即碎,3)韧性低——不能再揉成土团。

3.摇震试验:用含水量接近于饱和的土,团成小球,放在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击该手掌,则土中水渗出土球表面,并呈现光泽。

再用手指捏该土球,水分光泽又消失(水复又进入土球内部)。

观察随摇震与手捏时水分出现与消失的反应可区分为;1)反应快——出水与消失迅速,表示粉砂含量较多:2)反应慢——出水与消失都慢,表示粉砂含量较少,3)无反应——无水分出现,表示粘粒含量很多。

4.光泽反应:用小刀切开梢湿的土,并用小刀抹面。

如果土面呈现光泽,表示为高液限粘性土:如土面粗糙无光泽,则为低液限粘性土或粉性土。

5。

握团试验:用于区分有机土中的泥炭分解度:第254页1)完全没有或几乎没有分解的泥炭,握团肘从指缝中挤出来的是清水,2)已分解的泥炭,握团时大部分或全部泥炭都能从指缝中挤出来。

s.其他:如手指揉搓的感觉,肉眼观察等。

对粘性土的目力鉴别见表11—1;对砂性土的现场鉴别见表11—2,对土的湿度的现场鉴别见表11—3:对碎石类土密实度的现场鉴别见表11—4。

对人工填土与淤泥质土的现场鉴别见表1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1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方法
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
可松性系数
现场鉴别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Ks
Ks’
一类土
(松软土)
砂,亚砂土,冲积砂土层,种植土,泥炭(淤泥)
1.08~1.17
1.01~1.03
能用锹、锄头挖掘
二类土
(普通土)
亚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种植土,填筑土及亚砂土
1.14~1.28
1.02~1.05
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
三类土
(坚土)
软及中等密实粘土,重亚粘土,粗砾石,干黄土及含碎石、卵石的黄土、亚粘土,压实的填筑土
1.24~1.30
1.04~1.07
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
四类土(砂砾坚土)
重粘土及含碎石、卵石的粘土,粗卵石,密实的黄土,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及蛋白石
1.26~1.32
1.30~1.45
1.10~1.20
用爆破方法开挖,部分用风镐
七类土(坚石)
大理岩,辉绿岩,玢岩,粗、中粒花岗岩,坚实的白云岩、砂岩、砾
岩、片麻岩、石灰岩,风化痕迹的安山岩、玄武岩
1.30~1.45
1.10~1.20
用爆破方法开挖
八类土(特坚硬石) )
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坚实的细粒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辉长岩、辉绿岩、玢岩
1.06~1.09
整个用镐、撬棍,然后用锹挖掘,部分用楔子及大锤
五类土
(软石)
硬石炭纪粘土,中等密实的页岩、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的石炭岩
1.30~1.45
1.10~1.20
用镐或撬棍、大锤挖掘,部分使用爆破方法
六类土
(次坚石)
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
岗岩,片麻岩
1.45~1.50
1.20~1.30
用爆破方法开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