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友谊》
培根论友谊原文和译文

培根论友谊原文和译文培根(Francis Bacon)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论友谊》(Of Friendship)被誉为经典之作。
以下是《论友谊》的原文和译文,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培根对友谊的理解。
原文:A principal fruit of friendship is the ease and discharge of the fullness and swellings of the heart, which passions of all kinds do cause and induce. We know diseases of stoppings and suffocations are the most dangerous in the body; and it is not much otherwise in the mind; you may take sarza to open the liver, steel to open the spleen, flower of sulphur for the lungs, castoreum for the brain; but no receipt openeth the heart, but a true friend, to whom you may impart griefs, joys, fears, hopes, suspicions, counsels, and whatsoever lieth upon the heart, to oppress it, in a kind of civil shrift or confession.It is a strange thing to behold, what gross errors and extreme absurdities many (especially of the greater sort) do commit, for want of a friend to tell them of them; to the great damage both of their fame and fortune: for, as Saint James saith, they are as men that look sometimes into a glass, and presently forget their own shape and favor. As for business, a man may think, if he will, that two eyes see no more than one; or that a gamester seeth always more than a looker-on; or that a man in anger is as wise as he that hath said over the four and twenty letters; or that a musket may be shot off as well upon the arm as upon a rest; and such other fond and high imaginations, to think himself all in all; but when all is done, the help ofgood counsel is that which setteth business straight. And if any man think that he will take counsel, but it shall be by pieces, asking counsel in one business of one man, and in another business of another man, it is well (that is to say, better, perhaps, than if he asked none at all); but he runneth two dangers: one, that he shall not be faithfully counselled; for it is a rare thing, except it be from a perfect and entire friend, to have counsel given, but such as shall be bowed and crooked to some ends which he hath that giveth it. The other, that he shall have counsel given, hurtful and unsafe (though with good meaning), and mixed partly of mischief and partly of remedy; even as if you would call a physician, that is thought good for the cure of the disease you complain of, but is unacquainted with your body; and therefore may put you in way for a present cure, but overthroweth your health in some other kind; and so cure the disease and kill the patient.But a friend that is wholly acquainted with a man’s estate will beware by furthering any present business how he dasheth upon other inconvenience. And therefore rest not upon scattered counsels; they will rather distract and mislead than settle and direct.译文:友谊的一个主要收获就是能使心中的满溢和涨满得到宣泄和释放,而各种情感正是导致这种满溢和涨满的。
探究友谊的真谛——《论友谊》教案2

探究友谊的真谛——《论友谊》教案2。
《论友谊》是一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写的作品。
该文旨在探讨友谊的多种类型及其真正的内涵。
作为一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从人性本身出发,将友谊的不同形式分为三类:基于功利的友谊、基于友爱的友谊和基于美德的友谊。
基于功利的友谊指的是双方相互利用的友谊。
这种友谊通常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建立的,例如两个商人的业务上的合作。
这种友谊并非真正的友谊,因为当利益没有了,这种友谊也会随之消失。
基于友爱的友谊是双方对于彼此的人格特质、品行、兴趣等方面感到欣赏、认同,建立起的友谊。
这种友谊的关注点在于对于朋友个人品质的欣赏和爱护,不是通过朋友带来什么好处而建立的。
它是一种更加稳固持久的友谊形式,是真正的友谊。
基于美德的友谊是双方基于对于美德的追求,相互尊重、关心、支持和鼓励的友谊。
这种友谊的建立并不是因为朋友们彼此需要对方的帮助或支持,而是因为朋友们都渴望成为更美好的人。
这种友谊形式是最理想的,因为它代表了人们高尚的品格和自我完善的追求。
在整个《论友谊》教案的结构中,亚里士多德讲述了三种友谊:基于功利、基于友爱和基于美德的三种友谊类型,但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强调了“友谊即美德”这一观点。
他认为,良好的友谊关系建立在双方对于美德的追求上,维持友谊的因素主要是善意、真诚和义务感。
通过这种友谊,人可以相互成长,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自我完善。
而这种完善,不消说是对于人类悠久历史中的一个脉络线索。
在德行学中,对于“和谐共生”的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而亚里士多德所阐明的“友谊即美德”的理念,恰恰是让人们重新理解何为和谐共生,也是人类面临社会个体化、异化等严峻命题时的思路。
总体来说,友谊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元素,她的存在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带给人们快乐和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论友谊》教案不仅仅是一篇关于友谊的论文,而是人类文明底蕴中重要的思想遗产,是对于高尚德行的追求和现实人际关系中的问题的思考和解答。
《论友谊》课件

管鲍之交:
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 友,但是两人各事其主。后鲍叔牙侍 奉的 公子小白为被立为齐桓公,鲍叔牙却向齐 桓公荐管仲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 的辅佐下,齐国日益强大,最终成为“九 分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后的管 仲十分感慨地 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也。”
管宁割席:
12.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 之肆,久 而不闻其臭,变与之化矣。——孔子 13.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 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薛之 情公读书录· 交友》 15. 顺利时结交朋友,逆境中考验朋友。——拉 丁谚语 16.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17. 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 人。——西班牙谚语 18. 背后说我好话的才是朋友。 19. 友谊就是栖于两个身体中的同一灵魂。—— 亚里士多德
生平经历(1561年~1582年) 弗朗西斯· 培根(Francis Bacon,1561 - 1626)于1561 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 培根是伊丽莎白女 王的掌玺大臣,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 英国内政;母亲安妮· 培根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精通希 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 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 1573年,年仅12岁的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 大学中的学习是他对传统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 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旅居巴黎。短短两 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里整个法国,这使他接触到不少新 的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并且对其世界观的转变产生了 极大的影响。 1579年,父亲突然病逝,培根不得不回到伦敦。由于生 活开始陷入贫困,培根进入了葛雷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 面四处谋职。 1582年,21岁的培根取得了律师资格,此时,培根在思 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 以改革,并且把经验和实践引入认识论。这是他“复兴科学” 的伟大抱负,也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西塞罗《论友谊》

西塞罗《论友谊》公民们:我以为,友谊的基础是美德。
别人相信你有美德,所以才与你建立友谊。
你若放弃了美德,友谊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早已定下了一条保护友谊的准则:不要求他人做不道德的事;别人求你做不道德的事,你也不要做。
所以,A你请朋友做事,必须以道德为限。
B如果为了朋友的缘故而做犯法的事,尤其是背叛国家,那是绝对不道德的,不容辩解的。
如果确认是道德的,便应毫不迟疑地去做,并且永远热诚。
我以为那些错把功利当作基础的人,实在是丢掉了友谊的基础。
我们愉快,不是由于从朋友那里得到了物质利益,而是由于得到了朋友的爱。
如果我们的资助使我们得到了愉快,那是因为其资助是出于真诚的爱。
请问天下有谁愿意只能享受无穷的物质财富,却不能爱别人,同时也不能得到别人的爱呢?只有暴君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没有信仰,没有爱,也没有对人的信任,一切都是猜疑、犹豫、憎十艮,这里绝对没有友谊的位置。
哲人恩尼乌斯说:“在身处困境时才能找到忠实的朋友。
”不可靠的朋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在自己得志、飞黄腾达时,忘了朋友;一种是见朋友有难而弃之不顾,逃之夭夭。
所以,在上述两种情形之下,仍能想到朋友的人,才真正难能可贵;仍能丝毫不减*的友谊,才可以称之为神圣友谊。
“我们爱朋友犹如爱自己”,这样说是不恰当的,因为有许多事,我们不为自己做而只为朋友做。
有时去恳求一个卑鄙的人,有时去冒犯一个不该冒犯的人,这些为自己本不值得去做的事,为了朋友却欣然去做了。
在许多情况下,有美德的人宁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朋友得到欢乐。
所以,应该说,爱朋友胜过爱自己。
友谊还应该有一条准则:不要为了自己过分钟情友谊、依恋友谊而妨碍了朋友的大事。
凡是舍不得离开朋友而阻止、妨碍朋友去尽他高尚义务的人,不但无知、怯弱,而且简直就不懂友谊。
美德之所以能创造友谊,保持友谊,是因为美德里有*,有坚贞,有忠诚,有无私,有明智,有善良,有关爱。
一个人的美德一旦表现出来,便会光芒四*,并且借助这种光芒、照见别人的美德。
培根的《论友谊》赏析3篇

培根的《论友谊》赏析3篇培根的《论友情》赏析1《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情》等多篇随笔。
可以说,《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便又一便地阅读、一便又一便地细细品味。
而其中,我最喜爱的,就要数《论美》和《论友情》两篇。
我觉得,人生中最不行缺少的就是友情,所以,我特殊将这篇《论友情》读了好几遍,其中,我特殊喜爱那句:"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谊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
'这句话将"喜爱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犹如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
然而他在《论友情》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识的:"假如你把欢乐告知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欢乐;而假如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句话将友情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即使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这句话,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对对方抱歉,因为友情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将友情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这两点。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培根能对世上的许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写下来让后人们一代一代传阅不是一朝一夕便可成的,也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假如想要像培根那样成为一位出名的作家的话,也要多读、多练,让自己的作品也成为作为人的一生中的"卷首语'。
友情是什么东西呢?谁也不能告知我正确的答案呢?友情像一根丝线,把你和你的朋友联系在一起,就此你们产生了友谊。
友情像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让你和你的朋友经受千辛万苦才走到一起。
友情像一本书,包含着很多秀丽而曲折的故事,当你和你的朋友共同"阅读"的时候,你们已走到了一起。
友情像一瓶墨水,当你和你的朋友共同吸食时,墨水里的一点一滴已经沾上了你们的友谊。
培根论友谊原文和译文

培根论友谊原文和译文
(最新版)
目录
一、培根论友谊原文概述
二、培根论友谊的核心观点
三、培根论友谊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正文
一、培根论友谊原文概述
培根的《论友谊》是一篇关于友谊的随笔,通过赞美友谊,探讨了友谊的本质和价值。
在文中,培根提出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必须共同维系,任何单方面的示好或背离,不能称为友谊。
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也就成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培根论友谊的核心观点
1.友谊是双向的,需要双方共同维系。
培根认为,友谊不是单方面的善意或背离,而是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
这意味着在友谊关系中,双方都需要付出和努力,才能维持这种关系。
2.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
在培根看来,亲密性是衡量友谊程度的重要指标。
友谊中的双方需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能达到亲密的境界。
3.友谊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和分担忧愁。
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了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三、培根论友谊的现实意义
培根的《论友谊》对我们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友谊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珍惜友谊,明白友谊需要双方共同维系,不能只靠单方面的付出。
其次,我们应该在友谊中保持亲密,相互信任,相互理解。
最后,我们应该学会分享快乐和分担忧愁,让友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份美好。
四、结语
总的来说,培根的《论友谊》通过对友谊的赞美,探讨了友谊的本质和价值。
爱默生《论友谊》

I do not wish to treat friendships daintily, but with roughest courage. When they are real, they are not glass threads or frostwork, but the solidest thing we know. For now, after so many ages of experience, what do we know of nature, or of ourselves? Not one step has man taken towar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of his destiny. In one condemnation of folly stand the whole universe of men. But the sweet sincerity of joy and peace, which I draw from this alliance with my brother’s soul, is the nut itself, whe reof all nature and all thought is but the husk and shell. Happy is the house that shelters a friend! It might well be built, like a festal bower or arch, to entertain him a single day. Happier, if he know the solemnity of that relation, and honor its law! He who offers himself a candidate for that covenant comes up, like an Olympian, to the great games, where the first-born of the world are the competitors. He proposes himself for contests where Time, Want, Danger, are in the lists, and he alone is victor who has truth enough in his constitution to preserve the delicacy of his beauty from the wear and tear of all these. The gifts of fortune may be present or absent, but all the speed in that contest depends on intrinsic nobleness, and the contempt of trifles. There are two elements that go to the composition of friendship, each so sovereign that I can detect no superiority in either, no reason why either should be first named. One is Truth. A friend is a person with whom I may be sincere. Before him I may think aloud. I am arrived at last in the presence of a man so real and equal, that I may drop even those undermost garments of dissimulation, courtesy, and second thought, which men never put off, and may deal with himwith the simplicity and wholeness with which one chemical atom meets another. Sincerity is the luxury allowed, like diadems and authority, only to the highest rank, that being permitted to speak truth, as having none above it to court or conform unto. Every man alone is sincere. At the entrance of a second person, hypocrisy begins. We parry and fend the approach of our fellow-man by compliments, by gossip, by amusements, by affairs. We cover up our thought from him under a hundred folds. I knew a man, who, under a certain religious frenzy, cast off this drapery, and, omitting all compliment and commonplace, spoke to the conscience of every person he encountered, and that with great insight and beauty. At first he was resisted, and all men agreed he was mad. But persisting, as indeed he could not help doing, for some time in this course, he attained to the advantage of bringing every man of his acquaintance into true relations with him. No man would think of speaking falsely with him, or of putting him off with any chat of markets or reading-rooms. But every man was constrained by so much sincerity to the like plaindealing, and what love of nature, what poetry, what symbol of truth he had, he did certainly show him. But to most of us society shows not its face and eye, but its side and its back. To stand in true relations with men in a false age is worth a fit of insanity, is it not? We can seldom go erect. Almost every man we meet requires some civility,--requires to be humored; he has some fame, some talent, some whim of religion or philanthropy in his head that is not to be questioned, and which spoils all conversation with him. But a friend is a sane man who exercises not my ingenuity, but me. Myfriend gives me entertainment without requiring any stipulation on my part. A friend, therefore, is a sort of paradox in nature. I who alone am, I who see nothing in nature whose existence I can affirm with equal evidence to my own, behold now the semblance of my being, in all its height, variety, and curiosity, reiterated in a foreign form; so that a friend may well be reckoned the masterpiece of nature. 译文:我不想用轻巧的方式对待友情,我愿以最狂热的勇气去对待它。
最新蒙田随笔论友谊

蒙田随笔论友谊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你整理的“蒙田随笔论友谊”,希望你们喜欢!谢谢!蒙田随笔论友谊【第一篇】:最近读《蒙田随笔》。
正如孟德斯鸠所评价的:“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在本书中,我看到了思想的人。
”读他的书,可以洗洗脑,静静心。
今天跟大家分享其中一篇:《论友谊》。
原文有点冗长晦涩,我按自己的理解把它梳理了下,如果有兴趣,请读原文。
“我们喜欢交友甚于其他一切,这可能是我们的本性所使然。
”蒙田说自古友谊分为四种:“血缘的、社交的、待客的和男女情爱的”,在他看来,这四种无论是单独还是联合起来,都无法跟他所说的友谊相比。
因为“友谊形形色色,通常靠欲望或利益、公众需要或个人需要来建立和维持;友谊越是渗入本身以外的其它原因、目的和利益,就越不美丽高贵,越无友谊可言。
”所以,这四种友谊都不算真正的友谊。
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蒙田把他所说的友谊跟这四种“友谊”做了比较:1、友谊和亲情:他认为父子兄弟间没有友谊可言。
因为友谊需要真诚的没有隔阂的交流,可父子间更需要的是尊敬威严;兄弟间因为财产的混合和分配,极大地放松和削弱兄弟的情谊。
因此他说“越是自然法则和义务强加给我们的友谊,我们的自由意志就越少,而自由意志产生的是友爱和友谊,绝对不会是别的。
”2、友谊和婚姻:蒙田认为婚姻是一场交易,通常是为了别的目的才进行的交易,惟有进去是自由的,此外,还要理清千百种不相干的复杂纠纷,它们足以导致关系破裂和扰乱强烈的感情。
而友谊只跟它自身有关,不涉及其他交易。
他还说,如果可以建立一种自愿和自由的关系,不仅灵魂可以互相完全拥有,而且肉体也参与这一结合,男人全身心投入进去,那么,可以肯定,友谊可以因此更充分、更完整。
蒙田的意思是,如果婚姻中男女关系可以建立这样的关系,那么就是一种神圣的(友谊)关系,(确实,灵与肉的互相投入与交融是夫妻间最理想最完美的境界!)但他有说“可惜,没有例子可以证明女人能做到这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的论证思路:
首先,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如 果你把快乐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 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 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其次,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朋友的忠告可 以使你少犯错误,朋友间的交流又可使你增 长见识。朋友的忠告有利于使人的心灵健全, 朋友的忠告有利于使人的事业进步。
友 调剂感情 (感情) 谊 的 增进智慧 (智慧) 作 用 提供替身性帮助 (生命)ຫໍສະໝຸດ 友谊是如何调剂人的感情的?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 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 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友谊能分 享快乐,能分担忧愁。而本文重点谈的是 后者,“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懑抑郁的 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 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那 沉重地压在你心头的一切,通过友谊的肩 头而被分担了”。
论
培根
教学目标
1.了解随笔这一文体, 品味把握课文简约、隽 永的“格言体”这一风 格。
2.深入咀嚼格言警句的 丰富内涵。
3.认识友谊对于人生的 重要性,树立积极健康 的友谊观。
二、走进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十七世纪杰 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家。马克思曾 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 学的真正始祖”。他的著名的随笔集《培 根论人生》选取了26篇写作优美的文章, 包括《论真理》《论天性》《论友谊》等。 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主要 著作有《论事物的本性》《迷宫的线索》 《各家哲学的批判》《自然界的大事》 《论人类的知识》等。
△用比较的手法说明了朋友间的思想交流 对于增进人的智慧的作用。
5、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 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谬误 miù 挫折 cuò 倾听 qīng 擢升 zhuó 调剂 jì 劝诫 jiè 宠爱 chǒng
解词:
疏导: 引导使畅通。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很有秩序。 砥砺: 磨炼。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
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 题。
1、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 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 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 忧愁。
△用两个假设复句分别说明了友谊的奇特作用 是能够让人分享快乐、分解忧愁,非常简练而 富有哲理。 2、友谊对于人生,真象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 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 金。
作者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比 如你有病求医,一位医生虽会治这 种病却不了解你的身体情况,结果 服了他的药这种病虽然好了,却可 以从另外的方面损害你的健康,虽 然治了病也伤了人。用来证明,最 可靠的忠告,也还是只能来自最了 解你事业情况的友人。
:培根的随笔语言上有“简约体” 和“格言体”的风格,请同学们找出并朗 读、品味文中简约而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
四、文体简介
随笔,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 散文样式。(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
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为特色, 篇幅短小,形式多样。
培根的随笔除了有一般随笔的特色, 更有一种高屋建瓴、充满哲理的大 气。
培根随笔有两大特点:
一是在立意上具有世界书 的高度;它“不是为一国
而作,乃是为万国而作的; 不是为一个时代,而是为 一切时代”。
在论证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时,作者使用了 引用论证的方法。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 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打开的绣毯。”证明与 人交谈,可以启迪人的智慧,让人的智慧外露, 让人的思想显现。作者还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 想更加锐利。这个比喻论证讨论可激起人思想的 火花,让人智慧闪现。所以,正如圣雅各说的 “虽然照过镜子,可终究是忘了原形”。这个引 用证明了人类自身存在的人性不足,人类不容易 认识自我,看别人都看得很清楚,但看自己却看 得模糊。
为什么说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
朋友的忠告可以使你少犯错误。 朋友间的交流又可使你增长见识。 朋友的忠告有利于心灵健全,有利
于事业进步。
为什么友谊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替身性的 帮助? 朋友不仅仅是第二个我,他可以承担你未 做完的事业,可以使你获得第二次生命。 这是从一个人的生命延伸的角度谈友谊的, 使友谊的重要性又增加了一层。
再次,友谊还可帮你做一些你无法做到的事情。 朋友不仅仅是第二个我,他可以承担你未做完 的事业,好朋友可以使你获得第二次生命。
本文的论证方法:
2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1
举例论证
3
(3)全文的论证手法。
在论证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 要时,作者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所 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士所要寻找 的那种点金石,它既能使黄金加倍,又 能使黑铁化金。这个比喻论证,论证友 谊的神奇作用。
△巧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友谊对于人生的作用: 丰富生活,增强力量。
3、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 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 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 的思考。
△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并且用形象 的比喻说明了友谊对于增进人的智慧的作 用。语言生动优美。 4、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促膝交谈可以比 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聪明。
二是在语言上有简约体和 格言体的风格。格言警句、
广征博引。
《培根论人生》与蒙田《随笔 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 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 散文三大经典。
五、字音
斡旋 wò 遁入 dùn 挚友 zhì 顷刻 qǐng 恰如其分 fèn 砥砺 dǐ lì 愚蠢 yú chǔn 谚语 yàn
自读课文
1.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每一自然段。 2.文章划分为几部分? 试概括各部分大意。
本文结构:
一、(1-3)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友 谊对人生必不可少。 二、(4-15)具体论述友谊对 人的重要作用。 三、(16)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友 谊对人的重要性。
快速浏览全文, 谈谈友谊都有那些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