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远眺的诗句
描写登高远眺的诗句

描写登高远眺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唐·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唐·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唐·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唐·白居易《九日寄行简》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唐·戴叔伦《湘川野望》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唐·张谔《九日宴》。
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
——唐·孙逖《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唐·申欢《兜玄国怀归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唐·李贺《句》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唐·王缙《九日作》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
——唐·武元衡《登阖闾古城》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
——唐·武元衡《塞上春怀》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唐·羊士谔《寄裴校书》。
重阳节独登高远眺逍遥古诗诗句

重阳节独登高远眺逍遥古诗诗句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往往会有登高远眺的习俗,感受秋日的高远与宁静,抒发内心的情感。
而在古代诗词中,也有许多描绘重阳节登高的佳作,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也让我们领略到了重阳节独特的魅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说是重阳节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每逢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他想象着兄弟们都在登高插茱萸,却唯独少了自己,那份孤独与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这种对亲情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显得尤为深沉。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则呈现出了一种豁达的心境。
诗人与朋友带着酒壶登上青山,面对秋日美景,感慨人生在世难得开怀大笑,不如在这佳节里尽情畅饮,将菊花插满头发而归。
不必为夕阳西下而惆怅,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何必像齐景公那样对着牛山流泪呢?这首诗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让人在登高的同时,也能对世事多一份思考。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登高画面。
诗人在北山白云之中,怀着怡然自得的心情,试着登高远望,心随着南飞的大雁远去。
薄暮时分,忧愁涌起,而清秋的景色又引发了他的兴致。
看着归村的人们在渡头歇息,天边的树木如同荠菜般渺小,江畔的沙洲宛如弯月,不禁期待着能与友人共载美酒,在重阳节一同畅饮。
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重阳节相聚的期盼。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重阳节独登高远眺古诗诗句

重阳节独登高远眺古诗诗句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而登高远眺,则是重阳节众多习俗中颇受人们喜爱的一项活动。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重阳节独登高远眺的情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堪称重阳节思乡怀亲的经典之作。
诗人独自一人漂泊在异乡,每逢佳节来临,对亲人的思念就愈发浓烈。
他遥想家乡的兄弟们在这重阳佳节登高插茱萸,却唯独少了自己,那种孤独与惆怅跃然纸上。
王维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将异乡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深切动人。
杜甫在《登高》中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在重阳节独自登上高台,面对万里秋景,心中涌起无限的悲愁。
身世之悲、家国之恨、时光之叹,都凝聚在这短短几句诗中。
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苍凉悲壮的登高图,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
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也别有一番韵味:“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诗人在秋高气爽的时节登上万山,遥望友人所在之处,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
他的心随着南飞的大雁远去,愁绪在黄昏时分悄然升起,兴致却因这清朗的秋天而激发。
诗中描绘的景色清新优美,而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重阳节相聚的期待,更让人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
李白的《九日龙山饮》则展现了他在重阳节登高畅饮的豪迈之情:“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在龙山之上,李白开怀畅饮,菊花似乎也在嘲笑他这位失意之人。
然而,他却沉醉于这美景之中,风吹落帽也不在意,尽情歌舞,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登高唐杜甫的古诗原文

登高唐杜甫的古诗原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登高》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著名的山水田园诗。
在这首诗的描写中,杜甫以登高的方式来领略自然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古诗原文吧。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是杜甫在登高的时候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对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领悟和对生命之哲学的深沉思索。
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描绘了登高时的风景:天空风急,高高的树梢上一只猿猴发出哀鸣,湖面清澈,沙地洁白,鸟儿在此飞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这里的“风急天高”和“渚清沙白”都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风景的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了登高时的清新和宁静。
接着,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描绘了长江两岸的景色:无边无际的落叶飘落,萧萧不绝,长江水流滚滚而来,气势磅礴。
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而杜甫用“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的形象描写,不仅是对长江气势磅礴的描绘,更是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致敬。
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表达了杜甫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在诗中,他将自己比作“作客”,形象地描绘了他长期奔波于四方,飘零无依的身世。
“百年多病”也体现了杜甫饱受疾病折磨的不幸遭遇,但是尽管如此,他依然“独登台”,坚定不移地向往追求自由和独立,展示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与豪情。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哲理的山水田园诗。
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内心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展现了杜甫诗歌的崇高境界和深邃思想。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珍贵之作。
重阳节独登高远眺飘逸古诗诗句

重阳节独登高远眺飘逸古诗诗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登高远眺成为了许多人迎接重阳节的传统活动。
登高,不仅能让人饱览山川之美,更能引发无尽的诗意与遐想。
而古诗中那些描绘重阳节登高远眺的诗句,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熠熠生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谓是重阳节思乡怀亲的经典之作。
诗人独自漂泊在他乡,每逢重阳佳节,对亲人的思念便愈发浓烈。
他想象着远方的兄弟们登高插茱萸的情景,唯独自己不在其中,那种孤独与惆怅,令人感同身受。
诗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以想象之笔描绘出兄弟登高的画面,虽未亲见,却仿佛近在眼前,足见诗人对亲人的牵挂之深。
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中“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诗人置身于北山的白云之中,怡然自得。
为了能与友人相望,他尝试登高远眺,然而心却随着南飞的大雁远去。
此句将登高时的心绪刻画得细腻入微,那随着大雁消逝的心,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则展现了一幅雄浑而又悲怆的登高图景。
风急天高,猿猴哀啼,渚清沙白,鸟儿盘旋。
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而下,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
诗人常年漂泊在外,如今又拖着多病之躯独自登上高台,面对这萧瑟的秋景,心中充满了身世之悲和家国之忧。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宏大的意境,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登高远眺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行为,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
他们借登高所见之景,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或思乡怀亲,或感时伤世,或追求自由。
比如李白的《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关于登高的100个诗句

关于登高的100个诗句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王之涣《九日送别》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5.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
——王贞白《九日长安作》6.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7.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8.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卓文君《怨郎诗》9.酣歌欲尽登高兴,强把黄花插满头。
——殷尧藩《九日》10.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11.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2.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李白《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13.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苏轼《醉蓬莱·重九上君猷》14.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
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
——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15.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
——晏几道《武陵春·九日黄花如有意》16.试登高先做重阳,篱落黄花,虀臼橙香。
——张可久《双调·折桂个》17.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18.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贯云石《正宫·小梁州·朱颜绿鬓少》19.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
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
——姚合《送李馀及第归蜀》20.昨闻过春关,名系吏部籍。
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姚合《答韩湘》21.沈吟不寐先闻角,屈曲登高自有山。
——方干《郭中山居》22.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
——郑谷《漂泊》23.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相近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相近的诗句以下是 6 条符合要求的诗句及例子:
1. “登高远眺天地宽,众山渺小皆入眼。
” 比如当你登上黄山之巅,
俯瞰周围连绵的山峰,那种感觉不就是这样吗?真的会惊叹“哇,原来世界这么大,其他山都显得好小啊”。
2. “站在高峰极目望,山川矮小显苍茫。
” 你想想看,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看着下面的一切,不就像这句话说的一样嘛,那时候你肯定会特别激动地说“哇塞,这下面的山都好矮呀”!
3. “攀至云端俯瞰时,万山低矮不足奇。
” 就好像坐飞机穿过云层往下看,那些山都变得那么小,这不就是“攀至云端俯瞰时,万山低矮不足奇”嘛。
4. “登上绝顶观四方,众岭矮小如蚁行。
” 不是有人说过嘛,当他站在那
高高的山顶上,看着那一个个小山岭,就像蚂蚁在爬一样,哎呀呀,不就是这句话描述的情景嘛!
5. “身居高峰放眼瞧,群山矮小眼前飘。
” 有一次我去泰山,当我终于爬
到顶,往山下一看,那群山真的显得好小好小啊,可不就是“身居高峰放眼瞧,群山矮小眼前飘”的感觉。
6. “立于山巅望天涯,众山渺小似微瑕。
” 就如同一位伟大的探险家站在
世界屋脊上,看着周围那些相对矮小的山峰,心里肯定会涌起这样的感慨呀,这世界真是太奇妙啦!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诗句都能很好地表达出登高望远后那种众山渺小的豪迈感,让人对自然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有更深刻的体会。
登高中内对仗的诗句

登高中内对仗的诗句1. “登高望远天地宽,俯首沉思岁月长。
”就像我站在山顶,望着那辽阔的天地,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天地是多么宽广啊!而当我低下头沉思时,又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岁月真是悠长。
2. “登上高峰心澎湃,步入低谷意彷徨。
”你想想看,当你费劲力气终于登上高峰时,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是不是难以形容?可要是突然步入低谷,那心里的彷徨也是实实在在的呀。
3. “登高方知众山小,涉远才觉天地大。
”哎呀,真的只有等你登高了,才会发现原来其他山都那么小,这不就跟我们经历多了才知道世界有多大一个道理嘛!4. “登高赏景情舒畅,临渊羡鱼心迷茫。
”比如说我们登高去欣赏美景,那心情肯定特别舒畅呀,但要是只是站在深渊边羡慕鱼儿,心里肯定会很迷茫的呀。
5. “登高一呼众山应,静坐三思己心明。
”当你在高处大喊一声,众山好像都在回应你,这多神奇呀!而安静地坐着思考再三,自己的内心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6. “登高可揽九天月,俯身能拾四海贝。
”这就好像你有了登高的勇气,就能去揽那九天之上的月亮,而低下头也能拾起四海里的贝壳呀。
7. “登高极目视野阔,静心聆听心声清。
”当你登高极目远眺,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不就跟我们静下心来聆听,心声会变得清晰一样吗?8. “登高远眺山川美,近身细观花草香。
”你看呀,登高去眺望那山川是那么美,再靠近去仔细观察那些花草,还能闻到阵阵香气呢。
9. “登高沐风心飞扬,踏雪寻梅意悠长。
”我们登高时沐浴着风,心都飞扬起来了,就如同踏雪去寻找梅花,那意境真是悠长啊。
10. “登高踏云似仙游,涉谷穿林如侠行。
”哇,登高踏上云朵就好像在仙游一样,而走进山谷穿过树林又如同侠客在行走,多有意思呀!我的观点结论:登高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特别的感受和体验,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和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远眺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登高远眺的诗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
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
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
——张琰《春词二首》
2、簪茱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
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郑絪《九日登高怀邵二》
3、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羊士谔《寄裴校书》
4、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5、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
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
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
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
——孙逖《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8、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
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张谔《九日宴》
9、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
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
兹楼属庾家。
——白居易《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10、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
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司空图《白菊三首》
11、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司空图《重阳阻雨》
12、摘得**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白居易《九日寄行简》
13、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
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
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
——高适《宋中十首》
14、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15、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6、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
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
——皇甫冉《登山歌》
1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18、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李嘉佑《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19、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无。
——王缙《九日作》
20、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九日送别》
21、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
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
——武元衡《塞上春怀》
22、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崔涂《送友人》
23、江边枫落**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崔国辅《九日》
24、行至**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孟浩然《寻**潭主人不遇》
25、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
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申欢《兜玄国怀归诗》
26、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戴叔伦《湘川野望》
27、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
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28、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司空图《九月八日》
29、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
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武元衡《登阖闾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