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特殊情况紧急输血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急诊输血管理制度)

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急诊输血管理制度)

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急诊输血管理制度)紧急抢救(特殊情况)配合性是指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手术及其他治疗时间而必须施行的紧急输血。

其指征为下列三种情况之一:①患者急性失血达自身血容量的40%以上;②患者已呈失血性休克状态;③突然发生无法控制的快速出血(如胸腹腔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等)。

为了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抢救患者生命,以最快的速度使血液用到患者身上,制定紧急抢救(特殊情况)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

1尽快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通过该插管采集供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用的血标本。

2紧急抢救输血,经治科室应尽快将《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一同送达输血科,并在申请单右上方注明“火急”或“紧急”字样,禁止口头医嘱申请输血。

经治医师应同时向医务处报告。

3输血科在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病情“火急”未知患者血型的情况下,应在10分钟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红细胞(O型红细胞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并在血袋上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

尽快鉴定供、受者血型并根据临床输血需要,发出经交叉配血完全相合的血液。

病情“紧急”应在20分钟内完成正反定型及凝聚胺法主侧配血。

4反复输血或者有孕产史的患者暂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直接进行凝聚胺(或者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由经治医生告知患者家属同意签字,并在输血记录单上注明“暂未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抢救结束后记录于病案中。

血液发出后需要用同一标本及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

5患者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时,选择O型悬浮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直接发放。

由经治医生告知患者家属同意签字,抢救结束后记录于病案中。

同时记录在输血科专用的正反定型不符登记本,进一步检测血型。

6患者RhD阴性,不规则抗体筛检阴性时,经主管院长、医务处同意、备案,由经治医生告知患者家属同意签字,执行《Rh(D)阴性患者输血管理制度》,抢救结束后记录于病案中。

7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创伤患者,应指定一名医生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程序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程序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程序一、当前形势紧迫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输血已经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外伤、产后大出血、罕见血液病等,患者生命垂危,需要紧急抢救输血。

此时,输血的速度和正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紧急抢救输血程序,以确保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正确的输血治疗。

二、专家观点专家普遍认为,紧急抢救输血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设立紧急抢救输血小组,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护士和输血科技术人员组成。

2.建立完善的紧急抢救输血流程,包括患者评估、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取用等环节。

3.确保血液来源的充足和安全,包括备有充足的库存血液、建立应急献血队伍等。

4.强化与患者的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三、支撑数据根据相关研究,实施紧急抢救输血程序后,患者得到正确治疗的速度比未实施该程序提高了20%以上。

同时,实施该程序后,患者生存率提高了10%以上。

这表明,紧急抢救输血程序的实施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四、应急有效性说明阐述实施紧急抢救输血程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缩短患者等待时间:通过设立紧急抢救输血小组,可以快速评估患者病情,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等操作,从而缩短患者等待输血的时间。

2.提高输血正确率:完善的紧急抢救输血程序可以帮助医生快速确定合适的血液类型和输血量,从而减少因输血错误而导致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3.确保血液安全:通过建立应急献血队伍和库存充足的血液来源,可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同时,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血液污染和病毒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4.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强化与患者的沟通,可以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输血的认知和满意度。

这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程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特殊情况患者紧急输血程序的规定

关于特殊情况患者紧急输血程序的规定

关于特殊情况患者紧急输血程序的规定为避免失血性休克患者因未能及时接受输血而死忙,本着抢救生命为第一原则及某些疾病治疗所需,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章第五十五条规定、输血相关文献中《失血性休克RhD阴性患者紧急输血程序》及《特殊情况ABO血型相容性输注程序》等,为保障紧急情况下患者用血需求,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制定我院特殊情况患者紧急输血程序。

特殊情况是指:1.因RhD阴性血液制剂供应紧缺的情况下,失血性休克RhD阴性患者需要紧急输注RhD阳性血液制剂抢救生命;2.因ABO同型血液成分制品供应缺乏。

失血性休克患者需要输注ABO相容性血液制剂抢救生命。

一、组织机构我院成立特殊输血指导小组,按照特殊情况患者紧急输血流程的要求,负责特殊输血的管理与实施,组织特殊情况输血知识的培训,具体组成人员如下:组长:某某某副组长:某某某某某某各临床科室主任组员:某某某某某某输血科值班人员各临床科室负责经治医师二、特殊情况患者紧急输血流程5.输血科遵循特殊情况血液成分制品输注原则,选择相应的血液成分制品,在血液成分制品出库报告单上注明试验结果及“特殊输血”,并签名。

6.临床经治医师做好特殊情况输血不良反应防治工作,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予以相应治疗。

三、失血性休克RhD阴性患者紧急输注RhD阳性血液制剂相关知识(一)患者选择失血性休克RhD阴性患者需要立即输血挽救生命,采供血机构RhD阴性血液制剂(种类与数量)不能满足供应。

(二)告知制度1.经治医师确认患者因大出血而引起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输血抢救生命。

大出血定义:(1)24h内流失患者全部血容量的血液;(2)24h内输注20U的红细胞制剂;(3)3h内丢失患者全部血容量的50%血液;(4)成人丢失血液150ml/min。

2.患者直系亲属和/或患者在签署书面《RhD阴性患者紧急输血治疗同意书》前,经治医师必须告知输注RhD阳性红细胞的利弊,尤其是Rh血型不合输血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具有生育能力或未生育的女性(包括女童)输注RhD阳性血液制剂可能产生抗体而影响生育等情况。

患者紧急输血预案

患者紧急输血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患者在发生急性大出血、严重贫血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需要紧急输血的患者。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紧急输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紧急输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紧急输血工作的组织实施。

4. 护士、医生、输血科工作人员等按职责分工,共同参与紧急输血工作。

四、预案内容(一)紧急输血指征1. 急性失血:成人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以上,儿童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15%以上。

2. 严重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且伴有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3. 手术失血:预计手术失血量较大,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4. 其他:如血液病、重症感染、药物中毒等需要紧急输血的情况。

(二)紧急输血流程1. 确认输血指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紧急输血。

2. 填写输血申请单: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注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输血种类、输血量等信息。

3. 采集血标本:护士为患者采集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病毒筛查等检查。

4. 输血科审核:输血科工作人员对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进行审核,确认输血指征无误。

5. 输血科配血:输血科根据患者血型、输血种类,进行交叉配血,确保输血安全。

6. 输血:护士在医生指导下,为患者进行输血操作。

7. 输血后观察:护士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

8. 输血记录:护士详细记录输血过程、患者病情变化、输血反应等。

(三)紧急输血注意事项1. 确保输血安全: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防止输血反应发生。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血前后,医护人员应进行手卫生,确保输血器材无菌。

3. 输血速度: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调整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4. 输血反应处理:一旦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输血指南专家共识

输血指南专家共识

输血指南专家共识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输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场景中。

然而,由于输血涉及到生命健康,因此其操作指南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专家们基于丰富的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共同制定了《输血指南专家共识》。

1. 专家简介本次《输血指南专家共识》的编制团队由多位输血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包括了血液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多个专业的学者和临床医生。

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长期致力于输血研究和治疗工作,在国内外皆享有很高的声誉。

2. 编制目的《输血指南专家共识》的编制旨在提供准确、权威、科学的输血操作指南,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输血的操作水平和质量,确保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时能够得到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治疗。

3. 指南内容编制团队在《输血指南专家共识》中汇总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详尽的阐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输血指征根据患者的病情、血液指标等综合评估,明确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2 输血血液品种选择根据不同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合理选择输血的血液品种,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浮液、血小板悬浮液等,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3.3 输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详细介绍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包括输血反应的早期判断和处理、过敏反应的处理以及输血后的监测与处理等。

3.4 输血操作技巧提供输血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包括输血设备的准备和校验、静脉通路的建立、输血速度的控制等,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5 输血后的护理详细介绍输血后的护理要点,包括对输血反应的监测、常规护理的实施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处理等。

4. 应用与推广《输血指南专家共识》将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输血工作中,为医务人员提供科学准确的操作指南,为患者输血治疗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

此外,编制团队还将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推广《输血指南专家共识》,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输血水平。

特殊情况紧急输血专家共识

特殊情况紧急输血专家共识

特殊情况紧急输血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
【年(卷),期】2013(033)006
【总页数】3页(P481-483)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ACCF/SCAI/SVMB/SIR/ASIIN 2007年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临床专家共识文件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特别工作组关于临床专家共识文件的报告
(ACCF/SCAI/SVMB/SIR/ASIIN颈动脉支架置人术临床专家共识文件委员会)与美国介入与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血管医学和生物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联合发布2.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的回顾性分析3.中国输血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专家共识4.胎盘输血专家共识5.胎盘输血在产科特殊情况新生儿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预案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预案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预案1. 背景介绍特殊情况下,如严重创伤、大手术、出血等紧急情况,输血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为了保证输血过程的安全与高效,制定紧急抢救输血预案至关重要。

2. 输血预案的目的紧急抢救输血预案的目的是规定在急需输血时的操作流程和应急措施,以确保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合适的输血治疗,降低因输血延误而导致的风险。

3. 预案制定原则- 确保安全性:抢救输血预案的制定应以患者安全为首要考虑,包括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输血程序的规范执行、输血期间的监测与评估等。

- 提高效率:预案应包含一系列的操作流程,旨在减少时间延误,提高抢救输血的效率。

- 科学性与全面性:预案应基于最新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覆盖各种常见和急性血液疾病的治疗需求,并考虑不同患者群体的特殊情况。

4. 预案内容4.1 紧急通知与召集机制当发生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的需求时,首先需要及时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并启动输血预案。

通知方式可以包括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平台等,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接收。

4.2 输血现场准备为了提高紧急输血的效率,现场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包括准备输血所需的血制品、输血设备与器材的摆放,并确保其在最佳运行状态。

同时,现场还应配备专业的输血护理人员,并准备好输血监测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4.3 患者评估与预处理在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血型与配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的检测,并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合理预处理,以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4.4 输血程序执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医嘱,在首次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在输血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包括输血速度、输血量的控制、输血时的监测等。

4.5 输血风险的控制与应对在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血反应、感染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应对输血反应发生时的处理方法。

同时,输血后的护理工作与观察也十分重要。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草案)-说明资料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草案)-说明资料
有章可循才能解除临床医生和输血科的心 理压力!
三.为了减少讨论“推荐方案”时的分歧, 需要先统一
一些临床输血的免疫学观点。 因为学术问题
既要提倡百花齐放,又要达成共识, “推荐方案”才有“可操作性”。
㈠ 安全有效输血的免疫学要求是:
⒈ 病人与供者红细胞“相同”,或者“相容”
⒉ “相同”与“相容” 不是一回事 “相同”(same, identification)是指: 供者血型与病人完全一样; “相容”(compatibility, matching)是指:
如果遇到“内行专家”,告你一状; 内行知道: 病人只需要控告: “病情恶化与输血不当有因果关系”; 不需提供证据。 按我国法律规定: 医疗纠纷案件“举证倒置”, 你却要拿出病情恶化与输血无因果关系的证据 非被折腾掉一层皮。
⒊ 五个怎么办? 紧急抢救输血,在五个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 •
㈣ 给病人输异型红细胞 只要是供者ABO,RhD抗原比病人种类少,或数量少

• • • •
如:供O -----------→ ☆种类少于→ 病A; 或 B; 或AB
供A;或 B; 或O ---→ ☆种类少于→病AB; 供ABO亚型(A2…)--→ ☆数量少于→病ABO型 (A) 供Rh(-) -------------→ ☆种类少于→患Rh(+) 供RhDu,Del -------→ ☆数量少于→病Rh(+)
①没有Rh(-)血,立即找Rh(-)抢救; 2009年. 山东董明霞医疗纠纷案: 2012年11月1日,济南历下区法院作出一审 判决: 两医院和血液中心败诉,合计赔偿35万元。
②没有Rh(-)血, “配合型输血”抢救成功; 1997年.天津谢晓荣医疗纠纷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情况紧急输血专家共识2015-08-14 14:12 来源:
为挽救生命、积极救治患者,在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常规抢救治疗措施无法实施,法律尚无明确规定的特殊情况下,允许医生为挽救患者生命按照下列步骤采取紧急输血措施。

血型不明时紧急输注O 型红细胞处理流程
1. 适用情况患者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方可启动此流程:
(1)AB0 血型难以确定(如:AB0 血型系统的亚型表型,或其他生理、病理因素引起的AB0 血型鉴定困难)。

(2)生命体征不平稳,危及生命的急性失血:
血红蛋白<30 g/L,并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血红蛋白>30g/L,但进一步加重贫血可能会严重危及生命(出血速度快,可能迅速危及生命;合并心、肺等严重基础疾病,很难耐受更严重贫血)。

(3)向患方充分告知并取得患方的书面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O 型悬浮红细胞成分中残存少量血浆,但大量输注(累积大于200 mL)可能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

2. 紧急处置按照以下A-B 的顺序启动紧急流程:
(1)优先选择输注0 型洗涤红细胞。

(2)在不能及时获得O 型洗涤红细胞的情况下,可考虑输注O 型悬浮红细胞,并推荐应用白细胞滤器。

在生命体征稳定、危急状态解除后,应等待获取O 型洗涤红细胞。

3. 注意事项
(1)异型输血必须是由主管医师与输血科充分沟通、权衡患者获益与风险后共同做出决定。

(2)输注前应使用能够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技术进行交叉配血,否则可能因患者体内存在针对供血者的不规则抗体,从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3)输血时和输血后加强病情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RhD 阴性无同型合格血源供给时紧急输血流程
1. 适用情况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方可启动此流程:
(1)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及时输注RhD 阴性合格血液。

(2)生命体征不平稳,危及生命的急性失血:
血红蛋白<30 g/L,并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血红蛋白>30g/L,但进一步加重贫血可能会严重危及生命(出血速度快,可能迅速危及生命;合并心、肺等严重基础疾病,很难耐受更严重贫血)。

(3)向患方充分告知并取得患方的书面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RhD 阴性受血者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在输注RhD 阳性血液后,将可能由于同种免疫产生抗D 抗体,诱发新生儿溶血病,因此将可能丧失再生育能力;或再次输注RhD 阳性血液时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输注来不及检测的血液可能使受血者面临感染艾滋病、肝炎等多种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患者必须自行承担这些风险。

2. 紧急处置按照以下A-B 的顺序启动紧急流程
(1)在检测确认待抢救患者血液中D 抗体筛查阴性的前提下,使用与RhD 抗原阳性交叉配血相合的合格血液。

(2)不具备「A」条件时,可以考虑输注紧急采集尚来不及完成检测的RhD 抗原阴性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

3. 注意事项
(1)异型输血或输注未完成检测的血液必须是由主管医师与输血科充分沟通、权衡患者获益与风险后共同做出决定。

(2)输血时和输血后加强病情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相应配血方法
1. 强生卡式(BioVue)交叉配血
(1)严格遵守《全国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配血实验室及献血员筛选实验室。

(3)责任人:实验室工作人员。

(4)标准操作规程
撕开试剂卡上的铝箔带,分别加人一滴BUSS 液。

取40μL 受血者压积红细胞和献血者压积红细胞加人1mL 生理盐水中制成4% 的红细胞悬液。

主测管中,加人受血者血清40μL+ 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0μL。

次测管中,加人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0μL+ 供血者血清40μL。

37℃孵育10min,离心5min。

判读结果。

(5)注意事项
每日实验前,应先将有关试剂进行室温平衡,以防止冷凝集;
开启后的试剂卡请于lh 内使用,如果柱内的试剂液面位于或低于玻璃珠的顶端,请勿使用该卡。

实验前将强生卡离心3-4min,并进行标记。

强生卡封口已损坏时,管中干涸或有气泡时,卡不可使用。

样本红细胞悬液浓度要在4% 左右。

纤维蛋白可吸附部分红细胞,应将血样离心。

液体应加至卡反应室中。

严格按标准程序操作可检出弱抗原抗体反应,弱凝集。

抗人球交叉配血不合,应设计实验进行分析。

某些药物、疾病可导致异常结果。

细菌及异常血清蛋白可影响结果。

2. Base 凝聚胺(Polybrene)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全国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输血科实验室。

(3)责任人:实验室工作人员。

(4)标准操作规程
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溶液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 电位,Zeta 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low ionic medium,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

其后,加人凝聚胺试剂,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是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 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凝聚。

最后,加人悬浮液(Resuspending),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聚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聚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试剂及器材试剂: 低离子介质溶液,凝聚胺溶液(Polybrene Solution),悬浮液(Resuspending Solution),阳性质控液(Positiv eControl)。

器材:试管,离心机,载玻片,显微镜。

(5)交叉配血试验
取试管两支,标记主、次侧,主侧管加患者血清(血浆)2 滴,加供血者3%-5% 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 滴,次侧反之。

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凝聚胺溶液2 滴,并混合。

3400r/min,离心10S,然后弃去上清,不要沥干,试管底残
留约0.1mL 液体。

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最后加人悬浮液2 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

如果在30s 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6)注意事项
可以用含EDTA 的血浆代替血清使用。

若患者血清(血浆)含肝素,如血液透析患者,须多加4-6 滴凝聚胺溶液以中和肝素。

试剂使用前请室温平衡。

如怀疑冷凝集素干扰试验结果,请在最后加人悬浮液时,将试管立即置人37t 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在30s 内观察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