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情公开课

合集下载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母亲的恩情,认识到母亲对子女的付出和牺牲。

2.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感恩母爱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回报母爱,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母亲的恩情,培养感恩母爱的情感。

2. 学会回报母爱,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母亲的恩情。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回报母爱。

四、教学方法:1. 情感教育法: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互相启发。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回报母爱。

五、教学准备:1. 故事素材:关于母爱的小故事。

2. 图片素材: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温馨画面。

3. 视频素材:关于母爱的感人视频。

4. 活动材料:回报母爱的实际行动方案。

一、导入新课1. 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

2. 展示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温馨画面,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深入学习1. 分析故事中母亲的付出和牺牲,让学生深刻理解母亲的恩情。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回报母爱。

三、案例分析1. 观看关于母爱的感人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亲的辛苦。

2. 分析视频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

四、小组讨论1.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回报母爱。

2. 每个小组提出一个实际行动方案,分享给全班同学。

五、实践操作1.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回报母爱的实际行动。

2. 鼓励学生在课后付诸实践,并将感受分享给同学。

六、课堂小结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理解和支持母亲。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恩情”的作文,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制定一个回报母爱的计划,并在课后付诸实践。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馈,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母亲的恩情》公开课的教案

《母亲的恩情》公开课的教案
教学实践探索
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 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师的 实践能力。
成果展示与交流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活动,促进 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借鉴,推动教学创新的深入发 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回答问题
针对文本内容,提出一些 问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 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仿写句子
让学生仿写文本中的一些 优美句子,提高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分享经历
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 间的感人经历,引导学生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 系起来。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总结知识点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如文 本内涵、作者情感、母爱表现方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文本中的情感表达
02
挖掘文本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母爱的真挚和深沉,引导
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文本中的文化背景
03
介绍文本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
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图片展示
通过展示与母爱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母爱的温暖 和力量。
《母亲的恩情》公开课的 教案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开发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母亲的恩情》背景及意义
课文背景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以母爱为 主题的课文,通过讲述母亲对子 女的深情厚爱,引导学生感受母 爱的伟大和无私。
教育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 刻地理解母爱的内涵,懂得珍惜 亲情,学会感恩和回报。

母亲的恩情 教案

母亲的恩情 教案

母亲的恩情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母亲的恩情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感恩父母,特别是母亲。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孝顺心。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学生练习纸和笔。

3. 母亲相关的图片或故事。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母亲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2. 引导学生讨论,提供一些母亲对我们的关心和付出的例子。

探究(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母亲的恩情的重要性,母亲对我们的爱是伟大无私的。

2. 对比父亲与母亲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母亲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对我们的影响。

3. 分享一些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的真实故事或图片。

展示(10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母亲的恩情和母爱无私的特点。

2. 向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以及如何感谢母亲。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和付出。

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母亲对他们的爱与关心。

2. 学生可以用文字或图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 鼓励学生写下一封感谢信给母亲,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之情。

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母亲的恩情和母爱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通过行动来回报母亲的无私奉献,例如更加关心爱护母亲。

3. 以一个名人的名言作为结束语,强调母亲的伟大和特殊的地位。

练习(15分钟)1. 学生开展反思写作,写一篇关于母亲恩情的作文。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可以包含对母亲的感激、爱、关心、理解等方面。

3. 学生可以在纸上写作,并在课堂结束时提交给老师。

拓展(5分钟)1. 提醒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经常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关爱。

2. 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度过更多的时间,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孝心和爱意。

教学反思:此教案侧重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孝顺心。

通过讨论、展示、活动和写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母亲对自己的伟大无私的付出,从而培养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母亲的恩情》公开课的教案

《母亲的恩情》公开课的教案

《母亲的恩情》公开课的教案一、教学要求: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语句表达,如“忙着”。

继续学习运用“文包诗”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来学习本课。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词卡三、教学过程:一、配乐读诗《游子吟》1、导语: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在他50岁那年,写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下面听老师来读这首诗,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你好象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2、交流反馈。

二、诗文结合,学习课文。

1、出示图,说说图中的内容。

2、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着。

诗中哪句话让你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丰富“夜深了”的内涵:这时人们都在干什么?母亲不想睡吗?劳累了一天的母亲,非常疲倦,多么想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上一大觉。

缝着缝着,眼睛竟……指导朗读“夜深了”(2)、丰富“一针针一线线”的内涵:此时此刻,母亲忍着疲倦,一针针一线线缝进去还仅仅是针线吗?还把什么缝进去了?自由读一、二自然段,体会其中母亲对儿子远行的担忧、期盼、不舍、牵挂之情……指导朗读句子:“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

他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3、紧密联系诗句,朗读一、二两句。

4、再读“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着。

”,读出深情。

5、出示“恩情”,这就是母亲的恩情呀!面对母亲如此深沉的爱,孟郊的眼睛湿润了。

我们来读读此时孟郊的表现。

出示: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

他看到母亲的头上有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6、小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情深处。

是啊,正如诗中所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其中的深意,你读懂了吗?7、自读课文第三段。

8、交流小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是说“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如何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9、讨论:为什么小草无论如何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小结:太阳赋予了小草生命,在太阳的光辉下,小草才能生机勃勃,这份恩情,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呀!母亲赋予了我们生命,在母亲的精心照料和庇护下,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这样的恩情,我们无论怎样报答都是应该的呀!10、联系课文读诗、背诗。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母亲的恩情”的含义;(2)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感恩母亲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母亲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恩情,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母亲的辛苦和付出;2. 培养学生感恩母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恩情;2. 如何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母亲的辛苦和付出;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感恩之心;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母亲的恩情,增强感悟。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2. 教学PPT;3. 小组讨论卡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关于母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付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利用PPT展示母亲的辛苦和付出,讲解母亲的恩情,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母亲关爱孩子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增强对母亲恩情的感悟。

4. 情感体验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母亲的恩情。

5. 小组讨论发放小组讨论卡片,引导学生围绕母亲的恩情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母亲的恩情,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母亲恩情的作文;2. 回家后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如洗脚、做饭等,感悟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文质量和回家为母亲做小事的情况;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感悟分享等。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会母亲的辛劳和恩情。

2.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感恩母亲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母亲的形象描述:含辛茹苦、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2. 母亲的恩情: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

3. 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孝顺、尊重、关爱、陪伴。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母亲的辛劳和恩情。

2. 培养学生感恩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恩情。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回报母亲的恩情。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展示母亲的恩情。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母亲故事,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3.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一些关于母亲的图片,如母亲辛勤劳作的场景、母亲与孩子温馨互动的画面等。

2. 视频:选取一部关于母爱的感人电影片段或纪录片,如《妈妈》、《母爱伟大》等。

3. 故事:准备一些真实感人的母亲故事,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

4. 道具:准备一些代表母亲辛勤劳动的道具,如锅碗瓢盆、针线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妈妈的吻》作为导入,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展示母亲的形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母亲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的场景,让学生了解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3. 分享母亲的故事:讲述一些真实感人的母亲故事,让学生感受母亲的伟大恩情。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八、课堂练习: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恩情》的作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鼓励学生回家后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并承诺回报母亲的恩情。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观察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记录下母亲的辛劳和付出。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母亲的恩情》的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表演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体会母亲的辛勤付出,培养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2. 学生能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可贵,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母亲的恩情》的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2. 学生能够通过表演等方式,将课文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教具:1. 课文《母亲的恩情》的文本。

2. 课文中的图片或插图。

3. 表演道具和服装。

环境:1. 教室布置成温馨的氛围,可以摆放一些与母亲有关的图片或插图。

2. 学生座位安排成小组合作的形式。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重要性,例如:“你们认为母亲对你们的意义是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母亲的恩情》。

Step 2:阅读理解(10分钟)1. 教师分发课文《母亲的恩情》的文本,让学生独立阅读。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课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付出?”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课文的重点内容。

Step 3:小组讨论(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一些表达感激的方式,如写一封感谢信、为母亲做一件小事等。

Step 4:语言运用(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学生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写下来,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母亲的恩情》优选公开课件5

《母亲的恩情》优选公开课件5

谢谢曾今的你,给了我想念的理由。寂寞处,有泪流,皆因思君苦。人不在,繁华走,真情心中驻。念君情,思君意,来生伴君行。寂寞的时候会流泪,流泪的时候,才知道,不曾恨你的决绝,却爱你更深。曾今发誓随着你的脚步走遍天涯海角,曾努力牵你的手要和你走过千山万水。在我决定随着你远走的时候,你还是挣脱了我拉着你的手,任凭我在自己的世界绝望的呼唤。
带着余味,行过花径通幽处,这个夜,俯首而触,情窦似开,心荡凌波。那本泛黄的卷帛,镌刻着成长的遗憾,翻开那页飘落的花季,拾一片花瓣风干做成书签,放在每个醒来的晨曦,让爱撒娇,让心偷笑。不眷恋童话里的炽情,留下那份花香四季,瑞丽生命里一场朦胧的呵护。
收寻在彝乡,一束鲜红的索玛花,消瘦了少年,染红了花颜,一个承载就是一份爱恋,一份温暖,一份安然。释然在小巷里的寄托,已在转身间偷偷留下,清素了秋思,在这个半夏的别恋。心中那片蔚蓝,依旧清澈,风叩窗棂,露出了微微醉意,举手投足的舞魅,在枫林婆娑间,在满庭柔情似水里,灵动着惬意慢慢睡去……
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 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 情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寸草:小草。比喻游子。 三春晖: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比喻母亲 的恩情。
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 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 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 了太阳的恩情啊!
母亲的恩情 =太阳的光辉
不报 了答 孟郊 = 小草 (子女)
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回眸远眺,看着一路走来时的脚步,有苦,有甜,有笑,有泪。在走走停停之后,放慢了匆忙的脚步,感受那一路走来的弥足珍贵,回头的时候,终于发现,在人生的拐角处,逗留了一份情,这份情,曾温暖了生命!你曾今来过,在我心里却走不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教案《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情公开课
公开课教案《母亲的恩情》
第一课时(简)
(一)质疑,导入新课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指导本课生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护之情,从而产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2,练习用忙着写一句话.
3,背诵《游子吟》.
二,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本课的生字,下面我来选几个生字考考你们怎么样①出示:针,根,寸,读你能从字音上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抚摸:你能从字形上猜猜它的意思吗
寸,永: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
②出示生字词,集体读一遍.
2,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围绕着《游子吟》这首诗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这篇课文的题目叫《母亲的恩情》.课文写了母亲的哪些做法呢自读课文1-3自然段,画出描写母亲的语言,动作的句子,读一读,读后你想说什么
(1)母亲的恩情表现在她的行动加,出示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恩情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抓住一针针一线线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②读好这句话,看谁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仔细给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2)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语言上,出示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①指导看图,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后,母亲每天都在挂念儿子,盼望儿子回来.母亲的恩情多么感人啊!
②指导读,读出母亲对孩子的担心,想念,盼望.(指名读,齐读)
2,刚才,我们体会了母亲对孟郊的那种爱护,关心的情感.那孟郊对母亲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分组学习:找一找描写孟郊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感受,交流汇报.
(1)出示
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以不住地这个词看出什么(孟郊向母亲保证,一定会早点儿回来,不让母亲担心)他看到母亲
的白发,眼睛就湿润了,他会想些什么呢(启发想像,感受母亲无私的爱)
(2)出示图三,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读课文
①他看到了什么(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
②抚摸着自己的衣服,他想到了什么【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十分肯定(指名读).】
③出示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
3,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
(1)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2)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50岁时写的,从50岁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作者用吟诵诗歌的方式去赞美母亲,就叫《游子吟》.
(4)谁想来吟诵这首诗(指名读诗句)
(5)这首诗很好懂,前面的文章读懂了,这首诗就基本弄懂了.
(出示:意恐迟迟归)读一读,课文中的哪一句可以帮助理解这句诗
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6)出示诗歌的最后一句,什么意思书中有没有帮助你理解的句子
(7)齐读全诗.看三幅图,试背古诗.
(三)扩展--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1,孟郊从母亲为自己缝衣服这样的小事中体会到了母亲对自己深深的爱.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为我们做了很多,可同学体会到了母亲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了吗
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母亲.
2,看,我们每位同学的妈妈都那么伟大.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没有朋友,没有兄妹,但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难道我们真的无法回报吗
(不是,也许我们就是为母亲做得再多,也无法和母亲为我们付出的相提并论,但我们必须尽自己的力量去孝敬母亲,让她少为我们操心.)
3,看小黑板上的一句话:母亲忙着为孟郊缝补衣裳.你能不能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说说母亲忙着为你做什么.
4,练一练,抒发真情.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呢
(四)板书设计
9 母亲的恩情
母亲缝衣送儿
孟郊铭记在心《游子吟》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