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诊疗规范
常见病诊疗规范

常见病诊疗规范第一节内科普通感冒诊断要点符合普感标准与流感鉴别如症状典型,胸片非必须治疗原则一般治疗:休息、加强营养对症治疗:退热药、感冒药对因治疗:抗病毒药、清热解毒中成药确有并发细菌感染的:抗菌药注意事项尽量少用抗菌药注意并发心肌炎、肺炎原发性高血压诊断要点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确诊后评估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危险程度:血糖、血脂肾功能、尿蛋白、心电图检查。
不能确诊的考虑CT等检查治疗原则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限盐、限酒、戒烟、减肥选取降压药:依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程度、个体差异、年龄性别合理配伍用药:利尿剂+ACET;利尿剂+β-B;利尿剂+CCB;CCB+ACET;二氢吡氢类CCB+β-B;α-受体阻断剂+β-B 3、注意事项测压规范:被测者安静状态、坐位、至少在非同日三α次超过标准者方可诊断、注意鉴别“白大衣效应“单纯血压偏高不宜马上用降压药,如经非药物治疗三个月无效,可启用降压药避免用疗效不确药品、营养保健品α支气管哮喘诊断要点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对变异性哮喘等不典型哮喘,可选择支气管舒张试验临床诊断证据充分的,一般不作胸部CT检查确有支气管哮喘史而再发的,可不作鉴别诊断检查重症哮喘发作,疑有呼吸衰竭时可行血气分析检查治疗原则急性发作期(1)首选短效β2受体阻断,常选气雾剂(2)抗胆碱药:与β2受体阻断剂合用有协同作用(3)茶碱类:口服,或慢静注后静滴维持(4)心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5)如无明显合并感染不必使用抗菌素(6)如咳嗽明显可用止咳化痰药非急性发作期原则上按阶梯疗法对症支持治疗:氧疗、补液、止咳化痰、抗感染3、、注意事项(1)尽可能去除诱因(2)防止呼吸衰竭(3)如合并呼吸衰竭,应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心要时转ICU治疗四、细菌性肺炎1、诊断要点(1)符合本病标准(2)需住院治疗的重症者,一般应行病原学检查(3)如胸片已确诊则不作CT检查(4)如疑有呼吸衰竭可能,可行血气分析检查(5)如为疑难病例,治疗效果不佳则行气管镜检查2、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①对症治疗:降温、止咳、止痛②卧床休息:③重症患者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2)抗菌治疗①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新喹诺酮等②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第二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β酰胺酶抑制剂,或大环内酯类、新喹诺酮类③二、三线抗菌药物依据抗菌素指导原则使用(3)重症肺炎治疗①支持治疗:吸氧、静脉输液、适当保温②有休克的:在心功能可以承受的情况下补充晶体和胶体溶液③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以维持血压④积极控制感染⑤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⑥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⑦注意心、肾功能的保护与维持,避免用损害心、肾功能的药物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疗效,一般一周左右需复查胸片②及时作细菌学和药敏试验以调整药物。
常见病诊疗规范(妇产科)

。主为疗治部局以妇孕
。程疗个 1为次 01�次 1道阴塞晚每�gm002灵滴灭上后道阴洗冲酸醋�1��5.0用�4 。次/钟分 02�日/次 1�浴坐液溶钾酸锰高 0005:1用�3 。程疗个 1为天 01�粒 1道阴塞晚每栓虫滴灭�2 。 用忌 女
。阴外洗薰后煎水�g03皮癣白�g51柏黄�g03子床蛇�g03参苦�5
妇期乳哺及妇孕。用使时同方双妇夫者作发复反。程疗一为天 01�次 3日每�次/g2.0灵滴灭�1 】则原疗治 【 。别鉴相炎道阴的起引体原病他其与查检的物泌分道阴及现表床临过通 】断诊别鉴 【 。虫滴毛道阴找液悬水盐理生置物泌分道阴取 】查检室验实 【 。显明最部窿穹以。疹丘状点色红性在散见可�血出易�血充膜粘道阴 】查检格体 【 。痛交性及痛尿排伴可。感热灼或感走蚁�痒骚阴外�状沫泡色黄灰呈�多增带白 】集采史病 【
。现表血失�查检身全�1 】查检格体 【
。史产流复反无有意注�应反孕早、经停有�女妇龄育�1 】集阴、痛腹�2
产 流
节一第
科妇
章一第
2
。术窗开管卵输下镜腔腹�2 �术除切管卵输侧患腹剖�1 。者育绝求要或能功育生留保需不�5 式方术手�2�
�者作发复反痛腹�升上或性阳续持 GCH中守保�4 �大较份月娠妊�2
。程疗一为天 01~7�道阴洗冲钠氢酸碳�4~�2�1 。菌珠念色白找液悬水盐理生置物泌分道阴取�1 】查检室验实 【 。肿红膜粘道阴�损破或迹痕痒搔有皮表阴外 】查检格体 【 。样渣豆或状乳凝呈�多带白、痛热灼、痒搔阴外 】集采史病 【 。糖血或糖尿查�2 】则原疗治 【
炎道阴性菌霉
。月个 3查检续连后净经�程疗个 1固巩再性阴如�虫滴查复后净经月次下于后束结程疗一第�6
。物药胎胚杀�3�
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为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的诊疗提供规范和指导。
通过制定准确、简明的诊疗标准,希望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诊断标准1. 肠道感染- 临床表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 检查要求:粪便常规、肠道病原学检测等。
-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同时满足特定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
2. 胃溃疡- 临床表现:上腹疼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 检查要求:胃镜检查、血液检查等。
- 诊断标准: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病变,同时排除其他疾病。
3. 肝炎- 临床表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
- 检查要求:肝功能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等。
-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同时满足特定肝功能异常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
治疗指南1. 肠道感染- 一线治疗:补液、抗生素治疗。
- 二线治疗:肠道病原学检测指导下的靶向治疗。
- 随访要求:症状改善后,定期随访以评估疗效。
2. 胃溃疡- 消除诱因:禁止吸烟、限制饮酒等。
- 一线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 二线治疗:针对幽门螺杆菌抗药性的治疗。
- 随访要求:症状缓解后,定期随访以评估愈合情况。
3. 肝炎- 乙肝:- 一线治疗:抗病毒治疗。
- 二线治疗:针对乙肝耐药或复杂病例的治疗。
- 随访要求:定期检测病毒复制指标和肝功能。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对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且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业指南进行不断优化和更新。
常见病诊疗规范

常见病诊疗规范常见病诊疗规范常见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会遇到的、病程较短、无严重并发症、治疗较为简单的疾病。
常见病的治疗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水平,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因此,本文将从常见病的定义、分类、诊疗规范以及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常见病的定义和分类常见病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发生,具有一定症状和体征表现,临床处理容易的疾病。
常见病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2.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心肌梗死等。
3.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腹泻等。
4.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炎、支气管炎等。
5.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6.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偏头痛、神经性耳鸣等。
7.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
以上疾病是常见病中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遇到的疾病。
二、常见病的诊疗规范1.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规范:(1)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主要症状是咳嗽、鼻塞、喉咙疼痛等。
治疗原则是休息、保暖、多饮水、清淡饮食和口服解热镇痛药。
对于有严重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胃肠道感染: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腹痛等。
治疗原则是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口服抗菌药物和补充必要的电解质。
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3)皮肤感染:多见于皮肤破损部位,如创伤、烫伤、烧伤等。
治疗原则是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口服或外用抗生素等药物控制感染。
对于烧伤、烫伤等较大面积皮肤损伤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2.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规范:(1)高血压:是指持续性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治疗原则是改变生活方式、口服降压药物和监测血压。
对于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二)证候诊断1.肝阳上亢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失眠多梦,面赤,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2、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咣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肾精不足证:眩晕久发不已,耳鸣,少寐健忘,神倦乏力, 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细数。
4.痰湿中阻证:眩晕而头重昏蒙,伴胸闷恶心,呕吐痰涎, 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滑。
5.瘀血阻窍证: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肝阳上亢证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气血亏虚证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推荐方药:归脾汤加减。
3.肾精不足证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推荐方药:左归丸加减。
4.痰湿中阻证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5.瘀血阻窍证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推荐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可选用丹参注射液、曲克芦丁注射液等。
(三)针刺治疗体针:百会、四神聪、风池(双)、三阴交耳穴:肾区、脑干、神门。
辨证取穴:肝阳上亢加行间、太冲,气血亏虚加气海、脾俞; 肾精不足加太溪、关元;痰湿中阻加膈俞、脾俞;瘀血阻窍加足三里,血海。
(四)其他疗法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疗法。
2.可选用放血拔罐疗法治疗。
(五)护理1.静卧,预防跌伤。
2.避免忧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3.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病诊疗标准新生儿肺炎【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拒乳、反响低下等一般病症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病症,体温不升或发热。
【检查】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等。
【诊断】1. 依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
【治疗】1. 强化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医治。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强化呼吸治理。
4. 胸部物理医治,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改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医治。
7. 供应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新生儿黄疸【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患儿父母有黄疸、遗传代谢病家族史,患儿父母血型。
3. 孕母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输血史、分娩过黄疸新生儿病史。
4.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
5. 患儿有宫内感染史或感染性疾病患病史。
6. 患儿有内出血病史。
7. 黄疸出现在生后24小时内、进展快,或消退延迟,•伴吃奶差、呕吐、腹泻、体温波动等。
8. 黄疸退而复现。
【检查】1. 体格检查:黄疸的分布、程度、颜色,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核黄疸的神经系统体征。
2. 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
3. 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4. G-6-PD活性测定、血红蛋白电泳。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中医药作为中国国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传承至今。
在中医学中,常见病是指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某些具有一定规律的疾病。
针对中医科常见病,中医学家们总结了一套诊疗规范,以便更好地治疗患者。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一、感冒感冒是中医科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
中医针对不同体质和病情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诊疗规范,如下:1. 体寒型感冒:- 诊断特点:患者多怕冷,畏寒喜暖,鼻塞流清涕,身痛畏风,没有发热等症状。
-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通鼻解表。
- 常用方剂:葛根汤、麻黄汤。
2. 风热型感冒:- 诊断特点:患者有鼻塞、流黄涕,咽痛,咳嗽等症状,体温较高,口渴,舌苔黄腻。
-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解表散寒。
- 常用方剂:银翘散、小柴胡汤。
3. 阳虚型感冒:- 诊断特点:患者多汗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咳嗽声低微。
- 治疗原则:益气固表,温中散寒。
- 常用方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
二、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指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常伴有胃胀、腹泻、恶心等症状。
中医针对不同类型的消化不良,有着相应的诊疗规范,如下:1. 食积型消化不良:- 诊断特点:患者口中有异味,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大便干结。
-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化积消滞。
- 常用方剂:犀角地黄丸、枳实导滞丸。
2. 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 诊断特点:患者胃纳欠佳,脘腹胀闷,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
- 治疗原则:健脾和胃,温中止泻。
- 常用方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3. 肝胆湿热型消化不良:- 诊断特点:患者胃口不振,口苦,口干咽燥,大便黄糊状,舌苔黄腻。
- 治疗原则:清热健胃,利湿解毒。
- 常用方剂: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
三、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医科的常见病之一。
中医针对高血压患者,可以采用以下诊疗规范:1.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诊断特点:患者常常头痛头晕,面红目赤,耳鸣目眩,舌苔黄腻。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目录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4)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诊疗方案 (11)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 (17)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22)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28)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 (33)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 (37)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方案 (41)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46)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 (52)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案 (58)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65)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诊疗方案 (70)肺癌诊疗方案 (74)胃癌诊疗方案 (79)乳岩诊疗方案 (83)臁疮(下肢溃疡)诊疗方案 (86)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 (90)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诊疗方案 (95)水火烫伤(烧伤)诊疗方案 (100)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106)盆腔炎诊疗方案 (113)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 (119)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124)小儿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128)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133)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139)项痹(颈椎病)诊疗方案 (145)中风后遗症诊疗方案 (150)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 (156)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161)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 (165)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169)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 (240)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174)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178)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诊疗方案 (182)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一、概述: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瘫,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最高,多由受风受寒或某些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最终造成的面神经功能丧失。
发生病变的一侧面部表情动作减弱或消失,口歪眼斜、口角下垂,口角流涎,眼角扩大,闭眼不能、流泪,不能皱眉﹑露牙齿,耳后疼痛,耳鸣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内科
普通感冒
诊断要点
符合普感标准
与流感鉴别
如症状典型,胸片非必须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休息、加强营养
对症治疗:退热药、感冒药
对因治疗:抗病毒药、清热解毒中成药
确有并发细菌感染的:抗菌药
注意事项
尽量少用抗菌药
注意并发心肌炎、肺炎
原发性高血压
诊断要点
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确诊后评估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危险程度:血糖、血脂肾功能、尿蛋白、心电图检查。
不能确诊的考虑CT等检查
治疗原则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限盐、限酒、戒烟、减肥
选取降压药:依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程度、个体差异、年龄性别
合理配伍用药:利尿剂+ACET;利尿剂+β-B;利尿剂+CCB;CCB+ACET;二氢吡氢类CCB+β-B;α-受体阻断剂+β-B 3、注意事项
测压规范:被测者安静状态、坐位、至少在非同日三α次超过标准者方可诊断、注意鉴别“白大衣效应“
单纯血压偏高不宜马上用降压药,如经非药物治疗三个月无效,可启用降压药
避免用疗效不确药品、营养保健品α
支气管哮喘
诊断要点
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对变异性哮喘等不典型哮喘,可选择支气管舒张试验
临床诊断证据充分的,一般不作胸部CT检查
确有支气管哮喘史而再发的,可不作鉴别诊断检查
重症哮喘发作,疑有呼吸衰竭时可行血气分析检查
治疗原则
急性发作期
(1)首选短效β2受体阻断,常选气雾剂
(2)抗胆碱药:与β2受体阻断剂合用有协同作用
(3)茶碱类:口服,或慢静注后静滴维持
(4)心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
(5)如无明显合并感染不必使用抗菌素
(6)如咳嗽明显可用止咳化痰药
非急性发作期
原则上按阶梯疗法
对症支持治疗:氧疗、补液、止咳化痰、抗感染
3、、注意事项
(1)尽可能去除诱因
(2)防止呼吸衰竭
(3)如合并呼吸衰竭,应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心要时转ICU治疗
四、细菌性肺炎
1、诊断要点
(1)符合本病标准
(2)需住院治疗的重症者,一般应行病原学检查
(3)如胸片已确诊则不作CT检查
(4)如疑有呼吸衰竭可能,可行血气分析检查
(5)如为疑难病例,治疗效果不佳则行气管镜检查
2、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①对症治疗:降温、止咳、止痛
②卧床休息:
③重症患者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
(2)抗菌治疗
①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新喹诺酮等
②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第二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β酰胺酶抑制剂,或大环内酯类、新喹诺酮类
③二、三线抗菌药物依据抗菌素指导原则使用
(3)重症肺炎治疗
①支持治疗:吸氧、静脉输液、适当保温
②有休克的:在心功能可以承受的情况下补充晶体和胶体溶液
③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以维持血压
④积极控制感染
⑤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⑥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⑦注意心、肾功能的保护与维持,避免用损害心、肾功能的药物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疗效,一般一周左右需复查胸片
②及时作细菌学和药敏试验以调整药物。
消化性溃疡
诊断要点
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诊断标准
检测幽门罗杆菌
与胃癌、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胃泌素瘤相鉴别
治疗原则
纠正不良习惯:戒烟禁酒
对症治疗:制酸、保护胃粘膜。
抗分泌首选H2受体阻抗剂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用抗菌药
注意事项
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的处理
疗程结束后尽可能复查胃镜
停药4周后再检测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
有外科并发症时及时请外科会诊考虑是否手术治疗
禁服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
Ⅱ型糖尿病
诊断要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