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数据发布报告
上海 大学新校区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大学新校数字化校园弱电系统规划方案书(详细规划)目录第1章室内外弱电综合管道系统...................................................................................................1.1综合管道系统概述 .........................................................................................................................1.2室内综合管道系统 .........................................................................................................................1.2.1设计原则.................................................................................................................................1.2.2设计内容.................................................................................................................................1.2.3设计要求.................................................................................................................................1.3室外综合管道 .................................................................................................................................1.3.1设计原则.................................................................................................................................1.3.2总体设计思路 (10)1.3.3设计要求................................................................................................................................. 第2章综合布线系统.......................................................................................................................2.1系统概述 .........................................................................................................................................2.1.1网络布线系统 .........................................................................................................................2.1.2语音通讯布线系统 .................................................................................................................2.2用户需求分析 .................................................................................................................................2.3系统设计目标、原则 .....................................................................................................................2.4系统的组成 .....................................................................................................................................2.5数据网设计 .....................................................................................................................................2.5.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22)2.5.2水平子系统设计 .....................................................................................................................2.5.3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2.5.4设备间及管理子系统设计 .....................................................................................................2.5.5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2.6其他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设计......................................................................................................2.7用户设备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第3章网络系统建设.......................................................................................................................3.1校园网需求分析与设计规划..........................................................................................................3.1.1校园网设计需求 .....................................................................................................................3.1.2网络建设规划及分析 .............................................................................................................3.2网络方案总体设计 .........................................................................................................................3.2.1主干网络技术选型 .................................................................................................................3.2.2核心网络方案设计 .................................................................................................................3.2.3汇聚交换机的建设 .................................................................................................................3.2.4接入交换机的建设(CISCO产品方案).............................................................................3.2.5接入交换机的建设(华为产品方案).......................................................................................3.2.6主干网络可靠性考虑 .............................................................................................................3.2.7INTERNET访问设计..................................................................................................................3.2.8路由协议设计 (41)3.2.9无线接入设计 .........................................................................................................................3.3安全性设计 .....................................................................................................................................3.3.1本地主机系统的安全考虑 .....................................................................................................3.3.2内部网安全控制 .....................................................................................................................3.4网络设计分析 .................................................................................................................................3.4.1高性能、高带宽的网络主干 .................................................................................................3.4.2可靠性设计.............................................................................................................................3.4.3网络的安全性设计 ................................................................................................................. 第4章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4.1概述 .................................................................................................................................................4.2设计标准及依据 .............................................................................................................................4.3系统设计思想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的发展与监管

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的发展与监管一网络支付的发展状况网络支付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发展较早也较为成熟的领域,从支付服务提供主体来看,又可分为网银支付和第三方机构网络支付;而从支付终端分类,则可分为电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
2016年,我国网络支付行业继续快速增长,各类支付机构努力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中寻求平衡,不断提高客户黏性;与此同时,网络支付方式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与创新,网络支付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一)第三方网络支付的界定[1]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电子商务这种新的交易模式,对传统商务活动带来了重大冲击,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购物习惯和生活方式。
资金能否通过网络顺利周转是关系到电子商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成为我国第三方网络支付诞生、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推动力。
安全的网上支付模式能够使货币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在网上流通,成为电子商务活动成功的关键。
北京首信“易支付”于1999年推出网关支付平台,成为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诞生的标志。
在经历了萌芽期、初步发展期、竞争激烈期以及垄断竞争期后,第三方支付市场逐渐发展成熟,[2]成功地打通了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的环节,并形成了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主要市场竞争者。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和产品的不断创新,第三方支付机构成长迅速,形成了新兴的第三方支付产业。
伴随第三方支付机构数量的增多,业务模式日益多样化,风险也开始显露,为了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以下简称“2号令”)。
根据2号令,第三方支付机构是“依据2号令相关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提供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法人企业”。
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主要服务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央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其中“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浅析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历程、现状及发展对策

佥砸•股市浅新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历程、现:R及发展对策□福州罗俊锋郑煜(通讯作者)第三方支付指非金融机构中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互联网来促成用户资金的流通。
与传统交易市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相比,如今很多交易都不存在实体交易场所,第三方支付通过一个中间平台来连接买卖双方,解决买家不付钱、卖家不发货的顾虑,从而提高了交易数量和质量。
可见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大大加快了资金的周转,在推动经济发展上起着巨大作用。
第三方支付从其本质来看大致有三大特点:一是间接性;二是依附性;三是虚拟性。
这三大特点支撑着第三方支付不断得到发展。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历程1999年我国成立第一家具有第三方支付性质的公司,到2005年马云提出第三方支付概念,再到如今生活处处与第三方支付紧密相联,其在这二十年的时间中发展迅猛。
第三方支付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萌芽期(1999-2004年)。
中国第一笔网上交易于1998年3月完成,次年我国成立了首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一一首信易支付。
虽然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出现,但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同时,由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监管相对宽松,国家在此方面尚未进行相关立法,行业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
自2003年之后,随着电商的发展、网络购物的兴起、网络交易量的增长,第三方支付机构成长迅速。
2.发展期(2005-2014年)。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我国政府于2005年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我国的第三方支付进入新阶段,国家开始重视对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完善,并开始对电子商务进行发展规划。
2013年我国政府出台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6号),开始对支付机构提出备付金要求。
国家出台的政策不仅鼓励第三方支付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而且也对第三方支付发展提出了规范要求。
3.成熟期(2015年-至今)。
2020年蚂蚁金服分析报告

2020年蚂蚁金服分析报告2020年8月目录一、蚂蚁金服:全球最大独角兽的崛起 (6)1、发展史:起源于支付宝,迅速拓展业务板块 (7)(1)起源于支付宝的蚂蚁金服 (7)(2)融资进程加快,惠及参股机构 (9)2、手握大量金融牌照,阿里为最大股东 (10)3、投资版图不断完善,吸金能力加码 (12)4、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普惠金融彰显格局 (14)(1)“全球付”与“付全球” (14)(2)普惠金融受众群体广泛 (14)二、铸造“蚂蚁金融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16)1、集团产品不断完善,辐射各方各面 (16)(1)集结技术、产品和场景等方式,打造蚂蚁生态圈 (16)(2)加强外部战略合作,构建新生态 (18)2、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盈利模式实现从1.0向3.0不断升级 (19)(1)蚂蚁金服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平台 (19)(2)盈利重点从支付业务到外金融业务,再到金融科技 (20)三、蚂蚁金服1.0阶段:专注支付、不断创新、拾荒“无人区” (21)1、我国第三方支付现状 (21)2、以支付宝为主的蚂蚁金服支付系统 (22)(1)蚂蚁金服的支付系统主要是以支付宝为主 (22)(2)支付宝作为中间平台,收益主要来源于佣金和利息 (23)3、PayPal和支付宝:地位相似但份额市场不同 (24)四、蚂蚁金服2.0阶段:尝试消费金融,为生活带来便利 (26)1、蚂蚁金服消费金融牌照:终于等到你 (26)2、蚂蚁金服消费金融业务模式 (27)(1)互联网电商消费金融模式 (27)(2)互联网信贷消费金融 (28)3、平台盈利模式 (29)五、蚂蚁金服2.0阶段:试水供应链金融、追赶新零售风向标,打造闭环生态平台 (29)1、我国供应链金融基本情况 (29)2、蚂蚁金服供应链金融发展及盈利模式 (30)六、蚂蚁金服3.0阶段:开创“BASIC”模式,集团生态系统的强力支撑 (33)1、开创“BASIC”模式 (33)2、技术支持盈利模式 (36)(1)微贷科技平台 (37)(2)理财科技平台 (37)(3)保险科技平台 (37)七、主要风险 (37)1、经营风险 (37)2、市场风险 (37)3、其他风险 (38)蚂蚁金服:全球最大独角兽的崛起。
浅析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支付宝为例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极速发展,在各个方面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而交易方式也从传统的线下交易,渐渐转变为线上交易,在这一改变的环境下,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开始兴起——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
第三方支付凭借着简单便捷的操作受到人民的极大欢迎,开始快速崛起,成为了人们现在生活必不可少的应用,支付宝便是在众多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典型代表。
本文集中阐述了第三方支付的相关含义,围绕着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如今的发展现状做了相应的分析,分析了如今第三方支付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并对第三方支付以后的发展做出的预测。
本文运用了文献调查法进行专题分析。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讨论了第三方支付的含义,并对现在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做出分析,第二部分,找出行业发展中的问题,第三部分,根据前面的问题做出对策,最后,是对第三方支付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与分析。
本文主要创新体现在利用了大量真实数据来突显出如今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现状,并且结合了真实的事例,来说明第三方支付行业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发展现状未来趋势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people's life has been greatly facilitated in all aspects, and the transaction mode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offline transaction to online transaction. In this changing environment, convenient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payment starts to rise. Third-party payment, with its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has been greatly welcomed by the people and started to rise rapidly, becoming an indispensable application in People's Daily life. Among the numerous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s, alipay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m.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third-party payment of related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around by pay treasure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ird-party payment now do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analysis of the third-party payment now all sortsof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o make predi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ird-party payment later.This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survey method to analyze the topic.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t is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of third-party payment, and now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the second part, find ou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third part,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question, finally, is for the future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a large number of real data to highligh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rd-party payment, and combined with real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problems in the third-party payment industry,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Third party payment Alipay Curr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 Future trends目录一、引言 (3)(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一)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要素生产率急需提高。
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作为提升经济。
运行效率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支付行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在移动互联网不断催生跨界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支付领域的发展环境、生态、产业链结构和服务效能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同时,随着我国电子商务、O2O 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多元化、个性化商业模式的变革推动第三方支付行业井喷式发展。
2017年,中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共247家。
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壮大和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监管机构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规范行业行为,保证支付的健康、长久、有序发展。
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监管的主要领域包括牌照合规、备付金、实名制和反洗钱。
与此同时,扫码支付、电子货币与跨境支付领域的规范化管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二)、经营情况2017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4.54万亿元,同比增长29%,同比增速较2016年62.2%的增速有所下降。
2011年-2019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预计达到38万亿元,同比增长215.4%,同比增速较2015年的103.5%大幅提升。
2011-2019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2016年,由微信红包与支付宝集五福行动带动的虚拟账户交易量,随着用户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日常交流与节日问候而继续快速增长。
除此之外,银行和保险等传统金融领域的优质金融资产端越来越多地接入互联网金融平台。
2015年年底e租宝等行业恶性事件风波的逐步消散,互联网金融市场也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用户支付习惯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的时代大背景下,各类电商、游戏等公司的财报均显示出移动端业务大幅增长的趋势。
同时,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量也受此影响,PC端交易量向移动端交易的转移趋势日益显著。
(三)、竞争格局2017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竞争格局仍然延续2016年度排名,支付宝继续保持互联网支付市场第一名,银联支付保持行业第二的位臵,腾讯金融占有率位列第三,前三家机构共占据互联网支付行业交易份额的50%以上。
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微信选择性差异分析

新金融NEW FINANCE 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微信选择性差异分析姜逸群 陈海峰 刘 娜 张婉笛 颜尧佳 李胜连(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摘 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成为第三方支付的两大主流支付途径。
本研究对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展开研究,对人们如何选择两个支付平台展开调查与思考,通过对年龄、地区、学历、收入、性别、职业这六大因素进行消费者在支付宝和微信的选择性差异分析,除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功能以及营销手段等影响,还与消费者的自身特征变量有关。
关键词:支付宝;微信;消费者特征;选择性差异分析一、引言1.研究背景近年来,易观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1],支付宝以54.97%的市场份额占据移动支付头名,腾讯金融市场份额为38.92%;益普索2019年7月发布的《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显示[2],交易金额占比,支付宝略高于财付通,而交易笔数财付通是高于支付宝的,然而关于支付宝与微信使用倾向的相关数据专业报告还未发布。
本文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尝试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比较,分析消费者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选择倾向性的差异问题。
2.文献综述周紫薇等在对湖州、金华、杭州3个地区的人们进行选择性差异分析后,得到结论:在支付宝、微信这两种主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支付宝为主要的支付方式。
[3]除此之外,人们的选择还与商家的优惠以及社会网络的影响有关。
曹倩认为,人们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风险规避程度越低,网上银行接受度和互联网依赖度越高,具有互联网设备的个体越有可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
[4]现有的研究已经证明,地区、学历、性别等因素对人们是否选择第三方支付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将这些因素与选择何种第三方支付平台联系在一起。
国内学者孙卫的观点是:人们的个体特征对于最终是否选择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存在具有直接影响,并且这样的影响已经超过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
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数据发布报告

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万亿元)
来源:综合企业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 ©2020.6 iResearch Inc.
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环比增速(%)
w
9
二维码收单市场交易规模
助力小微商户智能化升级,收单企业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线下扫码支付市场中,按照商户收款码是否为个人码,可以分为二维码转账和二维码收单两种交易类型。个人码开通方便 快捷,在2017-2018年线下扫码快速普及阶段增长迅速。然而,时至2019年,线下扫码支付市场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收 单服务商开始大力推进对中长尾小微商户的收单服务,使其从个人码收款商户转变为二维码收单商户,并在收单服务之上 叠加其他数字化服务,助力小微商户智能化升级,使其获取更多资金、营销等方面的支持。虽然收单市场参与者众多,但 以美团、拉卡拉、京东支付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已经形成较强卡位优势,有望在最终角逐中成长为二维码收单市场的巨头。
©2020.6 iResearch Inc.
w
6
细分竞争格局:移动消费板块集中度高
ATJ三家占据移动消费板块95%以上市场份额
尽管受到较强的疫情冲击,2020年第1季度,移动消费板块仍然占据着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中18.7%的份额。并且, 移动消费行为是培养用户心智的重要阵地,有利于用户行为向移动金融、个人应用两个板块扩展。目前,移动消费板块被 支付宝、财付通和京东支付共同占据95.9%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高。头部三家在消费板块又具有不同的优势场景:支 付宝和京东支付分别具有淘系电商平台和京东商城作为线上消费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付通则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占 据着拼多多等头部电商平台的部分交易额;线下消费板块,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着C端用户扫码支付垄断地位,但京东支 付从商户侧的发力使得其在商户服务市场具备更多赋能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
注释:1. 自2016年第1季度开始计入C端用户主动发起的虚拟账户间转账交易规模,历史数据已做相应调整;2. 艾瑞根据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3. 移动消费包 括移动电商、移动游戏、移动团购、网约车、移动航旅和二维码扫码,移动金融包括货币基金、P2P和其他口径内移动金融产品,个人应用包括信用卡还款、银行卡间转账、银行卡 至虚拟账户转账、虚拟账户间转账,其他包括生活缴费、手机充值和其他口径内交易。
2020Q2数据预测分析: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回弹,消费板块占比明显回升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预计在第2季度反弹至56.9万亿,预计随着疫情影响减 小,加之“618”活动效应,消费板块份额会相应回升,其中移动消费板块占比预 计回升至20.5%,占据消费板块头部份额的支付宝、财付通、京东支付将展现更加 亮眼表现。
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数据发布报告
2020Q1 & 2020Q2e
摘要
第三方移动支付:疫情对一季度消费板块影响大,行业规模下降
2020年第1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下降至53.2万亿,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4.0%,成为首个同比下降的季度。消费板块受疫情影响较大占比下降,金融板块表 现亮眼。支付宝、财付通分别占据了55.4%和38.8%的市场份额。
来源:综合企业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
.
5
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格局
支付宝财付通保持垄断地位,第二梯队支付企业在各自细分
领域发力
2020Q1数据显示,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依然保持市场份额比较集中的情况,第一梯队的支付宝、财付通分别占据了
55.4%和38.8%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的支付企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发力:其中,壹钱包结合支付服务,推出线上便捷捐
21.4% 17.8%
22.2% 18.1%
24.5% 18.0%
18.7% 22.3%
20.5% 21.5%
40% 20%
66.9%
63.3%
61.7%
60.0%
61.3%
57.9%
57.5%
55.3%
57.2%
56.2%
0%
2018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2019Q3 2019Q4 2020Q1 2020Q2e
转账类交易减少,抵消了红包效应的增量。
但伴随复产复工的推进,居民生活正常化,加之“五一”和“端午”假期的来临,预计2020年第2季度的交易规模出现明
显回升。
2018Q1-2020Q2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95.7% 44.4
65.2% 44.8
54.0% 48.6
35.4% 52.7
24.7% 55.4
2020年第1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下降至53.2万亿,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成为首个同比下降的季度。本季
度交易规模的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2-3月,居民外出减少,线下消费行为收缩;(2)疫情期间部分物流受阻,
加之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导致线上消费行为减少、客单价下降;(3)尽管一季度是传统的春节季,但部分受消费带动的
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
2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情况分析及预测 1
•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结构 • 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移动支付细分市场发展情况分析及预测
2
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发展情况分析及预测
3
3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疫情对一季度消费板块影响大,行业规模下降
类产品,导致移动金融板块规模和占比均出现明显上涨。在个人应用板块,受消费板块影响,部分与消费关联的转账交易
减少,抵消了春节季红包转账行为增加的正向因素,但由于板块整体降幅低于消费类,板块占比出现微升。
在2020年第2季度,预计随着疫情影响减小,加之“618”活动效应,消费板块份额会相应回升,占据消费板块头部份额
来源:综合企业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
.
4
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结构
消费板块占比下降,金融板块表现亮眼
2020年第1季度,由于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较大冲击,导致移动消费板块占比出现明显下降。一季度上旬,科技股行 情大好,新发基金募资火爆。居民减少消费行为的同时,将原本可用于消费的资金用途转化为申购基金、理财等财富管理
22.6% 55.0
15.2% 56.0
13.4% 59.8
-4.0% 53.2
3.5% 56.9
2018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2019Q3 2019Q4 2020Q1 2020Q2e
交易额规模(万亿元)
同比增长率(%)
注释:1.自2016年第1季度开始计入C端用户主动发起的虚拟账户转账交易规模,历史数据已做相应调整;2.统计企业中不含银行,仅指规模以上非金融机构支付企业;3.艾瑞根据 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修正。
的支付宝、财付通、京东支付将展现更加亮眼表现。
100%
3.1%
2018Q1-2020Q2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结构
2.5%
2.6%
2.3%
2.1%
2.9%
2.2%
2.2%
1.8%1.8%
80% 60%
13.7% 16.3%
17.0% 17.2%
18.6% 17.1%
20.8% 16.9%
19.2% 17.4%
线下扫码支付:居家隔离对线下扫码市场冲击大,预计二季度快速回升
S MS
2020年第1季度,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约为6.7万亿,环比上季度下降30.4%。但
交易规模减少只是由于用户支付行为受限,短期内不会改变扫码支付的用户习惯,
伴随疫情缓解,扫码支付市场交易规模预计会在第二季度反弹。
二维码收单市场:助力小微商户智能化升级,收单企业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线下扫码支付市场中,按照商户收款码是否为个人码,可以分为二维码转账和二维 码收单两种交易类型。收单服务商在收单服务之上叠加其他数字化服务,助力小微 商户智能化升级,使其获取更多资金、营销等方面的支持。2020年第1季度,我国 二维码收单市场规模约2.9万亿。
助平台、App商城“科学防护防疫作战”专区,平安商户业务线下商户经营帮扶、财酷业务企业安心团餐服务等多项抗疫
帮扶举措,助力抗击疫情;京东支付交易规模排名第四,在线上线下全面发力,逐步缩小与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差距;联动